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文明建设征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文明建设征文范文1
工业化通常被看作人类依靠科学技术改变人与自然物质变换关系的过程,是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继续推进工业化实属必要和迫切。然而,历史演进的规律表明,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将出现工业危机甚至文明困境。事实已经证明,中国乃至世界各国均面临着生态系统遭破坏的难题。生态文明主张经济活动和文明模式的生态化,能有效克服传统工业化模式的弊端,提升人类文明层次。生态文明建设亟需纳入我国议事日程。工业化不可停滞,生态文明建设又不容延误。
工业化:不可逾越
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黔风,2010)。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意味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文明程度的提高。现阶段,工业文明仍占主导地位,人们对物质生产的向往和依赖程度仍然很高。工业化不仅不能搁置,反而应紧锣密鼓地进行,为实现更高层次的文明形态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对于中国而言,工业化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其一,现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工业化尤其是现代化的目标远未实现。没有发达的工业化作为基础,现代化的目标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充分肯定工业生产方式的作用,认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当代大国无一不是通过实现发达的工业化,在工业化中积累巨额资本,以铺就现代化之路的。
其二,目前,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远不足以令我们抛弃工业而只发展农业和服务业。一方面,庞大的农业人口和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生产工具和工业补给品,没有强大的工业生产作后盾绝不可能。再则,没有工业的支持,农业只能粗放发展。另一方面,主导发展服务业需在中国居民对物质产品的需求基本满足以后。但是,据资料显示,居民只有在本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之后,才有可能出现对物质产品需求的饱和。而我国目前的人均GDP远未达到这一水平。
其三,我国已经步入工业化中期,也是经济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是“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攻坚时期。诚然,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矛盾凸显期”与“危机潜伏期”,突出地表现为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以及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危机。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停止发展,搁置工业化的进程,不能以零增长来回应所面临的矛盾和危机。“发展是硬道理”,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都应该而且只能在发展中才能得以解决。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只有在发展中才能得以体现。
生态文明建设:不容延误
伴随工业化而来的诸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工业危机”,不是因为选择了工业化道路,而是传统工业化模式在文化和人性上的弊端。人类文明史演化的规律证明,人类历史由低级到高级进化的过程,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困境中创新的过程。中国要走出工业化困境,只有一条出路,在逆境中选择人类文明发展新模式(张孝德,2008)。这一文明发展新模式即以敬畏自然为基础而形成的利用科学技术改变人与自然物质变换关系,并使之可持续的生态文明发展模式。
一方面,就本国发展而言,我国工业化面临的特殊困境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就初始条件而言,我国工业化生产所需的能源资源数量庞大,依靠国内资源难以持续、充分供应。根据文明演进的基本规律,工业化是一种采掘和利用天然化学物质资源(即矿产资源)的生产(韩民青,2005)。据统计,目前人类使用的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和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源都来自矿产资源(即化学资源)。这充分说明工业化耗费的矿产资源数量巨大。更为严重的是,工业化生产产生的大量化学废弃物质,将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极大的破坏性。就后发劣势而论,我国是在人类“生态足迹”已经超出地球承载力多达25%的前提下加入工业文明的,是工业文明的“迟到者”。已经完成工业化的西方七国总人口仅7.2亿,只占世界人口的11.2%,但他们已消耗世界资源的70%甚至更多。占世界人口1/4的中国加入世界工业化行列所带来的资源、环境约束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就世界进步而论,中国不能效仿西方发达国家以牺牲他国利益为自己的“经济恶行”买单,也不能停止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在生态危机之后,加强了国内环境的治理,却把高消耗、高污染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种做法对降低全球工业资源消耗总量,改变全球环境污染非但无益,反而威胁着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这种做法主要受传统经济增长优先论的影响。有人认为,高度发达的工业化能够逐步化解生态破坏的危机,这就是倒U型的库兹涅茨曲线理论。诚然,真正的库兹涅茨曲线可能出现,但它不再属于工业化范畴,而是一条新工业化的发展路径(张孝德,2008)。再则,中国不能以停止发展的方式来回应工业化所面临的困境。一方面,中国的现实国情决定其不可能搁置发展。另一方面,让世界定格在所有发展中国家停止发展,而发达国家独享现代化成果,违背了人类进化的公理和规律。
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应协同并进
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在历史进程中是一对矛盾,人们很容易陷入二者的“二律背反”中。在很多人看来,生态文明与工业化不能和谐共生,二者不能同时存在于社会良性运行的轨道上。一方面,有人错误地理解经典作家的物质决定论和生产力决定论,强调“发展压倒一切”,甚至拿工业化先行国家的发展轨迹为经济增长优先论作辩护,认为西方发达国家是在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之后才着手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应以西方的发展轨迹为参照。另一方面,有人认为人类生态已经面临空前危机,必须搁置工业化进程,集中精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工业文明跃升为生态文明。
事实上,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是辩证统一的,能够实现良性互动,即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互为条件与推动力量,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冯招容,2008)。尤其在中国,实现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良性互动有其特殊的优势,具备现实基础。正如裴勇先生的分析,中国的优势恰恰在于,中国人没有根深蒂固的实体思维意识,中国目前的现代性还不是最坏意义的现代性,中国的现代化尚未最终定型,中国还有机会调试自己、创造历史、推动现代化和后现代转折并驾齐驱(王治河,2009)。也就是说,中国的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能够协同并进。
(一)后发优势能为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后发优势理论认为,“后发式”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时有现代化先例可资借鉴,形成后发优势。我国作为工业化“后发”国,可借鉴早期工业化国家有益经验,吸取其教训,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将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合。发达国家自工业化以来对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已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我国人口众多,物质需求巨大,必须把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效率和效益的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新型工业化道路正是这样一条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文明发展道路,与生态文明价值同根,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循序渐进发展的阶梯。
(二)制度优势能为工业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合提供坚强后盾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方式追求高额利润和降低生产费用,必然竭力把自然界变成资本积累的手段。这种生产方式违背“物质变换理论”,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时,忽视物质的循环利用,甚至为了本国私利,不惜把污染转移到工业化后发国家。经典作家尖锐地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弊端,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每一次胜利,都遭到自然界的报复。因此,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巫师那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符咒呼唤出来的魔鬼了。故而他们预言,代替那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社会主义以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最高命题。社会主义的中国必然能够充分考虑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关注资本背后的深层次问题,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尽可能克服“资本的逻辑”带来的消极影响。
现阶段,我国提出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并把社会和谐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在开发和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正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克服“资本的逻辑”消极影响的最集中、最鲜明体现。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旗帜鲜明地论证了社会主义的中国将尽最大努力致力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融合,将资本逻辑与生态逻辑共同纳入社会主义良性发展的轨道。
(三)传统文化优势有助于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工业化进程
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早在神农氏时代,就有“春夏之所生不伤不害”之类的保护生物资源的禁令颁布。大禹时代又颁布了《禹禁》。到了周朝,生态保护意识更加强烈,出现了比较系统的保护生物资源的理论,制定了相关法规,还设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道家思想在生态伦理方面更是颇有建树。“天地人”合一思想主张“物我一体”,万物平等思想强调物无贵贱,物我同一。汉代以后,佛教的传入,生态伦理思想更是空前丰富。佛学主张众生万物平等,认为“众生皆佛”,“万物皆有佛性”,倡导慈悲为怀。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追求物我和谐的生态理念,也就是说,我们有自我发展与“遵循天道”的思想基础。这一宝贵的思想财富对进一步吸收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并将其融入工业化进程极为有利。
总结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两难处境中的选择。面对西方国家的经验,不得不“补课”,同时又不能不“超越”,一方面要深刻变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时又不能模仿西方的工业化增长,而必须在批判工业文明的前提下进行工业化,并跟上人类整体素质上升的步伐,这充满着“自我矛盾性”。在工业化进程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正是走出工业化困境的新路。只要我们汲取人类文明理论的精华,发挥自身优势,将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视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朱林、刘爱莲,2010),中国的工业化就能实现生态化转向,并与生态文明建设渐趋融合。
参考文献:
1.黔风.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J].当地贵州,2010(2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2
3.张孝德.中国工业化的困境与文明模式的创新[J].经济研究参考,2008(72)
4.韩民青.中国不能追逐发达的工业化[J].东岳论丛,2005(1)
5.冯招容.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J].经济学研究,2008(7)
生态文明建设征文范文2
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开展生态文明示范系列创建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重要举措,是生态市建设的细胞工程和基础工程,是动员全社会高度关注环境,积极参与保护环境,营造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氛围,形成符合生态道德规范的生产、生活习惯和行为,使生态文明的观念深入人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空气宜人,人民群众满意的目标。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创建活动的领导,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村居、社区,各单位第一责任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建管办,具体负责创建活动的督导及日常工作。
三、创建工作步骤及时间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4月18日至4月25日)
各村居、社区,各有关部门,有关企业、学校对此次创建活动进行全面地宣传动员,充分向社会、企业、个体经营业户等宣传此次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强化环保公益宣传,营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集中整治阶段(4月26日至9月15日)
各村居、社区,各有关部门,有关企业、学校严格按照创建活动整治标准和时限要求,组织相关单位集中进行整治。所有整治项目治理前、中、后均需拍照留取资料并建好档案。
(三)检查验收阶段(9月16日至30日)
区、区政府组成验收组,对此次创建活动进行检查验收。对积极采取治理措施,治理工作完成好的村居、社区、有关单位进行表彰和奖励。对不能按时完成治理任务以及治理达不到目标要求的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
四、责任分工
1、各有关村居、社区,各有关部门,有关企业、学校对此次创建活动进行组织实施,负责辖区建筑施工场地、拆迁工地的扬尘污染防治;负责燃煤炉窑、锅炉、洗浴中心、馒头房、茶水炉、饮食灶的集中整治;负责河流排污口的排查和封堵。责任单位:各有关村居、社区,各有关部门,有关企业、学校。督导单位:区建管办、经发办、农服办、文体站。
2、深入推进污水处理工作,全部集中住宅小区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和完善的污水处理管网,确保污水全部纳入城市管网进行集中处理。责任单位:各有关村居、社区,各有关部门,有关企业、学校。督导单位:区建管办、经发办、农服办、文体站。
3、继续完善垃圾收集转运系统,确保乡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实现全区城乡垃圾的一体化处理。加大危险废物的处置力度,确保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责任单位:各村居、社区。督导单位:区建管办。
4、深入开展扬尘污染治理工作,切实解决扬尘污染问题,对建成区以内的背街小巷、企业厂区路以及干道两侧空闲地进行绿化,切实实现“行车路必硬化,空闲地必绿化”的目标;对辖区内无环保审批手续的煤场、沙子、石子等经营企业进行取缔,对建成区内的煤炭、沙子、石子等转运、经营企业进行搬迁;所有建筑工地建设规范的车辆冲洗装置,禁止施工车辆带尘上路;彻底解决道路扬尘污染问题。责任单位:各村居、社区,有关企业。督导单位:区建管办,经发办。
5、集中供热管网范围内的村居、社区严格执行有关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年内不发生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关停集中供热管网范围内的供热锅炉。建成区空气质量较上年明显改善。责任单位:各有关村居、社区。督导单位:区建管办。
6、加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力度,实现全面禁烧。责任单位:各有关村居、社区。督导单位:区农服办。
生态文明建设征文范文3
一、主要做法
(一)围绕重点,严格防控
清明期间,要求强化树立安全保障、生态文明、服务提升和应急值守“四个意识”,以确保清明节祭扫工作的安全有序,严禁一处陵园公墓燃放烟花爆竹。联合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现场值守到位,设专人值守。以陵园、墓地、十字路口、河流堤坝、拆迁工地内的孤坟为重点,加强巡逻,确保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全覆盖。对于周六、周日等祭扫重点时段,安排专人值守,对祭扫重点人群加强管控,确保实现“零燃放”。清明期间,开展文明劝导、咨询服务、卫生保洁等工作。清明节期间,公墓区未发生燃放烟花爆竹事件,全县未发生燃放烟花爆竹事件。
(二)加大宣传,生态祭扫
今年我们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倡导绿色环保,文明丧葬、祭扫新风。在公墓、陵园等场所通过张贴禁燃公告、告知书、倡议书、拉横幅等形式告知祭扫人员,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和大盘烟,提倡文明祭扫;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平台,倡导家庭追思会、鲜花祭扫等文明低碳的祭扫方式,迅速行动,除运用传统的宣传形式和手段
外,还主动与当地宣传单位沟通协调,多侧面、多角度地进
行了宣传。同时还组织专人向前来祭扫的群众宣讲文明祭祀的方式和意义,引导群众逐步将注重实地实物祭扫转变到注重“慎终追远”的精神传承上来,进一步传承优秀殡葬文化、弘扬时代精神,倡导生态安葬,低碳祭扫,从而在全县营造“文明祭扫、绿色清明”的社会舆论氛围。
(三)突出主题,主动作为
为深入贯彻民政部等9部门《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精神,全县各级部门主动宣传,积极作为,为群众创造文明低碳祭扫的便利条件。同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动员和劝说群众放弃传统祭扫方式,为群众采取生态低碳方式追思先人,文明祭扫搭建平台,创造条件。积极制定清明节期间群众祭扫活动应急预案及倡议书,全天24小时值守处置各项突发事件,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四)专项整治,严格督查。
积极联合各部门重点整治殡葬环境治理、公募建设营运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殡葬服务及丧葬用品销售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为我县实现绿色殡葬、节约土地资源、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生态文明提供有力支撑。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着力健全殡葬管理机制。一是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要真正把殡改工作抓牢抓实,达到节约土地、厚养薄葬的目的,成立殡葬改革领导小组,要求各成员单位必须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形成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认认真真地抓落实,同时管好本单位干部职工,确保本单位人员不出现违反殡改规定行为;二是强化属地管理,充分发挥各地乡(镇)、村等属地管理作用,建立健全集中整治和日常监管相结合的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殡葬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二)加大宣传,强化引导
着力破除传统丧葬陋习。一是切实加大《殡葬管理条例》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深入持久地开展厚养薄葬、破除封建迷信、文明节俭办丧的宣教工作,曝光不良的殡葬行为,督促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作好表率。二是引导和鼓励群众实施生态安葬。按照民政部等9部门下发的《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行骨灰存放、树葬、花葬、草坪葬等节地葬法,鼓励骨灰抛洒或者深埋、不留坟头,提高节地生态安葬比例,建立节地生态安葬奖励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征文范文4
关键词:生态文明;政府;责任;职能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0-0051-02
党的十正式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建设发展体系,成为中国梦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写进五年规划的任务目标,提出“要坚持绿色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建设既事关发展方式,又事关人民福祉。“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既意味着对之前“建设美丽中国”目标的继承,也意味着一系列新的制度优化的开始,具有关乎民族长存的重大意义。
一、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府责任及缺失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融入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既是其应承担的责任,也是其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服务的体现。但在现实层面中,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存在的责任缺失也不容回避,政府理应对造成环境问题的各种深层原因进行反思,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一)政府主导和推动作用
生态环境作为公共性产品的特点决定了其必须由政府主导调控,可以说,生态职能和生态责任是国家政府职责的应有之义。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政府应倡导良好的生态文明理念,引导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综合运用政治、法律和经济手段,制定长期的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利用各种政策和制度工具弥补市场的不足。对生态文明建设应投入足够的财力,通过税收手段调节企业生产和人们的消费行为,对破坏生态、污染环境、过度消耗能源的行为予以惩罚。在现实中,政府的主导与推动效应没有得以有效发挥。部分领导干部还没有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政府宣传不到位,公众的生态文化意识淡薄,过度消费、高碳出行甚至破坏环境等行为还在一定范围内出现。在政策引导和支持方面,政府也缺乏科学、有效的环境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发展活力不足,企业技术革新和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二)政府的制度提供职能
政府要实现生态职能、承担生态责任,就必须为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保障制度。一个完善的制度体系能够有效地规范各社会主体的行为、规避不良现象。作为重要的制度保障,政府应在经济增长指标体系中加入对生态文明的考核,建立绿色GDP核算制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增强生态环境执法力度、强化监管和监督机制。制定国家的生态文明发展规划,将生态文明纳入国家战略发展体系。当前我国政府的制度提供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环境法律体系不健全,管理制度低效率。生态环境投入和补偿制度不完善,环境产权界定不清,利益主体不明,支持资金严重不足、补偿标准低且缺乏可持续性。经济发展指标在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比重仍然过大,以至于一些地方政府以GDP为主导的发展观未从根本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监管不力,监督机制不健全。
(三)政府采取多种手段治理与公共参与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运用多种手段和方式承担生态治理的职能和责任。政府运用制度手段和政策手段,可以调节约束企业和公民的行为,建立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许可制度、财税体制和奖惩机制。政府运用市场手段,可以在不适合行政权力干预的领域通过经济方式调整企业生产和公民的消费行为,引导全社会的生产和消费符合生态文明要求。政府运用法律手段,可以完善立法执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制保障。在多种手段治理与公共参与方面我国仍然欠缺,目前政府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唯一主体,治理方式单一,缺乏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其缺位导致了生态环境中社会组织和公众的话语权缺失。政府与广大民间组织、企业的合作总量仍然较少,程度仍然较低,无法充分调动社会资本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得作为市场资源的社会资本难以有效进入生态环境治理领域,亦无法进行生态环境投资与治理。
二、生态文明建设中优化落实责任政府职能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向政府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新贡献”的全面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优化落实责任政府职能,应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倡导生态文明观念和树立绿色政绩观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生态建设,文化先行。在全社会建立起生态文明的价值观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价值基础。政府应向全社会广泛宣传、普及生态保护知识,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从而“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作为政策的制定者,政府更应率先垂范,节约日常办公资源能源使用,低碳化办公,降低政府的行政成本,建设绿色节约型机关,树立起负责任的政府形象。
建设生态文明更要求政府必须从唯GDP思想中跳出来,重树绿色政绩观,推进建立生态环境绩效考核激励制度,细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各项工作指标,推行切实有效的绿色GDP考评体系,将每一次考评结果纳入政府档案,作为绩效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对生态文明建设中“缺位”或“越位”的政府职能部门及其相关负责人,务必做到依法问责。要全面建立起领导干部离任生态审计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在对领导干部离任升迁考察审计时,不仅考察经济增长情况,还要考察同时产生的资源减少、环境质量下降和生态破坏程度等要素,督促领导干部高度重视其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
(二)健全环境制度建设和加强环境监管
制度建设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基础建设。我国政府环境制度建设体现在纵横两个方向。在纵向上主要体现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职责划分。应推进实行职责异构,划清责任边界,中央和地方政府分管能力相应的环境事务,并建立协作机制;在地方政府内部不同层级间也要进行环境责任划分,克制环境治理边界的模糊性。在横向上主要体现在政府的不同部门之间的职责配置划分。针对我国的环境体制中普遍存在部门分散、管理权限不清,从而频繁出现“有利的事情有关部门争着管,无利的事情则没人管”的尴尬局面,应科学设定政府环境责任横向配置,加强完善现有的环境管理体制,如,集中环境管理权,把分散的环境管理权集中并趋向于单一中心,明确部门的环境责任。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建设,还要建立强而有力的生态监管机制。在环境监管的过程中建立健全事前监管、事中监管和事后监管的各个重要环节,尤其注重事中和事后监管,避免环境管制政策“前紧后松”,确保环境评价和节能措施贯彻项目实施的始终。要对政府的职能重新定位,使政府的环境保护权利、义务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形成一个以生态环保部门为主体、媒体、社会和公众广泛参与的统一监管机制。
(三)推动市场化机制运行和扩大社会参与
过去我国政府对生态的管理过度依靠行政手段,带有明显的政府主观色彩,非常不符合市场化机制运行要求。在未来的生态治理中,应持续减少政府对市场和企业的干预,避免政府“越位”“缺位”和“错位”,推动政府生态职能向依靠法律、经济和行政相结合的综合方式转变。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通过市场主体之间交易的形式有效降低社会保护生态环境成本,化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例如,当企业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发生矛盾时,可通过建立资源占用权、污染排放权交易制度,允许企业购买一定的资源占用权和污染排放权,使整个社会的资源占用和污染排放总量不变的条件下更好地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
理顺政府生态职能的转变还应不断扩大社会参与程度,“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政府应为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创建平台,从而有效发挥非政府组织及社会公众力量协调保护生态环境的能量。同时要注重通过建立生态信息共享机制、公众参与会议制度、环境污染案例听证会等形式,保证公民对生态信息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有效发挥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民主监督作用。
生态文明建设征文范文5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珠海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争当科学发展示范市”的发展战略和目标,我们将以这次“两会”和温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为指导,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主线,按照“三促进一保持”的要求,着力构建交通、产业、城市三大格局,切实扩大内需保增长,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切实优化发展环境,努力在应对金融危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重大项目建设、改善民生福利、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努力开创珠海科学发展新局面。
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条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着力培育产业集群,做长产业链条,促进现有产业向高端延伸发展。充分依托珠海特区品牌、优越的地理区位、优美的生态环境、广阔的发展空间、丰富的科教人文资源等优势,加快发展旅游休闲、科教文化、会议展览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生产业。做好“双转移”工作,推进香洲等东部地区的转型升级,加快珠海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改造升级传统产业。
加大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投入,落实好支持企业开展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强化企业自主创新地位,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大对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公共实验室和产学研战略联盟的扶持力度,争取组建市级工程中心2~3家,省级工程中心1~2家,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的产学研基地2~3家。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建立健全对企业和项目全过程跟踪、全方位协调、全天候服务的新体制。重点借鉴香港经验,大力培育社会中介组织,逐步构建“小政府、大社会”,政府与社会组织、与公民共同管理的社会治理模式。
加强与珠三角区域和国内其它地区的合作。以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为切入点,积极参与、全力推动珠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强跨区域水资源保护合作,积极参与共建绿色大珠三角地区优质生活圈。深化珠港澳台合作。在粤港澳合作框架下,进一步深化珠港澳合作的内容。争取尽快启动横琴岛开发。
加快推进环保设施建设,推动重点耗能企业整体搬迁,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保护绿水青山碧海蓝天,做好市政园林和城市绿化美化工作,提高公园和城市道路绿化水平。
生态文明建设征文范文6
关键词:公众的环保参与意识;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对策
一、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在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战略定位
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在一起,构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布局。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自然生态的各要素保持动态平衡和良性互动并与人们和谐相处,在资源紧缺与发展速度相矛盾的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迫切。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所谓建设区域生态文明,就是在某一地区率先实行《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强调的在特定地区实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包括“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等。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是保护本地区的自然生态资源,利用好生态资源,节能减排,治污防污,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生态体系。营造最适合人居的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生态文化,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协调与和谐,在创造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的同时,让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提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基于以下理由:其一,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是经济活动,经济活动又总是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进行的,经济区域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其二,就我国的实际国情来看,我国是个大国,经济区域众多,条件千差万别,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状况有差异。使区域经济活跃,整体效益高,各地区都发展起来,优势互补,分工协作,才能把整个国民经济搞上去;其三,中国是个发展中的大国,地区差距大,总体发展水平低,而且发展不平衡是基本特征。中国要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重任,其任务相当艰巨,区域经济发展应该是我们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重要一环;其四,我国自然资源禀赋先天不足,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可持续发展受到资源环境的严重制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GDP平均年增加达到9.4%,令世人瞩目。但是,我国的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基础上。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正面临着自然资源与环境要素严重缺乏的“新结构危机”。经济社会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无限需求决定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不再是单纯的天然产物,而是一种短缺的生产要素。因此,“拼资源换增长”的发展模式已经无以维继,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一个有力抓手。
建设区域生态文明,破解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难题,最重要的是要从治“本”入手。这个“本”就是公众的环保参与意识。正如“环境伦理学之父” 罗尔斯顿(Holmes Rolston)所言,“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依靠经济和法律的手段,还必须同时诉诸伦理信念”,“文化是比自然更重要的影响地球未来的决定性因素” 。
二、公众的环保参与意识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价值定位
公众的环保参与是指社会团体、公民有权参与到影响环境利益的相关决策中,使得该项目或者决策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符合广大公众的利益。让公众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就是防止决策的盲目性,消除因此会给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而保护公众的环境利益不受侵犯。据此概念内涵要求,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的环保参与意识应该树立“大环境观意识”,即自己做好又关注和参与公众的环境管理。
(一)“大环境意识”更能体现公众的自我参与作用
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公众参与,无论是可持续发展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都离不开人。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告诉我们,人是主体,生态文明的建设应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有意识的活动能力。意识存在于我们的头脑里,人们只能用语言表达它,用文字记录它,不能用它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虽然只靠单纯的意识不会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但是意识却有一种本领。那就是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不停地告诉人们,应当做什么,以及怎样去做,在实践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这种力量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动物是不具备主观能动性的。
公众的环保参与意识,关乎百姓的生活质量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作用。据国家环保局2009年统计:只有18%的公众表示会“主动了解环保知识”,在“限塑令”正式颁布后,仍有26%的公众表示会“经常购买塑料袋”;而且,只有26%的公众表示“经常采取环保节能行为”。据调查,近年来,随着公众环境意识不断提高,参与环保行动的人越来越多。我们既要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更要关注公共环境问题。自我参与即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诸如“随手关灯”、“人走电脑关闭”、“一周少开一天车”、“不使用一次性产品”、“用专用购物袋购物”等个人良好的环保意识和习惯要大力提倡。从我做起,通过改变个人行为,积小善为大善,使公共环境得以改变,这说明人们的环境责任感在增强。环保需要公民的自觉自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对生活垃圾分类置放及时清理,应当养成遵守卫生规范的良好习惯。甚至,我们应当爱护公共场所的环保设施,当这些理念深深融入我们的头脑之中,成为一种自然行为时,我们对环境保护的担心才能消除,我们的期望才能实现。只有要求而不参与,放弃个人的环保职责,我们生存所依赖的环境就丧失了改善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