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教学反思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禹治水教学反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范文1

新课伊始,老师先谈话导入:现代社会男女平等,女子能顶半边天,他们和男子一样工作学习和生活,但古代可不是这样的。

师:出示“男”,谁来读一读?(生读)

师:从字形上看,男人是做什么的人?

生:男人是在田地里出力干活的人。

生:男人是在外面做事的人。

师:说得真好!让我们写一写“男”字。(分析字形,师范写“男”字,生描红)

师:出示“”(篆书的“女”字),从字形上看“女”字是一个女子双手抱于胸前,双膝着地,上身挺直,臀部坐在小腿肚上的长跪姿势,你们知道古代女子的地位怎么样?

生:从字形上看,古代妇女的地位不高,她们一般都在家做家务。

师:是啊!古代女子从属于男子、家庭,只能在家做家务,不能像男人一样出门工作。随后揭示课题“木兰从军”,开始学习课文。

【反思】 运用汉字字形,激发阅读兴趣

案例中,教师运用“男”“女”字形中蕴含的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蕴导入新课,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对阅读课文充满期待。我们知道阅读兴趣是阅读活动的一种注意倾向、积极态度和喜爱程度。它是学生阅读动机中最活跃的部分,是学生阅读的“凝聚力”。它赋予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使其阅读和学习变得主动、愉快而又有效。只有学生积极投入的阅读教学才是有效的。

[片段二] 《大禹治水》一课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课文中都说的是“禹”,为什么题目却是“大禹”呢?你认为课文的哪些地方突出他很“大”?

生:人们都觉得他非常了不起,很伟大,所以加了一个“大”字。

生:人们都尊敬他,喜欢他,所以加了一个“大”字。

师:让我们满怀深情地称呼他――

生:大禹。

师:崇敬地称呼他――

生:大禹。

反思】 渗透以汉字字义为抓手的阅读方法

教师和学生在阅读教材时发现:“禹”是他的名字,课题却在“禹”前加上“大”,这里的“大”是敬语,是尊称对方的意思,突出“禹”的伟大、了不起,以及人们对他的尊敬。透过“大”字,可见我们汉民族自古就把“礼”看作社会道德标准的印记。循着这条线索,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大”字字义中的文化意蕴和独特的情味感,通过抓关键词句,品味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知道他是为民造福的大英雄,激发学生对大禹敬仰的情感。

[片段三] 《燕子》一课教学片段

师:老师也能背。听好,不多字,不漏字,不错字。看看老师能不能背下来,好吗?(师示范背诵,故意漏了“小”字)

生:是“小燕子”!

师:漏了这个“小”字,不要紧吧?

生:要紧!

师:谁说要紧的?

生:因为漏了那个“小”字就不可爱了。

师:“宝贝”可爱吗?

生:可爱!

师:“小宝贝”可爱吗?

生:更可爱!

师:这个“小”字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什么感情啊?

生:喜爱。

师:现在我们带着这种感情,一起来背一背可爱的小燕子。(生很有感情地背)

【反思】 运用汉字情意,提升阅读情感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范文2

关键词:词语教学;随文而教;文化浸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9—0037—03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初读感知环节的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必备环节,也是各年段设计、安排的关注环节。在日常听课中,发现不少老师对词语教学处理有些简单,有时低、中、高年段的老师竟然采用了雷同的教学形式,忽略了年段特点,发人深思。

在初读感知课文阶段,为了扫清“拦路虎”,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教师常常采用自读读准字音,指名读检查读音,去拼音再读巩固读音的机械方式进行;集中识字的教学环节,有时只是强调一味地读,只关注读音,对字词的形、义并没有过多涉及。这样简单机械的词语教学环节设计,怎能复制到中、高年级呢?

汉字是“音、形、义”的完美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每个年段的字词教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且随着年段的上升对词语学习的音、形、义分别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本”,应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一、追本溯源:寻找词语教学的“起始点”

汉字属于表意体系文字,古汉语虽经历漫长的历史时期,发生了不少变化,从构字方法上,相当一部分汉字仍然可以根据字的形状、构造,通过造字方法,探求其本义,在追本溯源中达成对汉字音、形、义的整体认识。

教学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一文时,解读文本发现“治理”与“制服”是承载这篇文章核心内容的关键词,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且两个词语中的“治”与“制”读音相同,如何区分又是当时教学的一个难点。针对此难点,教学设计可从这两个关键词入手,采取随文识字与集中识字的方式进行。教学伊始,揭题后,就把话题聚焦到“治理”和“制服”这两个词上:

师:仔细观察这两个“zhi”,从字形联系字义,想想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生1:“治理”的“治”是“三点水”旁,跟“水”有关。

生2:而“制服”的“制”右边是“刂”,和“刀”有关。

师:你们抓住汉字的偏旁加以区别。“治”在古代就是指一条河流,现在,“治”的意思就是“理”,仔细观察“理”的构成,你会发现什么呢?

互动中,借课件演示:左边“王”就是一块美玉,“里”是一座房子,在房子里加工“玉”,加工玉需要四个步骤,即采玉—设计—加工—玉器,禹治水也需要动脑筋按步骤找到方法才行。

师:我们再来看“制服”的“制”,借课件演示:左边是一颗树,右边是一把“刀”,连起来就是用刀修剪枝叶,用强大的武力让敌人服从,要成功治理洪水就要依靠强大的力量。

…………

因此,我们从汉字的构成上,从汉字构成部件上把象形、图片引入,运用直观、联想等手段,引导学生“因形索义、因义记形”,结合文本内容,学生就很好地掌握了这两个词语的音、形、义,同时也把孩子从繁重的机械识记和反复抄写中解放出来,识字过程也变得充满乐趣,在探究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化的魅力。

二、授予方法:放大词语教学的“联系点”

对于第一课时的词语教学,要避免机械地反复练读、简单的字形分析、空洞的词语解释,就不能忽略学生学习词语的主体地位。如果缺少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词语方法的建构,结果就可能低效甚至无效。因此词语学习“授之以渔”很重要。在实践中,教师就要从词语的音、形、义的角度,根据孩子年段语文能力的发展,去研究学生学习词语的方法,让孩子提高自主学习词语的能力。

首先,我们需要带领孩子经历“发现之旅”。发现,必不可少的需要对学习的内容进行细致查看,从中寻找到“相同”或“相异”,抑或“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比如低年级在生字学习的读词环节上,集中识字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一课生字词中什么音节最多,特殊的音节有哪些等,《蜗牛的奖杯》一文集中识字环节就采用了这样的方法:

师:这些生字词你们读正确了吗?出示生字词(有拼音,红笔标出这篇课文要学会的生字)

翅膀 蜜蜂 蜻蜓 洋洋得意

生怕 坚硬 冠军 遥遥领先

唯恐 勉强 甩 天长日久

生:反复读词语。

师:你发现这课生字什么样的音节最多?你能把它们一个个找出来吗?

生:后鼻音的生字词特别多。

师:请你来当小老师,带大家读读这些后鼻音的生字词?

师:还有什么特殊的读音需要提醒大家的吗?

…………

这样处理读词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词语,带着思考读音节,孩子在读正确的同时,越读越有味,对有难度的音节记得特别牢固,从而避免支离破碎耗时间的音节讲解,提高课堂效率,学生也掌握了相应的学习方法。

其次,孩子还需要经历“比较”学习过程,“比较”中可以发现更多有意思的内容。例如《大禹治水》一文中的“治”与“制”在学生自主观察与比较后,就会发现读音相同,字形结构的“同中有异”:“治”是左窄右宽,“制”是左宽右窄,要把握凸显字形结构的关键笔画才能写好汉字。接着,再去比较字义,借助象形字源的引入观察与联想,再结合文本的具体情境,意义的不同学生轻松就掌握了,更重要的是孩子能够在言语实践中运用。

因此,在词语教学中,激发孩子主动学习,建构起学习词语的方法,将是进行有效词语教学的策略。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范文3

课堂教学是实施育人价值的主渠道,在初中阶段,历史学科育人目标之一:通过学习中外优秀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使学生感悟历史人物对真理和正义的执著追求和精神风貌,进而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因此,更需要我们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内容,开发课程,为学生提供生动、具体、形象的史料,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润物细无生”地达成育人目标。

本案例是我参加上海市崇明县“主动有效课堂人人练武活动”的一次教学实践,来自于我在执教《生产技术的进步》(历史七年级第一学期第6课)时的一个教学片段。

二、教学过程

师:据2011年4月5日新华社报道,一年一度的都江堰清明放水节今日上午在这座被称为“活的水利博物馆”的千年古堰的渠首隆重举行。今年,延续千年的放水习俗恰逢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三周年到来,因此,今年的清明放水节将成为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的一届放水节。那么为何称都江堰为水利博物馆?既然是水利博物馆,那为何又是“活”的呢?放水节的意义又是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先看一段视频材料,再来探寻都江堰的奥秘吧!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片段《李冰与都江堰》(3分42秒)后就三个问题展开讨论。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已掌握的材料、自己的知识积累、同伴间交流的信息来谈谈你的看法,发表观点,希望大家各抒己见。

生1:都江堰之所以闻名于世,不仅是因为它选点合理、配套工程严密完整、造价低、功效大,更主要的是它功能齐全,既可防洪又可灌溉,还有利于航运。都江堰的修筑遵循“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治水原理,就地取材,完成了三大工程,即调节水流的“鱼嘴”分流工程,控制流量的“宝瓶口”引水工程及泄洪排沙的“飞沙堰”工程。所以我认为都江堰完全称得上是一个水利博物馆。

(学生掌声)

师:从同学们的掌声中可以感受到刚才这位同学的发言很精彩,他从都江堰的选址、构造原理、功能谈了都江堰誉为“水利博物馆”的原因,大家可以继续发表自己的观点。

生2:我想补充一点,都江堰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世界级的水利博物馆,是水利工程的鼻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学生掌声)

师:这位同学补充得很好,我国的治水,从鲧开始,采取的是堵塞的办法,亦即筑坝拦水。鲧的儿子禹,采取的是疏导的办法,其主要目的都是防洪。防洪固然可以保住人的生命及其财产,但防洪主要还是对水害的躲避而已,并不能将水害变成水利,而都江堰水利工程借助了江河出山口的特殊地形和水脉水势,确实是人类的一个伟大创举。刚才同学们对于“水利博物馆”这个关键词进行了解读,一般来说,博物馆是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存放的场所,是凝固的历史,那既然都江堰被誉为“水利博物馆”,为什么又说它是“活”的呢?这是否矛盾?

生3:这并不矛盾,都江堰水利工程虽然于2000多年前修建,但至今还在沿用,仍发挥其功能,活脱脱一个“活化石”似的水利工程之样本。

生4:我赞同他的观点,在汶川大地震中,都江堰水利工程没有受到损坏。我表哥参加了都江堰市灾后重建工作,我听他讲,据他实地考察,都江堰水利工程中只是“鱼嘴”裂开了一道缝,其他都没有影响,这对于当今的许多豆腐渣工程是绝妙的讽刺,给了他们活生生的一记耳光!

(学生笑声)

生5: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谈一下我的看法,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在李冰父子支持下修建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为了纪念他们的功德,老百姓修筑了二王庙,供奉他们,他们的事迹代代相传,李冰父子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所以都江堰水利工程永远是活的!

(学生掌声)

师:这位同学讲得太好了!传说旧历六月二十四日是二郎神生日,后两日为李冰生日。因此六月二十四日前后,四川人民不辞艰辛跋涉,扶老携幼,带着祭品,来庙祭祀,每日多达万人以上。

生6:老师,我也想补充一下,都江堰自创建以来就由李冰确立了一年一度、从不间断的岁修制度。岁修是都江堰的创造,并在历代岁修中形成了“深淘滩,低作堰等准则。无需官方督促,民间也会自发从事岁修活动,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千百年来岁修制度的坚持,说明治水观念的深入人心,代代相传,也使都江堰延续至今,充满活力。

(学生掌声)

生7:老师,我有一个问题,一年一度的放水节是不是在岁修以后进行的?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谁来进行解答一下?

生8:岁修一般都在冬季枯水时期进行,岁修完成,春季播种也要开始了,4月5日清明节进行放水,应该比较适合。还有,我想于4月5日清明举办放水节,更多的是为了纪念率众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造福成都平原的李冰父子吧!

(学生掌声)

师:让我们再次为这位同学非常精彩的回答进行鼓掌!(学生掌声)

李冰父子率众修建的都江堰大型水利工程,使蜀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千百年来危害人民的岷江水患被彻底根除。从此,蜀地“水旱从人,不知饥饿,则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李冰父子造福于百姓、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得到了人们广泛、长期的拥戴、纪念,千百年来永世不竭。人生一世,还有什么比得到人们出自内心的褒奖更可贵的呢?人生的价值莫过于此!

三、反思

学生在第一单元第二课《原始农耕的形成》中已学习了鲧和大禹治水的事迹,已初步感受到了兴修水利对农耕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都江堰是世界上修筑最早且至今仍在发挥重要灌溉作用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是体现历史学科育人价值极好的素材。都江堰是古代人民以顺应自然、因势利导、造福人类为前提的,以对江河水性之利害和规律的深刻理解与把握并加以利用而创建的,李冰父子的业绩功在千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都江堰的修筑原理和思想,我和学生一起探究都江堰被誉为“活的水利博物馆”的奥秘。由于都江堰水利工程比较复杂,我并不急于让学生作出回答,通过研究教材内容,并补充文字材料和影视材料,尤其影视材料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再设计三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探究、归纳、发表观点、质疑等活动,共同感悟。在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能认识到古人勇于开拓创新、战胜和合理利用自然的智慧与勇气,感悟到李冰父子的不朽业绩,育人目标水到渠成。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范文4

在前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讲解中,笔者运用了大量的事例来加以佐证,通过学生的热烈讨论,这一原理开始被他们接受。然后笔者趁热打铁,向学生展示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的杰出代表的视频录像,讲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学生看了之后很感动,笔者想这节课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应该是起到了,特点应该突显出来了。于是笔者又冒出一个想法:何不再继续升华一下呢?让学生来谈社会意识是怎样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最好能谈谈自己应该从现在开始树立一种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于是笔者又加了一个讨论的环节,并用几句话过渡了一下:“作为一个普通人,他们可以感动中国,是因为他们心里有着对人民深深的爱,有着对老百姓最虔诚的尊重,同时他们也赢得了人民的感动。同学们现在虽然还没有做出什么感动中国的事情,但我们可以努力做出感动班级、感动学校的事情,从现在起就应该树立一种正确的社会意识。我们现在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学习,因此我们现在应该树立一种正确的学习观,明确我们为了什么而学习。大家可以畅所欲言,来谈一谈。”

笔者当时想,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应该有一种正确的态度了,再结合这节课的内容,学生不会谈得过偏。于是,为了活跃气氛,笔者又加了一句话:“大家可以像‘小崔’一样,实话实说。”

学生平时在笔者的课堂上都很活跃,只不过这次由于听课的老师很多,他们略显紧张,经笔者这么一说,他们一个个又活跃起来,讨论也很热烈。一分钟后,笔者请每个组派一个代表来阐述一下本组的观点。然后就有一个学生跑到讲台前来说:“经过我们的讨论,我们认为现在学习这么辛苦,就是为了将来能够赚到钱。”

笔者先是一惊,问:“还有呢?”

学生看看我,说:“就这么多,没有了。”

笔者当时没有作评论,接着请下一组的学生来谈。可是出乎笔者的意料,下面一组的代表回答得更干脆,他跑到讲台上来,故意顿了顿嗓子,大声地说:“我们也认为是为了钱。”引得台下的笑声一片。

这时笔者有点着急了,问:“还有没有同学有不同的观点?”台下一片寂静,整个讨论完全出乎笔者的设想,听课的老师也开始皱起了眉头。笔者当时毫无准备,茫然无措。不过,笔者马上提醒自己要镇定,然后就开始对他们的观点加以驳斥,指出这种拜金主义观点的危害,并提出青少年应该树立一种什么样的观点。笔者当时就有一种感觉,就像是河堤决口了,笔者拼命地去堵,虽然是堵住了,但却是岌岌可危。

本来是希望通过讨论来升华主题,但事与愿违。讨论变成了单纯的理论说教。结果,整个讨论的效果非常的差,成为整堂课的败笔。

在课后和专家的交流中,他们对这堂课的讨论作出了批评,并谈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将课堂中的“劣势”转化为“优势”。例如当学生说学习就是为了钱时,可以就势引导,指出现在有部分学生持有这种观点就说明了一个原理,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然后让学生对这种观点再讨论,看它是正确的社会意识还是错误的社会意识。这样就无形之中把原理运用到生活中去了。

针对这节课,笔者觉得有很多方面值得反思。

1.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一定要及时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在课堂上要注意与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同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建立学生的心理小档案,这样才能够有的放矢,针对普遍和个别存在的情况,采取正确的思想教育的方法。

2.要把学生看成是活生生的发展的人,他们的思想是鲜活的,有着深刻的社会性。特别是在当前开放性的课堂上,应该对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有所预见。在师生的平等交往过程中,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课堂驾驭能力,教师的主导角色更多表现为师生平等交往中的“领跑者”。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范文5

我欣喜。作为一名参与式教学培训的县级专家,在这几年的参与中收获着,发展着。很多的老师从中发现实现教育公平的契机,发现实现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可能,借着项目组严谨、科学的培训东风,努力学习,再把学到的参与式理念、方法与实践结合起来,不断摸索出符合教师自身特点,符合学生学龄特征的行之有效的参与式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趣效双赢。

我震撼。此次教学竞赛不仅充分展示了教师在参与式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教学风格,还证明了参与式教学的确是人人快乐参与,个个获得发展的教学理念和有效方式。参与式教学首先是一种教育教学思想,是一种让每一个学生在积极参与活动中得到发展的新型教学观。在这种理念指引下,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其中的积极成分,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下自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教学比赛的每个环节,无一不渗透着人人参与,个个发展,趣效双赢的主导思想。并且打破以往只看台上不看台下,只看老师不看学生,只看课内不看课外的传统做法,采取按照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学情反馈、参赛教师反思四个环节分别打分的方式,对每一位参赛教师的教学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在第一个教学设计评环节中,主要评价教师是否把握住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是否恰当,是否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教学过程是否能实现教学目标,此次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否检测等。在第二个教学过程环节中,主要评价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课堂应变能力,语言魅力,学生的学习效果,师生、生生互动是否积极,学生是否能在自主合作的过程中发现知识等。在第三个学情反馈环节中,主要评价教师是否关注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组织的活动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最后一个教师反思环节,主要评价教师是否在参与中获得发展。综上所述,虽不能把所有环节的评分标准罗列出来,但仅此几点也不难看出,参与式教学的评价方式既注重学生的发展,又关注教师的发展;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保证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既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参与式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优化学习小组,有效设计学习活动3个方面入手。1?郾培养倾听能力。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动态生成过程,让学生在合作探究、沟通交流中得到发展,其中最为关键且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就是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只有会听,才会交流,才能抓住中心表达自己的观点;只有爱听,才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在澜沧县参赛教师执教《大禹治水》的过程中,从任务的交代,活动的衔接,对学生的评价,全过程贯穿了倾听能力的培养意识。比如,用规则强化倾听要求,用言语奖励倾听认真的同学:“老师给大家朗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当好小小监督员监督老师是否读得准确。”当有同学指出老师读漏了一个字时,执教老师非常欣慰地表扬学生是最棒的小监督员,于是所有同学的注意力都集中起来,兴致勃勃地听老师讲,听同学说,整堂课给人的感觉是课堂组织既紧凑又生机盎然,学生听完课意犹未尽。

2?郾优化学习小组,培养合作探究能力。小组合作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参与式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授课时不采用小组合作方式,课堂教学留给大家的印象将是教师站在讲台上的讲解,学生坐在下面被动听讲的画面。在此次教学比赛中,有些教师随意分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问题就出现了,有的小组中学困生养成了依赖优生的习惯,懒得动脑,不愿动手。而学困生较多的小组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多,活动后得到的收获不太令人满意,对合作探究活动产生了厌烦心理。有的小组在讨论时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课堂显得比较乱。

有些教师在分组时下了一番苦功,在开展教学时,首先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让学生知道教师为什么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小组合作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位组员怎样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组长的职责是什么,并在教学过程中让每位学生形成小组合作的意识。其次是注重团队意识的培养,教师强调小组间团结协作,以小组对抗赛、小组成员接力赛、开火车游戏、组间正反辩论等形式组织教学。这样的课人人参与、人人振奋、人人投入、人人有收获,使课堂学习充满活力,学生的集体意识、团结协作精神得到体现。这样开展参与式教学,既促进了学生间的积极互动,又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既发挥了优秀生的学习潜能,又增强了学困生的自信心。

3?郾有效学习活动的设计。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相关的游戏活动,可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首先,任何游戏活动都要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来设计,要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不要为了开展学习游戏和学习活动都搬到教学中来,这样反而起不了很好的作用;其次,游戏活动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尽量满足儿童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教师可以从儿童普遍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入手,从平时与儿童交往的经验中归纳出能够唤起儿童强烈求知欲的游戏活动,帮助儿童在趣学、乐学的学习活动中尽快达成教学目标。最后,游戏活动的操作性要强,教师少讲、精讲,将语言实践的空间与机会还给学生。例如,此次参赛的德钦选手余湘老师在进行生字教学的过程中,自制生字红果任务单,这任务单里既包含了学习生字的方法指导,又强化难认字的记字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书写、纠错、找方法,把生字红果摘下来。这样,学生不仅牢固掌握了本课所学生字,还有效提高了自主学习汉字的能力。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范文6

关键词:高中数学 提问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8.053

一、提问要有启发性,以旧带新,层层深入

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也是质疑、探究知识的过程,提问也是一种课堂教学艺术。高效率的课堂教学离不开问题的牵引,其中,启发性的课堂提问有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利于把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出来,引发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置、优化“启发点”,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与保证。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设计一些由浅入深的问题链,对学生进行诱导式的提问,以此来不断地启发学生,帮助学生尽早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中,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服务。课堂提问的高效性还在于问题贵在精不在多,特别是启发性问题的提出,不单纯是技巧问题,还需要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在深入了解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前提上,结合教育理论,认真研究。启发性提问犹如传说中的大禹治水,通过疏导,能把学生的思路打开,使其智慧之水源源不断,从而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与使用。

二、研读教材,制定相关的教学目标

教师要在课前深入研读教材,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学习目标,此外还要精心准备要提出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既能增加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也会让学生有一个更明确的学习目标。比如,在探究“几何图形”的相关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知识点,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立体几何形状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以加强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记忆。比如说,书本属于长方体,笔则属于圆柱体,结合这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教学,则能够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而且还便于引发学生的反思。有了对情感与价值观的不同理解,学生会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掌握,从而制定出符合他们自己的学习目标。教学目标确定了,教学效果也就随之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就能够得到提升。

三、问题布置疏密有度

好的提问能够保障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但是并不是说问题提得越多越好。教学时,教师需要避免过多提问引发学生的反感,提问要结合具体情况适可而止。提问的效果则取决于问题的难易度以及选择的切入点,而并不是数量。有效的提问则能迅速地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所以说,问题的设置要疏密有致、张弛得体,而且还要有一个较为合理的安排,唯有如此,才能把学生的探索欲望激发出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基于此,教师一定要控制好提问的次数。

例如,教师可以在每个习题讲解之后适当增加一个拓展性问题,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比方说可以按照知识点的分布安排问题个数,在每个知识点后布置若干个问题对课堂进度加以适当的引导,这些都是合理的问题安排方式。

四、设计好提问的内容,使学生学习起来有方向感

教师可以在课前提前设计好这一节课需要提出的问题,并分别就提问的内容提前拍定,这样才能够在教学时做到有的放矢。而且问题明确了,学生思考起来、回答起来也会更加清晰明了,学得得心应手。例如,在探究“函数”的相关知识时,数学教师就可以预先设计好如下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对应、映射以及函数三个概念的共性与区别、函数构成的三个要素以及函数的解析式和定义域,等等。学生也要根据教师提出来的问题摸索出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基础性的知识,也就能够顺利地学习函数的相关计算了,而且还能够明确其他和函数相关联的数学知识。因此,在学习这一章节的时候,就需要教师提前设计好需要学生探究的相关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把提问的有效性与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五、课堂提问时兼顾到所有学生

新课程改革也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响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数学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也要有意识地兼顾每一位学生,既要传授给学生知识,也要主动地为每一位学生提供表现他们自身个性和发展自己的机会。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提问的时候,设置一些有层次的问题,并兼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在了解全班学生学习水平的前提下,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以层层递进的方式来带动学生思维的不断进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如果教师能让所有的学生都主动参与到课堂的思考活动与讨论活动中来,并且还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关的问题,既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与热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这么说,课堂提问既可以说成是一门学问,也可以说成是一门艺术,提问对教师驾驭课堂教学、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都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深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紧抓学生的求知心理,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提问,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掌握提问的技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是每一位教师都追求的,因此,希望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做一个有心人,不断进行探索,精益求精,为切实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总的来说,提问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好了,则能够发挥出出应有的价值。因此,数学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度,让数学课堂因为提问而更加多姿多彩。

参考文献:

[1]黄德俊.把握原则讲究策略有效提问――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J].新课程:下,2011(9).

[2]尹洪文.高中数学课要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2008.

[3]伏文东.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

[4]沈建红,郦群.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中学数学研究,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