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自我分析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业自我分析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业自我分析总结

创业自我分析总结范文1

关键词:主体参与; 教学模式; 创业教育;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1-0074-02

主体参与教学模式是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1]。主体参与教学模式能营造自由、平等和宽松的教学环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其在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中的具体应用体现出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的教学价值,凸显出创业教育课程所要求的体验性、参与性及实践性等特点。

一、创业教育课堂应用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1.创业教育课堂的教学流程

包括需求诊断、明确目标、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及效果评价等步骤。

(1)需求诊断。在开课前或首次授课中通过问卷、访谈等方法来了解学生的不同课堂需求、课堂期望和创业困惑,及时调整授课内容。

(2)明确目标。创业教育课堂教学以培养创业意识、树立创业精神、了解创业知识、体验创业过程及提升创业能力等为内容,重点落脚在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上,鼓励大学生把创业作为未来的一种职业选择,在拥有就业机会的情况下能够胜任工作岗位,在缺乏就业机会的环境下能够自我雇用,能够具备创办和经营中小企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3)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要预期其复杂性,要明确做哪些事,有足够鲜活的素材源,灵活使用不同教学方法。

(4)课程实施。课程实施过程即学生参与过程,一般包括唤醒参与、情境参与、总结提炼和迁移运用四个过程。

(5)效果评价。一是对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的评价,评价标准之一为学生积极参与,表现为学生的参与是活跃的、交互的,培养了大学生良好的态度、情感与人际交往能力等;评价标准之二为学生有效参与,即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是自由支配时间的、目标达成的及思维受到启迪的,培养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2]。二是对创业教育课堂教学的评价。评价内容应以社会评价、个体发展水平评价或成就评价为基本内容,按照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个体评价与总体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突出纵向评价和自我评价,而不是以简单的创业率和成功创业率来衡量。

2.创业教育课堂应用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包括唤醒参与、情境参与、总结提炼和迁移运用四个操作程序,分别对应启动、展开、深入和拓展教学内容四大任务。

(1)唤醒参与——启动教学内容。在简单介绍教学目标、教学原理(亦可以省略)的前提下创设问题,如“为什么选择创业”、 “什么样的人能成为创业者”、 “如何抵御创业风险”等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其表现欲,明确形成主体参与目标,开启教学内容。唤醒参与环节可以视情况在课前布置,要做到清晰明了、自然贴切。

(2)情境参与——展开教学内容。创设参与情境,灵活使用分组讨论法、游戏法、创业角色扮演法、创业案例分析法及企业经营活动情景模拟法等,提供必要时间,让学生自由表达思想观点,展示自我,全面展开教学内容。情境参与环节要做到学生参与充分,教师控制适时、引导及时。

(3)总结提炼——深入教学内容。在整理所有观点、协调不同观点及指出错误观点的基础上,引入相关理论体系,归纳参与情境和课堂内容,画龙点睛。总结提炼环节对教师要求很高,教师要做到胸中有丘壑,提炼要有深度有高度。

(4)迁移运用——拓展教学内容。迁移运用环节是课堂教学的继续与延伸,通过课后的企业家访谈、创业计划书撰写与竞赛、创业素质野外拓展、企业走访、企业单位实习见习以及创业活动实战演习等活动来巩固、验证和运用课堂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二、创业教育课堂应用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的条件与策略

1.条件与方法

该模式实施的具体条件一般要有一个50~60平方米的教室,有活页挂纸及订卡板,有可以活动组合的桌椅,U字形的座位摆放,学生人数限制在 40名以下,设有学生席卡等。其常用方法有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法、游戏法及头脑风暴法等,在使用中要清楚各种方法的优势劣势及其注意事项。

(1)案例分析法。创业案例分析法没有正确答案,但要有最佳的参考答案。要注意案例发生的时效性、案例特点的共同性以及案例内容的贴近性。案例一定是近年来发生的带有共性的与大学生生活、时代特点及学生学历和专业背景相关的实例;案例人物既要有人人知晓的成功创业的知名人士,更要有大学生身边的创业人物,比如本校大学生或所在城市的其他高校大学生。

(2)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表现出较多的优势,如角色扮演中的角色、环境和目标比其他方法要更加明确;参与者能在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里练习基本技巧,面对挑战能有机会回顾过去行为的优劣,可以发挥想象进行探索、实践而不用承担任何后果,可以在语言和非语言行为上获得反馈的机会等,还可以促进新想法、策略的产生以改进效果。但是,角色扮演法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劣势。比如:不能满足每个个体对特定行为的需要;强调个人能力,难以体现团队精神;参与者的表演理解力会影响角色的效果等。

(3)讨论法。讨论法可以使参与者及时向老师反馈对知识的运用情况,参与者之间也可以通过交流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参与者之间都是同学关系,能够较为容易接受对方的观点。但组织者要注意的问题也非常多,包括:明确研讨的目的,控制研讨规模;把握对象特点;做出明确的小组人员分工;围绕主线,不要离题,避免陷入不必要的争议当中;要有很强的时间控制能力;处理问题要坚定;要有倾听不同意见的坦诚、宽容和公正的态度;适当引入相互竞争与多角度探讨问题;保证所有观点得以同等对待的公正性;要善于总结。

(4)游戏法。游戏法的参与者较为自由,能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也可以相互启发、横向学习而产生顿悟。游戏法具有趣味性,这种“做、看、想”并行的体验式学习方法能提高学习效果。

(5)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是一个创造性解决问题和产生想法的技术方法。它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多地产生想法。它经常从一个问题或一个难题的陈诉开始,每一个想法又导致一个或者更多的想法,最后产生大量的想法。运用头脑风暴法尽量进行实物展示,并且要坚持四个原则:一是不要批评和评价其他人的想法,二是要鼓励随心所欲地去想并欢迎那些看似疯狂的想法,三是要有大量的想法,四是要在其他人的想法基础之上改善和提高。

2.实现策略

(1)更新师生观念,强化学生主体。教师转变观念的具体策略有:1)教师要打破以教师、课堂和书本为中心、以讲授为主线的传统教学模式,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讲堂为学堂,变多讲为多启发,变填鸭式教育为赏识教育和快乐教育等,使大学生真正成为运动场上的运动员。2)教师要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重新确定评价体系,变传统的考试考核方式为创业计划书的撰写和展示。3)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尽量做到使学生全员参与、全身心参与、全程参与及高质量的深度参与[3]。4)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既要关注全面,又要尊重个性差异;既要关注课堂所有问题和预设问题,还要关注个别问题和即时生成的问题。

学生应增加主体意识,自觉、能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主动思考,敢于表达思想,学会展示自己;在课堂上要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完善和自我尊重,通过积极的教学实践活动获得进步与发展。

(2)优化教学情境,设置教学活动。活动是学生主体存在的方式,是学生主体发展的依托。教学活动为主体参与提供保证,教学情境为教学活动提供保障。因此,教师课前的教学活动设计和教学情境的创设尤为重要。具体策略有:1)创设的教学情境要优美、舒适,要有创意、有趣味。2)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有针对性、目的性,与创业实践活动相结合。3)教学活动要有吸引力,要让学生能获得成功体验;要有矛盾冲突和悬念,能激发学生兴趣。4)教学活动的个人活动、分组活动和集体活动要协调呼应。

(3)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具体策略有:1)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创业教育课堂不是“一言堂”和“统一思想”,教师要充分发扬民主,包容不同观点,做到各抒己见、集思广益。2)营造自由的教学氛围。主动参与就是一种自由状态,自由支配的时间是主体参与的必要条件[4]。应让学生拥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去充分思考、讨论和发言,保证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特别应格外关注那些性格内向、从未展示自我的学生。3)营造平等的教学氛围。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是平等关系和伙伴关系,教师要去权威化和专家化,变知识传授为经验分享。4)营造信任的教学氛围。教师要充分信任和激励学生,发现每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尊重每位学生的独立人格。民主、自由、平等和信任的和谐教学气氛以及优化的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愿参与、易参与、乐参与、善参与及会参与[5]。但应注意和谐教学氛围的营造不能走向另外的极端,如片面夸大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忽视教师的管理职能,片面夸大学生的创造性而忽视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等[6]。

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有其特殊性,为了彰显其体验性、参与性和实践性,主体参与教学模式是其必然的选择。只有不断改进和完善创业教育课堂的主体参与教学模式,才能真正提高创业教育的课堂效果,保证创业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唐德斌. 大学英语主体参与教学模式探讨[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7).

[2]洪发林. 简论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价值、标准及策略[J]. 辽宁教育,2005(12).

[3]王飞,等. 主体参与教学模式在应用物理学基础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究[J]. 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8).

[4]蒋士会. 试构“主体—参与”教学模式[J]. 教育科学研究, 2003(10).

创业自我分析总结范文2

创业教育课程是中职学校一门新兴的课程,创业教育课堂是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渠道。本文通过观摩具有相同课堂内容但教学方法和学生情况不同的两堂同课异构课,对提高创业教育理论课的有效性进行初步的分析,同时对如何有效地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中职;创业教育;有效性

温州人有很强的致富欲望和创业精神。温州人肯吃苦、勤于创业,把生意做遍全国、做到海外,体现的是一种强烈的自主创业意识。当这种自主创业意识成为一种社会氛围、社会风尚的时候,也就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也正为此,以温州本地企业家创业史为主线的地方德育教材———《创业在温州》便应运而生。创业教育是通过教育,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参与意识和实干精神,激发学生强烈的创业意识,使学生具备创业的基本素质,掌握创业技能,以便未来在社会生活中能善于把握各种机遇进行创业的教育活动。中等职业高中的性质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中等职业高中学生创业教育的目标,就是要为学生各种创业素质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创业教育理论课课堂教学现状

中等职业学校的创业教育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以下素质:一是对创业活动深刻的理性认识,二是对创业活动丰富的感性认识,三是强烈的创业兴趣和动机,四是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五是在社会生活中进行创新的能力。这种教育强调的是学生的创业态度和实际创业素养的培养,强调师生互动、学生参与和团队合作。目前,中职学校中的创业教育课程都是德育教师承担执教,但德育教师缺乏丰富的创业经历和实践。同时,课程改革也要求教师要从原来的主导者、指挥者转变成服务学生的组织者、参与者,课堂应该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必须坚持个性化表达、激发创造精神。如何让职高的学生在创业教育课堂上活跃起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同时又有秩序、合情理地自主学习,就成了大多数教师为难的一件事。

二、同课异构课堂实录与效果对比

笔者有幸观摩了两堂教学内容相同、运用案例相同,但教学方法和学生情况不同的同课异构课。

(一)第一堂课

教学对象:高三电子商务3+2班(该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已创办了“创业街”,进行了初步的创业活动和实践)。主要教学过程(片段):教师下发案例(“炎炎”烧烤的成功和失败),要求学生只看案例的前部分,先找出案例中创业成功的原因,给学生5分钟时间阅读思考并分组讨论。阅读完毕后,教师叫小组学生代表回答,要求其余学生注意倾听并准备补充回答。教师把学生所有讲到的原因进行点评概括并逐一写在黑板上,若出现无人补充“冷场”时,教师便极力调动学生进一步思考,适时激将:“真的没有补充的啦?那我把答案发下去了,到时候可别后悔噢!”“好的,女生表现不错,男生呢?男子汉大丈夫跳出来!”最后,学生在教师的调动下找出了12点原因。教师此时下发答案,师生一起校对黑板上学生总结出的答案和参考答案。首先小组间互评,然后教师总结、分析、评价。随后教师才让学生看案例的后部分,寻找创业失败的原因。同样的方法调动学生回答并分析后,教师让学生根据总结出来的经验来解决本班级创办的“创业街”在经营上碰到的一些问题。学生积极献计献策,相互讨论,气氛很活跃。班级中参加“创业街”创业实践活动的几位学生还纷纷做了笔记。此时,教师又适时地进行了爱集体、爱学校的教育。

(二)第二堂课

教学对象:高一数控班。主要教学过程(片段):教师下发案例,要求学生阅读全部案例并找出失败和成功的原因,学生边阅读,边回答。但教师只倾听没有将学生的答案总结罗列在黑板上,然后下发答案,就答案再详细分析。之后也让学生根据总结的经验帮校友创办的“创业街”出谋划策。个别学生反映不熟悉或不知道“创业街”,献计献策的积极性不高。教师又临时调换了案例。

三、启发与对策

听完两堂同课异构课,通过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笔者对如何提高中职创业教育理论课的有效性,有了新的认识和启发。

(一)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自主探索得出结论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教学应使学生从中产生发现的惊奇、自豪、满足、求知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等各种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带着高涨、活跃的情感进行学习和思考,使教学成为一种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活动。创业教育必须充分发挥、充分利用学生的主体精神,学生在未来的创业过程中能够进行自决、自控。在创业教育中应该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的意愿和个性,允许并鼓励学生对权威和成规进行质疑,形成自己对社会生活方面独特的见解、思路和风格,让课堂成为学堂。在这样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指导学生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料;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营造支持学生学习的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第一堂课中,教师试着给了学生更多的发言权,首先采取小组间互评的方式,然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渐渐地课堂像被注入了活力,学生自己“动”了起来。这种学习方式不是被动、封闭、接受性地学习的一种补充,更不可能是传统课堂教学的“调料”和“兴奋剂”,而是一种学习的革命,一种学习理念的根本转变,融合了以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为主、教师的引导点拨为辅的教学思想。

(二)创设“仿真”课堂,让学生感知创业

创业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单靠理论的说教或逻辑的思辨难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第一堂课中,教师要求学生为“创业街”献计献策,学生积极性都很高,缘于“创业街”是该班学生创办的,学生有着初步的创业实践。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的培养重在实践,学校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环境和条件,使学生在创业实践中磨炼创业意志、培养创业能力,得到创业技能训练。因此,让学生身临其境,使学生得到创业教育的体验,通过体验使学生获得创业的感性认识,是创业教育成功开展的前提条件。学生参与的主要是实践性的创业,即模拟性的、练习性的创业活动,它突出自身的教育性,重视发挥在提高学生创业素质方面的作用,不太追求利润、荣誉等功利性的目的。实践性的创业易于组织开展且不需承担太大的风险。为贯彻实践性原则,学校应该将实践性的创业活动纳入课程体系,把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开展创业教育的基本途径,同时也为创业教育理论课程的实施做好实践铺垫。

(三)进行课程的校本开发和生本开发,让学生体验创业

新课程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了。随着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教材、教参对教师留有的余地加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师不仅会“教”书,还要会“编”书。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创造各种不同的教育情境,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课程实施不仅是学生凭借书本,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知识对象化,以获得客观、精确的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灵性等直观地感受、体味、领悟,去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更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并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在第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直接选取该班学生的创业实例———“创业街”,让学生就“创业街”目前遇到的经验问题各抒己见,体现了体验式教学方法开放性的原则。知识的获得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堂课后面选取的“创业街”案例来自于学生自身经验,使学生容易通过“观念—身份—实践”的途径,从提高学生创业积极性和兴趣入手,帮助学生理解创业中营销和成本核算(本课内容)的意义,为创业打好知识基础。因此,师生取得了良好的互动,双方在互动沟通中相互启发,相互激发创业智慧火花,并从中领悟创业的真谛,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合学生专业特点,精选授课载体

在第一堂课中,教学对象是高三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营销和成本核算方面的知识。而选择的案例正是有关创业成本核算及资源整合方面的内容,结合了专业的自身特点,使创业教育与专业课教学实现了有机结合,提高了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材料的选取、活动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专业进行,取得“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效果,从而使接受式、体验式、探究式学习有机结合,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发挥德育课育人功能,在课堂中渗透创业素养

创业教育本身就是德育课程体系的一部分,中职阶段的创业教育课程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参与意识和实干精神,激发学生强烈的创业意识,使学生具备创业基本素质,所以创业教育中理应渗透着德育教育。第一堂课教师在课堂的最后让学生为班级的“创业街”一起出谋划策。通过材料选取、活动设计,引导学生关注集体的发展乃至学校的发展,有机渗透小组互助合作、爱校、爱集体的德育熏陶,达到了德育教育的效果。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创业教育理论课是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和主渠道,也是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第一课堂。创业教育课堂是否有效,直接影响了创业教育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等实践课堂的开展。创业教育在课堂中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重理论灌输、轻启发探索,重知识掌握、轻知识创新的教学思想和模式,才能有效。而有效地开展创业教育,对促进中职德育课课堂教学改革同样也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胡若 单位:浙江省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邢于仓,柳国强.创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J].社会科学论坛,2011(2).

创业自我分析总结范文3

关键词:创业自我效能创业教育社会认知

创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也是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一个关键概念.创业精神也是组织在充满高度不确定性和变革环境中生存、竞争、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通过对创业的影响,是促进经济成长与发展的一个主要元素[1],提高全社会创业水平,发展创业型经济与构建创新创业型社会,关键在于创业教育的水平和内容结构.创业教育不仅是促进创业行动的重要途径,同时其重心和关键是培育具有开创性精神的人,这在实质上也是一种素质教育.如何制定行之有效的创业政策和措施、发展创业教育,促进创业行动是一个引起社会各方面所关注的问题,并提到了各级政府和教育机构的工作日程.而关键之一在于对创业者为何选择创业的心理认知机制以及动力源的洞悉.本研究将以高年级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其创业自我效能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创业教育、尤其是大学生创业教育需要关注的内容、重点和方式等问题.

一、创业自我效能溯源与特征研究

(一)社会认知与自我效能理论

什么是创业者的原动力,创业者究竟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如何通过教育手段促进创业等始终是创业教育研究充满魅力的几个命题.早期的研究者试图通过对创业者人格、态度与人口统计学特征来考察创业者与非创业者特质差别,在解释创业行为和创业过程时只能获得有限的结论,难以用一些稳定的个人特质对创业做出普遍意义上的解释.

创业活动是一种有计划的行为,反映了认知的过程[2-4].从认知角度出发,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点和研究创业者的新途径,有助于研究者更好的了解创业者思维,解释创业原因、动机与意向,为创业教育提供思路方法和依据.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学者将认知心理学和社会认知的理论及观点引入创业研究,并在90年代以后得到了蓬勃发展,Mitchell、Busenitz、Bird等学者在2007年共同建议未来的创业研究应围绕社会认知的范畴展开[5].

三元交互决定论和自我效能理论,是班杜拉(Bandura)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思想.在社会认知理论中,人类动因是在一个包含三元(环境、认知、行为)交互因果关系的相互依赖的因果结构中发挥作用的,人的心理预期或信念--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在行为中起着主导作用.班杜拉把自我效能定义为人们关于自己是否有能力控制影响其生活的环境事件的信念[6],这种信念一般是针对新的、无法预测的、困难的情形.

着名创业学者Krueger(2007)指出,一个理解创业背后涵义的关键是对认知结构、创业吸引、创业意向以及创业行动背后深层信念的探索[7].自我效能作为这样一种深层信念,正是揭示关键创业活动的重要概念[4,8-9].自我效能具有三个重要特征:(1)自我效能是在综合了来自行动者本人、特定任务和他人等各种信息的基础上而产生的(2)自我效能涉及到动机成分(3)自我效能是一种动力结构,会根据新的经验和信息不断地变化.自我效能会导致对个人效能的预期,这一预期又会决定下列过程因素:(1)在特定背景下执行特定任务的决策(选择行为).(2)将会投入多大的努力来完成这个任务(动机性努力),以及会在多大程度上坚持下去,即使出现问题、不利的证据和逆境(坚持不懈).(3)自我效能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

(二)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

自我效能受到四方面信息的影响[10]:(1)个体行为的结果/个人经验影响最大.成功的经验能够提高个人的自我效能,反之多次的失败会降低自我效能.但不同的人受影响的程度并不一样.(2)人们从观察别人所得到的替代性经验对自我效能影响也很大.看到与自己相近的人成功能促进自我效能的提高从而增加了实现同样目标的信心,但看到与已相近的人失败,尤其是付出很大努力后的失败,则会降低自我效能,觉得自己成功的希望也不大.(3)他人的评价、劝说及自我劝导.缺乏事实基础的言语劝告对形成自我效能效果不大.在直接经验或替代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劝说、鼓励,效果最大.(4)来自情绪和生理状态的信息,比如紧张、焦虑容易降低人们对自我效能的判断.

(三)创业自我效能研究

创业自我效能(entrepreneurialself-efficacy,ESE)是自我效能理论在创业领域的应用,与创业动机及创业行为密切相关,因而可以用来很好的预测创业行为的选择、维持和最终结果.Chen等人(1998)定义创业自我效能为:创业者对自身能够胜任不同创业角色和任务的信念[9].创业自我效能由于个体和个体所处环境的不同显示出差异性,目前有关的观点或结论主要来自于注重自我实现和个人主义的西方社会的研究,在中国这样一个与之有较大文化差异的社会是否同样适用?本研究在总结理论研究及国外相关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将对创业自我效能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归纳为4类11个统计变量,以在校高年级(三、四年级)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检验大学生样本的创业自我效能在这11个变量上是否存在显着差异,以及这11个变量是否对大学生样本的创业自我效能产生显着影响.

二、研究方法

(一)样本描述与测量工具

调研对象为河北、天津四所高校(6个院系)抽取的在校高年级本科生(三、四年级学生),回收率为71%,共回收有效问卷659份.根据问卷调研得到的一些结果,并进一步对其中一部分被调研者进行了电话访谈和面对面访谈.

对创业自我效能的测量是借鉴DeNoble开发的量表,经修订后题项为12个对认知风格的测量选用了Kirton的KAI(KirtonAdaption-innovationInventory)量表,Bagozzi和Foxall在1995年公开发表的改编版,共13个题项对学习风格的测量采用科尔伯的LSI(LearningStyleInventory)学习风格量表(version3.1),共12个题项对环境劝导采用Lián等人在2009年的EiQ问卷(version3.0)的相关项目,为8个题项[11].使用以上量表均为公开发表或得到了开发者或版权公司的许可.除LSI量表外,其他测量项目均为五点李克特式量表.

(二)数据分析方法与工具

本文研究主要采用了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对高年级大学生样本的创业自我效能差异性进行了统计分析主要采用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对创业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本文研究使用Excel和SPSS13.0软件作为主要的统计分析工具.

三、研究结果

根据对回收问卷结果分析表明,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在性别、学习风格、家庭人均月收入上不存在显着差异而在专业、是否受过创业教育、生源、父母文化程度、父母及其他亲属有过创业或下岗再就业经历、亲朋好友劝导、社会环境劝导、认知风格上存在显着差异.

(一)个体特征因素

创业自我效能在性别上不存在显着差异,这与国外的同类研究有所差异,在国外的大多数研究中女性创业自我效能低于男性.本研究中,创业自我效能的专业差别显着,经济管理专业背景的样本创业自我效能水平要高于工科背景样本,其原因可能在于学习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创业相关课程教育,从而提高了其创业自我效能程度.同样,受过创业教育或培训的样本其创业自我效能要高于没有受过创业教育的样本,这其中原因也可能由于学生样本主要受到替代性经验的影响,而创业教育或培训起到了正向强化的作用.

(二)家庭因素

1.生源.来自农村的样本创业自我效能水平最高,其次是城市,而乡镇最低,出现了分离效应.经过进一步访谈调研,这种现象的产生可能由于经济水平与城市存在差异,来自农村学生和乡镇学生到大城市求学后所体验到的心理落差有关,农村学生体验到的心理落差高于乡镇学生,从而对情绪和身心状态的影响要更高一些,情绪和身心状态信息是自我效能的来源之一,这种落差感可能带来的是一种正向的强化作用,使得他们的创业自我效能强度要高于其他两类学生而城市学生虽然没有农村学生或乡镇学生所体会的心理落差,但在城市中接触到更多信息,对自我和社会问题更加关注,受到替代经验信息相对更多一些,因此其创业自我效能高于来自乡镇的学生.

2.父母、亲属创业相关经历以及父母文化程度:在调查中,父母及其他亲属有创业、下岗再就业行为高低组在创业自我效能上存在显着差异,可以解释这是由于替代性经验的影响.父母文化程度高的样本创业自我效能低于父母文化程度低的样本,在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中,父母文化程度与创业自我效能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其原因的解释需要结合对生源和替代性经验的解释,由于父母文化程度低的学生主要来自农村和城市中低收入人群,而城市中低收入者也正是失业下岗的主要人群.来自于这类家庭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因此比较高.

(三)环境劝导与认知因素

1.环境劝导.创业自我效能在亲朋好友劝导和社会环境劝导上都存在着显着的差异,社会环境劝导、亲朋好友劝导与创业自我效能存在显着的正相关.这与国外研究的结果相一致.

2.认知因素.在代表认知控制的认知风格水平上,创新型认知风格的样本创业自我效能要高于适应型认知风格的样本而在代表认知输出的学习风格上,四种不同学习类型的样本,顺应型、发散型、聚敛型和同化型不存在显着差异.进一步的相关性检验也证明了认知风格与创业自我效能存在显着正相关(p<0.05),而学习风格与创业自我效能不存在显着相关.

四、创业自我效能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经过多元回归分析,本研究发现:(1)在个体特征因素中,专业(是否经济管理专业)对创业自我效能产生显着影响,专业在一定程度上所体现的是个体所受到的创业教育水平,创业教育与创业自我效能强度显着正相关(2)创业自我效能的水平和强度受到环境劝导(包括亲朋好友劝导和社会劝导)和认知风格的显着影响.环境劝导代表的是一种社会关系,所体现的是一种与社会的互动,因此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社会文化和传统的深刻影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社会环境劝导和亲朋好友劝导对创业自我效能的影响不同,社会环境劝导的影响要高于亲朋好友劝导.(3)创业自我效能的水平和强度受到认知风格的显着影响,而环境劝导与认知风格的交互作用对创业自我效能没有显着影响.

通过对创业自我效能影响因素的研究,创业教育是有效提高创业自我效能的手段之一,尤其对在校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培育,是他们获得替代经验、了解各类信息、树立良好情绪和心态、坚定创业决心的重要途径.当创业成为中华民族振兴的巨大推动力,而创业教育也是其根本所在,关系到国家民族腾飞大计.以创业教育为中心,与社会层面的创业文化塑造及个体层面的创业认知形成密切相关.

1.社会层面的创业文化塑造.人类的创业活动总处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因素必然会通过创业主体对其创业活动与创业过程产生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培育创业文化有助于激发和凝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强劲的内源动力.社会环境劝导,代表了社会舆论、社会文化对创业的一种承认和赞许,它是推动创业的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促使创业由一个个的个体行为上升到全社会的热潮.创业文化的塑造,需要三层力量的相互配合与综合作用,由外到内分别为:(1)创业者的社会典范作用,其基础在于创业者自身的业绩得到政府和公众的认可(2)社会导向的强化,社会导向是社会价值观的风向标,社会价值观是构成社会文化的重要基础,其深层原因简言之就是要将创业放在何种位置的问题(3)社会机制的改革和构建,不仅仅停留在经济领域,还应包括社会信任机制、教育和政府机制等等.

2.个体层面的创业认知形成.创业过程充满了各种未知情况和问题,需要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和变革.认知风格对创业自我效能的正向影响说明个人对各种问题处理方式越多,越适应创业的复杂情况,从而更加有信心去应对,反之则缺乏信心,降低创业自我效能.由于创业任务的复杂性,在适应--创新的认知连续区间内,创业者要不断的调整自身的认知状态.

五、创业自我效能研究对创业教育的启示

创业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并非将受教育者塑造为一个个齿轮,而是培养独立的人格与自主的精神[12].结合Ridding的认知模型和教育理论[13],一般意义上的教育对个体认知的促进是通过认知资源、认知控制(认知风格)和认知输出(如学习风格等)三个层次进行提高的.而创业教育有别于传统意义的素质教育或专业技能教育.从提高创业自我效能的角度出发,创业教育的重心在于对受众认知风格形成与塑造丰富受教育者的认知资源、优化认知资源的结构.创业自我效能作为一种基于能力的信念,它是可塑的,其形成和发展有其信息源,包括主体经验、替代性经验、劝导信息和情绪心理状态信息,这些信息源是构个体认知资源的重要部分.对创业自我效能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最终也是一种信息方式对个体认知资源的构成产生影响.

一些学者曾认为创业者不是教育出来的,而是锻炼出来的,因为教育的内容是体系化、结构化的管理知识.本文认为创业教育对于个体应对创业过程中的复杂性,提高个体的创业自我效能具有直接的作用,而且创业教育通过替代经验、劝导方式提高创业自我效能水平,进而影响创业意向.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来讲,其最终的目标或实现的结果就包括形成受教育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形成认知风格)和培养出适合的学习习惯(培养学习风格).

结合本文的研究,创业教育的重心需要在传统教育对认知风格培养的基础上,还要扩大认知资源与优化认知资源的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丰富主体经验,如开展大学生创业计划比赛及个人作品展示等,这些会对丰富主体经验产生良好正向影响.(2)增加替代性经验,如充分借鉴MBA案例教育、研讨会、互动交流等方式方法,通过情境融入和体会增加受教育者的替代经验.(3)优化认知资源结构.认知资源的优化包括认知干预与正确归因.其中有效的手段是进行个体归因.个体归因可以通过内省或讨论方式,深入讨论成功案例的关键因素,并与自己进行比较,调整个体归因方式、引导个体自我调控、提高个体的能力观.

参考文献:

[1]Pretorius,M.,NEiman,G.andvanVuuren,J.Criticalevaluationoftwomodelsforengtrepreneurialeducation-Animprovedmodelthroughintegration[J].

.[2]Baron,R.A.Thecognitiveperspective:avaluabletoolforansweringentrepreneurshipsbasicwhyquestions[J].

[3]Shane,S.andVenkataraman,S.Thepromiseofentrepreneurshipasafieldofresearch[J].

[4]Krueger,Jr.,N.FThecognitiveinfrastructureofopportunityemergence[J].

[5]Mitchell,R.K.,Busenitz,L.W.,Bird,B.etal.Thecentralquestioninentrepreneurialcognitionresearch2007[J].

[6]Bandura,A.Humanagencyinsocialcognitivetheory[J].

[7]KruegerJr,N.F.Whatliesbeneath?Theexperientialessenceofentrepreneurialthinking[J].

[8]Luthans,F.Stajkovic,A.D.andEnvick,B.Effectsofgeneralandsocialself-efficacyonentrepreneurialbehaviorsandperformance[C].

[9]Chen.C.C.,Greene,P.G.andCrickA.Doesentrepreneurialself-efficacydistinguishentrepreneursfromentrepreneursfrommanagers?[J].

[10]Bandura,A.Thesocialfoundationsofthoughtandaction[M].

[11]Liá

创业自我分析总结范文4

关键词:创业意愿 ;强关系 ;弱关系 ;创业态度 ;创业自我效能感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3)03-0064-05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持续扩招,使得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递增,2010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201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80万,在“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700万。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和沉重的就业压力,自主创业成为社会和学校鼓励大学生择业的另一种方式。美国经济学家德鲁克研究认为,国家或区域经济增长与创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创业意愿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未来选择创业的人数,并最终影响创业的成功率,创业意愿是直接影响创业行为的先决因素,也是创业行为预测的一个很好的指标。因此,分析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从中找出关键因素,以便针对其出台相应的政策来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意愿水平最终促进大学生的自主创业。

二、模型的构建与假设的提出

笔者通过对大量的文献查阅发现,针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主要集中于对个性特征、个人背景、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很少有人考虑社会网络对创业意愿的影响。在创业过程分析中,已经证实社会网络对创业机会、人力资源(创业团队)、物质资源等的获取及配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中国社会“关系”文化背景下,企业家的社会资本(网络)对创业活动的影响尤为关键(石军伟 2007)。作为创业行为的前因变量创业意愿的形成必然也会受到社会网络的影响,社会网络对创业意愿的影响是通过何种方式来作用,是直接影响还是依靠中间变量间接影响,本文对此提出了理论模型假设。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从社会网络关系强度这一视角将创业态度和创业自我效能感这两个前因变量转变为中介变量,构建由社会网络、创业态度、创业自我效能感以及创业意愿组成的新的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

(一)变量设定以及假设的提出

1. 社会网络。Aldrich(1986)将社会网络定义为由提供诸多信息等各种资源的联系所组成的,是主体获取资源、社会支持以便识别与利用机会的结构。任迎伟(2008)[1]总结了社会网络的特征主要有:社会网络代表社会行动者之间的各种联系;社会网络集合了各种社会资源;社会网络具有结构特性。身处网络中的个体无需认识网络中的每个人,他们彼此的联系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通过这种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可以获得自己需要的资源。根据嵌入理论,任何个体的行为都会动态的嵌入在社会某个特定的网络结构之中(Cranovetter 1973),即个人的各种经济活动都要受到其所处的社会结构和背景的影响。社会网络分为整体网络和自我为中心网络,本文主要研究以大学生个体为中心所联结的所有人构成的自我为中心网络。

Cranovetter将社会网络的研究视角分为结构主义视角和关系角。Cranovetter认为结构主义视角关注行动者的位置取向,强调从两个以上的行动者之间的模块化关系所折射出的社会结构,来理解行动者的行为,并对网络的相关作用进行探讨,这是一个静态的视角。关系主义视角主要关注行动者之间的社会性粘着关系,研究者通过社会联结本身来说明特定的行为过程。本文结合大学生社会网络的特殊性,我们主要从关系主义视角下的关系强度来进行分析。

根据关系之间强度的划分依据:互动频率、情感强度、熟识信任程度以及互惠交换程度,可以将社会网络成员的关系分为强关系与弱关系。大学生的强关系主要包括自己的父母,家人,关系亲密的朋友。根据林南对弱关系的分类,认为大学生的弱关系包括相识的人,熟人或者是有间接关系的人(朋友的朋友,父母的朋友等)。

研究表明,在强关系中,有人对个体创业支持度越高(这种支持主要表现在情感的支持,如对选择自主创业进行鼓励;实践的帮助,如给与其创业资金支持、帮助其分析创业可能遇到的问题、如何进行创业项目选择以及传授其创业经验等),那么个体的创业态度就会越积极,越有信心即创业自我效能感越高,创业意愿就会越强烈。但Cranovetter认为弱关系主要是在两个不同群体之间建立信息桥,所获得的信息异质性高、重复性更小,比强关系更能跨越其社会阶级界限去获得信息和其他资源。弱关系也会对创业意愿产生影响。如,大学生从偶然参加的讲座获得其感兴趣的创业项目,通过朋友介绍获得创业资金支持等。

有研究发现,社会网络中的榜样的作用会影响个体创业行为。根据VictorH. Vroom的期望效价理论,一个人的社会网络的强弱可以影响他的创业期望值,产生不同的激励程度,从而能够对创业态度、创业自我效能感以及创业意愿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国外有学者研究发现,个体的创业意向很大程度上受到个体社会网络中取得创业成功的成员的影响。例如,国内的许多研究已经证实父母自己成功经营企业的,其子女更倾向于自主创业。榜样的力量可以和情感支持与实践支持一起作为大学生社会网络中强弱关系作用的具体体现方面,以此来分析其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形成过程的影响。

据以上分析,本文推出以下假设:

H1a:大学生社会网络中强关系作用与创业态度正相关。

H1b:大学生社会网络中强关系作用与创业自我效能感正相关。

H1c:大学生社会网络中强关系作用与创业意愿正相关。

H2a:大学生社会网络中弱关系作用与创业态度正相关。

H2b:大学生社会网络中弱关系作用与创业自我效能感正相关。

H2c:大学生社会网络中弱关系作用与创业意愿正相关。

2. 创业态度。本研究所涉及的创业态度是指人们对创业的看法和喜好程度。多位心理学专家研究表明,个体参与某事件的动机很大程度上会由个体对该事件的态度所影响。关于创业态度和创业意愿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已有外国学者通过实证检验进行了证实,创业态度可分为内生态度和外生态度,包括想法的检测、独立、挑战、成就、财富、社会认可等。

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推出以下假设:

H3:大学生创业态度与创业意愿呈正相关关系。

3. 创业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a)于1977年首次提出的。班杜拉认为所谓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其组织和实施达成特定目标所需行动过程的能力的信念。研究表明自我效能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同社会现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我效能高的个体不仅在机会的认知上比常人高,且对自我雇佣意愿的产生也起着关键的作用。外国学者的研究表明机会的认知、风险的承担以及职业的选择均会受到自我效能的影响。与此同时,有研究也证实了自我效能对创业意愿的产生存在显著的影响,并将创业自我效能感定义为个体对自己能否创业成功的主观判断或感知,是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创业的自我认知。韩力争(2009)[2]研究表明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反映的是大学生对自己完成某种创业的相关任务或行为的能力的知觉或对达到创业行为为目标的信心或信念,他认为用创业自我效能感比用创业能力可以更好地预测一个学生创业的选择和事业成功的可能性。因为创业自我效能感不仅能测量个体是否有能力完成任务,还可以测量个体对自己是否能完成任务的信心度[2]。这就说明,在具备创业能力的基础上,个体要对自己的创业能力有信心是十分关键的。根据Boyd和Vozikis(1994)的研究表明,个体短期内创业行为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创业自我效能感所起的中介作用。因此,可以得出,创业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创业意向的产生,进而影响新企业产生的可能性[3]。国内学者莫寰(2008)[4]认为研究创业意愿的计划行为模型中的行为感知控制力和自我效能感很类似,他们都关心采取行动的能力直觉,其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创业行为感知控制力直接影响创业意愿。

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推出以下假设:

H4:创业自我效能感越高则创业意愿越强。

4. 创业意愿。意愿反映个体将有意识的计划或决定付诸行动的动机。Bird(1988)[5]最早提出创业意愿的概念,并基于意愿是一种心理状态,引导个人的注意力甚至是经验和行动,为了获得某件东西(某种方法),而指向一个特定的目标或是道路,将创业意愿定义为将创业者的注意力、精力和行为引向某个特定目标的一种心理状态,并且认为有灵感激发的创业想法必须通过创业意愿才能实现。Krueger等(2000)认为,创业是具有意向性的,创业意向是针对有计划的行为,是创业行为唯一、最好的预测变量。大学生创业意愿是指大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选择的主观态度。本文采用国内学者范巍和王重鸣(2006)[6]对创业意愿的定义即创业意向是潜在创业者对从事创业活动与否的一种主观态度,是人们具有类似于创业者特质的程度以及人们对创业的态度、能力的一般描述。

关于创业意愿目前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公认的测量方法。但是大家普遍认为应该使用多项目测量表以达到一个更好的信度和效度。Chen,Greene和Crick(1998)编制了5项目的测量量表,分别包括“对创办新企业多感兴趣”、“对创办新企业的考虑程度”、“创办新企业的准备程度”、“尽最大努力去创办新企业的可能性”和“多久后将创办新企业”。Zhao & Seibert(2005)该量表被证实是一个较好的效标,且被大量学者引用(如Hmieleski & Corbett,2006)。我国学者贺丹(2006)[7]从创业可能性和创业准备两个维度对学生的创业意愿进行了测量。学者范巍和王重鸣(2006)[15]编制了我国个体创业意向调查问卷,并得出在中国文化环境下,创业希求性和创业可行性是个体创业意向的两大结构维度。本文采用Chen,Greene和Crick(1998)编制了5项目的测量量表。

(二)模型的构建

三、研究方法

(一)问卷设计

基于本文的研究模型以及查阅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问卷中应该包括的变量以及各个变量应该包括的问题进行了设计。我们使用测试数据检验变量的测量题项,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来提炼题项,删除交叉落在不同纬度的题项。最终形成的问卷共包含社会网络的强弱关系、创业态度、创业自我效能感以及创业意愿共5个变量29个问题。社会网络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从情感支持,实践帮助以及榜样的激励作用设置11个问题;创业态度参考成熟的量表从大学生对创业行为的看法和喜好程度以及内生态度和外生态度来设置,共包含6项问题;创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参考韩力争(2009)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由基本能力效能感量表、控制效能感量表两个分量表构成,设置了7个问题;创业意愿量表采用Chen,Greene和Crick(1998)编制了5项目的测量量表,共包含5个问题。问卷中所有变量均采用5分制Likert量表进行测量(1=完全同意,2=比较同意,3=无所谓,4=不太同意,5=完全不同意),由被调查者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打分。

(二)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于2012年11月在云南财经大学进行,调查对象为在校大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数据,调查地点主要集中于学校图书馆、学生寝室以及课堂上。选择图书馆发放问卷是因为答题环境适宜,且分布着不同专业的学生,有利于科学抽样。本次调查共发以及放问卷280份,回收260份,回收率为93%,剔除无效问卷24份,有效回收率为90%,样本情况分布如下(见表1)。在样本分布上可以看出女生数量大于男生,因为此次调研主要是在财经类大学进行,属于文科类院校,符合文科院校的特点。大二大三学生所占比重为64.4%,此次调研的样本分布较为合理。

四、研究结果

(一)信度和效度检验

为了验证潜在变量的结构效度,首先,利用SPSS16.0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对样本数据进行KMO测度和Bartlett球体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774且显著性水平α

(二)模型拟合

将初始结构方程模型输入到AMOS20.0统计分析软件中,通过拟合发现在初始模型下从弱关系到创业意愿的路径系数所对应的T检验并不显著。通过拟合还发现创业自我效能感到创业态度的路径系数对应的修正指数大于60%。因此,根据拟合指数的大小应该删除从弱关系到创业意愿的路径,增加从创业自我效能感到创业态度的路径,对模型进行拟合和修正,各项拟合指标除GFI值略低于标准值之外,其余指数均好于标准值,说明模型拟合良好(见表3),最终结构方程模型,如图2所示。

(三)结论

如图2所示,由模型拟合得出,H1a、H1b、H1c、H2a、H2b、H3、H4七条路径显著成立,假设H2c不成立。同原有模型假设相比,新增从创业自我效能感到创业态度的路径(K1)。假设1说明大学生社会网络强关系对创业态度、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意愿分别有显著影响。证实Ajzen(1988)提出的当个体对一项活动持积极态度并且身边重要的人也认为个体应该投入该活动时,个体将倾向于实施该项活动。已有研究证实从商的父母往往支持自己子女创业,若其子女也想参与其中,此时,创立新企业的意图会大大增加。假设2说明大学社会网络的弱关系主要通过创业态度、创业自我效能感两个中介变量作用于创业意愿。弱关系的作用并不像Granovetter研究中所认为的那样强大,主要是由于Granovetter的研究主要是基于西方的文化背景下得出的,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社会网络还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家人、朋友、同学之间,所以强关系对大学生的创业意愿的影响更加显著。由路径系数可以看出,假设3创业态度对创业意愿的直接影响最大(0.412),说明越是抱有积极的创业态度,创业意愿就会越强。假设4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愿也有直接影响,并且可以通过创业态度间接影响创业意愿。正如Schereretal所证实的那样,自我效能高的个体不仅会在对机会的认知上比常人高很多,而且自我效能感也对自我雇佣意愿的产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从大学生社会网络关系视角来分析其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经过实证分析得出,社会网络的强关系不仅通过影响创业态度和创业自我效能感来影响创业意愿,还直接作用于创业意愿。弱关系仅通过中介变量产生影响,实证分析的结果和理论假设基本相符。个体的社会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创业资源,能够为创业提供重要的情感和实践支持,同时社会网络中取得创业成功的成员对个体来说是一种榜样,这种榜样的力量会激发他们的创业欲望,影响创业意愿的产生。因此,要重视大学生的社会网络发挥的重要作用。父母家人作为大学生社会网络强关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在情感上对子女的创业意向予以支持和鼓励,给予尽可能多的创业实践帮助。学校也应该对大学生创业教育予以重视,可以考虑开设更具有实践性质的创业教育课程,邀请成功的企业家来跟学生分享他们的创业经验,这种社会网络的弱关系往往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提高他们的创业态度和自我效能感。作为大学生自己,更应该注重不断的扩大自己的社会网络,接受更多的信息,积累自己的创业资源,提高自己的创业意愿[8]。

参考文献:

[1]任迎伟.社会网络关系视角下的创业行为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2]韩力争.创业自我效能感的理论界定[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3-118.

[3]BOYD,N,and VOZIKIS,G S.The influence of self-efficacy on the development of entr –epreneurial intentions and actions [J].Ent 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4,18(1):63-77.

[4]莫寰.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创业意愿路径图——基于“计划行为理论[J].科研管理,2009,(6):128-135.

[5]BIRD B J.ImPlementing entrepreneurial ideas:the case forintention.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8,13(3):442-453.

[6]范巍,王重鸣.创业意愿维度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J].人类工效学,2006,12(1):14-16.

创业自我分析总结范文5

“赢在城阳”——“乾运高科杯”城阳区首届青年创业大赛

创业计划书撰写指南(仅供参考)

一、执行总结

本创业计划的简述(包括公司、项目产品、创业团队等基本情况)。

二、项目介绍

三、市场分析项目的创意背景、技术(创意)的描述和前景分析。

1、行业及市场概述(国内及我区行业状况、我区市场容量);

2、项目的市场需求程度(分析项目市场的可接受容量、主要市场);

3、项目的目标市场(结合产品优势、企业优势,确定该产品的细分市场定位);

4、项目的市场竞争分析(从项目的技术优势、营销优势、行业的认知、团队管理优势等多方面分析与市场同类产品的竞争优势)。

四、总体进度安排与发展策略

1、项目总体安排(描述项目实施计划、操作周期、阶段目标);

2、项目开发、生产策略(从利用企业优势、合理组合各种资源出发,描述对项目开发、生产、销售进行的合理策划,以提高产品综合竞争力,满足市场的需求,在较短时间内开发和生产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3、项目市场营销策略(制定项目产品市场的推广计划,制定项目产品销售计划,及制定计划时所采取的各种策略);

4、项目获利方式(其中可分析技术的先进性对获利方式的贡献程度等,分析这种获利方式是否是最佳的,及持久性)。

五、创业团队

1、核心团队:教育背景(学习及培训经历)、工作业绩;

2、创业发起人:自我评价(创新意识、开拓能力、经营理念)。

六、资金运作与财务预测

1、项目资金来源与运营计划;

2、投资收益与风险分析;

3、预测近3年的财务状况,列出主要财务报表和财务指标。

七、风险应对

关键的风险分析(财务、技术、市场、管理、竞争、资金撤出、政策等风险),提出应对措施。

创业自我分析总结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能力创业定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改变,市场和企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他们与海归学子和下岗失业者构成了备受关注的创业群体。这三类创业者的数量、主体特征、创业动机、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各不相同。下岗失业者创业人数最多是各级政府最关注的事情之一,下岗失业者弱势群体地位决定了他们以生存型创业为主,创业自救即是他们个人创业动机也是社会寄于的期望,他们普遍选择技术门槛较低的消费服务业创办自我雇佣型企业。海归学子创业人数虽不多,但却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亮点之一。他们具有的专有技术和特殊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以体现自身价值为创业动机,成为机会型创业者,社会寄于他们的创业能够开辟新产业和大市场引领经济飞跃,他们普遍选择了创办高薪技术企业。大学生是刚刚涌现出来的创业群体,大学生有较好的素质和一定的专业知识,但还不足以独立开办高薪技术企业,有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但缺乏实现的条件与能力。社会没指望他们像海归学子用高薪产品开发新产业和大市场,但也不希望他们放弃所学专业,在消费服务领域挤压下岗失业者。如果说“自我雇佣型企业”和“产品创新型企业”分别是下岗失业者和海归学子最佳创业定位的话,那么大学生的创业定位与他们自身的创业能力息息相关。

1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关键能力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关键能力是大学生把自己当作一名创业者在开创事业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综合能力,可以把这种能力理解为,大学生自身所具备的一系列知识、一套技能和一类特质的综合表现。那么知识就是在关键时刻能够回忆起来的信息储备组成;技能则表现为应用知识的能力;特质则是由创业者特有的品质和特征组成的集合。

大学生创业不同于海归学子创业更不同与下岗失业者创业,他们自身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渴望实现自我价值,他们在学校的创业园中感受创业实践,大学生们逐渐意识到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技术和管理是企业的一双翅膀,为企业源源不断的提供动力。知识和技能是大学生创业者相对容易获得和提高的能力,但特质则是一些人特有的品质和特征组成的集合。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在印度、马拉维和厄瓜多尔等国的跨文化调查发现和描述成功创业者的行为,并且经过USAID(美国国际开发署)的研究,总结出以下14种成功创业者的特征。

知识、技能和特质是大学生创业者进行自主创业必备能力,如果没有具备全部的三种能力,那么在成功运营企业和控制风险等方面将会遇到很大困难。

1.1只有知识和技能缺少特质的创业者

一个想要成功创业的大学生,如果他只有知识和技能而缺少创业者特质,那么他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是不会生存太长时间。例如,缺少特质的创业者,当他遇到企业发展的障碍时,他可能只会在短时间内坚持;同时他很难发现和利用机会改变企业所处的被动局面;缺少特质的大学生创业则可能不会愿意去预测商业中的风险。所以大学生创业者应具备足够的创业者特质,创业者特质表现在以下方面:

1.1.1心里特质方面

(1)成就需要(2)控制欲(3)自信(4)开放心态(5)风险承担(6)创业精神

1.1.2行为特质方面

(1)勤学好文(2)执着(3)灵活应变(4)吃苦耐劳(5)脚踏实地(6)良好商业道德(7)责任感

1.1.3知识特质方面

(1)坚实的基础知识(2)广博的专业知识(3)善于更新完善知识

1.1.4能力特质方面

(1)经营特质(2)管理特质(3)人际关系

通过对以上成功创业者特质的归纳和总结,得出作为单个的创业者难以完全具备以上特质,每个创业团队也不可能完全具备。所以更加突出了组建创业团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也表明在选择创业团队成员时要充分考虑其具备的创业者特质,已形成团队成员的互补。

1.2只有知识和特质缺少技能的创业者

技能是能够应用知识的能力,它可以通过后天的练习获得技能。一个只有知识和个人特质而缺少技能的创业者,将会发现缺少技能,知识和特质就没有了应用价值。技能通过反复练习可以获得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技能联系到商业方面主要涉及技术上和管理上的技能:

技术上:工程计算木工机械餐饮……

管理上: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组织计划领导……

大学生创业技能提高需要合适的创业环境为其提供舞台,高校大学生创业园为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大学生提供了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大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践,既提高了创业技能又明确了创业方向,为实现自我创业定位找到了途径。

1.3只有技能和特质缺少知识的创业者

一个只有技能和创业者特质而缺少知识的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就会缺少核心竞争力,那么他的创业也仅限于生存型创业活动。创业者身处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如果缺乏知识,那么他的企业最终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导致失败,企业成功的基础就是知识。包括经营企业的知识,了解消费者了解市场的知识,熟悉竞争对手了解产品加工技术和生产资料知识,熟悉企业管理等知识。大学生所从事的专业创业区别于下岗职工和农民工的生存型创业,其核心竞争力就是大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大学生依托与专业知识进行创业将是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力量。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关键能力知识、技能和创业者特质在大学生创业过程相互补充缺一不可,仅仅具有一种或两种能力就想要成功创业是不够的。大学生创业者对照成功创业者的关键能力检查自身的能力缺失,随着时间的推移应尽可能的获取全部的三种能力,大学生创业者组建良好的创业团队也可以弥补因个人而欠缺的能力。

2大学生的创业类型

经过对我国大学生从事创业的形式分析,可供选择的创业形式主要有三种:自我雇佣型创业、所学专业型创业和产品创新型创业。

2.1自我雇佣型创业

大学生作为企业主创办的生存型企业,该企业从事的业务与大学生所学的专业没有必然的联系。自雇型企业是一个国际通用概念,自雇型(Self-employed)的基本含义就是自己雇佣自己,自己给自己开支。自我雇佣型企业的特点是:一是微小性,一般是由个人或家庭为主要经营主体;二是社区性,自雇型企业一般创建于社区、依托于社区、服务与社区主要面向本社区居民提品或服务生意半径较短;三是政府支持,由于自我雇佣型企业弱小,同时自我雇佣企业群体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因此,各级政府给予了很多扶持政策和服务。自我雇佣型企业的优势:高度自主性、灵活、微型、简单、创业与经营成本低,适合于经验与资金不足的大学生和下岗事业等弱势群体从事的生存型创业模式。自我雇佣型企业的劣势:弱小、单兵作战、资源有限而且缺乏获取资源的能力及商业信誉不足等。

2.2所学专用型创业

专业型创业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大学毕业生创办一个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公司,进行产、供、销和服务性的商务活动,主要服务对象是专业内相关企业或个体生产者;二是面对最终消费者提供专业性较强的服务性业务,例如: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开办社区心里咨询所等。

专业型创业的企业其主要业务类型包括以下4类:(1)物流供应型企业。例如:医科毕业生开办为医院提供医疗器械、敷料、药品等医疗物品供应公司;工科毕业生开办为工业企业提供机械设备、原料、辅料、助剂、器材、器具、备件等工业用品供应公司;农科毕业生开办为农民提供农机设备、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用品供应公司;艺术专业毕业生开办为艺术团体或工作者、学生提供美术用品、音乐器械等供应公司,凡此种各类专业型物流供应公司。(2)生产配套型企业。例如口腔专业毕业生开办为口腔医院加工假牙的工厂;工科专业毕业生开办为大工业企业提供零配件生产的小企业。凡此种专用型生产配套公司。(3)产品销售型企业。例如:医药学科毕业生开办的药店;工科毕业生开办的工业产品销售公司;农科毕业生开办的农产品销售公司;艺术专业毕业生开办的艺术品销售店。凡此种各类专业性产品销售公司。(4)专业服务型企业。例如: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开办的心里咨询诊所;医学专业毕业生开办的医疗诊所;师范专业毕业生开办的各类学校;凡此中各类专业型服务性企业。显然,从事这些业务都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专业综合知识和技术,未经专业训练,不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很难进入,即便进入也很难达到专业水准。

2.3产品创新型企业

产品创新型企业是指大学毕业生拥有某一项产品或技术的独立知识产权、专利或发掘到新的商机,以开发、生产和销售该产品的方式创办企业。产品创新型企业有两种主要类型,一是开发和生产新一代产品,二是开发新一代营销模式。产品创新型企业的低端形式是以大学生自己掌握的相对独立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开办一个传统企业,例如: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开办一个服装设计工作室;口腔专业毕业生开办的小型口腔医院等。这一低端形式可以归并到专业型创业。而产品创新型企业主要是指它的高端形式,即开办一个拥有独立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制造与销售的企业。

3大学生自主创业关键能力与创业类型定位

大学生作为高知识创业群体自身拥有一定的专业特长,合适的创业类型将有助于发挥大学生创业能力、发挥大学生的专业优势开展自身创业。经过对上述自我雇佣型创业、所学专用型创业、产品创新型企业三种大学生创业类型的分析总结:

自我雇佣型创业从可行性角度来看,比较容易创办、创业投入小、竞争程度高此类型创业比较适宜大学生群体。但社会对其评价不算理想。认为自我雇佣型创业属于生存型创业,大学生从事此项创业即脱离了大学生所学专业特长浪费资源,又挤占了下岗职工和农民工群体的创业市场,此类孤立的经济自救模式创业只是在原有市场进行低水平过度竞争。

产品创新型创业类型社会评价比较好,首先认为,此类创业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解决就业问题,而且社会上此类企业数量比较少属于稀有企业容易得到各方面的关照,同时,大学生从事此类创业比较时尚,“学而优则商”备受世人瞩目和崇尚。但从可行性角度来看,创办此类企业难度很大对大学生自身能力要求较高,而且一次投入创业资金的额度过大从而产生难以预测的风险,种种迹象表明产品创新型创业类型不适宜大学生群体普遍采用。

专业型创业普遍被市场认为最适宜大学生创业的类型,大学生选择专业创业,不仅没有造成资源浪费,而是利用专业知识创造了财富,弥补了我国企业服务行业创业不足问题,同时又有力的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增长,创造了一定的就业岗位解决了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大批拥有专业知识的大学生创业者成功创业,将会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社会的贫富结构,从而牵动社会走向富裕。

大学生所拥有的关键能力在自主创业过程中对创业类型的选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合适的创业定位将更能够发挥大学生创业者的专业优势,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同时,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社会需要更多创新、创业型人才发挥作用为我国产业转型做出贡献。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将肩负起自身的责任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使更多大学生能够认清和了解企业在社会中的作用,把自我雇佣当作理性的职业选择,从而做到体面的工作。

4高校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能力与创业定位的影响

高校的创业教育不是大学生就业的应急方式,是素质能力的教育,是人生态度与价值趋向的选择。创业教育使大学生们的职业想法更加清晰、创业动机更加明确了,认清不是所有的想法都能够成为商业机会,避免了大学生们的盲目创业;创业教育剖析了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结构,解析了知识、技能和特质在大学生自主创业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对照能力结构的作用,大学生了解了自我能力的缺失从而使学习更加主动;创业教育有力的发掘了大学生自身创业资源,使所学专业能够成为商业机会,从而使大学生们的专业型创业成为可能,高校创业教育提高了大学生们的创业能力创业能力。

大学生创业群体区别于下岗职工和海归学子,其创业定位应归属于专用型创业。高校创业教育在大学生中开发以创业为导向的专业教育,将培养专业型创业者作为大学专业教育的目标之一。在专业教育中鼓励、指导大学生发挥专业优势,创办只有懂得专业的人才能够做得好的“高门槛”生意。具体实施内容包括:

(1)“学专业想创业”在大学生中实施以创业为导向的专业教育。在专业教育中,增加以专业型创业为导向的创业教育课程内容。让学生充分认识企业在社会中的作用,鼓励学生把创业和自我雇佣当作理性的职业选择,使学生能够在中小企业以及缺乏正规就业机会的环境下有产出的工作。

(2)“学专业找商机”发掘专业领域的商业机会。充分的利用专业资源优势发掘商业价值和商业机会,时刻留意专业领域内的创业机会,特别是那些专业性较强,“门槛较高”的商业机会。要对其深入研究,发现商机、找出利润点设计自我的创业计划。

(3)组织专业型创业实习。利用专业实习的机会,学生可对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型创业的商业机会进行实地考察,向业内人士请教学习并与他们建立联系,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全方位、多地点的实地考察获取更多的资料,发掘更多的资源从而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创能力。

(4)在学生中进行与专业相关的创业培训。借助大学生KAB及SIYB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在学生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创业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想创业的学生提供创办和经营小企业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大学生专业型创业,使大学生创业有了更扎实的基础和可利用的资源,使各个专业大学生都有了创业机会,在创业领域没有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的区分。大学生定位于专用型创业,更有利于我国稀缺的大学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

[1]GeorgeManu,RobertNelson,JohnThiongo.大学生KAB创业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0).

[2]范龙大学生创业定位与创业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