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自主招生自荐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自主招生自荐信范文1
对高职自主招生改革试点持积极态度的高职校长认为,高职自主招生改革,使学校与考生之间形成了有效的双向选择,能够对高职教育中的一些特殊专业起到很重要的优化配置作用,应该继续扩大改革试点规模。
对高职自主招生改革试点持消极态度的高职校长认为,高职自主招生没有多大的意义,所起作用十分有限?虽然目前报名参加高职自主招生的人数不少,但选出来的学生没有比通过高考录取的学生有明显的优势,大多数学生的基本素质还不如通过高考录取的学生。
目前,高职自主招生改革在我国一些省市已崭露头角,在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自主招生在实践操作中遇到了哪些不易解决的难题?自主招生是不是高职招生的方向或趋势?自主招生在我国应采取什么方式?应注意哪些问题?对这一系列问题,本刊约请北京教育考试院知名教育专家樊本富进行详尽、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一、投石问路
2003年,黑龙汀省首次尝试了省属高校自主招生的入学方式。2004年,江西省25所高职院校被允许进行自主招生改革试点,规定自主录取人数不得超过年度总招生计划的10%。两省的改革实验,为2005年的全同高职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埋下了伏笔。
2005年,上海市依托教育改革综合试点区的优势,经教育部批准,从十几所申请院校中选取了办学声誉较好、招生方案较合理的3所民办高职院校(上海杉达学院、上海建桥职业技术学院和上海新侨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首次自主招生试点院校。3所高职院校从4883名报考人中招录新生855人,平均录取比例为6:1,超过98%的报到率,让首次推行自主招生改革的社会部门和试点院校对来年的自主招生抱以更大的期望。
经过2005年的“试水”,2006年,教育部决定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的北京、上海和天沣三地进行高职自主招生改革试点。
在接下来的这两年中,高职自主招生改革试点范围不断扩大。广东、浙江、江苏、湖南、重庆等省市的高职院校也相继进行了自主招生改革试点。
从自主招生方案来看,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来选拔录取考生,中学阶段成绩、特长表现、获奖情况等被记入总成绩,高职自主招生的考试科目和方法、录取标准和程序完全由学校自主制定,那么,通过高职自主招生招收进来的学生在学习效果方面是否强于通过高考统一招收进来的学生?他们的就业形势如何?
跟踪调查数据显示,自主招生确实能招收到动手能力强、适应高职专业特点的学生,他们在班级教学中确实体现出了特殊的优秀才能,但是这样的学生数量很小,而大部分通过自主招生进来的学生没有明显的差别。这让不少高职院校逐渐对自主招生改革试点丧失了信心。在学生的就业形势方面,自主招生学生的就业情况比较好。这可能由于很多自主招生试点专业都采用定向培养的模式,一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后不久就被单位预定了。
就这两个现象来看,一方面,反映出高职自主招生缺乏适应职业教育特点的评价手段、录取标准和培养方式;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高职自主招生具有良好的社会认可度和发展前景。
二、高职院校遭遇三大难题
自我同高职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各地试点院校在实施自主招生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招生成本高昂
当前,国家对高职院校的投入经费不足,使高职院校在自主招生的工作流程中面临着相当大的难度。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一般包括高职院校自主进行入学测试、自主确定入学标准、自主实施招生录取。从这几个环节来看,自主招生的所耗费的招生成本对高职院校来说应当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高职自主招生工作,如笔试命题、试卷印制、保管、笔试组织、阅卷等环节都参照“高考”的标准执行,致使耗费的各种成本大大增加。拿笔试命题环节来说,命题时,要找到既熟悉高中、中专、中职、技校的教材、教纲,又要了解高校选拔人才的标准,同时又有丰富命题经验的教师,对各所高职院校来说都是个不小的难题。此外,面试的组织、人员安排、考试地点等都会花费高昂的组织成本。
高职院校通过自主招生方式招收一个学生的费用是通过高考招收一个学生的几倍,甚至几十信。这对高职院校来说是一个很难接受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校参与自主招生改革的积极性。
2、缺乏科学的评价手段和录取标准
就高职自主招生的实施环节来说,它所采行的评价手段和录取标准都是由本校自主选择确定的,学校自己命题、组织考试、评价与录取。各试点高职院校对这几个环节的保密、安全要求非常高,跟高考差不多,命题过程全封闭,隔离命题人员,印刷过程保密,试卷运输过程的安全等等。这对不是专门从事考试命题的学校来说,要做到这种程度实在勉为其难。高职学院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确保命题的保密、安全和考试录取过程的公平上,一旦有环节出了问题,他们就要承担责任。
正是由于过多精力的牵扯,导致了高职院校无暇考虑自主招生评价手段和录取标准的科学性。为了保证公平,降低风险,原先尝试过的面试环节也多流于形式,甚全被取消,而变成按考试成绩排座次录取的简单操作。由此产生的消极影响就是,学校特色难以显现和形成,个性化的招生又变回大面积、标准化的招生。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使得全同各省市自主招生试点高职院校选拔人才的方案与手段雷同。例如,在笔试中均测试语文、数学、外语科目,而且在录取时,文化课成绩在总成绩中占据比例较大。各校依据自身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同所设计的个性化选拔手段不突出,难以体现高职自主招生的本意。以上海建桥学院为例,2008年,上海建桥学院在《自主招生章程》中规定:高中生的文化测试成绩占总录取成绩的70%,
“三校生”的文化测试成绩占总录取成绩的60%。这就等于告诉高中阶段学校和学生,高职院校录取关键还是看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不是对学生发展潜力、职业素养、动手能力等因素的评价,难以反映高职院校在人才选拔标准上和普通高校的区别。
3、综合素质标准谁说了算?
这几年高职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开始强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选拔录取中的作用。改革实践发现,“综合素质评价”环节在实际操作中难度较大,较易引发公正性问题。这几年,高职院校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依据的材料一般包括以下几项:考生本人填写的报名表、自荐信、考生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教师评语、高中阶段获奖和社会工作证明材料等等。对这些材料进行量化评价颇有难度。同时,由于社会整体诚信度不高,考生提供的
材料真实性较难判断。人的综合素质的复杂性、日常性、渗透性、内隐性和表征的多样性,使得对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始终是个难题
拿2008年北京市试行高职自主招生改革的两所高职院校来说,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的录取标准中,综合素质评价占总录取成绩的10%;北京北大方正软件技术学院的录取标准中,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占总录取成绩的22%(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在文化与综合素质中所占的比重40%×文化及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5%=22%)。从这两所高职院校来看,综合素质评价环节在自主招生录取标准中占了一定的比重。但是,在我国现阶段,对这方面的测评没有一个科学的硬性指标加以衡量,而只能采取灵活性较大的主观评价方式进行考测。这样在无形中就形成了一个“漏洞”,使人情、关系、面子等因素影响其公正性。
三、憧憬未来百端待举
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认为,人的智能由多种结构构成,包括人际交往、艺术创作、数理逻辑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型、技能型人才。高职毕业生大多在一线工作岗位从事操作性的工作。他们的智能构成与普通高校学生的智能构成是有差异的。我们应该摒弃高考的只以标准的智力测验和学生学科成绩考核为重点的评价观,采取多种形式,从多方面观察、评价学生的个性特征,树立多元化的评价观。
1、国家统一统筹规划
近年来,教育部推行高职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工作,既是落实国家进一步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引导普通高中毕业生向高职院校合理分流的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同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优化高等职业教育多元化选拔录取机制,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举措。
就目前来说,国家已经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此提出了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多项优惠政策。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投入不足的现状,2006年底,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视频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指出,“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首次对高职院校拨款,至少安排2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同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各地要制订相关政策,支持示范院校改革试点,包括优先安排招生录取批次、鼓励开展自主招生试点等措施。
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多次强调:各试点高职院校都应注意处理好自主与规范的关系,在招生考试的组织实施上始终注意严格程序、规范操作、公开透明,加强监督,保证高职自主招生的公平公正,为今后改革的扩大与深化打下一定的基础。
2010年7月,《2011-2020同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出台,明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向,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2、高职校用活自
在国家的统筹规划下,高等职业院校不断探索适合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特点和学校特色的自主招生模式。现在不少学校已经意识到高等职业教育应当有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的评价手段与选拔标准,并且对入学标准进行了调整。据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高宏彦介绍,该校自主招生可能打破常规操作,文化测试3A1B的学生实行免考,中等职业技术院校毕业且已经工作一年的在职人员也实行免考。同时,还加大了专业综合能力测试的分值比重。
自主招生的原意是给各高校充分的办学自,让各校可录取到符合自身培养目标的专业人才。自主招生的评价手段应更科学,录取标准更灵活。试点高职院校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形成个性化的评价方案,使自主招生
形式与内容的改革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特点,注重对考生实践能力、操作能力、专业性向等多种素质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