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个性化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作文个性化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作文个性化教学

作文个性化教学范文1

关键词:作文 个性化 批改

《新课标》要求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论作文,以分享与沟通见解”。青少年学生情感丰富,个性色彩浓郁,都有一个独特的心灵世界。只有学生从自己的生活感受和体验出发,才能使学生全身心地感奋和活跃,进入生机勃勃的习作状态。为此,习作就要指导学生把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原汁原味”地表现出来,正如冰心所言:“心里有什么,笔下写什么,此时此地只有我……微笑也好,深愁也好,洒洒落落,自自然然地画在纸上。”决不指导学生说空话、套话,不强加给学生高于生活的有“深刻立意”的价值倾向。鉴于此,教师批阅学生作文,就要注重个性化指导,尊重学生个性。“三阶梯四步骤作文个性化批改教学法”因此而来。

每次作文,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作文后,根据作文水平分成上、中、下三个阶层进行分类指导修改。属于立意、选材、布局等方面的指导,应侧重于“批”;属于语言、标点、错别字、书写等方面应侧重于“改”,由“批阅、修改、检查、讲评”四个步骤完成。

第一步是“批阅”,即教师作批语提示,勾画出问题,如错别字、病句等,最好不要越俎代庖,自作主张增删修改。

对第一阶层的作文,要“详批略改”,侧重于点拨指导,对缺点问题批注提示,批语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和可操作性,从学生角度去考虑、提出修改建议和方法,否则,学生就不能准确理解批语,有效完成修改任务。

对第二阶层的作文,降低一个层次做“适当的批和改”,根据实际问题而确定批和改的侧重点。一般侧重于字、词、句、修辞、语法等方面的批改;在组织材料、主题挖掘、布局谋篇等方面也作适当点拨、提出修改建议。

处于第三阶层的作文,字、词、句、语法、标点、书写等方面问题较多,侧重点应放在“指导修改”上,教师做修改提示,辅导学生修改。修改目标为语句通顺,消除病句、错别字等,能正确运用规范化语言表达思想感情。

教师在批阅作文时,要做一些批阅记载,以便讲评作文时援引写作病例,进行修改指导。

第二步是“修改”,即学生根据教师的批阅提示自行修改完善自己的作文。

学生拿到作文后,根据教师的批语和各种修改符号提示,认真修改完善作文。可合作修改,也可查阅工具书、翻阅资料自行修改,不清楚的地方请教老师,教师做耐心细致的辅导,特别是语法、修辞、语言规范化等方面。比如语言的规范化常常出现错误需教师辅导。曾有位学生作文时把羝羊头上长的“羊角”写成“羊各”,本地方言中 “角”读“ge”,当“各”字画上错别字修改符号时,学生便不会修改,经过老师提示才改成“羊角”。诸如此类的问题较为普遍,教师的及时指导尤为重要。

第三步是“检查”,即对学生作文修改的检查验收。

学生将作文修改完善后交于老师,教师逐一检查验收,对修改不妥的地方要求重新修改,或师生共同商讨,直至疑问消除为止。

第四步是“讲评”,即教师对本次作文训练的优劣得失作全方位点评,并推荐优秀习作、下水作文或精选范文进行讲评。

首先,教师根据批改记载,对普遍存在的优缺点进行总结,然后点评优秀作文、朗读下水作文或精选范文,以便学生学习借鉴。也可让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畅谈写作经历、创作感受和生活体验等,以供交流、学习。讲评完毕将作文发还学生,鼓励其相互传阅欣赏,互相学习借鉴,或建议专栏张贴、推荐报刊发表。

通过以上三阶梯四步骤作文批阅修改,一次作文个性化批改训练教学方可告一段落。

作文个性化教学范文2

一、回归生活,关注自我

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实现个体依照自身愿望和有效条件而得到解放和发展,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个性化的教育,做人和做事是素质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获得了丰富的经验、知识,这些知识、经验包括大量的观念、先见、另类框架等。写作是人们运用语言文字抒写思维成果的行为活动,从本质上说,写作不仅是个人情感的宣泄和抒发,而且是为交流思想、传播信息、进行精神生产的创造性劳动过程。所以,个性化作文教学要回归生活,关注自我。

有位同学在读书笔记中写道:幼年时代,我在幼儿园里,老是坐不住,老师骂我是多动症,小学里,常被妈妈说,我是得不了第一的低能儿,我也自认自已不是人中龙凤,对失败惶恐不安早就习以为常,我在“自我设限”中逐渐丧失了信心和勇气,渐渐养成了懦弱、犹疑、狭隘、自卑、孤僻、害怕承担责任、不思进取、不敢拼搏的习惯。庄子《逍遥游》云:“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鹏高飞九万里,那风就在它的下面,然后它才可以乘风而行。鹏背负着青天而无所拦阻,然后才开始向南飞行。看了《庄子》的学说,让我看到了成功与年龄无关,用好当前的每一机遇,重新开始,永远不晚。我要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只有这样,才有鹏飞万里的逍遥。

二、创意表达,呈现生活

每个学生在写作上都有某一方面特长,或擅长辩证地分析,或擅长生动地描绘,或擅长虚构或巧于结构布局等。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写作优势,鼓励学生在表达方式、结构方式等方面突出写作个性。教师的任务,不仅是引导,还有完善,要引导学生运用变化的句式以添文采。遣词造句生动活泼,修饰语、叠字运用恰当巧妙,句式灵活多样,长短变化,整散结合,语句流畅,就会使行文摇曳多姿,使表达效果得以增强。在作文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将单纯自我表白式的笔触转向各种社会现象,如焦点新闻、热点事件或重要人物的细致品评,转向对缤纷万象的社会生活的深层思考。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观察、感悟、思考和写作,在与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交流中激发感情,提高写作思维能力。学生全方位“摄取”生活的原生态,不但看到生活的“向阳面”,而且注意生活的“背阴面”;不但面对生活琐屑的表象,而且透视其蕴含的生活真谛和本质。让学生做“审美者”,但不要阻止他们做“揭丑者”。

三、有感而发,促进成长

把握时代的脉搏,笔端才有新“泉”涌出,才能写出富有新意的文章。以多样化思维对事物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因素、多变量的考察。不拘泥于某一个方向,某一个角度。同样一个话题,从相反方向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命题一定要把准当代学生思想的脉搏,捕捉他们的喜怒哀乐,让他们产生不吐不快的感觉。此外,命题时还可以参考学生的意见,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

如:有一次讲到对美政策时,有的同学引用了“三十六计,走为上”作发言,立即引来大部分同学的反驳。有个同学在笔记中写道:

孙武说:三十六计,走为上。当无计可施途末路时,聪明的孙武给自己留了退路——走为上。

假如在21世纪还用战国时的计策应付繁复杂的问题,我想三十六计远远不够。如果前三十五计解决不了困难,不妨跳过三十六计,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计策?

居里夫妇历经12年的实验,从几十吨矿物中提取了镭,只是因为他们坚信自己的方法有效,他们用的是第三十七计“坚持到底”;音乐家贝多芬双耳失聪,他能做的,只是更加疯狂地创作,他用的是第三十八计“扼住命运”;15岁的子尤经过无数次穿刺手术的锥心痛苦,仍然写出自己18年的人生感受——《谁的青春有我狂》,他用的是第三十九计“创造奇迹”。

……

孙武发明了三十六计,但并不表明你就不可以继续创造第三十七、第三十八计……所以,我们说,三十六计,走为下。

在作文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要针对学生个性,让学生在作文中大胆地写“我”之见,抒“我”之情,显“我”之趣,实现新课标中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个性和创新的目标。

四、生生互评,师生互动

作文个性化教学范文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大环节,真实、灵动、个性的表达直接决定着作文的质量,因而个性化作文教学成为作文教学发展的必然。

【关键词】

作文教学 真实 个性化 创造性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长期以来,不少小学生讨厌写作文,写出来的文章没有真情实感,抄袭、虚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说实话、心里话,写出灵动个性的作文。

一、引导学生留心观察,丰富作文的素材

现在小学生面对丰富多彩的生活却“无话可写”。翻开学生的作文本,同一题材的作文,往往面目相似,大同小异:写着急,总是“像热锅上的蚂蚁”;写高兴,非得“一蹦三尺高”;赞美老师,一定是深夜备课、雨中送伞;颂扬母爱,经常是生病陪护、夜里补衣……这些题材,这些语言,不是不好,但是缺少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真实体验,人云亦云,使作文的内容和语言失去了个性。

观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和起点,也是作文获得感性认识和积累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自然和社会。小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是随意的,不能做到细致地观察,教师可以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参观、游览、调查、访问等活动,或把观察的事物带入课堂进行定向观察,让学生获取写作的素材。当学生进入中年级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把观察的重点放在随机观察上,教会学生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一旦养成了随机观察的习惯,学生发现和捕捉生活的能力就会增强,头脑里的材料也会越来越丰富,作文时就会“文思泉涌”。

二、启发学生真实表达,抒写平凡的生活

小学生写作文贵在一个“真”字。应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做到写熟悉的人、事、景物,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

但是,许多学生往往认为身边的生活不值得写。其实,我们的生活虽然平平淡淡,缺乏“血染的风采”,也许难觅“改革的风流”,但绝不缺乏“平凡的风情”。青松的四季长青是平凡的,有人却能感受到它的傲骨;小草的漫山遍野是平凡的,有人却能欣赏到它的顽强;蚂蚁的成群结队是平凡的,有人却能注意到它的合力;蜜蜂的采花酿蜜是平凡的,有人却能欣赏它的执着。教会学生认识平凡生活中的真正价值,我们才能指导学生写出不平凡的文章来。

三、帮助学生打破常规 ,拓展个性的空间

现在许多时候,小学生作文是封闭的,这就造成学生习作的种种顾忌:怕离题,老师不高兴;怕材料不新,老师不给高分;怕语言不美,层次不明,怕字数不够,老师会批评。学生绞尽脑汁地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自然难以写出个性化的文章来。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帮助学生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给孩子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呢?

1.宽松命题,培养自主拟题的意识

给作文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改变过去命题作文一统天下的模式,增加半命题、无命题的自由作文。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可以不出具体题目,只是确定一个大致范围,让学生在这个范围内自己拟题,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内容写。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抒发真情实感,使文章内容充实,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有效地改变学生“怵头作文”和“移植作文”的现象。

2.自由抒写,张扬尽情表达的个性

作文个性化的基本内涵是“自主”“真实”“创新”。我们提倡学生学会自己独立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善于采用新的表现方法,具有新的风格,写法可以不拘一格。教师在整个写作过程中的最大作用就在于调动和保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努力创设一种更为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信任每一位学生,并给以明确、具体、有效地指导和帮助。

3.多种评价,强化写作成功的体验

作文个性化教学范文4

在哲学范畴内,“个性即个人的独特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它是个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这种个性观与人的主体性紧密相连。”[1]个性抒写就是个性表达。创新的基础在于个性的凸现,而个性展示是创新教育的源泉。《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发展个性和特长的教学新要求,明确提出“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表达力求有个性、有新意。”[2]个性化教育问题的提出,体现了语文教学中尊重个人价值和个性自由发展等人文主义内涵,摒弃了传统作文教学中“命题、立意、写作、评改”的束缚,提出了作文教学中不压抑个性、尊重学生个性、彰显学生个性,积极引导,保护发展等要求,为引导学生作文健康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新颖的尝试,网络信息技术下搜集资料的便捷、高效,利用博客(Blog,QQ空间等)写作的随意性、利用网络平台建立的多元化的评价平台等,都为个性化作文教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一、利用网络加强阅读欣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关注个性的教育强调主体性的发挥,“自我意识的存在是个性对于主体性的彰显”[3],因此,主体性是个性的核心内涵。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及多读文学名篇精品是提高中学生作文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汲取前人思想的精华,体会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和社会生活,同时也可以从优秀的文学经典名著中拓宽视野,开阔思路,汲取创作和创新的源泉。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写作基本功在日常教学中应结合阅读训练,阅读训练也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环节。阅读训练首先要从中学语文教材上编选的经典文学作品开始,对于古今中外、评时论事的文章,可以在语文课堂上进行精读,不仅讲解文章“立意、结构、思想”的独特之处,还要引导学生对文章语言个性、作家艺术个性的把握;其次是对相关篇目的延伸阅读,即泛读,开阔学生视野,背诵、摘抄名言佳句,积累写作素材,为形成自己的作文个性起到启蒙的作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也注重要求学生摘抄优美的名言警句、名篇名段等,但往往受时间、阅读量、摘抄速度等条件的限制,而且这种积累费时费力,也并不一定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在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师命题、当堂完成等局限,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应当设置写作范围,鼓励学生搜集资料、认真思考,根据日常经验进行升华提炼。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网络阅读和搜集资料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搜索自己需要的资料,也可以在日常训练中将阅读的名篇名句、名人名言做摘抄整理,网络复制粘贴的快捷可以为学生搜集资料节省大量的时间;另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将搜集的资料整理归类上传至班级博客群共享里面,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计划,每学期末确定下学期学生阅读书目,为学生开出书单,除了长篇小说在假期前布置给学生阅读外,将中短篇小说、散文作品、优秀中学生作文选等整理成电子文档,放置于班级博客群共享,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又可以节省大量查阅、搜索的时间,让学生通过网络资源使学生的阅读系统化。同时,根据作文教学需要,对于需要进行阅读的书目和作品,教师在学期中也可以随时补充班级博客群内容,以使资料更加完善。 

通过网络为学生开具书单,推荐学生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是引导学生个性发展的第一步。教师除了在假期前、学期中定期把一些文章推荐给学生外,还要在日常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声音等媒介为学生讲解所选择的作品在选题、立意、篇章、结构等方面的个性特色所在,特别是对优秀中学生作文,要选取3-5篇进行讲解,启发学生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指出该篇文章的个性特色是什么,学生作文应该从哪些方面找出自己与众不同之处,进一步引导学生作文的个性的发挥。比如在讲解欣赏冰心的《荷叶、母亲》时,对比分析的《我的母亲》,同样是赞美母爱,冰心的作品细腻柔婉、语言优美动人,形成了独特的语言个性和表情达意的特色,而作为理论家的在回忆母亲的作品中,则感情深沉内敛,语言平实质朴。在具体教学实例的选取中,可以比较朱自清和俞平伯的同题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同时代作家同游秦淮河并写作同题散文,可以带领学生在领略名家美文的同时,感受不同作家的写作个性。面对如诗如画的秦淮河美景,朱自清因对时事、国事满怀忧思,表达的是一种既留恋又无心享受的矛盾心理,文笔朴实质朴,感情真挚热烈;而俞平伯先生则善于在写景与抒情之中抒发对宇宙万物的哲学玄思,置身于六朝金粉、美景如画的秦淮河上,他虽然被秦淮河的夜色所陶醉,但所感的“不是什么欣悦,不是什么慰藉;只感到一种怪陌生,与怪样的朦胧”,因此行文表现得冷静、理智,给人一种空灵而朦胧的感觉。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文章应从什么方向确立自己的个性,避免陷入“人云亦云”“千人一面”的窠臼中去,通过欣赏学习,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起到诱发个性的作用。 

二、通过网络多媒体,引导学生感悟生活,形成创造性思维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未经加工的艺术品。因此对于中学生作文来说,必须立足生活,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中指出,“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流个不停”[4]。从个性出发的写作,强调的就是写作回归生活、关注自我,只有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才能写出真正有个性的文章。 

(一)在作文教学情景引入中让学生感悟生活 

生活千姿百态,学生丰富的日常经验主要来自生活中的积累,在日常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倡导家校合作,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带学生走向社会,关注社会万象,了解社会上各个阶层的生活、不同人物的形象特点等;带学生走进大自然,让学生了解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日月星辰、风雨雷电之美,感受四季变化之美,感受动植物独特而顽强的生命力。与此同时,面对千变万化的生活,在网络环境下,要利用多媒体将学生基于经验和时间不能一一感受的生活在情景引入中呈现出来,通过网络传播的时效性,将学生无法亲身经历的生活呈现出来,使学生获得第一手的感性认识后,再进行名篇佳作的教学引导,学生将已有经验与作品美感相结合,有助于激发学生个性化的写作思维,为个性化作文的产生奠定良好的基础。网络以其多样化、及时性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只有让学生自由抒写对生活的独特体验,才能写出独具个性的作文。 (二)通过QQ群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思想的碰撞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美国在经历了20世纪60年作危机之后,把写作看成是“自我放纵”,日本的“日常作文运动”则强调学生在作文中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自由发表意见。目前我国中学作文教学中之所以出现“千文一面”、个性缺失等问题,除了过去作文命题中存在的机械化,对立意、结构、布局等要求的“八股文化”等问题外,主要是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没有给学生提供各抒己见的环境,课堂时间的有限性阻碍了传统作文教学中学生个性的自由发挥。网络环境下班级QQ群、博客群的建立为学生之间的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便捷的条件。教师预设写作范围,针对某一事件、某一社会现象将作文布置下去,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资料,约定时间在QQ群上自由发表意见,激发学生对热点问题与热点现象思考的热情、参与讨论的热情,教师要适时进行启发引导,不评判对错,保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最后进行总结,通过思想火花的碰撞、教师适当的引导,创设学生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受到启发的环境,从而为创造性思维的发散、多向度思维的形成及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利用网络优势,充分开掘学生作文个性 

通过对近五年来中考作文题目的考察可以发现,作文日益从传统命题作文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开始注重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展示,充分尊重学生个性,采用的多是话题作文形式,通过设置多元化思维方式的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性、创造性思维。作文范围更加贴近生活经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经历、体验、见闻等个人化经验,或展开叙述,或抒发感情,或虚构某个故事,或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只要选取合适的视角,就可以在作文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作文个性。那么网络环境下的中学作文教学,为教师和学生都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视角,对学生作文个性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一)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学生写作个性 

在网络环境下,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诸如听音乐作文,学生可以根据歌曲,描绘画面作文,这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通过播放关于母爱、感恩的音乐,引导学生思考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呵护和关爱,回忆生活中爱的点滴表现,在写作时激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具有感染力的作文;通过网络看新闻,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新闻、关注社会形式、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深入思考,对某些社会现象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激发创新性思维,发扬独特的个性。学生作文个性化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学生、家长共同配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不管对时事评论是否正确,都要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参与意识予以肯定。俄罗斯在作文教学中就特别注重学生思想要有个性、观点鲜明,“我可以不赞成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在引导课型的作文训练中就更要给学生创造发挥个性的空间,创设多种写作途径。 

(二)利用博客作文,让学生的才情与个性进一步彰显 

与传统限定时间的课堂作文相比,网络环境给作文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活力。通过博客(Blog,QQ空间)写作,写作环境相对自由,博客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既是最具个性化的情感领域,又是作文展示、交流的平台。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博客上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自己的心情感悟,摘抄名言警句,转载美文名篇,既可以为写作积累素材,又可以通过小练笔锻炼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水平。最重要的是,在博客的管理与写作中,让学生明白写作来源于生活的道理,培养他们在作文中写真实、讲真话的作文品格,而“真实、真情、真话”是培养学生作文个性的首要环节。 

另外,学生利用博客写作,作文完成可以随时上传,让老师和同学们欣赏到。相比课堂作文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博客的文章已经具备了艺术品的要素,不管是写作、修改还是上传,因为面对的受众增加了,学生的写作欲望、被认同与肯定的欲望被激活,加之网络表达方式的自由,学生的才情与写作动力更容易被激发出来。 

(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诱导学生个性 

相对于传统作文单一的评改方式,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学生有了个人作文博客,就会不断关注自己的作文被其他同学或老师关注的情况,也可以随时了解到其他人对其作文的评价和建议,有利于学生根据评价意见进行多次加工和修改,养成作文修改意识。在有同学作出评价和访问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会开展起来,在频繁的互动中,学生就能学习到别人作文的优点,并逐渐意识到自己作文的不足,并进行修正和提高。相应地作文鉴赏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既学生知道了什么样的作文选题新颖,构思精巧,语言精练,想象丰富……通过参与作文评价,学生提升了自我的写作水平,也提高了自我的鉴赏水平。 

另外,通过在校园网建立“优秀作文展示”栏目,定期推送优秀学生作文在校园网发表,或者教师对学生的优秀文稿推荐到各级报刊发表,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巩固写作教学的既有成果。 

近年来,网络以其及时性、便捷性影响着中学作文教学,通过利用多媒体,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开阔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此同时,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通过QQ群自由的辩论、促进了思想碰撞与交流,丰富了学生多元化思维,而博客的写作模式促使了学生作文的个性张扬,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进一步强化了学生作文的个性化成果。因此进行有意识的个性抒写作文训练,使他们萌发出独特的创见,培养学生的作文个性。教师应积极地指导,使之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本文系“国培计划”河南省示范性综合改革项目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3]严仲连:主体性是个性存在的核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04). 

[2]教育部编: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文个性化教学范文5

什么是作文个性化?简单的说,就是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能自由地写作,学真实的文章,写出的文章新颖。“自主”“真实”“创新”“健康”是作文个性的基本的教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达到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可见,作文是学生心灵的释放,我们每位教师要用心地培养每颗稚嫩的心,这样的作文教学才是个性化的教学。

1 自主

就是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选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不受过多的外部干扰。重视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如我布置了以“蜡烛”为话题进行写作,有很多同学首先想到的是从“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角度来立意,但是有位学生看到蜡烛的火焰总是随风摆动,他认为人不应该象蜡烛一样,让别人掌握自己的命运,应该学会自控。这位学生在思想品质上表现出了自己的个性。同样,在以“春天”为话题的写作中,不必要都是赞美春天的风细雨、花红柳绿,也可以从春天细菌繁殖旺盛、蚊虫滋生、易患感冒等方面去构思。写出自己的思想和个性。

2 真实

即要求说真话、实话,心理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而每个人又都是一个真实的有个性的独立的个体,他存在于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一个人,不论是思想的,还是行为的,内隐的,还是为显的,都具有独特的,与众不同的那一面,即个性。学生也是这样,尽管他们多数时间在校园里,教室里度过,学的是同样的课程,面对的是同样的教师,但是于先天的、家庭的、环境的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学生不相同,表现出显著的个性差异。这种个性差异是形成个性化作文的基础。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真实准确的表现人、事、物,使其必真的再现呢?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这个问题。

2.1 关于写人的真实。首先要对人物进行仔细观察,深入思考。不仅要了解这个人的外表,还要洞悉这个人内心世界。其次,在写作时,要恰当对人物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进行描写。

2.2 关于叙事的真实。第一,是注意选材,选择感受最深的材料,选择的材料要蕴含主题需要的因素,选择真实典型的材料。第二,行文时要以小见大,有人认为,只有写大人物或惊险的事,文章才生动,才能吸引读者。

2.3 关于处理好“真实”与“虚构”的关系。我们知道:作文是可以虚构的,生活却不能杜撰:“小说是可以虚构的,散文必须真实。”这是文体写作的基本要求,所谓“真实”,也不可简单地理解为对具体生活毫不走样的摹写,而是指所描写的故事、情境符合生活规律,符合人之常情,可被人们理解和认可。

总之,逼真地再现人、事、物,准确地反映现实生活,需要靠真实的感受和生活的描写来实现,真实是文章的生命。

3 创新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即言别人之未言,发别人之未发,想别人之未想,写别人之未写,要不断追求新鲜的东西,人无我有是创新,人有我变是创新。

创新首先讲独特。对学生作文来说,就是要求观察事物要有独特的视角,思考问题要有独特的方式,表情达意要有独特的手法。比如《仰望》多数人见到题目就想到“天空”。怎样才能避免雷同呢?变换视角,力求独特,从仰望的客体“天空”发散开去,就会找到无数个仰望对象,从中找出一个独特的对象去写,不就可以做到求异创新了吗?除了变换客体,还可以变换主体。这一变又能变出无数个新视角,写出无数个新内容。这样去写还会“千人一面,千人一腔”吗?

创新还要讲究深刻。深刻是一种思维品质。具备深刻思维品质的人,其思想比别人更深邃,见解比别人更独到。人云亦云,只是一种现象,其实质是思想不够深刻。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或追根求源,或层层剥笋,或逆向反推,总之,要的就是一个“深刻”,有了这个“深刻”就有了个性。

4 健康

所谓健康就是要求追求品位、追求格调。在个性化作文中,仅有了前面的三点要求还不够,个性化作文还要求健康。如果说自主是解决个性化作文的动力。真实是对作文的材料要求,创新讲的是多样性,那么,健康就是追求品位,追求格调,真实的内容也许是恶的、丑的,而多样性地并不仅仅是图个五光十色。前面这三个特征还必须有健康这一条来约束。否则,个性倒突出了,可写出的东西为人不齿,令人作呕。那么教师如何用心去开垦学生的心田,让这里长出不同的桃李,让个性化的作文在这里结出硕果呢?

首先,教师必须是一个有思想有个性的人。教师要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境界。“不拘一格”就是包容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各种思想观点,各种风格特点采取包容的态度,特别是对那些不合自己心意的观点和风格更要宽容一些,使其有一席之地,得到教师的充分尊重。教师不能以自己的是非标准衡量所有的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当然不是提倡怪异,但个性往往和叛逆有一定的血缘关系,有独立见解常常伴随对传统的否定,教师与学生常常维护传统与否定传统上产生分歧。如果教师不采取宽容的态度,学生的观点就很可能被教师扼杀掉,如果对其宽容,哪怕学生的观点有点偏激,我们也还是要宽大为怀的话,学生的个性就会得到尊重和保护。我们教师应该从不同角度来看待事物,尤其善于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事物。了解学生喜欢什么,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研究21世纪的学生和以前的学生和自己做中学生的时候究竟有什么不同,这种变化是进步还是倒退。我个人认为,现在的学生,他们在很多方面比老师强,教师也要向学生学习思想,要看到教师自身的先天不足和思想生活空间的狭窄,我们要拓展自己的空间,要与时俱进。

作文个性化教学范文6

一、注重积累,孕育写作情感

文章来源于生活,学生的作文是否有创新意识,取决于知识面的宽窄,生活经历是否丰富。

现实的语文教学,学生除了阅读教科书外,阅读课外书刊很少,他们参与的各种活动和社会实践也很少,见识少,视野受限,使他们在作文题材、立意、结构和语言表达技巧上无法创新,这也难怪学生写出一些改头换面的平庸文章。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生活,积累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帮他们走出“选材取材窄小”的天地,破“中心立意统一”之路,在感受丰富有趣的生活中,积累知识,孕育创作情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让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习惯,拓宽视野,积累知识,丰富语言为写作奠定扎实的基础,我鼓励学生到校阅览室读童话、儿歌、优秀作文、科普知识等书籍,对自己感兴趣的名言警句、文章的篇段内容等摘于自己的本子上;我还在每节课前,让学生在两三分钟内,讲述一个短小精干的故事或学校社会上发生的新鲜事。训练他们创作思维,语言表达效果。此外,通过这种学生举办故事会、诗歌比赛等活动,丰富他们的生活,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敲开学生创作之门。

二、贴近生活,发展学生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自我表达”就是走出内心,吐肺腑之言。与人交流要以心换心,诚恳相待。这两点都以“真”为基调。“真”是写好作文的起跑线,也是作文的生命,写作文一定要倾注真情,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反之说空话、假话、吹牛话,就倒不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就不会有自己个性的作文。

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少一些限制,多一些自主。如写记人的文章,可写某人的天真、幽默、爱唠叨、贪吃等。记事,学生可写快乐的事、讨厌的事、意外的事等。这样,能让个性不同,作文水平有差异的学生发挥其特长,化难为易,把真实的情感自然外露。

文教学要紧密贴近人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获得创作素材。为此,教师应有计划地、因地制宜地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直接面对大自然,触景生情,会很自然地产生一种表达的强烈欲望。如,在金秋季节里,教师带领学生到野外寻找秋天。学生置身于美妙的大自然中,湛蓝的天空白云飘移,田野里黄澄澄的麦子一望无垠,林中金叶纷纷飘落,鸟雀登枝高唱,在这样的情景中学生自然会有强烈的倾吐欲望。如果让学生写秋景,学生会把亲身感受倾注笔端。“秋风送金,人间喜。秋风是黄色的,吹得麦子一片金色;秋风是绿色的,吹得油菜绿如玉;秋风是红色的,吹得人们的脸儿红彤彤的......”这闪着个性情感的火花跃然纸上,自然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绪中表达了真情,同时他们的个性也得已充分的施展。

作文教学中,我还充分发现学生的写作特长,一旦有,及时给予激励,让个性作文火花闪现。一位学生写“鲜花献给谁”,这位学生把鲜花献给一名罪犯,希望罪犯重新做人。这种创作构思新颖、诱人,讲评时,教师给予学生表扬,以此拓宽学生选材的范围。对学生的作文,一些学生擅长人物肖像描写或景物描写,一些学生擅长人物心理活动描写,一些学生擅长在语言表达上的准确、逻辑等。我都对他们进行表扬,让个性作文张扬。

三、激励评价,提高写作水平

作文讲评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应着眼于人,关注学生个性和潜力。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做硬性的统一,标准因人而异。对优秀档次的学生讲评,重在观察、思维方法和写作技巧上点拨,并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其有更好的个性作文在现。对作文档次低的学生,讲评则在观察、字、词句等基础方面指导,希望他们增强信心,挖掘内在潜力,写出好文章。对于在立意、构思、表现手法上富有个性的作文以及作文中表现出来的哪怕是微小的闪光点,教师都要给予其表扬,使他们尝到创作的甜头,更好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