农贸市场建设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贸市场建设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贸市场建设论文

农贸市场建设论文范文1

关键词:猪肉消费;超市;购买行为;影响因素

猪肉是人类重要的食物和主要的营养来源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猪肉产量占世界猪肉总产量的47%左右,猪肉消费量占肉类总量的65%,2010年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年消费猪肉35kg,且呈稳步增长趋势。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理念的增强,广大消费者越来越重视猪肉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到超市购买猪肉的比例和频率逐渐增加。但细致地看待其消费者群体,则会发现不同的消费者在超市消费猪肉的比例和频率是不一样的。IMI调查数据显示,一些消费者可能每个星期光顾超市3次或3次以上(占15%),而另有一些消费者却是两三个月才去超市一次或是不到一次(占30%),甚至有些消费者自称不去超市中会达三个月之久(占12%)。当然,影响消费者超市猪肉消费的的因素有内因也有外因,那么,有哪些原因会明显影响消费者超市购买?本文综合运用归纳总结、统计分析方法及计量分析方法,从微观层面上深入研究垫江县居民超市猪肉购买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完善垫江县的猪肉超市供应系统、提高猪肉质量安全提供借鉴和参考。

1统计分析

1.1样本数据

1.1.1数据来源

本次调查采用主观抽样方法作为样本选取的方法,充分考虑了样本的随机性和分散性,选取县城的各大超市和农贸市场,受到传统的男主外, 女主内思想的影响, 目前生鲜农产品消费仍然以女性为主,因此调查对象为女性,在每个地点采取随机抽样方式,调查过程中调查者直接与被调查者交流、沟通,当场填写问卷共2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0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100%。

1.1.2样本统计特征

表1样本统计特征

项目

从年龄分布看,30~40岁与40~50岁年龄段的比例较大,分别占37%、30%,合计已经超过67%,20~30岁与50~60岁的比例很接近,分别占到17%和11%。

从受教育程度来看,被访者未受过教育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分别占到7%和1%,初中、高中及技校文化的占得比重最大为27%,其他文化层次的都占到20 %左右,体现了作为一个县城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在一个中等层次上,统计数据包含了各个层次的文化水平,具体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

    从家庭人均月收入来看,人均月收入在2000~6000元之间的比例占71%,超过被访问者的一半,这个阶段的收入基本代表了普通垫江居民的平均月收入水平;6000元以上的占25%,说明县城居民的收入有一部分还是比较高的;2000元以下的占4%,统计数据包含了各收入阶层。具体的分布情况如图3所示:

    从对生活品质的关注程度,96%的居民是注重生活品质的,而且有43%的居民十分关注,这说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更加的注重生活品质的提高。      从消费习惯来看,还有32%的消费者不太习惯甚至不习惯在超市购买猪肉。

从消费者超市购买习惯来看,有13%的消费者几乎不再超市购买猪肉,说明还是有一部分人受传统习惯的影响选择在农贸市场购买猪肉,但68%的消费者还是会选择超市购物,说明超市消费对消费者还是有一定的吸引力,有其优越性。

1.1.3猪肉的特征

表2消费者关注猪肉的特征

表2给出消费者对猪肉质量、价格、品牌及家庭月平均超市猪肉消费频率的统计特征。可以看出猪肉消费者不论是否把超市作为主要的购买场所,都把质量作为购买猪肉时最为关心的因素。在200位受访者中,有166位把质量作为关心的因素。可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开始越来越重视质量。

由表2可以看出,最关心价格的消费者占18%,但在价格因素方面63%的消费者还是比较关心价格的,这表明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倾向于到农贸市场购买猪肉,价格因素成为阻碍消费者选择到超市购买的重要因素。由于超市和农贸市场猪肉产品价格存在差异,因此对价格敏感程度不同的消费者到超市购买猪肉的意愿不同。

调查显示,猪肉产品的品牌因素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有一定影响。虽然消费者中个大多数人不是特别的追求品牌,但仍有15%的被调查者还是比较注重品牌,这些偏爱名牌产品的消费者也更倾向于到超市购买猪肉产品。

由表2可以发现被调查者平均每个月在超市消费猪肉的频率主要分布在4—8次,平均每周就是2—4次,可见消费者购买猪肉行为表现出明显的每次少量,经常购买的特点。

1.1.4超市的特征

表3超市的特征

表3可以看出消费者对超市的区位和购物环境很关注,79%的消费者关注超市的消费,87%的消费者比较关注购物环境,更愿意去离家近和环境好的超市进行猪肉消费。说明超市的区位及购物环境也是影响消费者超市消费的因素。

2建议

本文通过垫江县消费者对猪肉超市购买行为的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还表明,消费者猪肉超市购买行为猪肉的品牌、消费者的个人习惯及超市的区位条件的重要性等变量的反应也不敏感。消费者的年龄、学历、收入、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对营养的关注度)、猪肉质量、价格及超市的购物环境等对消费者猪肉超市购买行为产生显著影响。30~40岁的消费者超市猪肉购买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53%的消费者主要在超市购买猪肉:学历层次越高的消费者越趋向于超市购买猪肉;猪肉质量安全水平越高,超市的购物环境越好,来超市购买猪肉的消费者越多。猪肉消费者超市购买行为表现出明显的每次少量,经常购买的特点。这一消费特点能够保证消费者总食用新鲜猪肉,表明消费者消费行为的理智。

超市应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改善服务水平和购物环境。超市要根据猪肉消费者的购买特点,合理安排猪肉产品经营结构,单包装量的设计应契合消费者少数量高频率的购买习惯;要努力提高猪肉的保鲜能力,防止加工、储存和销售中的二次污染;要改善猪肉的货架摆放位置,提高便利化程度,减少消费者的搜寻成本;要主动了解消费者对猪肉的各种建议和要求,并及时反馈给猪肉供应商,不断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加强监管,努力提高农贸市场猪肉的质量安全水平。尽管超 市已成为多数消费者的猪肉购买场所且呈上升趋势,但短期内农贸市场仍然是我国猪肉销售的重要场所。应加强对农贸市场的监管,严格执行猪肉市场准入制度,以提高我国猪肉质量安全的整体水平,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由于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具有很大的外部性,因此政府应充分发挥其在提供公共品方面的作用,做好食品安全信息宣传方面的工作,使消费者获得更加及时、准确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

农贸市场建设论文范文2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物流;超市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极大的提高,人们对于物质的需求不断加大,消费的观念也从传统的单一向现代的多样化、快捷化转变,人们不但要求生鲜农产品新鲜、卫生、营养,而且还要求品种多样,不管是在产品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生鲜农产品特有的易腐易损性,限制了物流时间的上限和物流半径,加之生鲜农产品物流技术、基础设施和信息化等因素,制约着生鲜农产品流通,传统的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已不能很好的满足消费者产品更高要求,这些都制约着生鲜农产品产业的发展,这不仅浪费资源,还削弱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和农户的收入。如果能理性的分析影响生鲜农产品物流效率的各种因素,然后通过分析这些因素的变化规律并预测物流模式的演进方向,将对实践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1.背景介绍

杭州市是浙江省的省会城市,中国江南最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南翼中心城市,是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杭州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生鲜农产品的物流发展也十分迅猛,物流销售模式也多种多样,如批发农贸市场、超市、网上交易、第三方物流等,但是目前杭州生鲜农产品的销售仍以传统方式为主。

2.杭州超市的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

随着超市发展,进入超市的生鲜农产品数量种类不断增加,这必然导致整个农产品生产及流通的深刻变革。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农产品价值,发展农产品物流业,成为连锁超市企业除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

目前杭州有的大型超市超过30家,小型连锁超市更是随处可见。超市的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主要是有生鲜配送中心配送、供货商配送和第三方物流三种。其中以生鲜配送中心配送为主,供货商和第三方物流为辅,且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并不完善,一般都只是起到了“送”,其他业务开展的并不多。

杭州超市主要有世纪联华、联华、欧尚、好又多、物美、乐购和麦德龙。他们分布在杭州各个城区,有大型分店和小型连锁店,其中世纪联华和联华的小型连锁店最多。超市生鲜农产品的主要物流过程如上图。

3.杭州超市农产品物流现状分析

杭州市经济发达,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人们对日常必需的生鲜农产品也越来越重视和关注。而超市作为现代生活消费的重要场所,超市的生鲜农产品及其物流效率也备受关注,所以本次调研将对杭州市内超市的生鲜农产品物流现状信息进行调研。调研的方式为问卷调查,主要针对有生鲜区的大型超市,共发放问卷96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96份。杭州大型超市主要包括世纪联华、联华、欧尚、好又多、物美、乐购和麦德龙等。问卷回收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对比分析等。以下是数据分析图表。

3.1超市销售生鲜农产品的优势

从图表显示可以看出影响超市生鲜品销售的因素,其中产品价格占57.3%,显示为最影响销售的因素,其次是产品质量,在后来是销售环境和服务质量。每个人的消费倾向有所不同,影响消费的因素也不尽相同,但是从图中还是能的出大致趋向——消费者都想购买到经济又健康的生鲜农产品,这是可能是因为近年来屡屡爆出的问题食品,使得人们在购买生鲜农产品时对质量越来越看重。

3.2超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3.2.1生鲜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

虽然物流体系日渐完善,但还是有很多问题存在。从上表可以看出目前超市在配送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还是产品的质量问题,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占总量的44.1%,其次是20.7%的产品到货时间不准确。这些问题存在一定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主观因素可能是超市对产品的源头,过程,销售等质量检测和信息化管理没有到位,而客观因素可能是一些物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因素。

3.2.2影响物流效率的原因

表3 现阶段影响物流效率的原因

影响物流效率的原因很多,而且是各方面的。从表中可以看出个因素的比重都相差无几,这也就说明了,这些原因都很重要,对物流的过程影响都很大,虽然不可能全部改善,但企业要从长期的角度去看,根据自己的主要的问题去改善物流,提高物流效率,节约物流成本,赢得更多的商机。

3.2.3解决方案

超市物流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解决的办法也是不同的。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出目前超市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物流基础设施是物流正常运行的基础,是整个物流过程的基础。其他的健全物流管理体系、加强物流技术、物流人才培养也是很重要的,他们都是发展高效物流的保障,是现阶段超市完善物流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4.总结

杭州经济发达,超市行业也是迅速的崛起发展,但从调查中得知超市生鲜物流中仍存在不少问题。超市销售生鲜农产品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所以超市有时为降低物流成本,而不顾生鲜农产品物流的效率,而物流效率影响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生鲜产品的新鲜质量。生鲜农产品的数量种类在超市商品中的比重虽有所增长,但超市主要销售的还是其他日用品、零食、酒水等。顾客在超市购买生鲜农产品在很大的程度是因为“随便”,并不是特地为买生鲜产品而来的。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好坏会虽然会影响销售,但是影响的程度不会太大,而超市提高物流效率,其结果可能是未知的。

从超市生鲜农产品的长期利益来看,提高生鲜农产品物流效率是必须的,超市作为现代消费场所必将期待农贸市场,所以提高生鲜农产品的综合实力,平衡影响因素间的关系,缓解解决物流中存在的问题是超市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魏国辰.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发展探讨[J].商业时代,2009,(2):21-22.

[2]王玉霞.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其借鉴[J].商场现代化,2008,(11):15-16.

[3]黄祖辉,刘东英.我国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与制度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5,(4):49-53.

农贸市场建设论文范文3

[关键词]小城镇;建筑风格;规划方法;

中图分类号:TU-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7-0270-01

1.小城镇建筑风格的类型和特点

1.1 小城镇

小城镇,顾名思义即为较小的城镇。它介于城乡之间,地位特殊。归纳起来,不同的学科对小城镇概念的理解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

我国狭义上的小城镇是指除设市以外的建制镇,包括县城。我国广义上的小城镇,除了狭义概念中所指的县城和建制镇外,还包括了集镇的概念。这一观点强调了小城镇发展的动态性和乡村性,是我国目前小城镇研究领域更为普遍的观点。

1.2 小城镇建筑风格特点

小城镇所受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要小于城市,因此,其城镇形象与大城市相比,具有简明、统一、易识别、有地方特色等特点。地域性、民族性、传统文化等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小城镇的形象特征。

小城镇建筑风格受到城镇整体风貌的影响,具有以下特点:

1.建筑风格具有整体属性。相对于大城市而言,小城镇在城市发展中的角色较为单一,承担了较少的政治、经济职能,城镇发展目标明确。从空间形态上来看,小城镇相对独立,具有极强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2.建筑风格具有地域属性。与大城市相比,小城镇往往具有独特的地理条件,使之成为相对独立的区域,在长时间相对独立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与地域特征相匹配的风貌。同时生活在小城镇的人们,意识形态单一,本土意识强烈。

这些都促使小城镇在风貌上体现出很强的地域特征。

2.小城镇建立地域特色建筑风格模式

2.1 地域建筑L格模式

建筑风格模式是指被大部分人所认同并习惯使用的建筑语汇、建筑理论、审美标准、设计手法和行为模式。地域建筑风格的形成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出现许许多多建筑建造的方式。但在互相比较之下,这些建造方式中,构造与当地自然条件、经济条件较为适合,形式美被当地人所认同的被人们所再次使用,反复的影响、借鉴、复制,久而久之成为了具有地域特色建筑风格。不同的建筑风格产生于不同的相对封闭的系统之中,系统的自组织是建筑风格得以形成的动力。

小城镇作为地域上相对独立的个体在全球化的过程中,由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转化为一个开放系统,信息的重新组织本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在今天,建筑文化的信息的涌入与小城镇的高速发展几乎同时到来,人们还没来的及选择与比较就将所有可以用的建造方式堆砌到了城镇中,这无异于破坏性的实验,对小城镇这种本来具有地域特征和魅力的个体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宜。所以在小城镇新区的建设中,我们需要强化地域建筑文化的信息,使之成为建筑设计建造过程中被时常思考的因素。

2.2 地域建筑风格的出路

全球建筑文化与地域建筑文化的交融在所难免,但这并非地域建筑风格的灾难,地域主义在全球化环境中的发展才是地域建筑风格生命力的体现。我们看到,全球化与地域建筑文化存在着两种影响过程:

1.全球化对地域建筑文化的同一化

同一化是指不同的事物逐渐趋于相似或相同。全球化对地域建筑文化的同一化是指世界不同地区、不同文明条件下的建筑形式和文化,消除不同地区建筑文化所赖以生息和繁衍的建筑模式,把地域建筑文化抹杀或统一到全球化的建筑模式上来。

2.地域建筑文化对全球化的分异化

分异化是指相同或相似的事物逐渐变得不相同或不相似。地域建筑文化对全球化的分异化是指地域建筑在被动接受全球化挑战的过程中也在以自身的专属性异化、分化着全球化的建筑模式。

地域建筑文化是经过广泛积累形成的,具有无可替代地域专属性,全球化的同化需要充分尊重这种专属性才能找到切入点从而发挥作用。事实上,这正是地域建筑文化的出路,即借用全球化的优势,如先进技术、新的材料等要素来调解地域建筑自身与全球化相比所显现的不足甚至是弊端。在调解的初期往往是全球化占有上风,地域建筑文化处在接受地位,但随着同化的深入,地域建筑文化的专属性将发挥强大的反作用,解构全球化,广泛吸收全球化的适用之处为地域建筑所用。

3.小城镇的改造规划

3.1 确定小城镇的性质和规模

确定该小城镇在整个城乡网络中所处的位置和在周围地区所担负的职能,预测并估算规划期内小城镇人口可能增长的数量和用地面积需要扩大的范围,这样既有利于合理选定小城镇的建设项目和突出规划结构的特点,又利于为规划方案提供可靠的技术经济依据。

3.2 合理调解和布局小城镇内的各项用地

现有农村小城镇除近几年经过规划新建的以外,都是原有自发形成的,造成小城镇内不同功能的建筑混乱,给生活、生产带来许多不便,为此,在小城镇改造规划中要合理地区和组织好名种功能分区(即生产区、生活区,仓库区和公共活动中心区等),解决好旧区中有害工业的处理问题,立足于三废处理或改变生产性质,以达到无害的目的,对极少数危害大又无力治理的项目,可考虑将其迁移出生活居住区,对某些位置不合理的对外交通单位和其他公共建筑(如运输车队,传染病院等)也可考虑调整出来,原地改做他用。

3.3 调整道路系统

旧区道路系统的调整是小城镇道路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整时,着重解决过境交通穿越旧区中心,繁华商业街人车混行,城镇主次道路不畅通,街坊巷道过分弯曲狭窄等问题,应在小城镇改建军规划总体布局的指导下进行,不能仅从道路本身来考虑。

3.4 调整公共中心和农贸市场

随着农村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市场成为当今农村经济贸易的活动中心。所在农村小城镇改建规划中如何恰当地安排好小城镇内的农贸市场位置,已成为当前村镇规划工作中所必须抓好的问题。

对其小城镇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要作以认真的分析和认定,并作好农贸市场的调查研究工作,要对小城镇的改建规划进行全面调整和布局,把生活服务设计,公共建筑、商业网点集中布置在小城镇的中心,合理地调整安排好农贸市场在小城镇的位置,同时在市场规模和设施上要妥善的规划建设好,使之起到本地区经济贸易活动中心的作用。

要对小城镇的绿化和给排水以及电力电讯,环境保护等各方面做好详细规划,并对近期建设项目作出具体安排工作。

4.结语

本文对建筑风格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由于建筑风格概念本身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以及建筑风格涵概的因素很多,所以,对建筑风格定量推导和确定的方法处在不成熟的阶段,针对不同的项目,实际操作中会出现不同的问题,还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建筑风格的研究是一项复杂的课题,小城镇建筑风格规划的概念也还没有引起非常大的关注,本身属于一项新兴事物。本文只是对建筑风格规划进行了非常初步的研究,对规划实施和管理提出尝试性的对策,希望这些初步的成果能够为理论研究和实际设计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

农贸市场建设论文范文4

论文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

农业产业化是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农村出现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式,指在稳定的前提下,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为中心,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牵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形式,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区域性主导产业实行专业化生产,系列化加工,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逐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内外贸、经科教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十二五期间,如何变我小规模生产、分散经营的格局为社会化大生产组织形式,解决农工商分离、产供销脱节的问题,把千家万户的生产与市场衔接起来,促进上饶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化是必由的路径。

1 上饶市农业产业化取得的成绩

(1)龙头企业数量增加。截止2008年底,全市拥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88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66家,市级龙头企业120家。

(2)龙头企业规模增大。全市68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的销售收入为114亿元,比上年增长18.2%,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达到3家,亿元以上达到22 家。列入全省“双十双百”工程的14家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0.43亿元。

(3)带动农户总量增大。我市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带动农户38.6万户,带动农户增收3.8亿元。如万年生猪集团大力推行“协会+集团+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养猪模式,带动农户养殖1.2万家。

(4)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截止2008年底,全市有44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工商登记,农民合作社成员总数23000人。

(5)农产品品牌建设上了一个台阶。截止2008年底,我市获著名农产品商标24个;获江西省名牌农产品47个;获绿标343个;获有机食品标志216个;无公害农产品68个。万年贡米成为地理标志农产品,婺源县成为中国绿茶核心产区金三角之一,德兴的“源森”牌红花油被评为江西省名牌(农)产品。

2 上饶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1)加工程度低,附加值低。

上饶市虽然有着丰富的农产品和农业资源,但农业生产仍处于粗放型的传统农业发展阶段,农产品加工能力和转化率都相对较低,长期以来普遍存在单一的粗加工产品多,系列开发深加工产品少;大路货产品多,名优特新产品少;中低档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平销产品多,畅销产品少;内向型产品多,外向型产品少等“五多五少”的问题。农产品深加工转化增值率低,资源开发层次浅,造成农业后续利益流失,农产品的高附加值难以实现。

(2)组织化程度低,市场开拓能力弱。

单家独户的小农经济现在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所以只能走组织化经营这条道路。近年来,虽然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了较快发展,但是总的来看组织化程度并不高。2006年全市只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只有201个,其中专业合作社57个、协会95个、其它49个,部分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仍是社团法人,以技术咨询服务、交流生产经验和有关信息为主,在引领千家万户的农民如何正确把握市场、顺利走向市场方面还缺乏有效的办法,真正能够实现有效开拓市场的非常有限。

(3)龙头企业规模小,辐射能力不强。

规模较小,实力较弱,辐射能力不强是上饶市大部分龙头企业面临的情况。据统计,截止到2010年3月,上饶市级以上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188家,省级以上为68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只有22家,过10亿的3家。由于龙头企业发展主要受到融资困难、资金短缺的影响,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企业自身管理水平低,导致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实力不强,难于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

(4)品牌竞争能力不强。

一是农产品品牌意识淡薄,对农产品商标注册的认识不足,一些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名山名湖被外地抢注,没有把商标作为拓展市场营销的有效手段。二是目前上饶市农产品的少有大品牌,处于牌子少又不响的处境。

3 上饶十二五农业产业化的推进路径

3.1 突出农产品深加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十二五”期间发展农业产业化,必须抓农产品加工业,抓加工业必须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必须培育大品牌,从而才能延伸产业链,完善服务链,拧紧利益链。抓住了农产品加工,就抓住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主要矛盾,就抓住了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的关键。

(1)粮食加工。我市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鄱阳湖更是全国闻名的“天下粮仓”,2008年粮食总产达286.5万吨。要想增加粮食产品的附加值,要加大科技开发力度,实现从粗加工向精加工、从单一品种加工向多品种加工、从简单产品向深加工产品转化。重点扶持年贡米集团、弋阳大禾食品有限公司等粮食加工企业。

(2)茶叶加工。以名优茶、有机茶、保健茶为重点,加大茶饮料、茶多酚等茶叶系列深加工产品开发力度,延伸产品链条。整合茶叶的品牌资源,全市重点培植3-5个精品名牌。加强绿茶加工企业的改造与建设,提高绿茶的质量和档次,扩大出口创汇。重点扶持婺源绿茶、婺源的“大鄣山”牌有机茶叶、“源发”牌绿茶、“林生”牌绿茶、“绿露”牌上饶白眉茶等知名品牌。

(3)水产加工。依托以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为代表的全市水产养殖优势,以渔业龙头企业建设为核心,重点扶持以鳗鱼加工、龙虾加工以及常规鱼的熏、糟制品为主的系列加工企业。完善优化产品结构,研究开发精深加工系列鱼制品、风味食品,速冷调理食品等,发展水产品综合加工业,不断提高水产品附加值。

(4)林木加工。目前,上饶全市林业用地面积为2058.2万亩,林木绿化率达57.7%,活立木总蓄积3836.9万立方米,其中竹林面积158.4万亩,毛竹18314.6万株;用材林面积876.0万亩,蓄积1861.6万立方米,林木资源非常丰富。我们要以林木原料基地为依托,以龙头企业为带动,重点发展竹胶板、竹地板、竹家具、竹笋、竹工艺品、细木工板、高(中)密度纤维板、贴面板等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

(5)畜禽加工。要大力实施无公害和标准化发展战略,培育和扶持一大批规模大、牵引力强的畜禽加工龙头企业。对现有的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企业改制,引进一批有高新技术、先进设备的新企业。以加工冷却肉、分割肉为突破口,生产适销对路的袋装冷却肉为主的卫生方便食品,逐步实现畜产品由农贸市场走向超市、餐桌。

3.2 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化战略

品牌化是农业产业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培育农产品品牌是促进传统农业向产业化转变的重要手段。要使上饶农业发展的增长方式由数量型、粗放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必须积极推进上饶“特色品牌,做大做强优秀品牌”农产品的品牌培育战略。

近年来,我市在树品牌、创名牌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总的来说,我市农产品品牌杂、规模小、档次低、竞争力弱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如婺源的茶叶品牌就有近40个,大大小小的茶叶加工作坊有400余家,这种“百茶齐放”现象导致过度竞争,谁也成不了名牌。所以政府部门要引导企业进一步更新观念,强化品牌经营意识,以地理标志保护、原产地保护为平台,加大品牌整合力度,集中力量叫响一个品牌。

3.3 积极开拓农产品市场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的风险不仅仅停留在生产领域,已经转向到了市场流通领域。发展是硬道理,卖出去更是硬道理,所以要大力培育形式多样的农产品流通市场主体,放眼全球开拓农产品的销售市场。

(1)大力发展公司制农业企业。以优势产业为重点,努力培育和扶持一批农产品经营公司,力促三个转变,即从单纯从事农副产品收购,向苗种、生产资料供应、加工、保鲜、贮藏、运销等一体化经营转变;由以本地营销为主转向本地与外地、国内与国际营销并重,深购远销,实现销售市场多元化;由注重农副产品的现货收购经销向注重市场信息的收集方向发展,发挥好信息在引导商流和物流中的特殊作用。

(2)发展超市农业。超市系统代表现代流通业的发展方向,对农产品加工业有很大的影响。比如他们都是货架销售为主,摆上货架的东西与零售店里摆进柜台的东西不一样,与进农贸市场的更不一样,同样的水果玉米进入上饶市区的超市销售与进农贸市场的价格相差接近50%。因此我们要引导农业企业和农产品基地主动与国内外大中型农产品连锁超市挂钩,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品供销关系,为农产品销售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

(3)发展现代物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加工配送、电子结算等新型物流业态。发展集团购买、连锁经营、集中配送、电子商务,落实国家和省、市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减轻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

3.4 破解农业企业融资难问题

(1)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重新定位政府的投融资作用。虽然上饶的经济和财政实力还不足以大规模反哺农业,但是政府财政支出新增财力的使用应当大幅度向“三农”倾斜,特别是对于法定支农支出要确保落到实处,并最大程度去争取国家各项支农资金。此外,政府亦不能充当投融资的主导力量,而是要正确定位在其中的角色,即在努力增加财政投入的同时,为其他有投资能力的投资主体如金融机构和外资创造有利的投资条件,引导资金流向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具体项目。

(2)大力扶持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众多金融机构当中,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投资农业产业化当中具有先天优势。在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比较方面,农村合作金融由于其人员和网点优势,加之对农村环境的熟悉,在向农业企业提供融资时进行信息收集、分析和风险管理方面有较大的比较优势,这样可以相对其他金融机构而言在这方面有较低的边际成本。政府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降低这些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扩大和丰富农村合作金融的业务范围,增强业务能力,在这些金融机构开展适应农业企业发展需要的各种贴现、汇兑、信用证等业务,为农业融资创造金融环境。

(3)充分发挥利用外资潜力。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利用外资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以实现的。农业产业的效益和农产品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地的资源禀赋,而上饶在许多自然资源上有其独特优势,如上饶丰富廉价的土地资源、良好的绿色食品生产条件等,这意味着投资上饶农业产业化能带来良好的收益,再则近年来上饶基础设施和投资大环境的改善,都使利用外资成为现实的可能。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政策优惠吸引外资,积极拓宽利用外资的渠道,丰富利用外资的方式。

3.5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积极培育和扶持由农民自主经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负盈亏的各种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对于有条件的地方,在自愿的前提下,以“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为原则,以产权为纽带,大胆探索组建新型合作经济组织,通过以农户入股的形式,与合作组织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共同体,促进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经营。依托各地的资源优势和主导产业,从不同产业、不同地区农民实际出发,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为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质量,还要切实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范化。

(1)加大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除了要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积极性,更要不断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依托政府在财政、技术、金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推动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鼓励和支持农民自主建立各种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以及其他形式的合作与联合,淡化兴办合作经济组织的行政色彩,防止走“政企合一”的老路。

(2)进一步完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运行机制。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做法,在市场运作的前提下,把合作经济组织办成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登记、照章纳税、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实体,同时明确农民的主体地位,让农民在政府的宏观政策指引下自我组织、自我保护、自我发展。农民从合作组织的服务中得到利益、合作组织通过服务获得收入。

3.6 健全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由于目前农民在信息、技术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各涉农部门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充分发挥在信息、人才、技术、资金、物资、基础设施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组织社会力量,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多方面的服务。

(1)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涉农部门信息网的作用,在扩展容量的基础上,规范信息采集、分类。增加报刊杂志、电子网络、电视和广播电台对农业信息的传播量。

(2)完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完善县、乡(镇)、村三级农业科技推广网络,提高农业技术人员待遇,确保他们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本职工作上。条件具备的村要配备农民技术员,充分发挥农民技术员在农村科技的示范、引导、辐射和带动作用,有效解决村级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和动物防疫网络的断层问题。

(3)建设良种繁育体系。通过现有的农业科研机构、种子(种苗、种畜)经营部门以及农业龙头的引进、选育、示范和推广,扩大我市农、林、牧、渔各业优良品种的覆盖面。

农贸市场建设论文范文5

【关键词】校本课程;“两院一校”;顶层设计;共同体建设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7-0017-02

【作者简介】杨九俊,江苏省教育学会(南京,210024)会长,研究员,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江苏省无锡市藕塘中心小学的课程建设,早已声名在外,他们的相关成果“少年农学院――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先后获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藕小基于“生活课程”的理念,提出“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校园生活课程化”的主张,取得了不少成果,也提出了一些亟待探讨的问题,通过对学校的实地考察和多次听管国贤校长的介绍,我认为藕小最大的特色在校本课程,他们确实用心、用力、用情,做亮了校本课程。

一、亮在课程目标

目标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学校课程目标则是指向培养什么样的人。在讨论这个问题时,藕小是具有国际视野和未来意识的,这从“理论篇”中可以见到,从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看,教育发展经历了生存引导―生活引导―价值引导几个阶段。价值引导关注人灵魂的生长和潜能的激活、发挥。藕小提及《21世纪技能――为我们所生存的时代而学习》一书的观点,当代的学校,应该教会学生能自信地理解和应对真实世界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的21世纪技能。近几年,我一直关注美国教育“适应性”的目标:要让学生适应科技和社会发生的变化,并能通过教育积极引导这种变化。大概是考虑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藕小提出“审美的情趣、敏捷的思维、自如的交往”的培养目标。目标的提出似乎是直觉性的,尚需再斟酌,但指向是明确的,即希望培养学生的适应性,这体现了价值导向,而且这种目标的达成,期待校本课程贡献力量。藕小认为方向比方法重要,也算是一种源自实践的体会。

二、亮在校本特色

顾名思义,校本课程的特色源于其所处的地域和学校,在这方面,藕小做足了文章。藕小地处城乡接合部,学生全部来自农村家庭,农业、农村、农民,应该是他们文化基因的主要组成部分,于是学校从2003年起,组建了“少年农学院”,规划建设了实践基地,开发了“少年农学院”课程;藕小于1995年创办了“少年军校”,基于学校的这一传统项目,在校本课程的整体架构中,藕小赋予了“少年军校”新的内涵,把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少年军校的建设结合起来,发展了“少年军校”,也建构了校本的德育机制;基于学校的人脉优势,藕小2007年启动“少年书画院”建设,并挂牌“无锡市徐悲鸿美术学校”,开发少年书画艺术校本课程。“两院一校”是藕小校本课程的主体,它们都是在藕小地域文化的土壤提炼出来的,这就是藕小的课程特色体现出的内在性特点。

三、亮在顶层设计

与有些学校校本课程叠加式、碎片化不同,藕小的校本课程十分重视顶层设计,这使得课程的开发有计划、有步骤。一是目的明确。藕小强调校本课程基于“普及”加“提高”的理念,“两院一校”指向所有学生,又让全体学生有所选择。一般认为,校本课程必须体现基础性、全体性、选择性。基础性是基础提高的使命决定的,全体性是指惠及所有学生,选择性是指让学生有选择的空间以满足个性需求。基于这样的认识,精英化、一刀切这些弊病在藕小是不存在的;二是以“纲要”为纲。藕小在开发校本课程时,依据相关课程标准和文件,根据学生需要编制了课程纲要,纲举而目张,所有课程行为都成了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三是任务分解清晰。什么阶段做什么事,哪个年级、哪个学期达成怎样的目标,谁去做,谁去督促评价,一清二楚,有序而行即可见效。

四、亮在开发实施

藕小的校本课程建设,一是以物态化建设为基础。后建的“少年书画院”,也在2009年建成了1800平方米的艺术楼,并建有国画室、书法室、陶艺室、美术室、创作室等专用教室;“少年军校”建有陈列馆和军事拓展基地,还有多个校外实践基地;“少年农学院”建设了占地1公顷的实践基地。这些物态的基础建设,为校本课程的实施创造了条件。二是以活动项目为抓手。“少年农学院”的1公顷地,因道路建设被占用,在更换课程过程中,藕小以系列活动为抓手,开发“我是小小种桃人”“我是小小花艺师”“我是小小蔬食家”“我是小小研究员”等活动项目,并重建物态化场所,有序开展活动。“少年军校”“少年书画院”也是以项目为抓手,以活动为线索,有效组织课程实施。三是以评价为保障。“两院一校”“课程纲要”都包含课程评价的要求,同时结合教师绩效考核方案和学生成长记录手册,以及具体项目的评价要求,强化过程性评价,注重让数据说话,对师生参与课程开发实施的表现进行全面评价,保障课程实施的质量。

五、亮在科研引领

藕小的校本课程有总的课题――“小学校本课程生本开发与实施的行动研究”,同时它也是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该课题统领了学校所有的校本课程。“两院一校”又各有课题,而且藕小总能在结题之后提出新的研究主题,进行持续性研究。藕小的课程开发和课题研究构成了良性循环,并不断促进课程质量的提高。同时学校鼓励师生在参与课程建设中提炼经验,抒发心声,并推荐发表。仅以“少年农学院”为例,学生撰写的观察日记、小论文等多篇在《中国儿童报》《少先队小干部》《学习方法报》《江苏教育研究》等报刊发表。教师围绕“少年农学院”的课程实践展开研究,已有80多篇论文在《中国教师报》《江苏教育研究》等报刊发表。科研引领,不仅有助于发现问题,提炼经验,推广成果,而且能使学生们的课程参与更有意义,使教师们的课程开发成为高品质的专业生活。

农贸市场建设论文范文6

研究员,上海市农业委员会蔬菜办公室主任,全国农业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园艺学会副理事长,上海蔬菜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标准化协会常务理事、蔬菜标准化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农业系列中级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高级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科委、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库成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持国家、农业部和上海市多项科技攻关和推广项目,多次获得农业部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和科技兴农奖。有多篇论文获中国园艺学会、中国植保学会、上海市植保学会、上海市园艺学会优秀论文奖。主编《蔬菜栽培技术手册》、《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食用菌生产技术手册》、《食用菌安全生产技术问答》、《蔬菜病虫害预测预报调查规范》、《上海蔬菜消费现状与结构研究》、《花式蔬菜栽培和食用方法》、《食用菌生产技术》等学术专著。

导读: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农产品保障供给特别是生鲜农产品的稳定供给已经成为维系城市正常运行的重大问题,如何稳定以蔬菜为主的生鲜农产品的均衡供应值得大家深思。面对城市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需进一步转变“菜篮子”工程发展方式,完善市郊蔬菜生产,加强流通体系建设,提升质量安全水平,促进蔬菜科技进步,健全社会化服务,以保障城市蔬菜市场的稳定供应,满足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

“菜篮子”工程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国计民生。农业部于1988年提出 “菜篮子”工程建设,实施“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菜篮子”工程历经了25年的发展变化,不仅彻底扭转了我国副食品供应长期短缺的局面,而且实现了供应品种的丰富和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农产品保障供给特别是生鲜农产品的稳定供给已经成为维系城市正常运行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对于上海这样的特大型城市来说,以蔬菜为主的生鲜农产品的均衡稳定供应意义重大。面对城市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菜篮子”工程发展方式需要进一步转变,以保障城市蔬菜市场的稳定供应,满足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

1 上海“菜篮子”工程发展历程及启示

1.1 发展历程

①起步阶段(1986-1991年) 从1986年开始,上海蔬菜产销由计划经济模式开始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变,上海市郊常年菜田开始试行 “管八放二”,即80%菜田由政府计划安排,20%菜田放开自由生产,此后,由“管七放三”、“管六放四”逐步向放开模式转变。至1991年11月,上海蔬菜产销体系告别了运转几十年的计划经济模式,生产品种全面放开,交易价格全面放开,蔬菜产销进入市场经济模式。

②搞活阶段(1992-2000年) 从全国来看,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将“菜篮子”工程扩展到城乡结合地区甚至城市郊区,同时大力实施“设施化、多产化和规模化”三化政策。上海菜田在这一阶段也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逐渐向中远郊转移,同时许多支持政策开始倾向蔬菜生产区域,并逐步开展保护地设施建设,完善水、电和农机具等设施装备。在生产发生变化的同时,原有的交易市场格局也被打破,全市逐渐形成了以国家级批发市场为中心、区域性批发市场为骨干、产地批发市场为补充的批发市场网络。从1992年开始,市蔬菜公司与菜农每年签订的统购包销合同逐年减少,至1998年彻底结束合同定购,完全进入市场经济。

③快速发展阶段(2001-2009年) 进入21世纪以来,上海蔬菜融入了全国的大市场、大流通。蔬菜产销彻底由长期短缺转向供求平衡,开始进入以提高生产能力、优化品种结构和提升质量安全的快速发展阶段。“十一五”期间,全市共投入建设资金30.3亿元,新建设施菜田近1.4万hm2。设施菜田对稳定蔬菜市场供应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在2008年的冰雪天气中经受住了考验。同时,通过实施种子工程,加速引进、选育、示范和推广新品种,市场供应品种不断丰富,蔬菜良种覆盖率达90%。层层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发展标准化生产,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实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补贴,并在全国首先禁用甲胺膦等高毒农药,不断提升上海蔬菜质量安全水平,蔬菜农药残留定量检测合格率由2001年的61.7%提升至2009年的99.3%。

④新格局(2010年至今) 2010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提出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2010]18号);同年8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并发文要求保障蔬菜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国发[2010]26号);当年11月,国务院推出“国16条”,要求切实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增强价格调控监管力度(国发[2010]40号)。上海结合城市发展和蔬菜产销实际情况,实行“菜篮子”区县长负责制,并逐步形成了生产扶持、价格保险、安全监管、信息监测和考核奖励等常态化机制,不断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地产蔬菜的稳定供应和质量安全。3年来,市郊常年菜田面积稳定在3.3万hm2以上,其中“夏淡”绿叶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4万hm2以上。2012年市郊蔬菜播种面积12.5万hm2,蔬菜上市量347万t,其中绿叶菜上市量168万t。蔬菜价格总体上处于稳定可控范围,特别是2012年以青菜为主的绿叶菜价格波动范围明显缩小。

1.2 启示

①高度重视 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了丝毫不能因大市场、大流通而忽视地产农产品供给,丝毫不能因农业比重小而轻视农业,丝毫不能因农业比较效益低而放弃农业。其中“菜篮子”作为最重要的民生工程受到高度关注,市政府与区县政府签订责任书,并制定考核奖励办法,明确任务目标,强化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

②统筹兼顾 坚持市场引导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综合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根据市场和消费需求,合理规划地产蔬菜的生产布局和设施建设。坚持市长负责与区县长负责相结合,认真落实“菜篮子”区县长责任制,把蔬菜种植面积、绿叶菜上市量以及质量安全等指标量化分解。坚持稳定数量和确保质量相结合,把质量安全指标与蔬菜上市任务同时下达,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要“同时抓并都要硬”。坚持促进菜农增收与保护市民利益相结合,努力寻求菜农收入和市民利益的平衡点,在满足市民需求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菜农的切身利益和生产积极性。

③突出重点 一是突出绿叶菜生产。以青菜为代表的绿叶菜是上海市民不可或缺的蔬菜品种,但绿叶菜具有不耐储运的特性,主要依靠市郊生产,因此上海将绿叶菜生产作为蔬菜生产的重点,将绿叶菜上市量列为区县长责任制考核指标之一,并将考核与奖励挂钩,同时形成了一系列绿叶菜生产支持机制,为绿叶菜的稳定供应提供保障。二是突出“夏淡”、“冬淡”两个淡季。大多数蔬菜品种具有不耐炎热和严寒的生理特性,再加上夏季和冬季易发生台风、暴雨和低温、雨雪等灾害性天气,易形成供应和价格的波动,上海通过增加淡季生产面积、改善设施条件、建立价格保险等措施,强化淡季蔬菜生产,保障市场均衡供应。

2 大城市蔬菜产销面临的新形势

上海蔬菜产销工作取得良好进展,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依然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突出表现为“五大风险”:一是自然风险。夏季的高温、台风、暴雨和冬季的低温、雨雪等灾害性天气频发,对菜农造成经济损失,并出现阶段性市场供应紧缺,形成价格波动,对市民生活造成影响。二是市场风险。蔬菜是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品种,对市场变化十分敏感,往往局部地区、个别品种或单一事件都会引起市场供给和价格的剧烈波动,例如“问题豇豆”事件以及大蒜、生姜等产品被炒作等,导致市场供给和价格波动;“柴油荒”使蔬菜运输受阻,影响正常市场供应等。三是质量安全风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产品的质量和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影响较大,以豇豆、韭菜为例,容易把小事件放大到整个产业,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四是劳动力风险。从事蔬菜生产劳动强度大、条件差、收入低,种植蔬菜的青壮年劳力严重不足,老龄化现象普遍,目前市郊从事蔬菜生产的以60岁以上的老年农民为主,且人数不足,造成生产粗放、管理不到位。五是社会管理风险。目前上海市郊超过半数的菜田依靠外来人口种植,为了便于生产、防止偷盗和降低生活成本,不少菜农在田间搭建窝棚,菜田生产生活安全、菜农身心健康以及环境保护存在较大隐患。

3 转变“菜篮子”工程发展方式

今后一个时期,蔬菜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产品质量、均衡市场供应为主攻方向。《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在指导思想中提出,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加快转变蔬菜产业发展方式。上海是一个拥有2 300多万常住人口的特大型城市,人口不断增长,蔬菜的刚性需求也随之增长。同时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蔬菜产品的需求已经由简单的数量满足提高到对质量和多样性的全面满足。作为全国最大的城市,上海更要以城市需求为发展动力,着力完善市郊蔬菜生产,加强流通体系建设,提升质量安全水平,促进蔬菜科技进步,健全社会化服务,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

3.1 完善市郊蔬菜生产

生产是消费的源头,建好“菜园子”才能稳定“菜篮子”。一是要稳定蔬菜种植面积。对于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来说,要在坚持大市场、大流通的同时,通过“菜篮子”区县长责任制、最低保有量制度、考核奖励机制以及各项补贴政策的落实,稳定地产蔬菜生产面积,保障自给能力,特别是在突发灾害性天气时,在大市场、大流通受阻的情况下发挥应急保障功能。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设施菜田建设是增强菜田抗灾能力、协调蔬菜供应淡季和旺季以及保证均衡供应的重要手段,对蔬菜生产基地进一步完善遮阳降温和滴灌微喷等配套设施,进一步改善绿叶蔬菜生产基地水利设施条件,提高菜地排涝抗旱能力,增强蔬菜生产能力。三是合理调整生产结构。在确保总量供求基本平衡的同时,根据消费需求适当增加叶菜类蔬菜,提高淡季蔬菜供应能力;在蔬菜生产区进行合理区位布局,设立绿叶蔬菜生产保障功能区,在供应淡季有计划地安排茬口,提高灾害性天气条件下的有效供给;在供应旺季优化品种结构,避开与季节性菜田常规品种蔬菜的集中上市,缓解常规品种蔬菜供应旺季造成的价格波动。

3.2 加强流通体系建设

统筹蔬菜的生产、经营和销售,逐步形成布局合理、衔接顺畅、竞争有序,高效率、低损耗的蔬菜流通体系。一是引导生产环节转变生产经营机制,主动适应和衔接流通环节。从提高蔬菜生产组织化程度入手,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产销合作组织,推进“菜篮子”产品的产业化经营。提高蔬菜流通组织化水平,鼓励地产蔬菜依托合作社,积极培育经纪人队伍,扩大产品销售规模,增强议价能力。同时,加强地产蔬菜预冷设施和低温配送中心建设,推广应用节能环保的冷链车辆及相关设备,并完善采后整理、清洗、分级和包装等装备,继续推行净菜上市和废弃物处理,引导和鼓励地产蔬菜向商品化方向发展。二是加强蔬菜批发和零售市场建设,健全市场网点,进一步完善功能。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大型批发市场的新建和升级,完善设施装备,增强服务能力,扩大辐射范围。同时,合理规划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社区菜店布局,实现菜场、生鲜超市和大卖场的相互补充,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不断优化客菜进沪销售的服务环境,并支持本地批发市场与外地蔬菜产区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三是发展产销对接和电子商务等流通形式,搞活蔬菜流通,使产销关系更加紧密。开展多种形式的“农超对接”、“农标对接”、“农社对接”和团购、直销等产销方式,积极引导零售流通企业、学校、酒店、企事业单位等与蔬菜生产合作社、批发市场和龙头企业等进行对接,提高产销对接蔬菜的流通比重,降低营销费用。进一步引进电子商务和互联网交易,丰富蔬菜流通形式,促进产销衔接更加顺畅。

3.3 提升质量安全水平

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密切关系市民的身体健康,事关蔬菜产业的稳定发展和农民的增效增收,在抓好蔬菜生产的同时要不断强化监管和检查力度。一是促进标准化生产。以标准园创建为抓手,大力推广生态栽培技术,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一步构建质量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二是完善质量可追溯制。建立田间档案记录本,蔬菜园艺场、合作社和种植大户要对蔬菜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农事操作进行记录。从蔬菜生产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入手,探索建立覆盖生产和流通的全程追溯体系,实现生产档案可查询、流向可追踪、产品可召回、责任可界定。三是强化安全监管。加强农药安全使用的检查和指导,同时充分发挥市、区县、乡镇、村、基地四级检测网络的作用,加大检测力度,建立政府监测和生产单位自律性检测的检测制度。四是推进品牌化建设。引导蔬菜生产单位对产品进行分等分级、包装标识,鼓励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产品的认证,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

3.4 促进蔬菜科技进步

加快“菜篮子”产品的科技成果转化, 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菜篮子”生产要依靠科技进步,从偏重数量扩张转向数量与质量并重, 建立科技面向生产、面向农村的新机制。一是完善生产设施装备。引进、试验和示范各类蔬菜生产机械装备,特别是耕作、定植、灌溉、采收以及加工、贮运、冷库冷链等机械装备。分类型和机型建立机械化示范基地。同时,探索组建机械化服务合作社,提高各类机械的使用效率,提升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二是强化技术体系支撑。选育和推广耐热、优质、高产青菜新品种等,丰富绿叶蔬菜供应品种。科学安排茬口,加强淡季茬口与相应配套技术的集成,提高绿叶菜均衡生产与供应水平。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土壤质量保育技术规范,提高土地可持续生产能力。三是加强安全生产指导。利用新闻媒体、宣传册、宣传画等方式,加强蔬菜质量安全生产的宣传引导。强化技术指导,开展安全使用农药的技术培训,引导菜农在蔬菜生产上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格控制使用浓度和安全间隔期。

3.5 健全社会化服务

健全“菜篮子”产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公共服务机构作用,加快构建公益与经营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培育新型经营组织。在生产层面上,引导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农民经纪人、生产企业建立植保、农机、营销等服务性组织,为蔬菜生产经营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生产。在市场层面上,完善产地市场建设,为农民销售农产品提供方便;完善销地市场,合理布局超市、农贸市场、社区菜店等零售网络,引导多渠道流通。二是强化公益体系。充分发挥农技推广、农业院校和行业协会等公共服务机构的作用,对技术员、植保员以及信息统计员和质量监管员开展业务培训,对职业农民、经纪人等从业人员进行从业资格认定和保护。加强农业、气象、水利和商务等有关部门的合作,加强对上海绿叶菜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各个环节的信息监测,健全预警和体系,通过进一步完善信息采集、预警分析和信息,更好地维护蔬菜生产与供应的正常秩序。三是完善金融保险服务。进一步提升农业保险对蔬菜生产和农民利益的保障,不断完善保险方案和保费补贴政策,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提升菜农对保险服务的知晓率和接受程度。不断完善生产保险,减轻自然灾害损失,增强菜农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同时,充分发挥保淡绿叶菜价格保险的作用,有效化解市场风险,维护菜农基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