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工作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发展工作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发展工作计划

科技发展工作计划范文1

一、2012工作开展情况

(一)重点道路征地拆迁进展顺利。

(二)市政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三)棚户区改造深得民心。

(四)基础设施管理再上新水平。

(五)城市规划及城中村改造。

(六)建筑质量及安全生产监督。

(七)城市防汛工作。

(八)热线办理工作。

二、2013年工作计划

2013年是我区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是新一届政府换届后的关键年,这一年将迎来十艺节的召开,我委将以此为契机,抢抓机遇,奋力开拓,掀起城市建设工作的新,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十艺节的胜利召开。

(一)抓好棚改片区的拆迁建设工作。

(二)努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1.市政道路建设。2、河道改造项目3、区属公园改造项目。

(三)推动城中村改造工作。为切实推进城中村改造,2012年我区成立了城中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和指挥部,下一步要切实开展工作,3个已批复项目的规划手续,协调市有关部门加快对项目用地范围内违法建设的认定工作,切实加快项目推进进程;尽快启动城市规划区规划城镇建设用地以外一般村庄的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辖区一般村庄共计56个),方案编竣后上报市规划局审批,力争早日开工,改善村民的居住生活条件。

(四)启动百年风情区建设。为全面做好百年风情区的保护性改造建设,打造独特的“文化名片”,我区将启动百年风情区建设。一是实施范围。本次拟实施的范围北至经一路,南至经四路,西至纬十二路,东至纬六路-小纬六路,总用地面积约0.69平方公里(69.46公顷),共涉及五里沟和西市场两个办事处。二是建筑布局。建筑布局要紧紧把握“核心塑造、肌理延续、功能复合和尺度把握”这几个重要方面,通过创意文化、历史风貌核心的塑造将分散的历史建筑串联成为特色街区,形成功能复合充满活力的建筑空间。三是沿街商铺、房屋修缮方案。修缮的重点街道为经二路、经三路、经四路、纬八路;开埠期间建成的近代建筑全部按统一标准修缮,修缮一定要保持建筑的近代风格,店面牌匾均按照近代风格装修;对拥有重要建筑的单位,如蔡公时殉难地小楼、经四路基督教堂、饭店、省立医院重点修缮;拆除沿街违章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加强对沿街城市建筑的管理,规范市容和交通秩序。

科技发展工作计划范文2

1、加强党员干部政治理论知识学习;

2、加强职工业务知识掌握能力;

3、领导班子要多深入基层,深入调研;

4、要加大稽查力度,防止逃费、漏费现象发生;

5、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征稽站支部结合自身实际,针对以上5条意见建议,经过党员干部、群众、支委会会议讨论研究,提出了促进依法征费科学发展的主要思路和措施,现制定如下整改方措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

要深刻认识当前形势下加强理论学习的极端重要和紧迫。要把通过学习实践活动焕发出来的学习自觉坚持发扬下去,在深入学习《江民论科学发展》和《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等理论知识上下功夫;要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掌握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通过学习,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和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政治敏锐和政治鉴别力的能力和水平;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定和自觉的能力和水平;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认识形势、研究情况、解决问题,开拓进取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党锻炼、加强自身修养的的能力和水平;提高自觉学习业务知识,做好养路费征收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能力。

针对目前改e开放的发展形势,结合我站实际工作的情况和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的工作要求,深入开展业务培训活动。一是定期业务培训,提升执法人员掌握交通行政处罚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提高全体人员的业务素质。二是不定期进行答题测试。三是组织办公室人员进行微机培训,有效利用工作时间对干部职工进行微机基本知识及操作培训,力争尽快掌握操作技术,最终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并通过办公自动化,加快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型机关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提升办公效率。

三、严格对干部的年终考评和考核制度。

依照公务员考核有关规定,结合我站的实际情况,对干部的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做好年终考核评定工作。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完善对各个岗位、各类人员的考核办法,力求做到科学规范、客观公正,为干部的提拔、晋升、辞退和奖惩提供依据。

四、领导班子成员要深入基层,解决实际问题。

领导干部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落实三分之一的时间深入基层的要求,广泛听取基层群众意见。在深入基层时要做到业务工作与思想工作结合起来,布置检查工作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要注意与干部的谈心交流,全面掌握干部的工作动态和思想动态,及时向x党委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

五、加大执法力度,维护公平执法的良好环境。

要加大逃费、漏费车辆的查处力度,分管领导要定期或不定期带领内部稽查队进行检查指导,完成不力的班组下达督导意见;造成不良影响,严重影响站工作开展的按照有关规定处理,确保各项任务的落实和工作的到位。切实解决干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

科技发展工作计划范文3

一、目的要求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统领全局,把深入宣传发动作为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一环抓紧抓好,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推动学习实践活动健康有序深入开展,更好地为*水文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宣传工作落到实处,由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谢建强全面负责局系统宣传工作,局活动实践领导小组下设工作组成员叶杰锋、王新伟、王步杰、刘静三位同志具体负责宣传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各基层水文站由所属站队长具体负责本站的宣传工作。

三、宣传重点

1、宣传*市委和水利局党委关于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精神、工作部署和活动安排。进一步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

2、宣传*水文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总体安排和实施方案;做好动员会、培训班、座谈会、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总结会等重要活动和局领导调研活动的内外宣传;宣传*水文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

四、工作安排

按照《*市水利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宣传工作方案》要求,坚持宣传活动贯穿学习实践活动始终,围绕每个阶段的重点工作开展工作的原则,分阶段、分步骤做好宣传工作。

(一)大力营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宣传氛围。

1、悬挂宣传标语。*水文局办公大楼和各基层测站都要悬挂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布标,并且要根据学习实践活动的不同阶段,及时更换不同内容。(要充分利用基层测站优势,通过测站的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2、在局机关阅览室及活动室设立学习园地。及时交流、报道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新进展及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

3、活动期间,宣传组负责编发“*水文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简报”,及时总结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党员干部思想的新提升、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业绩。希望各科室踊跃投稿。

4、在分局网站开辟宣传专栏或论坛,反映全局上下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呈现出的新精神和新风貌。及时局机关和下属各测站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新闻稿件。

5、各科室应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及特点,创造性的开展宣传工作,并及时将情况上报局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二)积极营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舆论氛围。

1、在分局设立“科学发展问计箱”发动干部职工为*水文科学发展建言献策。

2、向干部职工、有关单位发出问卷调查表,扩大宣传面,广开言路。

3、积极主动向市水利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汇报,按照市水利局学习实践活动工作组的部署,及时宣传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主要经验和先进典型。

五、宣传口号

1、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2、结合水文工作实际,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落到实处。

3、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长治久安固根基,人民群众得实惠。

4、科学发展,造福人民。

5、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和谐水文。

6、坚持实事求是,服务科学发展;

7、抓好工作机制创新,推进水文工作科学发展。

8、提高水文发展水平,着力改善民生条件。

9、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水文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10、加强洪防御水旱灾害促进经济发展

11、加强洪水管理保障防洪安全

六、工作要求

注重宣传质量。坚持立足实际,结合水文工作和特点,用平实的语言阐释深刻的道理,用生动的事例和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表现先进典型的高尚精神,切实增强宣传报道的实际效果。

科技发展工作计划范文4

[关键词]新课程学校发展计划校长支持性环境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正在进行的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础教育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学校发展计划则是一套从国外引进的比较先进的学校管理理念和技术。在实施学校发展计划的过程中,校长要联系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实际,正确地履行校长在新课程改革中的角色职责,为新课程改革营造一个适宜的管理环境,去统领和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一、新课程改革中的软肋——新课程改革需要寻求一个支持性的管理环境

较之以往,新课程改革的确是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涉及到学校各个方面,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当新课程改革实施到了一定深度,触及到学校的文化、制度、管理理念等深层次问题的时候,教师们就会感觉到无奈和无助。教师们迫切需要一个为他们提供开放的、自由的,能够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的,能在新课程改革中充分施展才华的支持性的管理环境。然而,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一个软肋就是一个从制度层面、从学校整体出发的管理良性环境没有先期建立起来。尽管在实施过程中,一些学校也能够对原有的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学校管理做局部的改革,但显然这样的做法是被动的和辅的。解决这一软肋的关键人物在于学校校长。校长必须为学校进行新课程改革提供一个支持性管理环境,这对校长来说是一个新挑战。

在新课程改革中,校长的关注点在哪里?何为校长应为之事?这些问题应引起校长足够的重视、思考和正确定位。校长应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主动者,去统领全局,去寻觅和建立一个能从学校整体上,从制度层面上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一个支持性的学校管理环境。学校发展计划无疑是一个可供校长选择的较为理想的选项。

二、学校发展计划与新课程改革——学校发展计划下的学校管理适合并能够支持新课程改革无论是在学校发展计划下的学校管理,还是新课程改革,都反映了当今时代经济、文化、社会的相同背景,都体现了现代教育、现代学校管理发展的新趋势,其底蕴和渊源是一致的。

两者所处的层面不同,但相互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可分割的关系。显然,前者对于后者是一种根本性的支持,能为后者提供一个适宜的良性的管理平台,一种安全背景,一种自由氛围,一个制度支撑,一种生长的“土壤”。这正是前期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许多学校所缺失的,是许多校长在新课程改革中需要寻觅和建立的一个新的学校管理模式。而这一新的管理模式是可以在学校发展计划的技术及理念引领下建立起来的,因为他们本来就是一脉相承的。

三、新课程改革应成为学校发展计划制定与实施的重要关注点——校长要制定一个能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支持的学校发展计划

总体上说,旧的管理理念及模式与新课程改革是格格不入的。在全国中小学校广泛开展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一些学校管理层面引入了学校发展计划。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因此,校长在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计划的过程中必然要把新课程改革作为一个热点来关注,从而制定出一个能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支持的学校发展计划。(一)在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计划过程中,校长必须明确和处理好与新课程改革的关系。如果从学校管理学角度来考查这两者关系的话,学校发展计划引发的学校管理改革必须承担起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支持性管理环境的历史使命,即在学校发展计划下学校能形成一个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相通的全局性的管理制度、工作平台、文化背景,去正面服务新课程改革。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主动统领和倡导新课程改革,使校内形成一种新课程改革的驱动力。

在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计划的过程中,校长必须将新课程改革纳入视野。一方面校长在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计划的全过程中必须深切关注新课程改革。另一方面,不能将学校发展计划的实施与新课程改革割裂开来,学校发展计划不应是充当一个被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角色,而应该做新课程改革的主角,将新课程改革主动纳入到学校的发展计划当中去,从学校整体层面去规划和推进新课程改革。(二)既然学校发展计划与新课程改革是一脉相承的,学校发展计划就可以也应该要有意识地将新课程改革的一些具体策略、行动纳入到学校发展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的具体过程中,使这两者同步发挥各自的作用,相互交融在一起,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比如在学校发展计划具体的目标和措施上,应该有目的有步骤地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任务加以体现,并通过学校发展计划的实施得以落实。还可以有意识地通过学校发展计划目标体系去构建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规划,有步骤、分阶段地去推进新课程改革。比如,第一步可以是建立一个与新课程改革目标一致的学校管理制度,第二步是围绕新课程改革实施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抓好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第三步回到课堂上来,通过课堂教学的改革实施新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三)要在学校发展计划基础上建立一个适宜于新课程改革的自主管理机制——校本管理机制。所谓校本管理是指以学校为本位的管理,是学校组织有相当大的办学自主权,并根据学校本身的特性和需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校本管理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学校的管理是否立足于学校的根本,从学校的本色出发,进行自我管理;二是学校是否有能力、有权力、有责任进行自我管理。学校发展计划自下而上,广泛参与等机制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第一个问题,同时也对第二个问题提出了匹配性的要求。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需要学校能从学校的本源出发,从当地社会发展的特点出发,从学校的条件、问题和特色出发来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学校的本源是什么?当地社会发展的需求是什么?学校的发展条件和问题在哪里?学校需要如何定位?学校需要配备怎样的教师?培养怎样的学生?诸如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学校发展计划的制定过程很好地加以解决,从而更好地配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形成校本课程,开展校本研修,发生真正意义上的校本管理。(四)在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计划的过程中,校长要

科技发展工作计划范文5

关键词:计划生育;新机制;人口管理科学;人本主义

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促进人口管理科学的新发展,不仅反映了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先进执政理念,而且体现了人口管理方式的进步,反映了人口管理科学的要求。如果我们回顾人口管理学的发展,进而追踪管理科学的发展历史,就可以看到,我国计划生育工作从旧机制转向新机制,与人口管理科学从传统走向现代有密切联系,并且对人口管理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管理科学从理性主义到人本主义的演变

人口管理科学是管理科学在人口管理领域的应用,因而人口管理科学的发展是和管理科学的发展演变密不可分的。

管理科学是工业社会的产物,诞生于20世纪初,一百年来,经历了从泰罗的古典科学管理理论到行为科学理论,再到现代管理科学理论的演变,其管理哲学也从理性主义逐步向人本主义升华。

以泰罗制为代表的古典科学管理理论,虽然以其科学理性在管理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其理论本身包含着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即:“理性”与“人性”的矛盾,在追求标准化和科学化的理性的同时,也在不断压抑人的心理需要和行为发展。古典管理学视管理客体为“经济动物”,主张对管理客体实行“物本管理”。其管理方式表现为重物轻人,把人当工具来管理,工人只是作为“机器的附属品”。“理性”在古典管理科学那里,被推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二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企业外部竞争愈加激烈,企业的战略规划和科学经营决策要求日益提高,以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乃至博弈论为代表的现代管理科学随之诞生。现代管理科学既吸取了泰罗科学管理理性的营养,又注重了行为科学对“人”的研究,使得人本管理开始以人的知识和能力为核心,进一步强调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具有现代化意义的“以人为本”。

二、人口管理学从理性主义到人本主义的转变

与一般管理科学的发展轨迹一样,人口管理科学的发展也遵循了从理性主义到人本主义的演变逻辑。虽然“人口管理学”这一学科概念提出的历史并不长,但是人口科学历史久远,内容丰富,并且人口科学的理论探索从来都没有忽视过人口管理的内容。

西方早期的人口思想是近代人口科学重要的思想来源。其主要代表人物色诺芬(Xenophon,公元前430一公元前354)、柏拉图(Platon,公元前427一公元前347)和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公元前384一公元前322)以及后来的重商主义都分别提出过国家干预婚姻、调节人口的主张。色诺芬对当时国王用人口是否增长作为评价官员政绩标准的做法十分赞赏;柏拉图主张由统治者规定结婚年龄和男女配偶选择,让最优秀的男女互为配偶;亚里士多德更认为国家的主要职责就是调节人口数量,使之稳定在一定程度并协调其相互关系。重商主义则提出国家应采取各种手段鼓励人口增殖,甚至不惜从其他国家“获得”人口。

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人们对人口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多的研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已认识到经济上的需求是调节人El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而空想社会主义者如康帕内拉更强调婚姻和生育都必须服从社会的控制和调节。

在人口思想史上都是空前的。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基本思想为从事人口研究和人口管理的人们所熟知,他的“两个级数”、“两种抑制”将人口管理推向了理性主义的极致。

到20世纪上半叶,伴随着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人口科学研究更加全面系统,技术方法也更加成熟先进,涌现出大批经典的人口研究理论成果,如著名的“人口转变理论”、“适度人口理论”,以及凯恩斯的“失业理论”等都发端和发展于这一时期。这些理论成果虽然对人口过程的变动规律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但在人口管理的哲学理念上,仍然完全是理性主义的,贯彻了较多的“国家意志”和集体理性。

近年来,人口管理科学注意吸收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营养,将人口行为的家庭人本需要与社会理性规范相结合,引导人们树立对社会生育规范的文化认同,将人口管理推向了更具人口现代化意义的人本主义。

三、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是对人口管理科学的政策实践和理论推动

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而提出的一种新的人口管理方式和新的人口制度安排,它反映了中国的人口管理正按照人口管理科学的发展引领,从理性主义向人本主义转变。它不仅是对传统的古典人口管理科学的革命,而且是对微观人口管理学的超越和对现代人口管理科学的呼唤。这表现在:

1.在政策基点上,新机制完全遵循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按照现代人口管理“以人为本”理念的要求,要改变人们的生育行为,就应该对影响人们生育行为的各个要素特别是社会支持和自信心进行调控,通过引导人们对社会生育规范的感知和对遵循规范的评价,建立一种生育文化认同,使人们生育行为规范化。

科技发展工作计划范文6

一、开展“三民”走访接访活动,全力关注民生

二、落实党员干部谈心制度,促进党内和谐

三、建立乡村两级服务平台,推进职能转变

四、加强作风整顿和效能建设,改进机关作风

将2008年作为“机关作风整顿年”,在深入开展“三民”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培训、严肃纪律、严格检查等措施,切实解决机关干部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全市党政机关推行“禁酒令”,这一做法得到了德州市委的充分肯定,并在德州市推广。对行政执法部门实行准军事化管理,提高了规范执法、严格执法的水平。在全市党政机关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活动,72个职能部门向社会印发《便民服务手册》,公开服务承诺,落实便民措施,进一步更新观念、转变职能、创新管理、完善制度、规范行为,以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为导向,全面加强机关效能,改进机关作风,改善机关管理,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努力打造良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

五、完善农村干部党员星级化管理机制,激发工作热情

政村中,拥有星级支部书记760名,占总数的76.2%。星级支部书记全年报酬、补贴平均4800多元,最高的达到8000多

元。同时,将星级化管理向其他村干部延伸、向农村无职党员延伸、向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延伸,实行五星级管理机制,一年一评,动态管理,实现了星级化管理对所有领域的覆盖,进一步提升了广大党员的政治荣誉感、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和大局观念。每年“七一”前,市委对农村党支部书记授星表彰,对五星级党员进行通报表彰,乡镇对其他农村干部授星表彰,从而形成了对农村干部和全体党员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了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六、打造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巩固基层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