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心理课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心理课论文范文1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大学生 学习心理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1],为了解当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情况,增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实效性,笔者对全国四所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选取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心理的维度,多角度地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心理问题并提炼其特点,从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五个方面分析其成因,研究其对策。
一、调查对象与内容
此次问卷调查抽取了全国四所高校(南方医科大学,广东韩山师范学院,甘肃民族学院,湖南邵阳学院)的大学生进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心理情况调查,共发问卷1667份,回收问卷1662份,有效答卷1660份,回收率为99.7%,问卷调查共设40个题目,其中单选题37个,多选题3个。问卷内容涉及学生学习心理的学习需要、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动力等方面,并就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心理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
二、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心理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1.学习需要上的被动性
有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需要意识不强,这些学生是学校“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没有真正意识到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能强化自身思想道德素质,提高政治素养,改善自我的思维方式,提升处世能力。他们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为一种外在的要求。问卷结果表明,有30.4%的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为了拿学分,甚至有7%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25.4%的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没作用,31.6%的学生认为想政治理论课对今后的发展帮助不大。
2.学习动机上的功利性
“学习动机是推动、引导和维持人们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力量或内部机制,它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得以发动、维持、进行直至完成的内在动力”[2]。调查显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动机较为欠缺,大学生认为专业课的学习比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更重要的占54.5.%,他们认为专业学习更为重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只不过是政策的要求,它与将来的就业与发展联系不大,即使被动地选择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更多地把它看作获取学分和评优评先之需。
3.学习态度上的消极性
大学生对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存在轻视学习的态度,甚至部分学生厌学情绪严重。问卷结果表明:有45.1%的学生认为自己上思想政治理论课会有迟到的情况,45.9%的学生认为自己上思想政治理论课会有旷课的现象,甚至4.3%的学生认为自己在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时从来没有认真听讲过。学习态度与学习兴趣密切相关,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强弱体现其学习态度的积极还是消极。当问及学生是否喜欢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时,有46.5%的学生表示对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感觉,兴趣不大,这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是消极的。
4.学习动力上的不足性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应付心理,缺乏学习的热情与动力。这表现在:上课时,有的学生“人在曹营心在汉”,有的学生看其他书籍或者睡觉,缺乏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动力。课余时间,更是逃避学习,很少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的书籍。调查表明:多数学生学习情感复杂,学习动力上存在明显的不足,43.2%的学生反映学习的最大困惑是目标模糊、动力不足。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
(1)大学生存在“功利化的价值观”取向,导致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需要意识淡薄。
功利化的价值观,按郑永廷教授的观点,认为,其“信奉的是实用主义哲学,追求的是立竿见影的效果,衡量的是个体利益指标,隐藏的是浮躁的心态”[3]持这种价值取向的学生,在学习上往往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同专业课的学习对立起来,重视专业知识、科学知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精神的培育;重视强化自身的工具意识(如:外语,电脑的学习和应用),而忽视对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这类学生往往从功利主义角度认为知识管用的就是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因为它对自己找工作直接有用。与此相反,那些对大学生来说主要是间接有用、潜移默化有用、终身有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知识,就认为这些知识本身就是无用的,或者作用不大。因而,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上不如专业课及其他公共课那样有强烈的需要意识,缺乏作为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体而去主动参与。这具体表现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提不起兴趣,有的纯粹是为了修学分而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思想政治教理论课表现出若即若离的态度,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是多余的。大学生这种功利主义价值观,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需要意识的淡薄,导致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缺乏主动性,没有持续的动力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来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由此而产生了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中表现出学习需要的被动性,学习动机上的功利性,学习态度上的消极性。
(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心理障碍及压力。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有“狂妄与自大、逆反心理、应付心理、自卑心理、厌倦心理、排斥心理”[4],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往往不能客观与理性地对待自己的学习,一旦学习受挫,则容易意志消沉,自我意识易产生偏差,对学习没有热情,或对学习产生偏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也就会武断地认为是非专业课可以放在一边。同时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也易受朋辈心理的影响,缺少自己的主见,学习情绪不稳定。
大学生在竞争压力、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等各种压力下,往往会以实用主义的心态应对,由此,重视专业知识、眼前利益,而没想到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确立理想信念,激发内在精神动力转化外在压力的价值取向的方向,
2.教师方面的因素
(1)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存在偏颇。
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持教育“社会本位论”的观点,而没有注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知识传授和技艺训练,它更注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将其内化到学生的社会行为中。教师仅把教学当成是传授知识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及主体性,这就在根本的意义上淡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也压抑了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当前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素质还有待提高。
有些教师自身的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素质欠缺,对不坚定,不信仰,对自己的职业角色缺乏自豪感,事业心不强,因而在教学中表现为:没有花更多时间去思考如何使教学内容更充实,授课更生动,更有吸引力。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教师具备一些经济学、政治学、哲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而有些教师知识面较窄,科学文化素质不高,甚至有些教师的人格及生理和心理素质欠缺。这些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有效性,从而使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中表现出缺乏学习的热情,学习动力不强。
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的因素
(1)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
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上存在的浮躁、急功近利等不良现象,也给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一些大学生中出现了讲功利、图实惠的实用主义学习观和就业观,因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也易产生抵触情绪。
当今社会也正处于信息网络时代,互联网知识资源共享给大学生带来大量的知识和信息的同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各种社会思潮等非思想也鱼龙混杂而来。网上的这些消极信息对社会阅历不深的大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迷惑性,一些缺乏良好的认知判断能力的大学生极易受到消极负面信息的诱变,对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持存疑甚至排斥心理。
(2)学校环境中的消极因素。
一些高校较多注重专业学科建设,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重视不够,把较多的精力放在学校的硬环境建设上,而较少注重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软环境的建设。在教学管理机制上,有些高校简单地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做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身上,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这一共识。这样,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难以得到真正发挥,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也就提不起来。
(3)家庭环境中的消极因素。
“一个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往往是从家庭环境、家长的言行举止开始的,不同的家庭教育与环境产生的结果也会截然不同”[5],家庭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一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的家境贫寒,有的父母离婚,有的单亲等,这客观上容易使一些意志脆弱的学生产生自卑、自暴自弃的心理;有的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娇惯,导致部分大学生个人中心主义严重,集体主义观念薄弱;有的家长自身思想素质不够,自身榜样力量不够,很容易使其子女效仿,导致思想道德修养也不够高。所有这些使得家庭环境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难以充分发挥,也制约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积极性的培育与发挥,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也就觉得枯燥乏味。
4.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因素
审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部分课程的教学内容联系实际不紧密,缺乏现实性、时代感,特别是道德品质养成教育的内容较为少见,而一些反映新时代要求和大学生精神发展需要的内容没有及时纳入教学体系,这些会在不同程度上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降低。比如,在调查问卷中问及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感受时,很多学生提及课堂设置的教学内容是理论性太强,讲大道理,联系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的内容较少,并且回避了一些社会现实和大学生思想实际的热点、难点问题。这样,学生觉得理论的东西太多,太抽象,提不起学习兴趣,学习动力自然就不足了。
5.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多样化不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在教学中“灌输”得多,过多注重书本内容,脱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导致大学生个性发展受制约、创造性思维受束缚;一些教师忽略学生知识、素养的内化过程,以思想政治理论、道德规范宣讲取代思想政治及品性修养,淡化了学生在思想道德、政治品格上的养成教育;一些教师较少运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样与学生的交流随之减少;一些教师上完课就走,与学生沟通较少,缺乏亲和力。在教学评价上,方式单一,要么是出些提纲让学生背,要么是开卷考试,使得知性与德性分裂,这样,自然影响到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
三、结论
综上分析,我们必须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有针对性地从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五个方面下工夫,研究相应对策,努力化解影响当今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心理问题,增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与动力,从而为我们在新形势下不断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好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做出踏实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力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接班人[N].人民日报,2005-01-19,(1).
[2]熊建圩,王巧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04:72.
[3]郑永廷,曾萍.当代大学生的成长需要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12).
[4]叶华松.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心理辨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0).
大学生心理课论文范文2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题,在高校全面推进教育改革的进行中,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以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就当前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解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体育教学的一些合理化建议,希望为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体育教学;大学生;心理调解;改革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快发展,大学生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心理上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近年来由于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案件越来越多。更有资料表明,在我国80年代中期,23.25%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 25%,近年来已达到30%。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开展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调解,是关系到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责任。警官院校的学生处于大学生向警察过渡的时期,较一般大学生有着不同的特点,需要更强的心理素质,本文就警体教育对大学生的心理调解进行研究。
1研究对象
以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查阅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方面的书籍,阅读中国知网上近年来相关的论文与资料,总结当前研究的进展与存在问题,为本文的写作提供参考。
2.2专家访谈法
就全国警体教学的专家进行访谈,咨询专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调解的意见。
2.3问卷调查法
就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随机抽取学生300名,其中男生200名,女生100名,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95份,回收率98.3%,有效问卷293份,有效率99.3%。
2.4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本研究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
3结果与分析
3.1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自我评价分析
对大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现状自我评价调查,从表1的结果来看当前大学生对自己的心理健康情况并不是十分了解,仅有11.6%的学生对自己的心理健康非常了解,有16.4%的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情况,有高达46.1%的学生一般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情况,有25.9%的学生不了解自己的心理现状。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心理健康也成为人们关注的方面,如何引导大学生关注、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是今后高校教育要考虑的问题。
3.2警察院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调解的作用分析
警察学校的学生较比一般高校学生有着显著的差异,警察院校的学生专业课较多,学习压力大,学校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要求严格,学生训练非常艰苦,有很多学生常常处于焦虑当中。而体育教学可以很好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调解,塑造健康的心理。由于体育课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通过体育课教学,可以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形成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同时,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有很多自身情绪和情感的体验过程,学生可以通过体育运动来缓解紧张的心理,化解大学生的不良思想情绪,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通过体育课中的团队合作可以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在团队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有利于缓解因学习产生的焦虑。可以说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解作用还是很明显的。
3.3警察院校体育教学中心理辅导存在的问题分析
为了解当前体育教学中心理辅导存在的不足,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有48.8%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学心理教学内容较少,有21.5%的学生认为是教师的教学水平差,心理辅导能力不足,有19.1%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学中心理辅导内容落后,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从这些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当前体育教学中心理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由于警察院校与普通高校有着明显的区别,警察院校是为培养警察做人才储备,体育教学内容多是以格斗、散打这些实用性较强的项目为主,对学生要求比较严格,而对学生心理辅导相对较少,这样的体育教学不利于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
4结论与建议
4.1当前大学生对自己的心理健康了解较少,缺少心理方面的健康辅导。
4.2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4.3体育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4.4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体育课教学应该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掌握心理健康的调解方法,使学生可以及时的对自己的心理进行调解,从而预防和排除心理障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
4.5对现行的体育教学进行改革,体育教学要以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体育教育要包含健美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提高自我调控心理的能力。
4.6加强体育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体育教师心理健康辅导的能力。体育教师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水平,健全的心理素质,加强体育教师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学习,更新教师的教学理解,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全方位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使体育教师更好的投入到工作当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刘衔华,全宏艳,蒋湘祁,蒋艳华,罗军,刘芳.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效用的实证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04).
[2]陈东勇.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探析及应对措施[J].文教资料,2010(24).
[3]周勇.浅谈大学体育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大众科技,2009(12).
[4]金勇,严红玲.高校体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探索[J].科技致富向导,2011(11).
[5]饶丽.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活动[J].文学教育(中),2010(09).
大学生心理课论文范文3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人格素质
大学时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由于在这一时期受到学习、工作、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影响,再加上社会转型与变革的时代背景,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使得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且这一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了当代社会的热点问题,各高校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力图解决这一问题。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过去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存在很多不足。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现状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的缺欠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中文化层次最高的社会亚群体,如果仅仅从生理健康的角度来看,处于18~23岁的青年应该是最有活力、最健康的群体。他们应该朝气蓬勃,有强烈好奇心,具有远大的理想。然而,从科学的健康观出发,特别是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分析,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着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有的甚至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恐惧、焦虑、强迫、神经性抑郁症和情感危机等。许多研究表明,大学生中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已经明显地影响到一部分学生的智能素质、人格成长以及身体健康。
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后期到成年人的转变阶段,大学生活将会使他们逐渐走向成熟、走向独立。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从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转变,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相当艰难和充满危机的特殊时期。在这一阶段,大学生在生理上逐渐发育成熟,身体的内分泌水平发生明显变化,身体的各项指标处于非常旺盛的状态,身体的内部平衡被打破了。但是,由于客观环境的改变,大学生逐渐产生了种种不适应,诸如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恋爱问题与择业问题等这些问题均摆在了这些心理上还欠成熟的青年人面前。倘若对这些变化调适不当,就非常容易引发各种心理不适,甚至引发心理障碍或严重的心理疾病。目前,当代大学生心理上所面临的困惑已经引发了各种问题。许多大学生普遍处于一种低迷的状态,对周围事物丧失了基本的激情与好奇,整日沉迷于游戏、恋爱等。对现实漠不关心、道德沦丧、信仰丧失等现象更是普遍存在。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内在因素。内在因素主要包括自我意识、自我经历以及自我愿望等方面的因素。当代在校大学生主要是“80后”“90后”,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实际交往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或自卑、自负而不愿与他人交往,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比较差,易于形成不完整的人格。内在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自身条件的不自信。在外在条件上,少数大学生因自身长相、身材等方面不太完美或身体患有疾病,而对自己不自信。在内在条件上,有少数大学生性格内向、孤僻封闭、固执多疑等,这些因素很容易使大学生在与同龄人的对比中造成心理负担。二是难以把握个人情感。大学生正值情感的敏感期,他们渴望与异性产生友谊甚至发展爱情,但由于他们身心发展程度不一,当来自情感的压力和矛盾不能及时排解,就可能引起心理失衡,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精神类疾病和过激的行为。三是对人际交往力不从心。大学生对于自己言行的控制力有限,往往会因为一些琐事与身边的人发生矛盾或冲突,在自身无法妥善解决这些矛盾时,就会导致交往受阻,进而产生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焦虑。
2.外在因素。外在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学校教育观念因素等。在市场经济日趋发展的今天,人们的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与此同时,物质、金钱的刺激给大学生带来了强烈的精神诱惑。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以及父母本身的人格气质类型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心理。传统的学校教育理念,使高校过度强调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而忽略了他们心理素质的提高,这种教育指导思想势必会加剧大学生的心理负担,使他们在心理上容易出现暂时的迷茫和困惑。外在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竞争压力大。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和体制的变革,高校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社会竞争压力,美好理想与渺茫前途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内心的失落影响着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二是家庭压力大。对于“80后”或“90后”的独生子女来说,父母的期望既是他们学习的动力,也是他们的压力来源。同时,对于地域和家庭背景的差异,无疑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学习和交往过程中无法回避经济上的压力,他们不得不靠勤工俭学来维持生活,因此,他们所承受的心理负担明显地超过了其他同学,极易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三是学习压力大。这里的学习不仅仅是专业文化知识的学习,还包括文体、社交、组织、宣传等各方面,大学生活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原有的优越感不复存在,强烈的心理落差会使他们形成极端的自我否定。
转贴于
三、提高人格素质是构建当代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重中之重
对于当代大学生健康心理的构建问题,提高大学生的人格素质应是重中之重,这也应该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具体来说,就是要培养大学生具有博大、高尚、健康的人格素质。
1.培养博大的人格。博大的人格包括一个人的价值观、信仰、理想以及观察世界与人生的特殊视角。首先,人格的哲学层面的建设,要解决人生终极归依的问题,它是人进行各种社会活动和创造行为的精神动力。在生活中找到自我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应该成为当代大学生人格构建的内核。另外,哲学层面的人格建设,要为主体提供与众不同的生存空间。哲学为人的创造行为提供了直接的理性支撑。有哲学素养的人能真实地感受到一种内在的自由,这样的人对于生活的要求就不仅仅是简单的适应,而是要创新构建;对于自我,不是沉湎消极现实,而是自我的超越。
2.培养高尚的人格。高尚的人格是指人格素质的道德层面。它的主要功能是协调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真诚、善良、正直、容忍、宽容等道德人格素质。在这一方面,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值得青年一代传承和发扬的,例如,儒家以“仁”为核心的“忠、孝、信、义”的人伦规范和“温、良、恭、俭、让”的行为方式,墨家提出的“兼相爱”的道德原则,以及中国广大劳动人民世代相承的勤劳俭朴、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正道直行、见义勇为等传统人格美德。道德人格的培养对于大学生克服心理问题将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3.培养健康的人格。健康的人格是指人格素质的心理层面。它的主要功能是协调个体内部的关系,最终达到心理平衡和人格和谐。同时,健康的人格必须具备良好的个体心理品质,包括认知品质、自我意识品质、情感品质、意志品质、交际品质等。
实践证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途径不仅仅是依靠心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依靠以育人为目标的素质教育。大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等同于拥有良好的人格素质,与其单纯地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如究其根本,以构建良好的人格为出发点,从根源上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四、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目前,各高校都开始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普遍给大学生配备了专业心理教师,设立了学生心理服务部门。例如,盐城工学院党委学工部设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校内也有专门的心理健康协会,各个二级学院设有分管心理健康工作的辅导员、心理部,各个班级设有心理委员。此外,在每一学期都开展“5.25心理健康活动月”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每年新生入学的“大学第一课”系列主题教育中专门安排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内容。目前我国许多高校还在新生入学时进行人格问卷调查,然后把学生分成A,B,C三类,问题比较突出的学生归到A类,大学四年跟踪了解;问题不大的学生归到B类,请辅导员关注;没有问题的学生归到C类。大学生要形成正确的认知体系、优秀的意志品质、健全的人格特征,离不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必要的心理学知识,也离不开学生所参与的社会实践和良好校园环境的熏陶。
培养健康的心理需要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结合学习和生活的实际,通过有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得正确的理念逐步内化为他们的认知体系,使得大学生能够学会认识自我、发展自我、适应自我,学会调节和控制情感、自我矫正情感的偏移、有意识地磨炼意志品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决不能仅靠说教,而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去体验具体的情景和心理感受,在体验中产生或巩固正确的认知、锻炼意志品质、改变不良行为。因此,按照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标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
大学生心理课论文范文4
关键词:“90后”大学生;心理问题;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目前,“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中的主力军。“90后”大学生身处我国社会和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多数人的生活环境比较优越,特别是许多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顾,社会环境逐步趋向多样化,信息获取渠道越来越多且高速发达。受到上述社会、家庭和信息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许多“90后”大学生呈现出思想前卫、个性张扬、追求自我的特点。这些时代感鲜明、个性突出的“90后”大学生,在离开家庭及父母的无微不至的精心呵护,进入大学校园后,面对全新的生活、学习、人文环境和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如果不能及时适应和调节,较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这时,如果没有得到学校、教师、家长必要的协同疏导和同学们的帮助,任其发展,极易产生不良的后果。因此,加强有针对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课题。
2.“90后”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90后”大学生的特点可以归结为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内因方面,“90后”大学生的生活条件一般较好,独生子女的比例较高;外因方面,“90后”大学生处于我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时期,新事物、新信息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就业压力较大,这种情况既会为“90后”大学生带来更多的机会与知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对其学习生活的干扰。
2.1人际交往问题
大学生活是大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大学的生活与学习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锻炼的机会和展示自我的平台,生活、学习、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交往的范围与高中相比有所扩大。由于缺少了中学阶段那种家长、老师的全天候无缝衔接的管理,他们需要更多地面对形形的人员和事物。但大学生由于在家庭背景、生活环境、个性特征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人际交往方面,一部分“90后”大学生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与人沟通的方式方法,有的学生性格内向羞怯,不愿与人交往,人际关系处理不当,甚至影响自身的心理健康,进而阻碍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2.2适应能力问题
大学生在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周围的环境、教学方式、管理模式等都不同于高中时期,与中学阶段由老师、家长全天候管理不同,进入大学校园后,同学们基本是在学校相关人员指导下的自我管理,对个人生活、学习活动与事物有了更多的支配权,如果其调节方式不够妥当,容易产生两个极端:过于严格拘谨或过于放任。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易产生两种心理问题,一种是对大学的期望程度过高,来到大学后,随着新鲜感的逐渐蒸发以及对学校更加深入的了解,发现在某些方面与自己的想象有一定差异,从而产生失落情绪;另一种是面对新环境、新同学,感到不适应,这与“90后”学生自身的性格有一定的关系,若长期无法适应则易产生抑郁、自闭等心理问题。
2.3心理压力问题
“90后”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压力、考研压力和就业、择业压力等方面。
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但大学的课程和课堂与高中时期相比,更加侧重对学生进行方法与能力的培养,对知识的灵活性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更高,因此,需要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的特点,对学习方法进行有意识的调整。许多在高中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在进入大学后,往往会由于调整不及时失去了高中时的学习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造成心理压力。
另外,面对越来越大的社会竞争,学生在考研和就业择业方面也承受着来自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巨大的压力。“90后”大学生大部分都是在家长的监管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往往对家庭的依赖程度较高,对学习和就业目标的不确定性直接导致他们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压力,如果不能及时释放,有可能会出现焦虑、强迫等心理问题。
3、在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分析
3.1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发展的终极目的是获得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遵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充分考虑“90后”大学生的特点,将教育的内容在原有基础上,更加紧密的契合“90后”大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并加以引导;同时,在对学生个体的教育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处事方式等特点,找准问题的源头和突破口,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3.2培养大学生自我调控能力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其目的不仅在于使大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将其应用于日常的生活和学习活动中,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培养自我调控能力,从而学会自我保健,从根本上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
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都没有确定下来,情绪和情感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因此,大学生要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通过正确的方式排解压力、舒缓心情,使自我人格和处事态度等得到完善。
3.3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作用
无疑,高校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地应该担负起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职责。
首先,应该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引导作用。心理健康课程作为当今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需要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创新教育方式、注重课上课下的交流互动等手段,来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承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师,除了对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进行讲解外,还应针对“90后”大学生自身开放、创新、易接受新鲜事物等特点,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进行以适应性心理辅导、人际关系、心理训练、素质拓展、团体活动、就业心理辅导等为主要内容的、具有针对性的课程,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面走向课堂。同时,不断创新课堂教育教学方法,避免采用传统“一言堂”的教育方式以及枯燥乏味的照本宣科,选择在信息化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易于接受的多媒体和网络平台等教学形式,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在课堂外利用如微信、QQ、微博等方式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使心理健康教育生动、活泼,寓教于乐,使学生乐于接受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从而达到引导“90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
其次,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充分融入心理健康教育。高校通过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日常教育的各个方面,开展与心理健康相关的第二课堂活动,如学术报告、专题讲座、阳光心理话剧、主题班会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自我认知能力,达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再次,需要加强对个体的辅导。学生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每一名学生的成长环境都不尽相同,其心理发展的过程也有所差异。因此,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还应针对一些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专业化的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帮助每一名大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步入社会,迎接挑战。
3.4加强辅导员、班主任的队伍建设
辅导员和班主任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者,他们与学生朝夕相处,与大学生的接触最为紧密,对学生的了解最深刻,对大学生的影响最为直接。建设一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工作、具有较高素质和较强专业能力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帮助“90后”大学生缓解压力、提高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引导作用。
因此,高校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除加强自身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心理学专业技能的运用外,还应通过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方式相互进行沟通和交流,切实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4、结语
“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独具的特点,只有充分认识到“90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规律,把握其思想动态,了解其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不断探索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才能使其得到进一步巩固,更好的帮助“90后”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以成熟的心态步入社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实现高校为国家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办学目的。
参考文献
[1]贾丽娟. ““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研究―兼与“80后”比较[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 6.
[2]朱春鹰.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探析[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6, (1,2): 69-70.
[3]谢丽. 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教育途径[J]. 科教导刊, 2012, (11上): 242-243.
[4]陈蕾. ““90后”大学生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J].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09, 6(4): 107-110.
大学生心理课论文范文5
关键词: 艺术体操 女大学生 心理健康
1.引言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和日益激烈的竞争,人们承受的各种压力也逐渐增多和增大。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开拓者和建设者,所承受的压力也在不断加大。20世纪末国家教委的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12.6万名大学生中有20.23%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1];“据中国心理学会一项对22个省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显示,我国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其中大学生心理和行为障碍率占16.0%―25.4%,并且近年成上升趋势”。[2]这些都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大学生的成长。因此,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艺术体操是一项徒手或持轻器械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的以自然性和韵律性动作为基础的体育项目。其练习内容符合女子生理及心理特点,是既健美又健心的体育运动。[3]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实验组为贵阳医学院2008级艺术体操选项课5个班女学生150名。对照组为2009级普修课2个班女学生80名。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关于现代教学理论、健康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著作、论文。
2.2.2问卷调查法。
发放调查表150份,回收150份,回收率为100%。调查可信份数为148份,信度率为99%。
2.23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并加以分析。
2.2.4实验对比法。
将150名实验对象随机抽出80名和对照组80名,每组80人。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一学期艺术体操课和以常规教学内容为主的课堂教学,内容为田径和太极拳,并对他们学习课程收获的统计结果进行对比研究。
3.结果与分析
3.1艺术体操课后心情舒畅无郁闷情绪的调查
从表1可以明显地看出,艺术体操课后86%的学生情绪都会变好,14%的学生情绪处于稳定状态,没有一个学生的情绪表现不好。这充分说明了艺术体操课程能降低女学生的心理紧张状态,健全情绪生活,减轻心理压力;消除郁闷、疲劳的心理,改善一个人的情绪变化。心理压力是指内外环境的强烈影响所产生的情绪上的波动及生理上的变化。一个人长久承受心理压力,就会产生各种心理疾病,而艺术体操课可以通过自我宣泄来减轻不良情绪,减少心理压力。
3.2实验对象学习课收获统计表
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中健美体形、改善姿态、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的百分比都高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中健美体形、改善姿态、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较对照组要高出50个百分点或以上。这充分说明了艺术体操课程不仅能使女大学生学会实用的锻炼方法去健美形体、改善姿态、提高身体素质,而且能陶冶女大学生的情操,提升他们的鉴赏能力和文化艺术修养,使女大学生得到全面的身心发展。[5]
3.3实验结果
实验前后大多数学生表现力、自信心、集体主义精神和人际关系四项指标自评都发生了变化存在显著性差异。从表3可知,艺术体操课对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调节作用很明显。表现力,就是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人的感情、情绪、激情的能力。表现力能够营造更加活跃、更富有创意的学习氛围,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自信心是促进事物走向成功的支撑力,是促使人去探索、去创新、去实践的重要推动力。一件事情的成功与否,成功速度的快慢,与自信心的有无或强弱有着密切关系。强烈的自信心能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全过程中始终保持较强的兴趣。通过艺术体操课程的训练,女大学生获得匀称的体态、舒展、自然流畅的动作和表演后别人的赞扬和肯定,这些都可以使大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提高,抑郁情绪得到降低,从而得到娱乐身心的效果。集体主义精神是理念的升华,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是工作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在艺术体操课中,让学生采用集体舞形式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在交往与集体活动中了解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社会交往能力是人与人间的关系,能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建立好人际关系有助于学生的相互了解和彼此的沟通,能使人与人之间消除隔阂,相互帮助,这样将会促进学生更加亲近,养成合作的习惯,形成健康的心理,从而提高学生心理应对能力;艺术体操课不但能增强人的表现力、自信心、集体主义精神、坚强乐观的性格,而且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艺术体操课程能改善情绪。
情绪是衡量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最主要的指标。体育锻炼具有短期和长期的心理效应,能改善情绪状态,从而产生舒适的体验,满足人际关系的需要。[4]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由于学习负担过重,考试科目过多,以及对自己今后分配工作担忧,从而产生忧郁、紧张、压抑等情绪反映。如果他们能长期参加自己喜欢的艺术体操课程,自我封闭的意识在这里能得到彻底解脱,教学中融洽、和谐、高雅的气氛也能增强他们沟通和交往的意识和欲望,从而促使自尊心得到满足,使其紧张、压抑等焦虑反映降低,促使情绪得到很好的改善。
4.1.2艺术体操能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愉悦身心。
艺术体操课程能促使女大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必须相互配合,约束自己的动作、行为,学会相互沟通.理解,这样能够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另外,在进行有组织的艺术体操课的同时,与具有相同兴趣的人交流、谈话、接触也能使学生情绪高涨,心情愉快,既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又调解心理,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从而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
4.2建议
4.2.1高校应适当增加艺术体操、健美操等适合女大学生心理、生理特点的课程时数;开展艺术体操,健美操俱乐部,选修课等多种形式的艺术体操锻炼方法;组织艺术体操表演,交流和比赛等活动,改善艺术体操场地的环境和设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以提高艺术体操在女大学生中的普及率,更好地促进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6]
4.2.2艺术体操教学中应结合艺术体操运动的心理干预功能,加强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动脑自编自练的能力,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表现力,为改善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作出更大的贡献。
4.2.3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特别留意动作完成差和性格内向的学生,要及时耐心地尽心辅导和鼓励帮助,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从而让所有学生都能在和谐、民主、健康的环境中成长,达到健心的目的。[7]
参考文献:
[1]朱凤书,颜军,陈爱国.中小强度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09,2:139-141.
[2]本报讯.亚健康-21世纪人类医学的重大命题[N].新报:保健版,2003:10-24.
[3]黄美林等.艺术体操[M].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1.
[4]陈莉萍,李薇.艺术体操课对提高女大学生身心理健康水平的实验[J].体育学刊,2002,5:38-40.
[5]赵小静.健美操、艺术体操、体育舞蹈课对女大学生身心健康功效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10:110-112.
[6]陈善凤.中等强调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身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枣庄学院学报,2009,4:118-121.
大学生心理课论文范文6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从精英型向大众化的教育转型,对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确立多元参与的思想观念,建设专职与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推进课题的理论研究,在倡导主体自我教育、强化课外教育指导的同时,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从深层级和发展取向上看,它正在面临着一个教育模式构建的课题。充分认识这种模式构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自觉参与和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需要新的思路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从精英型向大众化的教育转型,高等教育的规模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使高等教育面临不少新的问题和困难,高等教育的这种超常规发展对正处于发展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方面,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另一方面,我们又面临一是课堂教学薄弱,二是课外教育指导局限,三是学生自助缺乏的现状。若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就难以发挥其在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应有作用。
1.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方面的内容,这是现代学科教学理论写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实践表明,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把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作为中心任务,为完成这个任务,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科知识中有关心理教育的具体内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在学科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某些心理素质的内容,如思维、记忆、想象能力的心理训练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感知力、注意力、记忆力、创造力以及科研动手的能力等;通过运用激励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采用强化与积极的心理暗示的措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在思想道德修养课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中,教师要较系统地阐述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成长与成才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介绍大学生增进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传播心理自我调适和消除心理困扰的方法;通过个案分析,使学生对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与主要表现有所了解,以乐观向上、平和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面对人生。
2强化课外教育指导的基本环节
课外教育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多种媒体的广泛宣传,强化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通过专题心理讲座、主题心理报告、心理沙龙,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以及自我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和心理自我调适的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尽管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不能用德育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去解决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间题,要走出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的误区,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指导,有赖于教育的三级网络一校级心理健康机构、院系级心理健康组织、班级学生心理健康小组的完善。校级心理健康机构应由专职的教育工作者进行管理,组织协调校、院系学科教师、德育工作者和医务人员等人力资源,通过对学生的辅导及心理训练活动,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的指导。院系心理健康组织,应由院系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和班主任、政治辅导员组成,在学校心理健康机构的领导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给予及时、必要的服务。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小组,应由志愿为同学服务且心理素质较好的学生组成,在与同学朝夕相处的学习生活中,给予那些心理需要关怀的学生以经常性的帮助,并能将有严重心理障碍学生的情况及时地向所在院系统学校的心理保健机构与组织反映,避免学生由于心理健康问题而引发的恶性事件的发生。
3.倡导主体自我教育
事实上,任何教育只有转变为被教育者自身的能动活动,树立其主体意识,并体现其主体参与,其教育目的才得以实现。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必须积极倡导主体自我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意启发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在课外教育指导中,辅导员老师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加“个人成长小组”等多种社团活动,使学生自我生存、自我调控、自我激励、自我发展和自我认知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促进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不断得到增强,并学会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消除负性情绪的心理困惑,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的变化,以一颗平常心面对自己、面对集体、面对社会。从而把“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的外在教育要求内化为大学生追求健康心理的自觉行动。
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
1.确立多元参与的思想观念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事,也是整个学校的事。因此,高校领导要从全局出发,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硬件和软件的投入;学科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发展心理能力的心理训练,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教育学生、指导学生,防止形式化倾向。当前高等教育既面临着扩大招生的问题,也面临着在原有基础和水平上提高教育质量问题,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层健康教育工作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而只是停留在有咨询机构、无专业人员,有教育方案、无具体措施上。那么,当我们意识到新世纪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之时,首要的是确立一种全新的思想观念。
2.建设专职与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施教育的这支队伍的素质,尽管高等学校开展此项教育和咨询工作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但这项工作还远远不能适应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客观形势,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需要。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大多数教师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系统的心理科学知识、技能的训练,对现代心理咨询技术懂得很少,在教育和咨询的实践中,很难保证取得好的效果。应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加强对专、兼、聘职教师进行请进来、走出去的长短期培训,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服务意识和接受掌握新观念、新方法与技巧的自觉性,提高他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并以案例分析会等形式,组织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走向健康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