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理高考重点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理高考重点总结范文1
关键词:高考;地理;复习
一、一轮复习,重视基础稳步提高
1.研读考纲,明确高考命题方向
高考命题具有一定的连续性。研究近两年的考试说明和高考真题,便会明确把握高考的命题方向。如此,在高考一轮复习中便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待当年的考试说明公布后,只需与前一年的进行对比,将新增的内容加以重点补充复习即可。高考命题内容具有高度的随机性,它是在考试说明要求的范围内抽样检查,不强调知识的覆盖面。这就要求必须用考试说明来指导全程复习,回归课本,全面复习,弄清考试说明所要求的考点,特别是最基本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等主干知识。
2.夯实基础,全面掌握基础知识
高中地理分为三个版块: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其中区域地理是载体,自然地理是基础,人文地理是落脚点和归宿。任何的高考地理题必然先提供一个地理区域作为研究对象,接着便向学生提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的问题作为考查内容,最终一定会将落脚点归结在“人”的层面上。一轮复习重在夯实基础,教师要带领学生将高考地理所涉及的三个版块详细复习到位,做到无死角、全覆盖。
3.梳理思路,建构地理知识体系
高中地理的知识点和考点琐碎而零散,如同一颗颗璀璨的珍珠洒落,要想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必须引导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建构地理知识体系,将一颗颗散乱的珍珠用绳子串起来。
地理知识体系的建构,首先需加强地理学科内部的综合,进行知识的归纳和梳理,构建知识网络,强调前后知识的联系,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其次,在构建知识体系时还要注意跨学科知识的联系。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强,要注意与思想政治、数学、物理、化学等知识的联系。例如,时间的计算、太阳高度的计算等,需要数学的计算;光合作用、岩溶作用、酸雨的产生等都需要应用化学知识来解释。
因此,复习时,不仅要将学科知识进行横向的、纵向的对比和延伸,而且也要跨学科联系,将各学科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当考生能建立符合自己特点的知识体系时,他在解题时就能全面、综合地分析和回答问题。
二、二轮复习,狠抓重点各个击破
1.高频考点,专题复习重点突破
在第一轮复习中,我们参照考试说明对教材进行了全方位的复习,同时也发现了许多高频考点,如区位因素分析、可持续发展观念。针对高频考点,我们要通过重复练习来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其内涵和实质,通过专题复习来突破知识难点和重点。
2.强化训练,系统总结方法技巧
实践出真知。通过强化训练,可以引导学生逐渐掌握某一类型题目的解题套路和答题技巧。如,资源类问题,其成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其解决措施则可以从开源和节流两个角度进行回答。系统总结各类问题的解题方法技巧,将帮助我们在面对任何地理题时都能胸有成竹、思如泉涌。
3.查缺补漏,综合提升迎战高考
在第二轮复习的最后期,我们要引导学生对知识做一个全面总结,及时发现存在的不足,查缺补漏,综合提升以迎战高考挑战。
三、考前复习,注重规范有分必争
1.回放考卷,狠抓错题重点出击
在高考的前夕,学生应停止做新题和难题,把主要精力集中到试卷的回放上。将总复习以来的所有考试卷分门别类整理好,集中时间浏览所有试卷,对于曾经做对的题可以走马观花一笔带过,但对于曾经的错题则应驻足反思,找出当时错误思路的症结所在,再用正确的思路对其进行实时解答,借此也可以验证一下自己的知识是否全面。
2.注重规范,培养良好答题习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答题需要特别注意规范性,答题的规范性主要体现在两点:(1)字迹工整、布局合理;(2)知识全面、语言专业。字迹是一个人的第二外表,一手漂亮的字能让阅卷教师感到心情舒畅、心旷神怡,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影响教师的评分尺度。答题必须全面,否则会因知识点的缺失而丢分,同时必须强调在高考答题时务必使用科学、规范的专业术语,否则会因表达不力而无辜失分。由此可见,答题时一定要注重规范,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很有必要。
3.劳逸结合,身心健康决胜千里
学习是件苦差事,尤其在高考冲刺阶段。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紧张的复习同时,注意劳逸结合,注重身心的健康发展。一方面,应该继续参加早操、间操,适度进行体育锻炼,练就强健体魄;另一方面,应该主动邀请心理辅导教师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减压,用平和的心态应对高考。
地理高考重点总结范文2
为了落实上述事项,提高复习效能,最终决胜高考,根据多年高考复习经验和高考试题特点,总结了决胜高考十法,以供参考,限于篇幅,点到为止,希望有所裨。
一、强调基础性,进行专题梳理法。需要梳理的内容如下:1、地理计算 2、地球运动 3、地理循环 4、地形气候 5、季节判断 6、地理区域 7、区位分析 8、人地关系 9、地理图表10、地理选修。以后高考试题的考察方向是:淡化地球运动,增加区域地理 ,自然地理比重下降,人文地理比重上升。地理区域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尤其是总论部分,同时要突出中国区域。注重对必修3的案例分析,不能死记答案,要注意原理的运用。(一纲多本)。注重必修1的基本原理在必修3中运用。个人的复习建议:从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要素出发,探究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活动及其产生的环境问题、社会问题。
二、注重系统性,提倡列表对比归纳法。例如可以对季风环流、我国河流五种补给形式的比较、背斜和向斜的区分、潜水和承压水的比较、大陆漂移说与板块构造说的差异、中国辽中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区的比较等。通过归纳对比,泾渭分明,便于掌握。
三、理清层次性,构建知识要点网络法。可以对诸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全球定位系统、大气的热力状况、南亚知识要点网络等知识要点进行构建,理清其中层次与关联,形成自己知识体系。
四、遵循事物规律性,勤于地理分布规律的寻找法。具体如下:1、经纬度的排列规律2、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随纬度、季节)4、气候的分布规律5、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6、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7、大气环流的分布规律8、洋流的分布规律9、自然带的分布规律10、产业转移的规律。乐于搜寻,善于发现,学习会乐在其中。
五、强调思维逻辑性,因果关系图示法。针对框架图(因果关系图)的实例,要弄清哪些选项是“因”,哪些选项是“果”;由因及果,由果索因,顺着箭头,逆着箭头,正推反推,多方面尝试,锻炼逻辑思维能力。例如环境问题成因框架图(说明图中各字母的含义)、沙尘暴对农业危害框架图、我国东北工业生产部门协作框架图等。
六、讲究方法性,加强基本技能指导法。例如对1、气候的形成因子2、太阳光作图的动感探究3、圆柱投影光照图的基本特征与解题技巧等知识剖析,要注重讲解过程,由浅入深,加强基本技能指导。
七、目标的针对性,运用典型案例导析法。地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地理知识与生产相联系、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从日常生活中去寻找案例、开展探究式的学习通过设计问题情境,提升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讲求“生活中的地理,地理中的生活”,留心处处皆学问。
八、提升能力性,衍生图表引路设问法。地理图表是对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情景再现、数据统计、趋势分析概括等,有极强说服力,应该对区域地理图表有足够的重视,加大学生的见识面,学会用统计法来研究说明问题。
地理高考重点总结范文3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6―0128―01
高考临近,很多高三学生还不知道如何提高自己的地理学习成绩。下面,笔者就高考地理复习备考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把握复习方向,使教学有的放矢
学习目的明确,教学针对性强,学生复习效率才会提高。因此,教师要重视对《考试大纲》的研究,重视对历年高考地理试题的分析和比较,从中发现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和变化趋势,最大限度地掌握高考命题的有关信息,研究复习教学的对策,准确地进行复习。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把考试说明和高考试题渗透在里面,并体现在课堂上,落实到训练中。备课时,还要考虑内容的横向和纵向联系。高考文综试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科之间的联系,这些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涉及,这样学生在面对跨学科的题目时才能得心应手。每课时要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学习重点和教学过程,教学深度、广度、难度、思路与高考要求要对路。通过分析近几年高考文综的试题,不难发现其主要特点是:(1)突出考查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主要内容。(2)加强对学生探索能力的考查。(3)贴近生产生活,联系重大时事。(4)稳中求变,积极创新。(5)在各学科知识网络的交汇点设计能力试题。认真仔细地了解考试说明和对高考试题进行研究,能对复习的策略和内容起到导向性的作用,能使教师的教学有的放矢,能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倍增。
二、紧扣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
高考试题是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因此打好基础是做好高考备考的关键。在复习中必须要重视教材,重视基础,但是,复习时对学生知识的复习和能力的培养绝不能停留在像上新课时那样。在复习阶段,学生的能力要提升,但要在掌握基础知识上提升,在应用基础知识上提升,基础知识的讲练要紧紧围绕能力。建立以单元或专题为主的知识体系,要注意知识的不断深化,使学生逐步形成知识结构系统,能在大脑记忆系统中构建“地理认知结构”,知识覆盖面要全,在广度上不留死角,在深度上不留疑问。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都是在对课本内容进行加工、组合及挖掘、引申的基础上并吸收鲜活的实际材料而命制的,因此就需要我们在复习中要用好教材,要沿纵向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方法的概括与提炼,沿横向加强不同知识点的联系和组合。
三、加强学生对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
近几年的高考,重视考查地理思维方法,注重方法的应用,注重考查考生应用地理思维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复习中应加强对学生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在知识的理解掌握方面,重点要抓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对教材的复习过程中,要结合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深化,搞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让学生动手写出单元的知识体系,这是建立联系的有效途径,在练习的过程中,加强对知识的应用,练要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但要防止学生进入题海战术。我们应当在练习后特别注意让学生总结思考,让学生能找到解题的“钥匙”。通过精选题目类型进行拓展、变通,充分调动和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教师沿着学生的思维轨迹因势利导,克服盲目性,提高自觉性。要不断总结经验,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四、创新课堂复习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地理高考重点总结范文4
关键词:复习 ,高中地理
地理学科核心能力的构建应该是贯穿于学生初高中地理课程学习的全过程,但从现实情况看,很多的学生到了高三面对文综地理复习的时候,对地理学科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还非常欠缺,因此在高考复习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
地理知识外,还要有意识、系统地让学生在高考复习的全过程中构建基本的地理学科核心能力,为高考目标的实现和终身学习地理目标的达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多措并举。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系统的知识结构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只有当知识系统化和结构化之后。我们才能方便地对知识进行记忆、提取和运用。因此想使学生达到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程度。我们就应该想方设法让其建立系统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做:
1.1以高考大纲为蓝本、编制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也就是说。我们按照高考考试大纲的要求。以知识点的形式为其设计出自主学习提纲和针对性训练题。并以学案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照学案进行自主学习。这样一来。学生就不会只是课堂上的听众。而是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整理与归纳。找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薄弱环节。从而进行重点复习和针对性训练
1.2联系生活实际、积极开展探究活动 高中地理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如果条件许可。我们应该在高三复习过程中安排一些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探究性实践活动。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认识到地理原理的重要性和科学性。形成适用于地理学科的思维方式
1.3归纳问题、梳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即教师对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突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对重点的知识进行分类总结和梳理。对于较难理解的理论和规律进行拓展。这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形成网络。提高学习效率.
1.4精选例题、引导质疑 在选择例题和探究性问题时。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疑点来选择。如果题目的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独立解答:如果题目难度较大。则宜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和探究。教师适当地加以引导。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
1.5变式练习、巩固提高。在完成每节课的教学任务之后。我们还应该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存在的疑点设置适当的练习题目。以实现当堂训练、当堂巩固的教学效果。在学生做练习题时。教师在教室内来回巡视。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在学生做完练习时。引导学生反思练习过程。总结练习中的经
验和教训。并与前后知识相联系.
二、构建地理区域整体性的能力的养成
要让学生能够很好地了解一个区域,合理地看待区域的发展,就要在高考复习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步构建地理区域整体性的能力。教师要在整个高考复习的过程中不断整合各要素间的联系,为学生构建完整清晰的区域整体性思路,即区域
的地理特征包含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两大方面,自然特征包含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水文、植被、自然资源,人文特征包含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工业、农业、第三产业)、交通、主要环境问题。高考复习的过程中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时间在对区域进行熟悉的过程中不断沿用上述基本思路对区域进行单一要素分析和要素问联系的分析,这个过程不但提升了学生构建地理区域整体性的能力,也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对重点内容加强指导
3.1地理基本概念方面:地理基本概念有能说明某种特点地理现象的特定概念,如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低气压、高气压、地球的自转、公转等;有反映某种地理事物类别的特定概念,如气候类型、陆地水类型、自然资源类型、农业地域类型等。有些地理基本概念容易混淆,指导时应说明概念的差异。特别是要注意这类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分析。比如太阳辐射强度与气温,太阳辐射强度是地面获太阳辐射能的多少。它与太阳高度有关,与大气削弱有关;而近地面气温与地面获太阳辐射有关外,还受下垫面性质的影响,受大气状况不同的影响。又如自然资源与能源,它们的外延相交但内涵不同,用两个圆圈分别表示自然资源和能源,它们相交而不重合,这样采用图示的方法加以指导,简单有效。
3.2地理基本规律与基本原理的理解与应用方面:“理解地理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运用所学地理及相关学科知识和观点。用地理事实材料。简明地推导或定性地说明地理规律与原理。”这是地理高考十大能力要求之一。而这一类能力要求
的试题在自然地理中体现最多。这一部分知识较难,但规律性较强,多采用理科的方法复习。
3.3地理内容的文字逻辑表达能力方面:“描述、概括、理解各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和发展变化过程。”“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达。”这是高考十大能力要求的两个方面,而这种能力要求在考试中难度最大。这种能力要求。如果按照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以及地理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首先引导学生从题目中获得给定的信息和最终结果要求。再利用信息与要求之间建立某种逻辑联系或者用反推的方法,问题就能得到解决。比如:诺曼底登陆为什么选择在六月?不妨这样分析:有利渡海作战一风浪小一风力小一温差小一北半球夏季南北温差小。这样从大气运动到风浪,从地表受热不均匀到大气运动进行反推,建立逻辑推理的链条,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结语:
老师应当引导学生发现适合自己学习的复习方法,并做到适时点拨学生,为学生答疑解惑,营造一个好的复习氛围,切实提高高中地理的复习效率。
高考复习是一项系统性极强的工作,必须综合考虑、巧妙安排,才能取得最佳的复习效果。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时间有限,在第一轮系统复习的基础上,专题复习不宜过多过深,不必面面俱到。真正做到突出框架,提高能力的效果。切切实实地提高复课效益。
参考文献:
[1]高中地理复习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 大观周刊 - 2012(23)
地理高考重点总结范文5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就是要教学生如何去学习,尤其是即将高中毕业的高三学生,他们将步入到大学中去,大家都知道,在大学里都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因此学会自主学习对现在的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真正懂得学习的学生才能从容地应对高考,进而适应社会。
一、立足实际、沟通学生、了解学生
自古以来,教育不仅仅只是教书而已,而且还要教学生如何做人,因此,我们只有不断地深入到学生当中,才能了解自己的学生,跟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才能全面地去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做到因材施教。今年我所带的全部是文科班,文科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尤其是艺术班的学生,加上他们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地理这一科是综合科,学生在思想上又不够重视,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的教学只能做出相应的调整,艺术班与文化班的要求不同,难度降低,速度放慢,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抓好地理基础知识的复习。
二、研究高考
1.研读〈〈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
考试大纲对指导高考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它能正确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它的内容包括:考试性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试卷结构、试题题型等等。广西高考文科综合卷中地理科有11道选择题,2―3道综合题,而高中地理有两本必修教材,两本选修教材,所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但考试只考这点题量,那我们应该怎么去复习呢?其实这个问题不难,因为我们手头上有《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我们的复习就是根据它里面所列出来的知识点有计划进行的。
2.实战演练、寻找感觉
高三每节复习课,我们老师会事先把跟这一节所要复习内容一致的历年各地高考试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先去做。在课堂上,我们师生一起从课本找出相应的知识点,然后再引导学生分析就某一知识点高考是如何考的,让学生了解高考的题型。其实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就已经让学生知道:高考试题是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的。
3.多渠道获取有关高考的最新信息
平时备完课改完作业,一有时间我们就上网去查找关于高考的信息,如某些专家、学者对高考的分析、最新试题讲解,一些地级市最新的考试题目等,拿来以后进行细致的筛选,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复习进度,再重新组合试题让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我们田东县教育局教研室就经常举行高三高考教研活动,如兄弟学校之间互相进行听课和评课活动,大家共同探讨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高考复习。我们田东实验高中高三备课组经常外出听课,并在跟南宁二中、三中的高三老师的交流中学到一些方法,所有这些对指导我们的复习是有很大帮助的。在高考备考过程中,信息对于我们老师来说真的太重要了。
三、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首先,高考复习要有个总体的计划,复习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础知识点复习,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把《考试大纲》中所有涉及高中地理教材的知识点过一遍,一个知识点都不能漏掉,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第二阶段是专题复习,这个阶段的复习是针对高考常考点、重点难点、热点进行专门的复习和训练的,就拿我们地理科来说吧,我们只要突破以下几个问题(地球运动原理及现象、世界气候形成及分布、自然带分布及其变化规律等等)那学生的水平就会上升到比较高的层次了,完全可以应付高考了。
其次,是引导学生认真按照高考备考的基本环节进行复习。“预习、听课、复习、练习、考试、总结”是高考备考的六个基本环节。虽然这六个环节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但只要我们对它们引起足够的重视,拿到高三的高度来讲,它所体现出来的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1.预习
高三复习时间紧,所以每一节课的内容比较多,如果不事先预习,学生都不知道考纲的要求,听课的效果就不好,进而影响到复习的质量,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既浪费时间又消耗精力。因此,预习就是我们要走好的第一步了。
2.听课
到了高三复习阶段,有一些学生自以为是,认为现在复习的知识是老师以前讲过的,所以没有必要再跟着老师复习了。学生有这样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个时候的学生是比较浮躁的,但我们老师不能任他们这样下去,我们应该耐心引导他们。其实,学生并不知道,高三老师讲课不仅仅是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了,而是在第一次讲课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提升、挖掘其中所蕴藏的高考信息,而且已经把这些知识联系到身边的现实生活中去了,与高考更加接近了。所以不但要引导学生听好课,老师更要上好课。
3.复习
我们都知道学习过程中要做到:温故而知新,一步三回头。这样才能把所学的知识牢牢的掌握。地理是一门综合的学科,有文又有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地理是很头疼的科目。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光有记忆或光有理解都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学好地理,只有把记忆和理解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地理科的特色就是有很多地图,因此要从看地图开始,只有反反复复地看,才能把地理知识融入到地图中,当学生能够把知识和地图自如地结合起来的时候,那学好地理将会变得简单了许多。再一次告诉学生,没有地图就不是地理。
4.练习
基础科试题都是单项选择题,所以平时我们练的也都是选择题。每一节复习课中,我们都会安排有5―8道题目给学生做。加上每周的限时训练和检测,我们的练习量是足够的。但光给学生做是不行的,我们老师要及时地进行批改,最重要的还是要进行评讲。在评讲的过程中,教学生一些做题的方法:排除法、看图法、比较法等等。当然了,试题并不是越多越好,我们给学生做的试题都是经过备课组精心筛选的,既不花费学生太多时间又能达到训练学生的目的。
5.考试
高三频繁的考试,使部分学生对考试有抵触情绪。作为老师,一定要引导好学生,让每个学生珍惜高考备考期间的每一次难得的练兵机会。并且,把每一次考试都当成高考来考,认真填好答题卡上的准考证号码和考试科目,紧张起来,全身心投入,不断提高应试技巧和把握最佳考试状态。
地理高考重点总结范文6
一、科学统筹复习计划――高考教学教研工作的重要前提
近两年的“五严规定”和选修学科的等级选拔制使地理学科复习时间更紧、课时更少,如果没有周到的复习计划,那么复习课只能是“猪八戒脚踩西瓜皮,走到哪里滑到哪里”。因此,统筹安排高二到高三的教学计划,显得非常重要。
结合地理学科的初中地理内容、必修三个模块和选修两个模块特点,一般将有限的复习时间分成三个阶段(表1)。
(1)高二上学期直接进入必修1的教学(而不是像以往接着学习必修3)。因为学生刚进入选修地理班,易于管理,时间也较第二学期(有小高考压力)充足,因此,可利用这些有利条件主攻地理学科中的难点(即必修1)。同时也有利于引起学生对地理学科的重视,避免像以前教必修3所带来的可学可不学的错误思想认识,以致影响整个后续学习效率。
(2)教材整合巧妙,时间高效利用。根据必修1和初中地理内容、必修3和《环境保护》模块的连贯性,在教学中将它们整合在一起,大大节约教学课时,并为高三的一轮复习提供后续时间保证。
在教研室的统筹以及经过2011年的实践体验,全市地理选修学科的教师基本达成共识,普遍感觉这样的安排较为科学合理,整个学习过程由自然基础―人文拓展―区域发展,符合地理学科认知规律,且各学期学习模块内容分界清晰。
二、重点指导课堂教学――高考教学教研工作的核心元素
课堂一直是教学的主阵地,尤其是目前选修学科的课时已大大减少,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是局领导、教研室主任一直督促思考的焦点主题。为此,教学、教研工作也以此为主题多次召开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骨干教师的交流研讨会,通过“同课异构”、“教学案评比”等活动,重点对备课、上课、作业等环节加以指导,并具体落实在教学案上。为达到低耗高效地教学,特别强调备课时应在教学案上下功夫。
(1)强调基础知识的系统实用。尤其是在第一轮复习中以基础为主,依据《考试说明》考点进行“拉网式”梳理,整合四种版本教材的优势,根据考试要求进行编排,不是教材知识的原形翻版,也不是大量琐碎填空的堆砌。对于考试说明中没有的内容可以舍弃,而对于考试说明中有而教材中没有的内容要补充,不能存侥幸心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事实上相当数量的高考题,也都是基础题的组合、加工和修改,离开基础的教学必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在考试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也大多并不是因为能力的欠缺,而是因为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或者是因为试题信息与基础知识脱节。
(2)强调主干知识的方法解读。纵观近几年高考地理试卷不难发现,主干知识总是支撑着整个试卷,因此先研究高考试题,以高考试题为范例归类地理学科核心知识;再融入平时的备课中,以这些主干知识为教学重点,目标明确,理出复习思想和方法,整理在学案上;后将这些知识点进行变式演练,要求学生狠抓实练,复习效果具体实在,不言自明。
(3)强调例题练习的精选分层。合理定位、分层教学是当前高考形势下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尤其是选修地理的学生普遍基础较差,但也有小部分学生较好,两极分化现象突出,平时上课很难兼顾到每一位学生,教学中也难以把握好知识的难度。因此,应充分利用教学案中的基础知识部分,形成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加强基础测试和训练。在练习部分要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要求,对较好学生适当进行培优训练,对中等学生则提高综合能力,对落后生则重基础督查。
精心选题、高效用题也是在时间较少的教学形势下较为有效的备课策略。题海太广、太深,学生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做大量习题,这就是教师主导作用和教学能力的充分体现。
三、抓实抓细质量分析――高考教学教研工作的有效抓手
结合每次的质量调研检测,认真做好试卷的分析总结工作,具体落实到单个考点、考题、班级、考生,极为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及时调整复习策略,这也是今年教研室工作的一大新举措。尽管每次数据分析、撰写材料较为艰辛,但这样的质量分析细致实在,有针对性、实效性。
例如,在两次南通卷质量检测后,均发现学生在读图、析图题类中仍存在审题不细、定位不准的问题,在人文地理答题套路上存在思路不明、表达不清的现象,在自然地理方面存在基础不牢、理解不全的顽疾,为此应对症下药,特别是第一类读图、析图题最易于在短期内调整,只需讲清解题思路,适当进行训练,学生极易拿分,2011年江苏地理高考卷中这类题所占分值比重不小,具体如表2。
四、渗透指导积累教学――高考教学教研工作的成功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