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思想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学思想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学思想论文

农学思想论文范文1

【关键词】农牧区;思品教学;教育资源;探究型教学;探究型学习

众所周知,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着重提高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能力,培养道德情感,以指导学生行为的课程。《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着力强调: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全方面的,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知识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为重要的是关注学生接受知识过程的兴趣、学习方式、情感体验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能力这个传输媒介更好地被学生接纳和吸收。因此,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式、情感、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并开始向成年过渡,自我意识和独立性已经逐步得到增强。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异常重要。简而言之,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任务就是要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是非观念,做勇于担当的社会主义主人翁,过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然而,这样一门重要的课程,现阶段在农牧及社会偏远地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就本人多年来在农牧地区基层任教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感受来看,农牧区初中的教学质量与城市初中的教学质量之间的差距正在进一步被拉大。那么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地理环境的差异及城乡教育投入的不平衡。农牧地区远离城市,多处于偏远区域,由于受其地理环境的影响,那里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众多客观因素严重制约着经济与教育的发展,再加上过去国家一直将教育投入倾向于城镇,致使农牧地区及社会偏远地区学校无论在硬件设施还是软件方面都无法与城镇学校相提并论,城镇化的发展和家长对教育的逐步重视,使得许多有经济实力的农牧区家庭,想方设法将子女转入条件相对优越的大城镇学校就读,致使农牧区初中学校中大量优秀生源流失,这样,在农牧区初中各年级班级中就失去了一批学习的领头羊,而转入学校则充实和扩大了优秀生队伍,城乡间学生成绩的差距从而进一步被拉大,造成城乡学校间教学质量的悬殊。

第二、重视力度不够,且专业教师匮乏。一些农牧区中学因为思想平的这门学科在整个中考体系中所占比例不大,从而轻视思想品德教学,对于思想品德课程重视和投入力度不够,且目前部分农牧区中学,思想品德这门学科专业教师严重不足,思想品德课程多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第三、题型与教学内容的差异。本世纪初,自国家对农牧地区实行中考制度改革以来,对思想品德这门学科,题目的要求由对学生书本知识的考查转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题目的内容大部分试题源来自于城市生活或与城市生活建设息息相关的内容,这对于远离城市,地处农牧偏远地区的青少年来说,无疑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针对上述情况,根据对年的教学与研究,我认为要提高农牧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缩小与城镇学校之间的差距,目前当务之急是要解决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在创新中求进步。要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我们就必须要更新现有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符合时展,与时代同步开拓进取的新观念,紧紧跟上时展的步伐,不断用创新教育教学思路,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在教学实践中,认真贯彻和领会科学发展观,探索打破传统常规的教育模式,走初一条适合农牧区教育教学发展的新路子。我们要克服这门学科空洞乏味的说教,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体现思想教育性和知识性,又要融入学生的趣味性,使学生学的生动活泼。

农牧区中学思想品德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创造性品质,要做到“三不”既不因循守旧,不安于现状,不随波逐流。要用创造性的思维模式,独到的见解,另辟蹊径的思维方式,摸索出一条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创造性的应用教育教学规律,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教学情景中,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人。

第二.积极开展探究性教学和探究性学习。要提高农牧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在初中各个年级的教学中解决并重视开展探究性教学和探究性学习的问题,教师首先必须克服懒惰习性,树立正确的创新意识。创新,就要做到“三勤”即勤于学习、勤于钻研、勤于实践。教师要克服惰性,带领学生进行要进行学习,思想品德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配置的教学设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拓宽知识层面,生动形象的进行课堂教学。同时,还要积极指导学生,根据教学大纲,教材的内容联系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学生接受能力,积极参与有目的的社会实践,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探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是学生彻底摆脱死读书、读死书的现状,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第三、科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农牧区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还要解决一个师资配置问题。农牧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的奇缺,已经严重的阻碍了思想品德课创新教育的正常开展。特别是在偏远地区,由于目前城乡学校间教学设备条件和教师收入的悬殊及工作环境的差异,致使许多农牧区教师不安于在农牧地区中学任教,千方百计调离农牧区学校造成教育资源流失。每年高校毕业出来的思想品德课教师安心扎根农牧区初中任教的更是寥寥无几。

农学思想论文范文2

(一)学校重视不够

很多农学类高等学校对本科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对毕业论文设计各环节的目的要求、组织管理、工作流程和评价标准等落实力度不够,并缺乏对管理文件的宣传、讨论和运行过程的反馈,论文答辩走过场,评委提问时间短,成绩评定方法不够科学。另外,高等学校普遍存在教学经费不足的情况,专门用于毕业论文的经费很少,这样往往会造成毕业论文质量不高。如果指导教师没有科研课题和经费,就会影响到毕业论文的质量,某些专业的学生论文选题需要查找大量的文献资料,需要仪器设备和实验药品及材料,还要打印论文,很多毕业论文就是因为经费的原因,使得论文设计时不敢利用精度高的仪器和质量好的材料,从而影响了论文的创新性,造成新颖性的课题无法完全开展[6]。

(二)学生认识不足

学生对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态度消极,草率从事,甚至模仿、抄袭现象也时有发生。很多学生只是到网上搜索、拼凑、剪贴,敷衍了事。许多学生因为应试教育养成的习惯,缺少独立的研究能力,对导师存在过多的依赖心理,寄希望于导师的“点拨”和最后阶段的修改,马马虎虎地拼凑学位论文,其质量也可想而知。

(三)教师精力不足

由于高等学校短时间扩招,导致招生人数激增,在校生人数巨大。高等学校教师除完成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任务外,还要指导研究生和本科生论文,部分教师负担过重,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师与学生的直接交流少,教师让研究生完全替代自己指导本科生论文写作的现象时有发生。近年来,高等学校教师年轻化步伐加快,一些新建专业大胆启用刚毕业的研究生从事教学工作,部分年轻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对本科生论文指导方法简单,疏于管理。此外,也有一些教师对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放任自流,用于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时间和精力很少,这些都不利于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

(四)理论知识不扎实

尽管高等学校的学分制改革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在现行的本科生教学计划中,对于学生完成的学分数有明确的要求,除完成学分多、课时多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等必修课外,还要选修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去甚远的课程作为素质拓展的内容课程,这势必会占用专业课程的部分课时,使得专业课程学时减少,学习不系统、不全面,导致学生对许多专业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得不扎实。也有高等学校进行课程小型化改革,人为压缩课程学时,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对一些知识点无法进行深入讲解,如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加之学生所选课程总数增多,学生疲于上课,课外时间不足,也无法进行复习巩固,导致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五)实践教学不完善

农学类专业一般是实践性较强、应用性突出的专业群,大量的课程实验、实习和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对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高等学校扩招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后,农业院校的实验场所不足,实验条件简陋,实践基地严重短缺,实验室的开放程度低,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实践教学的开展,进而影响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另外,有些学校的毕业论文从大四的第二学期才开始,一方面学生面临就业压力,经常奔走于各种招聘会,参加面试,签订就业协议,很难静下心来做毕业论文。另一方面,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受季节影响较大,实验周期较长,假若实验不成功,没有补救时间,对毕业论文质量造成不利的影响。

二、提高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措施

(一)强化质量意识,引起农业院校对教育质量的高度重视

各农业类院校应进一步加强质量意识,提高对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视程度,要完善毕业论文管理的规章制度,包括组织领导制度、指导教师的职责、毕业论文过程管理和检查监督制度、答辩及成绩评定等。使毕业论文的管理有章可循,职责分明,完善毕业论文质量的监督制度,主要包括组织选题与开题、撰写中期检查、成绩评定程序与评分指标体系、论文答辩成绩评定、质量分析与总结等各个环节;重视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过程管理,建立初期、中期和后期的检查制度,并保证各项制度都能得到具体实施[7]。学校应增加毕业论文经费投入,减轻指导教师的经济压力,为毕业论文的实施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二)加强积极引导,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是一门综合的课程,从查阅文献、论文选题、试验方案设计、试验步骤实施、数据处理、论文撰写等每一个环节都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要让学生认识到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必要性、实用性和重要性,认识到它是农业院校大学生的一门能力素养必修课,是结束大学生活、顺利适应工作岗位的一次实战演习;就个人素质提高方面来讲,毕业论文设计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恒心、能力、毅力和合作精神;就服务社会方面来讲,农学类专业的毕业论文能把理论与农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为农民的增产增收提供技术服务。

(三)强调责任意识,导师加强对毕业论文质量的指导管理

指导教师素质与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有明显的相关性。明确导师职责,对年轻指导教师进行系统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增强其指导水平。加强毕业论文质量的管理,安排科研能力强,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富有奉献精神的教师担任导师。实行导师小组负责制,组建老、中、青相结合的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指导小组,使老教师带动青年教师,高级职称带动中级职称教师,提高教师对毕业论文的指导水平[8]。实行奖惩制度,对于优秀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给予一定的表扬和奖励,而对于敷衍了事、放任自流的指导教师应予以批评教育,必要的话应该予以通报批评,后果严重的甚至取消其导师资格。同时,加强导师对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在选题、开题、任务合同、中期检查、论文答辩等全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增强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责任意识。

(四)加强理论学习,为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扎实的理论知识是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基础。要加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学习,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教学中,既要顾及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层次性和前沿性,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既要尊重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又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建立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

(五)重视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力

农学思想论文范文3

关键词:林学专业;实践教学;实践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1-0145-02

在现代本科教育中,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提高其自身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在200年国家启动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将“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作为是6项建设内容之一。在教育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高度重视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和实践,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北京市教委在2012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提高北京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的发文中也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

林业属于国家公益性行业,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并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1]。国家在十报告中明确将生态文明作为一个重要建设目标,林业建设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个林学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才能符合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北京农学院作为北京市属院校,一直坚持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中心,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上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林学专业作为北京农学院重点建设的专业,近年来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强化实践教学,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一、建立多层次立体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林学专业本身就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才能使知识融会贯通,因此实践教学在林学专业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北京农学院林学专业统一思想,力求发展,多次修订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邀请了农林院校的相关专家进行研讨和把关,分析现代林业发展的方向以及对人才的需求趋势,确定人才目标。新的培养方案以实践为中心,力求突出专业特色,全方位、多层次的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和现代林业发展要求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人才。结合林学专业特点,循序渐进地设置具有延续性、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内容,保证四年实践教学不间断。实践教学主要分为课程实践、专业实践及综合实践三个层次。大一、大二以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实践为主,夯实专业基础,大三加强专业实践,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大四进行综合性实践,到相关综合实践基地进行真正意义的顶岗实习,巩固和提高专业技能,增强各方面素质和综合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实践教学学分占到总学分三分之一以上。并不断强化不同类型实践教学的联系,将课程实验、课程实习、专业实践、科研训练、毕业设计、综合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形成立体式实践教学模式,建立与理论课程联系紧密、符合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实践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增加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在实践教学中,设置开放式的实验内容,没有具体的实验方法和步骤,由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经过查找文献资料,自己设计实验,并根据实验结果验证实验设计是否合理,若不合理分析原因,再进行相应的调整,教师把握大方向,给予一定的指导。这样避免了“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阔了学生的思路,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并且学生能在实验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

二、构建实践教学平台

实践教学离不开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完善的实践教学平台是落实多层式立体式实践教学的保证。北京农学院林学专业一直重视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目前已建立起涵盖校内实验室、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平台,能够满足各层次实践教学的需求。

1.校内实验室建设。校内实验室主要为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服务。目前已建成树木学、森林生态学、森林培育学、林木遗传育种、森林经营管理等专业实验室8个,对课程实践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同时林学专业每年申请专项经费对实验室进行更新改造,补充新的仪器设备和实验工具,建设高水平的林学专业实验室,满足现代林业教学要求。

2.校内实践基地建设。校内实践基地主要为专业实践提高保障,兼顾课程实践教学。林学专业通过积极申请,在校内建立了的实践教学基地和的校内苗圃,为专业实践和相关课程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林学专业大量认知、种植、养护管理等的实践教学均可在校内实践基地进行,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3.校外实践基地。校外实践基地主要为教学实践及综合实践服务。由于校外的科研单位和基层生产单位具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完备的生产设施,这些都是校内实践基地所不具备的,因此与校外的生产单位、科研单位加强合作,建立长期联系,建成校外实践基地,能为提高林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供有力保证。北京农学院林学专业的校外实践基地主要分为两类: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和校外综合实践基地。①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在校外教学实践基地进行野外教学实践。目前北京农学院林学专业与百花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河北小五台自然保护区、鹫峰国家森林公园、百望山森林公园、北京市植物园、北京教学植物园、北京药用植物园等单位共建了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其中,我校林学专业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在百花山进行野外教学实习,建成了完备的实践教学设施平台,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料,因此百花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被评为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②校外综合实践基地。校外综合实践基地以生产单位为主。学生经过大一到大三的课程实践、专业实践后,在大四到校外综合实践基地进行为期四个月的综合实践。我校林学专业已与北京市通州园林绿化局、北方国家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大兴黄垡苗圃、首都机场物业管理公司绿化环卫分公司、北京花乡花木集团、北京森淼种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建成校外综合实践基地。每年安排学生进入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培养和加强在本专业领域内从事科研、生产、管理等的能力。并在实践基地安排导师,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相关实践活动,保证实践效果。经过顶岗实习缩短了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磨合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提高林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三、完善实践教学保障制度

1.建立实践教学团队保证教学质量。北京农学院林学专业不仅建立了不同理论课程的教学团队,而且根据实践教学要求建立了由老中青教师组成的实践教学团队,一方面老教师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另一方面年轻教师为教学过程注入活力,保证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2.建立小学期制度强化实践教学。为强化实践教学,在每学期结束后设置2~3周的小学期,进行专业相关的实践教学。在夏季小学期开展综合性的野外实习,将各专业课程涉及到的实习内容串联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和吸收。在冬季小学期开设室内综合实验课,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锻炼和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实行导师制,采用个性化培养模式。科研训练是本科生一个重要的实践形式,而在科研训练中实行本科生专业导师制是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措施。林学专业从大二开始实施导师制,充分发挥教师对于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让部分有能力的学生提前参加科研实践活动,采用个性化培养模式,提高科研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创新能力。导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同时,引导学生参与相关的科研工作,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科研创新行动计划”及“挑战杯”等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和科技竞赛活动。林学专业将近有一半的学生参加了大学生科研创新行动计划,一方面学生开阔了思路,增强了动手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带动了学习和科研的氛围,增强了对科研的兴趣,提高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实施导师制对于培养科研素养,提高林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4.建立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建立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是实现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保障。北京农学院林学专业针对课程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以及毕业设计等不同类型的实践环节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监控制度,保证各实践环节的效果,真正达到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目的。特别是毕业设计,对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理解和掌握,全面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林学专业严把毕业设计质量关。学生从第六学期通过双向选择确定毕业设计指导老师,进入毕业设计阶段,开始毕业论文的准备和撰写。学生的毕业论文必须通过学院本科论文答辩委员会组织的论文答辩,其中答辩委员会不予通过的毕业论文需按意见补充毕业设计内容,重新进行答辩。

创新实践能力是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志,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灵魂[2]。北京农学院林学专业通过多种措施和手段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实践教学特色,保证了实践教学的质量,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2012年北京农学院林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95%以上,考取研究生的学生比例超过了1/4,而且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已在平原大造林工程中开始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济.创新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灵魂[J].中国高等教育,2006,(3):9-13.

农学思想论文范文4

关键词:都市型农业;高等农业院校;农学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2-0095-02

都市型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已在国内外各大城市兴起。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各专业的发展,特别是农学类专业的发展,对都市型农业的建设起到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农学类专业是农业高等院校的传统专业,因此,探索和研究与都市型农业相适应的农学类专业改革策略,是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农学类专业的特色定位

目前,我国农业院校多以“服务三农”定位,内容空泛,缺乏特色。“定位”就是指要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特色。不同农业院校的服务对象应有所不同,倘若都相同,就无所谓特色,亦无所谓“定位”。目前,我国现有农业高等院校60多所,其中一部分高校可选择以都市农业为其服务目标,另一部分高校则可选择其优势学科为都市农业服务,发挥学科的优势作用,并有所侧重,逐渐形成自己的服务特色定位[1,2]。高等农业院校在都市型农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都市型农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高校提供科技人才和科研成果支持,并且这种支持是大量的、长期的,因此,不同层次的高校都会发挥一定的作用。其次,设立于大都市的农业高等院校,特别是都市直属农业院校,其首要任务就是为该地区农业服务,促进其农业的发展。再次,高等农业高校在都市农业发展过程中做出的相应调整和改革,将促进其自身教育、教学的发展和办学特色以及专业特色的形成[3]。天津市地理位置优越,为华北地区的经济核心,其都市农业的基础很好。自上世纪90年代初,天津农学院就开始探讨如何为天津都市农业服务的问题,并得到中央有关部委领导的认可。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讨,为适应都市型农业发展的要求,我校确定了发展目标,即以服务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高水平的农业大学。有了明确的目标后,我校还根据本地区都市型农业的发展,做出了适应都市农业的人才培养特色定位。根据我校做出的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农学类专业在各方面不断改进和提高,其中,“农学”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此外,国内其他都市型农业院校也进行了改革。例如,上海农学院在并入上海交大后做出了全面服务定位,仲恺农业技术学院进行了都市园艺特色定位等。由此可见,各农业高等院校只有实现专业特色定位,才能对都市型农业,甚至对整个现代化农业以及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农学类专业教学改革

都市型高等农业高校农学类专业,应根据都市型农业不同发展阶段对人才培养的不同需求,调整农学类专业知识结构,优化课程体系,建立和完善与都市型农业密切结合的教学模式。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农学类专业教学改革与调整应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根据都市型农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首先,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实现产学结合,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其次,应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除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外,还应注重学生的品德、能力和身心的培养,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再次,应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使学习成为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自觉行动和内在要求。

2.加强学科建设。众所周知,“农科”是农业高校的立校之本。目前,高校竞争日趋激烈,都市型农业院校应正确定位,发挥其农科优势。一方面,加强传统学科建设,比如农学、园艺、动科及水产等学科,在教学、科研以及人才培养方面,应适应都市型农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学科建设应打破过去“大一统”的做法,使其更适合于都市农业型农业发展的需要,突出都市型农业的特色、发挥优势,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另一方面,其他农学学科应集中整合优质高端教育资源,加快建设有重大影响的研究基地,提高知识创新以及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水平,并与传统学科形成互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3.调整教学内容。适应都市型农业人才需求特点,全面调整教学内容。我院的农学类专业课程应根据天津市的生态条件和农业生产特点,在“特用作物栽培和育种”、“耐盐碱植物品种选育”、“绿化观赏植物选育”、“设施农业”、“蔬菜无公害生产”、“植物检验检疫”、“生物技术应用”、“园林规划”、“环境监测和改造”等方面实现突破形成特色[4]。应按照都市型农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注重专业课程内容的调整与创新,专业课程做到精、新、实、特。此外,还应注重基础课和实践课的建设。

三、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农学类专业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都市型高校农业院校农学类专业所设置的课程大都比较陈旧,不能满足培养优秀农业人才的需要,因此必须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改革。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规范教学管理,优化课堂结构。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是建立井然有序的教学制度,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因此,应健全教学文件,修订教学大纲,使教学质量检查做到有据可依。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与教学研讨活动,对课程的教学大纲、实验大纲、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讨论,不断对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完善,对实验教学的教材、内容和方法进行更新和改进。由于农学类专业课程大多数都比较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易激发,且实践性较强,不易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探索式”、“观摩式”等。摈弃“注入式”而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农学类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采用“探索式”的教学方法,利用部分学时让学生走上讲台,讲述其科研工作情况及该领域的科研动态,锻炼其科研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部分课程采取“观摩式”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其对方法和原理掌握得更透彻。

2.规范实验教学,培养动手能力。首先,搞好实验教材建设,应撰写出适合天津地区农业院校学生学习用的实验教材。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优秀教材在实验教学中对学生分析问题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其次,通过科研促进教学,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将各学科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和科研创新团队的负责人及有丰富科研经验的教师参加到实验教学中,通过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技术的方法,这样不仅能圆满地完成所承担的教学任务,还可以形成专兼结合、核心稳定、技术能力和水平较高的实验教师队伍。因此,我们建议本科生从低年级就开始参加科研工作,接受科研训练,开展创新实验,尽早完成毕业论文,这样可明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再次,建立规范的实验评分标准与考核制度。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实验预习情况、动手操作能力、仪器使用情况、数据记录及实验报告撰写等方面。期末按照实验评分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成绩不合格者不准参加相应理论考试。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每个实验的操作技术要点,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最后,建立专业实习基地。通过建立专业实习基地,可以为学生提供生产实习的场所,学生可进行各种农业实践,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目的。

3.改革考试方法,运用多种形式。改革以往考试采用期末一锤定音的制度,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考核;同时,采用撰写论文、期中考试、期末题库抽题考试及操作技能测试等多种形式的考评方式,不局限传统的考试模式。这样可以打破学生以往考试死记硬背的习惯,更强调人才培养质量,不仅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巩固,而且提高了其动手能力。为了提高考试成绩的可信度,可对历年考题进行整理和归纳,构建覆盖范围广、不断更新的试题库。

四、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农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就天津而言,近年来随着天津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的调整,一半以上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难以适应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专业要求。农学类专业中,以粮、棉、油专业和畜牧兽医专业为主的专业技术人员存在知识滞后的状况,而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园林园艺、动植物防疫检疫、农林经济管理等专业人员却明显不足[5]。因此,针对这一现象,要建造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改变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教育人才培养与现实脱节的状况,对农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6]。首先,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牢固树立“服务三农”的思想。增强学生为实现农业现代化不断努力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及学农、爱农、服务三农的信心。其次,改革培养方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利用各种条件,实现产学研结合,增加学生实习、实践的机会。与此同时,开设各类选修课及第二学位课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挖掘其潜能,使其成为素质全面的人才。再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农学类专业人才培养向着“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多适应”的方向发展,培养出理想远大、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型农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天懿,金彦平.天津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1,(2):9-10.

农学思想论文范文5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 农学专业 应用型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陈宏涛(1977- ),男,天津人,天津农学院农学系,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天津 300384)

[课题项目]本文系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沿海都市型农业背景下农学学科特色专业质量建设标准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e02-0901)中国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18-0100-02

随着农业科技和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模式。同时,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国家就业体制的变革,农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日趋严峻。这些外部环境条件的不断改变促使地方农业院校农学专业需根据自身的性质、现实发展状态,找准专业特色和优势,科学、准确地进行专业定位并适时调整。天津农学院农学专业积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开展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和方法的研究与改革,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地方农业经济建设和地方农业高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特质

1.行业性。从知识结构来说,面向“三农”,根据农业发展的最新要求构建知识体系。由于应用型本科是以行业为中心设置专业,不是面向具体的职业岗位(群),专业口径应更宽,专业基础理论则应该更厚①,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特别是作物生产的专业知识,例如大田作物耕作栽培、遗传育种、农产品贮藏及加工、技术推广的知识,从而具有发展潜能和技术创新能力。

2.应用性。从能力结构来说,应用型人才应该具有运用科学理论知识和方法来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将解决方案付诸实施的实践能力。应用型人才的“应用性”不仅是继承性应用,而且是创造性应用,通过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创造性地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3.社会性。从素质结构来说,应该具有更强的社会能力,如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调查研究与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处理能力、交际能力等。

二、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着力点

1.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往由于重理论轻技能、重教学轻实践,致使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业能力较差。应从实际出发,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强化素质教育,使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满足社会需求的动态培养。随着农业向产业化、规模化推进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村产业结构正由单纯的农产品生产向产前、产中、产后延伸,对农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发生了较大变化。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不能一味与重点大学看齐,应该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将新农村建设需求作为“中心”依据,强调“地方性、应用性”,形成自己的特色。

3.强调体系优化的科学培养。遵循农业教育发展规律,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等方面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结合专业特色,使各环节相互衔接、相互支撑。应在重视动手能力实践性培养的同时又重视理论基础的教育,避免延续应试教育②。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培养形成创新的意识。

4.增强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目前大学生内心的主体性意识比较强烈,如果过于强调统一性,忽视个性的发展和培养,就会使学生自主性和主动性丧失,影响创新精神的形成。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能统一规格、千人一面,要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活化人才培养机制,唤醒和培育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最终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三、天津农学院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历史与进展

1997年开始,天津农学院农学专业在进行人才培养回顾与思考的同时,以“学校—学生—社会”为主线进行调查研究,探讨高等农业院校素质体系,教育思想转向素质教育,根据人才培养状况和需求,确立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城效型、复合型农业技术及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重新界定了“增厚基础,拓宽专业口径”的内涵③。

2000年后,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和我国成功加入wto,尤其是农业生产形势的巨大变化和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改变,农学专业以人才市场需求和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需要为出发点,努力形成与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结合天津地区的特点和学生对就业及个性发展的需要,研究都市型农业院校农学专业学生在21世纪综合素质提高需要的知识体系和技能要求。1999~2004级近400名农学专业学生参与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实施方案的试行,他们的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知识结构更完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

从2005年“十一五”重点学科建设开始,是农学专业建设质量大幅提升的阶段,也是专业优势与特色的形成阶段。为适应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与完善,建立了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位一体”的“两段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2008年农学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农学专业朝着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方向,确立了“三创一基”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创造、创新、创业意识和提高基本技能),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需求,从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教学内容的确定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环节的管理与社会需求接轨,凸显出为地方农业经济社会服务的特色。

四、培养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措施

1.立足地方经济建设,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立足于地方实践需要,服务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适应社会对农业人才的需求,培养面向“三农”、适应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应用型高级农业人才。科学构建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体现“厚基础、重能力、高素质”,重视基础理论教学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根据天津农业经济发展规划,在专业方向设置等方面以“农”为本,重新审视人才培养过程,对教学模式、教学计划等诸多方面进行适当调整,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作为构建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主线,从而培养出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转贴于中国

中国2.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随着社会需求对人才要求的变化,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夯实基础、拓宽领域、强化实践、突出特色,使课程体系具有“通、实、广、跨”的特点。通,即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打通培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实,即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比重增加,使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广,即将教学面由产中向产前、产后拓展;跨,即增加跨学科选修课程种类,鼓励学生修双学位和跨专业选修,拓宽知识面,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培养。专业课程从核心课程和特色课程两方面进行调整。一方面,遵循专业要求,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为学生继续深造做好积淀;另一方面,根据天津农业的发展特点及作物种类设置课程,同时也设置了反映学科发展和交叉边缘的课程,如“作物育种学”“遗传学”“作物栽培学”。开设了与生物技术相关的课程“分子生物学”;涉及农业、农村、农民等诸多要素的综合应用型“农业推广”课程;为了让学生了解大农业,整合了“现代农业概论”,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进一步拓宽了专业知识向产前、产后延伸。 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建设了农业分析、作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科学与工程等实验室和植物细胞工程研究中心、特用作物改良工程中心、天津中日水稻品质食味研究中心(天津市级研究中心)。加大了大型仪器设备和农科类实践教学设备的投入,实验室对全体农学专业本科生开放,使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开展研究。加强学校与社会、专业与经济建设的联系,利用社会多种不同的教学环境资源,构建产学研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先后与农业企业共建了七个产学研一体化的校外实践基地。

在教学中做到课堂教学、实验课教学、田间生产实践三段教学环节紧密结合,形成了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践、设计性实验相互衔接,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的多层次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所有的实验教学都编制了教学大纲,实验开出率100%。充分利用本专业的教师全部在主持或参加市级以上课题的有利条件,让学生较早参与教师的科研实验和课题研究,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认识,形成了“课堂教学、科学研究、专业实践”三元结构的教学模式。譬如在近两年教师的28项科研项目中,吸纳了全部农学专业本科生。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科研团队合作。建设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团队成员注重专业素质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培养,爱岗敬业,优势互补。引进人才既看学历、职称,更注重实际学术水平、研究成果和职业道德,形成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密切结合的有效机制。积极开展教研活动,重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和学生参与性的培养。农学专业已拥有专任教师21名,其中教授10人,天津市13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3人。近两年,教师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被sci、ei收录12篇,申请专利2项,承担科研项目28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部级23项,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水平。

5.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有效地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会为载体,积极引导社团开展校园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组织专业实验竞赛、文化创意大赛、创业大赛等科技竞赛平台。组织学生申报天津农学院科技创新课题,安排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作为学生课题项目的指导教师。通过课题立项,学生科研积极性提高,有效地培养了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近三年来,本科生申报学校科技创新项目45项。同时,我校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并获得了优异成绩。学生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5篇,其中在核心期刊9篇。考取研究生数量比例稳定在30%左右。

6.建立灵活的管理运行机制。积极推行学分制,建立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反馈系统,做好教学督导工作,定期对教学文件、试卷及实验的情况进行检查,通过学生评教、教师评教、领导听课等制度形成多条教学信息交流反馈途径。严格考试管理制度,考试方式由单一的闭卷考试改为开卷、口试、论文、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结合。在考试内容上,侧重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

五、结语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天津农学院农学专业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应充分发挥农科专业优势,紧紧围绕沿海都市型农业经济发展需要,把握好专业发展方向。按照注重社会需求特点、同类互补和发挥自身优势的原则,突出专业方向的特色建设,走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道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创业能力,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注释]

①徐理勤,顾建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条件探讨[j].高教探索,2007(2):58.

②瞿志印.高等农业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几点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9(8):5.

农学思想论文范文6

一、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近年来,我院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方案,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高素质”的基本原则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确立了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有作为”的农学本科专业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例如我院的植物保护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农业及植物保护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相关部门或领域从事农业及植物保护工作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和中等职教师资。同时依托学院重点学科,构建校内校外“双基地”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积极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级农业技术管理人才做出应有贡献。

二、建立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团队

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务必要有一支素质优良、架构合理且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它是搞好这一切的前提和基础。其一,要转变教育观念,以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情况为背景,改革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形成“融素质教育与业务培养于一体,融知识教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其二,树立正确客观的师德观念和认识,提高自身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其三,在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同时,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对自身工作进行总结,达到在做中学,在学中提高完善。

三、构建多方位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尤其是形成动手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基本前提和条件。科学、合理、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实施人才培养,体现农学类学科应用性最核心的标志性元素。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传统的以基础专业知识教学为主,中间穿插部分实践教学;二是“2+1+1”的培养模式,即2年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1年结合毕业论文的实验教学,1年的校内外实习培养;三是以重实践能力培养的创新型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我校适时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创造性构建了在全国颇具影响的“双师型素质、双基地建设、双技能训练、双证书制度”“四双”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了职教师资培养的“双岗实习、置换培训”实习新模式,开展了“专业+专项+专证”和“学科+专业+基地+公司+农户(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我院在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引下,坚持“学科+专业+基地+公司+农户(企业)”的创新理念,建立了贯穿全学程的“课程综合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见习”三个层次的实习基地网络,相继在省内外建立了多个课程实习基地、专业实习基及相关企业构成的毕业见习基地,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

教学实习是学生更深入了解理论知识的有效的途径,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课程内容,建立多层次全学程的课程综合实习是十分必要的。

1.实行早期性实践教学。在理论课相关内容教学之前安排实践的启蒙教学,提前获得感性知识,初步得到基本技能的训练。在此基础上结合专业学科的教学进度,进行再实践、再认识,使教学过程体现由感性到理性,由初级到高级的实践教学特点。

2.实行集中性实践周教学。教学实习周需要根据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及时令要求,在适宜的时段内集中进行技能训练,以增加时效重复实训频率,使学生通过强化训练掌握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