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新市徐公店古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宿新市徐公店古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宿新市徐公店古诗

宿新市徐公店古诗范文1

《古诗三首》优质精品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安排了两首诗和一首词。《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人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初夏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宿新市徐公店》描写了幽静安逸的田园春光,展现了儿童在菜地边追逐黄蝶的生动画面。《清平乐·村居》通过描写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刻画翁媪及其三个儿子的形象,向读者展示出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家生活画面。

这三首诗词从不同季节、不同场景的角度描写了农村生活,展现了独特而又令人神往的乡村风光。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诗词知识,对于学习古诗词也有了一定的方法。这三首古诗词都是描写乡村景色的,教学中可以运用插图和导语代入诗的意境、画面和体悟诗境的方式,让学生感知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建议】

1.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时,可以先放手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的注释,联系上下文进行尝试性学习,再请学生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

2.教学时,教师要重视诗词朗读的指导,采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朗读,在读中紧密联系诗词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三首诗词可以采用比较教学的方法,在基本疏通词句意思的基础上,抓住诗词中不同时间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可以在诗和词的形式上进行对比,加深学生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课的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读诗词时眼前浮出的情景。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读感悟和教师的适当引导,带领学生看注释和插图,朗读背诵,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感悟,以此来理解三首诗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乡村的生活美,受到美的熏陶,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向往之情。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诗词,说说朗读时眼前浮现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老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梳理生字词,感知诗词大意。

【课时安排】

3课时

1.认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一诗中的生字,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理解诗句,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一、释题导入,初读感知

1.释题:“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大胆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2.播放课文朗读录音,介绍作者。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诗文。

4.指名读诗,理解词语。

5.指名说出每句诗的大意。

第一句: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

第二句:麦子的花一片雪白,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第三句:白天变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门前没有人走动。

第四句: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二、再读古诗,交流探究

1.读诗思考:诗人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物?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这首诗写的是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初夏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2.整首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哪些地方给了你启发?

(宁静。第三句“日长篱落无人过”写出了幽静的景象。第四句写“蜻蜓蛱蝶飞”显得门前静悄悄的,以动衬静。)

3.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点面结合,动静相衬)

4.指导朗读:用轻柔、舒缓的语调朗读这首诗,体会意境。

5.尝试背诵:自由背——同桌背——全班背。

三、拓展阅读

搜集并阅读欣赏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的其他诗篇。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1.认读《宿新市徐公店》中的生字,理解句意。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宿新市徐公店》。

3.联想古诗所描绘的美丽景色,想象儿童在花丛中追蝶的快乐,体会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想象儿童在花丛中追蝶的快乐,体会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一、复习引入解诗题

1.看图说话。出示《初夏荷塘》图。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的景色。图上的景色让你想起了哪一首诗?(学生背诵《小池》)还记得写这首诗的诗人是谁吗?(杨万里)

2.揭题。今天,我们要跟随南宋诗人杨万里去欣赏初春时节的乡村景色。(板书:宿新市徐公店)

3.认读“宿、店”。(注意指导学生把“宿”的平舌音读正确。)

4.解题。你知道这两个字的意思吗?(预测学生在户外广告牌上见过“宿”,引导学生理解“宿”的意思就是住宿、投宿;这里的“店”指住宿的客店,相当于现在的旅馆、酒店。)请你说说这题目的意思。(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

二、看图初读知大意

1.故事入诗。

那一天,杨万里走出客房,漫步来到徐公店后门外,欣赏周围的景色。他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呢?请同学们自己去读读课本中的诗句,把生字圈出来,把诗句读正确。

2.了解景物。自由朗读,杨万里在诗中写了哪些景物,先在诗句中做上记号。再看看文中的插图,说说图上有哪些景物。

(预测学生能从诗句里发现写到的景物有“篱”“树”“花”“黄蝶”;从图中还能想到田边小路。)

3.再读诗句,读通顺。

三、难点理解明诗意

1.这些景物分别是怎样的呢?看图,说一说。

(

)的篱落

(

)的小径

(

)的黄蝶

(

)的树头

(

)的菜花

2.读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交流:指导图文对照了解“疏”“深”的意思;看图并根据语境强调“走”在诗中的意思就是跑。)

3.再读诗句,读好节奏。

四、吟吟诵诵入诗境

1.我们读着诗句,仿佛跟随诗人杨万里欣赏到了田园风光,请你把欣赏到的景色说给大家听。(交流诗句的大意: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深长的小路,树上叶子还没成荫。儿童追赶黄蝶,蝶儿飞进菜花丛中无法找寻。)

2.看着这样的景色,这样的情景,诗人杨万里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把你最喜爱的、最有感受的诗句读一读。(预测学生有个性化的理解:色彩明艳,景色美丽;儿童天真,黄蝶活泼,生机盎然;径深人少,田园清幽)

3.配乐读诗。(播放乐曲)请学生随着音乐朗读诗句,读出自己的感受。

五、图文对照背古诗

1.这首诗虽然只有二十八个字,但在字外却包含着丰富画面。仔细体会,你能想到这个追蝶的孩子脸上的表情吗?黄蝶停停歇歇又是怎样的情景?那孩子会怎么想怎么做?展开想象,说给同桌听听。(交流)

2.同桌互背古诗。

六、学习生字做诗卡

1.指导书写“宿、徐、篱、疏”。

2.制作“诗画卡”(一首诗,一幅画,制作成可随身携带的“诗画卡”)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

一径

树头 菜花——静

儿童

黄蝶

——动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相媚好、亡赖、卧剥”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清平乐·村居》。背诵课文。

3.读词,说说朗读时眼前浮现的情景,感悟词中描绘的田园生活的意境。

读词,说说朗读时眼前浮现的情景,感悟词中描绘的田园生活的意境。

一、导入新课

1.理解词,板书课题。

2.正音:乐(yuè),齐读课题。

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题目。读课题时,中间注意停顿,再一起读一遍。

3.设疑:词中描写了怎样的乡村,怎样的人家呢?让我们打开课本,一起来学习这首词。

二、初看画面,反复诵读

1.课件出示整首词,自由朗读,把每个字读正确,读响亮。

2.指名学生读。相机正音:翁、媪、莲、蓬、卧、剥。

3.指导朗读:

这首宋词有上下两片,两片之间的停顿要长一点。

4.指名读,其余同学看插图,一边听,一边看图想象每句话写了些什么。

三、想象画面,品悟词意

1.(出示插图)这首词朴实易懂,联系插图,你自己能读懂哪些词语、句子?

2.生交流:

(1)感悟大儿、中儿的勤劳孝顺。

师点拨:

①古诗词的语言习惯和我们不一样。“豆”是庄稼,“锄豆”指的是给豆松土或除草。

②中儿是什么意思?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这两个儿子怎么样?该怎么夸他们?

③练习朗读。

(2)感悟小儿调皮可爱。

师点拨:

①亡赖。

从“亡赖”这个词你读懂了什么?

②“卧”可能是什么姿势?(躺、趴)从“卧”字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天真活泼、调皮可爱)

练习说话:看图,想象一下小儿顽皮的样子,可以自己说一说,还可以与同桌进行讨论。

④指导朗读:小儿顽皮的样子该怎么读出来呢?

(3)感悟景美。

师点拨:

①读到“青青草”,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②绿草如茵,溪水潺潺,你想到一条什么样的小溪?

③瞧,他们就生活在这样优美的山村,你能按顺序说说这乡村的美景吗?(可以由远到近,也可以由近到远)

④指导朗读:这么美的风景,真是如诗如画呀!你能读好吗?

指名读。(草真青啊!)

小结:瞧这一家子,生活在山青水秀的农村,真是别有一番乐趣呀。就让我们走进画中,听他们聊聊吧!

(4)感悟: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师点拨:

①“翁媪”分别对应图中的哪位老人呢?看看画面,老爷爷和老奶奶的关系是什么?(夫妻)所以,在这首词里“翁媪”的意思是?

②理解“相媚好“。

③理解“醉里吴音”。师相机讲解“吴音”,说说这老两口是怎么“醉”的?

四、生成画面,读悟结合

1.这首词描绘的是一家老小五口的生活画面。同学们自己边读这首词边感悟。

2.交流看到的画面。

五、简介作者,深悟词情

1.浏览资料幻灯片出示:辛弃疾出生于被金人侵占的北方,亲眼目睹了宋人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十分渴望百姓能过上安定宁静的生活,一直为抗金而不懈努力,却遭受奸臣排挤,被贬到偏远的江西农村,一住就是18年。这首词就在他被贬到这里之后写的。

2.我相信,现在你们再读这首词,一定会有更加独特、深刻的感受。再读这首词。

3.交流再读后的感受。

六、丰富画面,吟唱背诵

1.师引背。

2.欣赏歌曲《清平乐·村居》

七、总结课堂,延伸课文

1.现在这和谐美好的乡村之景,就像这首词中的那条小溪,缓缓流淌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间,直到永远。

2.出示课后作业

(1)回家把这首词唱给爸爸、妈妈听。

(2)收集辛弃疾的其他词来读一读。

清平乐·村居

景事

宿新市徐公店古诗范文2

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寒食日即事》

3、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李白《蜀道难》

4、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6、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7、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雀东南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8、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9、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二首》

10、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1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其五》

宿新市徐公店古诗范文3

一、读诗作画,再现古诗的画面美

画家用线条、颜色表示形体,诗人则用语言来绘色绘形。高超的“画笔”,可使“画中有诗”,而美妙的“诗笔”又可使“诗中有画”,从而使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就不乏“诗中有画”的千古名作。如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每句一景,从而构成了一幅农村春末特有的温暖热闹、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案。又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中深秋的高山,弯弯曲曲的石径,缥缈的白云,若隐若现的人家,红得似火的枫林,构成了一幅清新明丽的深秋山野图。再如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荫。儿童急走追黄蝶,飞人菜花无处寻。”诗人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童扑蝶图。

二、披文入情。体会古诗的情感

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没有诗人真挚浓烈的感情,就不可能产生动人心弦的诗歌。如陆游经过长时期战乱流离生活的体验,凝聚起死而不衰的深厚的爱国激情,从而写出饱含血泪和期望的《示儿》一诗。又如李白在经历了15个月的流放生活之后,重新获得了自由,怀着难以自禁的轻松喜悦心情,写下《早发白帝城》一诗。再如李白观赏了阳光照耀下的庐山瀑布凌空飞下时的美丽图景后,胸中进发出对祖国壮丽河山无比的热爱之情,从而写下了《望庐山瀑布》一诗。可见诗是诗人“情动而辞发”的产物。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披文人情”,使学生体验古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通过审美体验,得到心灵的陶冶。在教学过程中,我常这样做:由景引情、由曲引情。

三、启发想象。领悟古诗的意境美

宿新市徐公店古诗范文4

笔者所在的学校虽然是乡镇小学,但无论校长还是普通老师,都很重视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学校因此编写了校本教材――《杏花春雨》(主要由古诗、词组成)。学校建议教师在授课的时候把课本内容与校本教材有机结合起来,单就古诗一项进行了小的试验。

首先,古诗,学生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背下来?明白古诗所讲的意思?依我之见,初期让学生可以背下来即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视野的开阔与阅读量的增加,很容易就能明白诗句中的意思。

其次,古诗最能建立起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在课堂上能够使用的时候一定要使用,加深学生对古诗的认识。

再次,就现阶段情况的语文学习而言,一是课堂、二是积累。而古诗的积累又是简单而有效的。

笔者执教五年级语文,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把学生背诵的内容加入课堂中,如在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二课《只拣儿童多处行》时,这节课主题是赞美儿童的,同时又是写春天的,因此在常规教学结束后,引导、启发学生在积累的内容中寻找关于描写儿童、描写春天的诗句,经过几分钟的思考,学生纷纷举手回答:

写儿童的: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白居易《池上》);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小儿垂钓》)等。

写春天的: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等等。

通过这些诗句,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能够对学生的知识储备起到积极的作用。课下问学生:知道诗句是什么意思吗?很多学生说模模糊糊知道,我觉得这就已经可以了。

当然,单纯的一节课与古诗相联系是不够的,如果能够做到所有语文课都使用这样的方法,时间也不用很多,一节课能够做到五分钟左右即可,日积月累下来,学生对于诗词的记忆,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就能够建立起来,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升也就成为必然。

宿新市徐公店古诗范文5

1、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读音画“√”。(4分)

(1)爷爷正在睡觉(jué jiào),你不要大声讲话。

(2)最近小明的学习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我发觉(jué jiào)他的自信心也增强了。

(3)我发(fā fà)现奶奶的头上又增添了几根白发(fā fà)。

2、我会拼,也会写。(16分)

3、我会填。(6分)

zuò ( )下 ( )位 ( )事

fēng ( )雨 蜜( ) 山( )

4、我会认,也会组词。(8分)

5、我会选,也会连。(6分)

(1)下面的音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 K N Q T X Z B. A C E G L I

C. B D F K H J D. G M Q W U X

(2)选词填空

整洁 清洁 洁白

①姐姐的房间又( )又明亮。

②天鹅长着一身( )的羽毛。

鲜花 鲜艳 新鲜

③这里的空气很( )。

④( )的五星红旗,高高地飘扬在广场上空。

⑤公园里( )盛开,美丽极了。

(3)读一读,连一连。(6分)

坐 衣服 弯弯的 露珠 窄 热

升 飞机 蒙蒙的 小路 冷 宽

听 广播 晶莹的 春风 保护 破坏

穿 国旗 温暖的 细雨 危险 安全

6.我会照样子把括号中的词语加到前边的句子中去。(8分)

例:大熊猫真可爱。(胖乎乎的) 胖乎乎的大熊猫真可爱。

(1)爸爸学习外语。(在灯下 认真地)

(2)早晨,太阳升起来了。(火红的 从东方)

(3)河水倒映着树。(清清的 绿绿的)

(4)下课了,我们做游戏。(在操场上 高高兴兴地)

二、积累•阅读。(36分)

1、我能把词语补充完整。(8分)

灯光( )( ) 群山( )( ) 名胜( )( )

( )( )不息 ( )( )秀丽 金碧( )( )

我知道的四字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会补充谚语、古诗。(6分)

(1)“篱落疏疏一径深,__________________。”这句古诗摘自南宋诗人_____________写的《宿新市徐公店》。

(2)诚心____________________,实意_________________。

3、我能按课文内容把词语宝宝送回家。(3分)

年迈的大娘 洒下的汗滴 晶莹的露珠

小路说:“昨天,他曾路过这里,背着_________________,踏着路上的荆

棘。瞧,那花瓣上______________就是他________________。

4、我会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4分)

小红伞

有一天,小白兔挎(kuà)着一只篮子,带着一把小红伞出门采蘑菇

(mó ɡu)去了。

小白兔来到果园里,看见小刺猬怎么也摘不到树上的果子,她就用自己的小红伞帮小刺猬把又鲜又嫩的果子钩下来,小刺猬连声道谢。

小白兔走到一片蘑菇地里,那儿的蘑菇鲜嫩诱(yòu)人,她刚想去采,忽然看见一只大灰狼正朝这边走来,逃跑是来不及了,怎么办呢?小白兔灵机一动,连忙撑(chēnɡ)开小红伞,小红伞成了一个可爱的小蘑菇。大灰狼没看见小白兔,就走过去了。

小白兔舒了一口气,心想,总算躲过了危险。她高兴地采起了蘑菇。这

时天下起了小雨,小白兔打开小红伞,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1)这篇文章共有( )个自然段。(1分)

(2)请照例子写词语。(4分)

又鲜又嫩 又___又____ 又____又____

高高兴兴(AABB)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4分)

一( )雨伞 一( )篮子

一( )兔子 一( )蘑菇地

(4)小白兔的小红伞用处可大了:它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帮小白兔躲过大灰狼,还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5)读了短文,我觉得这是一只______________的小白兔。(2分)

宿新市徐公店古诗范文6

关键词:古诗;想象;创新

古诗的特点是语言凝练,内涵丰富,意味深长。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讲,古诗难学,对于教师来讲,古诗难教,在古诗课上,没有可视的绘画、没有可赏的舞蹈。然而我们要尽自己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爱学、会学,从中体会到学习古诗的乐趣。

一、古诗的特点及意义

古诗具有简洁、抒情、篇幅短小的特点。古诗常把意境美及精湛的艺术手笔融为一体,做到“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理”,它不仅闪耀着美的光彩,还给人深刻的启迪,让学生在思想情感上受到了美的熏陶。

二、传统教学的弊端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许多教师在古诗教学中仍应用思想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的传统理念模式。具体表现在:

1.觉悟不高,观念落后

在传统古诗教学中,教师是主体,教师主宰着课堂,学生个性得不到发展,主体地位严重被忽略,更谈不上个性的张扬。

2.目标单一,方法陈旧

在传统古诗的教学中,教师把教学目标永远只停留在诵读与了解古诗大意的层面上,忽视了古诗丰富的内涵及意蕴,这种教学方法与目标要求相差甚远,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学生创造力及想象力的发展。长期以来,学生对学习古诗文也逐渐失去了兴趣。

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实际,提高思想觉悟、更新理念,利用各种有利资源,精心组织学生大胆地对古诗教学进行突破性的创新。

三、述景画意,体验创新

1.画演古诗,交流创意

画画是多数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在枯燥的古诗学习中注入绘画的元素,不仅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诗意,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想象能力。

这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在古诗《宿新市徐公店》课堂上的精彩教学片段:

师:请你们读读诗,想想如果用作画的方式概括诗意,你要画什么?生:画篱笆。师:篱笆画得密还是松一点?要说出理由。

生:要画得松一点。因为诗中说“篱落疏疏”,“疏疏”就是不密的意思。生:还要画小路。师:为什么?是怎样的小路?

生:要画一条狭长的小路,因为是“一径深”。

学生跃跃欲试。有的说,树上画些小叶,树下画一些落花。因为是“枝头落花未成荫”。讨论到画面上要不要画蝴蝶时,学生争论得更有趣了。有的说:“要画蝴蝶,不画怎么体现“儿童急走追黄蝶”呢?有的说:“不画蝴蝶,诗上已经说了“飞入菜花无处寻”。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浓浓的诗情画意把课堂衬托得古韵十足,学生的想象得以展翅飞翔,学习兴趣尽情释放,绘画给予课堂的魅力正是教师求之不得的方法之一。

在古诗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完成,学生的兴趣及新奇感逐渐减弱,注意力分散,教师应在此时设立一个兴奋点,抓住学生的表现欲,再次引发学生的兴趣,在表演中把教学再次推向。

此时,学生个个都处于跃跃欲试、呼之欲出的状态之中,课堂气氛调动起来了,学生也水到渠成地理解了诗意。

2.思维想象,体验创新

学习古诗为了更好得运用古诗,“抛砖引玉”的方式不仅能使学生识记诗句,还能兼顾理解和欣赏,激发了学生学古诗、运用古诗的兴趣。如,一道古文阅读题让我绞尽脑汁,在我百思不得其解时,爸爸走了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培养、发展、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是课堂学习的重中之重。如,教学《登鹳雀楼》时,可以这样问:“如果诗人‘更上一层楼’会看到些什么呢?”在教学《游园不值》时,可以这样问:“从出墙的一枝红杏,你们可以想到园内会是一番怎样的美景?”在教学《江雪》时,可以这样问:“为什么渔翁在这么冷的天气还要在江边垂钓呢?”

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多提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把主动性归还给学生,让他们共同研究、探讨,在学中感悟、玩中领悟,既高度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合作创新能力。

3.故事作文,再现意境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叙事诗都是诗人通过对某一事件的详细描述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诗中所述事件情节完整,或直叙、或插叙、或倒叙,每一首诗如诉说一个故事,富有极强的意境感染力。

故事作文法让学生将寥寥数字的古诗文扩展为白话式的记叙文,这样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诗的意境,从中获得启发,深刻地体会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