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际金融小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际金融小论文范文1
关键词:金融危机服装业中小企业
0引言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造成全球金融市场动荡,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出口贸易也深受影响,中小型服装企业受到的冲击尤为严重。
为了帮助中小企业应对危机,政府4次上调出口退税率、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拉动内需、实行降息,为2009年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以来的起暖回升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但是今后服装业的发展局势仍然令人担忧。本文试图从行业环境、政策环境、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苏南中小型服装企业如何在关键时刻根据外部环境适时调整状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实现内外平衡。
1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服装行业
受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下调、国际市场疲软、货币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2008年1-11月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实现利润1042亿元,同比下降1.77%,增速较2007年同期回落了38.76个百分点。这实质上反映出金融危机下服装行业需求下降、产品滞销等问题。2009年1~5月服装行业利润的增长幅度为16.60%,高于2008年同期水平,经济效益略有提高。
投资是服装行业经济运行的“三驾马车”之一,但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增速明显放缓,生产企业投资信心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2009年3月以来,服装行业投资逐月回升,反映了服装企业对市场前景信心的恢复。
2008年以来中国服装产品出口增长缓慢,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197.9亿美元,增长4.1%。由于金融危机下国际消费市场需求低迷,我国服装产品出口一度受阻,甚至出现负增长。2009年上半年我国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458.6亿美元,下降8.2%,负增长形势依然严峻。
综合以上产销情况、经济效益、投资情况、出口概况等主要行业数据指标判断,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服装行业也经历了外需市场持续低迷、内需市场稳步回升的双重考验。2009年上半年,由于稳定的国内市场和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政策支持,我国服装行业总体呈现了积极的变化,3月份以来呈逐月回升之势,这将为我国苏南中小型服装企业发展提供较好的宏观环境。调查也发现,50%的企业预期苏南服装行业整体经济将平稳发展。面对未来严峻的挑战,中小服装企业应不断推进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改革进程,在困境中实现平稳发展。
2金融危机影响下的苏南中小型服装企业
位于苏南地区的常熟,是闻名全国的服装生产和集散基地,有着“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的称号。常熟市目前共有服装企业4000多家,年产服装达6亿多件(套),年服装销售额达500多亿元,规模型企业达到819家,对地方财政的贡献也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一,服装业已发展成为支柱产业。目前,常熟有40个省级以上品牌,总数量在江苏省县(市)中名列第一,其服装产业在苏南地区乃至江苏省都有着极强的代表性。
本次调查共走访中型企业9家,小型企业11家,其中包括内销型和外销型企业,配合调查的这20家企业的平均成立时间为11年,这与江苏服装产业11年的成长历程相吻合。本调研把具有代表性的常熟服装产业集群作为研究对象,足以折射出这个有着相似历史和文化底蕴的苏南服装行业在遭受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发展状况。
金融危机对苏南中小型服装企业的影响按程度大小,主要表现在订单减少、原材料价格波动和资金回笼困难。中小型服装企业由于订单不稳定,开拓新市场能力弱,以及资金和人才等自身因素的影响,往往不具备抵御原材料价格波动的资金基础。
调查发现,2009年一季度常熟大批中小服装企业产值和销售额明显大幅下滑,部分中小企业在2009年初短暂开工后,又陆续以减员减产或放假停产的策略静待复苏。二季度企业产值已有明显回升,产值增幅大于销售额增幅。但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产值增幅同比下降约4个百分点,销售额增幅同比下降约8个百分点。受金融危机冲击,苏南服装行业总体生存艰难,但也有少数有发展潜质的中小企业,进行低成本扩张,进入了难得的机遇期。这些企业之所以能逆势上扬,主要是在金融风暴来临之际采取了有效的应对措施。
由于国内外因素的加叠影响,常熟中小服装企业效益明显缩水,有近四分之一的中小型服装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的状态。配合调研的一些中小企业自2008年上半年起,利润一直处于下滑阶段,在2009年一季度利润下滑幅度更为明显,平均减少约8.76%,二季度有所回升,但形势依然严峻。
金融危机下苏南部分服装企业的倒闭和裁员一时造成农民工失业人数骤增。调研发现,常熟中小服装企业2008年用工人数相对稳定,2009年上半年用工人数明显减少,裁员对象大部分为农民工。就员工工资来看,2009年一季度员工工资明显下降,二季度员工工资明显增加,但较2008年同期只略有增加0.03%。工资的下调或上调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淡旺季的转换,受金融危机影响不明显。调查反映,由于服装行业的自身特点,行业工资已是最低水平,受金融危机影响上下浮动的幅度是微乎其微的。访谈发现,员工每天平均工作时间约9小时,但旺季时达10-12小时,而月工作天数总体稳定在28天,具体则视淡旺季工作量而定。
从企业反映的情况来看,因国外采购商日益谨慎,订单明显呈现出量小、期短、大单少、下单少的特点。在对江苏省常熟市方浜工业园区的调查中了解到,2009年初大批以贴牌加工为主的小型企业以及小作坊面临倒闭,或通过裁员来降低日常损耗。而有着自主品牌的中型企业,在订单大批量减少的情况下,不得已也做起了贴牌加工。
外销型服装企业则因人民币升值加速、成本压力加大、企业资金严重短缺等因素雪上加霜。面对日渐疲软的外需市场,2008年下半年苏南服装企业普遍呈现出口放缓的局面。2008年下半年常熟出口型服装企业利润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2009年一季度下降幅度达到10个百分点,但2009年二季度却逆势上扬,呈现稳定增长的局面,这也得益于国家对外贸企业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就内销市场而言,据企业反映尽管内销市场获利空间大,利润高,但市场不确定因素也很多,加上部分外销企业由出口转为内销,业界竞争空前激烈。内销市场关键在于企业对市场需求的预测,金融危机不期而至使多数内销企业措手不及,不少企业没有做出准确的市场预测,从而导致产品积压。总体来看,2008年下半年常熟内销型服装企业利润态势较好,2009年前两季度内销型服装企业利润持续下滑,但内销型服装企业利润普遍高于出口型服装企业。
3政策环境分析
3.1服装行业出口退税优惠政策解读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国家进一步深化出口退税优惠政策,从2008年8月1日到2009年4月1日四次上调纺织服装的出口退税率至16%。
据相关统计显示,2009年1~3月,中国纺织服装出口328.8亿美元,同比下降9.7%,低于全国出口19.7%的平均跌幅,其中3月服装出口开始从负增长迅速扭转为正增长,同比增长9.9%。可见,出口退税率的上调,对中国纺织服装出口逐步发挥了作用。
出口商品退税是政府促进出口的政策工具之一。国家提高出口退税率,旨在帮助中小企业增加利润空间,提高了企业接单能力。出口退税政策如果调整到位,必然对促进出口有很大推动作用。但是出口退税政策有其局限性和短期性。就企业来讲,外贸生意大多是订单形式,提高出口退税率,对于手中有订单的企业,能提高利润,但由于欧美国家经济危机直接导致海外需求不足,手中没有订单的企业,出口退税政策也就无法发挥作用。其次,出口退税对于企业的利好是短期的。上调出口退税率将给中小企业更多生存空间,但从长期来看,国外市场的低购买力以及外币的连续贬值,大大限制了政策的影响力。另外,退税虽然加大了企业的谈判空间,提高了企业的接单能力,但由于客户压价,最后还是让利给国外客商。
因此,提高出口退税率只是给企业信心,关键还是要提高自身能力。中小企业不能过于依赖政府政策,而应寻找自己的发展方向,提高企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3.2服装行业相关利好政策解读面对严峻的出口形势,国家不仅多次上调出口退税率,并且及时推行一系列相关利好政策。比如:将纺织服装业列入十大产业振兴计划、促进融资渠道多样化、实施新的外汇管理条例、取消对服装业的不合理收费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调查发现,危机当前,多数服装企业仍希望政府继续出台相关措施帮忙应对,其中呼声最高的政策是帮助开辟国内市场和进行行业扶持,其次是减税和帮助融资。
3.2.1进一步促进区域发展,扩大内需。政府可以加强对中西部地区产业的扶持,引导国内市场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东北及中西部地区转移,采取产业与市场双向转移的战略思路。苏南服装产业可以以安徽江西等周围内陆地区作为落脚地,并逐渐由企业个别转移行为演变成为行业主流趋势。
3.2.2加强行业扶持,培育自主品牌。随着危机的缓解,为了能在危机过后抢占有利市场,中小企业尤其是乡镇企业的投资热情已经越来越明显。此时政府应加强合理引导,防止中小企业盲目投资。
3.2.3加快落实财税金融支持,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贷款担保融资难是服装行业遇到的重要困难。尤其是中小服装企业,资本规模小,融资难,生产发展受到资金制约。“国六条”提出政府专项资金和金融机构信贷资金规模同时“放量”,并辅以“绿色通道”,这不仅为中小企业兼并重组、技术创新提供了资金支持,也有利于中小服装企业加快升级步伐。另外推动融资产品的创新扩大了企业担保范围,提高了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十分有益。
3.2.4坚决打击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保护企业利益。2009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一些国家在挽救本国经济的同时,采取了一些不利于国际贸易,特别是不利于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举措。发达国家频繁利用反补贴、产品质量标准、企业社会责任等新的贸易保护手段制造事端,使得我国服装产品的出口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欧盟的召回通报,奥巴马的“买美国货”条款以及印度对华反倾销案例都表明贸易磨擦不断。政府应坚决回击,打破贸易壁垒,适时调整目标出口国,转移目标市场。
4自身应对策略分析
调查发现,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的中小服装企业,仍然将希望寄托于出口退税率上升、内需拉动和四万亿投资拉动等政府救市政策上面,对政策的依赖心理有加深趋势。但中小服装企业面对严峻的挑战如何驱寒回暖,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关键还是靠企业自身的改革和创新。
调查发现,面对金融危机,中小服装企业已采取了调整市场结构、减薪和裁员等措施,但90%的企业认为措施的改善效果并不大。面对金融危机,多数企业对今后的生产前景比较乐观,预计2010年将会采取调整市场结构、增加投资力度、招收新员工等措施。
以下就这些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4.1建立特色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我国服装业的一大特点是贴牌加工,缺少自主品牌,缺乏国际竞争力。一旦订单减少,企业只能面临停产。所以,必须整合行业资源,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如果能结合品牌收购、服务外包、网络营销等新的营销策略,也能在金融危机中化险为夷。
4.2调整市场结构,拓展新的地域市场,实现市场多样化。虽然2009年下半年服装行业出口额为负增长,但中国服装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依然相对稳固。全球的服装市场是潜力无穷的,面对欧美市场需求量锐减的形势,中小服装企业不仅可以拓展俄罗斯、中东等国外市场,还可以从国内市场寻求突破点,例如中西部地区。在市场多样化的条件下调整服装产品结构,由单一品种不断丰富成多品种,从而满足不同市场下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4.3控制内部成本。针对原材料及劳动力成本提高的情况下利润减少的现象,中小服装企业可以引入成本控制程序,寻找替代原料、提高人员技术,从企业内部管理中提高效益。大企业可以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一方面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一方面降低营销成本。
4.4稳定资金链。在现有资金缺乏的情况下,企业更应重视原材料来源及产品销售,选取信誉高、资金稳的客户,尽可能确保资金回笼,维持资金链的畅通。由于贷款门槛高、额度少、贷款成本高,中小服装企业在资金需求方面,应尽可能及时与当地金融机构取得联系,争取持久良好的关系型贷款。
金融危机爆发后,服装业面临着空前的危机和挑战。中小服装企业要想在危机中生存下去,首先必须顺应国家政策和行业环境做出相应调整。同时,也要敢于面对危机,积极寻求出路,努力提升自身竞争力。然而面对危机,政府的挺身而出也为服装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地把服装行业推向了新的机遇点。中小服装企业如果能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寻求新的突破,就能逆势而上,转弱为强。
参考文献:
[1]蒋珠燕,卢中进.常熟服装品牌国际化发展的战略分析[J].苏南科技开发,2007(1):62-63.
[2]靳云鹏.中国纺织服装贸易面临的困难与挑战[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7):33-35
[3]蒋恒蔚,陈桦.江苏纺织服装中小企业如何应对寒冬[J].商场现代化,2008(10):103.
[4]周妍.中国纺织服装业——蓄势待发[J].山东纺织经济,2009(1):9-11.
[5]高天宇.多管齐下助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N].国际商报,2008-9-23
[6]刘丹.出口退税连续上调服装企业得救[N].每日经济新闻,2009-4-2
[7]陆健.一季度纺织行业形势依然严峻有利因素正在累积[N].纺织服装周刊,2009-4-21.
[8]李溯婉.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17%”悬念[N].第一财经日报,2009-4-25.
[9]沈锡权,章苒,张道生.金融危机下浙江纺织业调查[N].经济参考报,2009-5-15
[10]AndrewRees,JonWeber,陈玮.企业需要大胆战略度过衰退[N].当代经理人,2009-9-9.
[11]刘欣.1-6月纺织行业运行:行业正在企稳回升时[EB/OL].中国纺织信息网,2009-8-13.
国际金融小论文范文2
“国际金融学”是一门研究国与国之间在经济往来过程中所发生的货币往来以及金融交易的学科,是国家教育部确定的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具有理论性、国际性、应用性和数学性“四性一体”的特征。首先,“国际金融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基础课程。该课程作为非金融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出现,其主要目的就是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国际金融的基本原理。其次“,国际金融学”是一门跨国的经济理论科学。在学习探讨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又要权衡对国际经济的影响。再次,“国际金融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型课程。该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征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进行实际操作。另外,“国际金融学”是一门要求具备一定数理基础的课程。目前,数学分析工具的应用已经遍及了经济学的所有领域,从简单的模型推导到较为复杂的金融理论分析,都离不开数学工具的参与。
2民族院校学生和教学的特殊性
民族院校与其他普通院校不同,民族院校学生的民族构成具有明显的特殊性。民族院校的学生中,除了学校所在地的少数民族学生以外,还有来自于其他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生源的多样化决定了生活文化背景的多元化、民族风俗的多文化性和知识水平的多层次性。而民族院校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认知水平的差异化决定了民族院校教学过程中的复杂性。这些特殊性和复杂性对民族院校的教学提出了特殊要求,即要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并围绕民族地区发展的需求,通过双语和多语教学,因材施教,如在国际金融学教学过程中应当适当添加必要的感性材料以协助少数民族学生对生涩知识的理解,以便培养出适合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少数民族人才。
3民族院校“国际金融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等院校竞争日趋激烈的态势下,我国民族院校日渐呈现出“无特色化”趋势,这种现象在应用型学科上表现的尤为明显。目前民族院校国际金融学教学并没有体现出民族院校的特色化和特殊性,无法适应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3.1少数民族考生占比较大,学生汉语水平差异明显
民族院校作为国家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摇篮,其招生生源的民族构成与其他普通高校截然不同。少数民族院校不仅将招收少数民族考生作为一项基本要求,而且占比较大。在众多生源中,少数民族学生由于长期生活在少数民族聚居地,自幼使用民族语言,进入大学前所接受的教育均采用本民族语言授课,汉语水平较低。在听教师讲解的过程中,由于语言表达方式和句式、语法上的差异,使得少数民族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思维转换,通过听讲掌握知识的进度较慢。但由于每个年级中少数民族学生只是占有一定比例,除此之外还有部分汉族学生与其共同学习,如此导致同一个年级中学生的汉语水平参差不齐,听课效果差异巨大,同时也给教师授课增加了难度,难以有效把握教学进度,往往会出现对汉语水平好的学生的“供不应求”和对少数民族学生“供过于求”的尴尬局面。
3.2师资力量薄弱,实践能力欠缺
任课教师素质的高低,实践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国际金融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它除了包括购买力平价理论、国际收支理论等基础理论知识以外,还包括外汇交易实务、国际财务管理等实际操作内容。对于民族院校而言,该课程并非其优势专业,与国内其他院校相比,民族院校的师资力量薄弱,缺乏金融学本、硕、博连续完整的培养链条,知识底蕴不足,实践操作能力不足。加之民族院校多位于偏远地区,教学条件和教师待遇较差,这不但增加了民族院校引进高水平国际金融学教师的难度,而且还导致部分高水平教师的流失,这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3.3教学方式枯燥,考核方式单一
国内各高校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民族院校也不例外。多媒体教学优点不言而喻,但部分教师在制作多媒体时只是简单地将书本知识转移到PPT中,讲授过程中过分依赖多媒体,从始至终只采用一种教学手段,对于公式推导、套汇换算等过程缺少板书演算过程。这种死板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独立学习和思考能力不强。这种教学方式的选择也自然决定了考核方式的单一性。目前国际金融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多为传统的闭卷考试,考核的重点为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和计算能力,缺少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核。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知识点的现象,严重制约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4民族院校教学改革的思路
4.1根据学生的汉语水平实行差异化教学
对多元化学生实行差异化培养,按照汉语水平的高低分班授课。对于汉语水平较差、基础知识薄弱的少数民族学生,要求其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着重利用基础实训平台,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鼓励其直接就业;对于基础知识牢固,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增加适当分量的课外延伸知识,鼓励其继续深造研究。同时在MOOCs的背景下,民族院校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中其他国内外学校上传的教学视频和辅助材料,加强与其他院校教师的交流沟通,合理利用网上答疑等网络资源。
4.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提升教学水平的保证。一个合格的国际金融学教师首先必须具备扎实的国际金融理论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这样才能教会学生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在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方面,学校除了派教师参加实务类培训以外,还可通过与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定期派遣任课教师去实习、考察,然后将经验带进课堂,或聘请具有实际业务经验的人员举办专题讲座,使知识传授更加真实易懂。另外,对于民族院校的老师而言,还应该注重对民族地区的经济状况、文化背景、民族底蕴等方面的关注,从而提高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思想、价值观和学习特点的认识,因势利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4.3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多样化
国际金融小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 当前金融业已成为一个覆盖范围广泛、与日常生活结合日益紧密的服务型行业。在这种背景下,掌握一定的金融知识不仅是金融专业学生所必须的,而且是其他财经类专业学生所必须的。但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不同, 对金融知识的需求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明确学生专业特点与需求的基础上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方法。
一、引言
在现代经济社会,金融业已渗透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逐渐成为一个覆盖范围广泛、与日常生活结合日益紧密的服务型行业。在我国,随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财富增加,社会对金融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金融创新与金融产品层出不穷,金融的触角已深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并已成为普通家庭关心的内容。在这种背景下,掌握一定的金融知识不仅是金融专业学生所必须的,而且是其他财经类专业学生,如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管理学、会计学所必须的。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金融学》课程,对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对于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如国际贸易、工商管理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学科必修课,可以充实完善其专业课程。对于非财经类专业的学生,《金融学》是一门选修课程,供对金融学有兴趣的非财经类专业学生选修。
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专业的特点和培养人才的目标与规格不同,固而对金融理论与业务知识的内容、知识结构、专业需求是不同的。再考虑到《金融学》课程内容众多,在短短的四五十个教学课时中,教师不可能将全部内容介绍完,这就要求教师在明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与需求的基础上,精心安排各专业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差异化教学方法。
二、不同专业对《金融学》的教学要求不同
(一)金融学专业
对于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一般是在学生完成各经济类专业共同的核心基础课,如在学习完《西方经济学》后开设。它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正如我国金融学研究的鼻祖黄达先生所言:“金融领域,广阔而深邃,通常只能瞄准一两个方向深入。要想深入一点、几点,必须对金融的‘全局’有必要的、概略的把握。因为没有足够的宽阔基础作为支撑,只求在狭小的范围深入,进到一定程度就会难以继续。而所谓把握‘全局’,就是要求能对金融领域的主要构架如金融理论与金融知识,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国内金融与国际金融等等之间的有机联系,有一个较为全面——哪怕是概略的——了解。”《金融学》作为金融学科体系的基础课程,恰是对金融学进行整体性、框架性的介绍,其中既有宏观金融层面的理论阐释,又有微观金融运行的原理分析;既揭示了金融的运作机制与规律性,又阐明了金融学科所研究的范畴、重要内容结构及其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鉴于《金融学》对于金融专业学生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要求学生全面掌握金融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点、知识体系、基本原理、理论前沿和动态,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良好的理论基础;二是注重对学生专业兴趣和专业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开拓视野,提高思考的广度、深度与高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自觉性。实践证明,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我国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乐之,就是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这样才能产生进取的精神。若通过《金融学》的学习,学生能激发对金融的兴趣,这将会对学生未来的深造、职业生涯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
纵观中外古今,实体经济的发展最后都离不开资本的运作,而在当今社会,金融的作用越发凸显。因此,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有必要系统地掌握货币、信用、利息、银行等多方面的理论与业务知识,能够运用货币信用方面的理论与业务知识,更好地从事企业投资管理、市场营销、企业风险管理等活动。因此,不少高校已经把《金融学》作为一门必修课程。
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相比,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在金融理论方面的要求可以放低些,但应注重金融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注重联系实际和融会贯通,使学生掌握与其专业的业务活动联系紧密的现代金融基本知识和业务技能,从而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能灵活运用现代金融基本知识和业务技能来进行资金管理、投资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活动。
三、不同专业的《金融学》教学内容应有所侧重
《金融学》课程内容繁杂,涉及货币、信用、金融市场、金融中介机构、货币供求、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和金融监管等问题,几乎涵盖了整个金融领域。教师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里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以保证教学整体水平和质量,并兼顾不同专业的需要,是《金融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一个可行的方法是在界定基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安排差别化的教学内容。基本教学内容是各专业教学中都必须覆盖的,也是各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以实现各专业学生掌握该课程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要求,例如金融学的基本概念、金融市场的基本情况、金融中介机构的构成、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等;而差别化的教学内容是教师根据所教学生的专业特点、专业需求而进行的选择性教学。
(一)金融学专业
如前所述,对于金融学专业学生来说,《金融学》是其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在课程安排上,《金融学》一般是在修完《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之后开设的,同时又是以后陆续开设的《中央银行学》、《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国际金融》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考虑两个方面因素:一方面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让学生对金融有个全面的了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要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避免内容重复或遗漏。具体来说,对于金融学专业的课程内容重点有三个:一是学生应深刻理解金融学的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如货币、信用等基本概念,利率决定理论、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理论等。这些内容是金融学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的基础,因此对他们来说,这些内容不是简单知道就可以了,而要全面、深入、准确地掌握;二是教师在授课中应侧重对金融学框架的勾勒,让学生对金融领域全面、清晰地把握。而对于具体的宏观金融问题可以适当简略,这些内容学生已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接触过。微观金融方面,有关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内容也无需介绍过细,这些内容在后续的专业课程里都会有详细的介绍;三是引导学生对现实中的金融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并密切关注金融理论研究前沿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
对于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来讲,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都或多或少要与货币、银行打交道,但是对理论要求没有金融学专业的学生高。教师在完成基本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可以适当降低理论深度,如货币供求理论、利率决定理论、金融监管理论等可以简略地说明,而增加与所教学生专业有关的、实践性的内容。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应该加强与贸易有关的金融知识,如信用工具、金融市场、商业银行业务和国际金融危机等方面内容的介绍。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应增加与企业管理活动紧密联系金融知识的讲授,这些内容主要涉及以下方面:(1)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如商业票据、股票、债券、期货市场等。(2)企业管理人员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打交道时所需掌握的基本金融理论知识,这关系到企业资金的运营问题。具体如商业银行运作机制、业务范畴,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证券发行业务等。(3)国家宏观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如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融资的影响,汇率政策对企业的影响,等等。
(三)非财经类专业
非财经类专业的学生主要是抱着兴趣来选修这门课程的,激发学生对金融的兴趣,使他们了解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金融知识是教学的目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精简理论性较强的货币金融理论的讲解,将重点放在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货币银行学知识中,如各种金融产品的比较、家庭理财的理念等,还可以介绍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金融问题,如对此次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介绍,可侧重介绍危机对企业和老百姓生活的影响等,而对于危机深层次的原因的理论分析则可以简略些。
四、区别不同专业,采取有差别的教学方法
与《西方经济学》课程相比,《金融学》课程内容多而庞杂,不似前者的体系清晰完整,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经常感到知识点零散,找不到学习的重点。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等课程相比,该课程理论性强,内容单调抽象、难以理解。因此,如何根据不同专业《金融学》课程设置特点及课程性质,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各自的教学目的,是教师在《金融学》教学应认真研究的又一个重要问题。
(一)金融学专业
如前所述,对于《金融学》课程,金融专业的学生除了要全面掌握金融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点、知识体系、基本原理、理论前沿和动态外,还要培养专业兴趣和专业学习能力。因此,教师首先要把《金融学》课程中的知识点、理论讲通、讲透。在此基础上,再想办法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金融的兴趣,培养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我认为一个较好的方法是在每次课开始时拿出5—10分钟,对一周的财经新闻进行回顾。这样有两个作用:一是能让学生了解中国和全球金融情况,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的习惯,这对《金融学》这类社会性学科的学习是必要的。二是在新闻解读的过程中,教师能引发学生对金融问题、金融现象的思考,加深学生对金融理论的理解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达到以上两个效果,教师首先应注意财经新闻的选择。一周内国内外发生的财经新闻往往很多,如果都讲,时间上不允许,也没有必要。新闻选择可以有这几个视角,一种是选取影响重大的事件,如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另一种是结合目前的热点和所学的知识选择有代表性的事件。如近年如何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介绍金融市场、金融中介机构这一部分内容时,我看到一则题为“淡马锡来到荷花池”的新闻。新闻的主要内容谈到新加坡淡马锡公司通过设立富登信实服务有限公司给成都的莲花池批发市场的商户发放贷款。这则新闻事件本身很小,但我希望能以小见大,以此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思考。新闻标题提出后,学生的第一反应是觉得很奇怪:该标题是什么意思?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接着我由浅入深介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存在问题等,最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应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整节课教学效果很好,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课后不少学生和我进一步探讨该问题,有的学生还着手写这方面的论文。
除了选题的问题,教师还应注意新闻讲授的方式。介绍新闻不仅仅是希望学生了解该事件,而是通过该事件引发学生进一步研究和思考的兴趣。教师可以在介绍新闻时结合学生已学过的金融学原理,精心设置问题、提出问题,启发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具体事件中提炼出事件背后蕴藏的道理,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
如果是小班教学,教师可以考虑一学期组织学生就当前的热点金融问题进行2—3次的讨论,以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查阅、整理资料,学生进行思考、交流为线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现在不少高校由于扩招,师资相对不足,很多时候是大班教学,组织讨论的方法会由于学生人数众多而影响讨论的效果,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就热点金融问题撰写小论文。对于初次写论文的学生来说,论文的要求不宜过高,主要是希望通过写论文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字数、格式上可以适当放宽,但需强调的是杜绝抄袭。
(二)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
对于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教学,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降低理论深度,提高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性。在基本原理、基本的知识点介绍完之后,通过具体的案例,如介绍金融实际热点问题,突出金融知识的运用性。此时对于金融热点问题的选择与金融学专业的选择有所不同,教师应尽量选择一些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讲授。例如在介绍货币政策时,教师可以结合我国近年中央银行的调息历程,解释中央银行每次调息的背景、原因、作用机制,以及对企业、老百姓银行投资、贷款的影响。此外,教师还可以就一个问题,如信用形式、银行存贷款利率等,鼓励学生自己去找资料、发现生活中的金融学,采取教授与讨论相结合的组合式教学,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蒋天虹.关于应用型本科《金融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9,(5).
国际金融小论文范文4
西北民族大学金融学专业开设在经济学院,该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总目标。目前金融学的专业基础课主要有《金融学》、《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金融》、《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等课程。根据学校的规定,各学院基础课程期末时为考试课程,期末考试使用计算机组卷。所谓计算机组卷,即由每门课的任课教师组成题库建设团队,设计多种考试题型和题目,题目总数量达600道左右,将拟好的题目导入到专门的题库系统,每次期末考试由教师确定考核的知识点及考试范围,具体的题目由题库系统自动抽取并组合成试卷。考试结束后,试卷由相关任课教师共同批改,并根据每个班的成绩分布作为试卷分析,如果班级的卷面成绩及格率低于50%,教师应深入分析原因。期末考试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占比为60%———70%,期中考试可以选择作业、小论文、课堂讨论等形式展开,期中考试成绩占比为20%———10%,平时成绩为10%———20%。在这种模式下,期末考试成绩对学生的考核结果起了决定性作用。因此,学生需要在期末考试的准备上花较大的时间和精力。以往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考前复习获得关于考试的一些信息,是复习准备有明确的方向。在计算机组卷的模式下,学生只能全面复习,教师也无法为其提供考试信息。对学生来说,这种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督促了学生的学习,给学生施加了一定的学习压力,学习的效果也比较容易体现出来。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需要将课程教学内容与考试紧密结合。因为题库的题目量较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将大小知识点都给学生提示到,有些重点内容需要在课堂上详解,有些内容可以安排学生课外自学,或是以作业的形式安排给学生。与以往相比,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需要加大,而且对整体课堂教学设计的要求也更高。可以说,自从实行该考核模式以来,对于金融学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还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从服务于培养目标的效果来看,这种方式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存在的问题
首先,现有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充分掌握课程知识。本来学生就习惯于考前突击复习,而一次性的期末计算机组卷考试更促使学生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期末考试前。短期的快速复习可以使学生通过考试,但并没有使学生真正掌握多少知识,很多的知识点在考试结束后,学生很快就全忘记了。其次,现有的考核方式不能充分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由于多门基础课程会在同一学期考试,而这些课程全都使用计算机组卷考试,学生的复习压力很大。再加上期末考试的成绩占比又高,如果期末复习稍有放松,可能就会考试不及格。虽然,平时的学习基础也很重要,但在这种考核模式下,学生平时所付出的努力,并不能在期末考试环节得到很好地区分。
三、改革实践情况
(一)改革的总体情况
以《国际金融》课程为例,该课程面向金融学、国贸、经济学、保险学专业二年级学生开设,该课程使用计算机组卷考试,题库总题量是720道。考核改革时间是在2014年后半年,这学期开设这门课程的班级共6个,为了体现改革效果,本次改革选择了金融两个班作为改革对象。该课程分三个阶段组织教学,每阶段教学结束后进行一次考试,其中最后一次考试为各专业同步开展的期末考试,通过最后一次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来区分考核改革的效果。前两次考试采用计算机组卷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小时,试卷题目总数为50道题,题型不超过6种,以客观题为主。
(二)考试资格审核
本学期学习《国际金融》课程的班级中,金融班的同学必须参加阶段性考试,其他班级的同学可在第一阶段考试前一周内向任课教师提出书面申请,经任课教师、教研室、学院领导批准后,也可参加阶段性考试。金融专业的同学第一次考试卷面成绩低于50分者、考试作弊者,将被取消参加第二次考试的资格;第二次考试卷面成绩低于50分者、考试作弊者,将被取消参加第三次考试的资格。未获得第二次考试资格者,不得参加第三次考试。被取消第二或第三次考试资格的同学,第二或第三次考试成绩以零分计入总成绩,总成绩由三次考试的成绩构成,详见成绩评定部分。
(三)成绩评定
每次考试结束后,任课教师应在考试结束后的3个工作日内完成试卷评阅和成绩公布,以便于学生根据成绩及时调整学习计划。三次阶段性考试的成绩计算办法是:总成绩=第一次考试卷面成绩*25%+第二次考试卷面成绩*25%+第三次考试卷面成绩*40%+考勤成绩*10%。考勤成绩总分为100分,缺勤一次扣2分。根据新考核方案,每次考试结束后的3个工作日向教务处和学院报送成绩,并在教务管理系统中录入成绩。除第一次考试外,另外两次考试的资格审核,可由系统自动按上一次成绩筛选确定。
(四)改革成效
本次改革的结果主要是将金融学专业与其他专业班级使用同一份计算机组卷的期末考试试卷同步进行闭卷考试,考试的内容涉及一学期所讲的所有章节。从考试结果来看,金融学专业的卷面成绩普遍较高,该专业两个班的平均成绩比其他未进行考核改革的班级都高出近10分左右,其教学改革的效果显而易见。考虑到专业的差异,将本次期末考试的成绩与往届金融学专业《国际金融》课程的期末成绩相比,其平均分也高出近8分左右。将本次期末考试成绩与前两次阶段性考试成绩比较,可以发现其平均分只相差3分左右,期末考试的平均分稍低于前两次。可见,本次考核改革是比较成功的。通过本次考核改革,一方面有效的督促了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扎实的学习,另一方面降低期末考试的成绩比例还可以减少学生的期末考试压力,更好的区分出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改革总结
本次考核改革的核心点在于将以往的期末考试改为分阶段考试,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考核制度的设计上,有三个优点:第一,以前一次阶段性考试的成绩来决定学生是否具备下一阶段考试的考试资格,可以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在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一刻也不懈怠。第二,不同阶段的考试成绩可以使学生了解自身学习的不足,及时查缺补漏,在期末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第三,阶段性考试的成绩可以使教师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重点。在实施阶段性考试后,教师应该安排一定的时间对试题的内容进行讲解,并在改卷过程中将出错率较高的题目作为重点讲解的内容,通过分析得分分布,找出学生在哪些章节或知识点上还有薄弱环节,以便将来在课堂上进一步讲解。另外,对于成绩过低的学生,在未取消考试资格的情况下,应针对第一阶段的学习内容再进行一次课外辅导,并给与课程预警提示,一方面帮助学生巩固第一阶段的学习内容,另一方面预警提示可以使学生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更加努力。
五、带来的启示
国际金融小论文范文5
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之一,金融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而金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时展的大背景。近年来,教育部启动并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提出了“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以及“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的工程技术人才”的目标。虽然该计划主要是面向工程技术类人才的培养,但是,该计划同时也指出“卓越计划对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因此,卓越工程教育培养计划不仅推动了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必将会引导其他各类人才包括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不仅如此,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金融深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正逐步形成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多样化、创新性的金融产品,多元的金融机构以及创新性的金融制度。而伴随着金融体制的不断开放,金融的国际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由此可见,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大金融”时代,它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必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另外,上海已经明确提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对金融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海理工大学作为上海市属重点大学,必须要承担起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培养大量复合型、高素质金融人才的重任。在上述时代大背景下,金融学专业传统的教学及人才培养模式已很难适应新形势下金融人才的需求,对传统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已是大势所趋。
二、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
进行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首先要确定改革的目标。从卓越工程教育计划的目标和内容来看,其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其成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根据这一理念,结合快速发展的金融深化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战略目标对金融人才的需求特征,确定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是:以实验金融学教学体系为特色,培养出具有国际知识背景、适应国情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和复合型的“卓越金融人才”。根据这一目标,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需把握三个关键点。(1)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金融深化的发展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战略目标,要求我们必须面向“大金融”时代培养出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多种能力的通用型金融学人才。尤其是上海理工大学作为上海市属重点大学,金融人才的培养必须适应上海经济发展特别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对金融人才的需求。(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金融基础知识和理论,又要指导学生学习和了解最新的金融理论。更重要的是,培养和引导学生将金融理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其实践能力,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3)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这是必然趋势),金融资源的国际流动不断增强,中国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金融人才一定是适应金融国际化的国际金融人才。因此,加大金融人才的国际化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三、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
传统的金融学专业的教学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并由教师来主导与控制,学生是被动接受,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压制,不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而且,传统的金融学专业培养的主要是面向国内市场需求的金融内需型人才,缺乏国际化。显然,这样的教学状况是难以满足新时期金融人才培养要求的,不符合卓越工程教育的理念。
(一)调整教学内容
1.体现学科交叉性随着金融理论的发展,金融学与数学、统计学、工程学、心理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的联系日益密切,金融学已成为一门交叉性学科。而“大金融”时代对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需求,也需要我们能够将金融学和其他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为此,上海理工大学在金融学专业的教学改革中充分考虑到了金融学科的交叉性特征,并据以调整教学内容。在课程设置上,将金融学课程与数学、法学、市场营销、计算机网络、会计学、外语等交叉融合,金融学专业分别开设了金融工程概论、金融计算与建模、博弈论、经济法、金融法、银行营销学、电子金融学、商业银行会计、财务报表分析及一些双语课程。这种交叉性的课程设置适应了“大金融”时代对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需求。2.体现微观化趋势在“大金融”时代,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多样性的金融产品、多元化的金融机构和持续的金融创新需要大量处理微观金融问题的金融人才。在这种金融微观化趋势下,金融学专业的教学应转变过去以宏观金融为主、忽视微观金融的状况,重视和加大微观金融课程的教学。在对过去宏观金融课程进行适当调整的同时,增加了微观金融课程。在共24门金融学专业课程中,微观金融课程开设了14门,占比达到58%。3.课程内容调整与自编教材、参考书相结合过去,金融学专业使用的教材,存在着内容重复,部分内容陈旧过时的现象,降低了教学效率。为此,在组织教师对教学效果进行研讨的同时,对重复和过时的内容进行调整和改革,并根据卓越金融人才培养的目标和金融形势发展的要求,组织编写一系列金融学专业教材和参考书,包括1)高等院校金融专业教材:《外汇管理———理论与实务》、《金融工程》、《公司金融》、《证券投资分析:理论、方法和实验》、《房地产金融》和《中央银行学》等;2)高等院校精品课教材:《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3)教学参考书:《合理节税:如何进行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汇市冲浪———如何进行外汇投资》和《沙里淘金———如何投资黄金》等。这些教材已经在多届学生中使用,效果良好,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改革教学方法
卓越工程教育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了过去那种教师课上“满堂灌”和学生课下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真正实现教学方法的转变。1.“引导—激发”式理论教学方法在理论教学中,采取“引导—激发”式理论教学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以下三种形式。(1)案例教学法。结合教学内容,精选国内外金融领域的经典案例和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金融事件,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的金融知识和理论,从多角度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2)主题辩论法。就一些重要的、热点的理论观点或论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微型报告法。每章内容讲完之后,教师会提出一些问题让大家回去思考、研究,做成小论文或报告,下次上课时请一位同学做约10分钟的微型报告,之后对报告内容、PPT质量和报告方式进行简短讨论。以上三种方法都是通过在学生中间组织学习小组,引导组内和组间的学生分析、讨论和辩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引导—激发式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研究和写作能力。而且,课堂上的讨论、辩论和报告以及团队之间的协作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交际能力,养成良好的社交礼仪,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2.建立教学网站在传统的金融学专业教学中,师生的互动交流主要是在课堂上,课下,老师和学生很少有机会互动交流,这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为了在课堂之外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通过教学网站的建设(包括外网和内网建设),将现代网络教学手段运用于一些传统金融学专业课程中,进一步拓展教学空间。目前,金融学专业的所有课程都已通过学校课程中心网,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学生可通过该网站获得PPT教案、教学大纲、习题及答案等相关教学信息,并可与教师在线交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3.创新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过去,学生的考核方式采用“一考定成败”的考试模式,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现在的考核模式将教学过程考核与期末考试有机结合,不再主要以笔试的试卷成绩作为考核的唯一标准,而更加注重平时的综合表现和综合素质,学生平时分占总成绩之比甚至达到40%。而平时成绩主要是对各小组的工作进行综合评定,小组成员共享同等成绩。评分标准包括小组成员遵守课堂纪律情况、小组讨论情况、报告幻灯的质量、交流发言情况、团队协作能力等。总之,新的考核方式更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
(三)构建一体化实验金融学教学体系
卓越工程教育计划要求:要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金融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只有通过实践教学,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此,金融学专业通过课堂教学的情景模拟、实验模拟、校外实践拓展和毕业实习环节的强化管理,建立了一套以实验金融学教学体系为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1.开展情景模拟的课堂教学通过事先向学生提供一定的背景和分配角色,模拟时要求其以角色身份完成一定的活动或任务的情景模拟教学,提高学生一定的金融业务能力。如,在金融概论(A)课程中,结合金融市场相关内容,要求不同的小组分别扮演拥有项目的创业者、风险投资机构(VC)、私募股权投资机构(PE)以及投资银行等,就创业者如何吸引资金投资、VC和PE如何选择投资项目、投资银行如何辅导项目上市等情景开展模拟教学,受到学生欢迎。2.建立实验室的实验模拟(1)进行金融模拟实验教学及模拟方案设计是金融专业实践训练的基本环节。本专业依托国家级经济与管理教学示范中心,筹建了商业银行综合业务模拟实验室、金融衍生品业务模拟实验室、期货与证券模拟实验室,开设了商业银行综合业务、金融衍生品业务、保险业务、证券投资、金融理财模拟等实验课程,并要求学生能借助金融模拟软件,设计各种业务模拟方案,从而提高了学生在将来实际工作中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2)申请并获得上海市教委2011年度“上海理工大学金融学专业研究教学型实验室建设”项目。目前,该实验室正在建设中。本专业以两个金融实验基地为依托,把金融学专业的课堂教学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数据库技术、先进的计算软件结合起来,促进了金融学专业教学模式的根本改变,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3.拓展校外的实践通过校友网络,努力拓展校外实习、实践基地,通过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为学生搭建实践、实习平台,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以及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能力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如,财政金融系通过组织“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界校友沙龙”活动,积极拓展校外的实践基地。4.强化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环节的管理专业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为提高学生校外实习效果,本专业对学生的专业实习进行认真的组织规划,毕业实习指导老师在学生实习过程中,通过电话与实习单位联系,以了解并监督学生的实习情况,实习结束后,必须交一份实习报告,指导老师根据实习报告的内容、格式及规范进行严格评阅、打分,最后综合评定毕业实习成绩。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建设,初步搭建了一体化的实验金融学教学体系。该实验教学体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了他们对金融业务的感性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近年来,上海理工大学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无论是在上海市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项目,还是在一些沙盘推演竞赛中都表现出较高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如由金融学专业学生组成的团队分别获得了2011年全国大学生管理决策模拟大赛半决赛一等奖、第三届全国高校“创意•创新•创业”电子商务挑战赛上海赛区决赛二等奖等,另外,他们还获得2011年上海市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项目———小额农贷营销风险管理演示系统。
(四)开办金融学第二专业
从响应学校的卓越工程教育计划、为社会培养复合型金融人才的角度出发,金融学专业开设了金融学第二专业学位教育,并根据非金融学专业学生特点制定单独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提高了非金融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自2007年开办以来,本专业已经连续招收了四届学生,总人数达390人,他们分别来自全校各个专业。目前,已毕业115人,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复合型人才,显示出上海理工大学卓越工程教育的成效。
(五)开设金融讲坛
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还尝试开设金融讲坛,实行定期讲座制度。要求财政金融系博士或副教授以上的教师每个学期必须为学生做一场学术报告,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同时,设法邀请校外的金融学专家和金融实业界人士到学校做报告。至今,相继举办了证券投资、国际金融、风险投资等多场报告。场场报告都是座无虚席。通过开设金融讲坛,组织校内外专家学者举办学术讲座,进一步开阔了学生的思路与视野。
(六)多方并举,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
为了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金融人才,通过国际化课程体系、国际交流平台和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建设,推进三位一体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1.国际化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开设国际金融、外汇管理、国际投资、国际结算等介绍面向国际金融市场的理论和业务的课程外,还开设了金融外语、金融文献阅读、金融市场学、国际结算等双语课。2.建立国际交流平台在国际交流处的协助下,开展金融学专业学生的国际交流,促进国际化金融人才的培养。如财政金融系首次建立了与意大利摩德纳大学经济学院教师学生互换交流平台,并在2010年下半年,摩德纳大学派教师和学生来上海理工大学做访问学者和学习交流;2011年度,金融学专业派学生作为国际生赴摩德纳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3.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到国外进修、访学以及引进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高层次人才方式,加强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金融学专业派教师于2010—2011年到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arlsruherInstituteofTechnology,KIT)、意大利摩德纳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访学;还有的教师即将出国访学。同时也引进了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充实国际化师资队伍。
(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国际金融小论文范文6
关键词:上海高校;外语政策调整;战略意义
一、引言
最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发了《关于成立上海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的通知》(沪教委高[2012]55号)。《通知》指出“为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加强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推动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发挥大学英语教学在适应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国际化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我委决定成立上海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要任务就是“指导高等学校的大学英语课程、教材、师资队伍等教学基本建设,切实提高大学生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和工作的能力”。同时上海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出台了《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参考框架(征求意见稿)》(蔡基刚2012),把大学英语定位在“为学生专业需求和专业人才培养总目标服务的”,并把上海高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分成了过渡课程、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三类课程,规定了其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学术英语。
这一改革意味着上海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不再是打基础的普通英语性质,而是为专业学习服务的学术英语性质。这个外语政策重大调整的背景是什么?对上海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有何意义?对上海乃至全国的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又有何意义?本文打算讨论这些问题。
二、上海高校大学外语政策调整的原因
1. 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年》(简称《上海纲要》,下同)指出“上海将着力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不断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进入21世纪,上海的国际化特征越来越突出。如截止到2011年9月底,外商累计在沪设立投资性公司237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347家、跨国研发中心332家(《文汇报》2011年11月3日)。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和机构在上海落户,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上海企业走出国门,进行国际跨国并购和投资。这几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规模在急剧扩大,并购的领域也在向多元化发展。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足迹已经遍布全世界五大洲。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我国非金融类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额呈现持续飞速增长态势,从2003年的28.5亿美元上升到2011年的600.7亿美元,增长了20倍,对全球132个国家和地区的3391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中国行业研究网(http://)。其中,上海排在省市的前几名。也就是说,无论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都需要大量既通晓专业又懂英语的人才。企业用人单位要求的不再是具有一般日常生活交际能力的大学毕业生,而是要求毕业生要在他们的专业和行业内具有国际交往和国际竞争的能力,要求他们一上岗就能用英语立即承担起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这种要求尤其体现在金融、经济、航运、旅游、软件、电子信息和机械制造等领域。
但是根据中国社科院的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10)》,我国高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才培养机制与社会需求脱节,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不尽相符。前些年,麦肯锡了一个调研报告(《北京晨报》2005年10月17日),称中国每年培养出近160万各类工程师,但具备为跨国公司工作的英语技能的人还不到10%。能用英语直接从事涉外会计、涉外律师、涉外金融、涉外物流等人才缺口预计在325万人(《中国人才报告》载《中国青年报》2007年5月29日)。作为要建设成四个中心的国际大都市的上海,这方面的人才缺口更加严重。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上海纲要》提出两大任务:(1)“推进教育国际化是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必然选择。要提升上海教育国际化水平,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城市”,“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中留学生所占比例达到15%左右,基本建成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城市”。(2)“实施优秀人才培养卓越教育计划”,“增强学生国际交往和竞争能力。积极引进、消化国外先进课程资源,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知晓国际规则并能参与国际交流的国际化人才”。
这两大任务意味着上海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将大大提高,国际化课程(即课程直接有外国专家授课)将越来越普及,全英语教学模式将被越来越多的学科和专业所采用。根据教育部在2011年9月21日公布的本科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名单,中国目前有631个经过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的机构和项目,而其中上海有5个中外合作办的大学(不包括即将成立的上海纽约大学)和57个中外合作办的专业。这就要求“高校必须要建立一整套具有国际竞争力、以英语作为授课语言的学士、硕士学位专业课程体系”(郝平2009)。截止到2011年底,复旦大学全校77个专业已有63个专业开设或准备开设全英语课程。在这些全英语课程中,通识教育课程占14.5%,文理基础课程占3.6%,专业课程占81.9%。按照学校规定,今后的本科生四年专业学习至少要选修一门全英语课程。同济大学的全英语课程达到256门,每年引进100名国外学者进行至少一个学期的授课。上海交通大学从2012年起把两个学期改成三个学期。在暑假小学期内,校方集中邀请来70多位国外一流大学的教授给学生上课。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上半年,上海已产生了180门市级示范性国际化课程(真正意义上的全英语课程)。
在国际化课程和全英语模式日益普及形势下,在卓越工程师、卓越法律人才等培养的要求下,上海高校的学生越来越多地被要求用英语直接阅读专业文献,用英语写综述和论文,用英语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论文宣读和讨论。根据我们2011年12月在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的927名学生调查,选修过全英语或双语课程的占56.5%;要求用英语读本专业的文献和文章占69.0% ;要求用英语听国外学者专家的讲座或讲课为62.9%;有出国留学或作为交流生/交换生出国学习需求的为58.1%;没有上面任何需求的只有5.0%。这种需求“改变了无数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内容,他们必须熟练掌握学术英语,才能了解他们所学的专业学科,并自如地在其中遨游”(Hyland & Hamp- Lyons,2002)。换句话说,高校的外语政策必须调整,必须从原来的单纯打基础的普通英语教学转移到为专业学习服务的学术英语。什么是学术英语(EAP)?学术英语也是打语言基础,也是提高英语技能,跟目前的大学英语不同的是:它不是无目的或为了四、六级考试的英语教学,而是一种目的非常明确的英语教学,即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服务。它和传统的“专业英语”也不同。学术英语侧重各学科英语中的共性东西,即培养学生在专业学习和研究中所需要的学术英语口语交流能力和学术英语书面交流能力,如如何用英语听讲座、查找文献、撰写论文摘要和参加国际会议,因此,学术英语完全应该而且可以在大学新生中作为必修课程开展。
但是我们在对四校927名学生调查中发现,不习惯听老外讲座,跟不上,不会笔记占51%;阅读原版教材和专业文献速度慢占67.3%;词汇量不够,尤其学术词汇不够为85.1%;用英语口头陈述和参加学术讨论有困难为68.5%;用英语写专业摘要,实验报告和小论文有困难占49.3%。这说明基普通英语不等于学术英语。一位清华大学的学生是这样说的:“我通过四级,又过了六级,拿到证书,我为自己的胜利沾沾自喜,仿佛可向世人炫耀,我考了高分,我能行。但碰到英文文章,心中顿时务实起来,我不行,通篇都是生词,一小时只能看几行。写的英文论文,外国人看不懂。”“各系一线的老师们意见一点也不比学生少,很多老师一谈起来就骂:学生四、六级考试过关之后,英文文献读不了,英文论文写得一塌糊涂。”(孙复初2005)
可见,多年来我们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标准有偏差。大学英语教学成功的标志不是四、六级分数考得多高,不是口语多棒,不是语法学得多好,也不是能大段背诵莎士比亚。如果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关起门来只埋头打语言基础,只注重个人素质培养,不服务于学生的专业,不顾国家的战略需求,教出来的学生不会用英语从事专业学习,不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具有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那么,即使获得教学成果奖,获得精品课程,也都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最大失败。上海高校外语政策的调整有利于改变大学英语教学的评估标准。
2. 挽救上海大学英语的自身需要
上海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是普通英语性质,教学的普通目标是要求大学生达到大学英语四级要求,用词汇量来衡量是4700个词汇。但是最近几年,上海高校本地新生的英语水平已接近这个要求了。我们注意到,自本世纪初,上海的中小学英语教学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不仅小学英语课程提前到一年级开始,上海市教委在2001年制定了《进一步加强上海市中小学外语教学实施意见》文件,规定初中生阅读量至少为30万单词,高中生阅读量累计60万单词以上。小学毕业生至少掌握1000个单词,初中毕业生至少掌握3000个单词,高中毕业生掌握词汇量5000个,优秀者争取达到6000~7000个单词,逐步实现高中毕业生英语基本过关(《家庭教育时报》2001年12月17日)。12年过去了,这些指标在上海市示范点高中已基本达到,在一般高中正在达到。如我们在2010年调查了上海8个区(长宁区、徐汇区、虹口区、嘉定区、闵行区、奉贤区、金山区、卢湾区)2009年的高三英语第一学期期中的质量抽查试卷(这里还不包括复旦附中、华师大附中等示范点高中所在地的杨浦区和普陀区的卷子)。结果发现:除了听力外,阅读、写作、翻译等难度都超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难度。
可见,在新生英语水平不断提高,上海高校还是把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定在四级的“一般要求”上,必然要重复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内容,必然造成大学生英语学习的严重懈怠。我们在2010年和2011年进行的全国大学生调查(蔡基刚2012)表明,大学生反映自己英语水平退步的达到25%以上,反映大学英语课很“水”,学不到东西的达到50%以上。大多数新生只需通过1~2个学期的大学英语学习(原来规定4个学期)就能达到四级水平,这一事实使得上海高校大学英语学分和大学英语课程的不断压缩。复旦和上海交大的大学英语学分从原来的14分别压缩到了8和6分,同济规定新生中英语水平最好的前一百名学生可以免修所有大学英语课程。这种压缩还在进行。正如冯燕(2010)在通过对32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调查后发现不少“学生进校已经达到相应层次公外目标水平”,“随着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高校、特别是重点大学公共外语课程已经失去作为课程存在的理据”,“公外可能会在短时间内从教育部部分直属高校课程体系中退场”。
上海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危机说明:在新生英语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还是坚持普通英语教学既不符合外语教学规律(重复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也不符合我国大学生专业学习和毕业后工作需求,更不符合国家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战略要求。高校的外语政策如不进行适时的调整,大学英语就只能消亡。
三、上海高校大学外语政策调整的意义
1. 教学改革有赖于行政推动
实践证明,教育改革的有效驱动力往往不是自下而上的,而是自上而下的。Markee(1997)在论及教育改革时说道:推动教育改革的力量来自高层教育行政官员,因为他们是决策层的关键人物;普通教师是无法参与决策的。换句话说,推动外语教学改革的力量不是学术争鸣而是政府决策。
10年前,胡壮麟(2002)就指出:“英语教学一条龙的最终目标时使高中毕业生达到现在大学四级水平至六级的水平。那么,这就产生若干年后大学英语是否继续存在的问题。”程雨民(2002)认为:“我国面临外语教学转型期,即基础外语教学的重点将由高校转到中学,中学培养基本外语能力、高校结合专业进行提高的前景,已经开始显现。”章振邦(2003)持相同观点:“我认为需要对我国外语教育作战略性的调整,要点是把普通英语教学任务全部下放到中学阶段去完成,以便学生进入高校时便可专注于专业英语的学习。”根据外语圈内这些专家的观点和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笔者在2004年《外语界》上发表文章提出专门用途英语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
但是,当时教育部正在进行的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英语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这一呼吁不可能得到重视。但10年过去了,教育部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不同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薄弱的情况,更重要的是通过网络和自主学习中心的建设,各高校都建立了一整套训练学生听说能力的长效机制,这为普通英语向学术英语转型奠定了基础。
因此,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外语一流专家支持呼吁定位调整。杨惠中(2010)指出:“多次大规模社会调查需求分析的结果都确认:我国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通过英语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表达自己的专业思想,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在性质上就是专门用途英语。”刘润清(2010)说:“我预料,几年之内,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方向是走专门用途英语的道路。”陆俭明(2010)指出:“鉴于小学、中学和大学的英语教学内容重复,建议对各学段的英语教学重新定位。如中小学英语教学侧重打基础,而大学和研究生英语教学应是学术英语。”胡文仲(2011)认为:“随着中小学生和非外语专业大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可以预见,普通英语教学的过程势必缩短,大学英语将更早地进入ESP教学。”束定芳(2011)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定位在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服务上面。根据这一目标,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的课程要求、教师培训、教学评估等将需要进行革命性的大调整。这其实也是大学英语界期待已久的根本性的改革。”然而这些呼呼都停留在学术层面。绝大多数高校都是维持普通英语教学现状。这和我国外语界的领导层不认同专门用途英语和学术英语有关。(1)对专门用途英语的普遍误解。他们认为学术英语必须在学生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上才能开展,甚至把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误认为教些专业词汇和翻译。(2)对大学英语发展方向有不同看法。他们认为大学英语主要是一门素质教育课程,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3)把学术英语误解成唯有进行学术研究的学生需要学的。汉语“学术”和英语academic内涵不一,后者就是大学教育。(4)对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恐惧心理:大学英语教师都没有ESP学历知识和教学经历,没有合格的教师。
因此,没有政府的决心和外语政策的调整,没有强大行政力从外部推动,大多数高校是不大可能有自觉转型的改革。这次上海市对高校外语政策进行调整,把大学英语教学定位转移的思想写进了高教文件55号,并成立了教指委专门推行这个改革,同时制定了《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参考框架》。这就保证了高校改革的实施,使我们看到了希望。
2. 学科发展必须满足国家战略需求
学科的发展有自身的规律,但是任何一个学科或课程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国家战略需求,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上海市高校外语政策的调整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今年是教育部进行高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换届年。教育部的做法是高校里有一个学科,就成立一个教指委。但上海市教委做法有所不同,到目前只成立了9个教指委,分别涉及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艺术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和大学英语。上海既不选择建立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也不挑选成立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单挑这些专业并不是偶然的。
这9个教指委专业内容正是和上海经济发展战略是一致的。由于英语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作用,更由于大学英语的教学对象涉及几乎每一学科,是每个学科和国际发生交往和竞争的唯一工具,这样大学英语就通过参与卓越人才的培养计划,跟其他8个教指委一起成为担当起上海在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重任的学科课程。
可见,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在国家战略需求的语境下,高校外语政策调整具有重大意义。大学英语第一次和其他学科发生了紧密的联系,把自己看成是为这些学科和专业培养国际化人才服务的基础课程;第一次从强调自身学科和教学的发展规律,把学习英语仅仅看成提高语言水平、提高自身素质的思维模式中跳了出来;第一次和世界高校的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接轨,进行以学术英语为核心的外语教学;第一次看清了自己存在的位置和定位,把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生的专业需求当作自己的主要教学任务;第一次在国家外语政策的意义上,其学术作用和其战略价值性超越了一直具有外语界老大地位的英语专业。本科生培养计划有150个学分,几十门课程,其中有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但这些课程不是孤立的和互不联系的,而是相互支撑为一个目标的,即专业人才的培养?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占到本科总学分10%的基础课有什么理由游离这个总培养目标?有什么理由强调自身教学规律,关起门来埋头为学语言而学语言,或培养个人文化素质和修养,对专业需求不予理睬?《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提出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但是,要培养这些具有国际交往和竞争能力的卓越工程师等人才,仅仅靠学科专业自己的教育质量提高,靠引进世界一流学者开设国际化课程和全英语课程,而没有大学英语帮助训练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和研究的学术能力,这个目标是很难达到的。专业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专业教学的改革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必须有大学英语这门基础课程改革的配套。大学英语和其他基础课如计算机和数学等一样,只有为专业人才培养总目标服务,围绕专业教学的改革,培养学生用英语从事本专业学习和研究能力,才能准确定位自己的教学,才能使自己基础课的价值真正提高,才能在高等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我国,大学英语之所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大学英语教师的地位之所以比较低下,很主要的原因就是一直跟着英语专业走,把英语当作专业教,而不是为专业教英语。开设综合英语、听说、写作、翻译,不断地打基础,按英语专业学生的要求进行教学,试图达到“本族语者”水平。开设“简明版”的英美文学、英美诗歌、莎士比亚,英语社会与文化,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等。这些教学内容是英语专业最基础的东西,学术含量低,不仅任何一个英语专业的教师下来就能教,甚至连社会培训机构的老师也能胜任。上海外语政策的调整使得大学英语不需跟着英语专业走,而是转向与其他学科结合,研究和传授其他学科中的英语表达方式,如篇章和体裁,学术口头和书面表达策略和能力等,为国家培养能用英语直接从事专业学习和科研、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这样的教学是专业英语教师和社会培训结构干不了,这样的大学英语地位就会得到提高。换句话说,通过外语政策的调整,找准自己的位置,把外语教学和国家的战略需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大学英语才能得到新生,才能得到发展,才能被人尊重。
大学英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现在,英语专业看上去非常强大:1000多个专业点,100多万学生,英语界最优秀的学者都在英语专业。但英语专业被列为红牌的事实说明,我国根本不需要这么多人研究英美文学或语言学,市场根本不需要这么多仅有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毕业生。国家需要的是大批能用英语从事研究和工作的人才。英语专业将走向衰退,大学英语将走向壮大是我国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
四、结语
纵观世界范围,高等学校的大学英语性质都是学术英语或专门用途英语性质。中国内地的大学英语教学普通英语定位是一种历史现象。随着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和高校新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大学的普通英语教学必然要退出历史舞台,而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出现加快了这个过程。上海的中小学英语教学水平在全国是领先的,上海的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是最高的,上海高校已经具备了在全国率先从普通英语向学术英语转移的条件。如上海还患得患失,错失良机,那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就更没有希望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上海成立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出台第一个地方性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和工作的能力”,这一高校外语政策的战略性调整具有很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这个开拓性和历史性的调整将在中国的外语教学历史上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Hyland,K., & Hamp-Lyons. 2002. EAP: issues and directions. 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 1:1-12
[2] 蔡基刚. 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 外语界,2004(2).
[3] 蔡基刚. 大学英语教学路在何方[M].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4] 蔡基刚. 我国第一份以学术英语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导文件的制定与说明[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4).
[5] 程雨民. 入世形势下的外语教改[J]. 外国语,2002(6).
[6] 胡文仲. 在《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专门用途英语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致辞,北京,2011-05-07.
[7] 胡壮麟. 对中国英语教育的若干思考[J]. 外语研究,2002(3).
[8] 刘润清. 论一堂课的五个境界[J]. 外研之声,2010(2).
[9] 陆俭明. 制定科学的外语教育战略,提高国民语言素质,2010年中国外语战略论坛,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10] 束定芳.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和定位[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1).
[11] 孙复初. 标准化考试可以休矣[N]. 南方周末,2005-02-24.
[12] 杨惠中. EAP在中国:回顾、现状与展望,中国ESP研究高端论坛,北京外国语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