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学生消费情况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学生消费情况论文范文1
关键词:中学生;居安思危教育;课堂教学;课外活动
一、研究背景
综观古今中外的历史,一个国家、民族的兴衰存亡与其居安思危意识程度有着密切关系。2006年3月的两会期间,总理谈到:“我们国家大,许多问题解决起来难度大。形势好了,要更加谨慎,更加清醒,更加努力。要有居安思危意识,思则有备,有备则无患。”新一代领导集体还多次强调必须加强全国上下的居安思危教育,要从中小学生抓起。为此,在新世纪新形势下,要确保祖国安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应当让居安思危教育走进我们的中学课堂。
现在的中学生全都是90后,出生在远离战争的和平年代,在丰衣足食的幸福的环境中成长,这种安逸丰足的环境很可能会使他们贪图享乐、不思进取,这是非常危险的。我们知道,国内“”、“”、“”势力依然存在,西方加紧对中国青少年文化侵蚀……如果这些问题距离中学生的生活比较远,那么日常生活可见可闻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医疗卫生、食品安全、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等社会问题,也逐渐突出。为此加强居安思危教育,有利于增强中学生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利于激发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研究过程
首先,加强教师相关理论、相关知识的学习。两年来,参加课题组的各学科(包括历史、语文、思想品德、地理、政治)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查阅居安思危教育的相关文章、著作,以理论为指导,吸取切实可行的先进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为实际调查和教学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第二,广泛开展学生调研工作。课题组在永清县中学的初、高中新生中设立实验班,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进行问卷调查。以课题组教师为主,进行班级问卷调查;以调研员、学校领导为辅,在日常工作、教学检查和教学交流中对学生随机调查,以便深入了解学生居安思危意识的实际状况。
调查内容包括“你对将来的生活有何想法?”“你有没有对学习成绩下降的担忧,如何应对?”“你有没有对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担忧,如何应对?”“你有没有对宽裕的经济生活改变的担忧,如何应对?”“你有没有对安全的社会环境破坏的担忧,如何应对?”等。这些问题符合中学生日常生活实际,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对自身和周边生活的关注度。综合调查结果,有近60%的学生没有较为清晰强烈的忧患意识,更没有明确的应对办法。
第三,以课堂为主阵地,结合各学科特点进行有效的居安思危教育。针对调查结果,课题组成员讨论研究对学生进行居安思危教育的时机和方法,确定各个学科教学与学生居安思危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并在教学中进行实验和实践。
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可以通过对比引发学生对忧患意识的思考。如在讲到《日本明治维新》一课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同样面临民族危机,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国家,而弱小的日本不仅摆脱了这种危机,而且逐步走向强大。而且,可以结合现实做进一步的引导:当今日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综合实力排在强国中的前列,但他们仍然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面对这种情况,同学们作何感想?学生们由此会感悟:有备则无患,才能居安而无危。
在思想品德等政治课的教学中,结合教材中弘扬勤俭节约的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要求学生们反思自己每月消费数额及用途,找出不合理消费;了解全家人均月收入,计算自己消费所占比重,理解父母的辛苦,学会感恩,学会节俭。由小及大,由家及国,要让学生们知道:我国资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3亿人口严重制约着社会的全面发展;我国每年用于治理环境污染的投入,相当于8次唐山大地震所造成的损失等等,使学生们认识到把国家建设成一个现代化强国,要面临多么大的困难,没有居安思危意识,一切盲目乐观,必会自食苦果。
在地理学科教学中,结合我国自然资源虽然种类多、总量大,但由于庞大的人口压力和经济迅速发展的需求,加上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落后,使得我国的资源利用率低,长期存在资源相对短缺的实际情况;结合我国人口数量过多对各种自然资源、能源以及环境构成的压力,造成各种损耗和污染,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后续发展;结合我国淡水分布不均,一些地区过量抽取地下水、无控制地将大量污水排入河湖等等问题,让学生清醒地看到现实问题,认识到将来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诸多困难,从而增强自己的居安思危意识,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并将思想认识化为行动,自觉节水、节电。
第四,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进行居安思危教育,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居安思危教育对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我们采用的方式方法包括:结合古今中外的经验和教训、国际和国内的形势和学生的自身实际,通过主题讲座的形式,给学生讲解居安思危的重要意义;组织观看影视资料,如《》、《》、《》等等,引导启发学生,让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必须时刻保有忧患意识;开展“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演讲和“为中华繁荣富强而读书”的征文活动;此外,还有每周升一次国旗唱一遍国歌、重大节日的情感教育(清明节扫墓、七一走访老党员、八一看望军烈属、十一祖国历史图片展)等多种活动。这些活动熏陶教育了学生,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现在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同时教导他们“创业难、守业更难”的道理。
第五,加强总结,召开经验交流会。课题组要求教师们调研要实际、教学有实效、科研出成果,并常规性地开展经验交流会,加强沟通、互相促进。因此,教师们积极撰写教育教学的心得体会、教学案例、教改论文,通过科研出成果,教师们认识到实践教学是一回事,而将教学实际进行总结、挖掘,形成科研成果,反过来再进行经验推广、指导教学,则又是一回事。同时,为了提高教师运用新教育理念指导教学,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也是为了检验居安思危教育的实验教学效果,对每学期涌现出来的优秀教师、优秀课堂,廊坊市教育局、廊坊市所属各区县调研员和相关师范院校专家,组织参加听课评课。通过评价交流,既加深了教师对居安思危教育的理解,又改善了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教育效果。
三、课题实践效果
首先,提高了教师的素质。在课题开展与深入研究的过程中,锻炼并培养了一批教师。这些教师对课题研究意义的认识和理论研究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对学生进行居安思危教育的形式越来越丰富。他们教法新颖,教学手段灵活,居安思危意识的情感教育水融般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这种新的情感教育理念和新的爱国情感教育方法,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第二,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居安思危教育课题实验班的初、高中学生,组织开展了多项以居安思危为主题的比赛、征文、读书、演讲等各种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和竞赛,学生们从国际形势、国内现状、身边实际等各方面充分认识到了居安思危教育的必要性,培养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并自觉地体现在日常行动中。例如学生们了解了当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后,增强了对环境的忧患意识,树立了环保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参加环保宣传的越来越多,随手乱丢垃圾的越来越少;学生们更加清醒地看到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因而大到理解国家政治要稳定、经济要飞跃的国策,小到班级里互谅互让、团结互助;学生们的历史分析与评价能力提高了,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了重视社会隐患、善于发现问题的良好习惯;此外,还增强了国家安全意识、节俭意识、感恩意识……学生学习更加自觉、更加刻苦。
中学生消费情况论文范文2
一、建立课题组,确定研究课题
课题组从高一年级产生,原则上自愿报名,由有兴趣且有能力的十五名学生组成,并选出一名组长作为负责人,组长一般由具有组织和管理能力的人来承担。因为高一下学期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经济方面知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社会生活中选题。教师在该环节中最主要的工作:一要当好“记录员”,尽可能把学生提出的各种课题记录在案;二要当好“裁判员”,在认真听取学生对各课题充分论证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观点,挑选其中有研究价值和可行的课题;三要当好“规划员”,根据学生观点的相似性,把学生分成若干个课题研究小组。在这一阶段,学生经过一定的时间通过报刊、电视广播、自己的生活环境等多种方式获得许多值得探究的课题,通过思考提炼出来,形成一个个问题或观点,为选择研究性学习课题奠定了基础。如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研究;中学生消费面面观;中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与分析,从“五一”、“十一”黄金周看当地旅游业的开发;从超市的兴起看地方经济的发展等等。在选题问题上,我十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鼓励他们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确定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课程进行研究,因为只有以学生自主选择为基础,辅之以教师的指导和评估的正确选题,才能保证学生在研究性学习全过程中始终处于亢奋状态,使整个学习过程充满活力和希望。所以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多次召集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研讨,凭着易操作、感兴趣、信息流量大的原则,最后确定“从芝英超市的兴起看地方经济的发展”作为本次研究的课题。
1.课题的由来
芝英街道位于美丽的华溪江畔,离永康市区14公里,在330国道边,风景优美,交通便利。芝英街道管辖范围53.3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7952人,有78个行政村,三个工业园区,大小厂家1500多家,流动人口约为2万。近几年,随着芝英民营经济日益发展壮大,其产生的环境效应和产业效应有力地增强了客商的投资信心,吸引了大批客商来投资。给芝英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活力,而各厂家、商家要抢占市场,拥有自己的消费群体,就使出浑身解数,在芝英街道的一些重要地带兴办了大大小小的17家超市。我们课题组认为这些超市的兴起对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及对芝英经济的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因而有必要进行研究。
2.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参与文献查阅、社会调查等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和研究问题,体验和感受人生,从而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课题组成员走遍了芝英的大街小巷,对芝英超市作了全面的调查与分析,共同探讨了芝英超市兴起的原因、超市的经营理念及管理体制、超市面临的竞争压力及存在的问题,为今后超市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从而规范超市的管理,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这对芝英经济的发展乃至整个小康经济的发展,都具有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二、制定研究方案,开展实践活动
研究性学习过程一般分为选题、开题、研究、成果展示四个阶段。选题是第一阶段的中心任务,是研究性学习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确定“从芝英超市的兴起看地方经济的发展”课题后,首先,我将课题组分成四个小组,如芝英超市的“概况组”、“管理组”、“弊端组”、“建议组”,每个小组由三至四人组成,各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必须明确,如对资料的整理、论文的撰写等都需要有专人负责,才能使课题得以顺利进行。然后,我召集研究小组成员集中讨论制订具体的研究方案,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开展课题研究的实践活动。
1.举办各类研究方案的辅导讲座
由于学生刚刚接触研究性学习,对其了解不深、知之甚浅。为了推进研究性学习,我特地给学生开设“科研方法专题讲座”,系统地向学生讲解“如何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如何收集和处理相关资料信息”、“如何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如何开展问卷调查及实地调查”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常识。此外,。我还聘请了政府、工商所或税务局的有关人员到学校举办“地方政府管理经济的办法与途径”、“超市的兴起与居民生活水平的关系”、“地方政府对超市的管理”等讲座。通过这一系列学习活动,激活了已有知识,获得了新知识,为下一个环节做好了准备。
2.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开展研究性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课题选定后,教师就要指导学生探究问题解决的策略和具体办法。而课题研究的方法很多,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问题的性质特点,灵活选用,综合运用,扬长避短,生动活泼地开展课题研究。我在实际教学中,主要指导学生采取文献法和调查法。
文献法。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去阅读、研究相关的历史文献和报章杂志,在众多的信息中去比较、鉴别、判断、取舍,使学生得到启发,受到教育,开阔视野,探求新境。在这一环节,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根据学生所确定的研究性课题,帮助学生查找参考文献和参考书目,指导学生阅读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当然,在网络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借助网络工具,查阅参考文献。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学习研究、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本课题“概况”小组成员利用课外时间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并利用收集到的材料进行课题论证,使其更具说服力。他们查找了各村老年会里珍藏的村谱、永康志、乡土教材记载等,来论证芝英具有悠久的历史、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近几年民营经济的日益壮大,吸引了大批客商来投资,正由于拥有这样庞大的消费群体,各厂家、商家把投资目光锁定芝英,兴办了像“金都”、“华联分店”等一些大型超市,超市的繁荣促进了一方经济的发展,而芝英经济的发展,对永康经济乃至浙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而明确自己所要研究问题的社会意义和价值,为课题的学习研究注入了强大动力。
调查法。实施社会调查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第一步。社会调查具有开放性、探索性和实践性,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这一环节,教师的主要工作有三:
一是教师要指导学生搞好调查方案的设计。调查方案要实用,要有一定的弹性,应包括调查目标、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区域、调查人员的组织分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措施等内容。“从芝英超市的兴起看地方经济的发展”的调查方案,其调查目标是通过调查把所学的商品、价值规律、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经营者的素质等知识应用于实际,并在应用中提高能力,获取新知识,培养创新精神,认识到人民生活水平在改革开放中提高,国家在改革开放中富强;调查对象是居民、超市老板、销售人员、芝英税务所、工商所等;调查内容是超市销售商品的品种、质量、超市的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今后发展方向等。调查方法是上集市与他人交谈,进行问卷调查,走访各超市老板,进行实地调查。调查后要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地统计和分析,从中获取有利于研究问题的有效信息。二是教师要做好社会调查路线和地域的查看和协调工作,并与社会调查对象取得联系,使其理解、支持和配合学生搞好社会调查,同时要教育学生讲文明礼貌,注重安全与效率。如本课题的“管理”内容,小组成员到“金都”超市调查时,受到超市老板的热情欢迎,有问必答,向他们介绍了超市的经营理念、管理体制、营销手段等,叫学生到学校、社会上多宣传,还给了他们一些有价值的资料,学生们十分高兴,也增强了调查的信心。三是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获得的丰富的文字和数据资料进行深加工,运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方法,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并对实际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建议。如本课题“建议”小组成员通过对芝英超市的全面调查,认为超市要发展,要有更好的效益,就必须:一要创新管理,引导超市管理者打破家族式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二要打造品牌,进一步提高商品的科技含量,创精品,创名店,提高市场竞争力;三要提倡诚信。“诚信”不仅仅是一个商家的生存理念,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涵,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商家创市场难,保市场更难。因此,商家应树立并保护“诚信”意识,时时刻刻都不可以放弃“诚信”;四要扩大规模。经营者要加强连锁经营,向大中型超市发展。这些合理化的建议得到了各超市老板的充分肯定和重视。
三、撰写小论文,展示研究成果
小论文,是体现和反映研究性学习成果的重要形式。学生撰写小论文是一项综合素质训练,教师要指导学生以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态度来撰写小论文,学生对自己所收集的各种信息,对在社会调查中所获得的各种材料、结论,要按照“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原则进行鉴别、取舍,然后按其内在逻辑整合成文。由于许多学生刚刚接触研究性学习,不知道该怎样撰写小论文,所以教师首先要安排一些专题讲座,向学生介绍论文的写作结构、写作方法、写作内容等,同时,要召集课题组会议,由各研究小组对自己所研究的部分内容进行总结、交流,再由课题组的组长综合各小组成员的意见,确定一个写作能力和研究能力较强的同学执笔完成论文。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一种小组相互协作,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完成课题研究与总结的机会。小论文写成后,要邀请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论文答辩,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学术交流。课题组历经半年的时间,在完成论文后许多同学深有感触地说:“通过研究性学习,我们学习到了许多平时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而且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得到印证和丰富,体会到了做一件事的艰辛与快乐,也认识到了互相帮助、团结一致的重要性,虽然这只是我们的初次尝试,但更重要的是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和领悟,从而捉高了我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合作学习能力……”。
总之,在政治课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引导。有了教师的指导与管理,才能确保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可操作性,才能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就越高。所以要设计出一个科学、合理的研究性课题,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始终以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研究活动中去,要求救师要加强理论教学与指导实践相结合,使自己成为“研究型”教师;要求教师要博学多才,既要精通学科知识,又要对其他邻近学科关注和了解;要求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和督促,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不断提高政治课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冯新瑞.研究性学习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探讨.课程・教材・教法,2002(5).
[2] 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教育研究,2002(10).
[3] 刘焕林.研究在社会调查中进行.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3(7~8).
中学生消费情况论文范文3
关键词: 农村中学 时政教学法 探究能力
本着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广东全省较早开展了新课改,希望借此引领各学校及教师尽快转变教育教学方式,与时俱进,跟上时展的步伐,能够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而当前我省文化大省和教育强省的建设自然也离不开在基础教育阶段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而探究性教学的推进是开展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在经济总量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在发展的均衡性上还有好长的一段路要走。表现在教育上,地处粤北的韶关与珠三角的差距似乎有越拉越大的趋势,而地处粤北边缘的南雄乡下,这种感觉更加强烈。即使面对如此困境,作为在乡村完中教书育人的一线政治教师,我们在素质教育方面仍然进行了不懈的努力,通过这几年的尝试,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我们的困境
在地缘上与珠三角相比,韶关没有优势,偏处一隅的南雄更没有。由于经济上的相对滞后,教育投入不足,僧多粥少,教师待遇不尽如人意;而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绩效考核管理往往也是隔靴搔痒,更出于稳定的考虑,分配上最后还是大锅饭模式。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这也直接制约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种情况在经济欠发达的地方是比较常见的;由于教育招生体制的原因,各普高学校招生伊始就已分三六九等,缺乏竞争;目前我校生源基础较差,即使在这种生源状况下,我们学校招到的学生还是别人挑了又挑的;优秀的年轻教师也常常流失。所以在一所乡村中学全面推广新课改和探究式教学是有难度的,尤其上了一定年纪的老教师更是如此。因此,我们开展时政教学法的推广先选择高一的两个班来尝试。
二、我们对时政探究教学的认识
当今时代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用哲学上的一种观点来形容叫做“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因此,对当今时代的社会现象已很难用一成不变的观点来界定。素质教育和探究教学的任务恰恰就是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培养学生面对新事物新问题能够主动去分析思考,并能够想办法解决问题的素质。
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式,时政教学法同样要贯彻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的特征,是师生共同参与探究,双方良性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伴随着问题的解决,学生应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愉悦,让他们有一种想学习的冲动。通过参与探究学习,学生要学会以多种方式获得和分析信息,共享信息;在各种信息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动手能力并提高道德使命感,获得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三、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
在21世纪,面对汹涌而来的知识经济和创新大潮,教育工作者尤其政治教师要对这一时代大势有足够敏锐的观察力。过去,一部分农村中学政治教师习惯于照本宣科,一本老黄历念到底,知识结构和教学观念长期得不到更新;21世纪,教师必须面对这些挑战:教师走下神坛,传统天然的权威地位逐渐丧失;自身的知识和观念被学生与时代拉在后面;由闭门造车走向开放合作,观念、能力、知识结构上的不足带来自尊心上的阵痛。所以,要在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上有所突破,首先教师要突破自己,走下讲台,走近学生;走向学习,及时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更新自身知识结构和提高教育教学技能,从而使自己成为真正能驾驭课堂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探究学习的导师。
四、时政教育教学的推进在于合乎时宜
俗话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我们中国人向来也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在进行时政教学法的探索过程中,必须面对一些重要因素:本校的实际情况;这包括生源素质、学校软硬环境条件、学生获取各种信息渠道,等等。例如,我们政治科组每周在学校阶梯课室举行时政讲座,尽量选取平白易懂的话题,像两会、本·拉登、双转移等主题,这些对城市里条件好的学校和学生,早已耳熟能详了,即使不怎么了解,也可以通过上网、学校图书馆等渠道比较容易就获得这些信息;但在我们这里,由于地处农村,学校图书馆馆藏有限,学生上网不便,学生对外面发生的好多事情还只是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对此类话题学生是充满好奇和求知欲的;所以学生对我们选取的时政话题,大多很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借助学生的这种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在愉悦中接受新知识自然就水到渠成。每次在讲座之后的提问和讨论环节,学生也都积极参与进来,通过师生互动,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需要什么,也促进教师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学生通过共同参与,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而这比起班主任在班会课上苦口婆心的劝说效果要好得多,这难道不正是我们教育工作中苦苦追求的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吗?
五、时政教学的方式要多样化
过去的政治教学,往往给人刻板、枯燥、千人一面的印象。之所以造成这种结局,原因在于除了三尺讲台师生别无其他舞台;除了用一本教材一本教参向不同的学生传授相同的知识,没有更多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学习政治之美。
面对当今日更加包容开放的社会,学生要求有一个宽松的环境来展示个性,有更多学习活动共同来参与;对时代脉搏本应有更多敏锐嗅觉的政治教师对此不能视而不见。虽然,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我们会碰到学生问到我们没有准备甚至我们暂时不懂的问题,这对教师是一种挑战;但是,对教师这何尝又不是一个机会呢?这让我们有动力去学习更多东西;师生之间的互动,老师间的合作,学生以一种信任放松的姿态走近你,这时,你收获的比你在高高讲台上感觉到的,决不可同日而语。其实,我们真的应该用宽松、欣赏、共享的心态走进探究性教学和学习,当我们以一种轻松自然的姿态驾驭探究性学习时,蓦然回首,我们会发现教政治原来也那么有趣,学生原来是那么可爱和聪明。
因此,我们认定:时政教学一定要多样化。从高一到高二,我们先后采用政治宣传板报,时政知识竞赛,时政讲座,小演讲、小论文和小辩论等形式来开展时政教学,这些活动都定时定期开展。
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相当重要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缩短师生间的距离,积极地与学生建立友好的关系,获取学生的信赖。在情境创设、问题设计和探究路径的选择上,我们尽量选择符合农村中学生情智水平的话题和逻辑思路,让学生有话可说,想得出问题来问,有问题敢于问老师。假如问题是学生很陌生的,一看就拒人于千里之外,学生就会没有信心回答或者没兴趣回答;这种问题,虽然理论上合理,但实际价值却乏善可陈,这样既不利于表现学生的主体到位,又不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探究活动也就不能顺利进行。例如政治生活教材中每框题第一目都有许多探究情境材料,但其中有一些对农村中学生来说,并不熟悉甚至觉得很遥远。这时我们就有必要做筛选和材料的增补工作,选那些学生开得了口动得了手的情境材料,增加一些学生熟悉的当地社会政治生活素材;通过参与探究,让学生觉得政治生活离大家并不遥远,这样,政治理想教育才不会隔靴搔痒流于形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政治宣传板报开始由老师定主题,学生根据主题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资料,资料的整理,版式的设计都由学生完成,该项活动进行到高一第二学期时,教师就逐渐放手了,这时连主题都开始由学生根据近期时政热点来确定,教师只负责每次板报的点评和评比打分。通过这一活动,学生锻炼了动手能力,知道如何去获取信息、共享信息和分析利用信息,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大大提高;对每次板报的成功独到之处,教师都给予特别的提醒和表扬,学生既有成就感,在下次活动中更懂得进步。
在我所任教的两个班当中,每周进行一至二次课前小演讲,全班学生轮流进行,每次3人,每人2~3分钟。演讲时政内容头两次由学生自己定,后来就由老师根据当时授课内容来定,这样便于教师操作点评,也有助于学生主动去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学生经常有意想不到的精彩演讲,这时全班的气氛很容易就活跃了起来,这种效果是很多精心设计的导入课都达不到的。当然,这要求教师也要随机应变、顺水推舟,要有比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
在高一高二,学生自主学习和自由支配的时间相对较多,因此,在课后我们经常会布置学生写小论文,学期中间以班或者年级为单位,举行一些小辩论赛。小论文的撰写要求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资料,论文要言之有物但要精炼,教师评改和学生互评相结合;小辩论赛主要以班为单位,每学期举行4次;在班赛基础上每学期安排年级赛2次。大多数情况下,无论是小论文还是小辩论,都要求把教材内容和时政热点结合起来。比如美国次级债危机与消费方式、国际形势与阿富汗战争这样的话题,既是时政热点,又是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的教材内容。这样做,一方面通过素材的丰富增加学生对教材理论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政治教学的趣味性,让政治教学贴近学生和生活。
实践证明,通过小论文、小演讲和小辩论的有效开展,政治宣传板报和时政讲座的定期举办,以及经常穿插的时政知识竞赛,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热情。我们高兴地看到,参与这项教学体验的学生,明确了共享合作的理念,文字及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当他们学会用更加开放主动的态度来分析时事、正确看待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也进一步增强了继续探索时政教学法的信心。
参考文献:
[1]广州市教育局教学教研室.中学思想政治课型与教学模式研究.新世纪出版社,2002.9.
中学生消费情况论文范文4
关键词:偶像崇拜 自我意识 问卷调查 辩证理性 青少年
随着市场经济的大潮与网络信息媒体的合流,近年来诸多选秀活动与明星娱乐节目充斥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把偶像崇拜变成一种全民性活动,青少年观众被裹挟其中,极尽激情和疯狂,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久前,中国青少年研究机构连同媒体,对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地近3000名大中学生进行了“青少年偶像崇拜”的专题调查。结果显示有70%的人承认有过特别喜欢、崇拜某个明星的经历,有55%的人承认自己正在崇拜某个明星,其中10%的青少年表示对某个明星崇拜得难以自拔。学生们崇拜的偶像中,99%以上是影视界和体育界的“大腕”明星。
社会心理学认为,偶像崇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它特指基于“光环效应”而形成的社会印象和盲目的心理倾向,把个人喜好的人物看得完美无缺,从而导致高度认同、崇尚并伴有情感依恋的一种复杂的心理行为。偶像崇拜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理想化、浪漫化、绝对化。青少年往往把其偶像想象的完美无瑕,对偶像产生的浪漫的幻想和依恋,并对偶像报以绝对的信任,甚至把偶像当成神,这样便容易导致青少年的自我迷失;第二,感性化、情绪化、冲动性。许多人崇拜偶像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动机,甚至一些偶像崇拜到了“痴迷”的程度,使得偶像崇拜带有很强的情绪化倾向;第三,多元化、个性化、时代性。由于受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的影响,青少年的偶像崇拜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榜样崇拜,师长崇拜和三星崇拜。随着时代的变迁,偶像崇拜类型也由上世纪50-80年代政府树立起来的公众模范和榜样人物,转变为现如今的影视歌、体育明星,最近表现出的则是“民星崇拜”。
青少年的偶像崇拜与其特殊的人生阶段有密切关系。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青少年时期是个体由童年向成熟的过渡,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儿童发展心理学认为,在这一阶段青少年自我意识日益强烈,偶像崇拜是青少年时期的自觉意识与强烈情绪体验所表达出来的特殊现象。而当前的教育系统和社会的宏观环境将注意力聚焦在公共事业上,更多关注的是青少年的物质需求和成长结果,忽视了他们的精神和情感需求。与此同时,商业金钱观念对他们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媒体对娱乐的夸张渲染充斥在社会中,这些都导致了青少年偶像崇拜中的一些异常行为。
研究青少年的偶像崇拜行为,能有效疏导青少年的行为与人生价值观,使其更现实、更积极的面对并不漫长的人生道路。青少年的价值观、消费观念及正确的人生态度将影响着人的一生,正确引导青少年的偶像崇拜行为有利于社会的更加持续、有效、和谐向前发展。
国内外现有的关于这一问题研究还不够深入。为此,笔者以唐山市中学生为研究范围,组织了一次关于中学生偶像崇拜问题的调查活动。本次调查采用偶遇抽样方法,共发放问卷255份,回收有效问卷240份,回收率为94.11%。其中唐山一中80名(男生38名,女生42名),唐山二中75名(男生35名,女生40名),车轴山中学85名(男生37名,女生48名)。本次调查卷共设计了四类问题:第一类,涉及到被调查者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所在地等;第二类,涉及到崇拜人的个人特质,如对自己的满意程度、生活态度等;第三类,涉及偶像的特征,如偶像所在地,偶像特质等;第四类,涉及到崇拜的方式,如是否经常买偶像的海报、书籍,是否经常参加偶像的演唱会等。
在对调查问卷进行科学统计的基础上,通过广泛查阅资料,运用社会学的分析方法进行相关数据分析,最终获得以下研究结论。
一、不同性别中学生偶像崇拜行为特点的差异
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女生较男生而言更容易产生偶像崇拜行为,而且更为狂热。原因有二:一是女生和男生相比,面对的传统束缚和压力更大,需要摆脱束缚的愿望比男孩更强烈;二是女性比男性所面临的群体压力更大,更容易在从众的行为中寻求到社会归属感。在校园中,女同学们大多是结伴而行,很少单独行动,便能很好的解释这一现象。
在崇拜的偶像类型方面,女生多崇拜文艺明星,男生更多的崇拜体育明星、政治名人。这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紧密联系的,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国男性应有的责任性、才能性、领导性、名利性的特征;同时赋予女性小鸟依人、相夫教子、顾家的家庭妇女形象。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中国女性独立自主的形象层出不穷,但传统女性形象仍为主流,在传统文化的大势下,女性表现出的目标、价值观念、信念体系则依附于传统之上。
二、不同户籍的中学生偶像崇拜现状比较
调查显示,农村学生其崇拜的偶像在政治名人、体育明星或父母家人,城镇学生崇拜的偶像集中于文艺明星,这与他们的生活的环境差异有很大关系。在不同环境的相互作用下,个体表现出了不同的目标与价值追求。整体上说,农村的生活水平低于城镇的生活水平,娱乐休闲项目较少,而体育项目的开展局限性较少,像跑步、拔河类的体育运动几乎不需要什么资金投入。经济上的局限使得农村青少年更渴望成功,他们完成学业靠的是长辈的辛苦劳作,于是父母的形象在他们心中更显高大。
三、家庭收入状况对中学生崇拜方式带来的差异性影响
对于不同收入家族的青少年而言,停留于表层的崇拜模式(关注、效仿等)比例相差不大。而在购买相关资料、参加演唱会等方面则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家庭收入高的支出上多一些,但“辗转各地,追随行踪”的只是个别现象。中学生总体上采取的是较为理性的支持行为,消费基本上也是量力而行,媒体在中学生偶像崇拜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所以规范大众媒体尤为重要。
四、不同专业背景下中学生偶像崇拜类型的差异性
调查结果显示,文科生崇拜的多为政治名人,所占的比例为26%,理科生和体育生崇拜的多为体育明星,分别占到了24%和42%。文艺明星在艺术生崇拜的偶像中占到了41%的比例。从中可以看出中学生崇拜的偶像类型与其所学专业有很大的相关性。
因为各自学科的特点不同,在专业的学习互动中,形成了每个人在独特领域的价值体系,而每个领域内均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念,当这些价值观念内化到学生中后,获得了新的同一性,在这种背景下便产生了上述调查结果。
五、中学生偶像崇拜的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从调查中可以发现,有39.3%的中学生认为崇拜偶像是自己的休闲娱乐,30.2%、20.7%的中学生分别认为崇拜偶像给自己减轻了压力、朋友有了共同的话题,只有13.5%的人认为偶像崇拜浪费了自己的时间。总体看来,崇拜偶像并非洪水猛兽,一无是处,偶像崇拜在一定程度上给其生活带来了乐趣,也让他们减轻了压力和更有志向,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青少年社会化。
总之,对青少年的偶像崇拜行为,我们应辩证看待、理性对待。偶像崇拜有其阶段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生活阅历的丰富,当初的盲从和冲动,终将成为年轻人的美好回忆。偶像崇拜也有其必要性,要全面看待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积极影响和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不要一味地对这种行为进行指责,事实上偶像崇拜有利于调节心态,减轻压力。基于此,对于青少年偶像崇拜问题,可采取如下态度:
第一,宽容而不纵容,自然对待而非任其自生自灭;干预介入但并非粗暴剥夺、简单替化。应该帮助他们顺利地经历这个过程,不要人为地要求他们缩短或消除这个过程,否则最终他们会为此付出更高的代价。应该让青少年了解到人更需要认真地欣赏自己,做一个独立自由的自己。对其偶像崇拜行为进行干预引导时要注意方法,否则会造成冲突和疏离。消除不良偶像影响的关键在于找出替代性偶像,并非简单地一概追求社会楷模偶像。
第二,规范公众人物形象。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或社会知名度的人物称之为公众人物,特别是被大众传媒关注的人物(如明星、学者等)。公众人物的言行对民众来说可能成为一种替代性社会实践和体验,使公众间接地获得社会知识。特别是对青少年,他们往往把公众人物所表现出来的社会现象当成社会现实。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规范公众人物的言行,不当让公众人物放任自流,必须建立公众人物的职业规范准则,形成良好的舆论监督机制,加强对公众人物的道德教育。
第三,建立合理的文化秩序。文化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之间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建成一个社会环境。我国现在处于全面转型和过渡的特殊时期,文化商业性越来越明显,各种文化充斥市场。大众媒体在传承社会文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市场经济下,大众媒体为了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难免会寻求新闻效应,渲染名人轶事,尤其是对当红明星的扑风捉影。政府要加强大众媒体的社会效益取向引导,大众媒体要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要以正确舆论引导人。
总之,研究青少年的偶像崇拜行为,要本着从青少年成长客观规律出发的原则,通过对这种行为的规律性探索,从其心理因素和客观影响入手,对青少年的行为进行科学引导,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消费观念及正确的人生态度,培养合格的现代化建设人才,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持续、有效、和谐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皮亚杰.儿童心理发展[M],济南:山东出版社,1982.
[2] 安德列耶娃(苏).社会心理学(第四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3] 柳力平,青少年偶像崇拜态度与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D],2008.
中学生消费情况论文范文5
聊城八中校长宋兴华始终认为,一个学校要获得持续的发展,必须要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推行“二、二、六”教学模式
加快课堂改革
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八中积极借鉴一些名校的做法,结合实际加以创新,创设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互动探究式“二、二、六”教学模式。
加快课堂改革,活跃学生思维,全面达成教学目标,聊城八中研究制定了“二、二、六”教学模式并进行大力实施。模式的主要内容是:“两个始终体现”,课堂教学始终体现新课程理念,课堂教学始终体现以教学目标为中心的理念。“两个贯彻始终”,是因材施教贯彻始终,师生互动贯彻始终。“六”则是指教学过程的六个环节,分别是创设情境,激趣引学;揭示目标,明确任务;自主学习, 自主探究;合作探究,质疑解惑;教师点拨,引导归纳;训练检测,总结提高。新模式的运用极大地提升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二、六’教学模式凝聚着全校115名教师的集体智慧。这种模式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有利于提高全体学生参与程度,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和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宋兴华说。
在“二、二、六”教学模式的框架下,学校的不同学科又分别具有自己的特色:语文学科王老师的“讲学稿”,数学学科叶玉春、李玮老师的“三步教学法”,物理学科孙振英、郑纪真老师的“特色教学案”,化学学科以王丽霞老师为主的“层叠式教学法”,这些教学方法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形成了学校独特的课堂教学文化,推动了学校的发展。与此同时,聊城八中还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示范课、观摩课、研讨课活动。
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
近年来,在推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聊城八中积极探索,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面向全体,张扬个性,着力于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
翻开《聊城八中学生研究性学习小论文集锦》,“保护树木的重要性”、“大运河文化在聊城”、“低碳生活,从我做起”、“太阳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利用”、“中学生消费调查”……100多项课题,内容涉及环境、生物、物理、农业、经济、能源、政治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日常生活领域,初中学生俨然成了一个个小学者。
宋兴华介绍说,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从学习生活、社会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课题,让学生用探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个性发展、学会选择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天地。
“好的学习是学生主动、活跃地学习。”宋兴华说,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活动本身的魅力,达到会学、爱学的目的,去年秋季,聊城八中自主研发了学生学习行为的阶梯式操作系统。该表格由上课阶梯参考、预习阶梯参考、复习阶梯参考和作业阶梯参考四部分组成,每个表格由低到高又分为从A到E五个阶梯。学生们认真对照自己上一阶段的学习情况,看符合哪一阶梯,就在对应符号处画对号,然后再认真反思,在右下角写出自己下一步的奋斗目标。
学校进行了学生综合素质评定体系的创新研究,推出了注重学生终身发展,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的 《聊城八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量化细则》。其中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36项,每一项多少分,违反了扣几分,对班级有特殊贡献者如何加分都有具体规定。
针对学校的学生整体素质偏低的状况,学校提出了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享受成功的教育教学理念。对学生的鼓励性评价,她们从三方面入手:第一,丰富原有的评价方式。第二,扩展鼓励性评价的范围。第三,制定评价的等级标准。对学校进行的改革,学生们未必能很理解,但他们惊喜地发现,自己不是坏孩子,也不是笨孩子,只要努力一下,再努力一下,成功和荣誉都可以属于自己
学校名片
中学生消费情况论文范文6
当前中学生社团日趋蓬勃活跃,社团已经成为校园中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成为中学生实现素质拓展的重要载体。学生社团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要求,以共同的理想、积极的兴趣为动机,为了实现自身的需要或目的而自由结合的青少年群众性团体。
一、问题的提出
能不能把学生社团的文化与政治教学相结合,使政治教学方式更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又能够应对高考的要求呢?笔者带着这个问题进行探索,本文主要对这个方法的可行性从教授新课和复习方面结合几个社团进行探讨。
二、在教学过程实施的策略
1. 道南汉服社和文化生活教学的结合
(1)依据:道南汉服社名称上是强调汉服,但绝不只是穿着汉服出来展示一下而已。中国几千年的服饰文化,以及在展示的过程礼仪文化、思想理念都是想伴随的,如果是在节日穿出来的话,相应的文化习俗也是要相结合。所以道南汉服社是一个以汉服为载体,融汇各种传统文化在其中,又要与当今时代相结合的社团,这些与文化生活都可以相契合。
文化生活是高二的内容,这时候学生加入社团已经有近一年了,对社团活动比较了解,社团文化对学生也已经影响比较深了,而文化生活教材本身内容不多,很多都是图片或资料展示,从课堂教学自身来说需要讲授的不多。所以在新课上结合道南汉服社的活动不但可以让广大没有加入汉服社的同学了解到我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让整个课堂变得更丰满,也可以更深刻地领会教材里的内容。
(2)具体策略:文化生活教材本身的内容不难,除了理论性较强的一些内容由教师讲解外,大部分内容可以让学生来自主学习。每节课的内容根据具体情况提前分配给学生进行分工合作,由道南汉服社的同学负责提供资料和讲解,其他学生根据自己分配的内容选择资料、分析和整理资料,也可以自主补充一些内容。上课时根据教师事先分配的学生按照教学进度进行教学,由学生自己安排在课堂上的分享讲解的秩序,可以是汉服社的同学先分享一部分汉服社的一些活动和文化知识来导入,然后分配到的学生结合教材的知识进行分析、探讨。再由教师组织全班进行讨论,并对学生在新课的一些重难点进行解惑,最后教师和全班学生一起对本节课知识进行梳理、小结。如:在《感受文化的影响》这一框题,汉服社的同学先介绍一些汉服社的文化活动,在这些文化活动中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活动,在文化影响下人们的实践和思维活动。汉服社的同学在介绍的同时也做一些课件和文字图片视频资料,介绍完后教师稍微引领一下,由提前分配的学生把文化对人影响的途径、表现、特点进行分析,结合汉服社的活动资料来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主要起一个引导作用,最后由教师对依然有模糊的难点进行解惑及整堂课的知识小结。
2. 膳委会与经济生活教学的结合
(1)依据:膳委会主要是监督校园食堂服务,营造良好的就餐环境,反映广大同学对食堂工作和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维护广大同学在校园消费中的权益,在校园食堂与同学之间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而在南平一中江南新校区的管理相对比较封闭,学生主要的消费就是在食堂和小卖部。加入膳委会的学生,可以通过膳委会的工作来实践经济生活的知识点。
由于经济生活的内容主要是在高一上学期学习。高一上学期的学生相对而言还是新生,对校园不熟悉,对膳委会的工作更不熟悉,这时候在教授新课时结合膳委会的工作对学生而言还是抽象了些,所以主要还是在一轮复习时进行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