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习经验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化学学习经验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化学学习经验总结

化学学习经验总结范文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中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规律是长期生产实践和化学实验的经验总结。通过化学实验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化学实验又是获取化学知识和技能的有力措施,所以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二、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内容

(一)化学实验课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

1. 实验教学观念不适应素质教育思想。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把实验课看成是理论课的补充,认为是辅教学。在知识和能力培养目标中,他们侧重于知识;在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中,他们侧重于思维能力培养;在实验课上老师们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去主持,让学生正襟危坐,不让学生动手,正是这种束缚扼杀了学生的尝试欲望,使得学生们服从意识有余,创新思维不足。

2. 教学方式机械、认识僵化,导致了教学方式的偏差。让学生模仿教师的演示或按照黑板的步骤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结束后,教师提出有关实验结果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既没时间做实验,也没机会去思考,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求真品格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3. 实验教学安排、管理不合理。由于学生多,教师只是走马观花地指导实验,经常是学生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该下课了。一次实验课下来,教师累得够呛,学生还没学到什么,实验效率很低。

(二)实验教学困境的解决途径

1. 转变观念,建立以全面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重点的实验教学目标。转变观念,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实验环境,让学生的情绪、情感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应鼓励学生在试验中大胆提问、大胆设想、大胆总结、大胆创新,使其不拘泥于一种试验方法和步骤,给他们更多的选择自由、兴趣自由、思想自由。

2. 优化实验教学模式,寻找解决困难的突破口。必须改革完善现有的实验教学模式,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变:(1)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中来,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参与实验课的准备、实验课的管理、实验计划的制定,这样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实验过程的了解,实验作用的理解,使学生变“要我做”实验为“我要做”实验,同时在参与过程中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

(2)不应只重视实验结果,更应重视实验过程,实验过程中学生手、脑的结合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方法、技能的同时,也得到态度、意识的培养。

(3)教师应从监管者变为引导者。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实验,解答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困惑,而不是监督者。要放手给学生自由,让学生在实验中可以相互帮助、讨论甚至争论。

(4)采用各种激励措施,让每位学生都进行实验操作,改变做不做实验都一样、做不好还不如不做的怪现象,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动手做实验的快乐。

3. 合理安排实验课。创造条件,改实验课大班上课为小班上课,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独立地参与实验,也使得老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指导更多的学生。

(三)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1. 扭转实验的学术化倾向。化学实验侧重于培养具有较高科学素质的未来社会公民服务,那么过分侧重于学科训练的实验,不仅功能过于单一,而且未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诱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2. 拓展实验的功能。从体现和落实培养科学素质这一化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总目标来看,非常有必要从化学实验技能训练问题、验证性试验问题、结果与过程的关系问题对化学实验的教育教学功能重新进行审视。

3. 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将面向全体学生的化学,面向全体公民的化学这一理念落实到化学课程与教学中。这就要求整个课程与教学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化学实验尤其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使学生可以通过化学实验来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对于拓展化学实验的功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四)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新特点

1. 化学实验改革的趣味化。化学实验具有动机功能,可以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这是人们的共识。国内外的各种调查显示,很多中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明显降低,甚至引起了一些学生放弃了化学学习,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使人们对化学学习兴趣问题的思考,因此增加化学实验的趣味性,成了人们开始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问题,为此人们创设了趣味实验这一新的化学实验形式,并注意梳理总结以往的一些做法。

2. 化学实验的生活化。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化学知识广泛深刻的渗透进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成为化学实验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为此人们创设了一些新的化学生活实验形式,以此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化学科学对个人和社会的贡献和价值,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生活和生活中的科学教育。

3. 化学实验的微型化。实验微型化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微型仪器来源广泛,可以做到人手一套,教学中,教师只要积极引导,就能实现人人动手的目标,学生通过自制仪器和动手做实验,既训练了动手能力,培养了创新思维,同时较强的参与意识及微型实验内在的魅力,又大大地激发了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兴趣。

4. 化学实验的清洁化。化学给人类的衣食住行带来了福祉的同时,也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了诸多负面的影响。解决这些负面影响的最好办法是从一开始就不形成有毒物质和废弃物,为此人们提出了清洁化学绿色花絮等新的理念。

三、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中、高考化学实验考试的不断发展,愈来愈多的人认识到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而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这方面的方向不明确,重点不突出。

中学化学实验的大多数研究文章停留在对表面现象的感性认识或经验总结上,未上升到理论高度,也没有突出化学实验对学生心理影响及创新方面的探究。

从使用研究方法上看,使用研究方法的文献属于经验总结和理论探讨,问卷调查和探究法很少有人用。可见,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文献使用研究方法单一。

总之,中学化学实验改革是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核心是让学生参与化学知识的探索过程,重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胡玉娇,郭敬社.探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应用[J].化学教育,2006(5).

[2]曹铁萍,李岳军.多媒体模拟教学软件在中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J].白城师院学报,2005(05).

化学学习经验总结范文2

在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由于课程资源的差异、学校条件的不同和学生的个性差异等,必然会遇到一些问题,因而,教师要把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变为自己的工作。

1.课程素材资源的建设与利用

在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学素材资源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教师除了重视教材基础配套资源的建设外,还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注意教材资源的利用。首先,教师应注重对“章头”“引言”“选学”中的素材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其次,对“资料”“阅读”“讨论”“练习”中的教材素材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再次,加强对教材中设置的“研究性学习”“小实验”栏目的素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最后,注意对教材中的图表、数据、阅读资料的挖掘。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教材素材提供的有效信息,为培养学生的能力服务。

第二,注意经常收集化学教学期刊和化学教育研讨会议的相关资料。这些研究文献资料记录了同行的经验、教训、反思,教师可以将其转换为课程资源,并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与其他教师讨论、交流,使所选择的教学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在高中化学新课程、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少走弯路。

2.课程课件资源的建设与利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电脑的普及,教师在课件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应精心设计教学课件,力求课件内容编选科学合理,表现场景和方式生动活泼、简单易行,使学生理解、识别起来较容易。目前,教学网站上有一些关于新教材内容的教学课件和实验演示的三维动画、音像资源等,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这些网站上收集相关资源,建立课件资源库并进行开发。

3.研究性学习资源的建设与利用

高中化学新课程强调研究性学习,重视通过组织探究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其中,化学研究性学习就是最佳的途径之一。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时,要从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经验出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体验探究。同时,教师也要为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主动收集相关资料,形成丰富的研究性学习资源库,确保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开展。

在建设资源库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建立、健全确保研究性学习顺利开展的课题资源类型。研究性学习课题资源类型与研究性学习类型密切相关,主要有实验探索型、调查考察型、文献研究型、实践体验型和思辨讨论型等。

4.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资源的来源

纸质教学资源来源于教材、教辅资料。经验型教学资源来源于师生在家庭生活、社区生活、学校生活和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化学知识以及教师的教学经验。实验教学资源来源于实验仪器、实验试剂、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实验方案、实验案例、实验方法、实验报告、实验结果等。网络教学资源来源于教学资源网上的教学活动、教学参考资料、课件和素材、优秀的教案及教学设计、教学经验总结、教学论坛、网上图书、杂志、学报等。

二、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资源的选用

1.纸质教学资源的选用

新课程实施中出现了一标多本的情况,虽然每种教材的编写都立足于课程标准,但也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这就使得教材的结构内容都有自己的特色。教师应该选用已使用新教材省区比较成熟的资料,留意教学期刊和学生读物中刊载的与对应章节相关的资料,及时为自己的教学所用。

2.知识性教学资源的选用

在高一新课程的试教过程中,教师应该先熟悉学生初三阶段使用的教材,弄清楚学生经过初中化学学习具备了哪些知识,从初中化学已有的知识点入手,做好初、高中化学的衔接教育,为高中化学新教材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3.经验型教学资源的选用

经验型教学资源包括师生日常生活中积累的与化学相关的经验和教师的教学经验。新课程除了在选修教材中专门设置了“化学与生活”模块外,在其他模块中也尽可能地贴近生活,从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入手,让学生在学习中亲身体验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学习经验总结范文3

一、教学实效性的影响因素

(一)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影响着教学实效性

在教育教学中,要不断更新教师教学理念,做到与时俱进,从根本上改变课堂教学与新课程改革不相适应的状况,从而更进一步认识合作学习组织课堂教学。从古至今,国外与国内的教学理念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提出:“教育的艺术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其核心思想均体现出教育的关键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二者都主张相对于学习知识本身,学会学习的方法更为重要。

(二)教师对学情的了解程度影响着课堂教学实效性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首先应该了解自己授课班级的学情,对学生进行较全面的了解,否则会出现因盲目教学而导致的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不恰当;因此,从认知水平、对基本技能的掌握、学习态度、情感价值观等多方面全面了解学生,会为教学活动的圆满完成打下基础。

(三)教师如何理解、把握及处理教学内容是影响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直接因素

教师上好一节课的核心在备课。教师要在清楚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在认识、了解、理解、掌握四个层次中对所授内容进行合理划分,做到主次分明,从而达到预期目的;此外,教师要在对教学内容中的难点进行处理时充分运用灵活的头脑,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例如,在讲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时,多数学生在理解得出推导公式方法思路方面存在困难,笔者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自主探究:求原点到直线x+2y=2的距离,学生会用多种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其中包括利用等面积的方法,然后逐步过渡到求点到直线的距离的一般解法。

(四)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影响着教学实效性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要让学生进行对话,教师的提问要有挑战性,能够激起学生思考,也要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教学实效性进行了艺术性的诠释。这就要求教师在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时,最大限度提高课堂的开放性,设计有悬疑的问题,激发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同学生一起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当然在问题的设计方面,教师要注意对所设问题起点高低的把握,尽量与学生的思维模式相适应。

(五)教师的专业素养影响着教学实效性

教师不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就不能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在备课及授课中就会面对各种难以逾越的挑战。课堂上教师屡屡出错必然导致学生的认可度下降,如此课堂教学何来实效性?

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建议对策

(一)强化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一个人为了从事某项活动及认识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学生带有兴趣的参与学习,才能表现出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把学生作为主体是数学教学要真正实现的目标,因此在教学中应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为指导方向,将数学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生动活泼以及充满个性的过程。如果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那么教师的课堂教学就失去了意义,也就没有任何实效可谈。

(二)采用恰当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杜威是最早提出在教学中运用探究方法的人。他指出,科学的教育是在让学生学习渊博知识的同时重点掌握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及方法。探究式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正确合理地启发与引导,学生以新教材内容为依据,经过多种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且掌握相应的原理及结论的一种教学模式,也是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为学生创造并提供各抒己见与合作交流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解决疑难问题的过程,其中包括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及集体交流等。

(三)合理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教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相结合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它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结合,共同参与教学过程,使课堂教学更为直观、形象、有吸引力,更重要的是使课堂教学容量更大、实效性更强,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对实际应用问题、几何问题的学习中可以在节省时间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此外,数学教学的每节课都会安排随堂练习,运用多媒体可以节省教师誊写练习题的时间,同时,运用多媒体的实物投影可以使更多的学生的解答成果得以展示,在有限的课堂练习时间内可以尽可能多的发现及纠正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教师及时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与改变,从而使教学任务圆满完成,最终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四)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是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科学合理的评价能够起到服务教学、反馈教学、促进教学的作用。它可以使教师在了解学情的同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是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的重要依据。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对教学评价的重视程度。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秉着两个重要性原则即激励性原则与参与性原则对学生做出评价,目的是使学生在喜欢评价的同时,充分体验进步及成功,进而产生进步的欲望及动力;此外,合理的教学评价会指导与鼓励学生正确评价与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化学学习经验总结范文4

关键词:高中化学;习题课;思考

化学是高中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化学习题课在化学教学中虽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也逐渐地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所以作为化学学科的教育工作者应该紧跟时代进步的步伐,不断地深化教学方式和内容,使高中化学习题课的开展卓有成效。

一、高中化学习题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习题课教学目标不明确

无论哪一门学科的开展,首先一点就要明确我们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会对我们的教学工作起到引导和支持的作用。但是,在我们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在现在高中的化学习题课中明显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的问题。老师对学生应该注重哪些知识的学习巩固,学习什么样的技能,习题教学所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都没有给出正确的指示以及有效的引导。这样就导致学生在习题课中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存在极大的盲目性,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更会给学生带来额外的学习负担和压力。所以要想使得化学习题课的开展行之有效,首先就要明确教学目标。

2.习题课内容脱离课本知识

目前,在社会中与高中化学相关的习题集内容丰富、种类多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化学习题课的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涉猎范围。但是,其中也包含一些非正规的、不够完善的材料。这样就导致了老师在选择这些习题内容时显得比较盲目,一些习题集涉及的内容更是脱离课本内容,一味地追求高、新的内容,而忽视对基础化学知识的学习。学生在练习这些习题时往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无法达到实际的效果,这样就使习题课的教学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和效果。

3.习题课教学忽视了知识实践性

在一些高中的化学习题课教学中,老师总是习惯性一味地让学生埋头于题海当中,逐渐地使学生习惯于在纸面上解决问题,而忽视了对知识学习的实践方面。而往往我们学习化学知识都是依靠大量的试验和社会经验总结而来的结果,所以习题课的开展不应该是大量的题目的堆积,而应该包括足够的感性认识和情感体验,避免使化学学习变得单调而乏味。尤其是在一些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方面,我们更要注重其实践性,让学生真正地投入到对知识的实践探究中去。

二、化学习题课的改进策略和措施

1.增强习题课的针对性、目的性

所谓加强习题课的针对性、目的性,实际上就是要明确我们的教学目标。我们习题课教学目标的设定一定要符合学生实际的具体情况,不能超越学生的能力范畴,切实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化学习题课的教学过程中,在加强对知识性内容学习的同时,也要注重专业技能操作的培养,让学生通过习题学会的不仅仅是对现有结果、结论的记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他们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逐渐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求知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化学习题课的教学目的。

2.习题课内容的选择要优化

由于化学知识的特殊性,使得我们的化学学习必须要依靠习题来完成对知识内容的巩固和加强,所以我们的教学活动必须要围绕着习题为中心来展开。所以说习题的内容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化学教学工作的效果。我们的习题内容的选择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题目的立意一定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不能脱离课本的知识体系和涵盖范围。题目中的信息一定要紧随科学前沿的内容,并且能够与社会实践内容相结合。(2)习题的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社会研究价值,问题的答案要力求准确。通过对这些优化的、精良的习题的学习和练习才能有效地改善化学习题课的教学现状。

3.习题课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化学习题课的教学中除了要实现对现有知识的巩固和加强之外,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完善。我们的任教老师可以在习题课的教学中多选择一些有多种解题思路和方法的题目来让学生练习。通过这些题目,老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来思考问题,让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化学习题课更加具有活力,也更将有利于学生个人未来的发展。

化学学习经验总结范文5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经验总结

时间如梭,毕业至今已有九个年头。毕业后我有幸成为光荣的教师队伍中的一份子,在学校,我主要承担数学课教学任务。这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是一个新的开始,面对不同的群体,性格迥异的学生,我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思路和教育手段,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我思绪万千、感慨多多,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工作总结如下:

一、注意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引导学生饶有兴趣的参与到数学课的学习中来尤为重要。我利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利用钟面实物教具,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时间的匆匆流逝。在一些数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观察物体所需的小正方体模型,注重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观察物体的实践中来。为学生提供超市购物等场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等等。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平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更多的学生全方位全过程的参与到数学课的学习活动中来,以逐步形成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出发点,以形成学生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为精髓。

二、注重课前教材的认真研读,做到了解全面、分析透彻。

每个学期前我都对整册数做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注意结合我所教的同学的年龄特点和学习习惯制订了详细的教学工作计划。做到上好每一节课,搞清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注重和平行班的老师就教学难点问题做详细的分析,做到充分驾驭课堂。留意从教学辅导材料中取经,吸取好的教育教学方法为我所用,注意写好每一节课的教学反思。力求一节课比另一节课精彩,力求将我所知所想的教学理念渗透到我的课堂中来,力求让我的学生能在寓教寓乐中轻松学数学,让孩子们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最佳受益者。

三、注重反馈,加强课后的练习与巩固。

所学知识要想牢固掌握,光靠一节课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课后的联系与巩固才能检验出来。我在练习巩固时注重个别辅导,寻找特定群体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开展练习。布置的作业不求多、杂,而力求精、细,要求学生能按质按量的完成,对于没有很好掌握的同学及时辅导,找出不足与疏漏,及时补救。注意布置分层作业,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难易不同的作业。注重调动多方资源,开展轰轰烈烈的家长助学生、好学生帮助差学生的活动,使得课后的练习与巩固得以有效的实施。

四、注重个别辅导,及时转化学困生。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坚持以表扬鼓励为主的正面教育,对于学困生做到多关心、不歧视、不放弃。让他们感觉到来自老师以及班级体的关爱。认真研究造成其学习的困难的根本原因,坚持对症下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个别辅导,开展学生间、小组间的互助互学活动,逐步让一部分学困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力的增强逐渐进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让家长成为学生时时刻刻不变迁的小老师,竭力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争取更大进步。

总之,我的数学教育教学工作还有不够完善之处,教学经验还很不足,需要不断向同行们请教学习。对于自己,我还需不断丰富自我,努力提高自我综合素质,将我所学渗透课堂教学,为学生造福,让孩子们成为真正的受益者,这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经验总结

光阴似箭,任职以来我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学校领导的关怀下,我成功得完成了自己的本职教学任务。通过学习、实践,我掌握到一些教学方法,让我的教学工作开展事半功倍。现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对任职以来的语文教育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一、用讨论——讲解的授课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鼓舞,让学生学会用手、用脑去学习。如何激励、唤醒、鼓舞,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呢?以前上课也用过讨论、辩论等方式,但对于所带毕业班在复习备考期间,堂上教学主要是以讲练为主,就没有使用这一方式,另外,复习期间学生的学习量加大,精神天天处于一种高度紧张之中,因此导致课堂气氛比较沉闷。但在听了同科组老师的课以及老老师的指点以后,我受到了较大的启发。于是,我再次运用了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探讨解题的思路、方式及最后答案,然后在让每一小组派一个代表作为小老师上台讲解,最后,我再为他进行补充。这样的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使学生处于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情感体验去参与课堂活动,在不知不觉中发挥了自己的潜力,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我发现讨论——讲解式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有以下几个优点:

1、以其形式新颖、气氛热烈,可刺激和较长时间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无形中调动了思维积极地参与了活动。

在活动中,我注意到,强烈的表现欲使学生战胜了被动、依赖、害羞的心理,谁都想一展身手,于是不知不觉参与了活动。在整个讨论——讲解的过程中,学生都主动、紧张地思考、学习。如此一课始终,学生或问或答,或思或记,无形中调动了自己的一切思维,积极参与了活动,学习效果较好。

2、在主动获取知识、训练能力的同时,更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使他们意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积极互动的现象非常频繁,因为他们都意识到必须紧密团结,互相帮助才能在为大家讲解时较流畅,不出错误、不闹笑话。而我也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与协作能力,如在讲解完,有的组答得并不太好时,有的自责,有的懊丧,这时我会给予他们一定的鼓励,增强其信心,让他们意识到团结的重要性,果然,在下一课的复习当中,该组积极思考,紧密团结,通力合作,终于有了出色表现。

因此,我觉得讨论——讲解这一授课形式可以较好地使学生战胜学习的心理障碍,激活思维,主动学习,还可以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更多、更频繁、更深入地参与语文活动的机会,真正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营造与培养学生自主创造精神相一致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

我国自古以来就讲究"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说一不二,学生对老师唯言是从,不敢越雷池半步。这种教学制度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学就要民主化。在教学中,我没有将学生视为容纳知识的器皿,而是从人格平等的基本观念出发,允许堂上有不同的声音出现。如何营造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民主气氛呢?我主要体现如下几个方面:

1、创设平等的民主氛围,消除老师的神秘感和权威性,将师生活动建立在友好、亲切、和谐的氛围之中。

学生可以向我大胆地提出不同的观点及疑惑,我对于他们这些有新意的想法也不一定要说服,这样学生就会敢于提出疑问,自信心也会增强许多,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会相应地提高。

2、倡导平等参与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

堂上的教授过程由明到隐,特别是在感受新知识后的问题探究阶段,更应该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主动学习,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地体现出来。

3、教法设计尽量做到灵活多样。

教师通过新鲜的刺激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创设愉悦的氛围,想方设法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获得学习的乐趣,唤起求知的欲望。

化学学习经验总结范文6

关键词:中专院校 生物化学 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195-01

生物化学是研究人体化学组成及生命变化规律的学科,内容围观、抽象,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当前,不少中专院校的生物化学教学存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教学活动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如何提高生物化学的教学质量,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建议。

1 教师应努力拓宽自身知识面

在生物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控制着整个教学局面,因此,教师本人的教学魅力十分重要。生物化学只是深奥复杂,要想深入浅出的将知识讲解给学生,教师必须有广博的知识面,因此,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对教师而言十分重要。

知识面的拓宽,可以通过以下途径:(1)阅读其他参考书,不同的编者有不同的思路,多参考同类书籍是开拓视野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国外的生物化学书籍,有时更能让人眼前一亮。(2)听课,听同教研室教师的教学课能带动自身思维的更新,也有可能在听课的过程中涉猎到自己所未及的知识。(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近年来,网络资源的共享率越来越高,很多知名院校的课程都可以从网上观看,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师自身的发展都有很大作用。(4)独立制作课件,教师应独立制作具备自己风格的教学课件,并不断积累和更新知识,去掉不足,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就逐渐建立了自己的教学思路。

2 根据院校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材

教材质量是决定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当前,大部分中专院校的生物化学教材采用的是中职中专规划教材或系类教材,但这些教材却未必真正适应中专院校学生的虚席特点。虽然这些教材内容较全面,但多少存在繁杂的特点,并带有很多化学反应式、结构性等的图片,导致学生很难有兴趣去阅读大段文字,更无法找出轻重点,而各种化学反应式也让本身就基础薄弱的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很多学生甚至连教授的内容在哪都不知道,更别说标记重点知识内容了。

可见,选择合适的教材是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中职院校在选择生物化学教材时,应选择知识点明确、主次分明、内容精炼,且在每章后都附有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及复习思考题的教材。所选教材纪要充满科学性,又要富有趣味性,还应兼顾实践性、前沿性,并重语言的间接性与内容的全面性,不仅要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还要减少学生学习的困难。

3 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要想提高生物化学的教学质量,关键在于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充分理解教师讲授的知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教学手段的丰富,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3.1 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生物化学研究的是常变常新的微观世界,理论性、抽象性较强,知识更新快,学生易感到乏味和疲劳。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多媒体课件能进行动态演示,用图像、声音等手段模拟出肉眼不能直接看到的微观世界及其变化过程,将抽象的只是组合起来,系统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感性认识,从而加快对知识的吸收,提高学习效率。如:核酸、蛋白质等大分子的空间结构及生物合成过程,糖原的结构及其合成与分解,都能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具象化。通过多媒体手段来讲解疑难问题,能有效突破教学难点,达到教学目的。

须注意的是,生物化学的教学,需要将传统授课方式与多媒体教学联合起来,多媒体教学切换快,信息量大,教师要注意把握好讲课速度,做好师生间的互动。同时,教师也要设计一定的板书,将所讲内容写在黑板上,一些重点、难点也要用板书写出来,使学生能把握好学习重点与难点。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逻辑认识,提高学习质量。

3.2 适当运用比较法

生物化学内容复杂,学生掌握和理解具有一定难度,但很多知识是想通的。教师在授课时,如果能运用比较法,则能将零散的知识整合到一起,化复杂为简单,化枯燥为生动。如比较蛋白质、核酸、DNA、RNA的化学结构式,比较相关生化反应过程等。通过多种形式的比较学习,有助学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知识并融会贯通。

3.3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除运用好各种教学手段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如在课堂上或课后留思考题,让学生进行口头/书面回答,这样既能启发学生去探索知识,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了解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此外,还可通过归纳总结、联想比喻、理论联系实际等方式来提高教学效果。

4 根据学生专业设置教学大纲与实验课

学以致用是任何课程的学习目的,生物化学也不例外。在制定生物化学的教学大纲时,要根据学生所学专业,以学生的发展目标位导向,调整教学内容,分配教学时间,加强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的结合,用实践课程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由于中专院校的目的在于向社会输送实用型人才,因此,还需根据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来调整试验内容、实践内容,注重实用性,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实验技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新技术,为能使学生独立进行科研与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5 结语

总而言之,在教学活动中,只有认清学生的认知特点,多多学习借鉴,才能找到适合自身的教学方法,形成个人的教学体系。同时,只有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并结合学生的学习方向,才能真正提高生物化学的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学以致用,满足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 罗永会.如何提高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2):180.

[2] 刘彤,金小花,姚芹,等.高职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现代农业科技,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