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体科学专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体科学专业范文1
十几年短暂发展的历程中,在政府大力支持和相关政策的扶持下,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发展呈现出空前的繁荣。然而从目前运动人体科学相关专业的就业总体情况下看。存在着社会需求和学校培养的供需错位问题。要改变这样的局面,就必须对影响就业的因素进行全面的调查与分析。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来自山东省各大高校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270名。
1.2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文献法:查阅了大量的专著、核心期刊等文章并通过网络查阅相关资料,对其进行资料分析,为本文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问卷调查法:采用毕业生问卷调查,对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体育学院、泰安医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270名毕业生发放问卷270份,回收250份,回收率为92.6%,有效率为100%。
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调查和收集的相关数据采用excel等应用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客观量化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就业意向
培养目标决定了培养形式,培养形式又决定了人才的就业去向,教育部把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为从事体育领域中群众性体育活动组织者、管理者、和咨询者以及运营者和科学教研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然而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就业生的就业意向中占主导地位的并非如此。 结果显示,28%的就业生希望就职于学校,21%希望就职于科研设计,19%希望去国家机关,剩余的分别是私企12%,事业单位9%,外企7%,其他2%;学生毕业后,27%的学生希望继续深造学习,25%的学生希望立即就业,23%的希望考取公务员,20%的希望自主创业,还有15%的希望能出国留学;学生就业地调查显示,58%的学生希望留在学校所在地济南工作,19%回到家乡,其余23%选择到其他地区就业。
由以上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学校和科研设计单位是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就业的主要意向地。而真正从事本专业的却寥寥无几,由此可知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在体育运动领域中还没有占有一席之地,致使专业人才大量外流,从事着与自己专业不相关的职业。这不仅是专业人才的流失问题,也对我国高校运动人体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2.2就业信息来源
学生就业信息的来源,在其就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因素,间接地影响到学生的就业方向。调查显示,49%的学生对于学校就业政策,就业手续办理以及相关制度不很清楚,37%完全不清楚,9%较清楚,只有5%很清楚;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迫切需要了解单位的信息排名为:薪酬福利,主要业务和公司前景,企业资金和规模,职位信息,聘用条件,管理体制,人才培训;学生获取就业信息渠道的途径,27%通过网站,22%通过学校就业信息,21%通过校外招聘,11%通过亲戚朋友,9%通过广播电视媒体,7%通过报纸,1%通过手机群发信息,2%通过其他途径;在学生中,39%的人认为亲属或朋友能提供最多的求职帮助,学校老师为21%,其他方式为40%。
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就业信息不能满足他们的就业需求,而且从信息获得方式上看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够及时全面的掌握就业信息,从而会让毕业生错过很多就业机会。在学生个人方面,他们对学校所提供的求职帮助上并没有过多希望,而更多依据亲戚朋友或者其他方式。所以在对应届生的课程设置上,应该多给予一些就业指导,以便他们更加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
3 建议
3.1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指导类课程的比例
课程设置是培养目标的直接表现,是培养人才的具体实施方案,因此课程的设置应该以响应社会的实际需求为本,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这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应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首先,应依据学生特点和社会需求开设相关运动技能课程,满足社会健身指导的实际需求。其次应加大实践指导类课程的比例,改变目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不足。尤其是实践指导类课程应贯穿始终。只有提高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实践指导能力才能显现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的优势所在。
3.2设置健身指导岗位
体育运动领域中群众性体育活动的运动指导及康复指导是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主要培养方向之一,为满足社区体育和大中型企业职工的健康体育指导,政府相关部门应制定合理的工作岗位,以满足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基本就业保障,从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实现全民安全健身的全面展开。
3.3改变学生的就业观念
调查中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希望到国家机关、高校、事业单位。以得到更好的名声和待遇。在地域的选择上则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愿意回到乡镇就业的较少,对于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学生到中学就业也是一个很不错很适合的选择,但是往往这种选择是在个别学生最后的就业选择上。所以改变学生的就业观念,降低自己过高的期望值是学生在校期间就该接受的思想。
准确定位,明确发展方向。当今社会是竞争的社会,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有自身的优势,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根据个人的不同条件,全面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文化修养。这样才能更好更快的融入到社会的团体中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陈永军.社会体育人才培养的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0):1398-1400.
[3]姚鸿恩,李宗珊,荣湘江等.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办学现状的调查研究[J].体育学刊,2006,13(1):82-84.
[4]王国基,向京,杨赳赳等.高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思考[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6):100-103.
人体科学专业范文2
【论文摘要】本文对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体育学理论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教学管理、转变思想观念、合理分配教学任务、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体育实践机会、积极开展网络教学等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建议。
运动人体学科学是一门医学、生物学、体育学相互交叉的学科。培养掌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理论和试验研究能力,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体育科研机构、运动训练基地和保健康复等部门,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科研、竞技运动和康复指导的高级专门人才。1988年30多所体育院校、师范院校相继开设运动人体科学专业。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同意、备案,泰山医学院、温州医学院、赣南医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等6家医学院校相继开设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体育概论学》、《体育管理学》、《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社会体育学》、《运动训练学》等体育学课程列为泰山医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必须课程或选修课程。
最初,由于是医学院校开设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医学、生物学课程依托医学背景,而体育学教学,我们与体育院校相比,我们没有雄厚的体育专业师资背景,体育学理论课程由基础部体育教研室教师担任,尽管教师具有多年的体育授课经验,与体育院校体育理论专职教师相比,还存在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方法不当等现象。再就是从学生调查中显示96%的学生没有运动训练实践的基础,学生对体育学知识的领悟能力和感知能力差,经常存在教师讲课,学生茫然的现象。这两个方面影响了体育学的授课质量。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内涵建设的发展,我们较好的完成了体育学理论的教学,在体育学理论教学中也取到了较好的成果。结合近年来该专业体育学理论课程的教学,针对该专业学生的特点,我们对体育学理论教学进行了探讨。
一、加强教学管理,以科研促教学
充分利用2006年我校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契机,充分探讨体育学理论授课存在的师资情况,通过学校有关部门,从基础部体育教研室选调部分责任心强、有上进心、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到运动人体科学系体育理论教研室,相对固定了体育学教师的授课课程和研究方向,同时外派学习和进修。由2至3名教师固定教授1门课程,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学术讲座等教研活动,以此提高教学能力和改进教学方法。鼓励教师积极申报校级、省部级等课题,以科研促进教学,目前,教师承担校级课题9项,参加省部级课题3项,逐渐形成了教师人人有课题的良好局面。
二、师生转变思想观念,改变教与学的方法
学生从第二学期就逐渐学习体育学的各门理论课程,学生所采用的学习方法往往还沿袭着高中时代的学习方法,但面对厚厚的书本和大量的陌生知识,不知道该如何去学习,如何才能掌握和理解这些内容。作为教师,如何为他们架起一座从中学到大学的桥梁,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成功的关键,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具体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去获取知识。同时,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要注意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培养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样转变教师和学生思想,更新了观念,师生之间的相互配合,积极主动地推进了创新性体育学理论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密切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合理分配教授任务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具体的体育学知识与运动技巧固然重要,学习方法及对正常人体的认知能力更加重要。学生将来要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科研、竞技运动、康复指导与医学相关的工作,不可能在学校把知识都学到,将来工作后还要对本专业的知识进行细化、强化。对他们来说掌握所有体育学理论知识显然不现实,能够更好地将体育学理论和他们的专业方向紧密结合起来,显然更为重要。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体育理论,了解国家体育战略方针,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的影响与需求;教授运动训练学、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等课程,让学生理解、掌握运动的基本规律、训练原则、训练方法、队员、学生的心理状况等基本知识,结合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特点,适当调整教学大纲,重点突出“运动与医学”的结合,使学生形成较强的专业知识体系,为胜任未来从事的运动康复、体育健康促进、运动医学服务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主动式实践教学法,使学生称为教学主体
主动式实践教学法正是基于让学生成为实践教学的主体这一指导思想,着眼未来而构建的,它主要是实行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模式,PBL强调“先问题,后学习”,获取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同等重要,包括围绕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解决,并在这样的活动中逐步形成强烈而又稳定的问题意识,始终保持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学生是主动学习者,教师只是促进者和设计者。应用于体育学教学的主要过程是:把学生分成小组。学生针对某一阶段要学习的体育学理论内容先自学,在自学中提出许多问题,针对问题去积极查阅参考资料,并且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进行讨论,每组学生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做中心发言,其他学生作补充发言,甚至可以争论。老师只是针对前一阶段的学习进行总结,给出正确的答案。这样,课堂的主体不再是老师,而是变成了学生。
五、增加学生体育实践的机会,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我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是从高中理科招生的,大部分学生没有运动训练的实践基础,学生对运动知识感知能力和领悟能力较差,缺乏对体育理论现象和运动规律的了解,这就不利于学生正确的理解体育学理论。为之我们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也取到了较好的效果。第一,利用课堂教学时间组织体育术科观摩课,包括田径、球类及武术等课程;第二,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组织运动训练和比赛;第三,充分利用寒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社区、体校、运动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体验运动现场情况。
六、积极开展网络教学
结合我校开展网络教学,体育学理论课程大部分进行了网络课程制作。通过网络课程的开设,补充了书本上没有且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网上进行模拟测试,复习巩固了所学的知识点;通过视频资料下载观看,更好地理解所学的抽象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网络教师及时布置作业,通过答疑讨论区及时解决了学生提出的困惑与疑问,通过交流,解决了学生与老师当面不方便交流的问题,加强了教师与学生的密切联系程度。
总之,进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体育学理论课程教学探讨,主要是为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体现专业特色,培养高级人才。以上是笔者在我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体育学理论教学和管理的一点体会,仅供同行参考。
参考文献
[1]姚洪恩.等,办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理论与实践.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20):1.
[2]李裕和等,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与学生能力结构调查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5,(4):188.
人体科学专业范文3
【关键词】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工作过程;课程设计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要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目标的实现,尽可能取材于实际的工作过程[2]。将实际的工作过程引入教学过程,以工作任务引出学习任务,整合课程内容,改革课堂教学,形成课程内容设置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对应和衔接的课程体系,有助于实现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的对接。为了使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更加适合护士执业发展的需要,课题组从临床护理需求出发,针对职业院校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的课程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贴近护理专业实际,在分析护理岗位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对《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程进行了整体设计。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前期调查分析
我院护理专业面向全国部分省、市、县招生,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需要,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协调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高级护理人才。本着以护理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解剖学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宗旨,本教研组成员在多次集中讨论并与相关护理专业教师多渠道沟通的前提下,编制了以护理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调查问卷。选择周口市中心医院、周口市中医院、周口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等大型医院,对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等科室护理人员,采取随机对值班护士现场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目的是掌握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对解剖学知识的需要和应用情况。经统计分析可知,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知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率最高,分别为17.39%和16.77%,脉管系统相关结构在护理工作中运用率亦较高,占15.53%,应当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又通过对压疮、心肺复苏术等30多个护理工作中用到的解剖学知识的问卷调查分析,发现许多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解剖学知识点,学生却掌握薄弱。问卷调查分析也为我们提供了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的方向和思路,成为我们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解剖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参考。
2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设计
2.1护理专业对应岗位(群)分析
通过对社会护理人才需求、护理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护理职业岗位对护理人员的能力要求以及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发展的广泛调查与结果分析,提炼出护理职业岗位为: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及老年福利护理等三大职业岗位群和若干岗位链。结合本学科特点、本院现状及目前毕业生职业前景,在课程设计上以临床护理岗位作为重点依据。拟从临床护理岗位基本工作任务中寻找相衔接的学习领域及学习任务,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对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课程进行整合设计,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有效衔接。临床护理岗位根据科室大致分为:骨外科护士、康复科护士、消化内科护士、消化外科护士、呼吸内科护士、妇科护士、产科护士、泌尿科护士、心血管内科护士、心胸外科护士、五官科护士、神经内科护士、神经外科护士、内分泌科护士等[3]。
2.2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领域
选取不同护理岗位所从事的典型护理工作任务,如产科分娩的护理、泌尿科男性导尿术、呼吸内科气管插管、神经内科脑卒中的护理、急诊科指压止血和心肺复苏、及各科室的肌内注射、静脉穿刺、长期卧床病人压疮护理和不能经口进食病人鼻饲等。根据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学生所需掌握解剖学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具体解剖学学习领域(表1)。每一解剖学学习领域即是教学内容的具体知识点,再分解为不同的学习任务,根据学习任务不同设计具体教学方案。
2.3遵循能力培养规律,设计学习情境,细化学习任务
选取典型工作任务—心肺复苏术为例,学习领域—心肺复苏术相关解剖学知识。细化的学习情境和学习任务如表2。
2.4整合课程内容,完善课程设计
打破解剖学教学传统学科本位,以实际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课程内容,科学设计学习任务和学习情景,提炼和整理出适合护理专业的、与临床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解剖学内容,编写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解剖学校本教材。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解剖学校本教材,把每个系统设计成教学模块,每个教学模块分为若干个护理工作任务,把护理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任务,导入相关解剖学知识,并跟进实验操作和精选习题。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解剖学校本教材,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核心思路,以每个学习领域为切入点,共选取工作任务89个、实验操作18项、精选习题301道。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改革课堂教学。打破学科型课程教学的以知识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实践与理论脱节的教学模式。形成任务驱动,“教、学、做、评”一体的教学方法[4]。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工作任务驱动,采取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分组PK的方式,把护理工作中所需要掌握的解剖学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教师有效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有效衔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改革实验教学。举行解剖学知识与技能竞赛等活动,注重实验技能培训和考核,着重提高学生在活体、标本及模型上的辨认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教学过程和工作过程的对接。
3以“能力”为本位,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及评价标准
课程考核改变过去只注重理论知识考核的形式,加强实验课考核和平时成绩[5]。课程考核分为3个部分:理论课考核占40%,实验课考核占40%,平时成绩占20%。理论课考核:期末举行理论考试,具体时间由教务处安排,考试内容按解剖学教学大纲所要求。理论课考核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熟练程度。实验课考核:临近期末实验课结束进行,考核形式是在标本、模型或活体上辨认结构。实验课考核,着重提高学生在活体、标本及模型上的辨认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今后学习临床课程奠定基础。平时成绩:包括实验报告和目标检测(精选习题)两部分,目的是督促学生平时保质保量完成实验报告和精选习题,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总之,打破传统解剖学系统化教学模式,岗位分析-工作任务-学习领域-学习任务,以此进行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课程设计,通过工作任务驱动[6],把护理工作中所需要掌握的解剖学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教师有效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有效衔接。
参考文献
1徐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3(2):3-8.
2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26(4):66-70.
3史杰,雷有杰,王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解剖学课程改革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6,35(6):148-150.
4闫天杰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医学实践性课程改革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6(6):38-40.
5李幼琼等.基于参与式教学法对《前庭蜗器》章节的教学设计[J].解剖学研究,2016,38(3):228-230.
人体科学专业范文4
【关键词】实践性教学;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类本科专业
为了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部等部门在2012初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其目的在于将高校的课堂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大学生知行合一的品性,将思维方式的培养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融为一体,也是高等教育服务于社会的具体体现。但是,践行实践性教学首先需要厘清实践性教学的基本脉络,进行实践性教学探索,进而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整合教育资源并提供恰当的教学保障。
一、实践性教学的理念廓清
实践性教学是一种在完成专业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将学科问题生活化、情境化和社会化的教学过程,旨在通过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动手操作和探究式的思考发现问题并习得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体验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为其未来在工作中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加以运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实践性教学并不独立于其他的教学方法之外,尤其与近年来力倡的研究性教学具有很高的契合度:二者都具有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取向,都是各种教学方法的复合式运用,都不以寻求标准答案为教学目标,都不局限于课堂教学本身,都强调自主学习,都需要推动教师角色的转换。但是,实践性教学和研究性教学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实践性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更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教学改革的目标。它不局限于模拟情境的创设,而是加强学校和专业课程的开放性,将教学地点向实际工作环境和具体社会情境中迁移,在实践中促进先验的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通过自我思考和自我评估使学生摆脱课堂物理空间和教师主导时的思维领域的羁绊,易于萌发出新的思想和观点。此外,实践性教学作为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也不受某一门课程的限制,而是对本专业所学课程的综合性运用,是开放性的学习体系和教学模式,它需要专业课教师之间的合作性教学,并且对学习效果的评估方式进行相应的改革。
根据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人文社科类本科生的实践性教学主要包括学生入学后的军事技能训练、科学创新实践与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实践以及课堂上的实践性教学。对于那些希望将理论世界与现实世界加以连接的教者和学者来说,实践性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在行动中教与学”的过程。一方面实践性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探索精神,在劳动实践和社会调查过程中,大学生能够形成对自己未来职业角色的直观感知,学会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和职业生涯规划;也能够充分了解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实际工作的现实意义,认识到自己的知识与能力的欠缺,学会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同时接触到不同的社会阶层,在国情、社情和民意中接受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的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形成。另一方面,也能够促使大学教师更多地接触实际问题,将自己的理论阐释带到实践中去验证然后再回归到课堂。大学教师通过采用实践性教学能够将理论教学、科学研究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结合在一起;能够在深入了解社会现实的情况下从事教学活动;对用人单位的需求形成直接经验,并将之体现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在组织和引领大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同时提升了自己的教学能力。此外,实践性教学通过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活动以及生产实习使师生关系更加紧密,有助于双方公民性人格的形成。当然,这也是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需要,是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对校园以外现实世界的主动回应。
值得注意的是,在以往的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理工农医类专业适用实践性教学的方法比较多,而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使用较少,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对实践性教学的内涵和特征把握不够,以为实践性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事实上,实践性教学作为赋能型的教学模式,力图培养大学生在进入职业生涯之前应该具备的实践性技能,主要包括:精通的现代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有效的团队合作能力、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项目设计与管理能力、计划制定和执行的能力、创新性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可持续发展及学习能力,而这些正是人文社科类本科生在进入社会时应该具备的基本生存和发展能力。
二、实践性教学的路径设计
实践性教学的实施需要进行系统的路径设计。首先,高校管理者需要围绕实践性教学从入学到毕业进行整体性的管理,将课外的军事技能训练、社会调查、实习劳动、科创项目和主题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环节进行结合。具体而言,根据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学校教学计划要体现实践育人的理念,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如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等。因此,学校教学管理层负责制定整体实践性教学计划,将所有有关的实践性教学内容纳入其中。但是,实践性教学的具体操作策略,如怎样增加课时量、增加学分和实践性活动等可以下放给学院或专业,因为他们居于教师和顶层设计者之间,具有信息获取的便利和了解专业的优势,能够对专业特征进行细致分析,与教师一起制定出实践性教学的流程。而学校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对实践性教学过程进行监督、评估,提供相应的人力、物力等保障性条件,组织对教师进行实践育人能力方面的培训,将实践性学习的效果定位为大学生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从而使学校管理部门、学院和专业层面的教学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层面形成践行实践性教学的合力。
其次,学院和专业层面主要进行实施策略的设计。根据以往的做法,很多高校是通过增加周课时的方式来实现这一权重,但其效果往往停留在参观考察的层面上,并没有真正以问题或项目为导向由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具体的任务或项目管理。这种实践性教学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没有深入教学流程。由于人文社科类本科专业的特殊性,课程往往具有重叠性或同属于一个大的纲目脉络,单门课程进行实践性教学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学生对于实践的目的性也难以深入了解。而且实践过程中所需的能力通常是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思考和操作能力,因此,需要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重新整合专业课程,把那些基础理论课与应用拓展性的课程整合在一起,使每一门课程都包含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对于教学时数的安排,可以以学期为单位进行设计,改变目前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试行的“2+1”或“3+1” (即直接延伸原有教学时数)的模式,因为这种安排仅仅使实践性教学停留在考察或参观的层面,对于学生能力的训练是不够的,也难以贯穿整个课程的教学。以32课时的专业课程为例,可以在学期开始的第1周完成导论部分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学科的概貌;第2周作为实践周,由教师带领学生到实际情境中去学习,主要完成发现问题的任务,而不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第3周回到课堂让学生将整理出来的问题归类进行阐述并引导其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教师随即围绕学生发现的问题对自己的授课内容进行调整,以学生的问题为中心展开理论基础的铺陈,利用10周左右完成主要教学内容后,重新回到具体情境中从事生产劳动、社会调查或实习管理等活动,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第13―14周以小组为单位提交和展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组织讨论,引导学生自己判断形势、分析问题、完善问题的解决方案;第15―16周再次回到实际情境中对自己的解决方案进行验证。当然,这种教学流程的设计需要一种统分结合的思维来指导,即将不同的课程归类整合,在理论知识分课程授课的基础上,不同课程的教师共同完成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实践性问题的讨论应该纳入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范畴。
再次,就教师层面而言,在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要将学生思维方式的建构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作为教学的目标。在实施实践性教学环节前要进行充分的备课,这种备课要建立在学科合理整合的基础上,需要相关专业课程教师集体备课,甚至在实践性问题讨论的过程中要同时出现在课堂上,形成团队合作授课的形式,以免教学内容与实践环节的脱节,或授课教师单兵作战、各自为政的做法。实践性教学中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引领者、推动者、参与者和共同行动者。
三、实践性教学的管理创新
实践性教学的推进及其目标的达成需要高校教学管理的创新。首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评价模式。教学评价方法作为一种导向性策略,对教学活动起着较大的影响作用。教师的备课和教学行为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都以一定的教学评价方法作为引导。因此,推进实践性教学需要对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进行全面的革新,改变教师以学生评价和督导听课为主、学生以试卷和课程论文为主的模式,将学校教学管理层、教师和学生均纳入教学评价体系。对学校教学管理层的评估主要针对实践性教学的组织和管理情况,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后勤供给、具体操作方案的审核与跟踪、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情况等一并列入评价体系。对教师层面的教学评价可以在原有教学评价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实践性教学的评价应该贯穿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始终,要考核教师对实践性教学的教学设计、引导作用和教学效果。教学评价的主体应由学校的教学评估部门、实践单位的主要责任人以及学生共同构成。在推进实践性教学的过程中,在课时计算上通过乘以一定系数的方法来有效激励其开展实践性教学的行为,鼓励所有教师都参与到实践性教学中来。对学生实践性学习效果的评价更为重要,因为它能够维持学生参与实践性教学过程的长期动机。其评价主体从学校、教师的一般性考核形式向实践单位延伸,以形成性评价形式为主,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习效果评价与课堂教学相对分开,以未来人力资源的相关需求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评估,是一种能力――质素性的评价。
其次,需要建立人文实践基地。人文实践基地通常可由校内基地和校外基地两大块组成。校外的人文实践基地主要选择与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中的非主要职能部门,由专业教师和实践单位的工作人员共同担任指导,可与学士后流动站并轨建设,将学制内的实践性教学与未来就业适应期的实践训练连接起来,使实践性教学更为实用,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为紧密。但是校外实践基地的教学实践功能不能影响其正常工作的开展,而人文社科类本科学生在一、二年级学到的专业知识相对较为基础,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尚在形成的初级阶段,他们的基本能力尚无法参与实际工作,实践性教学往往会停留在观察的层面,学生难以参与具体事务的处理。基于这种情况,可由学校与相关单位共同组建校内人文实践基地进行补充,在校内选择固定的实践性教学场所创设一些全真模拟情境,以供学生进行实践性操练,即便学生由于能力欠缺或细节疏漏造成处理问题的偏差,也不会对实际工作产生影响。这样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又能够通过模拟训练为实地操作做好准备。校内的人文实践基地可以作为大学生入学后到直接参与社会实践的缓冲地带。当然,校内人文实践基地也需要聘请校外企业家、业务主管和人力资源经理等专业人士作为兼职教师,指导学生跨越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之间的屏障,向社会靠拢。
人体科学专业范文5
关键词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4-0014-03
Construction of System for Training Pragmatic Talents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jor//YANG Tao, LI Yan, LING Anyi
Abstract The paper mainly elaborated orientation and methods of intellectual training, presented the contents and practices of construction the system of training applied talents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o hope that it might be of some help to applied-talents training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Key words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jor; pragmatic talent;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边缘性和综合应用性极强的交叉学科。随着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食品行业飞速发展,不少高校相继开设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我国食品行业培养了大批有用之才。面对新原理、新工艺、新技术、新手段的不断涌现,企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也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原来高校的保姆式传统教学模式着重加强学生食品学科理论知识的培养,忽略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造成当今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尴尬局面,这与教育部的以“培养掌握直接应用型知识和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目标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不吻合[1]。在着重突出教育部“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要求下[2],如何培养出食品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已成为设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将从“人才培养定位”及“人才培养方法”两方面对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
1 人才培养的定位
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科特点为基础,企业和就业情况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本位,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这既是该专业教学的依据和出发点,也是教学活动的最终归宿。如此培养的学生才能真正符合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点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集理、工、农等学科相关知识为一体的应用型交叉学科。它包括从可食性资源的开发利用到各种工业化食品加工生产的全过程,以及食品的营养功能性、安全性、包装美学、食品物流、市场营销、商品学及工厂管理等多方面的系统学科[3]。
企业和就业情况 面对现代食品工业向科学化、自动化、大型化发展趋势,食品企业对人才的要求逐渐产生变化。根据目前的调研情况发现。首先,更多的食品企业趋向于需要研发型人员、检验人员、生产人员、管理型人员以及营销人员。其中,生产岗位和销售岗位更受毕业生的青睐,虽然生产一线岗位工作相对较累,销售岗位不太适应本专业本科生;检验岗位或质检人员虽是最符合该专业本科生的,但是由于本科生缺乏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从而增加了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困难程度;研发型人员则需要相当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并且薪资也相对较合理,企业更愿招收食品类或生物类硕士或博士生[4]。这样就使得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就业空间比较小,就业竞争压力比较大。其次,从2014年的林科大食品科学与工程毕业生调研数据中得知,本专业毕业生更趋于向能提供更多工作机会的深圳沿海地带发展,薪资在2000~3000元/月为多,在繁华的都市里,无形中对毕业生的生活带来不小压力。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情况,构建符合现今毕业生发展的培养体系刻不容缓。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绿色、健康、安全和营养食品的意识日益增强。食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使用人单位面临着应用型人才的短缺,这对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难得的就业机会。培养新型应用型人才,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因此,21世纪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于:拥有丰富的学科基础知识(化学、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工程原理和食品加工与贮藏技术等)和实践基础能力(如实习、实验、毕业设计、社会经验等),有浓厚的文化底蕴、较好的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心,达到知识、技能和素质协调发展,并能在食品企业或相关院校、科研院所、质量监督等单位从事生产开发、工艺设计、质量检测、企业技术改造、教学、企业管理、产品市场推广和营销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5]。
2 人才培养方法
人才培养是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对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构建,主要是完善三个体系的构建:以理论基础知识为特点的理论教学体系;以专业技能、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特点的实践教学;以道德素质培养、人文培养为特点的素质拓展,从而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的最终目标。
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
1)课程设置。在该课程体系中包括三个方面:公共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其中,公共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社会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外语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此次调研发现,不少毕业生强调:学校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应注重人文社会学科知识。根据现状而言,大部分的食品专业所设人文社科类知识较少,以思想政治类课程为主,像饮食史、饮食文化这方面很少涉足。其实,在课程当中设置饮食文化课程,包括饮食民俗、饮食禁忌、饮食历史、饮食地理、饮食礼仪和饮食文化,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便于提升人文关怀[6]。在与国际接轨的背景下,外语和计算机的学习应贯穿于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涯中,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好地运用相关计算机程序。同时,学校应提倡双语授课模式,以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专业课主要包括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微生物化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化学、分析化学、食品工艺学、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保鲜等。生物化学是专业课程中的基础,在该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应避免走马观花的形式,不要五六十个学时就草草了事,要加长教学学时,为学生以后的食品工艺、加工原理的相关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物理学、数理统计、普通生物化学等,以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
针对现今的就业模式,在课程设置中,各大高校应将过去专业纵深型课程体系改为横向复合型课程体系,开辟富有边缘性、交叉性学科特色的课程。如增设食品科学相关的专业选修课,包括食品质量管理学、食品营销学、食品仪器分析、食品政策法规、食品相关案例分析、食品毒理学、职业道德课程、餐饮服务、人际关系与沟通、食品贸易、食品职业伦理、企业认证等,使学生能系统了解食品相关的知识,以便为以后的工作带来便利。其次,鼓励学生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如会计从业资格证、BEC中高级证书、ISO与HACCP内审员认证、公共营养师、果蔬加工工等,并且可在食品标准与法规、绿色食品授课过程中注重HACCP内审员、ISO9000内审员的讲解,在食品营养授课中讲述公共营养师的相关知识。除此之外,各大高校根据自身条件,以保证高质量教学为前提,选用质量较好的教材,以适应于目前市场经济冲击下的就业模式。
2)课程学时的设置。目前有大批毕业生工作后回顾,发现自己在大学期间所学知识所剩无几,这样的反应与当前的课程设置有很大的关系。部分高校虽然课程安排比较满,所学科目比较多,但学时过少,学生刚接触该科目的精华内容却已结课。针对实际情况,各大高校综合当地经济特征和企业的需求情况,在某些课程上适当延长课时,使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如可加长机械制图和机械设计基础这两门学科的课时,以便让学生对机械设计有一个深刻认识,对后续课程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加工设计等的学习有更充分的理解。其次,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第七个学期安排少些课程,这不仅为考研学生提供便利,也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寻找满意的工作,提高就业率。
3)改变学生成绩分配方式。在当前应用型人才需求量增大的背景下,学校应摒弃过去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考核方式,发扬以课堂积极度、实践能力等为主的考核方式进行成绩分配。成绩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加强平时课堂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将课堂发言、讨论等作为学生课程成绩的主要来源;加强学生实验与实践能力,将实验与实践能力作为学生成绩的第二大来源;严肃期末课堂考试纪律,将卷面成绩作为成绩的第三大来源。
4)教师队伍改革。学校可鼓励在校教师去食品企业学习考察,提升实践能力;积极引进企业技能熟练的在职人员来学校进行课堂授课,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充分结合。除此,学校可与食品企业达成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带领学生直接去相关食品企业授课,由理论知识丰富的学校教师和熟练实践技能的企业技师共同完成。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平台。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四个部分。
1)实验。实验贯穿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整个教学过程中,是体现实际能力的主要途径。它主要由基础课程实验、综合性课程实验和研究性课程实验组成[7]。基础课程实验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的能力,实验过程相对简单,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综合性课程实验的主要目的为培养学生实验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实验是教改探索中的重点,意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8]。目前,多数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验开设,存在简单验证理论实验较多,综合设计性、研究性实验较少的问题,而综合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内容,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技能和常规实验操作技能,也能训练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学校应充分重视此三种实验形式的时间分配,做到相辅相成、协调发展。另外,在实验安排上,教师应该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联系,避免相同原理类实验的二次出现。在实验课堂上,学生应以掌握基础实验操作技能和学习运用实验仪器为目的,从而不断加强自己的实践能力。
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实验开设和安排应该与知识点紧密结合,对于交叉性实验则应该在相应课程结束的基础上再进行则比较合理;逐步对实验室进行开放式管理,鼓励学生自主实验,并将其加入评奖评优中。学校应充分整合分散建设、分散管理的实验室和实验教学资源,建立以综合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为主要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
2)实习。实习主要包括专业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两大部分,其实习内容应突出本专业特点,强化行业概念。在专业实习期间,以所学专业课程内容为导向,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安排相关食品企业进行实习;以观摩、考察为基本形式,使学生了解各种类型食品安全生产与管理的方式、生产工艺及设备、生产管理和销售,而不是为了完成实习任务,联系与食品不相关的企业进行实习,这样不仅给学生造成知识上的错觉,也无法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认识食品行业。同时,学校可在本校建立相关食品生产线,如小型速冻蔬菜生产线、小型中式火腿生产线等,让学生在校内了解食品生产中的相关注意事项。毕业实习期间,学生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联系与自己专业相近的食品企业进行实习。根据调研发现,不少毕业生认为,毕业实习最好是在第七学期开始,以便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
3)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针对某一课程进行综合设计的环节,目前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较少。对于食品相关学科,如食品包装学,教师可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包装,不仅能使学生了解食品的相关特性,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食品工厂与设计学科,学生可根据所学知识,运用机械制图的基本技能,设计相关的工厂布局图;食品案例分析课程,教师可根据当前食品行业出现的影响较大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分析,并要求学生总结事件发生的原因以及找到解决办法;食品营养学科,开设食谱的编制与评价实验,让学生在此过程不仅能掌握营养学基础理论,而且能进一步了解饮食营养、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密切关系,并能从实际中重视营养配餐[9]。
4)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中的最后一环。在此过程中,学生应持以认真态度,结合大学四年所学知识,锻炼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充分把关,严厉打击数据弄虚作假、实验过程一塌糊涂之人。同时,学校可鼓励学生在第四学期进行毕业设计,毕业选题以食品相关课题为主,可选择食品工艺优化、工厂设计、产品开发等方面的课题。然后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制订实验方案,随后根据导师意见进行修改。在这个过程中,不但可以锻炼学生使用计算机查阅资料的能力,同时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这在毕业就业过程中是相当重要的素质。
素质拓展体系的构建 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体能素质和心理素质三个部分。根据调研可知,许多大学生认为,高校需开展相关校园文化活动,以提升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他们表示就业期间,抗逆和挫折承受能力较弱。面对素质的全面提升,可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开展与专业知识相关的活动,如食品文化节、烹饪比赛、料理讲座、食品演讲竞赛、食品疑难问题讨论等;开展与学生兴趣相关的活动,如羽毛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等一系列体育比赛,毛笔字展览和竞赛、唱歌比赛、英语竞赛、计算机应用竞赛等;开展文艺晚会、科技活动;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或大学生创新科技活动,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和科研能力;请食品行业相关成功人士来学校演讲,为学生解答生活、学习、就业方面的困惑;学校大力鼓励学生进行校内外素质培养活动,并给予一定奖励;同时,学校可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使学生更早了解企业运作模式,提升人际交流能力。
3 结语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体系的构建在严格遵照该专业的特点及市场需求的情况下,进行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教学方面的改革。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其理论课程大同小异,在实践课程和素质课程方面可能就存在相当大的差异。高校可通过自身专业特点、所在地域特点、当地企业特点,进行相关方面的教学改革,以提高学校就业率,从而适应当今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M].教高〔2007〕1号.北京:2007.
[2]王顺民,季长路,薛正莲.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9(1):93-94.
[3]杨华,戚向阳,朱秋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9(11):68-70.
[4]杨涛,汪龙.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8(23):36-38.
[5]蔺毅峰,马国刚.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农产品加工,2013,12(27):79-83.
[6]夏明,管婧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增设人文社会课程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11,28(1):89-91.
[7]戚颖欣,李皓.应用型本科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探索[J].农产品加工,2010,9(30):101-103.
[8]陈吉忠,,张俊,等.食品学科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6(24):73-75.
[9]马春华.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黑龙江教育,2013,2(3):67-68.
人体科学专业范文6
关键词: 烹饪专业学生 食品雕刻 技能水平
食品雕刻是我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烹饪中一项独特的艺术。它借助各种刀具,通过精湛的技法对食品原料进行雕琢切配,塑造出千姿百态的形象,能赋予食品以灵魂,使其活化,激发人们回忆、祝福、相思、团聚、理想等感情。其栩栩如生的作品不但能烘托宴会主题,活跃气氛,更能使宾客得到艺术享受。
随着近年来我国餐饮业的繁荣,食品雕刻技艺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一些高星级的宾馆、酒店中,食品雕刻甚至已开始作为厨房一个独立的部门运作起来。职业技术教育实质上就是就业教育,要求我们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必须考虑到时展的需要,注重本门课程的开发与教学。为了让烹饪专业学生走上社会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更好地掌握一门精湛的技艺,烹饪教师应当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真正实现教学与社会需求零距离接轨。
一、激发学习兴趣,是提高食品雕刻技能水平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才会自觉地去操作,学习积极性也才会提高。
1.采取新颖的教学方法进行兴趣教学。比如:在进行雕刻“大虾”教学时,我就带了半斤虾进教室,先请每个学生吃虾,我把自己雕刻的几只“假虾”也放进去,学生没看出来,吃到嘴中才大呼“不是虾”,这样他们一下子就对这种足以以假乱真的“假虾”感兴趣了,极大地激发起了他们的求知欲。
2.用丰富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可经常带学生参观饭店宾馆在开业、美食节期间所制作的大型的展台,那规模的宏大、作品的逼真、技艺的精湛、组合的巧妙,每一次都会让学生深深地折服,被那些作品感染和陶醉,产生共鸣。学生对食雕艺术充满无限的向往,兴趣自然而然就被激发出来。
3.抽出一定的时间,带领学生到植物园、动物园、菜场等地方去观察,让学生了解各种花卉在不同开放阶段的形态特征,了解不同动物的神态表情,了解山水花草等自然的景观,等等。这样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拓展思维空间,很好的把握动植物形态,使雕出的作品贴近自然,逼真传神。
二、规范操作程序,是提高食品雕刻技能水平的关键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技术型专业,操作程序规范,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开始。雕刻任何一个作品,都有一个先后的次序,如何构思,从哪里下刀,怎样整形,是环环相扣的,不能颠倒和遗漏。如不按规范程序操作,顺手拿来,随意拼凑,那就会弄巧成拙,造成雕刻的失败。因此学生必须按部就班,规范操作,这样才能雕刻出好的作品。对于雕刻的程序,我要求学生按以下顺序进行:想、看、雕、整,且要一气呵成。
1.想。在布置作品题目时,要给学生充分想象的时间,这是一个心理思考的过程,能让学生根据作品类型,对所要雕琢作品的形态和特点有一个充分了解。比如:雕孔雀,我让学生在脑海中慢慢地回忆一遍孔雀的全形,包括头冠、尾羽,要非常仔细。雕龙,我要学生回忆其身似蛇、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的特征。这样正式雕刻时,学生才能把孔雀的高傲、龙的威严刻画出来。
2.看。学生要对着原料看,思考如何合理使用原料,其实这是一个思考和判断的过程。我让学生借助于脑海中的“图纸”,仔细地观察原料,目的是要求学生用一定的技术基础去目测,根据原料的天然形状大致判断出所要雕刻作品的形状,从哪里下刀、形态如何,要求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为下一步操作做好准备。
3.雕。这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在前两步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集中精神快速下刀,刀法要准、下料要狠、时间要快,根据作品不同部位的形态特征,分别采用不同的刀具和方法进行雕琢,该弯则弯,该旋则旋,该夸张则夸张,不拖泥带水、不多浪费一刀,这样雕出的作品才能线条流畅、逼真传神。
4.整。其主要的目的是作最后的整形,利用原料特点(有的用其色,有的用其形,有的用其质地纹理),刻上一些小花、小草、水波、树叶等,作为揭示性语言,对形体进行关键表现,使作品完整,有一定的意境。
经过反复的练习,学生会很自觉地掌握以上程序,每次制作时,就会很习惯性的按以上步骤去操作,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一段时间以后,学生的技能水平就有了一个较大的提升。
三、开展竞赛活动,是提高食品雕刻技能水平的手段
平时练习时间太久,学生易产生厌倦感,故而不定期地采取操作技能竞赛,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比赛范围可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横向比,也可以在全年级、全校展开纵向比,将每次竞赛中优秀作品都写上学生的名字,放在学校的公共橱窗里展出,这样学生的成就感增加了,自信心也增强了。通过竞赛,一方面,经过专家的评判和技术指导,学生会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以后的练习中不断改进、提高,另一方面,他们能发现同学间的差距,在以后的学习中能进一步发扬迎头赶上的精神,相互切磋,共同提高。通过参加竞赛,学生的经验不断丰富,自信心增强,技能水平也不断提高。
四、不断巩固练习,是提高食品雕刻技能水平的保证
烹饪工作者是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其技能技巧来源于平时的刻苦训练。多练就可以“熟生巧、巧生能”,因此,我在教学时,对每一件作品均要求学生反复练习,直至技能非常娴熟为止;另外,每隔一个星期我就布置学生回家完成一个作品,其内容学生可自己选择,动物、植物、假山、花草都可以,但尽量不要雷同,即使是同一种动物,每次的形态也要有所区别。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雕刻的作品慢慢地得到了积累,熟练度也提高了,拓展了练习的空间,雕刻水平也在这长期的练习中得到了提升。
五、培养创新精神,是提高食品雕刻技能水平的根本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中国烹饪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繁荣、规模和地位,正是广大烹饪爱好者们不断创新的结果。食品雕刻作为一门艺术,我们有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对基础知识的积累,学生能在传统的基础上,拓宽视野,开动思维,勇于突破,努力创造出更好、更多的新作品,也为今后个人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扬州瓜灯的制作,看起来相当复杂,实际上其制作的基础主要是瓜环的雕刻,万变不离其宗,那么,我们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在把握传统瓜环的基础上,根据创作的需要自由变换各种图案,事先在图纸上绘画出来,根据美学效果再进行创作。如可制作长方环、菱形环,圆周环里套窗格环,有的甚至可以环环相扣,这样就会创造出许多新的作品。
其实创新渗透在所有的食品雕刻中,包括作品的创新、刀法的创新、组合的创新等。我们要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激励积极思维,不拘泥于现状,发扬刻苦钻研的精神,让他们相信只要努力、仔细地去发现,创新其实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食品雕刻艺术有着很大的魅力,进步的人类社会不仅需要烹饪,而且愈加看重烹饪的造型艺术,食品雕刻技艺必定有着更为广阔的前景。我相信通过努力,我们可以为中国烹饪的食品雕刻事业培养更多的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