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化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会计信息化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会计信息化教学

会计信息化教学范文1

摘 要 会计信息化既是一门理论课,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能课,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尤为重要。通过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不但可使学生具备相关的职业能力,形成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能力体系,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中,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训练,会计信息化教学应考虑分层次进行。文章从分层次的涵义和原理出发,对会计信息化分层次教学进行探索,以期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促进现行教育、教学改革。

引言

2005年8月,由会计之友杂志社承办的中国会计学会会计电算化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山西太原召开。会上提出了“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理念,与会专家就这两个概念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用“会计信息化”可以更好地概括“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发展,也可以进一步提升“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水平。近年来,《会计信息化》这门课程逐渐在各高校中取代会计电算化等相关课程。

2009年4月国家财务部印发了《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目标和主要任务。高校作为培养财务人才的基地,针对会计信息化的教学更是得到重视。为达到教学目的,《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方式成为众多教学工作者探讨的话题。

一、《会计信息化》课程的介绍

(一)会计信息化的含义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过程,是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以计算机、网络与通讯为主的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存储等处理,使会计信息处理高度自动化,信息高度共享,并能主动、实时报告会计信息,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全面、及时的信息过程。

会计信息化代表了一种全新的会计思想与观念,是传统的会计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相结合的产物,是现代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会计信息化后,会计系统将是一个实时处理、高度自动化的系统,业务内容来自企业内外业务的实时数据,出现真正的电子凭证、电子账簿和电子报表,会计处理方法将更加多样化。

(二)会计信息化课程的内容

会计信息化课程是在原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开设的,不仅包括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所涵盖的内容,而且,由于会计信息化产生于信息社会,其是在计算机核算的基础上提出的信息多元化处理,能实现会计业务的信息化操作,充分发挥会计工作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的核心作用,最终实现企业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一体化。会计信息化课程比会计电算化有更高的要求,教学中不仅包括信息化中的具体财务操作,更包括企业信息系统中各功能的数据传递及相关关系,最终得让学生清楚企业的财务信息是如何形成;又是如何与其他相关信息发生作用;最终又能给企业提供怎样的信息。在信息传递的同时,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又有怎样的关系等等。总之,会计信息化课程的内容要更丰富,具体操作也要求更高,课程教学内容、方式都将发生变化。

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分为理论部分和实验部分。理论仅占很少学时,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会计信息化及其发展情况。实验教学是重点,学生将花大量时间用于具体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体验会计信息化的内涵;教师也将在实验阶段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能否按实验要求出实验效果及能否真正学好会计信息化都在这个阶段得到体现。因此,教学所采用的实验教学模式、方法等是至关重要的。

二、分层次教学

(一)分层次教学的涵义

分层次教学是指在承认学生有差异的前提下,教育者依据学生实际情况,以学生为主体,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提出分层次的要求,并在课堂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创立评估体系,从而使不同层次学生均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与提高的教学过程。分层次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整体素质,促使每个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环境中求得最佳的发展。教师必须打破以往按统一模式塑造学生的传统做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特殊性,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分层次教学。

(二)分层次教学具有的优点

教学,尤其是高校专业教学本身就是一个体系。学生不是一门课程学好了就表明专业学好了,总存在一部分学生部分专业课程学不好的现象。分层次教学就是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以不同层次学生为基础因材施教,具体教学过程中有不少优点,表现如下:

1.分层次教学体现了教育的公平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动者,应该在承认差异的同时,公平教学,而不能只为一部分学生而进行教学,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分层次教学的应用让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忽视成绩差的学生,而是积极主动地为各个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2.分层次教学展现了教与学的互动

分层次教学让高校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模式及方法,不再是教师讲授,学生接受,最终能接受的就好,不能接受的就差,教师不用在乎学生学的结果。教师采用分层次教学后,要主动关心学生学习情况,并关心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如何对基础不同的学生施教等。这样,教学中的“教”与“学”不是分开的,而是互动的,教师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又将影响教师将来的具体教学。这样,分层次教学将继续升化,教与学将在互动中不断得到发展。

3.分层次教学的落实将逐渐改善高校教育现状

高校教育中,进行分层次教学有望改善教育现状。教师因要进行分层次教学转变,而改变原来的教学内容、方法,并开始主动研究自己的教学情况,在教学中找原因,考虑如何对现存的差异开展教学等。分层次教学使得教与学不断变化,从而可能改变有的教师几年都用同一教案的状况,教学质量有望得到提高。

三、会计信息化分层次教学的具体落实

(一)领会分层次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

分层次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是有差异的,“教”自然要有差异。第二,教学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每个学生都是有发展潜能的,不能以牺牲一部分学生的发展为代价来求得另一部分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要形成一种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的机制。第三,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可供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学生的主体性不仅表现为他是教学中学习的主体,而且表现为他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成为“教”的主体。

承认学生的差异,是要让差异缩小甚至消失。笔者认为,教师是分层次教学的主导者。所谓分层次教学并非要把学生形式上分成几个等级,而是教师应看到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做到教学内容、方法、方式等有差异,以便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接触一门新的课程都会有兴趣或都能很快培养兴趣而投入到这门课的学习。由这门课的兴趣学习又将带动整个专业体系的学习,以至最终不仅成功讲授这门课,还可能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极大热情。还要知道,学生学习成绩差不一定不具有潜在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多年的实验课程中笔者就发现不少学生专业成绩差,但在实际操作中很有创新精神,并能解决很多电脑实际问题。教学关键是要因材施教,将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

(二)把握分层次教学的目的,安排好分层次的具体内容

1.学生定位的分层

会计信息化教学过程中,不可能把学生按其他课程成绩或综合成绩进行排名,然后分班或分组进行。然而,必须承认学生经过大学前一阶段的学习确实存在差异,而且这种差异不小。有的学生认真,专业基础和计算机基础都好,对学习也非常有热情;有的学生曾经有挂科,已对学习没有好心态,根本没有兴趣;有的学生基础一般,态度也一般,主要看课程开始后,教师上课的内容有没有吸引力(这占多数)。只有承认了这些差异,并能在实验课中尽早将学生层次对号入座,根据不同情况学生进行差异指导和引导,争取让基础好的学生自己努力实践,达到或超过课程的要求,让基础一般的学生提起兴趣,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培养起兴趣。

在会计信息化实验中,学生层次是没有绝对划分的,只能是依据学生的表现及提问等来作基本判断,而且这种分层次会随着实验内容及过程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体现了分层次教学是教师主导的,教师应在分层次教学中发挥主要作用。

2.分层次备课

分层次备课是分层次教学的关键。既然学生是有层次的,备课就一定要有层次。作为实践课程为主的教学,教师不仅要按课程的基本教学目的进行准备,还要按课程的实际可能情况做好充分准备,以满足教学要求,从而保证让基础好的学生在实验中得到极大的满足。另外,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备课要按心理学加上实务案例,由浅入深地做好准备工作,要通过心理、思想引导教育,利用最简单和适用的知识等将他们引入教学,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层次差的学生也能重视这门课程教学,积极投入到实验训练中来。分层次备课对教师要求较高,故教师要不断在教学中进行总结,在不断总结之后完善分层次备课。

3.分层次实验

会计信息化课程主要是实践训练,以学生们通过案例资料进行验证式实验为主,可以说没有很多新知识,多是原来所学知识的贯通运用。多操作、多思考后再操作,一般都能有较好的效果,但这整个过程,分层次的讲解,分层次的要求都将对课程有极大帮助。实验中要确定基本的要求,提高后的要求,实验的目的并不是简单的验证,而是要让学生知道具体实验操作对信息化建设有怎样的影响,会造成怎样的后果;甚至要让学生知道出现情况后要如何调整和补救等等。整个实验教学过程是针对不同的学生给出不同的操作要求,针对不同的操作情况给出不同层次的处理方式。

在分层次的实验中,还可充分利用学生差异来进行,让部分优秀的学生变得主动起来,帮助一部分基础差的学生。会计信息化的实验课程中,不妨让一些计算机知识很好的学生来帮助处理些涉及到计算机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让出现同样问题已得到解决的学生来帮助需要的学生,这样既能减轻教师实验课的压力,又能让这部分学生在展示自己才能的同时加深实验效果,同时被帮助的学生也可从中感悟很多,学生之间的感情会更深,课堂氛围也会更好。在多年的实验课教学过程中,笔者常这样利用学生差异,效果确实很不错,很多在实验课中帮助别人或被别人帮助的学生还常联系,沟通现在工作中的具体操作与应用。HtTp://

(三)不断在实践中分层次、分层次中实践,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会计信息化课程实验通常是在计算机中完成,而且实验课中每位学生都将有一台属于自己操作的计算机。这对实验的独立检验和操作是有一定好处,但在分层次教学中,这种方式也有一定的不利。因此,可以在单人组实验结束后,特意安排一个综合实验,并考虑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或是知识能互补的学生安排2~3人为一组进行实验,还可以比赛的方式进行,最终可作为学生平时成绩加分。

相对于很多课程重视结果而言,会计信息化课程的教学中更重视的是过程。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可以学到很多其他专业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所学的更能贴近将来工作实务。实践业务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实验也就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学生层次的差异所提出的问题也将有差异,差异的问题解决后还会产生新的差异,这不仅要求学生不断实践,不断努力实践,同时,也要求教师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分层次,并在分层次中不断总结,最终通过不同层次的教学实践来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会计信息化教学范文2

一、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目前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方式与手段中现在的情况,目前很多学校还存在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方式很难满足信息技术类课程的要求,会计软件的演示操作与使用、不能及时演示,在会计信息化教学中应有实验室,电脑配置及相应的财务软件,部分欠发达地区院校还达不到目前教学水平要求。

二、会计信息化教学内容改革

在会计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进行教学目标的确定,并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会计电算化系统内容本身便比较复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才不会出现教学混乱的情况,其次,应该系统的研究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并对其进行规范。会计电算化系统教学中,不但应该包含理论教学内容,还应该包含实验教学的相关内容。

(一)会计信息化系统规范的理论教学

1.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基础《会计信息化》化这门课,是会计专业学生以《基础会计》、《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等专业知识为基础后的必修课。这便需要学生本身具备会计基础。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先进行会计信息化意义和概念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信息化的发展情况和长远趋势,全面掌握会计信息化的特点和组成,会计信息化的实施、国内国外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及特点、内部控制及信息化审计,企业资源管理(ERP)等方面。2.维护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方法进行会计信息化系统维护、分类、概念以及必要性的讲述、对会计信息化硬件系统的硬件系统维护以及软件系统维护内容、概念、方法和特点讲述,详细分析会计信息化系统数据备份以及恢复技术,并进行维护工具的介绍。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解决各种遇到的问题。3.会计信息化系统软件的安装与应用以用友ERP-U872为例,用友软件ERP-U872产品是基于C/S结构设计,最终数据保存在服务器上。如果是局域网内使用,对服务器要求更好,因为服务器兼有计算、保存数据等工作,特别是在有多个客户端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否则无法及时响应。为确保系统安装成功,提醒大家在安装之前注意以下问题:(1)请对照用友ERP-U8环境说明文件所描述的配置准备环境。(2)安装时操作系统所在的磁盘分区剩余磁盘空间必须大于2G。(3)安装SQL数据库环境。(4)关闭杀毒软件。(5)安装完毕重新启动机器,安装用友ERP-U8系统。(6)重新启动机器,配置U8服务管理器。

(二)会计信息化系统规范实验教学

会计学本身的实践性很强,所以在进行会计信息化教学时需要特别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培养。1.会计软件应用的实验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学会使用国内比较出色的几种会计设计软件,比如浪潮、用友和金蝶等,能够通过这些软件来设置系统基础、进行账物的处理、进行期末处理;全面掌握通过软件来财务核算的相关流程,能够利用软件来管理工资、管理存货、管理往来账目、管理销售、管理固定资产、UFO报表等模块的业务处理。2.会计信息化系统实验的流程要求学生会启动服务器、账套的建立、操作员的增加、财务分工、科目设置、凭证输入、凭证审核、记账、结账、查询、银行对账、会计报表、工资项目的设置、工资结算、分摊、固定资产业务处理等功能。

三、会计信息化系统教学方式的改革

(一)将网络和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运用进来

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师教学过程中可以合理利用较少的时间,将大量知识传授给学生,弥补课时较少给教学造成的影响,利用网络能够紧密联系学生和教师,师生之间可以更好的进行沟通和交流,遇到问题现场、现时解决,使学生及时掌握相关知识内容。

(二)重视实践教学

学校应该加大会计信息化系统软件和硬件方面的投入,确保软件和硬件切实符合教学的需要,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校还应该进行会计软件的购买,让学生在学会操作的同时,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给找工作奠定良好基础。此外,学校可以联系一些实习单位,让学生学与用相结合,加强知识的巩固,也可以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会计信息化系统课程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系统课程内容比较的复杂,想要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做到下面几点。

(一)选择好教学软件作为教学工具

学校可以根据学校学生、课程的设置来定相应的财务教学软件,对于专科生来说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财务软件来讲解,例用友通、管家婆、速达等,对于本科生来说可以讲一些模块比较多功能比较大的财务软件,例用友ERP-U872、ERP-U10.1,金蝶ESA等。

(二)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的关系

会计信息化教学范文3

由于目标定位不准确直接导致在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上也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在高职院校中现在大多采用ERP软件系统作为会计电算化教学软件,ERP系统是现代企业大型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典型代表,它不仅将会计的各项基本职能通过软件模块进行了集成,还把会计业务和企业的其他业务集成在一起,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共享,打破了业务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限。ERP软件系统中的财务子系统中集成了会计各门课程中的基本内容,包括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等会计基本工作和功能,但在现行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只是在会计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加上一门会计电算化课程和一至两周的实训,由于课时限制,只能学习软件中的总账、财务报表、固定资产和工资管理应用模块,其他与会计专业相关的模块就没有接触到,根本无法达到会计信息化的要求。同时由一门会计电算化课程承担会计信息化的全部任务恐怕也是不现实的。在会计信息化的环境中,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它们应是一个整体,相互关联、实时互通,这也是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最大的差异。因此,学生应不仅掌握ERP系统中的财务子系统的各项功能,还应当对ERP系统中的其它管理功能有一定的了解,而现行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显然是不能完成这一任务的。

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实验实习设备经费不足,使得会计信息化实验设施处于边缘状态,基本是在公用机房中安装财务软件后,就作为会计信息化上机实训设备了。使得上机实训从设备到时间都无法得到充分的保证。大部分高职院校虽已认识到问题所在,但苦于条件所限致使心有余而力不足。有部分高职院校虽然建有专门的会计信息化实训机房,但未能与软件厂商进行交流合作,会计信息化教学未能获取最新版本的管理软件,自然就无法使教学内容及时更新。在现行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中上机实践环节还显得比较薄弱,再者,由于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问题,在教学中只局限于利用计算机完成基本的会计核算和简单的决策功能,这也远未达到会计信息化的要求。

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人才基本培养目标应当确定为培养适应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与现代会计融合适应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操作型、应用型和复合型初级会计信息化人才。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教学目标和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发展要求,因此,应尽快树立会计信息化的理念,要从整体上重新认识会计信息化的内涵,在新的技术条件下,会计信息与非会计信息已不再是相互隔离的,因此,应当在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上认识和展开会计信息化的教学,要加强对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掌握与运用。要将会计信息化融汇在财会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中,这样才能对会计信息化整体概念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而不是停留在会计电算化这样相对独立、信息封闭的一个会计核算系统。

调整现行教学计划,将会计信息化的教学内容融合到各门会计专业课程中去,例如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对ERP系统中的凭证、总账和报表系统的学习;财务会计教学中融入ERP系统的应收、应付、工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核算;财务成本管理中融入成本归集、成本计算和成本分析等;管理会计中融入预算管理和项目管理等内容;最后在以上内容学习完成后,设置一门综合实训的课程,系统的将以上的内容融会贯通。此外,还应相应增加信息技术应用类课程的比重,如数据库应用、网络技术的应用等,但应注意把握信息技术类课程设置的程度,切忌这部分内容过于深入,应以“必要、够用”为度。如果条件成熟设置一门全面介绍ERP系统的概论性质的课程,以使学生能够站在企业管理者的高度更全面的认识在企业管理信息化中会计信息化的地位作用以及与其它非会计信息的关系。

会计信息化教学范文4

“互联网+”背景下的会计信息化是以现代网络信息管理技术作为技术依托,结合现有会计信息化软件,以会计专业知识角度对整个企业运作的各方面信息进行汇总处理的管理信息系统。在当今信息技术与会计领域知识不断进行融合的背景下,若想做到高职会计教学的与时俱进,应积极推进会计信息化教学的更新改革。笔者就会计信息化下高职会计信息化教学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

“互联网+”;会计信息化;高职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在现有的会计信息化基础上融入现代网络信息管理技术能使企业通过大数据分析的方式认清企业在行业中的位置,提高决策水平效率,进而促进企业持续发展。所以为了培养符合新要求的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促进高职会计类专业的持续发展,应积极尝试对现有高职会计教学的改革,笔者将在结合从事会计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实践经验,对实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列举和分析,并对互联网+背景下高职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提出意见。

1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会计信息化教学亟需解决的的问题

1.1现有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不能继续适应互联网+背景下就业市场对新型财会人才的需求

会计属于工商管理之下独立的二级学科,其理论严谨性、操作性以及政策导向性较强,所以在高职会计人才培养重点中,如何培养一个精通会计理论知识且操作性强的一线会计工作人员一直作为人才培养方面探讨的重点,授课内容主要是财务会计知识。而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对财务信息的质量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信息处理的目的也从静态的财务记录向动态的财务数据分析、财务决策支持方向发展。传统的单纯以培养财务会计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无法继续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甚至会造成学生发现在学校所学知识到就业时就已经过时的窘境。

1.2现有的会计信息化核心课程授课教材无法满足互联网+背景下的要求

我国长期以来将高职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重点着眼于会计信息化软件的操作能力,即通过引入具体案例,将会计基础理论知识和账务处理流程通过财务软件进行流程再造。虽然指导方向并无问题,但不得不提的是目前会计信息化课程中会计软件课本的编写仍旧以软件的功能布局作为知识层次的划分主要原则(例如财务链中的总账模块、应收应付模块、固定资产模块等),没有做到完全反应真实账务处理流程。另外,各个模块的账务处理流程的编排架构不够合理,各模块的初始设置到月末结账全部集中在各自章节中,没有反应实际账务处理情况中建账初期各模块统一进行初始设置、月中会计业务并行处理以及期末各模块整体结账和出具财务报表的实际账务流程,人为的造成了知识的割裂和碎片化。学生无法从宏观系统的角度把握企业财务流程,所学知识缺乏系统化的保证,使学生失去了从企业管理的整体动态角度了解企业财务的运行过程。另外,大部分教材编写所基于的软件所涉及的与互联网相关的功能较为薄弱,绝大部分非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仍局限于企业内部传输使用,没有做到与“互联网+”技术的有效融合,所得到的财务数据虽然在企业自身纵向对比中具有参考价值,但无法在行业横向比较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1.3具有互联网+新常态下会计发展方向的授课模式亟待改进

鉴于会计学科知识的具有较强理论和实操方面政策导向性等规定性属性,目前大部分财会教师在授课时主要采取的主要方法就是以课本为主的课堂面授教学为主,辅以少量案例分析教学、账务实操以及巩固性课后作业,教学形式过于中规中矩甚至趋于保守。虽然在目前已经在大多数高职会计课程中融入的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得授课知识点变得更加生动和直观,但是授课本质仍然局限于教师根据课本讲、学生跟着老师记的知识单向灌输模式,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互动,学生参与程度不高而且主动学习能力被抑制,很难使学生养成在离开课堂后主动学习的习惯,难以满足适应互联网+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对会计人才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客观需要。

2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会计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建议

2.1制定符合“互联网+”背景下符合经济发展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

会计信息化是融计算机应用、网络技术、管理学原理以及会计专业知识为一体的交叉性综合课程体系5,对所培养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要求较高。所以在学生学习会计信息化类专业课程之前,学生必须在会计学基础、互联网应用、计算机基础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课程的学习中打好基础,根据先易后难、由独立到综合的顺序进行学习。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时,应强调会计基础、计算机应用、信息技术等基础类课程的重要作用,并以此为技术手段储备支持会计信息化有由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方向的转变,培养新经济形势下向社会输出合格的会计信息管理以及会计信息综合运用方面综合应用方面人才。

2.2建立符合的互联网+背景下会计信息化发展趋势授课教材

会计信息化课程在编制会计信息化专业核心教材时,应摒弃以介绍软件功能为导向的计算机功能模块式编写方法,替代以会计理论知识为指导并贯穿以企业真实全套帐务处理为流程的实操式编写原则。在编写筹划过程中,教材编写小组应包括会计行业专家以及财务软件使用专家,做到真实账务流程与软件操作的无缝接轨,体现企业建账、起初、期中、期末业务处理以及各功能模块业务并行、功能账务处理的。另外,应在教材编写时注重财务软件与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系统的结合应用。例如可以通过与大型财务软件供应商的客户资源库进行对接,在有效使用财务软件准确及时处理本企业财务记录的基础上,通过关键指标的大数据分析,判断企业在行业中的相对位置,分析企业的相对优势和弱势,进而为企业财务决策提供支持,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2.3建立适应“互联网+”背景下会计发展方向的授课模式

与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方法相对应的是,在会计信息化相关课程的教学时,引入互联网+的现代信息通讯技术优势和共享理念,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有重要意义。对教师而言,利用“互联网+”理念下建立的会计教学共享平台不仅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授课技巧、经典案例共享、考试组卷、作业布置和批改等具体教学问题的交流,而且可以通过不断的交流提升教师专业知识水平、促进专业知识更新速度、知识储备等科研能力,对教师自身的职业长期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从学生角度看来,互联网+背景下的会计信息化教学允许在课程框架下根据教师的指导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教学内容,进而可以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养成主动参与学习的习惯。另外,通过普及的移动端和经过互联网+技术整合的会计教学资源库、会计精品在线课程和在线教师答疑等其他教学功能模块,传统学习场所的地域限制被打破,学生可以灵活的掌握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对学生养成和终生学习的理念具有积极意义。

3结语

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运用时我国实现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和发展标志。高职会计信息化教学若想适应新背景下的社会发展需求,应当积极吸收互联网+在先进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优点,并顺应互联网+的发展方向建立适应新经济环境下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符合互联网+背景下会计信息化发展趋势授课教材,以及灵活利用互联网+技术达到师生双赢的新型授课方法。

参考文献:

[1]王莹.ERP环境下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10):142+187.

[2]陈冰.ERP互联网+“大会计”时代下会计教学[J].科技展望,2017(1):228.

[3]罗琦茹.ERP环境下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探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2):50.

会计信息化教学范文5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的高速发展和进步已经成为了一种主要的潮流和趋势,从而促进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和进步。会计信息化是指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计算机、网络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应用等处理,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经济运行提供充足、实时、全方位的信息。从功能上看,会计信息化不仅涉及会计核算还涉及会计预测、决策和会计监督;从技术手段上看,会计信息化不仅采用计算机技术,还要以通讯和网络等现代技术为主,进行网络和现代信息系统的构建,根据信息管理的原理和信息技术重整会计流程。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对会计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我们多年的社会调研数据显示:会计信息化要求高职高专培养既懂会计知识又懂信息技术的综合型会计人才,会计人员除了具备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审计等传统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知识外,还要掌握数据库原理、网络技术、信息化软件应用等一系列新技术、新知识。

二、为适应会计信息化发展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通信技术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化已逐步成为企业管理变革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它给企业带来的不仅是管理手段的革新,更是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的变革。因此,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今天,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逐步提高,要求其了解会计信息化、掌握会计信息化管理方式。社会急需大量的信息化水平较高的专业型会计人才,高职院校是培养实践型人才的摇篮,是培养会计专业信息化人才的重要机构,而目前各用人单位普遍认为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尚可,但实务能力与期望值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信息化水平较低,甚至有时与实际需要存在脱节的现象。

三、会计信息化趋势下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措施

(一)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更新。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也是时刻发生着变化,因此要及时更新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适应现代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文化、信息知识和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财务管理、金融、法律等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诚信好,实操强”的高等应用型会计信息化人才为目标。

(二)根据市场对会计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改革会计专业课程体系、重新确定会计专业教学内容。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理论课程虽然近几年也加大了会计信息化理论课程,但设置大多偏向于会计基本理论,对于会计信息化理论课程仍然涉及较肤浅,因此要进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在改革之前,应当积极进行市场调研活动,深入社会和企业,调查他们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对人才的素质和技能有什么要求,然后再进行课程设计。根据目前我们已进行的市场调研,社会对高职学生要求除了应掌握的最基本的会计理论知识,还要求加强会计操作技能的训练,能熟练地操作财务软件,学会会计软件的简单维护常识,了解财务软件的运行环境和运行机制。因此改革课程体系时应融入更多的信息化课程及一些管理方面的课程,增强学生信息处理的能力,真正理解信息化的涵义,可以开设《计算机理论及应用基础》、《计算机软件应用》、《数据库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财务软件应用》、《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等信息化课程,使学生对计算机的软硬件、网络、计算机系统分析等基础知识进行了解;注重能力的训练,强化各项技能,在课程中添加技能证书考证大纲中规定的内容,使学生在课堂内就能达到相关岗位资格所要求的技能及素质标准,如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等。

四、建立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体系

会计信息化教学范文6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的高速发展和进步已经成为了一种主要的潮流和趋势,从而促进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和进步。会计信息化是指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计算机、网络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应用等处理,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经济运行提供充足、实时、全方位的信息。从功能上看,会计信息化不仅涉及会计核算还涉及会计预测、决策和会计监督;从技术手段上看,会计信息化不仅采用计算机技术,还要以通讯和网络等现代技术为主,进行网络和现代信息系统的构建,根据信息管理的原理和信息技术重整会计流程。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对会计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我们多年的社会调研数据显示:会计信息化要求高职高专培养既懂会计知识又懂信息技术的综合型会计人才,会计人员除了具备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审计等传统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知识外,还要掌握数据库原理、网络技术、信息化软件应用等一系列新技术、新知识。

二、为适应会计信息化发展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通信技术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化已逐步成为企业管理变革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它给企业带来的不仅是管理手段的革新,更是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的变革。因此,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今天,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逐步提高,要求其了解会计信息化、掌握会计信息化管理方式。社会急需大量的信息化水平较高的专业型会计人才,高职院校是培养实践型人才的摇篮,是培养会计专业信息化人才的重要机构,而目前各用人单位普遍认为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尚可,但实务能力与期望值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信息化水平较低,甚至有时与实际需要存在脱节的现象。

三、会计信息化趋势下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措施

(一)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更新。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也是时刻发生着变化,因此要及时更新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适应现代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文化、信息知识和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财务管理、金融、法律等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诚信好,实操强”的高等应用型会计信息化人才为目标。

(二)根据市场对会计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改革会计专业课程体系、重新确定会计专业教学内容。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理论课程虽然近几年也加大了会计信息化理论课程,但设置大多偏向于会计基本理论,对于会计信息化理论课程仍然涉及较肤浅,因此要进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在改革之前,应当积极进行市场调研活动,深入社会和企业,调查他们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对人才的素质和技能有什么要求,然后再进行课程设计。根据目前我们已进行的市场调研,社会对高职学生要求除了应掌握的最基本的会计理论知识,还要求加强会计操作技能的训练,能熟练地操作财务软件,学会会计软件的简单维护常识,了解财务软件的运行环境和运行机制。因此改革课程体系时应融入更多的信息化课程及一些管理方面的课程,增强学生信息处理的能力,真正理解信息化的涵义,可以开设《计算机理论及应用基础》、《计算机软件应用》、《数据库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财务软件应用》、《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等信息化课程,使学生对计算机的软硬件、网络、计算机系统分析等基础知识进行了解;注重能力的训练,强化各项技能,在课程中添加技能证书考证大纲中规定的内容,使学生在课堂内就能达到相关岗位资格所要求的技能及素质标准,如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等。

四、建立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