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水利调查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水利调查报告范文1
一、“xxx”全县水利工程建设成果丰硕
“xxx”期间,全县水利事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发展大局,坚持“民生为本、项目带动、科学兴水、人水和谐”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工程建设,全力提升发展水平,全县实现水利中省投资2.5亿元,建成了150多个民生型、资源型、生态型水利工程,为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利保障。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农田基本建设先进县”,XX年荣获省“水利振兴杯”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等七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1、农村供水经验全省推广。相继投入5782万元,建成张家塬、水沟2处大型集中供水工程,55处山区单村供水工程,使全县75%的村实现水厂集中供水,解决了8.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在全省率先建成城乡饮水信息化、自动化视频监控系统,被称作“千阳模式”的“板块式建设、一体化推进”的农村集中供水工作经验全省推广。
2、水库除险加固快速推进。全县14座小型水库全部年久失修,带病运行,水利部门主动出击,抓鉴定、搞规划、做设计、争投资,相继完成了郝家坡、大沟、桐花庄、东河沟、夜叉木、皂桷树沟6座病库除险加固工程,平均每年实现1座病险水库加固脱险,成为千阳水利工程建设史上的里程碑。
3、灌溉渠系配套大幅跃升。积极争取千丰渠枢纽改造、跃进渠灌区、大沟灌区改造和末级渠系改造项目,累计投资2357万元,改造渠道150公里,新修渠道130公里,修建渠系配套建筑736座,全县五大重点灌区改造相继完成,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4.11万亩,使往日旱田重现生机,农业生产效益大幅提升。
4、河道综合治理成效显着。投资5600万元,实施了城区千河护岸、千河堤防和冯坊河堤坝治理工程,建成城防工程8公里,农防工程15公里,有效保护耕地2.5万亩,人口3.53万人,成功抵御了XX年千河流域50年未遇的暴雨洪水灾害。坚持生态治水方略,完成了千河、东河沟、西河沟综合治理,栽植水保林300多万株,建起污水处理厂和千河橡胶坝,精心呵护宝鸡“大水缸”,实现了城在林中、水在城中的丽水园林城市景观。
水利调查报告范文2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现金交易。主要表现在煤炭销运企业与小煤窑与之间存在大量现金交易、购货不开发票的现象。如果索要发票,煤矿就会加价。作为购货方,其所得税的缴纳如果采用核定方式征收,要不要发票不会影响其交纳所得税数额;购货方缴纳所得税如不是采用核定方式征收,购进货物取不上发票的就去税务部门代开发票记账,代开发票所交增值税又能通过进项抵扣弥补回来,不会使其多交增值税款。有的购进时没取得进项发票,在与个人、砖瓦窑、学校宾馆等单位交易时干脆不开销售发票,资金体外循环,隐瞒利润,同时少缴增值税。在检查中发现多数煤炭销运企业账面微利不见股东分红,主要采取这种体外循环方式账外经营所致。
2、两票结算。煤炭销运企业大部分通过“两票”(运输发票和专用发票)结算,煤炭价格通过增值税专用发票大都以微利开出,差价再以代开运输发票的方式直接转给购货方,既不需要入账,也不需要纳税,这是许多煤炭购销企业亏损大、税负低的主要原因。对于购买方而言,货物购买地点在己方,凭什么支付运费?所以,得出的结论是“两票结算”仅存在于“发货制”的销售方式中,对于实行“送货制”的销售行为只能实行“一票结算”,即凭货物销售发票结算。如在检查一企业时,进项票单价为546元/吨,销项票单价为550元/吨。其利润则通过代垫运费取得,运输发票在对方单位做账,不仅少缴了所得税而且少缴了增值税。
3、虚开发票。煤炭销运企业需要汽车运输煤炭,因此需要柴油是正常的,但是被查企业的进项税额中油品进项税占到50%以上,就明显属于不正常了。如企业利用油贩子购买柴油不要发票经中间人联系,通过网上银行将资金打入煤炭销运企业的账户。煤炭销运企业记账:借:银行存款,贷:其他应付款——个人。后来通过网上银行将款项支付给石油公司。并取得专用发票;记账:借:柴油、进项税,贷:银行存款。即:油贩子将油品拉走,而煤炭销运企业将发票取走。即所谓:票货分离。因此账面上“其他应付款—个人”金额越累越多。大量其他应付款借款多年不还成为接受虚开发票企业的重要特征。当煤炭销运企业增值税负大时,购煤虚开进项发票的方式也是如此。这样一来,不仅少缴了增值税,同样也少缴了企业所得税。
4、关联交易。有的煤炭生产企业与运销企业、煤炭销运企业与用煤企业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为了调节各自的利益,存在非正常转让价格调整税负,有的甚至出现购销价格倒挂的业务,进而出现增值税低税负或零税额申报问题,从而少缴城建税及附加。
5、多列费用。大部分的煤炭销运企业支付运输费用采取现金交易的方法,无法核实其真实的资金往来,有些企业就以此作掩护多开运输发票,这种做法,从表面上看地税征收了5.8%的地方税收,而实际上漏了25%的所得税,同时取得运输发票的单位还抵扣了7%的增值税进项税,对于国家整体的税收来说是得不偿失的。一些企业增加职工人数,多列工资;在地税部门开取劳务发票,多列支装卸费用;个人与工作无关的消费,旅游,差旅费在账面列支等。
6、虚假代购。一些煤炭销运企业,目前表面上处于停业、半停业状态,但仍保留一般纳税人资格,只要其购货方不需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如需要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就在账上反映销售),他们就采取委托代购的形式(一种形式是煤炭销货方持有购货方的委托书组织货源;另一种形式由煤炭运销企业中组织货源的人与购货方签订一个用工合同,组织货源者就摇身一变成为购货方的业务员),这种形式既不垫付资金,也不开具发票,其组织的货源应得的利润变成了佣金或工资,主管税务机关无法控管。
7、数量缩水。即在库存商品账户中只记录拟确认收入的部分产品数量(吨位),将不准备确认收入的那部分库存商品的成本转嫁到确认收入的那部分产品成本上。在影响销售收入的销售数量与销售单价两因素中,销售单价的正确性可以通过检查合同、询价等方式加以验证,因此,隐瞒销售产品的数量成为企业隐瞒销售收入的一种方法。
8、不办地税登记。由于国、地税的税源管理信息和企业税务登记没有共享,导致煤炭销运企业只注重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和接受国税税收管理,一部分销运企业存在侥幸心理,不愿办理地税税务登记,少缴地方税收。
二、加强煤炭销运企业税收征管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煤炭销运企业在税收征管上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由于经营地点不固定、中间环节多、运输渠道难以控制等因素,流通环节的税收管理不规范、税源监控不得力的问题较为突出,为促进煤炭流通行业税收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要强化措施,加大对煤炭流通环节税收的征管和治理力度。
1、加强户籍管理,强化源头控管
税源管理部门应根据普遍登记、属地管理的原则,督促设立手续完备的从事煤炭销运业务的单位和个人,依法到经营所在地或者纳税义务发生地的主管地税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税收管理员要了解煤炭销运企业在工商和国税办理登记信息,对领取工商营业执照经营的,督促其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内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加强户籍信息采集,了解煤炭销运企业办公地点、货物存放地点、法定代表人、办税人的联系方式等。
2、规范申报征收,强化比对分析
税源管理部门应督促煤炭销运纳税人依法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煤炭销运情况统计表、煤炭销运业务运输发票明细表及要求提供的其它资料。税收管理员应按月将自行申报纳税人的计税单价、数量、申报税款,与国税机关的计税单价、数量、缴纳增值税额等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对计税依据等存差异的,要进一步分析原因、查找漏洞、规范管理。
3、加强纳税评估,强化税源监管
税源管理部门要认真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加强销运信息采集(煤炭购销渠道、购销方式及运输方式,煤炭生产矿井口价,煤炭起运地的平均销售单价,煤炭送达地的平均销售单价,货款结算方式、煤炭起运地至卸货地的运输里程、平均运费结算单价等);纳税信息采集(煤炭购、销、存数量,运送煤炭的数量,申报的应税销售额等);根据省局《纳税评估管理办法》,针对煤炭流通的经营特点,抓住购进、销售、运输等重点环节,强化对物流、资金流、凭证流之间的配比分析,因地制宜开展纳税评估。
4、开展税务稽查,整治行业秩序
地税机关要进一步强化税源管理的日常检查,注重发挥税务稽查的威慑作用。根据《征管法》赋予的税务检查职权,遵照法定程序,加大对煤炭销运纳税人的税务检查力度,定期到铁路货场(站台)、公路货场(转运站)、港口(码头)检查纳税人运送煤炭的有关单据、凭证和有关资料。检查纳税人销售合同,准确核实销售数量和单价,从销运资金往来的情况推断销运业务的真实性、取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和运输发票的真实性;对大量使用现金交易的,要通过纳税人所有银行账户的存取款记录、现金日记帐的收支记录、资金往来帐记录,将收取和支付的资金与纳税人销运业务进行比对分析,检查纳税人是否虚开发票,积极配合公安经侦部门严厉打击涉煤行业偷逃税犯罪活动,切实维护行业税收征管秩序。
水利调查报告范文3
一、实施电算化企业稽查的动因
*市现有年纳税50万元以上重点税源企业136户,企业整体管理水平较高,应用电算化对会计信息进行核算和管理的占82%,其中使用用友、金蝶、浪潮软件68户,约占电算化总户数的61%。去年重点税源企业入库税款6.3亿元,占总收入的81.5%,因此,抓好对重点税源企业的稽查,也就抓住了组织收入和税源管理工作的“牛鼻子”。
会计电算化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推进了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管理,另一方面给税务稽查工作带来了很多挑战。一是稽查线索更为隐蔽。在手工会计记账中,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资料都以书面形式反映,稽查人员可以通过这些可见的线索检查证、账、表之间所反映的数据真实性、合法性和准确性。但是,在会计电算化中,会计和财务的业务处理方法和处理程序发生了很大变化,难以直观地看到其处理过程、修改和删除等痕迹。二是稽查内容更为广泛。会计电算化系统特点决定了稽查内容的变化,增加了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和控制能力的审查。会计事项由计算机按程序自动进行处理,手工记账的计算错误机会大大减少,但系统应用程序出错或非法篡改也同样出现错误的会计信息。三是稽查技术要求更高。手工会计条件下,稽查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顺查、逆查或抽查;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如仍采取常规的稽查方式,就不可能达到稽查目的。
强化对电算化企业的稽查成为外查偷逃、内促征管的必然选择,其中科学管理方式的应用、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打造、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撑成为重要基础。一是先进管理方式的充分应用。几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应用现代管理方式,先后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目标管理以及学习型组织,实现了过程监督与结果控制、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等的有机统一,各项管理步入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标准化、网络化轨道,干部职工的创新意识、参与意识持续提升,对应用新型管理手段具有很高的认同感。二是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锻造。整支队伍知识层次高、知识结构合理,大专以上学历人员达100%,本科以上学历人员达85%,取得会计师、税务师或注册税务师资格的人员占30%,10名同志进入了国家、省级人才库,有些同志集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多师”于一身,他们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三是信息技术得以广泛应用。全局人均微机达到24台,内部网络连接达到100M光纤传输,100%干部达到计算机中级操作水平;建成了覆盖内部、联通外部的网络系统,全局95%以上的工作均通过计算机操作、网络运行,网络成为办公、学习、交流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工作手段已经得到了根本性改造,工作运行的规范化程度达到了较高水平。
二、多措并举,不断提升电算化企业稽查质效
为满足对电算化企业稽查工作要求,形成管理合力,对内部稽查机构、岗位及职能进行适当调整。抽调00名精通企业税收管理、计算机操作水平较高、沟通能力强的业务骨干,成立电算化企业稽查组,制定统一的工作流程、稽查方式和标准,对全市实行电算化企业稽查权限上收,直接进行专业化稽查。
完善相关制度。一是规范企业的会计电算化行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21条规定,要求凡是采用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一律将正在使用或将要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及有关说明报送备案。同时,对于升级的与原会计软件发生版本变化的会计软件,要求纳税人在使用前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提前报送备案。为制定稽查方案、实施稽查,做好查前准备创造条件。二是制定《*市地税局对会计电算化企业实施税务稽查的意见》,明确规定了稽查内容、方式、方法,加强对电算化企业稽查的管理。
细化工作流程。一是调取账目。在调取企业的电算化资料前,告知其征管法规定所应履行的义务和承担的相应责任,送达相应的法律文书,保证调取账簿资料能够真实、完整、准确、符合法定程序。二是数据提取。利用查账助手中的数据采集模块,全面扫描计算机中财务数据,对检索到的财务数据,按照要求,全面、完整的进行提取,便于发现被查单位设置账外账、小金库等情况。三是数据比对。对取得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汇总和查询,并与核心征管数据库数据、财务报表数据等进行比对,将企业使用的科目与软件的标准科目进行调整和对应,确保统计、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四是细查疑点。通过提取的财务数据自动进行智能的分析,对发现的异常自动进行归集汇总。如在对某房地企业成本项目的检查中发现成本变化有异常,利用穿透式查询功能用鼠标直接点击相应成本项目,直接查看到该月成本的具体内容与记账凭证,高效完成查看总账、明细账、电子凭证等财务资料工作,大大减少了稽查人员翻阅、查找、计算等繁杂劳动,可迅速查找出案件的突破口。
五是归集问题,生成稽查底稿。利用提取的数据资料建立税务检查资料库,资料库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历年的销售、成本、费用、利润、主要产品的单位价格、单位成本、单位利润以及企业与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等详细资料。稽查人员运用按行业、主要收入项目或主要产品分类计算比较,建立各行业历年各主要收入项目或各主要产品的销售利润、销售成本率、销售费用率、投资利润率等指标体系,作为各行业、各收入项目或主要产品的盈利水平的对照参数标准,便于今后检查人员将检查结果与企业原申报数据进行比较,判断其差异的合理性,从而确定其纳税的正确性。如对某机械制造企业的检查中,稽查人员通过“大集中”软件查询系统发现该企业,20*年销售收入13000万元,企业所得税在地税申报缴纳,20*年度缴纳税费830余万元。尽管从税款缴纳和税负方面看不出存在明显问题,但利用软件趋势对比及穿透式查询等功能进一步分析企业各项财务指标,发现在存货账面存货与分析推断相差100余万元。检查人员经过进行实地检查,该企业虽然应用了会计电算化进行核算管理,但账务设置混乱,库存商品账不核算,设置的所谓存货账户核算的实际是原材料,并存在隐藏销售数量等问题,最终该企业共计应补缴税款39万元,滞纳金4.04万元,并处以罚款19万元。
注重双查结合。针对电算化企业稽查不太完善的基础上,注重以手工稽查和计算机查账相结合的方式获取稽查线索和证据,既便于发现问题,又有利于提高稽查工作效率。具体工作中,要求被查单位打印标准式财务报表,同时结合原始凭证,运用传统的稽查技术,分析和核对报表之间的数据逻辑关系,参照同类行业的利润率、成本率、费用率等综合指标进行分析,寻找出稽查方向和突破口。同时,将有关电子数据按传统会计账册形式编织成三栏式简易账户,建立模拟人工会计表格体系,并运用传统顺查、逆差、全查等方法去稽核,寻找疑点,然后运用调查方法和分析方法获取稽查证据。这样虽然工作比较繁琐,但仍不失为是当前条件下开展税务稽查最有效的手段。同时,针对会计电算化企业特点,我们还对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了检查:一是数据完整性的检验。注重了数据归集输入错误、故意不按规定数据作出调整等问题。二是凭证顺序号的检验。在财会电算化系统中,业务收入应按其发生的时间自动编号记录,如发现缺号则应查明缺号原因。三是大笔整数业务检验。避免关联企业不实的业务往来,甚至直接虚列费用的办法。
重塑知识结构。会计电算化软件品目繁多,软件形式各异,造成税务稽查人员难以应付各类电算化软件。为此,我们通过多种培训方式,大力提高稽查人员计算机操作技能,利用现有综合征管软件和办公软件提高税务稽查工作效率。在开展电算化税务稽查前能够进入综合征管软件查询被查企业的税务登记信息,一般纳税人认定信息等申报信息、发票信息、税负率信息、会计电算化信息等,掌握被查企业的第一手信息资料,做好查前分析,制定相应的检查方案;检查过程中,可以利用税务系统的金税信息和银行对账单信息通过资金流和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认证、报税、滞留发票信息所反映的物流信息进行比对,判断被查业务的真实性和有无账外经营嫌疑,同时能够直接面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熟练进入系统查验程序设置,会熟练使用查账软件,在纳税人授权并设置查询用户的前提下能够进入系统熟练查询;检查后,能够利用综合征管软件直接监控稽查执行入库信息,对予逾期拒不执行入库的纳税人,除采取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措施外,能够在综合征管软件系统内开展网上协察工作,并向基层分局发出提示信息,协助执行。同时,还可以运用综合征管软件对被查企业进行查后跟踪,掌握检查前与检查后税负率的增减变化情况,将以查促管和整顿税收秩序的工作落到实处。
三、取得的初步成效
工作质效大幅提升。传统手工操作,既要翻阅企业账簿、记账凭证,又要账账核对、账表核对,费时费力。如分析性复核工作,以前手工操作时,需要人工收集大量数据资料,数据的整理、填列和计算也需要大量时间。而在会计电算化稽查环境中,利用原始电子数据,借助工具软件,原来需要5-7天才能完成的任务,现在只需2-4天。
稽查广度有效拓展。手工查账对一些业务量大的业务,一般采取随机抽样检查的检查方法,检查、核实比例较低,而通过数字化查账助手软件,只需制作一个模型,几秒钟时间,即可把所有的符合条件的凭证筛选出来,从而得到一个详细、具体的结果。例如:要对账簿中的人员工资进行汇总以检查与报表数是否相符,用工资对应的标识进行筛选,所有科目中的工资自动都被筛选出来,准确率达到100%。
水利调查报告范文4
平面向量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点,主要表现在运用向量解决问题是一种“通性通法”,属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强调的“人类共通能力”之一。平面向量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引入高中数学课本以来,就备受教育实践者和评价者的青睐。但是从近年来高考试卷来看,中学生在这一块失分现象非常严重,故需要从高三学生对平面向量概念的理解层面给予深入探讨。
一、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主要调查高三学生对平面向量的认知水平和特征,本研究调查对象为某市级重点中学,共231名学生。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访谈过程分两个步骤,首先采用标准式访谈,然后笔者采用自由式访谈。
(三)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依据Pirie和Kieren的数学理解模式,调查高三学生对平面向量概念的理解的水平。(见图1)。
这一模式可描述理解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但Pirie和Kieren划分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合,不够清晰,在某种程度上和我国现行的课程标准要求不一致。故本研究将其压缩为五个水平:表征、说明、应用、描述、猜想和证明(见表1)。
二、研究过程
(一)概念的表征水平
该水平是指学生能通过自己的语言来揭示平面向量事实、概念的意义,是学生对平面向量的个体性理解。
问题一:请写出你所知道的向量所有表示方法。
高三学生可能给出三个答案:(1)几何表示:用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向量,如AB;(2)坐标表示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向量的起点为坐标原点,终点坐标为(x,y),记=(x,y);(3)字母表示法(整体表示法),如、a等。其中平面向量用来表示与用AB来表示,主要区别在于后者具有形象性,因而也更加直观(结果见表1)。
从统计结果可知,高三学生对平面向量的表示方法还存在欠缺,很多学生直接写出:字母表示法:a,等,却没能写出有向线段的几何表示方法。
(二)概念的说明水平
说明水平是指学习者能对和平面向量有关的问题进行规范、系统的论证和说明,即能对平面向量有关的概念、公式、性质等进行准确地理解。
问题二:以下四个命题正确的是( )。
① =“在地图上把贵阳向正东方向平移3厘米”, =“在地图上把太原向正西方向平移6厘米”,则 ②把正方形ABCD按某向量平移到的轨迹所形成的几何体是平行六面体.
③已知点A=(1,2),点B=(3,5),则把向量按向量 =(-1,2)平移之后所得的新的向量为(1,4).
④向量与向量是共线向量,则A、B、C、D四点共线.
问题二主要考察高三学生对平面向量概念相关性质的理解水平,问题解答结果见表2。
表2表明,学生对平面向量概念性质的理解与表象呈正相关。学生对概念表象理解越深入、越丰富,对性质水平的理解就越准确。鉴于这种情况,笔者按照能够表示平面向量所用正确方法的多少分别抽取5人进行访谈。
于是笔者从回答完全正确的学生中随机选取2人,编码为T1、T2,回答不完全正确的学生中选取2人,编码为F1、F2,从回答完全正确但是仅能够用一种方法表示平面向量的学生中随机选取1人,记为F3。这5人对问题二的回答如下:
你认为“① =‘在地图上把贵阳向正东方向平移3厘米’, =‘在地图上把太原向正西方向平移6厘米’,则 不正确吗?
F1、F2:不正确;F3、T1、T2:正确。
但进一步追问理由的时候,F1、F2、F3三人不知道理或者说不清楚。T1、T2:只要把“贵阳”、“太原”理解为一个点,然后把这个点按照某个方向运动(平移)所得到的轨迹就是向量。
这表明低成绩组的F1、F2、F3对向量的表示和向量概念理解存在问题,T1、T2两人能够从运动变化的角度理解平面向量。概念理解的表象水平会影响学生对性质水平的理解。
那么什么是向量呢?
5人均回答: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那你认为“②把正方形ABCD按某向量平移到的轨迹所形成的几何体是平行六面体”正确吗?
F1、F2、F3三人对此回答都非常犹豫,不能给出明确的回答。T1、T2:正确。
这似乎表明F1、F2、F3对平面向量概念的性质缺乏深刻的数学理解,仅知道向量的概念,停留在“工具性理解”阶段[1]。
(三)概念的应用水平
平面向量的应用水平是指能用平面向量进行创造性思维,提出新的想法或者熟练的技能去解决学习、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为了减少或避免知识基础干扰学生对于平面向量概念的理解,以下回答选取能够用两种或以上方法表示平面向量的学生来进一步检测高三学生对平面向量的证明方法和描述特点水平。
问题三:设向量 如何用坐标来表示?
问题四:设向量如何用坐标来表示?
问题三、四源于教材中的例题、习题。对于这两道题的回答,学生得分均分不高,而且区分度不大,这反映了学生对向量本质缺乏了解是一个普遍现象。
(四)概念的描述水平?摇
概念的描述水平是指学生能够对平面向量进行深刻的、精准的理解,能够从平面向量特有的性质特征去认识和理解问题,在该水平上,学生能够透过问题的表面看出其内在的数学结构本质。
为此,笔者要求问题六解答错误的学生再解决下面问题:
设A(3,7)、B(5,2),将按向量 =(1,2)平移,求平移后所得向量的坐标。
该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面向量的几何形式进行平移的理解。统计表明,对于问题六解答错误的学生有80.4%在这道题中出现错误。
在给出了完整的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大致有如下两种类型:
错解一:=(5,2)-(3,7)=(2,-5)
将x=2,y=-5 代入平移公式x′=x+1y′=y+2 得x′=3,y′=-3,故向量=(3,-3).
错解二:
在错解一中,学生采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但平移公式揭示的是点按向量平移前后坐标的变化关系,并不适合向量平移的规律。在错解二中,直接运用向量的线性运算的加法法则。由于(a,b)在直角坐标系中具有双重意义,它既可以表示一个固定的点,也可以表示一个向量。从第二个错误解答的运算过程看,学生对(a,b)形式的二重意义理解并不充分。
(五)概念的猜想、证明水平
在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厘清证明与推测的区别,区别正确的证明与大胆的猜想尝试。
问题五:若O为ΔABC所在平面内一点,且满足,试判断ΔABC的形状。
问题六:在AOB中,C、E在OA边上,D、F在OB边上,且OC:OA=1:4,OD:OB=1:2,AD和BC交于M,在线段AC上取一点E,线段BD上取一点F使EF过M点,设求证。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高三学生对平面向量的理解水平存在层级递减关系
由调查结果可知,高三学生对平面向量概念的理解水平由最初表象正确率达96.8%到描述层次问题1的正确率87.4%,再到证明定理层面问题五正确率78.3%。这说明高三学生对平面向量概念的理解存在层级递减。在同一层级理解水平上,学生对平面向量概念的理解受问题表征形式干扰,如问题二,虽然几个题项均处在概念性质层面的水平上,但是②正确率明显低于其它题项,说明学生对平面向量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刻。
2.高三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干扰其对平面向量概念的理解
由问题三、四可知,学生对平面向量的概念理解大都用比例的形式来表达,而忽视了向量中含有零元素的情况。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干扰学生对平面向量概念的理解,这在问题二中表现尤为明显,学生对地图中“贵阳”、“太原”等不能把其抽象为具体的点,在对部分学生进一步追问中,又反映了学生套用实数运算率来解决平面向量的问题,忽视了平面向量既有“数”又有“形”的特殊性。
3.高三学生对平面向量概念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
从学生对问题五、六的回答来看,高三学生对平面向量的概念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这种偏差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平面向量在论域上的二维特征与向量分解的唯一性之间的矛盾,导致了学生对平面向量分解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从而造成了问题六回答正确率仅有三分之一;另一方面是学生对平面向量的坐标形式二重意义理解不够充分。在对问题五、六的追问中可以看出,学生利用平移公式和线性运算的加法法则来解决平面向量问题。
(二)建议
第一,强调理解性教学。理解性教学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学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由于平面向量自身的特点,如运算律不同于实数的运算律,因而营造一个“为理解而教、为理解而学”的教学氛围,可以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平面向量知识的同化和顺应,从而有效地完成建构新的知识体系。
第二,注重合作交流。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改变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法(笔者并非否定讲授法,而是认为平面向量学习中,合作学习效果可能更好),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注重合作交流。
第三,加强知识的广度来促进学生理解的深度。本研究表明,学生对平面向量的理解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层级递减的特点,正是学生在对知识理解水平上的差异而体现出其在知识学习中表现出相应的、个体的差异。结合图1,当理解超出了概念理解水平的内侧边界后,学生就有能力将内、外两侧理解水平进行有效地沟通,进而突破和超越了内侧理解水平的边界,从而直接使用现有的理解水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或者概念的多元的表征形式、以包摄性更为广泛的知识来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
参考文献:
水利调查报告范文5
第一条为贯彻执行地质灾害防治“预防为主”的方针,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凤凰路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云南省地质灾害处置规定》,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突发性地质灾害是指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灾害。
第三条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协调一致的原则。各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办事处有关部门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做好地质灾害应急抢险的准备工作。
第四条发生地质灾害或出现险情,应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在区政府、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下,统一指挥和组织地质灾害的抢险救灾工作。
第二章地质灾害等级和灾情报告
第五条地质灾害按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大小,分为四个等级:
一、特大型: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
二、大型: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
三、中型: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
四、小型: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
第六条发现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立即向街道办事处或者国土资源部门报告。其他部门或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接到报告的,应当立即转报凤凰路街道办事处、国土资源部门或者区人民政府。
发生小型地质灾害,凤凰路街道办事处、国土所应在24小时内向区政府、市国土资源局红塔分局报告。
发生中型地质灾害,凤凰路街道办事处、国土所应在24小时内速报区政府、市国土资源局红塔分局,同时越级速报市国土资源局。
发生大型地质灾害,凤凰路街道办事处、国土所应在12小时内速报区政府、市国土资源局红塔分局,同时越级速报市国土资源局,以后每24小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一次工作进展情况,直到调查结束。
发生特大型地质灾害,凤凰路街道办事处、国土所应在6小时内速报区政府、市国土资源局红塔分局,同时越级速报市国土资源局,以后每24小时向国土资源部报告一次工作进展情况,直到调查结束。
第七条发现地质灾害威胁人数超过500人,或潜在经济损失超过1亿元的严重地质灾害隐患点,凤凰路街道办事处、国土所接到报告后,要在2日内将险情和采取的应急防治措施上报有关部门。
第三章应急机构和职责
第八条凤凰路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平时为凤凰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办事处主任任指挥长,分管副主任任副指挥长,国土、交通、水利、卫生、公安、武装、农业、民政、财政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指挥部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凤凰路国土所,具体负责指挥部的日常工作。
凤凰路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的职责:
1、在区政府、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下,组织、协调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2、审定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并进行督促、检查和落实;
3、协调、安排地质灾害防治经费;
4、发生小型及其以上地质灾害时,组织成员赶赴现场,指挥地质灾害现场的抢险救灾工作;
5、配合红塔区地质灾害应急指挥机构的工作。
第四章地质灾害处置
第九条发生小型地质灾害,区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调查和作出应急处理,并将应急调查报告上报区政府、市国土资源局红塔分局。
发生中型地质灾害,由市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及时组织调查和作出应急处理,并将应急调查报告上报省国土资源厅。红塔区、凤凰路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配合。
发生大型地质灾害或特大型地质灾害,由省国土资源厅或国土资源部及时组织调查和作出应急处理。区、凤凰路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配合。
第十条发生小型及其以上地质灾害,凤凰路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即为凤凰路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指挥部由指挥长、副指挥长及办公室、各专业组组成。
第十一条凤凰路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各工作组的职责:
一、凤凰路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职责:
1、制定地质灾害抢险救灾计划和对策措施;
2、组织实施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指挥、协调、实施各项抢险救灾工作;
3、督促、检查各有关部门、地质灾害发生地抢险救灾工作的落实情况;
4、负责组织人员疏散避险、救助遇险人员、排除险情,保障人身、财产安全;采取措施对水、电、路、通信实施有效管理,维护抢险救灾和社会秩序。
二、凤凰路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1、负责与市级抢险救灾指挥部和区级抢险救灾指挥部保持联系;
2、负责救灾物资、资金的筹集、安排、调运;
3、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灾情,经指挥部审核,向区政府、市国土资源局红塔分局报告地质灾害及处置情况;经指挥部审核批准,向社会灾情,编写、印发抢险救灾简报。
4、组织、协调各专业组的工作,与上下和各方面保持沟通和联系,保障信息畅通;
5、贯彻落实上级批示和传达红塔区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的指令;
6、负责处理凤凰路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的日常工作。
三、抢险避灾和灾民转移安置组职责:
由民政、公安、武装、农业、财政等部门组成。
1、组织人员疏散避险,救助遇险人员,排除险情;
2、及时设置避难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点,调配、发放救灾物资,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
3、做好救灾物资的组织、供应、调拨和管理;
4、做好灾民的安抚工作,处理死难者的善后事宜。
四、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组职责:
由国土、交通、农业中心等部门组成。
1、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规模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进行调查,确定灾害等级、成灾范围,尽快查明形成条件、引发因素,对灾情进行评估,提出应急处理措施,迅速有效地减缓或防止灾情加剧;
2、对出现险情的隐患点,分析发生的前兆特征,判断发生的可能性、灾害等级和影响范围,依据前兆特征判断其危险性程度、激发条件,采取有针对性应急措施,阻止或延缓灾害的发生;
3、为地质灾害的救助做好气象预报服务;
4、编写地质灾害速报报告和应急调查报告。
五、基础设施抢险和应急恢复组职责:
由交通、水利、农业、公安等部门组成。
1、尽快配合抢修恢复通信设备和线路,保障抢险救灾通信畅通;
2、尽快配合抢修恢复遭受损坏的公路、桥梁及有关设施,确保灾区主要干线道路畅通,保证抢险救灾人员、伤员和救灾物资的运输以及灾民的疏散;
3、尽快配合抢修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恢复基础设施功能,保障抢险救灾和灾民基本生活。
六、医疗卫生防疫组职责:
由卫生、环保等部门组成。
1、抢救、转运和医治受伤人员;
2、及时检查、监测灾区的饮用水源、食品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灾区疫情;
3、迅速调集、运送灾区所需药品和医疗设备。
七、治安保卫组职责:
由公安、武装等部门组成。
5、配合红塔区地质灾害应急指挥机构的工作。
第四章地质灾害处置
第九条发生小型地质灾害,区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调查和作出应急处理,并将应急调查报告上报区政府、市国土资源局红塔分局。
发生中型地质灾害,由市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及时组织调查和作出应急处理,并将应急调查报告上报省国土资源厅。红塔区、凤凰路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配合。
发生大型地质灾害或特大型地质灾害,由省国土资源厅或国土资源部及时组织调查和作出应急处理。区、凤凰路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配合。
第十条发生小型及其以上地质灾害,凤凰路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即为凤凰路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指挥部由指挥长、副指挥长及办公室、各专业组组成。
第十一条凤凰路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各工作组的职责:
一、凤凰路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职责:
1、制定地质灾害抢险救灾计划和对策措施;
2、组织实施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指挥、协调、实施各项抢险救灾工作;
3、督促、检查各有关部门、地质灾害发生地抢险救灾工作的落实情况;
4、负责组织人员疏散避险、救助遇险人员、排除险情,保障人身、财产安全;采取措施对水、电、路、通信实施有效管理,维护抢险救灾和社会秩序。
二、凤凰路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1、负责与市级抢险救灾指挥部和区级抢险救灾指挥部保持联系;
2、负责救灾物资、资金的筹集、安排、调运;
3、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灾情,经指挥部审核,向区政府、市国土资源局红塔分局报告地质灾害及处置情况;经指挥部审核批准,向社会灾情,编写、印发抢险救灾简报。
4、组织、协调各专业组的工作,与上下和各方面保持沟通和联系,保障信息畅通;
5、贯彻落实上级批示和传达红塔区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的指令;
6、负责处理凤凰路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的日常工作。
三、抢险避灾和灾民转移安置组职责:
由民政、公安、武装、农业、财政等部门组成。
1、组织人员疏散避险,救助遇险人员,排除险情;
2、及时设置避难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点,调配、发放救灾物资,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
3、做好救灾物资的组织、供应、调拨和管理;
4、做好灾民的安抚工作,处理死难者的善后事宜。
四、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组职责:
由国土、交通、农业中心等部门组成。
1、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规模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进行调查,确定灾害等级、成灾范围,尽快查明形成条件、引发因素,对灾情进行评估,提出应急处理措施,迅速有效地减缓或防止灾情加剧;
2、对出现险情的隐患点,分析发生的前兆特征,判断发生的可能性、灾害等级和影响范围,依据前兆特征判断其危险性程度、激发条件,采取有针对性应急措施,阻止或延缓灾害的发生;
3、为地质灾害的救助做好气象预报服务;
4、编写地质灾害速报报告和应急调查报告。
五、基础设施抢险和应急恢复组职责:
由交通、水利、农业、公安等部门组成。
1、尽快配合抢修恢复通信设备和线路,保障抢险救灾通信畅通;
2、尽快配合抢修恢复遭受损坏的公路、桥梁及有关设施,确保灾区主要干线道路畅通,保证抢险救灾人员、伤员和救灾物资的运输以及灾民的疏散;
3、尽快配合抢修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恢复基础设施功能,保障抢险救灾和灾民基本生活。
六、医疗卫生防疫组职责:
由卫生、环保等部门组成。
1、抢救、转运和医治受伤人员;
2、及时检查、监测灾区的饮用水源、食品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灾区疫情;
3、迅速调集、运送灾区所需药品和医疗设备。
七、治安保卫组职责:
由公安、武装等部门组成。
5、配合红塔区地质灾害应急指挥机构的工作。
第四章地质灾害处置
第九条发生小型地质灾害,区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调查和作出应急处理,并将应急调查报告上报区政府、市国土资源局红塔分局。
发生中型地质灾害,由市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及时组织调查和作出应急处理,并将应急调查报告上报省国土资源厅。红塔区、凤凰路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配合。
发生大型地质灾害或特大型地质灾害,由省国土资源厅或国土资源部及时组织调查和作出应急处理。区、凤凰路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配合。
第十条发生小型及其以上地质灾害,凤凰路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即为凤凰路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指挥部由指挥长、副指挥长及办公室、各专业组组成。
第十一条凤凰路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各工作组的职责:
一、凤凰路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职责:
1、制定地质灾害抢险救灾计划和对策措施;
2、组织实施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指挥、协调、实施各项抢险救灾工作;
3、督促、检查各有关部门、地质灾害发生地抢险救灾工作的落实情况;
4、负责组织人员疏散避险、救助遇险人员、排除险情,保障人身、财产安全;采取措施对水、电、路、通信实施有效管理,维护抢险救灾和社会秩序。
二、凤凰路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1、负责与市级抢险救灾指挥部和区级抢险救灾指挥部保持联系;
2、负责救灾物资、资金的筹集、安排、调运;
3、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灾情,经指挥部审核,向区政府、市国土资源局红塔分局报告地质灾害及处置情况;经指挥部审核批准,向社会灾情,编写、印发抢险救灾简报。
4、组织、协调各专业组的工作,与上下和各方面保持沟通和联系,保障信息畅通;
5、贯彻落实上级批示和传达红塔区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的指令;
6、负责处理凤凰路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的日常工作。
三、抢险避灾和灾民转移安置组职责:
由民政、公安、武装、农业、财政等部门组成。
1、组织人员疏散避险,救助遇险人员,排除险情;
2、及时设置避难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点,调配、发放救灾物资,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
3、做好救灾物资的组织、供应、调拨和管理;
4、做好灾民的安抚工作,处理死难者的善后事宜。
四、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组职责:
由国土、交通、农业中心等部门组成。
1、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规模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进行调查,确定灾害等级、成灾范围,尽快查明形成条件、引发因素,对灾情进行评估,提出应急处理措施,迅速有效地减缓或防止灾情加剧;
2、对出现险情的隐患点,分析发生的前兆特征,判断发生的可能性、灾害等级和影响范围,依据前兆特征判断其危险性程度、激发条件,采取有针对性应急措施,阻止或延缓灾害的发生;
3、为地质灾害的救助做好气象预报服务;
4、编写地质灾害速报报告和应急调查报告。
五、基础设施抢险和应急恢复组职责:
由交通、水利、农业、公安等部门组成。
1、尽快配合抢修恢复通信设备和线路,保障抢险救灾通信畅通;
2、尽快配合抢修恢复遭受损坏的公路、桥梁及有关设施,确保灾区主要干线道路畅通,保证抢险救灾人员、伤员和救灾物资的运输以及灾民的疏散;
3、尽快配合抢修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恢复基础设施功能,保障抢险救灾和灾民基本生活。
六、医疗卫生防疫组职责:
由卫生、环保等部门组成。
1、抢救、转运和医治受伤人员;
2、及时检查、监测灾区的饮用水源、食品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灾区疫情;
3、迅速调集、运送灾区所需药品和医疗设备。
水利调查报告范文6
关键词:水利水电类专业;学生科技;创新;实践
作者简介:赵道利(1973-),男,湖北洪湖人,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副教授;郭鹏程(1975-),男,陕西府谷人,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副教授。(陕西 西安 71004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水利水电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185-02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大学生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开展创新学习、创新研讨和创新实践等活动。但长期以来,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学生参与率低、科技创新活动长效机制缺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在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不断总结、改进,逐步探索出了一套组织与管理方法,促进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良性循环。
一、水利水电类专业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改革与实践
1.制定了一套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管理的规章制度
西安理工大学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学理论为基础,制订了《西安理工大学科技竞赛活动的管理办法》、《西安理工大学关于加强学生创新教育的规定》、《西安理工大学关于对“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等竞赛活动指导教师的奖励办法》、《西安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管理办法》等二十余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管理的规章制度,就学生科技创新与学科竞赛的组织机构、职责、竞赛等级及分类、指导教师工作量计算、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活动的奖励办法等都做了具体而详尽的规定。其中,对按期完成科研立项项目的学生和获得各级竞赛奖项的学生给予创新学分及奖金奖励,在推荐免试研究生、选调生、双优生、学年综合测评、评优评先等方面优先考虑,营造了浓厚的科技文化氛围,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
2.发挥学生科技协会和科技小组的组织、引领作用
为了更好地组织广大同学参加科技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科技知识和科技创造能力,促进学院学生科技活动的蓬勃发展,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于2005年4月成立了学生科技协会,该协会由科普部、竞赛部和调研部等部门组成,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发展各类与科技制作相关的学术研究及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科技知识及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学生科协的主要工作有:
第一,“大禹讲坛”。定期聘请学科相关专家、学者或优秀学生进行报告或学术讲座,以此作为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提升活动品味,开阔科技视野,不断增强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新平台。
第二,形成相对固定的科技活动小组,定期开展小组活动。水利水电学院学生科协经过改组,首次以学生姓名命名科技小组,引领和带动广大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例如:赵明仓制图小组以CAD、3DMAX等为辅助工具,培养成员对工程图纸的理解,该小组组长赵明仓同学在2012年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中获得了水利尺规和水利全能两个二等奖;杨博航模小组对有航模兴趣的学生进行航模知识培训,组织他们进行航模模型制作和调试,组织参加各项航模比赛,该小组组长杨博同学在2012年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中获得了全国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3.以科技竞赛为契机,培养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在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实践的能力素质,是将知识用于实践的过程,而参加科技竞赛能有力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参加科技竞赛,尤其是“挑战杯”等综合性较强的竞赛,都要求参赛者的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因此在准备过程中要促使学生主动去学习一些相关的先进技术和知识,同时积极主动的参加各种培训以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类专业学生参加的科技竞赛主要有:“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和科技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学校、学院举办、组织的其他学术科技竞赛,等等。
4.加大对学生科技活动的资助和奖励力度,推进水利水电类专业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第一,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挑战杯”和其他各类竞赛为契机,积极组织教师和学生进行选题与立项申报,学校进行统一评审,从中择优资助,并加强阶段性考核。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每年资助20项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每项资助0.5万~1万元,主要用于购买必要的实验耗材、元器件、图书资料以及相关调研、学术交流等。学生按计划完成项目并经验收合格后,可获得2~4个创新学分。
学校要对参加“挑战杯”、水利创新设计大赛和节能减排大赛等的申报作品提前在校内进行多次评审和改进,对创意较好并能按期完成各阶段任务的作品按其等级高低进行分级资助。对前期立项资助但未按期完成作品的资助经费予以收回;对前期自筹经费项目,只要最后能达到最终资助要求,也按相应资助额度补差。这种资助方式可以确保有限经费的合理使用,而且通过多次校内公开评审和答辩,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便于学生发现作品缺陷并及时改进,提高科技作品的质量;同时,这种公开的评审和答辩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来。
第二,科技作品完成后,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对获得较好成绩的项目进行奖励,促进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为进一步加强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和联系,推动学校教育事业发展,鼓励在校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创新能力,2012年起,西安理工大学与江苏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协议,由该单位向西安理工大学捐赠50万元,设立“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奖学金”,创新奖学金重点资助学生开展的科技发明、制作、设计及分析等相关科技活动。该奖学金将连续5年,每年以10万元奖励20名在科技创新方面有突出成绩的在校本科生,每人奖励5000元人民币。
5.以校内开放实验室和工程训练中心为基地,支持学生制作样机并进行调试
全校各实验室均向学生免费开放,提供所需要的实验设备,做到保证使用,悉心指导。
第一,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实验教学中心主要有水力学、水利水电工程、水资源与农业水土工程、动力工程和水利电力自动化等实验室,学生只要提前预约,均可在实验室开展相应的试验或研究工作。
第二,学校的“机械工程实验中心”、“精密仪器实验中心”、“‘三电’实验教学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和“现代分析测试中心”等实验室均可面向学生开放,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
第三,学校的工程训练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配备有各种原动机、传动机构、执行机构、部分小型先进加工设备和常用工具等,学生在该中心可根据作品的设计方案,亲手制作样机,并完成测试、试验和改进等工作;对于无法做出样机的作品,也可以用计算机软件等手段实现动态演示,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6.针对水利水电类专业的特点,积极开展以社会调查为主的科技创新活动
在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类专业中,电气、热动专业(水动方向)的学生依托其专业,可以开展机械、电子、控制和信息技术类的科技活动,而水利水电工程和水文及水资源、农业水利工程等专业的学生由于缺乏机械、电子和控制方面的基础,制作科技作品不是其强项,针对这种情况,学院要积极组织教师和学生针对当前水利水电行业的一些热点问题,引导学生确定调研工作的总体方向,选准调查实践活动的突破口,组织学生提前准备好调查提纲,明确调查目的、调查范围、调查地点、调查对象和调查的重点,并设计统计表格或调查问卷等,学生经过充分的准备,带着问题深入实践,获得相应的调查结果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建言,最终形成社会调查报告或学术论文,也可作为作品参加“挑战杯”等竞赛。
例如:近年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类专业学生完成的社会调查报告类作品主要有:“西部大开发中水资源利用极限及临界调控模型”、“长安八水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调查报告”、“面向生态的黄河流域二次配水仿真模型研究”、“城市水问题现状分析与节水方案研究——以西安市为例”、“渭河径流过程变化对泾渭湿地水文的影响”和“西安市高校节水调查及对策研究”等,这些作品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均取得了较好成绩。
二、结语
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可以促进大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实践能力,缩小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的距离。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类专业通过多年的实践,已有70%的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全部学生参与了各类实践与创新活动,超过50%的学生参加了“挑战杯”、水利创新设计大赛等科技活动,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实现了良性循环。通过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明显增强,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总体评价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应用能力强,创新素质高”。
参考文献:
[1]周培松,孟三爱.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调查与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06,(12).
[2]全洪兵,张绍荣,李彦.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与思考[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3]蔡安江,郭师虹,阮晓光.浅谈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4]田野,钱桦,陈劭,等.以科技竞赛为龙头,构建机电类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J].中国林业教育,2009,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