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学习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考研学习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考研学习计划

考研学习计划范文1

数学的复习对于报考理工类和经济类考生来说,如何复习好数学是他们整个考研复习的关键。很多同学在复习数学时,之所以会陷入误区,搞题海战术,就是在认识上还没有理清几个概念:基础知识、做题和解题。大家都知道数学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复习方法,就能事半功倍。但是不能端正认识,只会事倍功半,建议大家在开始复习数学之前将考研数学三复习计划好好的规划一下再来复习!

基础知识:加深理解 形成体系。

我们需要把握知识点,需要从一定的深度去把握和理解知识点,同时又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知识点,去掌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熟悉常见的变通形式,能够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认识是不断丰富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随着复习的深入,随着知识点与题目的结合,对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都是要不断加深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不断的重复着回归课本,回归最基本的概念,方法。数学题实际上就是基础知识的具体运用,就是知识的实践。因此我们就需要在解决题目的过程中,在实践的基础上,来反复加深对题目所用知识的理解,从而加深对整个数学知识体系的理解。

做题:检验成效 提炼方法

对具体题目的解决,这就是我们考试的形式,也是检验我们知识水平和认识水平的一种方式。因此,一道题目的正确解决,首先需要你对这道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的正确的,深刻的理解;同时,需要你能够采用正确高效的方法,将知识合理运用,进行正确的推理、计算,到最后正确地给出题目的解答。我们平时的做题和考试时又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平时我们的题目演练,目的是为了我们自身的提高。而一道题目能给我们的提高又是有两方面的:一方面是加深了我们对基础知识的认识,另一方面加强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真正考试的时候,那是作为一种检验,我们需要做的是不惜一切代价地去展示自己,去在乎每一道题的正确与否,去对分数斤斤计较。因此,作为平时的做题练习,包括模拟考试,我们不去在乎会做与否,不必去为了一次模拟考试不如意而对自己产生怀疑甚至懊恼的情绪。我们需要做的,是从这一点一滴中来发现自己的不足,来丰富自己的知识,来弥补自己的缺陷,来进步自己的思维,来升华自己的认识。因此,每一次做题,都需要一个比做题时间更多的回顾过程,从这中间来加深认识,提高解题能力,挖掘出里面的精粹。只有大家把数学知识的底蕴都学习透彻了,那么相信大家在复习的时候就好复习了!

考研数学复习计划范文二

考生应了解考研数学的命题原则、知道考题题型及试题难度近几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基本倾向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命题,特别是从20xx年开始,全国各个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学生的整体水平有所下降,所以试题的难度在这几年均有所降低,特别 20xx年试题难度降到了历史的最低点。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数学试题以考察数学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为主,并在这个基础上加强对考生的运算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和综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察。具体遵循下列四原则:

1.科学性与公平性原则

作为公共基础课,考研数学试题以基础性、生活类试题为主,尽量避免对于广大考生来说过于专业和抽象难懂的内容。

2.覆盖全面的原则

考研数学试题的内容要求涵盖所有考纲要求考核的内容,尤其涵盖数(一)、数(二)、数(三)、数(四)相区别之处。

3.控制难易度的原则

考研数学试题要求以中等偏上的题为主,考试及格率控制在30%-40%。

4.控制题量的原则:

考研数学试题的题量控制在20--23道之间(一般6道填空题,8道选择题,9道解答题),保证考生基本能答完试题并有时间检查。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数学试题从知识内容来说有覆盖面较大的特点,从题型与难度来说有以下特点:

1.填空题(现在一份试卷中有6个填空题、共占24分)

填空题实际上相当于一些简单的计算题,用于考察三基及数学性质,主要是为扩大试卷的覆盖面而设计的,一般以中等偏下难度的试题为主。

2.选择题(现在一份试卷中有8个选择题、共占32分)

选择题大致可分为三类:计算性的,概念性的与推理性的。主要是考查考生对数学概念、数学性质的理解,并能进行简单的推理、判定和比较。

3.证明题

以数学一为例,整张试卷中,一般有两道证明题:高等数学与线性代数各一题。高等数学证明题的范围大致有:极限存在性、不等式,零点的存在性、定积分的不等式、级数敛、散性的论证。线性代数有矩阵可逆与否的讨论、向量组线性无关与相关的论证、线性方程组无解、唯一解、无穷多解的论证,矩阵可否对角化的论证,矩阵正定的论证,关于秩的大小并用它来论证有关问题等等,可以说线代的证明题的范围比较广。至于概率统计证明题通常集中于随机变量的不相关和独立性,估计的无偏性等。此类题难度一般中等偏上,无过难的题。

4.计算与综合题

一份试卷中,包括填空题在内计算题或计算性质的题占80%以上。计算题中有一部分是综合题。综合题考查的是知识之间的有机结合,此类题难度一般为中等难度。

5.应用题

每一试卷中都有一道应用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建模能力,而不是考查专业知识面(如微分方程部分不会考到涉及流体力学、电力学知识的应用题)。不会出现对某一群体明显有利或明显不利背景的题。应用题大致有几何、物理(一般限于力学和运动学)、变化率,等方面的问题,数三、数四应用题常涉及经济方面。

二战考研数学复习计划范文三

自20xx年2月中旬开始,各研究生院校陆续都有13考研初试成绩查询功能。截至到目前,34所自划线院校20xx考研分数线以及复试线已全部公布完毕,报考其余院校的考生也可登陆报考院校系统进行查询。虽然国家线尚未公布,但参照往年国家线基本可以判断出自己能否进入复试。没考上的纠结于调剂和二战之中,考上的也可能因为院校不好而不考虑就读,考研辅导老师建议同学们一定要慎重选择。

对于理工科和经济类考生来说,考研失利的主要原因往往是数学考得不好,数学单科就与其他考生相差几十分。这里并没有夸张,因为数学是一门容易提分,也容易丢分的学科,能否取得高分,和其他考生拉开差距往往取决于数学成绩。对于二战的考生来说,如何进行数学备考显得尤为重要。考研数学辅导团队老师对二战考生提供一些数学备考策略,希望对二战考生今后的学习有所帮助。

对于二战考生来说,首先需要做的是认真总结13考研数学成绩低的原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二战考生务必加以重视。

考研数学复习计划范文四

目前,20xx考研初试已渐渐远去,各高校陆续在放寒假,对于那些没把握考过而打算重新考研的同学和计划20xx考研的同学们来说,这个寒假正是一个制定20xx考研计划的大好时机。下面,由帮大家拟定20xx考研数学复习计划,但愿可以帮助大家20xx考研数学复习顺利!

在考研课程中,数学是一门综合性强、知识覆盖面广、难度大的考试。与其他学科相比,只要肯下苦功、方法得当,考研数学提高分数相对要快一些。下面从四个阶段来制定20xx数学复习计划。

第一阶段(1月至2月底):20xx年1月初考过的同学可以好好的找一下自己的失分原因,对照题目和答案,全面总结、分析,对基础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式的复习。其他没考过研的同学可以了解数学考研内容、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充分准备复习资料,调整自己进入复习状态。这一阶段学习的目的是全面夯实基础。考生应该根据报考学校及报考专业对高等数学的要求,对未学的内容补充学习,完善学习内容。此阶段的重点在于积累,先系统学习教材,全面整理基本概念、定理、公式及其基本应用。

第二阶段(3月至5月底):通过上一阶段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同学们应该已具备基本的做题能力,可以结合基本的概念、定理、公式展开全方位的做题练习,做题时要善于把试题按照知识点分成几个类型,每一类型都要做一些题目,要会举一反三,比较简单的题型可以少做练习,把练习时间多分给那些比较难的题目类型。这一轮的反复非常必要。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阶段学习中一定要从联系的角度看问题,深刻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本阶段要求对高等数学课程进行总体逻辑框架上的整理,建立起整个专业知识体系。

考研学习计划范文2

一、研究性学习概念的界定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取研究专题,通过亲身实践去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见,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由此可以作出如下概念界定:研究性学习是由学生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选取专题、设计研究方案,通过主动的探索和研究而求得问题的解决,从而了解和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养成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意识和习惯,形成和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学力,增长知识和积累情感体验的学习活动过程。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一定的生活情境、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和问题解决的过程是研究性学习的三大要素。研究性学习最重要、最突出的属性是研究性、探索性。此外,还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创造性、专题性、学生自主性和实践性等。

二、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在基础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的基础上,着重在专题性与综合性的研究或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力,以及实现知识迁移能力和相应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一系列的解释。在知识观上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在学生观上强调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建构性。建构主义认为,个体在学习新知识时,知识的获得是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下自行建构的结果,而不是被动灌输的结果。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也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建构主义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通过高水平的思维来学习。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个体运能否用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行思维,是衡量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研究性学习重视联系生活实际去寻找学习课题,强调学生通过主体性学习活动获得体验,注重思维的开发,注重学生认知的过程而不是行为产品或结果。

三、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意义

20世纪40年代,控制论创始人维纳首先给学习下了一个明确的科学定义,即能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完成反馈的特定目的,使个体或系统行为模式能更加有效地对付其未来环境。他还指出:“人种之所以是强有力的,只是因为它利用了天赋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基于这一理念,维纳强烈抨击课堂中扼杀创造性的形式主义教育。贝塔朗非特别警告防止使人成为“博学的”,即在某一狭窄的专业领域中受过高度训练,而在另一方面人仅仅成为机器的一部分。他呼吁:“教师要致力于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然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对于探索的欲望及其对成功的内在愉悦。”并指出:“合格的教育总是并且总将是在揭示人类潜能的意义上进行,纯粹功利性的教育最终与人类的目标背道而驰。”研究性学习就是培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充分挖掘学习个体的内在潜力,从身边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环境中发现问题、选取专题,以自主探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内容的特点和类型

1.研究性学习内容的特点

(1)开放性。研究性学习在内容上要注意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联系实际、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实际问题,要从学科领域开放辐射到联系生活中的事件、现象和情境。研究性专题的内容是广域性的,既可以单学科,又可以跨学科;既可以是科技的,又可以是人文的;既可以偏重于实践活动,又可以偏重于思辩性;既可以是社会的现实问题,又可以是学术前瞻性的问题;既可以是以前没有结论的,又可以是暂时不作结论的。

(2)综合性。环境系统是复杂的,每一个实际问题都涉及到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结合。这就要求学生组织多方面的跨学科的知识问题,从而使学生激活各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备,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3)社会性。研究性学习内容上注重联系自然界、社会生活和人自身发展的现实问题,具有现实社会性特点。

(4)实践性。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选取专题内容要着眼于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要提供学生实践并在实践中获得情感体验和成功愉悦的途径与机会。

(5)问题性。研究性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学生主动参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一种活动,选取的研究专题必须具有问题性,一定要体现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研究性学习的类型

(1)文献研究型。一般是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或者网上资料,可以是对某一对象的描述、判断与解释,有关反应规律的探究,有机反应机理的探究或反应条件的确定研究,等等。

(2)实验研究型。主要是研究化学实验条件的控制和实现,实验装置的设计、制作和改进,实验手段和方法的研究,实验设计方案的研究,等等。

(3)调查研究型。是指学生通过对某一事件的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再通过整理、分类、综合和分析,而获得问题解决的一种研究性学习方式。

考研学习计划范文3

英语是一门重视基础的公共学科,而英语的根本立足点就是词汇。要想学好英语,首先就应该打牢英语词汇的基础,方能一砖一瓦建好英语的塔楼,在最后的考研英语中取得好的成绩。

寒假,作为2011年考研学子们迈出复习第一步的黄金时间,如何把握好这段时间有效科学的攻下英语的关键点——词汇呢?万学海文在此介绍五种方法,为大家提供系统详尽的考研寒假英语词汇复习方法。

1、有的放矢,抓重点

做事情要有重点。眉毛胡子一起抓,往往事倍功半。什么是有的放矢的抓重点来复习呢。当你拿起上一年的英语大纲后,以它为低级目标。用一天时间快速过滤掉你会的单词,剩下些自己曾有浅薄印象或是完全陌生的单词。这些所剩单词就是你下一步重点记识的重点。找到了自己薄弱环节后,集中精力重点攻克,做到有的放矢的完成学习目标。

2、短期计划,重实现

有了要攻克的目标词汇后,要有计划的进行记忆。建议制定几个小计划去完成。例如,将一天的复习计划分成上午、下午、晚上复习计划。上午背40个单词,下午背30个单词,晚上背20个单词(依个人能力确定单词数目)。第二天一早起来把头一天的单词浏览记忆一遍,加强记忆。第三天早晨把第一天和第二天的单词再加速的浏览记忆一下,以此类推。你的单词量将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越来越实。

3、不畏量大,重次数

不要担心自己制定的词汇记忆任务大,要对自己有信心。快速背,并不断重复记忆。将一轮记忆分成若干小轮,滚动记忆。这样做的好处,不但可以提高效率,也可较快的提高你的记忆力。记住,记忆超长的人是很少的,所以不要畏惧任务量大,更不要担心自己的能力与智商,每个人记忆的强度和结果都是在次数的升高中实现的。所以,如果你认为自己还没记住,那是因为你重复记忆的次数还远远不够。

4、看似无功,实有效

无论你的英语听力水平如何,你都要听英语。也许你认为这是无用功,其实不然。请把MP3好好的利用上。一方面你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英语阅读或歌曲进行下载,另一方面把所背单词尽量自己录进MP3,这样做的好处,不但走路的时候都可以听,练习了听力,最重要一点是帮你形成语感的同时也消化了单词。你信不信,一段时间后,如果你坚持这样做,你的英语进步程度一定会比不这样做的同学明显许多。

5、避免哑巴英语

很多人学英语许多年,可依旧只能达到哑巴英语的水平。为什么会这样?心理作用使很多人怯于张口去说。把英语说出口的好处想必不用详说。但是方法却要提一下。也许复习时间的紧张让你没有张嘴与其他人交流外语的机会,但是一定要去读。让自己听到自己的声音。你可以对着复读机“鹦鹉学舌,然后进行纠正,你也可以每天抽出一小段时间大放嗓门来读。你的英语口语和水平真的会在你的坚持与努力下提高,不信,你可以尝试一个月。

考研学习计划范文4

关键词: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分析;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0-0182-02

化学实验既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和灵魂,又是理解知识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中考考察的重点内容。近年来,化学实验探究题已成为中考化学学科的重要题型之一。实验探究题既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考察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更好地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与素质,使中考实验试题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各地对实验命题进行了大胆尝试,使中考实验试题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创新性。

一、中考实验探究题的特点分析

1.重视情景性。将实验知识与技能的考查置于具体实验活动中,考查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应用实验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景的设计为学生提供问题的背景,使学生理解化学实验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价值,使学生理解化学实验知识、技能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此类试题能很好地引导中学开展实验教学,克服过去“黑板上画实验、课堂上听(看)实验、考试前背实验”的不良倾向,从而有利于学生实验能力与水平的提高。

2.强调开放性。开放性是近年中考化学试卷实验试题的一个新特点。这类试题的解答,要求考生具有开放性的思维品质和能力,体现中考试题注重能力和素质考查的方向。命题时,对实验三要素――实验仪器、实验操作、实验原理等没有过多的限制,从而导致实验试题具有开放性。此类试题有往往具有条件开放性(给定多余的实验条件或者没有限制实验条件)、思维发散性(不同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惯用的思维方式及自己的知识水平,采用适合自己思维进行实验)、结论多样性(可以得到并列的多个并列的答案)等特征。

3.关注探究性。研究(探究)性实验试题一般以研究性小课题作为试题的内容和研究对象、以实验为研究手段、模拟科学探究过程对小课题展开研究。这类试题要求学生根据研究(探究)性学习的要求,以实验为研究手段,模拟科学研究构成,自己提出问题、制定探究活动计划、拟订实验方案、处理实验数据、写出相应的实验报告等。按照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设计试题,能够比较全面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探究实验试题成为近年考试的新特点。

4.体现综合性。化学实验作为化学研究的一种手段,承载着化学概念、原理、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研究和探索的任务,因此化学实验的考查又通常和元素化合物、化学计算、化学概念和原理等一个或者几个方面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同时,化学实验过程中往往还会涉及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与思想方法等(如物理中的密度、浮力、压强和物态变化;生物中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等),命题时融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考查。

二、在教学实践中改进和完善化学实验

通过上述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的特点分析,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改进和完善化学实验。

1.上好实验课。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为了省事,在讲到实验时,仅停留于“纸上谈兵”,“讲”实验,“画”实验。有时实验“画”都懒的画,直接用课本投影或让学生看课本图示。这就使得学生是索然无味“听”实验,“背”实验。对实验中提出的问题,不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回答问题。而是听老师“说”现象、记现象、得结论。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上好实验课非常重要。我们尽量将实验课放到实验室进行,边做实验边讲解。必要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自己提问题,自己从实验中寻找答案。这样效果会很好,可以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验能力。

2.遵循课程标准但不拘泥于教材,对教材中的探究性进行创新。中考考试说明中明确提出,化学学科考试内容严格遵循课程标准的前提下,编制试题,活而不偏,适度开放。加强以实验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探究活动的考查。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好教材中的活动与探究。由于教材中的化学探究性实验内容的时间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探究性实验内容有所侧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实验重点进行突破、创新。将课本实验进行改造和创新,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标要求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这一点应反映在化学教学全过程中,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好课外活动,做好家庭小实验。例如,学习有关CO2的制取和性质时,笔者如下设计,取到了良好的效果:①用多种方法验证雪碧中溶有CO2(燃着的木条靠近瓶口;用涂石灰水的玻璃片盖住瓶口;将气体通入石灰水、石蕊试液,等等)。②在家里做产生CO2的实验,你会找哪些替代品?一星期后展示。学生的方法五花八门:食醋、废酸、鸡蛋壳、牙膏被作为替代原料,玻璃瓶、墨水瓶、水笔芯等被作为替代器材。而橡皮塞是学生才能想得出来的:用橡皮擦、橡皮泥加橡皮筋代替。一个学生组装了完整的一套:在有塑料滤网的口杯盖上打孔连接橡皮管,杯中装食醋,塑料网上放大理石碎片,倾斜时两者接触产生CO2,垂直放置时反应停止。通过作品展示,笔者发现:学生已掌握了制取CO2的思路、装置、原理。

3.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理念。新课程理念强调: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来掌握科学知识。新课程理念要求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钻研,鼓励他们求异创新,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但是,很多老师仍按传统的教学思想去教学,对新课标准的要求视而不见,在实际教学中仍是以讲授、灌输为主教学方式,把自己放在了主体地位。因此,应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工作。

(1)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配足配齐实辅人员;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通过组织培训班、观摩课等活动,提高教师的实验水平。

(2)保证实验经费的落实,将实验室建设、仪器配置与使用情况纳入督导、考核范畴,借助督导和考核的东风,吹绿实验教学园地;用装备保证教学,满足新课程实验教学要求。

考研学习计划范文5

我校承担的xx市“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语文系列化考级实验与研究》今日开题。我代表课题组作开题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并提出意见。

一、 课题提出的依据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一直徘徊在“高耗低效”的误区,阅读面窄、朗读水平差、语言积累少、语言表达能力弱似乎成了小学生的“语文通病”。“如何切实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困扰着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

2001年由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习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些论述有意识地将“语文素养”凸现出来,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指明了研究方向,也为“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供了一个极具探究价值的突破口。

但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仅靠语文课本中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要让学生学好语文,必须要激发学生课外识字、阅读、背诵和习作的兴趣,引导学生拓宽语文学习渠道,激励学生自主识字、自主阅读、自主积累,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时间中,由于缺乏具体规范的、可以操作实施的评价手段与活动,很难将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各项具体要求,特别是课外阅读和语言积累的数量落到实处。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小学语文系列化考级实验与研究》这一研究课题,准备采取切实有效的活动形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一)理论价值

1、促进教师自主探究小学语文教学规律。在系列化考级活动中,由于包括了识字、写字、阅读、背诵、习作五个方面的内容,各项学习内容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和规律,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考级过程中可以进一步研究各项学习能力之间如何相互促进,相互转化,从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树立大语文学习观,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2、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研究氛围,帮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全面提高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全面提升教师教科研素质,引导教师探索全新的语文教学模式,努力建设一支富有创造生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把学校建设成一所散发浓郁书香的特色学校。

(二)实践价值

1、引导学生感悟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具有自主识字、独立阅读、自主积累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

2、全面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会识字、勤读书、善积累、爱写作的良好习惯,拓宽语文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在各项考级活动中,优化学法指导,增强同学间的合作、交流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与理解能力,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好基础,同时也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

(一)理论基础

1、我校历来重视教科研工作,先后承担了十多项国家、省、市、区级课题,并取得了比较理想的课题研究成果。学校有较为优越的教学研究条件,能保证人力、财力的投入,有较为完善的教科研管理网络。

2、目前,我们语文教研组18人,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全体教师的95%,绝大部分教师参加过区级以上优质课比赛。教师的科研意识比较强,教学理念能够与时俱进,教育理论水平较高,这一切都为我们进行课题研究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二)实践基础

1、此课题已经在我们学校开展了近三年的时间,我们在进行各项考级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部分问题,这为调整实验方向,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实验措施,从而进一步开展实验研究奠定了相应的基础。

2、学校投入了一定的人力和财力,编写了实验研究所需要的辅助教材,购买了内容丰富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编印了相应的考级证书,保证了开展实验研究的时间,这都为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四、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

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就是引领各位语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参加识字、写字、阅读、背诵、习作五项考级活动,努力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育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进而提高全校的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整体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与教学水平,努力创建一支具有较强科研水平的语文教师队伍。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1、研究各项考级所应达到的具体目标;

2、研究各项考级的组织形式与实施策略;

3、研究如何落实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课外阅读量与积累量的具体要求;

4、研究开展各项考级对学生整体学习能力的影响;

5、研究如何创建书香校园;

6、研究如何改变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

1. 开放性原则:阅读考级和背诵考级的内容可以来源于学生的课本、

自读课本和课外书等,给学生一定的选择空间,使学生能够比较开放地进行阅读。

2. 灵活性原则:集中测评与和分散测评相结合,全校活动、级部活动

和班级活动相结合,给实验教师更多的空间,便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

3. 激励性原则:语文系列化考级重视知识与技能的结合、重视学生在

亲身参与语文各项活动中而获得的感悟和体验、重视让全校每一个学生的全员参与。这样的评价,就有利于调动起全校师生学语文的兴趣。

4. 科学性原则:在制定评价试题、设定评价标准的过程中,要遵循语

文学科的内部规律,还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科学性在本实验中显得尤其重要。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我们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要求参与研究的教师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为主要任务,积极参与教学实践,力求在真实的特定教学环境中进行研究,保持研究的真实性,注意认真观察、总结、反思、再总结,以不断改进研究方法,取得研究成效。

1、调查法:

适时调查小学生的阅读量及积累量,了解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兴趣、阅读个性,喜欢背诵积累的内容,调整阅读和背诵考级的范围。

2、行动研究法: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边实践、边总结,不断摸索出经验和规律的东西。

3、问卷法:

对学生各阶段的阅读能力采取试卷检测达标的方法进行检测,通过分类检测和综合检测,定性评估和量化评估,教师评价和专家评价等对学生阅读潜能进行测评。

4、经验总结法: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纪录。对课题研究作总结、验证、提炼,概括有关教学现象,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

六、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和预期的成果

(一)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准备过程:2006年3月——2006年5月

在此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进行调查研讨,调整课题总体研究目标;

2、设立各级考评委员会,加强实验的领导力度。

3、购置大量图书,为考级全面开展提供有利条件。

4、精心修订识字和背诵用书《字海竞帆》和《文海拾贝》。

5、修订各项考级内容的考级要求,明确考级范围。

研究实施过程:2006年5月——2010年3月

第一阶段:2006年5月——2007年7月

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我们将根据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和特点,将各项考级分散安排在各个年级段,循序渐进地开展考级活动。一二年级重点研究识字、写字考级,三年级重点进行写字、阅读、背诵考级,四、五年级重点研究阅读、背诵、习作考级。同时我们将采取各种形式进行“书香校园”的建设,引导教师努力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着力在学校掀起师生共同阅读的。此阶段我们研究的重点是识字考级和写字考级。

第二阶段:2007年8月——2008年7月

本阶段我们将在上一研究阶段的基础上继续分年级段开展深入研究,引导教师采取各种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语文教学、调动阅读积极性,并适时与考级相结合,激励学生不断向自己新的高度挑战。本阶段我们研究的重点是识字考级、写字考级和阅读考级。

第三阶段:2008年8月——2009年7月

本阶段我们将引导教师积极将自己在课题实验过程中的探索、发现与反思及时归纳整理,促使教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跟踪调查学生参加考级后整体学习能力的变化和如何以有效的方式组织阅读和识字考级,落实课程标准中对学生阅读量和识字量的具体要求将成为本阶段的研究重点。

第四阶段:2009年8月——2010年3月

本阶段我们将重点研究学生进行大量阅读之后语言表达能力的变化,避开应试教育的影响,引导并鼓励学生写出有个性,有创意的文章,思考探索如何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开展习作考级,促进学生习作及整体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

课题结题过程:2010年3月——2010年6月

在本阶段中,我们一方面继续进行各项考级实验,一方面重点针对前一阶段的研究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梳理思路,整理研究成果,形成研究报告。

(二)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考研学习计划范文6

关键词:课改实验区;高考化学试卷;评析;启示

文章编号:1005-6629(2008)12-0056-04

中图分类号:G424.74

文献标识码:B

本文拟通过2008年五课改省份高考化学卷的分析,以期获得对新课程高中化学教学的有益启示,并给参加2009年高考课改省份的同行一些启迪。

1 课程标准化学卷的结构特点

今年第二次实行新课程标准高考的宁夏、山东、海南、广东四省区的化学试卷结构依然保持07年的结构特点,宁夏、山东试行理综考试,广东试行理科基础加单科选考(本文中化学内容是选考科目试题),海南试行化学单科考试,四省化学学科分值按宁夏、山东、海南和广东(以下顺序相同)依次为100分、78分、100分和150分。试卷结构都分第1卷选择题(必做)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分必做题和选做题),其中四省区选择题分值占化学总分比例分别为42%、35.9%、45%和42%,宁夏、山东、海南化学选择题为单选题,广东分为单选题和不定项选择题。在必考部分四省都把必修1、必修2和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作为必考内容,必做题分别为3题、5题、7题,所占分值分别为43%、53.8%、44%和51.3%,选做题是从《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3个模块或2个模块中任选一题做答,所占分值比例分别为15%、10.3%、20%和6.6%。在选做题中别具一格的是海南卷,它的每一模块选做题又分3道选择题和1道非选择题,这加大了试题容量,强化了试题高区分度的选拔功能。今年4省区化学卷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报考理工类专业的学生,最多不超过4个模块的要求”相吻合。

今年首次参加新课程高考的江苏省。试行单科考试,试题总分为150分,试题长度为22题,实际答题为21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结构也分第Ⅰ卷选择题(必做)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分必做题和选做题),其中选择题与广东卷相同。分为单选题和不定项选择题。分值占总分的32%,江苏省与其它4省区在必考内容上不同的是必考模块为4个模块,即为必修1、必修2、选修模块3《有机化学基础》和选修模块4《化学反应原理》,比《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中将《化学1》、《化学2》和《化学反应原理》3个模块为必考内容多了一个模块,并把《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两个选修课程模块为选考模块,这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报考理工类专业的学生,最多不超过4个模块的要求”不相吻合,有点拔高,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这可能与江苏省的高考方案有关。但江苏卷有一个特色,那就是将《实验化学》作为选考模块,这是与其它4省区的一大区别,更加彰显新课标注重探究性学习的理念,是一个大胆有益的尝试。

总体上看,今年5省区的化学卷能体现课程设置的模式,虽然08年5省区课程标准化学卷的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但它们与各地的高考方案相匹配,并受当地高考方案的影响。

2 课程标准化学卷试题特点

2.1 试题紧扣学科核心知识和主干知识

在当前“一标多版”的情况下,虽然5个课改实验区采用了不同版本的教材,即使是同一省区,选用的不一定是同一版本教材,(如广东省各地采用了三种版本的教材),但2008年这5套化学卷都是紧扣化学科核心知识与主干知识。主要是围绕基本概念、元素的单质及化学物,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电化学知识、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比较、阿伏加德罗定律、物质的量的计算、化学平衡、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知识等内容来考查学生的诸项能力。这是由于教材版本虽然不同,但教材的编写依据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课程标准规定了高中化学的核心知识和主干知识;试卷紧扣这两类知识,有利于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化学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科能力。5省区化学试卷中另有相当一部分化学试题。不是就一个知识点来考查,而是多知识点、多层面、多角度和多方位地考查,不仅检测了学生对核心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检查了化学知识的深、广度及思维的敏捷性。

2.2 突出考查化学实验探究能力

一定的科学实验能力特别是实验探究能力是每位合格的中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素养。2008年课改实验区化学卷十分重视化学实验的考查,各试卷实验题分值比例在近30%以上,比全国卷(Ⅰ)和全国卷(Ⅱ)中实验题的总分比例的13%和25%高得多,特别是广东卷和江苏卷,与实验相关的试题分值都近60分。海南卷在选修模块《化学与技术》中设置了3个选择题,与实验相关的为28题和29题,总分为13分;江苏卷将《实验化学》模块定为今年高考的选考模块,更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注意实验探究的理念,也是新课程高考的一大特色,而其它4省份两次新课程高考都没把选修模块《实验化学》定为选考模块。2008年新课程高考化学实验题重点考查了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常用物质的检验和提纯,设计实验方案,分析与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等化学实验探究能力。另外,实验试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有的是条件开放,也有的是结论开放,有的甚至是强开放性,特别是广东卷,如第21题,通过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叙述实验操作、预期实验现象和结论等,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化学实验探究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第19题第(4)问中对“若‘母液’循环使用,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20题第(1)题完成实验设计表和26题第(2)问催化剂对醇氧化成醛反应的催化效果的分析归纳等。

2.3 注重信息给予形式的多样化

考查获取、理解和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2008年5套新课程标准化学卷信息呈现形式多样化,主要有文字叙述、数据表、数轴图形关系曲线、化学方程式、流程图、装置图、有机物结构式和空间结构模型等。以第二次进行新课程高考的广东卷和首次实施新课程高考的江苏卷为例(具体见表1)。广东卷中基于新信息来考查学生的能力的试题有12道,江苏卷中有9道,这些呈现形式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普遍采用的,是新课程要求,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多途径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4 体现新课程关注社会生活实际的理念,凸显STSE精神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密切相关,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关注社会,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也是高中新课程的理念。2008年5课改实验区化学卷试题能充分体现上述命题指导思想,出现了大量与STSE相联系的题目,选材大量来自实际情景,内容涉及医药、环保、材料、能源、化工、现代技术等。特别是广东卷和山东卷在“体现新课程关注社会实际的理念,凸显STSE精神”方面更加突出,如广东卷27道试题中14道与社会实际联系,第2、3、7、12、14~16、19、22~27题,山东卷10道化学试题中有7道与社会实际相联系,第9、12、28~33题;其它试卷如江苏卷第1、2、4~5、9、11、15~19题,海南卷第7、13、18、26~28题,宁夏卷第7、11、26、34、36题。这些试题的考查,能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相互联系,学会从化学视角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并且有效地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3 几点启示

3.1 认真研读课程标准,领会新课程理念

化学课程标准是编写化学教科书、化学教学、学生学习、考试命题和教学评价的依据,它包含对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条件、课程评价以及课程管理等方面的原则性规定与说明,而课程理念是课程标准的灵魂。所以,课改实验区教师特别是即将进入新课程改革的教师必须认真研读课程标准。领会新课程理念是新课程稳步推进的关键,是教师更新教育观念的需要,也是搞好教学的重要环节和基础。在教学时,教师必须掌握化学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准确把握新教材中必修、选修模块的教学要求和知识的深广度,发挥教材中各栏目在教学中的应有作用,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不能抛开课标和教材,“穿新鞋,走老路”,拔高课标规定的目标要求,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3.2 积极开展探究教学

积极开展探究教学是新课标高中化学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新课程的高考中,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重中之重。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开展探究教学,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辩论等多种方式,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活动中,增强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3.3 在教学中关注社会生产实际,让学生学会从学科角度解决问题

关注社会生产实际是现代科学教育的一个鲜明特征,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课程标准化学卷从社会实际情景中选材,不仅符合现代科学教育发展的特征,同时也是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化学教学要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关注学生面对的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引导学生在社会背景中学习化学,将化学知识的学习融入有关的社会现象和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中,学会从学科角度解决与社会生产相关的实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