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推广策划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冰箱推广策划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冰箱推广策划方案

冰箱推广策划方案范文1

1.通过本次实习使我能够从理论高度上升到实践高度,更好的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初步的知识。

2.通过本次实习使我能够亲身感受到由一个学生转变到一个职业人的过程。

二、实习内容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从六月二十八号到八月二号在风度传媒(贵州)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六周的实习,在这次实习中有新鲜有陌生但更多的是体会到了以后进入企业工作的话,我们现在还有很多很多的不足。

进公司参观后首先了解到的是风度传媒(贵州)有限公司的概况:风度传媒(贵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2月6日,位于贵州贵阳市云岩区贵州省贵阳市中华北路99号美佳大厦22楼,是省内专业提供整合营销服务的机构,也是首个专业从事文化发展、营销以及传播的团队。其以倡导和实践文化灵魂为理念,将媒体、营销和服务合为一体。依托整合人力、媒体等资源,形成公关传播、广告传播、活动传播、网络传播等独特的渠道网络,并以此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优秀整合营销服务。有效整合资源,形成以伙伴式营销、教育式营销、差异化营销、游戏营销、网络营销和体验营销等为主体的独特渠道,传播人文理念,为大学生提供职业发展服务,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校园营销服务。风度植根于校园,凭借对高校市场的全方位了解,专业的团队,高效的执行力以及已经成功铺设的高校互动营销网络,致力于打造"校园营销策划推广专家"品牌,成为企业和高校的最佳互动平台。

风度传媒的合作伙伴有:深圳纵横品牌顾问公司、中国房地产商学院、可口可乐公司、克莱克国际教育、蒙牛乳业、武岳集团-林城花都(楼盘)、海尔集团--贵州海尔工贸公司合作伙伴和全国第二届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贵州赛区等。贵州省独家项目合作伙伴有:深圳纵横品牌顾问公司和《房地产纵横》杂志社等。

公司业务结构:

一、形象:企业CIS/设计、导入项目形象设计、包装和推广。

二、策划:大型商业活动营销策划/执行、新产品营销策划/推广、项目招商策划/可行性专项调研、公关活动策划及执行、品牌营销策划、企业个案营销活动策划/执行和会展策划。

三、设计:标识设计、包装设计宣传画册、年报设计、手绘POP、DM、海报设计、展示设计、网站建设/维护和装饰设计。

四、:户外广告媒体。

实习的第一天,龚中尉总经理提出希望我们能在短短的实习期间了解贵阳市广告行业的整体情况,并有所收获。次日,王经理在晨会上给予了我们几点建议,随即安排了我们的第一项工作任务。王经理提出:RunnerTeam是一个团队,必须有团队的合作精神,在团队中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把握好实习的机会。王经理还要求我们每一天都要有晨会,以晨会来有条不紊的安排每天的各项工作,在下班之前也要开结束会议,总结一整天的工作收获和心得体会。

冰箱推广策划方案范文2

关键词:中小企业;品牌策划;对策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企业实践,企业间的竞争已经开始从产品竞争上升到品牌竞争,从产品营销上升到品牌营销。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强,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越来越注重品牌,企业在推动企业发展与市场扩展时月来越注重品牌战略与品牌建设。那么,如何创建一个品牌,并对其实施有效的策划和推广,使之成为具为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强势品牌,是摆在中小企业经营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品牌策划的含义

(一)品牌定义

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图案,或是它们的相互组合,用以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相区别。

(二)策划定义

是指人们为了达成某种特定的目标,借助一定的科学方法和艺术,为决策、计划而构思、设计、制作策划方案的过程。

(三)品牌策划

是通过品牌上对竞争对手的否定、差异、距离来引导目标群体的选择。是在与外部市场对应的内部市场(心理市场)上的竞争。品牌策划更注重的是意识形态和心理描述,即对消费者的心理市场进行规划、引导和激发。品牌策划本身并非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而是把人们对品牌的模糊认识清晰化的过程。

二、品牌策划的“三光原则”

(一)眼光原则

策划必须具有前瞻性,也就是说策划人要有“眼光”,要看得远,要看到他人没有看到的,这样才能抢占先机,出奇制胜,反之则“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整日被琐事缠身,裹足不前。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说得也是这个道理。这一原则很容易理解,很多策划人都在实践中努力遵循这个原则,只是程度存有差异。例如,很多企业没有做品牌战略策划,就忙着请广告公司广告,大量资金砸下去之后,可能会有一定的收益,但必然是事倍功半。

(二)阳光原则

这个原则是指策划必须见得到阳光,经得起日光的“曝晒”。换句话说,策划人必须心胸坦荡,不能做昧着良心的策划,亦即策划不能欺诈消费者,不能损害消费者利益,更不能有悖于社会道德和伦理。不容乐观的是,不少策划案都违背了这一原则,现在仍就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今年3•15被曝光的企业,以及其它出现类似危机的企业,尽管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了经济效益上的成功,但是其显然是违背了策划的阳光原则。

(三)X光原则

X光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波长在10nm到0.1nm左右,有很大的穿透能力,被广泛应用于科技和医疗等方面。这里借指策划人要有“掘地三尺”的精神和能力,洞穿问题的本质,或者说找到问题的根源,然后再结合存在的资源进行策划。这样,策划案实施后,才有可能实现釜底抽薪、药到病除的效果,否则必然是隔靴搔痒,治标不治本。例如,某商场做了错误的品牌定位,却热衷于大搞一些不痛不痒的演出活动、促销活动,结果自然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几个月后,依旧是“门前冷落鞍马稀”。

三、品牌策划的对策

(一)展开命名策划,体现品牌定位

现代市场竞争激烈,同类产品越来越多,市场竞争成功的关键在于品牌定位是否准确有力。品牌命名不单单是给某一个产品取个名称,实际上,“品牌命名”是一种竞争,是品牌定位的表达方式。一个优秀的品牌名称要能够传达一个品牌的市场定位,并因为其所具有的营销力量而参与这一品牌的市场竞争。因此品牌命名应以品牌定位为依据,并引导这一定位所确定的营销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从一开始就确立定位优势及营销力量。

依据品牌定位,展开命名策划的方法很多,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种:1.根据目标市场定位策划品牌名称,如“太太口服液”的“太太”这一名称就直接表明了这种口服液的消费者是那些“太太”们,同时由于“太太”这个词本身所包含的特殊的中国传统文化及任务关系信息,使“太太”品牌无形中具备了一种文化分量,并因此使目标消费者产生亲切感;2.根据消费者感受定位策划品牌名称,如“Coca-Cola”刚进入中国市场时,用的名称是“蝌蚪嚼蜡”,生硬拗口且没有消费者联想,传播和销售效果都不好,后改为现在的“可口可乐”,直指饮料消费的身心愉悦感受,取得了良好的反响;3.根据情感形象定位策划品牌名称,如“田田珍珠口服液”是一个女性美容保健品牌,由于“田田”名称中所隐着“自然、清新、纯洁、温柔”的情感形象,从而对女性心理产生情感冲击;4.根据消费观念定位策划品牌名称,如“孔府家酒”就是把“孔府”这个特定空间、时间概念所包含的政治历史人文观念,作为一种定位的诉求方式,直接简练地说明了该品牌的文化消费观念。

(二)导入企业形象策划,提高价值认知

企业形象是社会公众对企业的整体形象性感觉与认知,是企业实态的外在表现,是社会公众依据其所得到的关于企业价值观念、经营哲学、品牌个性、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市场信誉等信息,对企业总体得出的形象概括的认识和评价。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形象,这种形象并不是自封的,而是社会公众做出的评价。而要在公众中形成良好的整体认知,使消费者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必须导入企业形象策划。

企业形象策划包括企业视觉识别的策划、企业行为识别的策划和企业理念识别的策划,是对企业名称、品牌标记、组织管理、用户服务、企业精神、价值观念、发展方向等方面的系统建设,是对企业系统性、个性化、形象化和传播性的浓缩,目的是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扩大消费者认知,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经营的多元化、集团化和国际化发展。美的集团决策层早在1988年就决定重新导入新形象策划系统,实施形象策划再造工程,经过半年多的国际国内调研,从五种形象策划图标中最终确定了Midea,其旋转的圈与“M”相连,表达美的以致力创新、缔结完美和谐生活为理念,同时美的集团在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发展目标等方面也进行了创新和改革,提升了企业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

(三)实践品牌延伸策划,扩张品牌战线

当企业规模扩大,实施多元化发展,同时生产多种产品时,就面临着两种品牌策略的选择:一种是单一品牌策略,即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几种不同产品统一使用一个品牌,将品牌延伸到新开发新上市的产品上来,如TCL电视机、TCL洗衣机、TCL手机等。另一种是多种品牌策略,即企业生产和经营的不同产品使用不同的品牌,甚至同一类产品也采用不同的品牌。如宝洁公司生产的海飞丝、飘柔、潘婷洗发水,汰渍、碧浪洗衣粉,玉兰油护肤品,舒肤佳香皂等。

由于相对于多品牌策略而言,单一品牌策略能较多地降低新产品进入市场的广告推广费用,新产品也能借助老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和信誉度迅速进入市场。所以,很多企业习惯或者说更偏重于采取单一品牌策略进行品牌延伸,但是这种延伸是有风险的,所以企业在实际操作中要把握好几个方面:

第一,要进行品牌检验,检查品牌延伸能力。进行品牌定位检查,确定品牌定位具有延伸性;做好品牌资产评估,确信品牌具有延伸实力。比如“金利来”是“男人的世界”就决定了金利来品牌不宜延伸到女士用品。第二,要进行品牌延伸产品规划,保证品牌形象统一。品牌可以在相关产业、相关产品类别中延伸,即在实施相关多元化的基础上延伸。比如,品牌从电冰箱延伸到洗衣机,但是企业就不能把摩托车延伸到电子琴上来。第三,防止品牌延伸陷阱。美国的“派克”钢笔质优价贵,是身份和体面的标志,许多上层人物都喜欢到一支派克笔,然而,1982年新总经理上任后,把派克品牌用于每支售价为3美元的低档笔上,结果,派克公司非但没有顺利打入低档笔市场,反而丧失了一部分高档笔市场。第四,要强化品牌延伸传播与品牌延伸管理。品牌延伸策略一经确定,就要按照计划做好各方面的推进工作,尤其是强化品牌传播与品牌延伸的系统管理。

(四)制定品牌拯救策划,延续品牌生命

面对极度受伤日趋没落的品牌困境,企业该怎么办?是苟延残喘?是任其自然?还是舍弃丢开重新创牌?面对陷入困境的品牌,企业首先要仔细分析品牌衰落的原因所在,然后结合自身的能力,采取有针对性的拯救措施。根据企业和品牌的实际情况,可以采取品牌许可转让、进行产品革新、重新定位品牌、转移目标市场、进行区域转移和进行产业调整等措施。如“中华”、“黑妹”等通过与外商合资,保留了自己的品牌,扩大了企业实力;“万宝路”从女性市场转移到男性市场,迅速征服了世界各地的男性烟民;“太阳神”从口服液推出“太阳神”矿泉水,延续了品牌生命。

四、结语

品牌策划,内涵丰富、涉及面广,制定并实施科学有效的品牌策划关系到中小企业市场竞争的成败。品牌竞争是市场竞争走向规范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市场经济中,中小企业要抓住机遇,打好基础,适机导入品牌策划,统筹帷幄,早上台阶,早日打造品牌优势,尽量缩短与强势企业的距离,如此才能求得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阎旭临.企业品牌策划与营销.中国禽业导刊,2008,3

[2]陈勇星.企业品牌策划精要.经济论坛,2003,10

冰箱推广策划方案范文3

1995年,“红牛”登陆中国,是国家卫生部在同类产品中批准的第一家海外品牌,亦是卫生部批准的保健食品,1996年2月在海南建立生产基地,1997年7月再次在北京建立生产基地,1998年10月中国红牛根据企业发展和市场战略需要把总部由深圳迁到北京。

红牛在中国已发展了八个年头,把功能性饮料的概念带到了中国,推进了饮料市场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其作为饮料市场又一分支,功能性饮料的先行者,伴随着“累了,困了,喝红牛!”这句冲劲十足的广告语,更是传遍了大江南北。 成也功能,败也功能

“红牛”在踏入中国伊始就在营销策略上开创了先河,在产品还没进入市场,其“功能性概念”在全国性的电视媒体上已经沸沸扬扬了,街头巷尾人们也是议论纷纷,而当时整个饮料市场结构单一,人们对于饮料的概念还停留在简单的解渴层次,“红牛”以功能性概念异军突起,迅速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和关注,其业务代表在与经销商的谈判中借助功能的概念无往不利,而“红牛”独特的功能概念引发的消费热情,更是使这个市场急速增长,尽管当时红牛的定价比较高。

可见这一策略是成功的,先在媒体上把消费者的好奇心调动起来,再在市场中铺货,这样人们在好奇心的驱动下,总有去尝试购买的欲望,红牛由此走俏中国市场,其营销策划方案也一时成为经典案列。

96年—99年是“红牛”在全国最“红”的时候,那时候它的终端销售的零售指导价是7元/罐,相比其他饮品而言,的确是饮料中的贵族;在包装材料上,红牛也体现出它的高档,罐体是用马蹄铁制成,因为红牛的酸性较强,为了保证品质内附有防酸膜。因此,在当时能够饮用红牛已俨然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而红牛在踏入市场时就给自己定位为中高收入的消费群体,主要从事高密集度的体力或脑力劳动者,这些人群比较容易疲劳,而“红牛的功能性”正是提神醒脑,补充体力。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就价位而言,“红牛”坚持高端路线的时候,已经把中低端市场放弃了;而“红牛”对功能的强调,却让自己在市场上显得有些“曲高和寡”。

最初“红牛”的罐体上印有“孕妇儿童不宜饮用”,尽管只是一行小字,可对红牛的销售却影响深远,但令人费解的是,“红牛”并没有就此向消费者做详尽的解释,为何孕妇和儿童这一特定消费群体不宜饮用?到底多大的儿童不宜饮用?红牛在其产品的功能诉求上的所作所为,很难让人苟同;同时,其在广告宣传上也很少出现女性和孩子的形象,大部分是忙碌的高级白领和一些体育健儿,这或许是为了彰显其饮品的特殊的功能,外人无从得知。而因此市场中又在以讹传讹说红牛里含有激素云云。这样就给消费者一个误解,把“孕妇儿童不宜饮用”简单的理解成为“妇女和少年儿童不宜饮用”,这一下就把孕期妇女夸大成妇女,将小孩子扩大为全部的少年儿童。由此,这一庞大的消费群体被排斥在外。

同样的原因,使得“红牛”在团购上也优势尽失。在开发团购业务时,“红牛”总会遇到这样的尴尬,消费者第一个要顾虑的是家庭,原因就在“孕妇儿童不宜饮用”,如客户所言“总不能预防孩子喝红牛,把红牛放在冰箱里再给冰箱上把锁吧。”这也是“红牛”步入家庭消费的主要障碍。如果红牛在媒体宣传策划上下足功夫,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尴尬,儿童在观看广告时就能接受为什么不能喝红牛,这样他们可能做到自我约束,家长也不会有太多的顾虑,不但提升了红牛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也达到了功能诉求的目的,可谓是一举三得。

当然红牛也在努力的开拓新的客户群体,例如考试压力较重的学生,或者是从事容易疲劳工作的消费群体,如司机等。可是学生的消费只是在特定的时间阶段,并没有持续消费的能力,而司机消费需求相对还有不足。

由于红牛的市场定价,对其特殊功能的强调,加之与消费者沟通上的欠缺,在许多消费者的意识里,“红牛”只适合发育成熟的、成功男性人士饮用。这到底是“红牛”工作的疏忽,还是出于其对“功能”饮料特殊性的强调,不得而知。尽管如今罐体上的文字已经取消了,但是产品功能诉求上的不足和由此导致的消费群体的狭隘却一直成为“红牛”发展的一大隐瘤。  市场分化 南帝北丐

感性消费过后,消费者逐渐走向理性选择的回归,红牛每罐的终端零售价也从98年的7元降到了5到5.5元。尽管如此,“红牛”的产品定价相比其他饮品,仍处在较高的水平,其市场增长一直较为缓慢,据笔者了解,红牛的销量排名按大区排序的话依次是华南、华东、华北、中原、西北、东北,可以看出红牛的销量与中国的地区经济状况紧密相连,随着地区经济水平的差异,红牛的销量也呈相应的变化曲线。

于是,“红牛”做出了调整,把全国的市场划分为三大类,A、B、C三类,市场基础较好,每年销量很大的销区划为A类;市场基础较好,开发潜力较大,可销量不是很好的销区划为B类;基础不好销量又低的销区为C类。

同时,广告、宣传也做了相应调整,在投放方式上,从全国性的媒体投放转变为向地方媒体投放。而各地方媒体的广告、宣传的投放量是与各地销量直接挂钩的,这就造成了红牛在全国发展的极不均衡的局面,直接成为红牛由全国知名品牌向局部强势品牌转化的催化剂。用“强者恒强,弱者恒弱”来形容红牛在全国的发展情形是最为贴切的,A类地区,经济状况好,销量好,广告投放力度大,品牌效果也好;C类地区,销量差,广告投放力度小,品牌影响力下降,销量更加受阻,处在恶性循环当中。    由于C类市场红牛公司的投入极少,在广告、宣传和终端的建设上捉襟见肘,所以C类市场大多数还在依赖红牛在初期的广告效应,在市场中步履艰难的挣扎。这一策略也直接影响到C类地区经销商的利益,没有了红牛的扶持,经销商难以独自改善市场状况,销量自然难见起色,经销商的利益大受影响。很多C类市场的经销商都有意见,于是他们向红牛提出了许多积极的建议,可并没有得到红牛的积极响应,许多C类市场上的经销商也因此意志消沉,甚至一些经销商已经退出了红牛的队伍,这更使C类地区的市场雪上加霜。

当问及“红牛”缘何没有重视,经销商的回答让人深思,“红牛的高层很少到C类市场的一线了解情况,他们只是在报表中看到红牛每年在增长”。笔者也从其他途径了解到红牛A类市场与C类市场的确有天壤之别,尽管红牛仍然在发展,但是这种发展已经很不均衡。

企业高层和一线的经销商沟通脱节,资源浪费也是很严重的。产品占有率保持良好的A类市场,已经逐步进入成熟期,只须保持品牌形象即可,继续加大广告投放力度,对品牌提升、市场份额扩大的作用皆有限,可谓事倍功半;而原本市场基础薄弱的C类市场,正处在成长期,急待企业扶持,可谓正是嗷嗷待哺的时候,却早早“断奶”。从而导致“红牛”在中国的品牌知名度缩水。用市场人士的话来说,“南帝北丐”,红牛从全国强势品牌走向了区域强势品牌。

只看销量,不顾品牌,“红牛”已经显现出企业的短视行为。

在此,笔者进一言,对于销区的经营管理不妨采用搭配合作、谁开发谁受益的办法,A类销区市场趋于稳定,C类销区仍须开拓,如果将两者适当搭配,以优势地区的广告宣传力度带动落后地区的市场需求,而新开发的市场受益权归属于开发者。这样既可以解决旧有的C类销区对广告宣传的渴求,积极扶持当地经销商的权益,又能为原先的A类销区,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赞助活动 发扬风格?  “红牛”对体育运动情有独钟,每年的体育赛事的赞助层出不穷,虽然在广告投放的方式转变了,但每年的广告费用并没有丝毫减少。

然而红牛所做的赞助活动如若不看他的内部期刊,外人居然很难得知。2002年大鹏越野公开赛、2002年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这些活动都是年轻人比较关注,比赛本身也非常适合“红牛”产品形象,然而“红牛”并没有抓住机会,在媒体跟进做扩大宣传,使红牛品牌在这些活动中得到广泛的宣传;在中国申奥的关键时刻,“红牛”专程包机去莫斯科为中国代表团助威,此次的行动可谓不小,可红牛同样没有抓住时机大做文章,让国人了解红牛情系申奥的赤子之心。总之,“红牛”总给人一种煞费苦心而又不得其所的感觉。

“红牛”虽然在做正确的事,甚至效率还蛮高,但似乎并不知道如何正确的做事。纵观“红牛”的赞助行为,无疑是做到了为中国的体育事业增砖添瓦,红牛也由此形成了自己的企业文化和理念,但是红牛的付出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收获。红牛没有进行完整的广宣策划运作,将赞助活动环环相扣,使赞助效应不断放大,达到商业化的宣传目的,对此我们只能说或许其行为是高尚的,可从企业运营的角度来考虑,它的商业赞助活动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败”。  后继乏力 步履蹒跚

再来看看红牛的产品结构,红牛在中国发展了8年了,96年2月第一款250ml原味型上市,红牛伊始就是靠这一款产品红遍全国的,也是靠原味型奠定了红牛在中国的基石。

可是此后,却没有了后续的产品,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2002年的4月,足足6年之后红牛才又出了两款新品,250ml强化型,180ml浓郁型。“红牛”在中国的产品结构单一,新品推出缓慢,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而“红牛”的一些做法,更让人看不懂。250ml红牛原味型的市场价偏高,作为后续产品应该弥补产品层次过于单一,只集中在高端价位,忽略中低价位市场的缺陷。然而,此次推出的新品比第一款的定价更高,这已经是大大出乎市场人士的预料,而且 180ml浓郁型,只在夜店(即夜总会)销售,价位20元左右,更是让市场人士大跌眼镜,其销售模式完全放弃了零售市场,仅局限在夜店。对于这一次新品的市场推广,在业内人士的眼中,红牛是在“作茧自缚”。

相比较著名国产品牌“娃哈哈”,从果奶起步,淘得第一桶金;到推出纯净水,赚的盆满钵满;再到非常可乐,市场占有率仅在“两乐”之后,而今跳出饮料市场的局限,又开始涉足童装,其在产品结构方面打造了自己的产业链条;再看著名的“可口可乐”,并不因碳酸饮料可乐雄踞市场领导地位就固步自封,不用提可乐的姊妹芬达与雪碧,单是其跳出碳酸饮料,推出的“酷儿”果汁饮料大行其道就足以见其在产品结构方面的努力;再有如茅台,在酒中也是贵族,品牌早已经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但是它要继续扩张,它的扩张只能是面向中端和低端市场,如“豪华茅台酒”、“茅台不老酒”、“茅台王子酒”等不同价位,不同包装。也是面向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在产品结构上不断完善,同时加大了茅台品牌的影响力,“茅台”啤酒更是其在品牌延伸上的新尝试,而“红牛”却在背道而驰,好像钻进了牛犄角,只顾其头,不顾其身(“头”指高端市场,“身子”指中低端市场)。

在产品结构的拓展上,“红牛”无疑是大大的落后了。

或许,人们会认为中国“红牛”只是泰国T.C公司的商,在新品推出上受制于人,然而,我们也能看到,中国企业由起家,由贸促工,以工求研,逐步掌握核心技术,最后自成一家的例子,比比皆是。中国IT的老大“联想”,在创业之初也曾走过之路,而有西部奇迹之称的上市公司“海星科技”,也正是通过“康柏”电脑完成了最初的积累。回首中国的“红牛”,尽管在中国已经奋蹄八年,而一个新品的推出,仍须仰人鼻息,不禁要问“红牛”哪一点牛?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通过红牛的250ml强化型,180ml浓郁型定价来看,红牛是把原味型做为基础,再往高端价位上发展,那么我们是否该用新的眼光来看红牛,红牛是否不该定位在饮料上,而是一种保健品;再看红牛的的包装,先是250ml的后是180ml的,现在饮料逐渐走入家庭已经是消费的主流,不少的饮料都在搞大包装,实惠装,从而吸引家庭消费。而红牛却恰恰相反,在走小、精、专的路。如此高价位、小包装,我们不禁怀疑红牛是否会进而推出15ml的口服液?“红牛”给消费者的感觉是越来越不像饮料而象保健品了。可是不管从饮料的角度还是从红牛的广告语上讲(“渴了喝红牛,困了累了更要喝红牛”)人总是在渴的时候会想到水或饮料,试问一下诸位,有谁在渴的时候会去想180ml的饮料,更何况他的价位又是如此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