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励志自我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励志自我总结范文1
大家晚上好!我是来自工程系道桥0702班的xxx,今晚很荣幸可以站在这个讲台上与大家共享我这两年来的大学生活。在此,我首先要向一直以来默默支持和鼓励我的老师和同学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和最亲切的问候。
泰戈尔曾说过:“天空中没有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而现在,我想说:“天空中没有鸟的痕迹,但我正在飞翔。
当我拿到xxx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录取通知书时,既兴奋又无奈,是去打工还是上学?打工,意味着从此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我心不甘,情不愿。上学,想到年迈而无法从事体力劳动的父母,使本来就窘迫的家境将更加不堪重负,弟弟也将要面临辍学,我心不忍,更无奈。经过反复思索最后痛下决心,作出既上学又打工的举动,自己养活自己!虽然家境贫寒,但我相信:虽然无法选择来到这个世界的方式,但可以选择能为这个世界带来什么;虽然无法选择自己的家庭,但是可以选择自尊自强地生活,我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改变这贫穷的家庭。
既上学又打工,自己养活自己,谈何容易呀!记得去年暑假在南平打工, 我选择最辛苦但挣钱最多的岗位---空调安装工助理,最多时一天可以挣100元,记得一次在一栋住宅楼15楼安装空调时的经历,让我终身难忘:炎炎夏日,火焰一般的太阳直射得我睁不开眼,热烘烘的墙体烤得我汗如雨下,看到路上蚂蚁般的行人,突然头晕目眩,人就往下掉,把在场的人吓坏了,幸运的是掉到13楼就没下去了----因为身上绑了安全带。一年多来,我就是这样边上学边打工走过来的,一路走来虽然不是鲜花满地,但也充满披荆斩棘后的快乐与喜悦。从XX年9月迈出家门到xxx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报到那一刻起,就没有向家里伸手要过一分钱,并承担起弟弟的部分生活费。
励志自我总结范文2
【关键词】考试焦虑 原因 解决方法
考试焦虑是指考生在临考前或考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安、忧虑、紧张、恐怖等不良情绪,以及由此导致的身心异常。随着中考、高考的临近,学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伴随而来的紧张、焦虑,往往造成学生们在心理、生理上的困扰,他们担心考试失败,害怕父母或亲友的责难或冷落,害怕被同学瞧不起。
某市对近5万名大中学生进行调查显示,有一半以上学生考前坐立不安,有近20%的学生在考试期间因紧张而发生头痛头晕等不良反应,而65%学生甚至厌倦考试。作为一名初三老师,在查阅考试卷时,也经常发现平时学习不错的同学没有考好,我问其原因得知:他们考前没法安心的复习,考试前一周我开始失眠,很多我都会做的题,可我担心出错,前面花去太多时间,每次进入考场我都大脑一片空白,每到正式考试我总是会考砸。如果正常发挥就不至于这样。通过观察总结发现:
一、导致学生考试焦虑的原因
1、学生心理素质差。由于青春发育期心理发育相对滞后,心理素质训练差,易致情绪不稳定,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差,承受内外环境压力的能力差。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备受呵护,有求必应,使他们独立面对处理压力的能力缺乏。
2、不注意科学合理用脑。学习只注重时间,不注意睡眠休息。很多学生有熬夜的习惯。当考试前需要多休息时无法正常入睡甚至失眠。甚至有的同学考试前还熬夜学习,这样学习时间是增加了,但是效率不高。另外饮食营养不当,体力劳动和锻炼不足,生活无规律。很多学生不喜欢运动不爱锻炼身体,又经常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吸烟、饮用酒精性饮料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身体跟心理的抗病能力下降,使考试紧张焦虑情绪产生。
3、家长、老师过分关注。家庭社会压力大,父母、老师期望值高,个人前途认识单一,过早地背上了“人生单行道”和“分数第一的十字架”,导致心理压力大,使考试紧张焦虑情绪产生。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在学生期间,考试成绩成为判别优秀与否的标准。家长过高的期望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老师熟悉每一位同学的情况,但是过分的关注也会给他们造成压力,产生负面影响。
二、学生考试焦虑的解决方法
1、帮助学生调节好自己心理状态,使他们增加自信
考试焦虑症是因为学习压力过大而造成的,因此首先应该学会合理发泄,调节自己心理状态,缓解学习压力,开放自己心态。指导意见方法:①自我改善:坚决杜绝用“完了”“这次又要考砸”等这种消极的语言暗示自己;多以平常心对待考试,多给自己积极的暗示。②消除大脑中的错误信息,不要被一两次考试失败和一两科考试失误所吓倒,不要以偏概全,认为自己不行,而丧失信心;不要对自己苛求完美,每次考试前想一想自己最成功的考试,那次考试前你是如何做准备的,找到这种情绪和状态,把它保持下去。③适当减轻来在周围的压力。针对种种担忧,自己和自己辩论,用这种理性情绪疗法,纠正认知上的偏差。
2、多做放松训练,劳逸结合,学会缓解控制紧张情绪
放松训练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使人体的肌肉一步步放松,使大脑逐渐入静,从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缓解紧张情绪。如呼吸法、暗示法、表象法和音乐法等。多做深呼吸调节平时的紧张状态,多对自己进行积极的暗示,是自己觉得没有什么好值得紧张的。平时有时间要多运动,劳逸结合,合理分配学习、运动和休息的时间。上课学习的时候集中精神提高学习效率,休息时间按时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养足精神。只有身体和心理都健康才可以增加抗压能力,调节紧张情绪。
3、多看一些积极向上的励志方面的书籍和电影之类的文学作品。
通过书本,让孩子汲取正能量,让名人成为孩子的榜样,让他们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多读励志方面的书籍,从成功人的经验中汲取力量,学习如何应对压力,调节紧张情绪。适当的考试紧张感是有益的,不可能把考试看得太轻,那样考试就没有意义了。通过品析优秀的文学作品,你要认清楚,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压力跟困难,考试只不过是对你学习的阶段性总结考试,要正确对待考试。考试是检测自己那些东西没掌握,可以知不足而改进,这样不是更好吗。
4、家长老师降低期望水平,保持一颗平常心。
学生考试前,家长老师不要反复叮咛,给学生造成压力。学生考不好时,不要批评指责,忽略进步。帮学生分析做错题的原因,在学习上用实际行动帮助他。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不可过高,不可要求他一定要考到多少名次,一定要升上重点高中、大学。要多鼓励引导,帮助他找出实际存在的不足。当某次考试没有考好,可以分析具体原因,找解决的办法。不可以采取极端的态度,让原本就很紧张的孩子的心理蒙上更重的阴影。学生一旦形成紧张自责焦虑的态度,就会导致学习效率差,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引导调控,紧张焦虑情绪就会更加严重导致恶性循环。因此家长们一定要保持平常心,适度的给孩子压力,多引导鼓励具体帮助。
综上所述,学生的考试焦虑情绪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心理状态,会对学生的学习以及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若想帮助孩子摆脱考试焦虑,首先要弄清楚学生产生考试焦虑的原因,针对原因对症下药,学生本身也要对自己和考试做好充分准确的认识,平时注重对知识的积累,学会自我解压,考前调整自己的心态,家长及学生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用积极向上的心态来迎接考试,摆脱考试的困扰,方能取得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陈怡名.青少年学生考试焦虑的原因与相应对策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
励志自我总结范文3
漫步于校园,你会发现处处体现着一派生机,“励志、明德、健身、博才”的校训清晰的映入眼帘。你能听到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看到孩子们灿烂的笑容。小桥,流水,假山,鱼儿,显出校园悠然的气质。楼梯口处,“请靠右行走”,“请小声说话”等温柔、亲切的提示语提醒孩子们与环境友好相处。“让每一块石头说话,让每一堵墙都闪光,提供师生更多展示自己的舞台”是学校领导的共识,在学校的走廊上,墙壁上,布满了学生的书画作品,和各种活动的剪影,构成了艺术的海洋。正是这优美的校园环境,让广外的老师和学生时时处处受到善的启迪、美的熏陶。我置身于这样一个和谐、美丽的教育环境,同行的精神影响着我,感染着我,我就一心一意用情工作着,当我用我心的美丽,去成就了学生的美丽的时候,我能不自豪吗?我能不因为我是一名教师而自豪吗?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做到学生喜欢我,这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我总结了三点:一是让我的学生喜欢我这个人,二是让我的学生喜欢我所教的学科,三是让我的学生在我所教的学科中有成就感。我知道要受人尊敬,首先自己要有真才实学。有一位教育家说过:“只有当你不断的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你才能教育别人。”要搞好教学,带好学生,必须有深厚的基本功,不断进取的学习精神。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有自己个性的教学心得。在这个新的环境里,尽管经历了彷徨,经历了犹豫,经历了痛苦,也经历了艰难,流了汗水,同时也伴随了几次悄然而落的泪水,但是我一直保持着做学生的那种心态,学而不厌,教而不倦。慢慢的,学生赞美的声音,敬佩的表情,我听见了,我看见了,家长喜悦的心情,放心的眼神,我看见了,也感觉到了,我心开始快乐,我心开始无悔,我开始相信自己的选择!
记得刚到这个学校,我就做六二班的班主任,在人们的心目中,班主任的工作琐碎、麻烦,何况是在我们这种全寄宿制学校。但是,我想说,你不做班主任,你怎能感受到做班主任的乐趣?你不做班主任,你怎能体验到做老师的丰富多彩?你不做班主任,你怎知道学生童话一般的内心世界?
励志自我总结范文4
所谓课堂效益,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课堂教学中产生的效果,学习收获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直接收益。提高课堂效益就是在有效的时间内通过师生的默契配合形成合力而达到取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即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获。下面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粗浅地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一、转变观念,科学育人
近年来的新课程改革,是一次深刻的教育改革,强调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具体来说,新课改倡导全人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新课改倡导建设性,探究式,体验性学习,鼓励交流合作、自主创新的学习模式。而新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理念的落实与否,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首先要明确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位置,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是课程创造者与开发者,而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因此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和收获,这既体现了现代课程理念,又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第一步。
二、旁敲侧引,循序渐进
态度决定一切,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关键在于首先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培养学生自信的品质和学习英语的兴趣。所以我要求学生每天轮流在黑板上写一条自己喜欢的励志名言,中英文最佳,比如说:Never give up!(永不言弃);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自助者天助);Even your shadow will desert you when you are in the darkness,so be strong.(即便是你的影子也会抛弃你,当你处于黑暗的时候,所以一定要坚强)。有时候我会利用课前3分钟让学生上台给大家做一段提前准备好的励志演讲,这样就渐渐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成就感,同时帮助学生克服那种畏惧感和逃避心理。之后我改变那种课前检查单词的常规教法,而是利用多媒体从多角度呈现英文的魅力,比如音乐欣赏猜歌名,影片片段赏析(猜片名),英文小诗诵读,单词连连看,英语笑话,警言妙句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打消学生畏惧心理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深入研究,认真备课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仅要认真钻研教材,确定目标,研究教法,精选习题等,更要研究学生的学情,要精心研究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兴趣爱好以及心理特点,即做到“备教材,备自己和备学生”,从而使其教学具有针对性。
具体来看,教师在备教材的时候应该遵循“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的原则,即要按照全册教材―单元教材―课时教材的程序来备课,在深度上要反复推敲,深入研究,定目标时要明确教学任务和目标,使教学设计中的任务切实为教学目标服务。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备好学生,学习是带有浓厚感彩的一种活动,师生关系好,学生便爱听你的课,乐于接受你的观点,对这门课有较高的学习热情,自然课堂效益高,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和谐的课堂气氛也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
四、优化课堂结构
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要有合理而恰当的教学结构和节奏。课堂结构是指组成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各教学环节的先后顺序与各教学环节在时间上的分配。事实证明,满堂灌的教学效益是极低的,现在我在讲授英语阅读课的时候,多数采用学生小组讨论,让自己尝试找出语言障碍并扫除障碍,然后再集中解决问题,虽然课堂并不花哨,但学生们切实参与并思考了,也许教学进度偏慢一点,但实际的教学效果不错,因此一堂课的是否高效不是看教学环节是否流畅,而在于教学速度和深度是否符合学生的接受程度,学生是否有收获。
五、探索多种媒体的有机结合
学生的认知水平总是由低到高,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总是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课堂上要合理应用多种教学手段,避免单一的教学手段,将媒体辅助教学,板书或学案多种形式根据具体课堂有机结合,可以形象、直观地向学生传授知识,适当的增加多媒体的使用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加课堂信息容量,较好地突破教学难点。总之,只有合理利用多种媒体相结合,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充满活力,为教学目标服务,才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六、不断反思、终身学习
励志自我总结范文5
其实,这些年他也有过去地方单位任职或者去国家部委工作的机会,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他还是选择留在这里。“中国人自古就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士大夫的情怀大约深藏在每个人的心中,但实现的路径方式可能多种。我可能找到了比较适合我的那一种。人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已经很不错。”
梦想与现实的话题,一直被讨论,从未有过时。从学校毕业,跨出校门,迈进社会,一向被看成是人生中关于梦想与现实一个关键的分割点——有人将它们视为磁石上南极与北极,以为中间有不可逾越的沟壑;有人将它们视为星空与大地的距离,便有了仰望星空,脚踩大地诗意的坚持。
对于龚维斌而言。梦想与现实的关系便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走,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从一个山村少年到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的成长,从做一个优秀英语老师,到做一个优秀学者的职业转换。
“或许每个人在面临选择的时候,内心都或多或少地有贝多芬四重奏中最后一个主题旋律的不停回旋:非如此不可?非如此不可!”
时代的痕迹
由于办公室装修,龚维斌的办公地点临时挪到了国家行政学院附近的一个宾馆内。不大的一个房间,书架占据了半壁江山,茶几上躺着几本书与杂志,有刚刚被翻阅的痕迹。短暂的临时工作室,却透着安营扎寨的架势——他基本上每晚要呆到十点以后,没有课程的日子,这是他的根据地。
龚维斌现任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教授。在“三农”问题、社会阶层与社会发展问题、公共危机管理以及社会管理等领域先后有过深入研究。他经常为中央和地方政府高中级公务员授课,担任过全国县委书记、县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训班专题主讲教师,也多次为国(境)外高中级公务员讲课。他给自己的定位是“学者型培训师”,既是“学者”又是“教师”,更准确的说是从事公务员教育培训的“培训师”。但有时他也会引用别人的评价自我调侃:“半官半学”。目前正局级。
“内心里,我自己的定位很清晰,就是一个学者。”龚维斌又一次强调。
龚维斌1965年生于安徽省长丰县的一个只有四五户人家的小村子里。上世纪六十年代,在中国的历史上,写着的恐慌与的疯狂,那个年代出生的人,既赶上了“”又迎来了“改革”,他们承载了过去一代人的部分苦难,又幸运地迎来了一个新时代。那是每一个人都逃脱不开的共同经历。他们比起“70后”、“80后”更多了代际意义上的共性特征,其中一个主要因素就在于那是一个个人空间被完全覆盖的年代,所有人都被纳入了一个由历史强制设置的共同体内,都不得不接受一种大致相同的命运和情感。也因而,他们呈现出了比其后代际更整齐的特征,比如,有一定历史感,更有责任感,偏重集体主义,不过分强调个人主义。有英雄情结,也有奉献精神。
那是时代的烙印。
有研究学者曾用“689”这个概念来概括他们:六十年代出生、八十年代上大学、九十年代登上社会舞台的正中央。龚维斌的人生履历,稍稍有一点不同——却也更能代表六十年代出生的农村孩子的奋斗历程。
1984年,龚维斌中等师范学校毕业,通俗的说法是“中专”毕业。那是中专生走俏的年代。上世纪八十年代,带给农村的希望常会被农民写入春联,贴到自家的大门上。那时在农村,能转上城镇户口,吃上国家统一分配的粮油,再找一个稳定的工作,是农村孩子最大的心愿。只要考上了中专,所有的心愿都可以变成现实——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毕业后国家包分配工作。
八十年代的初中毕业生,第一志愿往往是中专,对农村孩子来说,能考上中专就是跳进了龙门。上中专比上高中更有诱惑力的是,能更早出来工作,减轻家里经济负担,因此,考中专的人趋之若鹜,中专录取的分数线也比高中高出一大截。
龚维斌在别人羡慕的眼光中,幸运地跃入龙门。三年英语专业的学习,未来的路似乎也逐渐清晰:“当一个好的英语教师。”除此之外,没做他想。那时,电视机还未普及,外界的资讯大都源于村里的喇叭广播,以及,偶尔有进城的人带回来的只言片语。关于对未来的设想,色彩并不斑驳,或者有可能是二元的——是在农村种地,还是能去城里吃商品粮?
16岁的少年凭借着优异的成绩实现了农转非。三年后,19岁的龚维斌揣着一张“报到证”去县里报道——那还是统一分配的年代,龚维斌的工作在未出校门就已经被安排好了。
关于那张“报到证”,由于当地教育部门的“惜才”之心,被悄悄扣留了,当时的龚维斌直接去当地的一所中学当老师。很长时间以后,才知道,他原来被分往合肥市一个重点小学。那一年,他们学校有包括龚维斌在内10个优秀的学生分回合肥市,只有他一个人阴差阳错地没去城里工作。
现在说起来,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啦,当时,对他和他的家庭不能没有触动,原本是该一下就到合肥城里的,却到了一个镇上。从农村到省会,那漫长的距离,不仅仅体现在地理位置上。
还好,龚维斌不喜欢抱怨。他诚恳勤奋地工作,19岁的中专生教初中生,当年就教出一个班级整体英语成绩的大幅提高,后来,又被委以教高中英语的重任,他再次以优异的成绩堵住了怀疑者的目光。他开始拿奖,优秀工作者,骨干教师等等不一而足,还包括合肥市的劳动模范……
但是学历像紧箍咒,卡住了职称评定,涨工资等一系列进程——进修学习!没什么好犹豫的,如果想要在教师这条路上走得更顺畅,继续学习是不二的选择,他以进修的方式,经过几年苦读,拿到了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拿到本科学位证书的龚维斌开始向更高的台阶迈进。他在闷热的夏天,挥汗如雨地学习,备考人民大学研究生,旁边是嗷嗷待哺的儿子与殷切期盼的妻子。九十年代前后,各种思潮涌动,资讯信息通道逐渐发达,个体户,万元户,以及崔健的《一无所有》潮水一样袭来,教书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教授不如剃头的……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开始有了第一次交锋——那是属于整个时代的记忆。
王利芬做节目好,部分得益于她对人的判断与解读。“我原来的专业是文学评论,看过很多长篇小说。文学作品也是在刻画人物,表现人生。在电视节目中我接触这么多优秀的人,我也是在观察他们的人生,他们怎样判断事物,怎样渡过自己的难关;观察他们怎样判断他人,怎样做出决策。应该说原来文学专业所学的都是非常有利于我的。你跟什么人同行,你就大概能够从什么人那里学到什么东西,这个是很重要的。”
纠结也来源于此。在《新闻调查》的三年多的时间里,王利芬一路狂奔,看不到身边的人,好像还是校园里,只管埋头苦读,能得到好成绩就是好孩子。“我真可谓埋头拉车不问路,只懂得做事,不懂得做人,只懂得向前冲,不懂得两点之前的距离有时并不是直线最短。只懂自已的能力就是一切,就象一个考高分的高中生,不懂得即使有能力,让别人的感受不好也是一种没有能力的体现。”
长于理性分析的王利芬,多年后这样总结那段日子。不知概括性的语言背后藏着多少无奈。
梦想是时代背景下的个人坚持
调查记者做得风生水起,她却又转身离开。
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进行了十几年,经济改革是国家的主题,在全球经济浪潮裹挟之下,民众迫切了解中国社会的运转机制,那么要懂经济。跟时任台长赵化勇谈完之后,王利芬接手新栏目《对话》制片人,调入央视财经频道。
当时整个栏目组只有一部电话,一个分机,四个人——两个主编,两个助导。只过了一年,王利芬就让《对话》成为了央视二套的王牌节目。她的秘诀之一是为《对话》打造的“81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负责到人,环环相扣,无缝对接,甚至连嘉宾喝水的茶杯由谁负责都具体到专人。2001年底,在中央电视台向全台推广的四个典型经验中,其中之一就是《对话》的管理制度。
而后是赴美一年,学习这个传媒大国的电视理念。一年后,她回来,根据《学徒将》的节目样式,带回《赢在中国》的创意理念。
新的梦想在心中诞生,新的煎熬、妥协、适应、拼命同样随之而来。“做《赢在中国》的过程让我知道,一件事情如果知道了中间要吃的那些苦,你是不会开始,最后把它继续下去,是因为你已经不得不做了。”
这是一段理想与现实契合度较高的时间,她说服了央视编委会三次开会讨论最终通过节目策划。王利芬又一次设计了自己的人生。不过她自己并不这么看,“看一个有智慧的人主要看他对一件事情的判断,而对一件中等事情的判断刚能打磨出这个人的对时代、对社会、对人性等等的全部智慧。而对于一个时代的感知则是智慧中不可缺少的,这也是生长其它智慧的基色。所以我总在吃力地弄清时代这条河流的走向,因为我们每一个人要么被它裹挟,要么被它搁浅,要么被它撞击,要么被它带着前行。”
王利芬说,她自己也不例外,只是她在被裹挟前行之时,依然不忘自己的梦想。
对《赢在中国》这个节目,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把握到了两个主题词,励志、创业。前者是中国人奋斗精神的承传,是所有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后者是我们正在提倡的和谐社会保障,也是今天中国正在向商业社会推进过程中个人实现自我的最好舞台。有了这样上上下下的打量,我想将励志、创业作为我们主题的价值驱动,根据这个再来研发合适的电视表达方式。你看《赢在中国》,大家感受最深的就是看完之后有一种新的精神状态,对自己的生命有一种重新的审视和要求。最重要的是价值观在起作用,我们完全变成一个正面的来励志,来激励你的人生,靠你的能力来实现你的梦想,
这一次,她把自己圆梦的心得传递给了更多在路上的年轻人。
优米网年度问答中,有一段这样的对话。一名网友向王利芬道出困惑:“在社会转型期的今天,作为不甘平庸但有时却很无奈的‘80后’来说,怎样处理现实与内心理想间的冲突和矛盾?怎样让自己的价值观能在社会共同价值观基础上达到和谐状态?”
王利芬回答:人的理想应看作是一个人的目标,人生目标的设立是一个逐渐清晰的过程,我没看到过任何人在人生青年时代就比较清晰地设立了人生目标,如果有也是大而化之的。设立之后,目标一定要与现实对接,与现实对接体现着全部的智慧,这个过程会有无数的不顺不适或者挫折,但是如果方法得当,人有悟性的话,会一点点接近目标的。
离开央视,创办优米网,是王利芬最近一次修正轨迹。
励志自我总结范文6
夕会课,是班主任德育活动的阵地之一,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可以借助这一平台了解学生情况,并与学生交流思想,解决问题。“人是一根思想的芦苇”。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而学生,想法会更多。一天的学习后,学生会有所思、有所悟,教师如能充分利用夕会课,让学生在总结一天的活动的同时,及时反省自己,定能让学生在成长的路上走得更远。夕会课在我眼里显得尤为重要,演讲是随机抽取的,抽到谁的学号就谁上台表演,要求时间控制在五分钟左右,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讲述故事,接着发表自己对这个故事的看法,如此夕会课竟然让师生受益匪浅!
每每同学们在演讲时,我总是很认真地听着,虽然有些故事已经听过,但是从学生自己的口中讲出来,等于让他们再温习了一次,好故事应该是百听不厌的。虽然简短,但是每一个故事却与众不同,每一个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细细地聆听,细细地感悟,得到一次心灵的净化,得到一次精神上的陶冶,“小故事大道理”,这句话没错,尽管同学们讲得或精彩,或不是那么娴熟,但是不可否认,每一个经过他们精心挑选过故事都是有价值的。每天5分钟,50天全班一轮下来,便是一个大的收获,难怪学生不时地肯定了老师这种独树一帜的做法。我觉得要引导学生更多更好地有理想﹑目标和追求,这些都是我们做老师需要去探索,发现和追求的。
利用夕会这一平台,让学生把平时积聚的各种心情“拿”出来与同学分享,既营造了和谐的班级氛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平时勤观察、勤反思、勤沟通的习惯,在活动中,学生不仅仅要体验快乐,还要学习如何更有责任性,既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又鼓励学生的独特性与创造力,既提倡自我表现又注重自我约束,这极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一位同学在周记里这样回忆道:我好想给同学们带去与众不同的故事,我把自己看过的书全部都拿出来,仔细地找以前因为感动我而让我折角的文章。纸页间散发出出的淡淡书香进入脑中,流入心中,以前的感动涌上脑中,于是,毫不犹豫地拿起纸笔把自己的感想都写了下来,并且很认真地对着镜子练了好多遍,把每个字都发准音,把每个表情都做到位。我从来没有过像这样期待完成一件事。难忘那天我第一次享受着大家注视的目光,我毫无拘束地与大家分享起了那个关于心愿的故事,而这次我也真的实现了自己的心愿,在老师和同学的赞许中,我与他们一样也收获了自信,它是我学习生涯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话:“如果一个孩子在学校里总是当观众的话,他是很难真正长大的。”因此,学校要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成长平台。学生通过在夕会课演讲前搜集资料,撰写讲稿,精心准备,然后上台演讲,既动手又动脑,还要动口,这种对手、脑、口的并用训练,使学生的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而且,学生“为教而学”,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为了使别人明白,对自己所教的内容便自然而然地格外明白了。”
另一位同学这样评价了她的夕会课演讲:“当教室里安静地只能听见我一个人的声音,那种感觉和上课时的发言是不一样的。更多的是关注,是同学们和老师的视线。随着演讲,我的自信在一点点凝聚,当我大声说完自己的感想,台下是热烈的掌声。那一刻,我似乎更明白了掌声的含义,这是对一个人的肯定,同时还教会了我如何静心聆听他人的发言,这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素养,我相信夕会课将会是我学习生涯中一段难以忘怀的时光,它沉淀着我的思想、赋予我无限的感慨,赐予我坚定的信心……”教育的本质是对生命个体的尊重和唤醒,是对人的内在潜质的开发和拓展,这种教育需要一种平和的心境,智慧的胸襟。
从学生的这些小故事和他们的大胆开放的感想里,我能看到做人处事方面的细节,甚至发现我平常不屑于关注的那些所谓的小节,学生们也积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更可贵的是,同学们对于在学习和生活态度上的认知,都很大方乐意地和大家分享。记得一位女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主人翁在一个不太喜欢的学校里上学,令人难以想象的腐败风气,男生们喜欢用越来越体面的衣服来掩盖自己的一无是处”。这位女生很直接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同学们啊,清醒一点吧,不要想着做一个另类,以博得瞩目,那是愚蠢的哗众取宠!要知道,“拽”不是做出来的,一个牛人一定有资本给他牛。如果你一定要装个酷,耍个帅,那么请做好被这样评价的准备——整个一傻子……我悄悄将眼神转移到班里少数过分注重穿着的同学身上,那一刻,他们意外地安静。第二天,我便发现班里穿校服的同学更多了,连爱乱插嘴的她自己后来也斯文了许多。
每当夕阳西下,我也渐渐习惯守候学生的那个5分钟演讲,分享着他们的睿智和聪颖,感受着他们的奔放和阳光,许多同学结合自己讲述的故事大胆给出了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共勉:“无论是性格、体质、心理还是相貌,我们都要正确得去对待,就像海伦凯勒一样,把缺陷转变成美好的特权,缺陷,并不阻碍追求……但是,有些人他心态很好每当遇到挫折,他都会对自己说一声:“‘神马’都是浮云!”但是,浮云看多了,也是会出问题的,如果你考了个倒数还对自己说“神马”都是浮云的话,那就不太正常了……生活是一项为自己打造的工程,你明天的生活就是你今天的态度和选择的结果……不良的言行、事物时刻在我们身边出现,发生,距离我们非常的近。我们只有像拒绝苍蝇、蚊子那样坚决拒绝不良言行、事物,并努力制止它们滋生、蔓延,洁身自好……”发自学生内心深处的话语激励着同伴们,通过夕会课励志故事演讲这一活动,我们班级比以前更显得有凝聚力,更有进取性。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教人者不但能教人,也应教己,而学人者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也能教人、觉人,也即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受教育者。”
我们的教学应当融入更多的创造性元素,让学生积极地去探索、思考,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只有这样的学习过程,才会给学生带来积极而又印象深刻的体验。那种智力上的挑战,内心的震撼,无言的感动和精神上的愉悦,是教师的讲解所无法代替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乐于品味享受的,学习也将会因此而变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教师只有不断地加深对学生的理解,对教育的感悟以及对教育教学的反思,才能更好地做教育,才能让教育行为更具有专业性。让短暂的5分钟夕会课演讲为学生开辟广阔的舞台,使学生在活动的参与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情感熏陶,实现自我教育,促进班级与学生个人“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