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工作者工作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工作者工作计划范文1
关键词:群众文化;存在问题;激励机制;探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文化事业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文化独特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功能,对现代化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人们新的追求。提升群众文化建设离不开群众文化工作者的努力,因此,本文从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出发,探析对群众文化工作者的激励机制,以促进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存在的问题
(一)群众文化工作者年龄结构偏大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引进的群众文化工作者数量不能弥补人员流失的数量,文化工作者的总人数呈现递减的趋势,而且年龄结构偏大。纵观我国各个区域,中群众文化工作者,年轻职工占有比例比较低,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有上升的趋势,但总体占有比例依然较低,35-45岁的职工比例也呈现下降趋势,45岁以上的职工虽然有着丰富的经验,但年龄较大,工作时间有限,近几年,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多数下岗职工的休闲时间增多,加上最近流行的中国大妈广场舞的影响,多数职工下岗后就投入到文化建设中去,这类人所占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因此,群众文化工作者的年龄结构偏大已是不争的事实,加剧了年龄结构老化的程度。
(二)工作人员的工作激情不够
群众文化工作单位作为事业单位,在管理体制上存在一些局限性,对群众文化工作者的要求不严,没有制定严格的标准,这就造成多数工作者积极性不够,在日常的工作中,按部就班,缺乏主动开拓的精神,对自己的工作漠不关心,工作起来随意性较大,缺乏必要的责任感;在工作的过程中,个别职工专业知识掌握不牢,但却不愿意学习,不想办法巩固自我,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根本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工作效率,组织、策划的群众文化作品缺乏创新,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三)对群众文化工作者的认可度不高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部分人没有认识到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性,忽视了群众文化工作者对文化建设的贡献。人们认为群众文化工作者的工作比较清闲,可有可无,进而导致对工作者工作成果的忽视;据相关部门的调查显示:大多数群众文化工作者选择该工作的原因是工作稳定,也说明了群众文化工作者本身就不太重视这份工作,职工本身就是这个态度,更何况其他人;群众文化工作者受人尊重、占有社会地位的比例甚少,这也说明了社会对这份工作的认可度不是很高,部分领导和群众对群众文化的功能和价值认识不到位,理念过于传统,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群众文化工作者觉得自身的价值不被认可,进而影响其工作的积极性,导致工作效率不高。
(三)福利待遇和政策法规有待完善
现阶段,文化事业单位的待遇虽然有了一定的提升,但与国有企业相比,待遇依然较低,文化工作者的总体收入水平不高,由于工资待遇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物价需要,也造成了大量工作者流失;事业单位的经费主要以地方财政投入为主,针对群众文化方面,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导致财政投入不足,造成文化经费紧张的局面;受费用的影响,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也没有做到位,培训机制不完善,培养方向不明确等。
二、对激励机制的探析
(一)优化环境,以人文关怀激励人
1、加大宣传力度
为了改变社会人士对群众文化工作者不予关注和重视的局面,就要加大群众文化功能、价值和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凭借群众文化宣传平台的优势,引导社会各界尊重文化工作者;政府部门要重视群众文化工作,对文化工作者给予一定的关心和支持。
2、建立共同的价值体系
在组织内部,建立共同的价值体系,营造互相尊重的氛围,职工之间相互协助,要具有一定的兼容性。创设自由的内部环境,在工作中允许失误,由于文化工作的特点所致,即使创作人员费尽心思完成的作品,也不一定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因此,要多鼓励创作者,而不是一味的责罚。
3、运用情感激发工作者的积极性
领导要关心职工,在思想上进行疏导,在生活上进行关怀,为职工家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用人文关怀激发职工热情,进而努力工作;制定灵活的时间表,给创作者更多的自由空间,提高职工的创作质量,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二)以体制激励工作者
合理安排岗位,将单位内的权责进行明确,说明各个岗位的作用,根据职工的特点,并结合职位管理方法,合理安排岗位;对各个岗位的发展方向、职责进行具体的规定,做到因事设岗、按需设岗,以达到人尽其才的目的;建立流动机制,在工作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安排轮岗,通过轮岗中的表现,确定员工最佳的岗位,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建立人员评价、选拔机制。为了增加工作者的压力,要建立相应的竞争机制,建立正确的考核制度,全面合理评价员工的表现,结合员工的绩效考核,选择骨干人才,激励竞争上岗,使每位员工都能鼓足干劲,发挥自身最大的效能,促进文化建设的顺利发展。
(三)有针对的激励工作者
采取一定的措施,增加财政的投入,为文化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保障。根据员工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培训,多给员工提供培训的机会,以促进员工综合素质的提升,进而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建立科学的薪酬分配制度,在设定基本工资后,要增加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工资,其中,对于表现优异的要发放奖金,并将绩效工资分配与工作业绩、人评价挂钩,形成科学的奖惩制度。
结语:
群众文化以其独特的优势,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但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始终离不开群众文化工作者的付出和努力,因此,本文对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析了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以促进群众文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杨迎春.浅谈群众文化工作者的激励机制[J].管理观察,2012(17)
[2]杨靖.关于加强群众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新西部,2009(22)
文化工作者工作计划范文2
为了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倡导时代新风正气,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建立、完善志愿者服务机制,倡导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红苗村将在全村集中开展2021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特制定活动计划:
一、志愿者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广泛开展“面对面、心贴心”的文明实践志愿者服务活动,让更多的居民群众参与到志愿者服务活动中来,使志愿者队伍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和社会动员的动力和亮点,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志愿者行动的氛围。
二、志愿者活动采取
利用传统节假日时间,如学雷锋纪念日、环保日、重阳节、春节等特殊的日子集中组织村志愿者开展大型志愿者服务活动为文明创建开展服务活动,宏扬中华民族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
三、活动内容
1.每月定期开展“关爱空巢老人”活动,每位志愿者走访两户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困难老人,开展精神慰藉、家政服务、陪同就医、保健指导、娱乐活动。
2.每周清理野广告。志愿者每周对辖区内的野广告、白色垃圾、野草、卫生死角进行整治清理,并在辖区内宣传大家都来保护小区环境,不要在墙面上乱涂乱画,乱扔垃圾。
3、节假日送祝福。志愿者对辖区内的困难老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关爱对象进行节日慰问,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让他们感觉节日的气氛,村委时刻都在挂念他们。
4、在村内开展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讲座,组织社区党员对他们进行关心、教育、心理辅导,关心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状况,让他们健康成长。
5、志愿者义务巡逻。每周二分成两组,一组四人对辖区内的自然村、学校进行义务巡逻,对村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加强防范,对居民发放安全提示看,提醒村民关好门窗、锁好门。
6、志愿者文明劝导。志愿者文明在重要十字路口劝导交通文明,在车站提示大家文明排队上车,在公交车上维护秩序,文明乘车。
7、结对帮扶。志愿者一对一对困难家庭实行走访慰问,和他们聊天、谈心,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问题。
8、关爱残疾人活动。在助残日,开展“关爱残疾人”活动,理解、关心、尊重残疾人,为他们开展心理咨询、职业指导、就业培训和日常生活照料,让他们感觉到关心,对生活充满信心。
四、活动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学雷锋活动计划,加强对学雷锋活动的组织和领导,确定专人负责。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弘扬雷锋精神,自觉实践雷锋精神。
文化工作者工作计划范文3
临海市文化馆根据上级主管文化部门的要求,通过近几年积累起来的工作经验教训,谈谈我们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以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共同探索这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一、提高认识,转变态度。临海市是一个有着两千年历史的古城,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文化活动项目繁多,千百年来丰富着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通过这几年对民族民间艺术的资源普查工作,使我们进一步认识,民族民间资源是群众文化活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传媒等新形式的娱乐文化的迅速进入,民间音乐、舞蹈、民间故事、谚语歌谣的搜集、整理、出版工作依然还停留在静态保护上,没有做到提倡动态或活态保护,更没有提出传承弘扬的行动口号。以致传统文化项目渐渐地被淡忘,在众多新的、外来的文化艺术活动中被边缘化了。
所以我们认为,在研究传统文化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首先必须了解探究广大群众文化工作者对传统文化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想认识。自2003年以来,我市广大群众工作者积极参与了对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全面的普查工作,已经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是发展民族文化的根源,是发展先进文化的精神资源。作为文化工作者,就必须进一步做好宣传工作,特别要结合进一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遇,创造重视传统文化的氛围,开展必要的理论研讨,还可以组织参观介绍一些典型经验,来提高普通民众对传统文化的思想认识。
二、认同目标,勇于实践。统一了领导与群文工作者对传统文化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关系、作用认识,群文工作者就必须为党政部门的决策做好参谋,出谋划策,提供可行性的工作计划。
首先,我们要从乡镇尚存的传统文化中,选择有一定知名度或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有群众基础,易于普及创新,且资金投入量少,或利用开发后有一定经济效益的项目开展工作。例如我市的“上盘花鼓”“黄沙狮子”“括苍剪纸”等。以上盘镇的“上盘花鼓”为例,上盘镇于2006年被浙江省文化厅评为省民间艺术之乡(上盘花鼓),并相继列入临海市、台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2007年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舞蹈篇)。有近500年的历史“上盘花鼓”自1955年挖掘、整理后,每年都在省级演出获奖。特别是近年来,该镇的上盘花鼓表演队已从原来的1个发展到现在的8个队,100多演职人员,其中农村一级俱乐部中就有6个表演队。不仅增加农村俱乐部的活动项目,也丰富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使上盘花鼓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在全市、台州地区进一步扩大。为巩固该传统文化在当地群众文化活动中起到了不可动摇的地位,亦成为上盘镇保护、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榜样。
三、在普及中提高,在提高中普及。在群众文化的工作中,经常都会碰到先普及后提高,或是先提高后普及的工作方法矛盾。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对待传统文化工作亦会同样遇到同样的问题。我们认为,普及是基础,提高是关键。任何一项群众文化活动,只有在普及中才能发现人才,有了人才该项活动的质量就会进一步提高。活动项目的质量提高了,才能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就能达到普及的目的。
上盘镇文化站始终坚持这一鲜明的指导思想,积极发挥传统文化“上盘花鼓”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他们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重视下,制订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例如要在近两年内,使上盘花鼓在全镇21个一类农村俱乐部中,建立表演队,到2010年时在42个行政村全部普及;每年举办一次上盘花鼓培训班,以提高各队的表演质量;拟在上盘花鼓的11首歌曲中选出《寄生草》《姑嫂看花灯》等几首作为乡土教材,在中小学、幼儿园中教唱普及;计划在上盘镇中心成立舞蹈中心组,培训演员20人左右,通过比较正规的培训,提高艺术表演质量;计划在近期举办一次全镇范围“上盘花鼓”的表演赛,促进该表演艺术的提高。
这些普及与提高的措施,既是交叉地进行,促进了两者的工作开展,又体现了矛盾的统一。
四、不断丰富创新,适应社会进步。任何传统文化都是人民群众在生活、生产的实践中创造的。只有经过不断加工,不断丰富,不断创新发展,才能满足娱乐的需要,娱神的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上盘花鼓也不例外。据我们了解,上盘花鼓在1955年挖掘整理时,为了宣传参军保家卫国的需要,对几首歌曲的部分唱词作了修改,演出时加上乐队伴奏。1959年则把2人花鼓改为5人表演,同时根据上盘花鼓音乐素材,创作了一名为“舞龙调”的新曲,第二次上省演出。2000年,临海市文化馆和台州群艺馆分别以“上盘花鼓”的音乐、舞蹈动作为基础,创作了舞蹈“花鼓情”。无论是音乐、动作、队形、人数都作了大胆的创新探索,受到专家和群众的肯定、赞扬。
文化工作者工作计划范文4
【关键词】 群众文化;公益;惠民工程
一、文化馆的职能与职责
文化馆作为公益性文化阵地、群众文化活动的场所,其主要职能有:丰富和活跃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普及科学文化艺术知识;指导社会文化活动的普及与提高;开展社会宣传与教育。目前,乌鲁木齐市文化馆的主要职责是:承办政府主办的各类社会文化活动,运用各种艺术手段,组织群众寓教于乐,开展各类社会文化艺术活动,包括正常性的阵地活动,乡镇、社区、村落、机关单位、企(事)业、学校、广场等文化活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为群众提供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服务;辅导、培训群文系统的在职干部、文艺骨干和社会团队,为国家和社会培育人才;加强对乡镇、社区、企(事)业、机关、学校、文化站(室)、俱乐部的文化工作指导和文化活动辅导;组织、辅导和研究群众文艺创作,开展群文理论研究,开展群众性文艺创作活动;搜集、整理、研究、开发民族民间优秀文化,挖掘、保护和继承民间文化遗产;开展对外社会文化交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等等。
由此可见,市级文化馆的工作内容丰富,功能全面。但为满足全市各族群众的文化需求,仅凭市级文化馆发挥作用是远远不足的,需要建立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公共文化网络。
二、乌鲁木齐市文化馆(站)现状
根据前期的调研发现,目前,乌鲁木齐市(简称乌市)基层公共文化馆(站)发展不平衡,作用发挥也冷热不均。
1、部分领导干部对文化,尤其是基层群众文化认识较片面,认为基层文化建设就是简单地开展一些活动,甚至还有些人认为开展文化活动是费钱耗时之事,可有可无。
2、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部分区县存在区(县)级文化馆有馆无舍、乡镇文化站选址不科学、社区文化室被挪作他用或无社区文化室等现象。
3、基层文化专(兼)干流动性大,市文化馆每年都辅导和培训基层文化专兼干,但效果不明显,很多专兼干在培训之后,因各种原因无法从事群众文化工作,造成培训资源的浪费。同时,大部分文化专兼干身兼数职,无法潜心思考和实践本地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4、基层文化活动缺乏资金,一是设施设备配套资金少,部分基层文化站(室)文化设施设备、演员服装陈旧;二是活动经费少,部分社区广场展演没有经费,演员排练、服装租赁、路费全部自筹;三是创作资金全无。目前,由于缺少创作资金,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很多活动仅限于唱歌、跳舞、敲锣打鼓。
5、基层文化活动缺乏考核,目前,尚未将基层文化活动、基层文化设施设备发挥作用等内容列入考核,无法引起各级领导重视。
三、对发挥文化馆(站)作用的思考
根据乌市文化馆(站)现状,作为市级文化馆,将发挥龙头引领作用,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树立全市群众文化一盘棋思想
将七区一县的群众文化工作纳入市文化馆的工作中,形成上报制度,即七区一县将全年的工作和阶段性的工作上报市文化馆,以便于市文化馆了解掌握全市的群众文化的动态,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合理的调配资源,更好地指导工作。将全市有条件的文化馆(站、室)纳入全市群众文化网络系统,实现文化信息共享、文化资源流动提高文化服务水平。
2、挖掘新的文化增长点、新亮点
在全市开展有影响力、持续性的品牌活动。如:每年一届的中老年艺术节、少儿才艺大赛、残疾人才艺大赛、农民调演或汇演。
3、抓好文化创作工作
一是设立创作奖,开展全市的文艺创作征集,对优秀的文艺作品给予奖励。二是调动全市创作人员的积极性,成立创作队伍。三是创建优秀文化作品库,大型文化活动优先选用,并将作品用于基层文化馆(站、室)展演活动,形成资源共享。四是调动各文化馆(站、室)创作积极性,优秀的文化创作作品定期在市文化馆内部刊物发表。
4、加强对文化专(兼)干的辅导和考核
一是注重实际,根据乌市冬季户外活动少的特点,每年11月至次年的4月举办文化专(兼)干辅导。同时,将辅导和岗位练兵结合起来,分层次培训,并邀请专家进行针对性辅导。二是注重实效,每年定期从工作量、组织活动能力、业务水平、参与活动积极性等方面进行考核。
5、加强与新闻媒体、各族群众的沟通,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媒体向广大群众预告全市大型活动(包括各区县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方便群众观看。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加大自身工作的宣传力度,让政府和市民了解基层群众文化工作。
6、关注弱势群体,提高群众文化均等化水平
重点增加对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农民工等特殊人群的服务。采取选派专业老师定期上门辅导,政府购买演出等形式,推动优秀资源向特殊群体倾斜。
7、公益性文化惠及百姓,还需各方面的支持
一是需要推动制度建设,探索完善群众文化绩效评价和监督机制,制定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公共文化机构文化工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以群众为主体的评价和监督机制。二是需要加大投入和保障,将群众文化服务、活动纳入公共财政保障,建立完善的资金保障机制。三是需要完善队伍建设,探索能够发现人才、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体制机制,完善基层文化机构编制,落实学习培训方面的政策措施。四是扩大参与,推动形成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局面。各级政府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投入群众文化建设,发展文化志愿者队伍,鼓励专业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形成专兼结合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
【参考文献】
[1] 李锦昆,杨立新.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创新.湖北社会科学,2005.09.
[2] 葛晓红.浅谈群众文化,华章,2011.
[3] 陈洪.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其现状分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4.
文化工作者工作计划范文5
军民共建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文化拥军工作是我们文化系统几年来一直探索的课题。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文化拥军做好了不仅为部队办了实事,还为我们开辟文化工作的新领域,探索文化运行的新机制做了有益的尝试。一、树立主动意识,变任务型为服务型
在计划经济下文化单位的工作服从、服务于政治需要和行政命令,文化拥军也多表现为领导指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文化系统的工作对象、活动形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文化被推向市场,使其由财政拨款、政府指令为主变为面向市场、服务社会为主。在这样的形势下,文化拥军也逐步转向为以服务型为主的多方位、多层次的拥军活动。
(一)从文化面向社会的方向入手,解决文化拥军的摆位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破除了传统的官办文化的旧观念。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工作方向就应自觉地确立面向大众、面向社会的社会主义文化。即是如此,就应把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也包括军营文化的建设,列入自己的工作范畴,并根据各项文化建设需求,做出工作计划安排,并加以实施。
(二)从文化服务社会的工作方式入手,解决文化拥军的工作方式问题。既然文化工作方向是建立面向社会、面向大众的文化,在文化工作方式上就要探索新的运行机制、运行方式,既要体现出群众文化社会办,更要表现为文化部门的工作机制是建立在依靠社会、服务社会的基础上。在文化拥军的工作方式上,应表现为军人第一,服务至上。不仅要根据部队需求安排文化活动内容,还要使活动方式便于军人接受,使战士实实在在受益,避免大轰大哄的形式主义。
(三)从改革内部管理机制入手,解决文化拥军所需经费问题。传统观念认为文化活动需要经费,文化拥军关键是要有资金,资金到了位,文化拥军就可以搞好。实践证明,只要观念更新,将新的管理机制融入到文化拥军工作中,资金问题自然会解决。基层自的增加,使各单位为打出自己的品牌,而自觉主动地与部队搞共建活动;基层业务指标考核的管理机制,使业务干部主动为部队搞创作、搞培训;基层部门经济指标责任制的管理机制,使各单位主动延伸自己的业务,为部队进行一些与自身业务相关的活动。几年来,我区各文化单位由于树立了主动服务的意识,自觉地为部队办了许多好事、实事,而这些活动都是各单位自己作计划、自筹经费、自主实施,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二、改变活动主体,变输入型为注入型
在文化拥军中,虽然各文化单位都积极主动的把为部队战士服务作为自己的本职工作,但从工作内容上还多表现为“我演你看”,因此这种活动仍浮在表面上。工作实践中,我们一些文化单位的领导同志体会到,真正的文化拥军要变简单的输入型为注入型,使战士成为活动主体,在提高战士的文化素质上下功夫。
(一)注入型服务要从战士的需求出发,搞好文化拥军。这就是要具体了解新形势下战士的文化层次、知识结构、兴趣爱好,以战士的需求为主体开展文化拥军活动。而以往输入型服务是“以我为主体”的活动,只根据工作任务需要简单地搞成“送文化到连队”,形成战士被动接受的模式。在注入型活动方面,区图书馆搞了全区所有驻区部队的读书活动。首先是选书,根据战士需求,配备了战士喜爱的书籍,有历史类、艺术类、社会知识、实用型等不同类型;其次是送书,他们为12支连队建了50个流动图书箱,并通过对连队图书管理员的培训,传授图书借阅、管理知识,使各连队流动图书馆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再次是读书辅导,他们通过举办读书心得交流,演讲等活动调动战士读书的积极性并增强读书效果。
(二)注入型服务要从提高战士根本技能出发,搞好文化拥军。这就是要有针对性的通过培训使战士掌握或者提高某一方面的文化技能,这种技能应该说是使战士终生受用的。而以往输入型活动表现为一般性、表面化服务,虽然战士在娱乐、文化享受上受益,但缺乏技能、技巧培训这样一些根本性的教育。在注入型活动方面,区图书馆举办了战士计算机知识竞赛活动,通过进行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常用软件的使用等方面的培训,促进战士计算机使用技能技巧的提高。区文化馆举办的战士参加的演出培训,虽仅表现为战士完成了一个节目的演出,但提高了战士的艺术表演技能;区图书馆举办的黑板报版面设计竞赛,提高的是战士美术设计的技能。应该说,这些看来较为单项的培训,对提高战士的整体文化技能起了重要作用。
(三)注入型服务要从取得长远效果出发,搞好文化拥军。这就是要通过我们一些活动的举办,通过对战士的培训,提高战士的根本文化素质。而以往的输入型服务,有新闻效果,有社会影响,战士也有一方面的收益,但战士没有作为活动主角,其实效是短暂的。在注入型活动方面,区图书馆为战士举办了“一封家书”硬笔书法竞赛活动,远离家乡的战士写家书,在通讯工具发达的今天已不常用,但通过这种活动,锻炼了战士的写作技巧,文字表达能力,特别是文字书写能力。图书馆请硬笔书法家进行了具体的知识讲授与辅导,使战士们通过此项活动受到了多方面的提高。
河北区文化局注入型服务类的文化拥军活动的兴起,是近几年来的新事物,是文化拥军不断深入的具体表现。所以这种类型的活动能在几个文化单位出现,并能随着形势发展不断创新,根本原因是由于我们文化人从社会需求出发决定活动方式、活动内容的现代意识的增强。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已经不满足被动接受服务,而有了主动参与的强烈表现欲望。这样就形成了我们文化工作中的主体换位的格局,文化人正是适应了这种转变,表现为文化拥军中的一系列注入型服务,受到了战士们的热烈欢迎。
三、丰富活动内容,变单一型为多样型
文化内容丰富多彩,战士需求多种多样。所以从战士需求出发的文化拥军就应改变单调、重复的活动类型为生动活泼、多种多样。
(一)文化活动内容取决于文化特色。按照十六大 报告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不仅包括文化娱乐,还包括文化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等诸多方面。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大众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出发,安排文化娱乐、艺术教育、艺术欣赏等项活动内容,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美的目的。在近几年的文化拥军中,区内各文化单位都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出发,使活动内容尽量丰富,既有动态的文艺演出,又有静态的艺术培训,既有请出来的同台共舞,又有走进去的流动展览,极大地丰富了战士的文化生活。
文化工作者工作计划范文6
关键词:群众文化;美术工作;现状;对策
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是群众文化建设的主力,同时也是在群众文化建设方面连接政府与群众的桥梁。美术活动是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建设中承担着双重的责任。不仅要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还要提升与培养群众的审美能力。群众文化美术工作指的是对群众进行美术指导和培训,从而促进美术文化的传播。因此,群众文化美术工作者要根据美术工作的需求,调整美术活动开展的各项细节,真正做到弘扬美术文化。
一、开展群众文化美术工作的意义
(一)有助于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高。美术是一种赏心悦目并且普及型很强的文化形式。美术不单单只是传统意义上的绘画,而是一种涵盖性极强的艺术文化,其中包括剪纸、皮影、雕刻、摄影、绘画等等多种形式。美术体现在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样物品的设计制造都包含美术制图环节,每一场美轮美奂的表演都包含舞美设计。美术文化为人们的生活增色添彩,使人们平常的生活充满了艺术情趣,同时满足了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文化馆开展群众美术活动有助于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使人们获得精神享受。
(二)有助于提升群众审美品位
目前,美术已经涵盖了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在建筑设计、室内装修等方面都蕴含着美术文化。文化馆开展群众文化美术工作,通过对群众进行正确的引导,有助于提高群众的审美水准和艺术鉴赏能力,进而提高群众的生活品位。开展群众文化美术活动,在美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对群众进行引导,帮助群众发现作品的价值、艺术内涵及其中蕴藏的情感,鼓励群众发表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看法和评价。像这种引导性较强的审美体验,可以激发群众的艺术细胞,优化和改善群众的审美心理结构和美学评判标准,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品位,同时还能达到愉悦身心,陶冶自身的情操的目的。
(三)有助于激发群众进行美术创作的兴趣
群众文化美术工作自然是以群众为主体,为群众的美术创作提供广阔的平台。文化馆开展丰富的美术活动可以调动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创作兴趣,比如:业余摄影大赛、剪纸比赛等,丰富群众业余生活的同时还可以鼓励群众将自身的生活感悟和人生智慧融入到美术创作当中,赋予作品生机与活力。美术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不仅能够调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还可以激发群众的创作灵感,有利于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
二、群众文化美术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群众文化美术工作组织领导力较差
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群众文化建设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时代不断进步,人们对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群众文化美术工作的关注度不断增加。但是,目前群众文化美术工作的建设工作中大部分工作者的组织领导力较差,这也为群众文化美术工作的开展与推进带来了困难。例如,当文化馆举办群众美术活动时,若相关负责人无法及时到位,则会造成美术活动的各项细节无法协调好,群众在活动中出现问题也无法及时得到解决,最终会影响群众文化美术工作的开展,进而影响群众文化建设进程。
(二)群众文化美术工作缺乏专业人士指导
群众文化美术作品永远是最真实的,它记录的是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展现的是人民群众在生产实践中获得的最深刻的感悟和最璀璨的智慧。但是,在实际的作品创作过程中,群众缺乏专业美术人才的指导,无法掌握专业的技术,使得很多优秀的美术作品遭遇流产。群众美术工作的开展需要专业的人才对群众进行指导和培训,但是,目前很多文化馆中缺乏美术专业的人才,并且文化馆对日常工作者的专业技术培养并不重视,造成人才断层情况的发生,直接影响了优秀美术作品的产生。并且,人才的缺乏也造成群众文化美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快速有效的解决,耽误了时间也阻碍了群众文化美术工作的开展。
(三)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
群众文化美术工作的正常开展需要足够的资金作为保障。但是从目前来看,群众文化建设工作是公益性事业,主要资金来源是政府所拨款项,政府财政资金不足时群众文化美术工作的开展也将停滞。再加上文化馆和美术馆免费对公众开放,运行成本偏高,导致文化馆在特殊时期可能面临超负荷运转的尴尬境地,也会对美术工作的开展形成阻碍。
(四)群众缺乏参与美术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培训和辅导对群众文化美术工作的开展来说十分重要,但最主要的是还是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并且群众文化建设的重心是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群众文化美术工作在开展过程中要做到对群众进行正确、专业的美术指导,为群众普及美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注意增进群众与美术作品之间的距离。美术艺术的内涵需要用心去感受,当群众真正身临其境,与美术作品之间产生共鸣,才能使他们的艺术细胞更加活跃,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
三、有效开展群众文化美术工作的对策
(一)为群众文化美术工作提供的开展提供充足的资金
资金不足是阻碍所有工作顺利展开的最大难题。群众文化美术工作的展开主要以文化馆、美术馆为平台,而资金问题正是文化馆等场馆最棘手的难题。一直以来,群众文化美术工作的开展一直依靠政府拨款,资金来源渠道狭窄且没有保障。为了群众文化美术工作的顺利开展,文化馆除了可以向政府申请资金外,还可以开辟其他的路径。目前,政府相关部门没有认识到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资金首要供给的是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方面。在此情况下,文化馆、美术馆等可以举办美术作品展览或者开设美术培训课程,通过收取门票或课时费的方法缓解资金不足的压力,保障群众美术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打造美术交流展示平台
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作为政府和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化馆是群众文化建设的先行者,承担着组织和开展群众文化美术活动的责任,同时也肩负着引导群众文化发展方向的作用。在群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文化馆、美术馆等场馆就是文化交流与展示的平台。文化馆作为文化平台,其工作计划和工作重点关系到群众文化建设的进程。首先,文化馆在组织各类美术文化活动时,要考虑到当地的美术文化习俗和群众美术工作的开展进程,有针对性的举办一些专题活动,调动各类美术爱好者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拓展群众文化美术交流展示平台,真正做到提升群众的审美品位,培养他们的美术素养。另外,文化馆要组织举办一些美术交流活动,如邀请有名望、有成就的美术艺术家来文化馆举办讲座,或者在群众美术爱好者中进行选拔,将优秀、有深意、有内涵的美术作品选送参加大型的美术作品展。如今,文化馆、美术馆等艺术文化交流平台对群众是免费开放的,馆内的工作人员应该多组织、开展参观活动,向更多的群众传播美术文化,同时也可以吸引众多的美术爱好者参加,从而方便群众美术爱好者之间进行文化交流。文化交流平台的拓展,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营造群众文化美术创作氛围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也在不断提升,区域性美术不断形成和发展,如社区美术、企业内部美术、校园美术、民间美术之类的都给群众文化美术工作的更好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营造了更为浓厚的群众文化美术创作氛围。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对生活品质越来越看重,社区性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越来越丰富,社区性群众美术活动也已经不再是新生事物了。社区性群众美术群体由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群众美术爱好者组成,目的是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目前,社区性群众美术群体经过不断地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社区性群众美术群体应该在原本丰富业余生活、休闲娱乐的基础之上,着重注意培养群众观察生活、品味生活的习惯,激发他们进行美术创作的热情,同时在专业美术知识和技能方面对参与者进行指导,提高群众美术爱好者的创作水平,帮助他们创作出更多丰富多彩的美术作品。
(四)加强群众文化美术队伍建设,夯实群文美术工作基础
开展群众文化美术工作首先要建设群众文化美术队伍,同时这也是群众文化美术工作的主体。由此可见,开展群众文化美术工作的基础性工作是从群众文化美术团队建设为着手,把群文美术爱好者组织起来,通过组织开展各种美术活动,将群众文化美术队伍发展壮大。在建设群众文化美术队伍的过程中,群众文化美术工作者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群众美术工作者要坚持学习思想政治、业务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其次,美术工作者要对美术各个门类的形式和内容了解透彻,做到一专多能,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以便能为群众带来专业性的指导,并能够迅速的解决群众的问题。再次,美术工作者要与群众美术爱好者保持联系,当群众美术爱好者要组织美术活动时及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活动场地,并积极参与美术爱好者的日常活动,争取做到与他们志同道合。另外,美术工作者要保持与政府部门的联系与沟通,争取在举办美术活动时能得到政府的支持和相关部门的协助。最后,美术工作者要建立比较完善的艺术档案,对所在地区存在的美术形式、艺术成果、活动情况、美术群体骨干人员的基本情况等做详细的记录,归档保存,便于在今后组织、策划活动时参考和利用。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美术文化不仅能够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还可以提升人们的审美品位和艺术情趣。而且在群众性的活动中,群众之间的带动力要比政府的官方宣传力度更强,因此加强群众美术队伍的建设对群众文化美术工作的开展十分有利,同时也有利于推进社会群众文化建设。
(五)大力同步推进美术的分散活动与集中活动
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使我国人民群众的文化活动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群众美术文化工作主要是依靠各个美术馆、文化馆、社区等机构组织和实施,但是目前来看美术文化活动和工作更多体现了个性的发展趋势。所以,根据这一变化特点,文化馆应该积极转变自身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积极对群众美术文化活动和群众美术需求进行调查,而且还需要在工作中与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交流,了解群众的文化美术需求和动态,从而在交流和工作中对群众进行合理科学的引导。此外在群众分散进行文化美术活动时,文化馆也需要根据自身的能力和所掌握的资源,积极为群众的美术文化活动提供支持。
(六)积极开展群众美术活动
实现群众文化美术的发展和繁荣,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充分发挥民间美术团体和美术组织的作用。所以文化馆在日常的管理和组织当中,应该努力整合群众的文化资源和民间组织资源,大力鼓励群众美术爱好者和美术群体积极开展群众美术文化活动,能够在全社会营造群众文化美术氛围,同时也能够提高群众美术的整体水平。群众文化美术爱好者的参与积极性对群众文化美术工作的开展十分重要。文化馆、美术馆可以组织美术爱好者学习专业的美术艺术知识,帮助他们展览优秀的美术作品,增强他们的文化艺术素养,激发他们的兴趣。另外文化馆、美术馆可以在人们闲暇之余或节假日的时间组织丰富多彩的美术文化活动,邀请更多的群众参与,向他们传播美术文化,开拓他们的眼界,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生活品位。文化馆、美术馆可以在所有群众美术爱好者的美术作品中进行投票选拔,将推选出的作品进行免费展览,并邀请广大的群众爱好者到场,这种展览形式不仅可以提高群众美术爱好者的自信心,还能够为广大的群众美术爱好者提供一个便捷的交流场合,有利于美术文化的传播和弘扬,对群众文化建设也有推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