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文明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文明教育

生态文明教育范文1

(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首先,课程内容的缺失。与高校其他课程相比较,生态文明教育的受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内容更多的是偏重于爱国主义教育和学生人格培育等,生态文明教育所占内容比例甚少。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虽也涉及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等问题,但篇幅极少,开设的生态文明教育相关课程也比较随机、零散,学生从课程和课本中获得更多更深层的生态文明教育比较困难。其次,师资力量的匮乏。目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主要由辅导员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课老师兼任。因缺乏系统的专业生态知识、深刻的生态认知和必备的实践经验,教师队伍的非专业性,使得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处于边缘化状态,教育成果收效颇微。教育是教育者面向受教育者开展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活动。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在整个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中,教育者的专业素养对整个教育的实施起着直接性的影响。再次,受教育主体生态文明实践的脱节。当前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主要采用直接授予的教育方式。教学形式机械单一,抽象说教远多于情感体验,无法做到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生态实践活动,可以促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性缺乏,为数不多的生态实践活动仍有流于形式的状况存在,无法调动受教育主体的参与性和积极性,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不高。

(二)高等教育融合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意义

首先是对“人”的培养。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可以理解为四个层面: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生活安全需要、与人交往的需要、得到尊重的需要。只有在满足这“四个需要”之后,人才有可能进行自我实现需求。生态文明教育使得人与人友好相处,并学会尊重大自然,这正是人类所需要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1]这里的物质交换,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实践,以及对自然界的改造。这里的实践与改造应当符合自然生态规律,人类的本性应当保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高等教育阶段是人的自然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到高等教育中,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树立和生态文明行为的形成都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其次是对良好社会风气形成的营造,以及整个社会精神状态的塑造。大学生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直接对象,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主力军。高等教育是一个价值引导、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的过程。因其高校在社会结构中的特殊性地位,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将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大学生通过其自身良好的生态文明素养影响和带动周围的民众,并用自身的实际行动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中,进而改变社会的生态环境,提高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水平。因此,在高等教育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对良好社会风气的营造,乃至整个社会精神状态的焕然一新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二、生态文明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分离与共生

(一)生态文明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理论分离

生态文明教育,是指“针对全社会展开的向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出发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培养全体公民生态文明意识,使受教育者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人—自然—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形成健康的生产生活消费行为,同时培养一批具有综合决策能力、领导管理能力和掌握各种先进科学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人才的教育活动”[2]。当前,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以的生态思想作为指导,继承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理念,以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为主线,汲取生态保护相关理论中的合理内核。高等教育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高等教育”一词出现于产业革命之后,是在近代学制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阶段逐步进入大众化阶段和普及阶段。正如杜威的观点,高等教育是“个体成长到一定阶段而接受的教育,它的高等并不是由其自身决定的,而是由个体发展的阶段和成熟度所决定”[3]。

(二)生态文明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实践共生

首先是两者有着共同的价值目标。恩格斯认为:“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4]。无论生态文明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它们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理性人,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其建构和运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大学生自身整体的素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文明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具有相通之处。再者是两者在实践中不可分割。一方面,高等教育使得生态文明教育更具立足点。生态文明教育如何有效开展,其最基本的条件是需要一个可实施性的空间。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其雄厚的师资条件、完善的管理体系、优良的学生素质、良好的校园氛围,都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优质的平台。另一方面,生态文明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长期以来,高等教育过于关注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校,将生态文明教育有计划、有系统、有实践地融入到高等教育中,能使高等教育的内容和内涵更加全面与丰富。与此同时,在高等教育过程中,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可以深入了解高等教育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挖掘问题所形成的原因,从而探索符合大学生教育的有效途径,促进生态文明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三、融合生态文明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实施机制

(一)教学体系的融合

首先是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纳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去;二是在专业知识教授过程中渗透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理论与理念创新,理应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是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不可或缺的途径。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已具备相对成熟完善的教育模式,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也是现实发展的需要。将生态文明思想渗透到专业知识的教授中,就是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融入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去,不断完善必修课、选修课和专业课相互补充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形成既有通识普适性,又有专业针对性的优质生态文明课程集群[5]。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老师专业的讲解,使得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领悟到生态文明的意义。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把专业知识和生态文明的思想自然结合,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促成生态文明行为的自觉生成。其次是教师队伍。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生态文明素质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在高等教育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塞萨洛尼基宣言》明确指出,“所有的学科领域,包括人文和社会科学,都需要考虑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可持续性要求一种整体的、跨学科的方法,在保持各自基本性质的同时,把不同的学科、机构结合起来”[6]。也就是说,教师对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要不断地改善和创新,具备跨学科的整体思维,掌握环境问题相关的最前沿知识和处理最新环境问题的教育技能。此外,教师通过科研和自身的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自己的切身体会对学生来说更有说服力。教师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以此,生态教育者的生态思想观念符合认知与实践规律,在实践中获得新的认知,将新的认知重新带入实践,在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提升自我。

(二)管理体系的融合

提高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度。教育主管部门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直接管理部门、国民教育计划制定部门和教育评估的考核部门。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度直接关系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成效。其次要提高高校主要领导的重视度。目前,我国高校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校要实施和开展一项全新的教育,决策权在高校的主要领导和校长办公会议,提高主要领导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度,有利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快速推进。高等教育中融合生态文明教育,从管理体系上看,关键是建立健全相应的教育制度,明确和落实生态文明教育相关教育主体的责任,形成体现生态文明教育所要求的、与现有高等教育体系协调统一的、有机结合的生态文明教育体制,实现学校内部各教育力量和资源的有效整合,促进生态文明教育在高等教育中高效实施。

(三)科研体系的融合

引导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科学研究,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体验性。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生态科研活动,使大学生切身体会到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了解生态文明的丰富内涵,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态习惯,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大学生能够从行动中切实为生态文明做出贡献,将生态文明教育的成效落到实处。深化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转变传统生态文明教育的理念。在组织学生开展生态科研活动中,高校应结合自身优势,适时转变传统的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积极调整相关的科研教育体系,促进生态文明教育的全面开展,使得生态文明教育更好地融入到高等教育中。两者相得益彰,切实推动生态文明教育与高等教育的长足发展。

(四)社会服务体系的融合

开展主题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活动,强化生态文明教育的社会性。在此过程中,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确保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切实成效。通过强化和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原则,避免高校生态文明教学和实践脱节。目前,开展社会实践集中活动和社会化服务分散活动己成为大学生接触社会的主要渠道。在日常校园系列活动中,将主题教育引入生态文明教育中,加强以生态文明为鲜明主题的实践活动,比如生活实践活动,培育学生节俭节约的生态文明观念,养成合理消费、绿色消费的良好行为习惯,践行生态环保行为。同时,利用高校的学生社团有效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营造绿色校园。大学生是生态文明的实践者,也是宣传者,可以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深入基层,开展生态调研,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进行面向社会服务的生态实践活动。对理论的深刻理解,需要切实的行动和正确的思想支撑。只有当行动和思想高度一致时,才能形成坚定的思想理念和行动指令。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教育原则,既生动了理论认识,又提高了实践能力,巩固并深化了教学成果,同时有效提升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

作者:朱蕾 单位:东南大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926一927.

[2]陈丽鸿,孙大勇.中国生态文明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78.

[3]马红,赵婷婷.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高等教育思想探析[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3(8):4.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4.

生态文明教育范文2

一、“美丽中国”、生态文明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十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不仅将生态文明提升到“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而且提出“美丽中国”这一新概念。大学生是未来实现美丽中国发展目标的主力军,因此要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要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因为,生态文明教育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形式,极大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容,有助于发挥实践育人的功能。

1.“美丽中国”有利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与国际接轨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数是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等角度考察我国的发展,并对学生进行教育,虽然也提到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等内容,但并未将生态文明教育单独列出。而国外尤其是欧美等国家早已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环境教育)。因此,生态文明教育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全球视野的体现和要求,有助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国际接轨。各国的生态文明教育为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积极的启示。生态文明教育要以培养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提高生态文明素质和养成环保习惯为目标,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知识教育和生态道德意识、道德规范教育。

2.“美丽中国”有利于提升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

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实践也需要教育,尤其是对于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他们更需要培养和固化生态理念,而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实现这一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因此,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对于建设“美丽中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过多关注社会关系领域的规范价值,很少涉及调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重大问题。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就是要以生态伦理思想为基础,通过改变学生的思想和行动,调节学生与生态的关系,彰显思想政治教育之于生态文明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大学生确立良好的生态发展世界观和道德观,树立良好的生态意识,从而使其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3.“美丽中国”有利于大学生躬身实践科学发展观

建设“美丽中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美丽中国”既是科学发展的具体方式,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愿景。这一理念是建立在深刻反思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为价值取向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基础之上的,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理念。而且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并不矛盾,科学发展观并没有排斥生态文明,反而是以保护生态、保护环境为前提的;生态文明建设也不能盲目进行,也需要遵循科学发展的原则。

大学生既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群体,又是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主力军。然而大学生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决定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不同于其他群体,他们目前的重点是掌握环境知识和培养生态文明意识,进而思考如何保护环境和解决环境问题。因此,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态道德和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途径,而且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4.建设“美丽中国”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

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意识,然而在为人处世方面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较为缺乏关爱自然和保护环境意识。“美丽中国”所倡导的生态文明建设没有将我国的部分群体的利益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相对立,也没有为了满足当代人的利益而置子孙后代利益与不顾,“美丽中国”做到了二者的有机统一,这恰恰是思想政治教育所倡导和灌输给大学生的内容。只有关爱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境界。

二、当前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

1.生态文明教育流于形式,针对性较弱,家庭、学校和社会无法形成有效合力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存在流于形式的问题,往往缺乏目标长远而系统的教育规划,其具体施教活动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其实用性和指导性普遍不足,针对性较弱。而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着脱离社会环境和学生心理需求等不足之处。而且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与家庭、社会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一味地把生态文明教育局限于校园内,企图在一种“净化”的环境中实施生态文明教育,导致学生缺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机会,更缺乏保护环境的实践技能训练。因此,学校层面的“美丽中国”实践往往停留在征文、朗诵、展览等层次。

2.大学生已经产生生态忧患意识和求知欲,但生态知识匮乏,生态文明意识尚未养成,生态行为能力较弱

当代大学生对人类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关注度很高,对全球生态危机有了全新的认知和正确的反应,忧患意识逐渐显现。而且由于他们的求知欲旺盛、精力充沛,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我们也要看到部分学生生态文明知识匮乏,生态文明意识发展很不平衡,生态行为能力不强等问题。有的学生生态文明行为能力不强。虽然拥有一定的生态文明认知和情感,但付诸实践的却比较少。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提高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和行为举止的重要内容,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关注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因此,必须不断开拓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和生态文明实践的新载体、新途径,力求实效性,这样才能使生态文明理念不仅“内化于心”,而且“外化于行”,真正转化为学生的生态文明行为自觉能力。

三、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为了实现“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望和目标,需要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更需要积极探索一条操作性较强的实施路径。

1.加强生态校园建设,创设生态文明教育情境

校园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境。积极构建生态校园,为大学生养成生态文明习惯提供了良好环境支撑,可以使大学生在良好的生态环境里,潜心学习,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学校可以通过构筑生态校园工程, 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校园,积极创设有利于师生身心发展的优美环境,不断提高师生的生态素养。

在生态校园建设的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教学体系,积极创设生态文明教育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此外,还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和谐关系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情境。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强化生态文明教育效果的重要环节。

2.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教材体系,积极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在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同时,学校应该改进生态文明教育的整体规划和组织实施,切实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主渠道的作用,真正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当前,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关键是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认真落实相关的教学内容,优选相关的教材,提高生态文明教育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通过相关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

3.积极进行生态情感教育,努力筑牢学生的生态意识

生态文明教育范文3

高校的政治教育需要在课堂中加入生态文明的教育理念,这是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以及我国高校思想教育现状,基于生态文明教育的高校思政教育研究问题展开讨论,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出发,深入讨论我国目前的高校思想教育现状和问题,不足之处还望大家批评纠正。

关键词:

生态文明教育;高校;思政教育;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这一阶段我们的环境问题逐渐凸现出来,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加强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与环境保护意识,是目前高校需要重视的问题。高校作为向社会推送人才的重要机构,有必要加强其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通过对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以改善生态环境。

一、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我们不难发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首先“三观”教育中包括如何建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我们要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增强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引入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提高。由此可见,通过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加强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与环境保护意识,是目前高校需要重视的问题。同时,一些高校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一些大学生没有具备适应社会以及处理好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能力,没有形成生态文明观念。为此,高校应该起到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的责任。首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提高以及政治文化的迅猛发展,资源环境所隐藏的问题显现了出来。人类对资源的无节制的开发利用,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直接造成了气候变化、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对人民的身体健康以及国家的发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主力军,加强他们的生态文明教育对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改善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但是,就目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部分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单薄,生态道德素质比较低,针对目前的生态环境现状不加重视,所以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尤为迫切。其次,在高校中引入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随着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的需求提出,我们发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离不开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负责人的思想意识、道德素质、处理问题的方式将直接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程度。对国家与社会来说,人与自然的和谐直接促进了国家的稳定与社会的发展。高校必须起到引导学生构建生态文明理念的责任,引导学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依据自然的法则学会进一步地尊重自然发展规律,提高大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与生态道德素质。最后,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全面发展。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依赖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这要求大学生除了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外,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与思想觉悟。通过道德素质的提高,大学生进一步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一些高校太过重视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道德素质有所忽视,这些恰好成为制约大学生日后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些大学生在就业后虽然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但是在具体的工作中因为缺乏必要的道德素质而无法适应自己的工作,所以说通过政治教育加强学生的生态文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包括人与人的关系。高校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文明建设教育,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待自然、对待社会、对待个人的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结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的需求,在高校中引入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大学生全面发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是目前我国高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通过生态文明教育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

[2]高晓钟,陈朝阳.论生态道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实现[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

生态文明教育范文4

一、生态自然观教育

生态自然观是以经典作家关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为思想基础,吸收现代生态学、环境科学、系统科学等相关理论而产生的新的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和非生物是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的生态系统;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整体,二者紧密联系并相互作用;人类要生存、发展并实现最终的解放必须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进行生态自然观的教育,目的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能运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点是培养他们的生态忧患意识。在会见出席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2年会的主要外宾时说,生态文明建设要有“走钢丝”的忧患意识[5]。生态自然观教育首先就是要通过对生态环境现状的介绍帮助教育对象了解生态问题的严重性,了解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的生态危机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使教育对象树立生态忧患意识。要通过生态自然观的教育,使教育对象认识到,如果继续过度地开发利用资源,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将使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威胁。要通过生态自然观的教育让教育对象明确,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正如《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高层论坛———广州宣言》倡议的那样:“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倡导者、热心宣传者和忠实践行者。”[6]只有这样,受教育者才能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有个正确定位,也才能认识到人类制造了生态危机,现在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建设生态文明。

二、生态平等观教育

生态平等观是关于全人类在生态权利的享受和生态义务的承担方面所处生态地位平等的观点,是西方生态对生态观的丰富和发展。生态平等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同一代人在要求良好生活环境和利用自然资源方面,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在全球环境治理方面强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当代人有责任保护地球环境并将它完好地交给后代人。进行生态平等观的教育,目的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能树立正确的生态权利义务意识,主动承担生态责任,重点是培养他们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意识。从生态问题的历史和现状来看,由于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代内不平等的情况非常严重。正是发达国家不顾环境承载能力的快速发展使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使生态危机危及整个人类的生存。而且,西方生态的重要代表奥康纳认为“资本的积累得以继续,主要是通过在总体上对南部国家和世界范围内的穷人欠下一笔生态债来完成的[7]。代内公平要求任何国家和地区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时必须考虑到他人的环境需求,不能损害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生态利益。在全球环境治理方面,还要求考虑各个国家和地区如何公平分担治理环境的责任。这种公平,不应是绝对数上的简单公平,而应从历史、现状来分析,强调一种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代际公平”最早由美国国际法学者爱迪•B•维丝提出,他认为人类的每一代人都是后代人类的受托人,当代人在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同时必须为后代人类的利益保护好自然资源。代际公平的思想在国际环境法领域已经被广泛接受,并在很多国际条约中得到了直接或间接的体现。它要求我们不能为了当代人的眼前利益而牺牲后代人的长远利益,不能因发展经济而破坏生态平衡,保证每代人公平地享有生态权利和承担生态义务。

三、生态消费观教育

生态消费观是在对西方消费主义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消费观,是生态意识在生活消费中的具体体现。生态消费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应深刻认识和坚决反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必然带来的消费异化;提倡适度消费,反对过度消费;提倡绿色消费,反对高碳消费。进行生态消费观的教育,目的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能正确对待生活消费,增强节约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重点是培养他们的绿色消费意识。对个人来说,作为一名消费者要自觉选择绿色产品,接受绿色服务,在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都要提倡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自觉抵制那些污染环境、高耗费资源的商品。生态消费观教育要引导消费者崇尚自然,追求健康,选择绿色产品,注重对生活垃圾的处置。同时,生态消费观教育还要提倡适度消费。适度消费就是一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合理消费,它要求我们以获得生活基本需要的满足为标准,反对过度消费。过度消费是一种超过生活合理需求的消费方式,它以享乐、挥霍、奢侈为特征,必将对自然资源造成巨大浪费,威胁到生态的平衡。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主张精打细算、细水长流,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思想观念,值得当代人很好地继承与弘扬。

四、生态道德观教育

生态道德观是人们对如何运用道德规范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系统认识和看法,是生态观在对西方生态伦理学进行借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观点。生态道德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不但人与人之间存在道德关系,人与自然之间也存在道德关系;生态伦理应成为人类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对生态道德规范的遵守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前提,也是人类在道德上完善自我的必然途径。进行生态道德观的教育,目的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能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意识,重点是培养他们的生态良知感、生态善恶感、生态正义感和生态使命感。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要把道德教育纳入其中,弘扬生态道德观念,使社会公众养成良好的“生态德性”。一是生态良知感。生态良知是一种生态方面的道德认知。培养社会公众的生态伦理意识,需要把自然界作为有自身利益和自身情感的道德对象来看待。生态良知能够培养社会公众的前瞻意识和自省意识,引导他们在内心形成和确立生态道德观。二是生态善恶感。生态善恶感是一种深入心灵的生态道德“自省”。衡量生态善恶的标准是以人的行为是否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相一致。凡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行为都是善良的,反之则为恶。三是生态正义感。生态正义是指个人或社会集团的行为必须符合生态平衡原理,遵循生物多样性原则,尊重全世界人民保护环境的愿望,维护“只有一个地球”的全球共同的生态利益,是监督和评价生态行为的道德准则。具有生态正义,就能够约束和制止其他个人或社会集团破坏生态的不道德行为,与非正义的生态行为做斗争。四是生态使命感。生态使命感就是一种对生态道德规范的认真遵守和生态责任的自觉担当。生态文明建设是全体公民的共同事业,要求每个公民积极参与,自觉履行应尽的生态道德义务。要通过生态道德观教育,使社会公众自觉担负起保护资源和环境的道德责任,努力使生态道德规范转化为每个公民的自觉实践。

五、生态法制观教育

生态文明教育范文5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生态文明教育途径

1.创设开放型生态文明教育环境

首先,需要创设优美的校园生态环境。环境对人的作用是很大的,学校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自然环境、丰富的人文环境,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感受的美的熏陶,从而认识良好生活环境的重要性,逐步提升生态文明素养。学校领导应该努力取得相关部门的支持,合理规划校园布局建设,动员师生共同营造和谐舒适、优美的校园环境,自发地爱护校园公共设施,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其次,营造气息浓厚的校园教育活动氛围。学校管理者可以开展表彰大会、废旧物品改造竞赛、我为生态文明建设出一份力等生态文化活动,烘托出良好的校园生态文明氛围,使得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实到行动中,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最后,积极建设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学校领导需要努力活动政府支持,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整合各种资源建设出具有教育意义和生态价值的文明教育基地,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大自然,感受生态环境的独特魅力。

2.高中阶段思想观念的知识渗透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是人类进行生产生活必须要考虑的因素,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繁荣的必然结果。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对于培养高中生的生态文明观念和促使其落实在实处具有重要作用。高中生需要从自己做起,关注身边的事物变化,逐渐将视野拓展到关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上去,以可持续发展观看社会发展和人类发展,从内心深处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做到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在实际生活中实施生态文明理念。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不仅影响到学生的现在,还能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轨迹,能够塑造学生新的价值观。渗透生态文明理念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仅需要向学生传输政治知识与理论,也是对他们未来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的变革,深刻影响着学生未来的生存状态,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学起到了深化教学内容与目标的作用。

3.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需要不断丰富自身的生态文明知识,努力拓宽学生的生态文明视野,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高中生的课业压力大,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接触自然、开拓视野,在学习思想政治知识的过程中,接受到生态文明教育,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了自身的知识系统。例如,教师在讲解“生活与消费”这一单元过程中,可以在合适的时机渗透生态文明方面的消费观念,让学生正确对待价格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合理消费、正确对待金钱、正确处理市场中的价格变化趋势。自上世纪改革开放以来,总有人牺牲生态环境发展经济、违背市场规律恶意抬高物品价格,这样的行为是违法的,在道德上也是不允许的。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会识别、分析、解决各种类型的生态环保问题,也要让学生知道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当在生活中遇到生态环境问题,能够采取有效措施抵制此类活动。

生态文明教育范文6

关键词:大运河文化;生态文明教育;国家文化公园

1研究背景

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构成,横贯8个省(市),联通五大水系,是我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1]。大运河在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以及传承中华文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于2014年6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2项世界文化遗产。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2019年2月和7月,《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和《长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相继出台,分别提出“打造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和“用4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随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国家文物局等部门于2020年6~9月分别编制了《大运河河道水系治理管护专项规划》和《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专项规划》等4个专项规划,沿线各省(市)编制了分省实施规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方案》和各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也陆续出台。目前,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四梁八柱”规划体系已经形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顶层设计也已基本完成。但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不仅是政府的责任,还是每个中国人的义务。只有让全体社会成员都意识到大运河文化的重要性并自觉参与进来,才是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的长久之计。

2生态文明教育对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影响

2.1生态文明教育目标有利于推动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

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目标是让受教者认识和学习生态、环保等方面的知识,最终目标是培养和塑造生态公民[2]。即通过各种类型的教育活动,引导全体社会成员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养成生态文明行为习惯,形成绿色健康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做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共处、永续发展。换言之,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对自然生态“尊重的教育”和对生态保护“责任的教育”[3]。生态文明教育目标的实现,利好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而环境和文化是“形体与精神”“骨骼与灵魂”的关系。只有以美丽运河为载体,才能让璀璨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因此,生态文明教育目标对于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而言,无疑是一个有力的推动因素。

2.2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奠定了基础

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丰富,涵盖生态知识、生态文明观、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行为等多个方面。其中,生态知识包括生态环境基本常识、大众科普知识和专业技术等,主要涉及自然生态与资源环境方面的基本常识和维护生态平衡的基本规律;生态文明观包括生态价值观、生态消费观、生态法治观、生态科技观、生态民生观和生态安全观等价值理念;生态文明行为包括日常生活节水、节能、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消费、“光盘”行为和保护生态环境行为等;生态文化则包括生态艺术、生态哲学、环境美学、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农业、生态工程、生态旅游以及绿色企业等[2~5]。生态文明教育还可以包括生态经济方面的内容,如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等。经过这些教育内容的洗礼,受教者能具备基本的生态文明素养。这就为受教者正确看待大运河的历史地位、深刻认识大运河保护的重要性、深入理解大运河文化内涵、自觉传承并利用好大运河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3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是拥有一定的生态景观或教育资源、具备显著教育功能、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价值观形成的特殊场所[2]。目前,获得“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的单位涉及“科技场馆类、教育科研类、环保设施类、自然生态类、工业企业类、农业师范类、社会民生类”等七大类[6]。不同类型的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各有其特色。如国家环境宣传教育示范基地是面向公众开展环境教育的场所[7];广州市绿田野生态教育中心是生态环保专业继续教育基地,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馆是以普及生态道德为特色的科技教育基地[3]。新生事物“生态环境教育特色小镇”是以生态环境教育为切入点打造的集生态文化传承、生态文明传播、自然教育体验、生态旅游、绿色农业和研学旅行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全民生态环境教育平台和生态环境教育产业基地[8]。城市中的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等是向市民宣传普及生态文明知识与理念的教育基地。为使全国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相关部门还制定了《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管理办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兼具国家公园和文化公园两类空间的特性,具有生态保护、遗产保护、文化传承、科普教育、公共服务、旅游休闲和科学研究等功能,是面向人民群众的“文化休闲场所、文化教育场所、文化交流场所、文化消费场所”,讲求“还生态、还文化、还园于民”[9,10]。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建设和管理经验,可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思路和方法,特别是有关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化传承方面的,从而帮助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3大运河文化对生态文明教育效果提升的作用

3.1大运河文化天然构成生态文明教育的一部分

3.1.1大运河文化是生态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大运河文化是“在运河开凿和通航过程中长期积淀形成的全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包括“遗存承载的文化、流淌伴生的文化、历史凝练的文化”3个层次,和“开挖、疏通大运河创造的科技文化,大运河漕运与治理维护形成的制度文化,大运河流经区域形成、传播和积淀而成的社会文化”3个层面[11~13]。大运河文化属于广义的生态文化,是生态文化教育的内容之一。广义生态文化是指人类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与之相对的狭义生态文化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存共荣的意识形态文化、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等。生态文化表现形式多样,包括森林文化、沙漠文化和湿地文化等[3]。以大运河为载体的大运河文化自然也是生态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3.1.2大运河文化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在2014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大会上,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曾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总结过6条经验,包括建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体系,探索出“资源-环境”(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养成/创新教育)和“社会-文化”(多元文化教育/国际理解教育)两大专题途径,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和世界文化遗产教育等[14]。在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生态文明教育,理应涵盖世界文化遗产教育,尤其是大运河文化遗产教育。

3.2大运河文化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助推器

(1)对大运河文化的重视和传播,有利于促进沿运各方形成保护大运河生态环境的共识。大运河分属沿线8个省(直辖市)、37座城市的150个区县管理,其自然生态保护需要沿线各地区共同发力、优势互补,建立大运河全流域的生态保护联动机制[15]。(2)在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过程中,社会公众的生态文明素养将得到提升。如通过构建大运河文化传播平台,打造大运河文化产品,可以充分发挥大运河生态文化的导向、激励和凝聚作用,促使保护生态环境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

3.3大运河文化为生态科技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大运河“集文化景观、文化线路、自然遗产、运河遗产于一体”,是一种典型的复合遗产,其遗产构成包括“运河工程遗产”和“由运河工程派生衍生的遗产”两大类[1,16]。大运河遗产的核心价值体现在其科技贡献和文化成就,突出表现之一就是水利科技文化。大运河水利科技文化是指“在人工开挖、疏浚大运河过程中所建造的水利设施、桥梁码头以及由此所创造的水利科技方面的文化”[13]。其中,水利枢纽工程和关键工程所处区段多为大运河的工程技术节点,集规划、设计、施工、工艺等多种技术要素完成,具有极高的技术价值[16]。这些水利工程浓缩了历代官员、水利专家以及大量百姓的心血与智慧,不仅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古代的工程技术,更成为向当代国人传播生态科技知识的重要素材。

3.4大运河文化有助于加速推进生态文明教育进程

生态文明教育最终目标的达成,需要依赖几个阶段:获得生态文明认知、培养生态文明情感、锻炼生态文明意志、树立生态文明信念和养成生态文明行为习惯[2]。其中,认知是情感、行为产生的基础,情感是认识转化为行为的催化剂,意志需要教育引导和实践锻炼,信念统一的基础是承担某种义务的社会实践活动,行为习惯要在实践中养成、经实践检验。因而,获得认知、培养情感、养成习惯是三个重要环节,实践是决定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3.4.1大运河文化为在地化教育和环境熏陶法的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地化教育是指基于当地(区域)整体资源包括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等开展的教育[14]。环境熏陶法是指教育者利用一定的生态环境或生态氛围,使受教者亲身感受、身临其境,并在不自觉的情形下,受到熏陶和感化而接受教育[2]。大运河文化是多元一体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思想领域的合成,融汇了京津、燕赵、齐鲁、中原、淮扬、吴越等地区性优秀传统文化元素[1]。教育者可以从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中寻找有利于改善生态文明教育的本地资源,结合当地的生态与文史,实施在地化教育。大运河贯穿古今、连通南北、跨越江河,承载了沿线地区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迁,是活的、流动着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讲述大运河背后的故事,弘扬大运河文化,可以让受教育者在大运河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感受古人的生态文明思想、获得情感认同。3.4.2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可能成为新型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恩格斯曾指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社会的素质”[17]。实践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实施途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具备成为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的基本条件。3.4.2.1大运河沿线有丰富的生态景观和教育资源大运河融汇了京津、燕赵等六大地域文化,孕育了漕运文化、水利文化、商事文化和民俗文化等文化形态,是理想的文化教育基地[18]。如展示漕运制度文化的淮安总督漕运部院、镇淮楼,映射当地社会文化的扬州邵伯老街、镇江西津渡老街等[13]。大运河是超大型遗址,包括8个省35座城市的43段河道及其缓冲区、132个遗产点及其景观区或旅游区,沿线现有物质文化遗产超过1200项,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河道遗产、水工遗存、附属遗存及相关遗产58处[1,16]。除物质文化遗产外,大运河还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运河开凿和疏浚、附属设施建造、漕船制造、漕仓营建、船舶过闸等方面的传统技艺与实践技能,运河故事、传说、歌谣等口头文学,社会风俗、礼仪和节庆,宋锦织造技艺、扬州漆器髹饰技艺、临清贡砖烧制技艺、益德成闻药制作技艺,以及杨柳青木版年画、运河船工号子、运河龙灯、京剧、昆曲、沧州武术、吴桥杂技等传统艺术[19]。教育者可以这些遗产为载体,开展丰富多样的生态文明教育。3.4.2.2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中有设立教育培训基地等相关要求。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就《长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答记者问时曾说,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要聚焦5个关键领域实施基础工程,分别是保护传承工程、研究发掘工程、环境配套工程、文旅融合工程和数字再现工程。在推进保护传承工程中提出“分级分类建设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展览馆等展示体系,建设完善一批教育培训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研学旅行基地”;在推进文旅融合工程中提出“在大运河淮扬片区以运河水韵为特色发展水上观光和滨水休闲游”。2019年,江苏省文旅厅首次公布的46条精品研学旅游线路中就包括大运河江苏段的水利工程游[20]。2019年9月在江苏扬州召开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进会明确,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实施重点是“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四类主体功能区[21]。主体功能区的划分,进一步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发挥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的作用指明了方向。除管控保护区外,其余3个区域社会公众均可深度参与。

4大运河文化与生态文明教育融合的关键

4.1提炼大运河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和元素

生态文明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已积累了丰富经验。大运河文化如能快速融入生态文明教育之中,对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提炼大运河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和元素,是大运河文化与生态文明教育快速融合的可行路径和主要途径之一。一方面,大运河将中华文明中的“通、统、容、合”的精神内核进行了淋漓尽致地描绘,其中“和合”的文化理性体现为大运河所展现的中国人追求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文化境界[22];另一方面,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是古人巧妙利用自然水系和地形地貌、辅以水工技艺开凿出的利济千秋的伟大工程,体现了古人的高超技艺和生态智慧[9]。除此之外,大运河文化中还有哪些地方蕴藏着生态文明思想,可以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素材,还需要仔细提炼。尤其是目前各地对大运河非遗的保护利用主要集中在物质载体的保存和外在形态的展示方面,对非遗的精神内核及其与大运河文脉之间的关系等尚缺乏深入研究,可能会使生态文明元素的提炼工作存在一定难度[19]。

4.2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充分重视生态教育功能和实践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