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高年级语文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高年级语文论文

小学高年级语文论文范文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A-

0065-02

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备课包括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目标、备过程、备教法等。随着教师角色及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备课的要求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展示,其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以学生发展为总体目标,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习惯和能力,防止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备课标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第三学段(五、六年级)的教学目标。

新课标对高年级学生识字能力的要求提高了,学习任务重,一节课里只有几分钟用于学习生字。因此,教师只需提醒易错、难写、难记的字,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掌握识字的规律和方法,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同时课标里有用硬笔和毛笔书写楷书的要求,因此教师一定要抓学生的书写,要求正确、端正、整洁,力求美观,还要着眼于写字姿势和习惯的养成,帮助他们有效提高书写质量。

在阅读方面,课标对朗读、默读及联系上下文领悟文章等方面作了相关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即把读书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

在习作方面,课程标准要求加强对平时练笔的指导。读写结合是提高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最佳途径。如《师恩难忘》,习作训练可为扩写《四十年后相见》;《陶校长的演讲》的训练可为模仿文章中第二至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写《每天我还要问自己》;学古诗,习作训练可为展开想象编写故事等。对这些训练,教师在上课时要有意识地进行指导,以便降低难度,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在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方面,课标都列出了详细的要求,教师在这些细节上都要具体实施到位。

课程标准是学科的灵魂,研读好课程标准,我们的教学才不会偏离方向。

二、备学生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了解了主体的情况,教师才能因材施教。因此,高年级的老师要多渠道地去了解学生的情况。如向原班主任、家长了解。学生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基础、语文功底、学习兴趣如何。

2朗读水平,阅读兴趣、习惯,课外阅读量等。

3记笔记的习惯、速度和方法。

4学习习惯、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既要了解学生整体,又要有个别差异。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在学习时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充分估计。此外,对学生已有知识与新知识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努力寻找“最近发展区”,并根据把握的情况形成多种对策预案,使设计的教学起点与实际的学习起点相吻合,这些都是“备学生”的手段。

如笔者一接班就了解到班上学生总体情况不错,但在教第一课《师恩难忘》时,发现他们的归纳能力、思维能力、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有待培养和训练。于是,教授第二课《陶校长的演讲》时,笔者就紧紧抓住了课文特点:总―分―总顺序,同时开头结尾都有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句子。笔者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学会抓住中心句、总起句、总结句,归纳主要内容,他们的归纳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了解学生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三、备教材

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基本工具,也是教师向学生系统传授知识,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要想教得好,全在于运用;要想运用得好,全在于吃透。教师只有熟悉课标,吃透教材,才能将教材的精神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上课才能挥洒自如,得心应手。备教材要做到:

(一)通盘考虑。必须根据年段目标,制定学期授课目标,然后通览教材,根据课标要求、学生特点,确定每一类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及训练重难点。

(二)单元备课。在一个单元或一类课型的教学之前,还应进行单元(或课型)备课,拟出一个单元(或课型)的教学计划。单元备课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1进一步熟悉与掌握教材内容,领会本单元编排的目的与意图,确定单元(或课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2了解教材特点,确定训练重点。此处应注意:训练重点不宜多,尽量做到一课一得;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所以,训练时一定要重视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读书、思索、交流、讨论去感悟,从而获得知识和能力,掌握学习方法和技能,培养自学能力。教师要切实抓好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不要包办代替。如对写人的文章,要引导学生领悟如何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同时紧紧抓住刻画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环境等细节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品读欣赏,感受语言文字的表达效果,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又如对写事的文章,要弄清文章六要素。对写景的文章,要了解文章结构特点,抓住关键词句品读欣赏,感受中华语言文字之精美,培养审美情趣。对说明文,则重在了解事物特点,明确说明方法及表达效果。这样,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将有利于他们全面发展和终身受益。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等。阅读教学应重在研究作品“怎么说”而不是“说了什么”。这就要求教师教学时要注意从学生“学方法”的角度出发设计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备课时就要充分考虑好,每节课要让学生学会哪些阅读方法和技巧。教学时一定要坚持“三个维度目标的融合”和“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教师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应用入手,让学生探索文本的意蕴,认真经历阅读的过程,体会感悟阅读的方法,从作品所用的语言文字中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态度、意图等,逐步形成阅读的技能,从而有效提高语文素养。

小学高年级语文论文范文2

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情感教育助人为乐,为他人服务,是小学生德育教育实践的直接经验积累。我们可以安排学生们互帮互助,在学业上相互辅导、监督;分组进行劳动体验;维护学校安全卫生;为低年级的学生做好榜样等等。学生们通过亲身的体验帮助别人,从中收获快乐、经验,我们的德育教育得以完善的实施。

二、小学高年级德育教育的教学方法

从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来看,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都是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逐渐生成到发展成长的。事实上,思想道德是源于我们的现实生活的,精神世界是在体验实际的生活中得到丰富、扩展和升华的。

1.在社会实践中进行德育教育

我们高年级的学生即将进入到初中去学习、生活,学生们的思想逐渐走向成熟,然而,他们的生活实践、生活经验还是很欠缺的。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带领高年级的学生走出学校,安排适当的社会实践。在我们教师的带领下,进入到社区,去发展实践能力、获取直接的社会经验、增强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学生们在自身的实践中,思想品质会得到完善,德育意识会有所提升。我们安排学生们进入社区“清理小广告贴”,在清理的过程中,不仅美化了社区的环境,我们还可以给学生们讲解小广告的危害,使学生们有社会公德的意识。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们到社区去慰问老人,打扫社区卫生等等,使得学生们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中体会到助人为乐的乐趣,逐步培养成心中有他人的良好品质。

2.在活动中融入德育教育

高年级的学生也是喜欢玩的,喜欢参加活动的。我们把德育教育与活动结合起来,就会受到德育教育的良好效果。我们可以在高年级的学生中开设讲座,讲述有关博爱、责任心等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可以组织辩论赛、征文活动,可以组织社会公德调查活动。

三、结语

小学高年级语文论文范文3

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小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急需加强,关于如何强化高年级小学生的阅读教学,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使阅读能力得到提升,我们将在下文慢慢探讨。

【关键词】

小学教学 高年级 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当今小学生不仅需要面临沉重的学习压力,每天还要背着重量不轻的书包去学校上学,就如何减轻小学生的学业负担已成为中国的公众焦点话题之一,不过因为应试教育的硬伤,目前关于高年级小学生的教学依然忽视了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使人们学习的重点一直局限在对书本内容的死记硬背上,或者是在题海世界中盲目挣扎,许多人都放弃了课本外的阅读,或是紧促的学习时间安排使他们不得不放弃阅读。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小学生思维力、想象力的重要途径,不仅有利于开阔小学生的视野,还能扩大词汇量,提升写作水平。所以重视阅读教学不会是对小学生的继续加压,而应当成为小学生在经过忙碌的学习后对精神上的减压。

一、促进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古往今来,教育家都强调对儿童读写算三大能力的培养,不仅将这三大能力作为进行其他学习活动的基础,更将其作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具备的技能基础。而阅读在所倡导的三大能力中更是位居首位,读写算三大能力以读为首,以阅读能力为人们需要掌握的最重要的一门基本能力。小学教育属于国家教育步程中的第一阶段,刚迈入此阶段的小学生应以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行为习惯为主要任务,其次为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如在语文这一学科中学习对三千多个常用汉字的熟练运用。此项要求看似艰难,数千个汉字虽然数量庞大,但若通过广泛的阅读,学生对汉字的识记数量不仅能得到迅速提升,还能增长见识,为写作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二、提升阅读教学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句话被很多人赞扬过,流传到今日依然能作为我们对学生进行教育时的最佳原则之一。儿童大多都能对未知的世界产生很强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孩子们会主动对未知的谜题进行探索,而此时书本便是孩子们寻找答案、认识真理的最佳途径之一,孩子们将在书本中畅游知识的海洋,完成对已有知识的探索,丰富自身对于世界的认识,提高阅读的能力,更能从中体味阅读的无限乐趣。因此,当学生对阅读产生真正兴趣时,阅读对于学生便成为了一件快乐的事,一件能使学生摆脱乏味的被动阅读,形成主动阅读的阅读习惯,更能从中获得无穷好处的益事。

(二)学习不同的阅读方法

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我们需要学习不同的阅读方法以提高我们的阅读效率,如鲁迅先生的跳读法,遇到疑惑不解的地方不会固步纠结,而是会直接跳过这部分,继续下边的阅读内容,不仅能节约阅读时间,也不会对重要内容造成无法及时阅读的遗憾。陶渊明前辈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亦与其相似,只求领会全文大意,不倡导在字句上纠结,不会影响同学们的“每有会意”与“欣然忘食”。华罗庚也有另一种读书方法,他主张同学们把一本书认认真真的从薄读到厚,再从厚读到薄,简单几句话中蕴含着许多深刻的含义。虽然摆在眼前的只是一本薄薄的书,但若对书中的每句话、每个概念、每行字句都追根究底,对他们的意义、用法、来源都认真斟酌、研究透彻,这本书所包含的内容便不止于此了,这便是由薄到厚的过程。但若能从这些繁复的知识中抓住中心要点,找到精华所在,便能把握住本质,这本从薄到厚的书便又变薄了,不过你的知识却只会变得越来越厚。这个世界上有多种多样的阅读方法,我们只能教授学生最简单最常用的几种方法,如略读法、精读法等,学生们一定能从实践中找到最适合他们自己的那几种方法,使阅读变得更加简单,更加有效率、有意义。

(三)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环境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曾经有学者提出过“环境决定论”,虽然该说法太绝对化难以认同,但我们依然能从中窥见环境对于人类的影响力非同一般。教师应当在班级创造一个众人读书的良好氛围,不但可以要求学生每天进行最少30分钟的课外阅读,还能要求学生们互相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籍,并交换读书笔记。学生阅读的书籍类型可包括各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儿童文学读物,如儿童绘本、睡前故事等,或中外文学名著,如中国的四大名著《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以及外国经典名著《小王子》《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海底两万里》等,还有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等。我们还能在学校里开放阅览室,方便学生阅读,并在走廊上张贴名言名句,增加学生的阅读面。

【结 语】

综上所述,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关于如何促进阅读教学有效开展的措施多种多样,只要我们能对高年级小学生的阅读教学再多一点点重视,从他们繁重的课业、习题中释放出一点点空间,给学生再多一点点的自由阅读时间,我们便能帮助学生从阅读中发现另一个更为浩瀚,更加精彩的书中世界,为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插上绚丽的翅膀!

【参考文献】

小学高年级语文论文范文4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数学;预习单;问题意识;培养

【分类号】G623.5

在新课程的大环境之下,小学数学教学也涌现出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其中利用预习单,培养中高年级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受到了不少教师的青睐。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的学科,它需要学生具有缜密的思维和探索精神,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能够有效的锻炼他们的思维和自主探索能力。然而,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对预习单的利用,往往不得要领,不能够有效的引导自己所带的学生,发挥预习单的效用。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尝试,逐渐掌握了利用预习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些方法,下面,笔者就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预习单的内涵及作用

预习单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上课之前,先对教师的授课内容,自己做一个简单的预习,并且在预习的时候找出自己可能有疑惑或是不懂的内容,将其列成单子。预习单,尽管只是薄薄的一张纸,单在这张纸里收录有学生的学习成果,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学生如果运用得当,还能够有效的提高学习成绩。在小学中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尽管小学生们通过之前的学习对数学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由于这些学生大多较为年龄,在学习上部分学生依然处于被动的状态,不能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新知识。因此,在这个阶段,教师如果能够利用好预习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成绩,激发其数学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小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现状

1、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具有权威性,小学生在小学学习阶段对世界的认识不足,教师说的一句话在很多时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圣旨”。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习惯性的将自己当成课堂的主宰,没能够意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部分教师错误的认为在课堂上只要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就够了,方法,并不重要,有些教师即使在课前让自己班上的学生预习了,也只是让他们简单的看一看书,看一看这一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有哪些,缺乏具体的指导和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由此,小学生的问题意识得不到一个有效培养。

2、学生在学习中较为被动,提问缺乏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习惯将自己当成课堂的主体,会致使尚不能正确的辨别是非对错的小学生在学习上处于被动的状态,学习时,习惯于教师将知识一点点的灌输给他们,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不注重学生的预习,也导致在学习中小学生不会甚至是不愿意去预习。而且,即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遇到问题了,他也找不到正确的提问方法,部分学生因为性格原因,也饿不敢将自己的问题表达出来。

三、利用预习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

1、教会学生预习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利用预习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就要让学生学会预习,找到正确的预习方法。在安排学生预习的时候,不能够大而化之,只让他们囫囵吞枣的看书就够了。而是应该适当的提一些问题或是让这些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去看书,看一看书上有什么内容是自己感兴趣而有看不懂的,在课堂上积极的提问。

比如说,在学习“公顷和平方千米”是,教师可以先提几个问题:在平时的生活实际中有哪些地方涉及到了这两个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让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或是看一看自己有什么问题。学生预习的时候,带着这些问题去看书,将自己遇到的一些重点、难点列出来,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问题,进行讨论。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

2、利用预习单,多种方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小学生大部分都较为活泼好动,在学习时候他们的好奇心重,问题也多,有时候他们提出来的一些问题,可能在教师看来十分幼稚,教师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也不能轻易的打击学生的提问积极性,而是要耐心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但是,同时小学生身上也有不可避免的缺点,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学习热情来的快,去的也快。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利用预习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不能只简单的采用某一种方法,而是要想办法利于预习单,结合教学实际,找出多种方法来培养学的问题意识。比如上面提到的学习“公顷和平方千米”时,教师可以让提问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他们在预习时,带着问题去看书。但是在学习“圆”时,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去观察一下生活中有哪些跟圆有关系的物体,让他们根据这些物体的特点,总结一下圆的特点,自己试着画一画圆等,通过这样的方法,让班上的同学自己去感受圆的特点,在学生正式学习圆这一章的时候,学生可能会发现教师所讲的知识与自己实际探究的有些不同,在比较的时候,学生可以提出疑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利用预习单学习,也并不是只有一种预习的方法,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利用预习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做好的事情,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仔细的观察,把握好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和特点,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引导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有意识的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令他们能够在数学课堂上积极的展现自己,找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快乐,逐渐培养好问题意识。

参考文献:

1.张宸轩.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有效预习指导[J].科普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