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点管理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特点管理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特点管理论文

特点管理论文范文1

(一)在直接规定类的内容教学中,指导学生自学教材的方法。

根据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对直接规定的教学内容,既不宜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或类推、转化,也不能由教师硬灌。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呢?我认为要做到“四个结合”。

1.读说明与读例题结合。如五年制第三册的“混合运算”第一课时,在回答了教材上的四个两步式题(24+8-6,3×6÷9,47-10+5,28÷7×6)的运算顺序之后,阅读下面一段说明:“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并让学生结合上面的复习题作出解释。在此基础上自学下一段说明:“为了便于看出运算顺序,可以写出每次运算的结果。”并结合例1∶47-12+5,对这段说明作出解释。

2.读书与操作结合。如“毫米、分米的认识”,这两个单位的实际长度是已经规定好了的,学生一读就懂,因此可采用自学课本的方法进行。但是要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掌握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又必须通过操作来完成。本课时可分三个层次进行。第一层,让学生自学第一自然段,明确为什么要认识毫米、分米,激发求知欲望;第二层,边自学课本边操作,认识1厘米=10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第三层,让学生边自学课本边操作,认识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3.读书与讨论结合。有些知识或方法,教材上的叙述比较概括,学生较难理解,可采用读书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来学习。如“时、分的认识”例2(读出钟面上的几时几分),由于说明比较概括(钟表上时针刚走过数几,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个小格,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几分)。可让学生边读边讨论,通过讨论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述出来:时针刚走过数几,就是几时多,多多少,看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个小格就是多少分。这样虽然比教师讲解用的时间多一点,但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能力得到了培养。

4.读书与练习结合。如“小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在复习有关旧知识后,先自学例1,待学生读完例1后,教师出示一根米尺,分别指着4分米、7分米处,让学生回答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几米,1米9分米写成小数是几米,并说明理由。接着,用同样的方法学习例2;再自学例2下面一段结语,并分别举出几个整数、几个小数的例子。最后自学小数的读法,并出示几个小数让学生读出来。这样避免了填鸭式的满堂问,省时高效。

以上四个结合,并不是每次学习只用其中的某一个,有时是几个结合同时使用。像上面所述的几时几分的读法,实际上是读说明、读例题、操作、讨论同时用上。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具体内容选择指导具体的学习方法,并注意与其他方法相互配合。

(二)在起始探索类的内容教学中,指导学生基本的思维方法。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和要求中指出:“结合有关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这段话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初步学会上述的思维方法。而起始探索类的教学内容又是引导学生学会思维方法的极好素材。如“长方形面积”一节,首先,用“直接测量法”量出一个长方形面积,然后,依次出示下面四幅图,并提问:怎样较快地说出面积是多少?如果列成算式怎样列?

(附图{图})

(附图{图})

最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上面四个长方形的面积与边长有什么关系?从而抽象、概括出长方形面积=长×宽。这样在直接测量的基础上,利用四个图形,逐步由直观到抽象,概括出面积公式,不仅理解了公式的由来,而且得到逐步抽象的探索思维训练。

应用题教学也是如此,开始也需要利用学生最熟悉、最喜爱的事件来感知数量关系,或者借助实物、模型的演示来感知题目中所叙述的问题情境,理解抽象的数量关系,经过一定数量的练习后,可把实际问题抽象概括为叙述简练的文字题或数量关系式。

(三)在发展变式类的内容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特点管理论文范文2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特点

目前,通过各种派生技术进行组合设计,市场中已出现了数量庞大、特性各异的衍生产品。主要有:1衍生工具与基础工具的组合。如期货衍生产品与基础工具的结合,即有外汇期货、股票期货、股票指数期货、债券期货、商业票据期货、定期存单期货等形形的品种。2衍生工具之间的组合,构造出“再衍生工具”。如期权除了以基础工具为标的物之外,也可和其他衍生工具进行组合。可构造出“再衍生工具”。如期权除了以基础工具为标的物之外,也可和其他衍生工具进行组合。可构造出“期货期权”、“互换期权”一类新的衍生工具。3直接对衍生工具的个别参量和性质进行设计,产生与基本衍生工具不同的衍生工具。如期权除了“标准期权”之外,通过一些附加条件,可以构造出所谓“特种衍生工具”,例如“两面取消期权(binarydoublebarrierknockoutoption)”、“走廊式期权(corridoroption)”等。金融衍生工具中具有无数种创造派生产品的技术,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衍生工具的价值受制于基础工具

金融衍生工具或者衍生产品是由传统金融产品派生出来的,由于它是衍生物,不能独立存在,其价值在相当程度上受制于相应的传统金融工具。这类能够产生衍生物的传统产品又称为基础工具。根据目前的发展,金融基础工具主要有三大类:1外汇汇率;2债务或利率工具;3股票和股票指数等。虽然基础工具种类不多,但是借助各种技术在此基础上都可以设计出品种繁多、特性不一的创新工具来。

由于是在基础工具上派生出来的产品,因此金融衍生工具的价值主要受基础工具价值变动的影响,股票指数的变动影响股票指数期货的价格,认股证跟随股价波动,这是衍生工具最为独到之处,也是其具有避险作用的原因所在。

(二)衍生工具具有规避风险的职能

金融创新能够衍生出大量新型的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投放在金融市场上,强有力地促进了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传统的金融工具滞后于现代金融工具,表现在其都带有原始发行这些金融工具的企业本身的财务风险。而且,在这些传统的金融工具中,所有的财务风险都是捆绑在一起的,处理分解难度相当大。随着把这些财务风险松绑分解,进而再通过金融市场上的交易使风险分散化并能科学地重新组合,来达到收益和风险的权衡。

(三)衍生工具构造具有复杂性

相对于基础工具而言,金融衍生工具特性显得较为复杂。这是因为,一方面金融衍生工具如对期权、互换的理解和运作已经不易;另一方面由于采用多种组合技术,使得衍生工具特性更为复杂,所以说,衍生工具构造具有复杂性。这种情况导致金融产品的设计要求高深的数学方法,大量采用现代决策科学方法和计算机科学技术,它能够仿真模拟金融市场运作,在开发、设计金融衍生工具时,采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同时也导致大量金融衍生新产品难为一般投资者所理解,难以明确风险所在,更不容易完全正确地运用。

(四)衍生工具设计具有灵活性

金融衍生工具在设计和创新上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这是因为可以通过对基础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各种组合,创造出大量的特性各异的金融产品。机构与个人参与衍生工具的目的,有三类:一是买卖衍生工具为了保值;二是利用市场价格波动风险进行投机牟以暴利;三是利用市场供求关系的暂时不平衡套取无风险的额外利润。出于各种复杂的经营目的,就要有各种复杂的经营品种,以适应不同市场参与者的需要。所以,衍生工具的设计可根据各种参与者所要求的时间、杠杆比率、风险等级、价格等参数的不同进行设计、组合。因此相对其他金融工具而言,衍生工具的设计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五)衍生工具运作具有杠杆性

金融衍生工具在运作时多采用财务杠杆方式,即采用交纳保证金的方式进入市场交易。这样市场的参与者只需动用少量资金,即可控制资金量巨大的交易合约。期货交易的保证金和期权交易中的期权费即是这一种情况。财务杠杆作用无疑可显著提高资金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但是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带来巨大风险。近年来,一些国际大机构在衍生工具的交易方面失利,很大程度上与这种杠杆“放大”作用有关。

(六)衍生工具交易具有特殊性

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集中性,从交易中介机构看,主要集中在大型投资银行等机构进行。美国目前占了全球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相当比重,但是在美国3000多个金融机构中,只有300多个从事此类交易,而且其中10家大型机构即占了交易量的90%,可见交易的集中性。二是灵活性,从市场分布看,部分交易活动是通过场外交易方式进行的,即用户主要通过投资银行作为中介方参与衍生工具交易,投资银行代为寻找对家或直接作为交易对手个别进行,这些交易是非标准化的,这说明金融衍生工具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二、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管理

90年代以来,全球几乎每一场金融风暴都与金融衍生工具有关。在巴林银行风波前后,国际上曾发生过多起因金融衍生工具交易造成巨额损失的事件。1994年,美国奥兰治县政府由于从事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失败,造成20多亿美元巨额亏损,不得不宣布破产;美国大卫阿斯金投资银行,由于预测利率走势失误,损失了6亿美元;因衍生工具交易,日本东京证券公司损失了32亿美元,德国冶金公司损失18亿美元,中国万国证券公司损失了15亿美元。据统计,1987—1995年7月,见诸报端的这类重大损失多达113则,总计亏损162亿美元,其中80%的事件是1994年以来发生的。虽然,近年来衍生工具市场出现了一系列重大亏损事件,但衍生工具仍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方法之一。美国某金融研究机构最近向数百名最终用户调查他们对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看法,80%的人认为,金融衍生工具成功地为他们提供了套期保值,60%的投资是有盈利的,只有11%的人说赔了钱,约50%的人认为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管理、健全有关法规已迫在眉睫。

(一)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程序

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是指经济主体通过对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分析,选择相应的手段,以最小的成本,努力消除或减轻资金流动中不确定因素的消极影响,以达到最优目标的过程。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分为三个程序,它包括风险的分析、方案设计、实施和评估。

1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分析

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分析就是认识和鉴别金融工具交易活动中各种损失的可能性,估计可能损失的程度,它是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决策的基础。由于金融衍生工具风险具有普遍性和损失大等特点,故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识别和分析十分重要。(1)分析各种因素。①分析哪些项目存在金融衍生工具风险,受何种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影响。②分析各种资产或负债受到金融衍生工具风险影响的程度。通过对因素的分析,管理者就能够决定哪些项目需要加强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并根据不同的风险制订不同的管理方案,以取得最经济、最有效的结果。(2)分析金融衍生工具风险成因。通过对风险成因的诊断,就可以分清哪些风险可以回避,哪些风险可以分散,哪些风险可以减轻。例如,贷款对象引起的信用风险可以回避,企业业绩引起的证券市场风险可以分散等,从而作出相应的决策。(3)进行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衡量和预测。衡量风险的大小,确定各种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相对损失及紧迫程度,并对未来可能发生及其变化的趋势作出分析和推断,为决策提供根据。进行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衡量和预测,可以通过制定模型等进行。

2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方案的设计

根据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分析,确定了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的目标之后,就必须考虑风险管理的对策,拟定防范方案。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的对策,基本上可划分为控制对策和财务对策。所谓风险控制对策,是指管理者采取某些控制措施来减少可能出现的损失,主要包括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分散、风险转移等。所谓财务对策,是指管理者使用某些财务措施来处理可能发生的损失,包括风险的财务转移(如保险)和风险自留等,对不同的风险可以采取不同的对策。在选择恰当的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对策时,必须确定每一种对策或组合对策的成本和其他后果,探索和拟订各种可能的方案,为了使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取得最好的效果,管理者必须根据各种风险和因素的特征、经营目标、经济环境、技术手段等特点,对拟订的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然后再综合比较和分析,从中选取最理想的方案。

3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的实施和评估

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方案确定后,必须付诸实施,实施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的效果和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过程中内在风险的大小,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在执行决策的过程中,对决策的评估也是相当重要的,通过评估,可以检测一定的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措施是否收到预期的效果,也可根据需要随时调险管理对策,以适应变化了的实际情况,达到进行风险管理的目的。

(二)完善风险管理制度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经过曲折复杂的发展过程才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其中既含有沉痛的教训,又有成功的经验,并且从正反两个方面进一步丰富了国际金融衍生工具市场风险管理的经验。

1形成有序的市场机制

发展金融衍生工具市场,首先必须深刻认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风险管理关系市场命运,是市场兴衰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欲求市场健康发展,根本大计是形成一个有序的市场机制,这是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从失败到成功的基本经验,也是各国衍生工具市场发展实践的共同经验。国外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发展实践证明,任何一个有序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基本条件。(1)市场制度的稳定性。市场制度稳定是指市场制度不会因各种风险而受到威胁,甚至在发生严重危机时,也能采取应变措施补救。(2)市场交易的公正性。市场对所有参与者都是公平的,不应受操纵,也不允许欺诈和不正当竞争,信息是公开的。(3)市场运作的规范性。市场运作的规范性是指市场运作既是有效率的、流通顺畅的,又是在统一规则下有序进行的。(4)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障性。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障性是指市场对投资者的合法收益要给以法律上、市场运作上的保障,使投资者的收益能按时、按量进入帐户。金融衍生工具市场运行,达到上述基本条件,才能赢得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市场才能发展。但是,上述四项条件的形成和确立,首先都是取决于对风险处理的能力。如果市场本身缺乏风险管理制度,显然谈不上市场的稳定性,市场不稳定,就难以正常有序地运作,市场公正性也必然会受到影响,更保障不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2对会员实行严格管理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风险管理的对象,主要是对会员实行严格的管理。国外对会员实行管理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1)资产控制。期货交易所对会员进行资产控制,并不是看会员注册资本多少,而是看其是否拥有与其交易部位相适应的流动资金数额。所以世界各国普遍根据会员的类别,如本户会员(自营)、经纪会员、非结算会员、结算会员(各国会员结构不同类别、名称各异)及其在交易中带来的风险程度,规定出会员必须维持的资本净值。会员用于期货的净资本过多,意味着其持有的仓位过大,风险过于集中。对此,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明确规定:结算会员的调整净资本达到分隔客户资金的6%时为预警水平。当结算会员净资本逼近预警水平时,每月必须受到主管单位的监督,甚至个别情况实行每日监督。实行上述规定后,许多国家的期货交易所和结算公司还按照会员的净资本,规定出会员每次为客户或公司进行交易的合约数量,称作持仓限额,依此作为监督会员的依据。(2)保证金管理。保证金一般是根据一定时间的价格波动幅度和会员的借贷信用状况,同时考虑结算方法和时限后确定的。但是,各国的实践表示,确定一个比较合理的保证金水平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许多国家在执行过程中经常根据市场的实际价格波动情况而出必要的调整。例如,香港期货交易所推出恒生指期货价格波动600点为参数的,1987年崩市事件期间价格大幅度滑落,保证金水平却未作及时地调整,结果吃了大亏,事后汲取了教训,价格波动幅度较大时,便及时调整保证金水平。各国在具体做法上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净额保证金办法(买入同卖出17金融衍生工具特点及风险管理合约轧差后的仓位净额),采用这种办法的期货市场较为普遍。另一种是总额保证金办法(买入与卖出合约相加后的仓位总额),目前实行这种办法的只有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纽约商品交易所和香港期货交易所。(3)实行结算会员基金。实行结算会员基金,是近20年来在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价格波动起伏较大的背景下,对会员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其目的是让制造风险者集体承担市场风险。美国在开始推行时,称为结算会员信用担保金,之后许多国家也相继实行这种管理方法。例如,新加坡实行了结算会员共同契约制度;香港是在汲取股市教训之后作为一项重大改革措施而实行会员基金制度的。在如何确定提取比例方面,各国做法不尽相同,但实践证明,推行结算会员基金对于增加结算保证能力、严格会员管理是很必要的。

3完善结算制度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风险管理的基本条件是建立完善的结算制度,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是以少量保证金为保证的信用交易,其本身潜藏着高倍数风险。金融衍工具交易开始,就意味着风险的发生,首先是通过结算反映出来的,而且规避风险也是通过结算进行的。因此,实行风险管理应主要依靠结算运作系统进行。但欲要结算系统有效地运作,就必须从制度上做出周密的安排。这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科学周密的设计。金融衍生工具结算涉及内容既包括保证金、每日结算,又包括会员监督和财务保证,设计时既考虑各项内容构成的要素条件,又要注意彼此之间的联系。在结算运作方式上,既要适应已经上市合约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金融衍生工具种类的延伸;同时还应注意市场内外相关条件,尤应注意国际间金融衍生工具结算方式的衔接。国外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发展实践表明,建立金融衍生工具结算制度,有两项基本原则是必须遵循的。第一,设计结算制度的根本出发点,应是从有利于对风险的防范、规避和控制出发;第二,维护保证金、每日结算、财务稽核和财务保证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提高结算系统整体抗险能力。许多国家都是按照上述原则和市场细分的特点,普遍形成了一套保证金与每日结算紧密联系的双向运作系统,其运作程序大体是:客户保证金交与经纪人,然后由会员经纪人或非结算会员以及本户会员交与结算会员,最后由结算会员交与结算公司(所)构成担保或附属担保,每日结算会员在结算公司的合约,根据当日进仓及平仓的相对数结出合计,并计算出会员翌日开市前应向结算公司(所)交付或收取的结算额。实践证明,这样一套结算运作系统不仅有利于分层控制,减缓风险积累程度,对于提高结算系统整体抗险能力也是十分有效的。

4建立合理的结算机构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运行,关键在于建立符合风险管理要求的结算机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结算机构不应是一般的财务会计机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交易集中,每天成交数在万计的合约,金融衍生工具价格瞬息万变,大量的资金在投资者、经纪商、会员、结算会员以及结算机构之间频繁流动,如果仅依赖交易双方或者一般财务结算部门办理结算,显然是难以胜任的。国外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和发展,才终于找到了既适合结算运作,又能满足风险管理要求的金融衍生工具结算机构模式。这种结算机构模式的基本特征是:直接介入交易,充当买卖双方结算的对手,并承担结算风险和财务保证。各国实践证明,只有以这样的结算机构为核心,才能构成上述的结算制度有效地运作,防止亏损的累积,又可通过财务稽核及时察觉运营和财务上的漏洞,从而为财务安全提供保证。同时也有利于对市场风险实行水平控制。所以,世界各国都将以这种结算机构模式为核心的结算制度,视为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运行基石,并以此作为评价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

5实行法制化管理

特点管理论文范文3

电影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当下后现代社会的语境中,后现代主义电影作为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合流

的产物应运而生,它往往与消费社会的商业逻辑和高度发达的科技媒介联系在一起,秉承了后现代文化平面化、无深度感、商品化、复制化的特点,模糊了高雅与世俗、艺术与生活经验的界限,对已有的电影从表现内容、反映视角、框架结构和镜像语言等方面进行着解构和疏离。“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种革命性的电影类型,它拒绝真理的绝对性和客观性、拒绝现代主义的宏观叙述,否定上帝即作者/导演本人式的叙事,采取不相信一切、重新审视一切的态度对崇高感、悲剧感、使命感进行颠覆和疏离”i。

二、后现代主义的内涵

后现代主义“就其理论建构而言,后现代主义没有统一的模式,甚至没有套相互连贯的观点,它不过是众多观念的无序组合”ii,后现代作为一种新的世界观,一种新的精神与价值体系,一种正在重新建构的把握世界的方式,其特征是多民族、无中心、反权威、零散化、无深度。后现代主义对神圣性、秩序、常规、传统甚至一切概念、符号都深感怀疑。它不仅怀疑浪漫主义的乌托邦,怀疑现实主义的真实性,甚至也怀疑现代主义所包含的各种剧烈的感情:焦虑、孤独、无法言语的绝望和形而上的追问。对于后现代主义来说,任何深度都是人们为了某种目的而强加给现实的,因而是可疑的。于是,对深度的拆解、消解,就成为了后现代主义的典型特征。

三、中国电影的后现代特征

(一)消解“元话语”

利奥塔在《后现代状态》中认为“元话语”和“宏大叙事”没有意义,并指出今天是消解“元话语”的时代。在第五代导演那里,还是张扬主体性的,影片的内涵层大于叙述层,至少是能指和所指的对称或呼应。而在新生代导演这里,自我意识是个体化的,主体精神是萎缩甚至分裂的,热衷于自我情感的把玩,个体经验的书写。王小帅《冬春的日子》、管虎《头发乱了》、章明《巫山云雨》等影片屏蔽了宏大叙事,也拒绝先锋姿态,但是作为一个从理想年代走出来的个体,面对现代化的震惊,仍然无法掌握命运与人生,他们被都市逼迫“自我退隐”。发展到如今,连第五代的影片如《十面埋伏》也从那种“高调”的姿态中走下来,一再地出现个人与集团的冲突,或者说与信念的冲突,个人的感受没有被遮蔽,反而被呈示甚至渲染。以“重返个人”的方式与“巨型话语”在某种程度上拉开了距离,顺理成章地走进世俗的小叙事。观众在这种讲述语法中,以狐疑的眼光打量着个体与团体乃至国家的关系,怀疑个体做出牺牲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甚至浸染着某种自恋的情绪。

(二)叙事的断裂

古典电影和现代电影的框架结构遵循“三一律”的基本思想,以理性作为叙事基础,认为所有细节只有在被编织进合乎逻辑的因果关系中才能形成一个无懈可击的完整影片文本。在中国传统电影中,叙事结构一般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贯穿全片,有一条明显的叙事主线,沿着这条主线,故事慢慢展开——开端、发展、、结局,电影导演按照故事的因果联系,通过剪辑把不同的镜头连贯地接在一起,成为一部完整的影片。而在“第六代”电影中,传统的思想观念与艺术观念被冲击了,叙事结构由几个过去的或现实的或想象的小故事与片断组合而成,解构了传统电影情节叙事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电影由非因果、非逻辑的画面、时空串连在一起,抛弃了因果主导的缜密的理性叙事,追求碎片化的形象。

《北京杂种》在叙事结构、影像风格上都与传统电影迥然相异,影片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顺序结构,不断穿插几个主要人物的一连串零碎场面,相互交替切换,这种零乱的、无主体性的语言形式对观众的欣赏习惯形成很大冲击。男青年不停地在楼上楼下穿梭,不停地找人,不停地打电话,不停地换电话亭,不停地在电话里述说,说的颠三倒四、没有逻辑,能听懂的只是他不停说着的“没劲、特没劲”,再就是他与朋友搞摇滚乐、喝酒、打架、与异性鬼混。这种结构文本的方式,明显体现着后现代主义艺术追求,以混杂、拼接和不确定性原则建构作品,其目的是用画面的凌乱化表现生活本身的非原则化和荒诞化。

(三)视觉的奇观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影经历了某种深刻的转变。这种转变主要体现为从“叙事的电影”模式,向“景观的电影”模式的转变。英国社会学家拉什直接提出,“叙事的电影也就是写实的电影,服从于电影自身的叙事性(文学性或话语中心),而景观的电影则相反,它关注的不是叙事成份,而是场面、画面的视觉性,因此,电影的逻辑发生倾斜,叙事让位于画面,景观支配着叙事。叙事电影是现代主义艺术,而景观电影则属于后现代电影”iii。后现代电影利用景观真正实现了“假的比真的更真实”的原则,用现代电子媒介的高科技手段寄托对人类现存困境和未来世界的深深忧虑,它们提供的影像世界作为我们当下生活的一部分构成又加重着后现代生活现实与虚拟、历史与假说的混淆,为大众通向想象的乌托邦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它在镜像语言上往往给人造成巨大的视觉冲击,而其途径有二:一是拼贴的碎片;二是极致的特技。

影片中迷离的色彩、跳动的结构、个性化的造型、摇滚的节奏、情绪化的人物是导演表达思想的一种方式,让观众通过最直接的感官本能体会到似曾相识的生活经历,满足了体验的。一些“第六代”导演还在他们的影片中运用了多种多媒体视听语言:如Flash、DV纪录片、MTV、话剧等,以及超广角镜头、晃动镜头、动荡不平衡构图、装饰性影像、主观化色彩、MTV节奏等视听语言技巧,使“第六代”影片的风格更加多样化,给人造成一种视觉迷乱。

《妈妈》采用一种极为新颖的剧作结构形态,影片打破了对故事片和纪录片的常规理解,把两种影片在结构上杂糅在一起,给观众形成全新的感知经验。影片在虚构故事进行的同时,不时地插入一段段现场采访的纪录片段,让被采访者直视镜头讲述自己的内心感受。而且这种插入经常不依靠叙事上的转机,随意性极强,在整体结构上的不断跳切,使观者不断地在“入境”与“间离”中变换视点和位置。

四、中国电影的后现代价值评判

(一)正面价值

如果后现代仅作为一种文化思潮或艺术现象来说,它不仅是一种在理论与创作实践上的新探索,而且它还代表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它所倡导的多元、平等、边缘等精神特征给中国的文化界带来了一股清风。后现代主义反对哲学、科学对知识的垄断,反对“精英文化”,为人文社会科学争取领地,形成现代人文主义的狂飙突进运动,把目光投向“现代人不愿了解和关注的事物”iv,投向边缘者、被忽略者、非中心者和被剥夺权力者。这种倾向对于市民社会,特别是对于渴望实现自身价值又在现实中不知所措,并由此产生焦虑的青年人,对于转型期在利益调整中的失意者和彷徨者有着巨大的震撼力量。后现代在当代中国的流播,使我们能够保持中国与世界最新文化的密切接触,使当前文化与艺术理论的构成在日益商业化的社会氛围中具有相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同时也使得带有后现代特征的电影文本为我们提供了一份新鲜的经验。

(二)负面效应

后现论同时也有着一些重大的局限。后现代主义有其不可克服的离心力和涣散倾向,具有不容忽视的破坏性和销蚀性。它试图拆解历史连续性的巨大锁链及其终极归宿,涤除好些被认为永恒的东西;以话语领域的多元化摧毁历史的同一性,对传统价值符码的“解码”。从文化价值的层面向游戏层面滑动,“由文化批判而形式结构,由形式结构而直觉表现,由直觉表现而对象摹仿。”v。

对后现代思潮的不恰当的认同,在目前的中国社会和文化环境之下,往往导致这样的结果,即或是沉湎于所谓“后现代”的话语游戏和风格,对商品化、零散化、世俗化的现状完全心满意足,对万事取“潇洒走一回”的无所谓态度,满足于历史现成样式和风格的复制与搭配。电影创作采用戏拟、反讽、调侃等叙述手法,做着后现代式的拼贴游戏,对中国电影的“现代性神话”进行了无情的拆解,使得有些国产电影以“躲避崇高”、“消解神圣”为目标,颠覆了二元化的叙事模式,破坏了统一完整的时空结构;更为严重的是,它直接消解了中国电影中的“启蒙”与“救亡”主题,从而消除了影片原有的深度模式,消除了影片所负载的意义、信念和价值,没有道德教化带来的“超我”压抑,没有现实苦难带来的“自我”焦虑;追求的仅仅是一种游戏的,而这种,是以对中心价值的消解换来的,是以对现实、历史的表象式攫取,而不是深层次关照所换来的,无深度的创作使作品失去了深层空间而极度“平面化”,人们从中读到的只是一个由世界和生活的碎片拼凑而成的,由影像堆积而成的平面化的构造,从而消解了对本土文化中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也消解了批判精神,最终的结果是滑向价值和意义的虚无。

五、结论

后现代语境下的电影文化将纯粹审美经验与日常审美经验、现代与传统、艺术与高科技熔合,呈现出斑斓多姿的瑰丽景象。这种高雅与通俗文化之间的渗透与融合使电影展现出的多元化追求,也是对人们对文化多元化消费与欣赏的一种回应。在当今人们对文化消费需求的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这种电影文化在城市市民精神生活中起着出日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倪万.中国后现代电影创作的本土化特征[J],求索,2007/10,第44页

[2]张哲.浅谈后现代语境中的中国电影文化[J],电影文学,2008/02,第65页

[3]ScottLash.sociologyofPostmodemism,London:Rutledge,1990,P151-155

特点管理论文范文4

[关键词]人本原理管理原则人本管理

“以人为本”是现代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和理念,它强调的是人在组织中的主体地位与主学作用,进而强调要围绕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实行管理活动,以人的知识、智力、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内容的人本管理是人本管理发展的新阶段,它通过采取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能力,从而实现能力价值的最大化。人本管理强调人的核心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各领域的管理哲学和管理实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本原理也将被赋予新的内容。

院校是个特定的社会组织,受国家和社会的委托,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地方。教师的教育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体,知识水平和道德修养,以及对学校教育目标和教学规律的正确认识与科学态度,人是学校教育活动和学习活动的主体,教育者是人,受教育者也是人,学校一切活动都是由人而展开的,也是为人而开展的。因此,学校管理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人本原理是充分发挥师生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首先,院校是一个集体,需要团结协作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不论是院校还是任何团体,人本管理的内涵应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以情感为纽带,建立相互尊重、理解、团结、协调、合作的人际关系,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主动精神和责任感,促进他们素质、身心、能力、知识等方面发展和创造潜能的发挥;第二,处理好领导、部署主导的关系,在自觉自愿实现自主管理,创设和谐愉快、健康向上、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积极互动的教育管理氛围;第三,尊重每一个人,为他们搭建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使具有各种差异的个体得到整体提高。

一、院校管理教育中应当遵循的几个原则

1.人本原则

人是第一资源,因此,一切管理都应该以做好师生的工作,调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人的自身价值为根本。挖掘潜能、积极进取,创造一个使教师、学生热心工作,心情愉快,关系和谐的工作学习氛围,在实现组织目标过程中,使个人价值得到发挥,这就是人本管理。

2.激励原则

满足师生的各种需求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物质需求的满足是必要的,没有它会导致不满,但仅仅满足物质需求是不够的。管理的主要任务在于调动人的积极性,而积极性的源泉是需要得到满足。因此,院校管理中不仅要满足大家的物质需要,还要满足大家的精神需要,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开展教育管理工作,这是激励原则的根本含义。

3.目标原则

现代管理心理学强调,目标决定动机,动机决定行为,行为趋向目标,目标完成满足需要,然后又产生新的需要、动机、行为、目标。掌握了这一规律,管理者就应对下属,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最大限度发掘人的潜能。

4.民主原则

主要特点之一是自主性,即在决策过程中充分发挥群众作用,实行“群体决策”,通过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更好地判断误差,综合大家的知识、信息以提供尽可能多的方案,有利于找到满意的决策方案,从而更好地承担任务,通过集体决策,充分发扬民主,就能使确立的目标为大家接受,井为实现目标而自觉地、尽心尽力地工作。

二、工作中贯彻人本原则应注意的问题

1.正确处理好需要

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大家的需求结构,尽可能地满足其合理需要,因为需要是人的行为的积极性的源泉,个体需要产生以后,井不一定都产生动机,但是人的需要是个复杂的多层次的结构系统,其中有优势需要和非优势需要之分,而只有优势需要的满足才会转变为行为推动力。因此,要努力调动大家工作的积极性,就必须能满足大家的优势需要当然,人的需要,有正当的需要,也有不正当的需要管理者对部署正当的需要尽可能去满足,对不正当的需要应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批评教育。

2.实行民主,树立主人翁意识

管理的对象,是管理的主体,要保持同志式的合作关系,正确认识被管理者在管理中的主人翁的地位。有重大决策,有权审议管理措施,有权监督领导,可以提出建议或批评意见。因此,建立民主管理体制,应广泛征求意见,有计划的执行实行民主检查,充分吸收反馈意见,对其执行的结果进行集中总结,从而充分利用大家群策群力地把单位管好,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3.要知人善任,扬长避短,合理组合,量才而用

对教师的管理的根本任务是选好人、用好人,调动人的积极性,要充分去了解,要能敏锐地发现人才,井做到才尽其用,避免大才小用或小材大用的失误。

4.协调好关系,处理矛盾,创造团队意识

特点管理论文范文5

关键词电力监管基本特征

1西方电力监管制度的基本特点

1.1电力监管机构的设置和属性

国外电力监管主要有两种典型的模式,一是独立的电力监管模式。以英美为代表的以及受英美法系影响较深的澳大利亚和南美国家大多数采取的是单独设立监管机构模式,集中监管职能于一体,监管机构独立于政府部门,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中立性。二是非独立监管模式。日本以及1998年以前欧洲大陆法系国家(如法国、德国等)总体上采取监合一的监管模式。

在独立监管模式中,由于中央和地方监管机构的关系不同,又存在着两种类型:其一是垂直监管模式,即成立一个全国统一的监管机构并设立若干分支机构进行监管,如英国、阿根廷、新西兰等国家只设立国家电力管制机构,根据电力管制的实际需要,在各地设立若干办事机构。其二是分级监管的方式,采取这种方式的国家一般如美国、澳大利亚等联邦制国家。

从发展趋势上看,电力监管机构普遍由政府行政部门的直接监管向独立、专业化的监管机构方向发展。很多原来采取政监合一或由政府部门直接监管的国家,纷纷分离政监职能,建立独立的专业性监管机构。

1.2监管职能

随着电力市场的逐步完善和市场功能的发挥,各国电力监管体制改革的总趋势是区分竞争环节(发电和售电)和垄断环节(输配电),放松竞争环节的经济性监管,加强自然垄断环节的网络接入监管、价格监管以及安全、环保和普遍服务等非经济性内容的监管(社会监管)。监管改革的理念是在竞争环节充分发挥市场功能,监管主要集中在垄断环节,使得监管的对象和内容均集中,以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和效率。对竞争环节的经济性监管,不再实行以往严格的准入和价格管制;监管的目标是鼓励公平竞争、防止市场的垄断、保证公平、有效竞争的市场秩序;监管的具体内容和手段是行业准入(此处对准入的监管主要是审查企业的资质、是否符合环境要求和技术要求等,而不是限制进入的准入管理)、股权结构、环境保护、服务质量等。对垄断环节——输配电的经济监管,主要是网络开放、输配电价、服务质量等,其中输配电价格和网络的公平接入是监管的核心。社会性监管则主要是对涉及技术(如系统规划、运行)、安全、消费者利益、清洁能源发展、污染物排放、环境保护、普遍服务等方面进行监管。

另外,监管职能由保护性监管向激励性监管转变,此特征更多地体现在监管的核心内容——输配电价格监管上。

但是,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阶段不同,电力改革的目标选择和改革重点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发达国家在电力市场成熟、电力供给大于需求的前提条件下,改革的重点是价格的激励性监管,以改进企业的经营绩效、提高行业运行效率、降低电价和提供多种服务;发展中国家却面临发展电力、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等任务,电力改革的重点是要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吸引新投资以支持电力行业发展。

1.3监管的监督制衡机制

许多国家监管的监督制衡机制由如下四方面组成:

一是实行政监分离。政府各部门负责政策和规划的制定;监管机构执行政府政策,对电力市场进行日常的、专业化的监管。政策制定职能和监管职能的分离,避免了监管机构既是政策制定者又是执行者的弊端,有助于约束监管机构的权利和减少决策失误。

二是法律授权。监管机构的设置及其监管职能得到法律和监管规则的框架下,依法监管,从而避免了监管机构滥用权利。

三是透明度。透明度的实现主要表现在:清晰地描绘监管机构的作用范围;公开其决策机制;明确的制定监管规则和仲裁争议的程序;公布其决定以及作出决定的理由;将监管机构的行为和被监管者的履行行为定期向公众报告;规定有效的上述机制;将监管机构的行为和工作效率报告提交给外部检查人员进行详细地审查。

四是争端解决机制。一般采取仲裁和司法两类,如澳大利亚的电力法庭。

综上所述,现代电力监管机制具有如下特征:独立性;政监分离;放松经济监管,加强垄断环节及社会监管;法律授权,依法监管;有效监督和制衡机制。

2国际经验与现代电力监管体制构建

2.1立法先行的国际经验及其借鉴

综观世界各国电力改革首先得出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要以法制建设为先导,在科学的法律框架内卓有成效地开展监管制度改革。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工作十分庞大,且立法过程较长,而传统监管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电力监管体制改革紧迫性的要求,使电力监管体制不可能经历一个较长的时间再进行改革。因此“行政法规先行而后立法”被认为是一种可行的方式,统筹规划、分部实施,最终形成电力监管的法律体系。但法规必须尽快公开化、透明化,这既是监管机构所需,也是被监管的市场主体所需,没有竞赛规则的比赛无法进行,而参赛者不熟悉竞赛规则的比赛,亦是不可能公平进行的,也就是说,“立法先行”的原则必须遵守。修改和完善《电力法》,既要高层建构,又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作为一级立法,新修订的《电力法》应该在政府综合部门主导下,制定电力监管的具体规则,其内容应该包括电力监管机构的地位、性质、行为准则、职能、权限、监管产生的责任和后果等以及电价监管的原则、价格控制的方式、上网条件、服务的质量标准、企业准入许可的条件和审查程序、仲裁机制等。

2.2独立的监管机构与职能定位

能否建立独立、专门的电力监管机构是解决目前政府管制中存在的政监不分、政企不分、监管职能不清的根本途径,也是决定现代电力监管体系能否公正、透明、专业化运行的关键因素。监管机构的独立性体现在即要独立于政策制定部门,以减少政府为达到短期政治目的而行使自由裁决权所造成的风险;又要独立于受监管主体,避免监管者与被监管者的利益高度趋同,以保证规制的公正性。

从国际上看,许多国家在建立电力市场、引入竞争的同时,都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专业监管机构。从发展趋势上看,电力监管机构普遍由政府行政部门的直接监管向独立、专业化的监管机构方向发展,很多原来采取政监合一或由政府部门直接监管的国家,纷纷分离政监职能,建立独立的专业性监管机构。

2003年2月24日由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出台,明确了“电监会”有效履行职能所必需的职权和应承担的职责,标志着我国电力工业管理体制由传统的政府行政管理向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依法监管的重大转变,也标志着电力行业深层次的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迈出实质性步伐。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2.3激励性价格监管制度的建立

目前对于垄断环节的价格监管,国际上最常用的措施是由保护性监管向激励性监管转变,所谓价格的保护性监管即过去广泛采用的投资回报率的价格监管工具。由于被规划企业只是简单地将自己的绩效成本和投入要素费用转嫁出去,其所产生的“A-J”效应,导致受规制企业过度资本化以及激励机制被削弱,使企业效率普遍低下。根据新管制经济学的理论,由于规制机构与被规制企业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因此涉及到规制者与被规制企业之间的委托——博弈问题。与之相对应,最高限价的价格监管是一种新的规制工具,也是最典型的剩余索取合同。它是在考虑了物价指数的前提下,对输配电价格实行最高限价,此最高限价并非长期固定不变,而是定期进行调整,通常是逐步下调的。监管机构提前制定下一阶段的最高限价,要求输、配电公司在所要求的时间内,其输配电价格必须低于最高限价。这样就对被监管者创造了一个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激励机制,故而称其为激励性监管。其意义在于,当监管机构与被监管企业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时,通过赋予垄断企业更多利润支配权的方式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信息租金,以取得提高生产效率的激励;同时赋予被监管企业在不超过价格上限的情况下自由调整个别价格的灵活定价权,以提高社会配置效率。这一激励性的价格监管方式,最早于1984年由英国运用于电信业,然后逐渐推广到其他国家,在电力、天然气、供水、等产业中都得到应用,目前已成为西方最有影响的规制方案,除此之外,除了价格上限规制这种方式外,西方理论界还提出了其他的激励性规制方案,主要是特许权竞争和标尺竞争。实践表明,这些激励性规制的实行使企业受到了利润刺激或竞争性刺激,对于促进削减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及资源配置效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我们在构建电力监管体制时予以参考。

3结论

构建区别于传统政府管电体制的现代电力监管体系是我国电力工业市场化及提高电力产业效率的重要制度保证。对于我国当前的电力监管制度的改革来说,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的电力监管制度改革的经验,逐步改进和完善政府监管制度,是我国现代电力监管体系建立的方法,也是监管制度变迁的路径之一。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计划经济的惯性和原有制度基础的缺陷成为现代电力监管体系建立的制度,因此,监管制度的变迁需要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制度模仿和创新。

参考文献

1(美)戴维·M.纽百里.网络产业的重组与规

制〔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垄断产业改革与重

组的理论与规制研究”课题组.构建现代电

力监管制度的建议,2001

3冉永平.“探索全新管电模式——访国家电

力监管委员会主席柴松岳”〔N〕.人民日报,

2003-3-26

4世界银行.中国电力部门管制框架研究报

告.中国电力行业监管国际研讨会,2001

特点管理论文范文6

从高校物业的使用类别看,高校物业可以分为:教学办公科研型楼栋物业、学生公寓物业、教职工住宅小区物业、文化体育类物业、服务接待类物业等,除教职工住宅小区物业外,其它物业产权基本上属于国家所有或极少数企业法人所有。高校物业的基本情况决定了高校物业的性质,与社会上一般物业管理相比有如下特点。

(一)高校物业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政治任务

一般而言商住物业的管理主要是为住户创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实现物业的保值和增值。高校物业管理的目标主要是为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协助提升高校的对外形象。这样高校物业管理一定程度上就不完全遵循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如学生吃及住的管理属于学生生活综合管理的范围,涉及社会安全稳定,其服务费用价格等有些由政府物价部门审批,不完全按照市场规律运行。校园治安维护、校园环境的综合管理涉及到校园的校风、学风等问题,是一个综合的社会稳定治理问题。

(二)高校物业管理具有育人功能

高校的活动主体是在校学生,校园环境的好坏,物业管理水平高低,承载着显性与隐性育人功能,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通过校园干净、宽敞、明亮、整齐、优美的环境,容易使大学生形成乐观向上、豁达开朗的良好心理素质,培育丰富的美学价值和审美情趣。通过后勤物业人的热情主动、文明服务引发大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有助于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朴素感清。

(三)高校后勤物业管理以优质服务为最终目的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和师生服务的,改革的目标是依据经济规律和教育规律运用新机制、新模式,加快后勒建设,提高后勤服务水平。服务决定市场,只有以优质服务,优良作风,优美环境让师生员工满意,才能占领市场,高校物业必须以优质的服务去做好各方面工作,取得师生员工的一致满意。

(四)高校物业服务费用标准具有不确定性

商住物业管理的资金来源包括管理服务费的收取、公共设施专用维护基金等,由小区的业主委员会与物业公司协商制定,资金的使用接受业主委员会、业主的监督;而高校物业管理服务费来源较为单一,与校方以合同契约形式确定资金数额和支付方式,完全市场化。全国高校后勤物业基本实现“拨改付”模式运作,对从事物业管理的后勤实体,其服务标准,支付费用标准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各个地区,各个学校因各自不同的情况,标准很难一致,大多采用“成本倒推法”,而不是“市场计费标准”,因而与社会平均的同等档次的物业服务费用标准也不一致,不具有可比性。

(五)高校物业管理大多采用内部甲乙方管理体制

商住小区有业主自治与专业化管理的共管模式、智能化管理模式等,而高校物业管理则是一种内部共管式的管理模式。具体而言甲方代表学校行使后勤管理的职能,乙方作为经济实体,按企业化运行,为学校提供后勤服务与保障。这种机制下,甲乙方仍为高校的职工,其物业管理的规范化、行业化、市场竞争等方面,必然呈现着不完全的市场竟争,甚至没有市场竞争。虽然有极少数高校把一部分物业对社会招标,但更多高校其校内物业市场仍然是给后勤实体经营。

(六)教职工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未实行社会化方式运作

国务院已出台《物业管理条例》,各省市也出台了住宅小区实行社会化物业管理的措施和时间表,但推行起来实施进度不快,特别是高校教职工老住宅小区仍然是按过去的福利化服务模式运作。因原来学校教学科研等规划的不完整性,使这一区域较多与高校校园密切相连,基本上属于校园范围的一部分,因此其物业管理较难以按社会化方式运作,也会影响校园的综合管理及房屋产权的上市流转和教职工个人权益的保护。

二、高校物业管理发展趋势分析

高校的物业管理随着社会上物业管理的发展应运而生,但管理方式相对滞后,阻碍了高校物业管理职能的发挥,近几年,各高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物业管理作为城市物业管理的组成部分,其发展趋势也应该与社会物业管理同步。

(一)物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在多年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许多高校都做出过很多努力,但其成效并不高,其主要原因是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间的责、权、利不清,遇到问题和责任相互推委,而有利益时又相互争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实现高校物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首先,高校物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可明晰产权关系,明确产权主体,是实现高校社会化改革的前提条件;其次,高校物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可明确资产管理和经营责任。实现政企分开,是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保障。

(二)物业管理的市场化

高校物业管理要求物业管理企业建立自身完善的管理运行机制,脱离原来的行政管理模式,实行有偿服务,从职能型管理转到经营型管理,走市场化道路。根据高校物业服务项目,服务标准的要求,以及师生的消费层次,开展多元化、专业化、多层次的经营服务。高校物业管理企业只有按照企业化运转模式加强管理,才能保证高校物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为高校师生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文明、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三)物业管理社会化

高校物业管理作为城市物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物业管理企业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必须扩大规模,逐步走向社会。首先要稳固自身发展的基础——高校,学校市场是高校后勤企业的生存之本,只有切实保障学校教学、科研的顺利进行,为师生员工提供优质、优价和良好的服务,才能扩大规模,谋求更大的发展。开拓市场时要充分利用高校优势,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抓住时机,大胆走向社会参与社区物业管理,努力壮大实力,为自己争取和创造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高校物业管理企业社会化过程中必须实施品牌战略,注意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四)物业管理的专业化

社会大分工中剥离出来的物业管理是一项专业化极强的行业,高校物业管理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有许多项目专业性很强。高校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和高科技爆发的集中地,其办公教学用房内的各种设备、设施日益先进,这些设备和设施维修难度大,需要专业的管理维护人员和必要的工具设备。因此,要想做好高校物业管理,提高物业管理的服务水平就必须引进一批专业化物业管理企业招收一批专业人员进行物业管理,物业管理的专业化也是高校物业管理发展的一个趋势。

(五)物业管理的规范化

首先作为高校的物业管理企业要依法经营,要遵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在工商管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接受审核;其次高校物业管理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工作标准和服务程序,以确保企业的管理和服务质量。各项服务是否制度化是管理水平高低的体现;再其次高校物业管理要主动接受学校相关部门包括纪检、审计、财务部门的监督,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最后高校物业管理主管部门应尽快同国务院颁布的《物业管理条例》接轨,制定具体的适合高校自身物业管理发展的《高校物业管理办法》,使高校物业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参考文献:

[1]候光明,冯序鹏.中国高校后勤改革与发展论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冷寿中.论构建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J].中国院校后勤研究,2003(2).

[3]余宇楠.高校物业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