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寄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祖国寄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祖国寄语

祖国寄语范文1

关键词:服装设计;民族;国际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文化与民族文化有更多的机会可以交流,服装设计需要良好的审美意识,需要对现存的社会需求、时展向符合,需要与国际上的时尚同步。民族个性化的时代融合发展可以提升服装设计的多样性,更好的提升服装设计效果。我国的服装文化自古至今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服装的演变与历史文化有一定的关系,分析中国民族文化发展变化,对中国的历史文化进行研究,从历史发展角度认识服装变化的原因。加强服装设计的国际化发展研究,将服装设计的民族化与国际化相互统一,提高民族改革开放发展和创新,提升我国服装设计的国际化标准地位。

1服装品牌中面料的设计

服装品牌的核心要素中包含产品的发展水平,产品具有的独特特点。服装品牌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创新,分析当下社会服装发展变化的基本需求,对每一个季节的服装展览时代需求进行分析,对服装市场供需标准进行认识,对服装的面料进行不同的研究。充分认识棉、麻、绵纶、混纺、海马毛等多种材料单独使用或综合使用的效果,对不同的材料进行不同服装设计。运用现代服装加工工艺,将不同的材料相互结合,实现多结构、多层次的面料设计,实现独特的、精细的服装面料基础研究。这样的服装品牌就具有了品质效果,实现了品牌的独特文化发展,适合市场的服装材料是保证服装品牌长久经营的基础,不断完善服装材料品质的研究,加强品牌的创新研究意识,确保服装品质的稳定发展。

2服装产品的创新

服装受季节、时代、样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具有不同的商业价值。根据服装品牌的产品创新研究,对商品进行大量的分析,挑选具有特性的商品,提高服装产品的产品价值。这样的商品价值具有良好的品质作用,服装的流行与创新发展有关系,良好的服装创新会促使服装产业的进步。分析服装市场中需求和变化的不同,对产品价值、产品主导思想进行研究,逐步提高服装产业的发展水平,改变服装产业的时装标准,对适合服装销售的主导基础思想进行研究。根据服装产品销售的情况分析服装的市场认可度,以服装创新为基础,提高市场的新鲜度,更好的完善服装设计的效果,确保服装产品的创新研究品质。

3创建品质品牌服装文化

将品牌品质设计融入到文化设计中,利用不同的文化设计提高品牌的品质效果。设计师将个性化的服装文化融入到服装中,提高服装品牌的设计效果,这不是单独的制造服装,更是一种文化产业的艺术设计,建立独特的服装设计理念,提高品牌品质的设计效果。这有利于品牌文化的发展,提升服装品牌的价值,是艺术行业的品牌文化发展。

4民族与国际的服装文化设计

4.1民族品牌文化的营销。民族品牌文化的服装设计师具有多样性的、个性化的、民族性的文化发展标准。利用不同的品牌设计标准思想,对民族品牌文化设计进行营销,提高民族文化的审美设计效果,对民族文化道德思想进行综合整理。品牌文化设计受营销的需求影响往往更具有市场选择性。服装品牌的民族文化设计,通过市场可以验证服装设计的市场认可度。品牌服装的设计更具有持久性,世界品牌服装都具有历史文化思想底蕴。市场经济对品牌的认识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关系。有的品牌与国际品牌想合作,利用品牌加工的机会熟悉国际服装制作标准,学习研究国际品牌的设计思路;有的品牌利用文化主题会将我国文化思想在国际上的时装周上展示,另辟蹊径,更好的提升文化品牌的国际设计效果。

4.2特有的服装工艺加工设计。民族服装设计具有民族服装制作的独到文化特点,将民族服装设计的工艺特点充分的发展,实现服装品牌的品质建设,形成具有自身民族文化的品牌。中国的民族文化中京剧脸谱、中国结、唐装、风筝等文化思想越来越多的受到市场的认可,国际上的服装设计中也不乏有类似中国民族文化的元素。民族的特色文化影响了国际服装市场的设计发展,良好的民族产业文化更需要国际市场,这样的大环境提升民族产业服装文化的发展。因此,利用民族产业文化,推进国际服装产业的市场发展,将民族的推进国际化市场,将国际化市场的优秀方面学习过来,实现中国服装文化的国际化发展。法国巴黎时装周是服装产业最盛大的节日,多种品牌的时装会在这里云集。近年来,中国的民族文化受国际时装的欢迎,中国元素的设计引人入胜。中国国力经济的发展带动服装市场的进步,中国在世界服装周上的地位逐年提高。中国文化受到大家的认可,中国的文化节日已经成为世界的文化节日,这就如圣诞节一般,世界认识到服装设计需要多元的文化思想,而中华民族文化的思想是重要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加强中国民族文化与国际化水平的融合,这有利于中国民族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利用服装设计这一共同的桥梁,实现文化思想的构建,提高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快速交融和发展,确保中国文化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发展性。

5结语

祖国寄语范文2

那么,何为国际性?何为民族性呢?以前我曾认为:凡是民族的,都是世界的,反之,凡是世界的,都是民族的,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现在想来,这种绝对化的观念也是有问题的。果真如此,国际性和民族性不就混为一谈了吗!那么何苦提出两个名词,岂非吃饱了撑的!之所以提出两个名词,必定有它的道理存在。不可否认,上述观点也有其正确的方面,世界性应当首先是众多民族个性的集中显现,不论关于它的理论有多深,有多高,归根到底是多种民族的复合体。如果没有中国艺术、美国艺术、亚洲艺术、日本艺术、非洲艺术、印度艺术、埃及艺术这些各民族艺术,就谈不上艺术世界性,之所以有艺术国际化的呼吁,其实质应当是对不同民族艺术的确认,离开了各民族艺术去大谈艺术的国际化或世界性,就是从根本上否认了国际性的存在。就目前的全球意识和寻根热而言,其实就是对世界性和民族性的反思。

就19世纪中叶以来的世界历史变化中,社会的进步影响了人们的文化心理,落后的民族首先表现为向一种文化心理靠拢的趋势。所以有了近代以日本为龙头的整个东亚美术的西化过程,大批去日本留学寻求救国之路的中国莘莘学子就是这种趋势影响下的产物。此后,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传入,中国近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纷争局面,一时间,西化中心论、中西调和论、中西融合论、中学为体论、民族虚无论等等可谓热闹非凡。总之,一直以天朝上邦自居的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落后被动挨打的局面下,以血的代价认识到,世界上除了东方文化之外,还有一个发达的西方文化圈存在。于是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然而这种文化心理也包含了迷信和误解,并导致一部分人有了这样的想法:似乎所有文明的发展都只能遵循一条道路发展,才有所谓的前途可言。在伴随着西方文明的入侵造成的变革与守旧、传统与创新的一系列文化冲突之后,如今已有了明朗化的趋势,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不能成为所谓的中心,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整体。不管是东方文化,仰或西方文化,都是世界这一整体文化的一个部分,各文化肢体的个性中都有共性存在。而这个共性就是我们人类文化共同财富的大哲学,是人间之大美,是地球文化的价值所在。于是,在盲目的崇拜和癫狂的学习之后,我们终于认识到,所谓的世界性或国际性,如果不落实到形上,将是不切实际的夸夸其谈,无庸质疑这样的世界性将是一个虚幻的名词,国际化也只不过是一个理论上的,泛化而非实的问题而已。任何一种观念,无论它有多高,有多进步,倘不如此,一切深谈将毫无意义,事实的确如此,不管你有多么的能耐与苦楚,你总要回到现实中来,总要回到你的作品中来,回到你笔情墨趣所造就的韵味中来。因为画画毕竟是表达自己的亲身感受,任何一种风格和样式,都是画家在艺海里苦苦追索的点滴汇成。由此可知,对世界或地球之大美的追求和表达,就必须给情感以一定的形式,内在的情感形式不可见,可见的正是对应于这些情感表达的艺术形式,于是顺理成章对世界性艺术大美的探讨,便落实到对具体形式表达的找寻上。也许吴贯中先生一语激起千层浪所引发的关于艺术形式的大讨论,与此不无关系。

那么,如何完成这一地球大美的艺术形式表达呢?在苦苦的追索之后,人们终于发现这种大美形式的表达其实就在身边,那就是民族性。在经过长期的争论和探讨之后,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事实:即所谓的国际性或世界性是以民族性作为前提的。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关于世界文学时所指出的一样,虽然“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形成了一种世界文学”。但世界文学依旧是以民族文学的存在为前提的。不过应是能够明智的克服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而更有一种世界意识罢了。即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世界文学乃是由不断发展着的许多民族和地方的文学构成的。所以对民族艺术价值的反思就成了问题的另一方面,这也就是近年来人们愈加深切地感触到的关于世界性和民族性的两种相反相成趋势。

祖国寄语范文3

一、中国汽车生产现状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客车生产在2001年后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2001和2003年增长幅度为50%。2006年,中国市场销售登记的汽车数量达到722万辆,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的二大新车市场。这一年,中国汽车企业共生产了728万辆汽车而成为目前全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中国政府希望在汽车行业建立起有相当竞争能力,能起到产业支柱作用的汽车生产企业,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欧盟认为:中国作为一个重要的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正成为欧洲汽车企业为全球主要汽车厂商生产低价格,高质量汽车零配件的理想生产地。尽管中国汽车工业近年来发展迅速,然而在过去5年里,中国汽车投资数目巨大,生产能力过剩,利润下降。欧盟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汽车工业的利润以6%的幅度下降。这种情况使包括在华欧洲企业在内的所有汽车厂商都受到了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

二、欧洲汽车生产企业在中国市场的优势与机遇

欧洲汽车企业在中国汽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已有20年。90年代初期德国大众汽车与中国建立的合资企业占据着超过50%的国内汽车市场。欧盟认为:欧洲汽车生产企业领先对手的优势在于其先进的环保生产技术;如果中国出现更为严重的空气污染,中国政府将会通过立法来提高燃油质量和经济性。由于中国的环保标准是参照欧洲基准制定的,所以欧洲企业在这方面会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在按照高排放标准设计与生产汽车发动机方面,会有更大的市场。同样,欧洲卡车的优势也在于高技术,特别是在环保技术方面。当今卡车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发动机功率更大,燃油经济性更高。欧盟相信:如果中国企业打算生产达到欧III排放标准的发动机,大多数国内企业将因为技术与工艺不能达到标准,而不得不加大与外国企业合作。除此之外,因为中国汽车生产企业与外国企业所进行的合作日益加强,引进新车型更为迅速,所以需要更高水平和更高标准的零部件,这为外国零备件厂商提供了更加有所作为的机会与空间。

三、欧洲汽车生产企业在中国市场受到的挑战

欧盟的调查数据显示:影响欧洲汽车企业在中国市场表现的主要原因依次包括:政府干预行为(20%)、企业所有权限制(20%)、知识产权侵犯(16%)、中国行业标准(11%)、新型发动机引进速度缓慢(5%)、资金限制(5%)。欧盟宣称:中国市场存在着贸易非关税壁垒,在中国的欧洲汽车成品与汽车零件生产行业每年因丧失机会而造成的损失高达46亿美元。

1.欧盟认为中国未能全面履行WTO条款。欧盟宣称:中国加入WTO极大地降低了引入中国汽车市场的关税,但中国在如何进一步履行WTO承诺仍不甚明朗。欧盟认为中国政府将要在如何解释与执行WTO 条款方面让中国汽车工业获得最大的利益。因此,欧盟相信在这方面将会与中国政府有发生争执的可能。对关于进口汽车零部件计算进口税率,按中国有关规定,尽管并不构成整车,但对零件或零件组合按整车税率收取。欧盟认为中国有关汽车产品壁垒税率计算方式不合理。

2.欧盟认为中国进口汽车业务经营业务权限的规定有待改善。中国政府对经营进口汽车业务的厂商实行进口许可证制度,在经营资金与管理标准上都有严格的要求。欧盟声称:极少数小公司可以达到中国政府所要求的5亿人民币注册资金或40亿人民币固定资产的水平,这使许多规模较小的经销商无缘进入此行业。

3.欧盟认为中国行业标准限制了欧洲汽车企业在华发展。欧盟认为中国有关禁止进口外国二手汽车的规定,以及15年后报废商业用途汽车的政策限制了国内高质量汽车市场的发展,实际上不利于提高汽车质量,道路安全和环境保护。

4.地方保护与知识产权侵犯损害在华欧洲汽车企业利益。中国汽车生产企业与政府关系密切,并能以微妙的方式从中获取地方性保护和其它商业利益。在政府采购、法律法规执行,特别是在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得到政府关照和庇护。在欧盟看来,中国政府与企业认真执行现行相关法律要比建立新的法规更为重要。欧洲汽车生产企业声称:“中国市场准入障碍使我们的营业额减少了70%,使我们企业达到收支平衡晚了至少5年”。

四、欧盟采取的对策

欧盟认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亟待提高。对此,来自外国的压力与督促对改善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现况十分必要。同时,欧盟特别提出,涉及汽车行业产品与生产的中国行业标准应与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加以商榷, 以确保中国标准没有与国际标准相冲突的内容,并以次为依据,减少或取消例行检查。欧盟甚至希望在可以实施国际标准的行业中,不必实施中国行业标准。此外,欧盟要求中国取消有关禁止进口用于商业用途的二手汽车和有关报废15年车龄汽车的规定。在欧盟看来,废除上述规定有助于中国防止质量低劣、污染严重的汽车上路行驶,有利于改善环境、提高汽车制造业整体质量水平。由于中国汽车市场存在严重的非贸易壁垒,政府保护主义,执行法律不力等情况,欧盟建议欧中双方必须以一种更为深入的方式进行对话。欧盟明确表示,要在这些问题上必须保持更为强硬的态度,迫使中国在上述方面的表现有所改善。

为了保持欧洲汽车生产企业的竞争力,欧盟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一)欧洲汽车企业要继续投资研发绿色环保技术,保持对中国同行的优势。欧洲汽车企业要在实施限制汽车废气排量法律所带来的商机中,占据有利的竞争地位。(二)欧洲汽车企业要在中国进行更大的投资,并在中国建立设计中心。(三)欧洲汽车企业要采取更为灵活的手段与方式向市场推出新款汽车,以此减弱中国汽车厂商的竞争优势。(四)欧洲汽车企业,特别是那些在中国加入WTO前的企业,要加大投入,采取措施加强其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制定更为可行的生产方式,改进那些以往实行的但并不适合现在竞争环境的运作方式。(五)欧洲企业要寻求新的方式来使中国的汽车生产为其全球生产体系服务,将中国汽车厂商与零部件生产企业纳入全球汽车采购计划中,并利用中国研发设施与生产设备参与并支持全球汽车生产。

五、中国政府与汽车生产企业应采取的对策

1.提升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独立自主参与全球化生产

中国政府要利用欧盟对华汽车工业政策,鼓励有能力的中国汽车企业参与全球汽车市场竞争,扩大中国汽车产品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并争取从国际市场获取利益。同时,要避免使中国汽车工业成为欧盟全球汽车体系的工具。汽车工业是一个产业链广泛的重要产业,政府要认识到决不能以牺牲相对独立的本国汽车工业体系与基础来片面追求汽车生产的国际化。为此,政府与企业要利用欧盟关于中国汽车市场政策的有利因素,加强汽车工业技术研发,充分消化吸收外国技术,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培育自主品牌,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加速形成自己的开发能力和创新体制。以先进的自主技术为支撑,发挥中国汽车工业,特别是有潜力的民营企业,在近几年形成的汽车生产优势,采用国际通用营销与售后服务模式,建立高效、完善的现代化汽车销售流通体系,通过扩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及在海外尝试投资建厂生产自主品牌汽车等方式,力争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在海外市场有一席之地,并以此获取本土汽车工业研发与持续发展所需资金。

2.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沉着应对欧盟有关知识产权问题的指诘

欧盟在报告中提出了有关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对此,中国政府要再次明确在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的坚定态度,重申解决此类问题的决心。政府要通过加强法律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法律对侵犯知识产权的监督与防范作用,营造有序的市场竞争与尊重知识产权的社会环境。考虑到中国的现实情况与欧盟在此问题上的态度,可以预见,欧盟与中国在汽车生产的问题上,围绕知识产权问题将会出现多回合的争执与交涉,中国政府对此应有充分的认识与准备。

3.认真研究,慎重决策,妥善解决标准认证统一等问题

欧盟在此次报告中提出了欧洲企业遭受中国国内汽车行业标准影响等问题。对于欧盟提出的上述问题,应采用多方论证的手段加以协商解决。政府与企业要组织国内汽车行业与各领域标准认证方面的专家,以及相关领域的学者,认真研究国际汽车生产认证标准与国内标准的内容,清楚各种标准的特点,严格评估采用或不采用某种标准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充分了解因此而对国家经济建设造成的影响与潜在的意义。只有在充分论证与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对双重核查标准问题做出决策。

4.加强磋商,统一政策,在不损害中国汽车工业根本利益的前提下,解决市场准入、非贸易壁垒、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

在欧盟看来,中国政府履行WTO承诺的表现在上述方面未能达到欧盟的期望。提出这些不满与要求的基本出发点是要让欧洲企业在中国市场上与中国企业进行全面竞争。对此,政府要积极表明严格遵守入世承诺的态度与行动,按照与WTO成员国达成的谅解条件,就市场准入、非贸易壁垒等问题与欧盟对话与磋商,明确自己的观点,说明国内实际情况。在认真遵守入世诺言的前提下,找到履行WTO承诺与保护民族汽车工业的最佳结合点。此外,中央政府要重申统一有关对外贸易与引进外资方面的原则性政策。采取措施控制“诸侯经济”带来的地方保护主义弊端。理顺国内各地区经济利益与全面经济发展的关系。既要避免各地区为盲目争取外商投资数量,匆忙上马缺乏科学论证,不计后果与回报的外资汽车项目,同时也要防止一些地区为保护地方经济利益,设置障碍阻止外国汽车企业进行在国家法律允许范围之内的正当经济活动。

5.不断引入新技术,增强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竞争力

目前国内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大轿车厂几乎全部与国外汽车公司合资,我国轿车市场竞争变为几大跨国汽车集团在华竞争。因此,外商不得不拿出最新、最好的产品在中国生产,以在不断激化的竞争中争得市场份额。政府与企业要充分利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有关技术与创新转让方面的新变化,加快引进新技术和新型汽车在本土生产步伐,鼓励外商把最新的技术拿到中国,使我国汽车工业可以获得一些先进技术、先进生产方式、先进营销理念,为我国汽车工业产品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中注入优势。同时,要注意加强技术储备与产品技术含量,以及新技术运用程度,避免中国汽车工业走到低质量,低价格,低利润的道路上去。

6.借鉴成功经验,开拓本土市场,满足国内大众对汽车产品的需要

目前,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汽车生产体系, 大国的市场优势、劳动力素质和本地生产优势、工业配套的规模优势逐步显现。企业要利用这些优势,开发出当前国内消费者急需的轿车产品,占领国内市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只有国内企业最了解我国国情,最了解国内对汽车产品的需要,这是我国汽车工业同国外汽车工业进行竞争的根本的优势之一。因此,我国的汽车行业要转变观念,开拓思路,继续加深汽车工业结构重组。同时要加强国内汽车企业之间合作,集中优势,并借鉴彩电,冰箱等国产家电行业的成功经验,开发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高质量产品,并在这类产品的开发中掌握技术主导权和竞争优势。

7.加快汽车市场与服务体制的改革,积极应对WTO有关对中国汽车市场的要求

面对欧洲企业的竞争与WTO有关对中国汽车市场的要求,政府与企业要加快销售、服务、信贷方式的改革步伐,建立现代化汽车销售流通体系刻不容缓。汽车工业要利用借鉴国外先进的营销理念、售后服务体系,针对我国国情,完善我国汽车产品的销售及售后服务体系。此外,政府与企业要采取措施,培育二手车市场,大力发展汽车租赁业,建立个人信用制度,推广汽车消费信贷,并对国外适当开放汽车服务贸易市场,建立起多样化销售方式。

参考文献:

祖国寄语范文4

一、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效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我国农村教育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农村教育多方面的发展。

(一)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明确了农村教育的办学方向,体现了城乡教育公平的理念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从中可以看出,新课程改革强调义务教育应使全国城乡的适龄儿童都受到基本的、为终身发展奠定初步基础的教育,是着眼于提高国民素质、为学生成为合格公民打下共同基础的教育。这一理念和改革的目标,不仅明确了农村教育的办学方向,也确保了农村学生作为未来公民接受与城市学生相同教育的基本权利,增强了农村儿童在发展中的可持续性和竞争力,体现了城乡教育公平的理念,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二)新课程的实施推动了农村学校教育思想与观念的转变

长期以来,农村中小学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加之教师素质较差,课程资源短缺,“满堂灌”、“题海战术”等较为普遍,严重影响了学生乃至教师的身心发展。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会学习,生动活泼地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这改变了农村中小学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学生被动苦学、教师被动苦教的局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提高了入学率和巩固率,降低了辍学率。

(三)新课程改革增强了课程对农村学校的适应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程改革增强了课程的适应性,满足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学校、不同水平的学生的需求。在课程管理上,新课程赋予了学校一定的课程自,从而促使农村学校根据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学生需求以及民族文化等开发学校课程,确保了学校提高水平,办出特色,教材的多样化也逐步实现。对于学生来说,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水平、未来志向等选择不同的课程,大大增强了课程的适应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新课程改革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了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教师改变是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我国新课程改革是伴随着大规模的教师培训而展开的。在新课程实施之初,教育部就明确提出了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为了实施新课程,各地开展了不同层次、大规模的教师培训。国家除了对培训者开展免费培训以外,还对西部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教师开展了免费培训,使得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有机会参加国家层面的高水平培训。与此同时,各地(包括西部地区)也千方百计筹集经费,对教师开展以新课程为主要内容的全员培训。

(五)新的课程决策机制和课程管理体制初步形成,农村新课程改革受到关注

新课程改革赋予了地方一定的课程自。地方课程方案的制定、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教材的选用、考试方案的制定等,都要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专家、校长、教师等的参与。为此,各地都制定了一系列课程政策,吸收了大批的教师、校长和本地专家参与课程管理和课程决策,这不仅培养了一批本土化的课程专家,而且也形成了新的课程决策机制和课程管理体制。特别是通过新课程改革,无论是中央层面还是地方层面,都十分关注农村教育的特殊性问题,在课程决策、课程管理、课程实施以及教师培训、校本教研、专业支持等工作中,都十分关注农村学校。

二、当前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课程在农村学校稳步推进,课程改革促进了农村教育的发展。但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再加上长期以来农村教育发展的滞后性,农村新课程改革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政府对新课程改革重视不够,领导不力

地方政府对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内容等认识不清,认为课程改革就是教材的更换。一些地方政府认为课程改革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事情,是学校内部的事情。由于缺乏主要领导的参与,课程改革领导小组难以协调课程改革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政府部门对学校的考核主要看分数和升学率,制约了新课程理念的落实。

(二)农村学校课程改革的经费、课程资源配置和开发不足

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需要一定的投入,但从现实来看,在新课程改革中,无论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对课程改革的投入都严重不足。特别是农村地区,由于教育经费的不足,对课程改革的投入更少,很多地方没有任何投入,严重制约了课程改革的效果及其推广。

(三)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仍然薄弱

尽管新课程改革促进了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但总体来看,由于多种原因,农村教师队伍还相对薄弱。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骨干教师少,高水平教师流失严重,教师培训机会少,部分教师知识老化、教学方法陈旧,难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这导致新课程的部分理念和内容难以落实,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研等难以实施。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亟待进一步加强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手段。但从调查来看,部分农村学校不具备基本条件,信息技术设备不足或较差,难以满足教师的需要;部分学校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不足,使用效果较差。至于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取资源、开展学习,在农村学校就更为困难,大大影响了新课程的实施。

(五)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和高中课程改革分步实施,影响了初中课程改革的推进及效果

课程改革中,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和高中课程改革分步进行。在很多省份,实施了义务教育新课程的学生,在升入高中后还是原来的课程体系,学生不能适应高中的课程,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更为突出的问题是,许多学校为了保证学生适应高中的学习,在初中阶段使用新、旧两种教材,这不仅影响了新课程的实施,也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三、加强农村学校课程改革的对策

(一)强化政府对新课程改革的领导,加强对农村课程改革的协调

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单靠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是很难顺利推进的。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要充分认识到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把课程改革纳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中,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特别要明确,课程改革绝不单单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的事情,也是政府部门的重要工作。课程改革不单纯是教材的更换或改革,而是从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到评价方式,以及管理体制等均要进行改革。建议成立国家和地方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对课程改革进行宏观协调,提高课程改革的决策层次和领导层次;地方政府的主要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要担任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的组长,强化对课程改革的领导工作,进一步增强地方政府对新课程改革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各级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新课程改革对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把课程改革作为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要像重视校舍建设那样重视课程改革;要改变那种等待、观望的消极态度,积极主动地开展课程改革,推进新课程的实施;要将推进课程改革特别是推进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和效果作为评价校长、教师的重要指标;要认真研究新课程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对于新课程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探索经验,予以突破。

(二)将课程改革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设立中西部地区农村课程改革专项基金

为了保证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和持续性,要将课程改革经费纳入教育经费的范围,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建议设立中西部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项基金,加大中央扶持的力度,推进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实施新课程。为了加强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实施新课程,确保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和健康发展,中央政府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中西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支持力度,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一定的倾斜。

(三)修订课程标准,增强新课程对农村学校的适应性

从调查来看,相对于课程改革的理念,课程标准在农村中小学的适应性要差一些,这既与农村中小学的师资、办学条件和学生的背景有关,也与课程标准的制定有关,更为重要的在于我国的国情,即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差距较大。课程标准是重要的国家课程文件。一般来说,国家课程的标准不宜过高,通常是中等偏下,这样就能保证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国家标准,从而避免因标准过高而将那些处境不利的学生排除在外。这既是国家课程最显著的特征,也是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重要经验。当前应根据新课程的试验情况和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研究各门学科课程标准对农村学校的适应性,特别要看是否适合农村学生和农村教师的实际。在坚持标准的前提下,积极地对课程标准进行调整,扩大弹性,使课程改革更加适合农村学校的实际,真正达到通过课程改革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目的。

(四)积极组织力量,开发适应农村中小学实际的教材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凭借,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调查结果表明,相当多的校长、教师认为新课程缺乏适应性主要指的是教材缺乏适应性。另外,现行的很多教材在使用过程中要求较高,比如有些教材的练习要求学生上网才能完成,有些作业要求家长的帮助才能完成,有些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对学校的资源有较高的要求,而这些对于西部地区一些农村中小学来说是不现实的。因此,当前应积极组织力量开发一些适合不同地区包括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实际的教材,这些教材既要能够达到课程标准的质量要求,不降低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又要使农村学校的教师、学生好用,比如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完成作业不需要家长太多的帮助等,以增强这些教材对农村中小学的适应性。另外,要建立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和校长共同参与的教材选用机制,使农村中小学的校长和教师在选教材时参与其中。

(五)进一步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保障

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中,评价制度的改革还相对滞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一方面号召教师要参与课程改革,推行新课程,另一方面又按照过去的、与新课程不一致的方法要求教师,评价教师的工作,从而使得教师的改革热情受到打击,许多教师形容为“戴着镣铐跳舞”。当前要改变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使他评、自评和互评相结合,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活动;要注重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动机及积极的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内容;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要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不仅仅把纸笔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要把考试和其他评价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的发展情况;在试题内容方面应加强对开放性试题的研究,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淡化记忆性内容的考查;要强调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不但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

(六)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对于在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条件艰苦地区工作的农村教师,应采取特殊的优惠政策,比如大幅度提高工资、实行轮换制、提供专门的进修机会、保障住房、医疗等,使这些教师能够安心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更好地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要通过在职培训、专题研修、教学研究、远程教育、送教下乡、观摩示范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村教师的业务能力,使教师熟悉新课程,掌握新课程的主要特点。在提高农村教师业务能力的同时,更要注重其思想道德教育,使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农村教育事业,热爱农村儿童。要通过教育和其他有效措施,使广大农村教师敬业爱岗,扎根农村中小学。

祖国寄语范文5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德国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强势复苏,2009年,德国经济还处于负增长5.1%的低谷,而到了2010年德国经济的增速便达到3.6%,成功地从经济发展的“V”形低谷走向。除此之外,德国失业率数据也显示出德国经济发展的稳定。2007年年初,德国失业率为10.2%,而经历了金融危机的风波之后,德国失业率不增反降,到2010年更是低至5.9%。而能够取得这些骄人战绩,德国家族企业的贡献毋庸置疑。

在德国,所有的企业中约有90%是家族企业,60%的就业机会和80%的培训机会均由家族企业提供。除此之外,德国家族企业还创造了40%的出口、46%的投资以及近50%的产值。正因为家族企业在德国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及在危机中的不俗表现,才使得德国制造业继续创造辉煌,强大实体经济才得以抵抗金融风暴的袭击。那么德国家族企业与德国经济之间又是如何成就彼此的呢?

血脉、宗教与市场失效

德国家族企业家族成员之间关系紧密。除了血统一脉相承,另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传统。传统使得家族成员成为目的明确且亲密和睦的共同体。这种亲密和睦的关系建立起来的信任感,在市场失效的情况下尤为重要。“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和市场,而国家和市场都不能离开对方而独立存在。家族作为国家和市场的居间存在体,在国家和市场都处于纷杂混乱的状态下特别能够发挥强大的作用力。”

德国古老的哈尼尔家族以及远亲恩格斯的家族都是虔诚的新教徒家庭。说到哈尼尔家族,就不得不提到一位魅力十足胆识过人的女子——雅各布·威廉·哈尼尔之妻阿莱塔·努特。传说,她为了救出被法国军队关押的父亲,给了法国军官一个香吻让父亲得以释放。雅各布在妻子父亲经营的“包客好”贸易栈房尽心工作,并得到赏识。以至于阿莱塔的父亲在临终之前愿意将“包客好”贸易栈房留给雅各布经营。雅各布虽是商业奇才,却英年早逝,留下阿莱塔独自支撑哈尼尔家族。她一面经营栈房扩展煤炭贸易,一面培养格哈德和弗朗茨两个儿子接手家族事业。工商会对妻子接受丈夫事业的限制,也让阿莱塔难上加难。曾为了获取跟竞争者一样在公地上修建库房的权力,多次向当地政府提出申请,最后还闹到了普鲁士国王那里,才使事情得以解决。阿莱塔的出色能力令哈尼尔家族的事业有了规模和影响力,也培养出了弗朗茨这个哈尼尔家族史上的伟大人物。

家族企业更重创新

面对危机,德国很多家族企业采取创新型的经营策略,大力研发新产品,因为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要刺激新的消费需求,鼓励并且加大创新投入开发新产品显得尤为重要。政府为了鼓励创新,承担1/3的科研经费,以减轻企业负担。正因为政府在科技方面的“阔气”投资,才让羡煞世人的科技领先优势对德国而言顺理成章。

据中国驻德国经商处的调研显示,德国公司每年的环保专利技术登记量世界第一。航天技术领域,德国在航空发动机、大型运载火箭和地球遥感等方面的研发也具有诸多优势。“并在伽利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以及欧盟地球环境和安全观测系统的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另据德国官方评估,“德国在新材料的研发领域处于世界先进行列。在研发费用占产值8.5%以上的尖端技术领域,德国产品的世界市场份额为9.3%。”很大程度上巩固了其汽车、机器等制造业的世界领先地位。

事实证明,实用技术的创新对于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有关数据显示,在德国制造业公司的营业额中,27%以上来源于创新产品。Westmann & Co GmbH家族公司的董事长艾格贝特·瑙浩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该公司非常注意专利技术,一年至少有10种新产品被研发出来。德国奇昊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阿恩特·基尔霍夫也表示:“企业长期的经营策略当然还是发展创新型产品。这也是我们始终关注的。无论如何,这些创新产品的市场发展速度很快,我们必须不断适应。”

小心谨慎的德国人

德国本身是一个严谨且相对保守的国度,德国人严谨的态度和处事的原则,以及其奉行弗莱堡学派的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而冷落凯恩斯主义的选择等等,都说明其严谨和保守的性格。当然,这一性格在家族企业中也毫无例外地得到体现。

欧债危机下,家族企业在资金使用方面表现得小心谨慎,不做过分的或者与行业无关的投资。其态度用保守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当然,这样的投资手段也保证了资金使用的高效率,为企业长远稳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在贷款方面,银行也有自己严谨的审查体系。在贷款之前,银行一般都会帮公司做完整的风险评估,很少出现少贷或者超贷的情况。金融行业严谨的态度,使得金融行业运营平稳且实力不凡。这使得金融危机来袭之时,德国的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双管齐下,共同抵御危机的侵袭。

通常,经济低迷期,企业往往会选择裁员来缓解资金紧张。德国众多家族企业并没有这样做。家族企业里边,员工与公司保持着较为长期且紧密的联系。很多员工供职一家公司至少都是十几年。员工很少跳槽,对于企业的忠诚度不言而喻。除此之外,培养一名成熟的技工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很多企业不会选择在经济低迷的时候裁员,因为经济复苏之后,要想再找到成熟的技工很难。

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危机当头,德国家族企业不裁员,对于德国民众而言,无疑是吃了一颗定心丸。令人惊喜的是,德国工业总协会与德意志银行公布的消息称,德国家族企业在今年将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而综合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德国新闻网报道,根据德国中小企业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42.1%的受访家族企业打算在今年扩招员工,16.4%的企业表示增加岗位只涉及海外业务范畴,41.5%的家族预计海内外投资数额会呈现增长趋势。”德意志银行德国业务负责人费辰也表示,“即便在欧洲销售市场出现问题的情况下,仍有2/3的德国家族企业有望在今年保持目前的出口配额。”

德国的家族企业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不忘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德国家族企业非常重视培养下一代,在暑期,他们都会鼓励大学生到企业实习,了解公司运作流程并且提高实践能力。而对于不能上大学的年轻人,企业有义务提供实习岗位,对他们进行免费培训,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让他们能够生活独立。这对于德国民众职业素质的培养具有深远意义。家族企业获得利润后,再将利润投入到产品研发和再投资,这样的良性循环,不仅仅是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更是完美的运营流程。

家族企业内部信任来源和信任结构的框架

转向新兴市场

德国家族企业对出口贸易极其重视。据有关数据统计,德国10家大型家族企业中就有9家开展海外业务。欧债危机爆发后,欧洲市场低迷,援助希腊对于自顾不暇的欧盟各国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面对此现状,德国家族企业也在不断突破,寻求新的出口。事实也正是如此,面对因为金融危机陷入困顿的欧美市场,德国将出口方向转向新兴市场。2011年,对“金砖四国”的出口占德国总出口的比重从危机前的8.5%增至11.4%。这对于德国经济的复苏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致力于汽车行业发展的德国家族企业博泽集团的高管接受《环球财经》杂志采访时表示:“中国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市场。博泽在中国的销售额增长比较迅速,2010年销售额达到了43亿人民币,2011年是52亿人民币,2012年预计达到62亿人民币,大概占到博泽全球销售额的18%左右。中国在整个亚太区,乃至于全球,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11财年,德国家族企业科德宝集团在中国共计投资3.57亿人民币,与前一年相比有大幅提升(2010年度为1.77亿人民币)。自2004年以来,科德宝在中国的投资总额已超过了18亿人民币。科德宝中国区代表文汉德告诉《环球财经》记者,“科德宝集团在中国市场继续进行系统的扩张,并在重要市场采取针对性的投资方式,将深入对中国西部的投资。中国经济的平稳增长和中国业务的出色表现,是科德宝集团增长率高于平均水平的主要因素。”

德国政府对家族企业的保护

祖国寄语范文6

关键词:民族院校;高等教育;国际化

作者简介:姚金雨(1972-),女,侗族,湖北宣恩人,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0)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3-0007-02

我国民族院校是以少数民族为主要对象的民族教育的最高层次机构,以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为主要目的。在当今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中,如何找准切入点和采取有效措施,多层次、全方位、有计划、有目标地参与到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值得研究。

一、我国民族院校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41﹪。民族院校在办学上尊重多元文化、关注教育公平、促进民族融合,在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及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民族院校形成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办学特色。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同维系的国度,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由于种种原因,人类不可能创造同一种模式的文化,而人类创造的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文化,又将他们塑造成了各具不同文化特征的群体——民族。”在我国,民族院校肩负传承民族文化和服务社会的使命,追求满足各民族成员,尤其是少数民族成员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和国家的稳定统一。民族院校已形成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办学特色,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具体表现在:它是中国高等教育培养各民族干部和专业人才培养的摇篮,是民族问题、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各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中心,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动力,也是维护国家稳定统一的重要力量。

民族院校成为展示我国民族政策和民族教育成就的重要窗口。在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是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发展民族教育事业,这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振兴的根本大计,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大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在富有特色的办学过程中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民族教育的形式和内容,顺利和有效实施了少数民族教育,对世界其他多民族国家有着积极的意义。

民族院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院校与其他普通高校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交融,共同构成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其他普通高等院校的发展促进了民族院校的发展,民族院校的发展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的形式与内容。

民族院校成为传承民族文化与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基地。半个世纪以来,民族院校为民族地区和各少数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民族院校依靠特殊教育政策,采取特殊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及各民族人才,传承民族文化,促进跨文化理解和交流,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可以说,民族院已经成为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重要基地。

二、我国民族院校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及意义

1.我国民族院校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

20世纪90年代后,高等教育国际化潮流不断加强,促使各国高等教育向国际市场开放,同时也利用国际高等教育力量来发展本土高等教育。从国际范围来看,国际化已经成为了评价高等教育水平的重要维度。国际化促进下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成为一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当然趋势。通过认识、理念和技术方面的交互,我国民族院校也开始加强与国际的交流与合作。在国内,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力图逐步缩小西部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这也是缩小民族和民族地区之间差距的契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扩大教育开放专门拟订了一章内容。高等教育国际化和民族院校国际化是教育开放的重要方向。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全球化和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交流全球化等呼唤民族院校的国际化。一方面,民族院校必须继续发挥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作用。另一方面,民族院校也要规划与设计自身的发展,更加明确民族院校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意义。

2.我国民族院校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意义

民族院校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民族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推进我国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的需要,是努力缩小与一流大学差距的具体行动。日本教育理论家喜多村和之教授强调高等教育应向三个方向发展:一是能够为他国、他民族所承认和接受;二是能够与外国进行平等交流;三是能够充分对外开放。民族院校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正是将自身置身于整个国际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抓住机遇,以加速自身的发展。

上一篇名师寄语

下一篇捐书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