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与设计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美术与设计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美术与设计论文

美术与设计论文范文1

胡金铨与电影的结缘,似乎是机缘巧合,1949年从内地到香港后,因为从小会画画,就进了一家小广告公司画海报和广告牌。最初画的广告牌是老舍的《我这一辈子》的电影版,或许就是此时奠定了他一生另外一个重要的兴趣所在—研究老舍。后来,胡金铨还在吴性栽和费穆开的龙马电影公司做过短期的广告工作。除此之外,他还在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的美工科帮忙。而当时美工科的主任恰好是被称为中国动画之父的导演万古蟾。由此,胡金铨从最基础的电影美工开始,进入了电影圈。他为永华电影公司导演严俊的《吃耳光的人》做美术和装饰时被看重,当了男主角。当然之后与李翰祥之间的种种合作,更使他能在电影事业中更进一步。《江山美人》作为邵氏及李翰祥当年的扛鼎之作,获奖无数,作为男二号的胡金铨还因此获得了最佳配角的奖项。《玉堂春》是他成为导演之后的第一部作品,但受各种条件制约,这部电影仍然可以看作是李翰祥风格的延续。真正让他开始迸发创作激情的,还是之后的一系列新武侠电影。在这些作品中,胡金铨终于可以逐渐摆脱邵氏电影的美术风格。当时的邵氏因为黄梅调电影的拍摄,整体的美术风格戏曲化、程式化。其中又以李翰祥为代表。李翰祥也是有美工基础的导演,因此他的电影美术大都非常讲究。李翰祥对胡金铨的影响在其之后的作品中也非常明显。胡金铨在开始执导电影之后,除了绘制拍摄时必要的勘景速写、分镜稿以外,也时常在工作之余画一些中国山水、人物或写书法。从这些作品来看,中国绘画艺术的神韵被很好地融入了电影中。20世纪80年代定居美国后,胡金铨在其电影创作步入低谷后画了大量四格漫画。出于对绘画的兴趣,又因曾师从万古蟾,胡金铨从1984年起筹拍古典动画片《张羽煮海》。为此有10年时间都在陆续进行这部动画片相关的角色和分镜设计。有些造型的设计与《大闹天宫》颇有相通之处,也揭示了他与万氏兄弟的渊源。可惜这部动画片因故未能按计划拍成。

二、胡氏电影美术风格的特点

在评述胡氏电影的特点时,大都会提到胡金铨的禅机。实际上,日本早期的古典主义电影最早将东方的禅意融入电影中。如通过转场空间或“轴枕镜头”穿插静止画面来营造一种悠然的叙事与诗意。这些东方特点的电影不仅引起了西方的关注,也同时影响了香港的电影。胡金铨早期所在的邵氏曾经为演职人员大量放映日本电影来学习。而其中的日本剑戟片也成为影响新武侠电影的重要因素。在胡金铨的新武侠电影中也能看到这些因素的体现。胡金铨在吸收了中国传统美术的营养,再加上日本及好莱坞电影的种种元素之后,终于逐渐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电影的美术风格。胡金铨的电影美术特点中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很好地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如胡金铨个人艺术创作巅峰之作的《山中传奇》,编剧钟玲曾在《鬼气、美感与文化》一文中指出,胡金铨在展现风景时多采用观画者看山水手卷的方式,“银幕上出现书生在大自然中徒步长途行走,他大多从银幕的左方出场,走向右方。此时,壮丽的风景即随着书生的移动以水平方向呈现在观众面前”。像元明时期的山水长卷一样,《山中传奇》中的人物往往从属于自然景观,在构图中居于画中一隅,虽如此,但整个画面却变得气韵生动。另外,文人画里的留白技巧也在影片中得到广泛使用,如庄依云的出场,山色溪光,倩影绰绰,似真似幻惹人遐想,可谓美不胜收。影片中的特效受制于当时条件而应用寥寥,但即便如此,还是大量使用了烟雾来营造一种特别的视觉效果。这种烟雾恰似中国山水画中的朦胧。胡金铨电影美术中令人称道的另外一点就是态度的严谨。徐克曾经说:“他依照他的感觉,在现场捕捉气氛,一步步把画面营造出来。那时候的导演,真的是有他坚持的信念。”在他的电影中,美术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他常常亲力亲为。胡金铨自述文章《从拍古装电影找资料谈起》中,我们能看到胡金铨的“考据”作风。我们现在依然能看到大量人物衣饰考据记录的手稿。在拍摄著名的影片《龙门客栈》时,因为讲述的是发生在明朝中期的故事,胡金铨从《古今名画300种》《古今名画大观》等书中摘录和临摹了许多内容。所列便有仇英的《春游晚归图》《风壑曳舟图》《桐阴清居图》,蓝瑛的《西山雪霁图》,以及青花瓶上的图案等,并一一注明从该资料中可以借鉴衣、帽还是带的设计。由于明代服装仿自唐宋,他甚至从隋唐时期的敦煌壁画中寻找灵感。设计完成后,胡金铨还让研究历代服装的权威王宇清评判,后者仅仅对个别地方提出了更改。当然胡金铨的电影美术也并非无懈可击,《山中传奇》的场景设定与剧本就有一定的出入,这或许与当时无法进入内地取景有一定的关系。

三、胡氏电影美术风格对华语电影的影响

美术与设计论文范文2

1.中国传统元素在与点的构成中的创新

现代美术设计中,设计的创新就是运用点的大小、形态以及位置和方向上进行构造,创新的形式无非就是将点的排列以线与面来表达,或者将线与面结构成点来表达。点这个元素具有特殊的形态以及被赋予不同象征和寓意的特征,比如,一个圆点所拥有的简洁干练、内敛的特点,象征着圆满、团圆或者成功。因此可以将我国一些传统的元素运用到现代的美术设计中去,并不断进行创新与改造,变换可塑之处,保持其不可塑的原始特征,使得传统元素与现代美术设计理念相辅相成、互相碰撞并巧妙结合。这样一来,不仅达到了现代美术设计创新的要求,更提高了美术设计的价值和内涵。

2.中国传统元素在与线的构成中的创新

现代美术设计中对线的充分想象与创造,并且赋予线这个元素很多特征。普通的线可以分为很多的形态、种类,也能体现出不同的特性与质感,因此也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在现代美术设计的同时,只有充分利用线的质感进行创新与改造,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将线元素与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能够巧妙的展示出事物的性质与特征,以简洁的设计就能体现事物的轮廓,巧妙的表现出艺术的魅力。

3.中国传统元素在与面的构成中的创新

众所周知,设计中的面不存在厚度等元素,人们可以在设计中用长度与宽度就可以表达一个面元素。因此,面能够给人一种深邃、稳重以及较大视觉冲击力的感觉。利用人们看到面产生的这些抽象词语,现代美术设计中可以充分利用起面的这一特征,对传统元素中的面进行切割、重叠、简化以及并置等手法进行创新与融合。与点、线元素一样,将可塑造的部分进行简化或者分割,保留自身不可塑造的特点,根据现代设计意图,可以重新对面进行组合、创新,形成创新的面结构以表达不同的含义。

4.中国传统元素在与肌理构成创新

肌理是一种表现当代语言形式的元素,其不仅给人无尽的想象力,还能发挥出人的潜能与记忆。因此,充分利用起人们对肌理元素的想象,合理利用在现代美术设计中,利用肌理构成手法不断进行设计创新,就能取得良好的成果。例如,在现代的美术设计课程中,对于课本的封面设计,可以运用起肌理构成手法,将课本内容以美术的形式表现出来,赋予设计和书本内容相符合的意义,有效结合,达到美术设计的目的和效果。中国传统元素在抽象几何与解构主义审美上的创新现代平面设计中,对抽象几何图形的应用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和使用意义,虽然几何图形在艺术理念、哲学思想方面和现代美术设计有所不同,但就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特征来说,大体在一个方向。因此,应充分利用传统元素的抽象几何审美,结合现代美术设计的理念和主体、内容,合理的组织有效元素之间的顺序,更加形象的表达现代设计的内涵和目的。而解构主义则是最有效的创造方式,目前在绘画、建筑等领域使用较为广泛,解构主义强调的是解散、片段与不完整,与结构主义不同,也是结构主义的衍生。因此,在现代美术设计中,根据设计的要求,合理的使用解构主义中的错位、重组、分解等手法,有效地对传统元素进行局部或者片段的分解,使设计达到创新目的。

5.结语

美术与设计论文范文3

一般情况下,技术美学具有以下几种特性:第一是技术性。随着现代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及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设计应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之相关的理论也随之产生。我们知道,在传统工艺美学的理论指导下,工业设计往往将产品功能作为唯一法则,据此进行批量式生产。而如今,现代技术美学已经渐渐取代了传统工艺美学。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技术因素是设计美学的最基本因素,除了直接影响到设计风格之外,还对现代工业设计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第二是应用性。纵观西方美学发展史不难看出,在十九世纪之前,由多数哲学家对于艺术并不了解,更缺乏创作经验,因此,他们所提出的美学理论仅仅停留在抽象性、概念化阶段,对实践难以发挥有效作用。但是到了十九世纪以后,有关美学的诸多理论开始被人们所重视,并被应用于社会生活及生产的多个领域之中。在这一背景下,技术美学也便应运而生。从这一角度上看,应用性是技术美学的又一重要特征。第三是审美性。不可否认,设计本身便是一项艺术创造活动,艺术创造则必须是遵循客观现实而完成的。

二、技术美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1.形式美在室内设计中的体现

客观地说,要在室内设计中体现形式美,便是要求设计所涉及的不同物件之间在风格上、色彩上、样式上等不同方面具有高度协调性。具体来说,一方面,应当关注“适度美”。其中,最为重要的核心便是关注人及人的各种需求感,在进行室内设计的整个过程中,应当时刻将满足人的心理及生理需求放在首要位置。从生理需求上考虑,应当根据人体工程学的理论知识,分别从人体的尺寸、比例等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室内空间的大小、室内物品的摆放位置及功能等不同因素来进行室内设计。同时,站在人的心理角度,还需要关注人对设计美的心理感受。另一方面,还必须重视“均衡美”。所谓均衡美,其根本目标是在不断变化的心理过程中寻求一种平衡感。体现在室内设计中的不同方面,如形状、色彩、面积等等。其中,形状的均衡就是不同物件的外观形状或者形态的均衡;色彩的均衡是指室内各个物品颜色的设置或搭配方面的均衡;而面积的均衡则主要体现在视觉面积上面。从本质上说,不论哪一角度,要对人产生一定的影响都必须借助于客观实物来体现。

2.艺术美在室内设计中的体现

传统的观点认为,装饰就是艺术,艺术就是装饰。之所以会有这种错误的论断,其根本原因在于对艺术本身缺乏客观、全面的认识。毫不夸张地说,一件普通产品,即使没有经过任何修饰或者装饰,也可以被叫做是“艺术品”。换句话说,对于任何一件产品而言,均可以借助于抽象的艺术而产生一种艺术美,从而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毫不夸张地说,一个成功的设计作品必然是美的现实体现,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同样,室内设计也必须重视实用性与艺术美的完美融合。一般情况下,为尽可能满足人们对于空间的精神需求,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往往可以借助于具体物件来实现不同风格、内涵的体现。不可否认,要体现艺术美,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形式美。通过设计,能够使人们的生活空间及环境得到完善,从而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与生活观念。

3.功能美在室内设计中的体现

美术与设计论文范文4

我国一些城市的环境规划设计缺乏科学、合理的统一管理与设计,仅仅是程序化的先建楼后造景,未能充分利用空余土地资源。一些人工园林景点过于单调古板,未能从生态环境资源的根本主旨出发,这种违背自然、影响视觉美感的设计方案,不仅不利于生态气候的循环,还对管理费用造成了巨大浪费。因此,应统筹设计植被、生物、动物与人之间的各种生态关系,使各种因素达到和谐统一、共荣共生、持续发展,充分利用植被的绿色涵养功能、树木化学降污功能与自然水的多样性等特性进行规划设计,以此全面提升城市环境美化标准与居民健康满意指数,全面推动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多功能化发展。

2.以绿色生态美感设计理念进行统筹规划

要充分结合现代建筑学的基本原理、生态价值观、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新技术,营造适宜的生态居住环境,对影响城市生态平衡与美感的各种环境因素、自然因素以及人文因素进行统一协调与统筹规划,使其和谐共融、统一共生,有序而持续地发展。在城市住宅布局整体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对环境空间的生态环境进行充分合理设计,依据南北朝向、最大向阳与通风程度对住宅区进行规划,留出科学合理的通风道口与生态绿色走廊;科学合理地设计建筑单体、群体的朝阳区与阴影区,使居民可以最大限度地享受阳光;应以城市空余地面为基准,强化区内景观园林建设;充分利用城市内外自然山水环境,使之统一,通过远山借景、引水入市等美化生态景观;保持动植物种类的多样化,创建自然和谐的生存环境;扩展区内园林树木种植面积,加强生态气候调节能力,提升居民生活舒适度与健康指数。设计师可以通过科学统筹规划绿地、建筑与景观,形成通透深远、富有层次感的景观空间,通过以曲代直的形态布局,美化建筑形态与园林分布空间。

3.艺术美学角度下自然可再生资源研究创建

美术与设计论文范文5

一、美术院校教师科研成果评价体系的构成

美术院校教师科研成果量化评价体系就是将学院各专业教师的科研成果换算为等量分值,以教师各项科研成果的质量与数量为认定标准进行综合衡量、考评教师科研状况的一种管理办法。评价体系由统计表格、分值说明、参考目录三部分组成。统计表格和分值说明依次对应,分别包括10项内容。教师先按表格要求填写当年成果内容,在表格分值空格处根据分值说明填写分值,最后合计当年获得的科研成果总分值。其中5和7项的分值计算配有参考目录。将5项学术论文分成三级:A级核心论文,B级重点论文,C级一般论文。将7项展览等级分成四级:A级为国际大型展览、国家级展览;B、C级为国外专业性展览、全国美术家协会各专业美术委员会举办的单项展览;D级为各省市美协组织的美术作品展、联展、邀请展。根据级别分别将历年的展览名录逐条列出,教师可以清楚地查找到自己参展应给予的分值。管理方式以整年为一个周期,每年年底根据上一年的经验,将评价体系进行修改,兼顾公平与合理。同时设有必须及格分值,助教8分、讲师10分、副教授与教授15分,如未完成,5年累计为一个奖惩周期。

二、美术院校教师科研成果评价体系的核心问题

评价体系的核心问题是分值量化的科学性。环境设计、服装设计、视觉艺术设计、工业设计、装饰设计、公共美术、多媒体艺术、动画、摄影、油画、版画、雕塑、国画、史论等所有专业产生出的成果千差万别,作为一个学院的科研管理与统计部门,如何将所有教师科研成果的工作量进行比较,一直是本项研究的重点。美术学与设计学两大学科差别较为明显,这种因专业不同而出现的局部不均衡现象非常明显。分值量化在本专业内能有效地评估教师科研工作成果,但在跨专业评估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

三、美术院校教师科研成果评价体系的难点

科研成果质量的认定是评价体系的难点,学术浮躁现象已为整个学界所关注。学术不端行为与当前科研评价体系重数量、轻质量,重短期效应、轻长期积累的取向有关。一些出版单位受经济利益驱使让所谓的核心论文、学术著作掺杂了太多的水分;一些展览的邀请与评奖方案由于各种人际关系、社会地位、作品炒作而真假难辨;一些设计被采用变成了赚钱的生意而失去了对艺术价值的追求。当代美术的市场化和资本化导致美术语言逐渐缺乏原创性和生命力;有些美术家创作急功近利;美术批评失语;美术史写作状况混乱,缺乏学理性标准。当然客观原因是不容忽视的,我们现有的经济条件无法为教师们提供更多的资金及技术支持,而且一般科研课题的要求完成周期是2至3年,有悖于学术研究的一般规律,这些因素同样为高质量的科学研究增添了难度。但主观原因更应引起重视,从事科学研究,甘于寂寞的心态与持之以恒的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对于考评体系的构建而言,在数量与质量认定中仍需要进一步实践与研究。以下是评价体系的分值说明,供教师参考。

1.出版教材

教学用书或出版教材应为当年新编(5万字以上)20—30分。

2.教学成果奖

精品课、教材、其他教改项目获国家级成果奖40—50分,获省部级30分,获校级15—20分。

3.科研项目

为当年正式结题项目。承担国家级项目40—50分,市级20—30分,院级15分。

4.学术著作

学术专著(8万字以上)40—50分,学术论著(6万字以上)25—35分,译著(5万字以上)10—20分,编著(5万字以上)10—15分,个人论文集、个人作品专集10—20分。

5.学术论文

核心刊物(被A&HCI收录)15分,重要刊物6分,一般论文4分。

6. 作品发表

发表于正式出版社的大型画册一次2—4分,一般画册刊物一次1—2分。

7.作品参展(设计参赛)

国际大型展览、国家级展览25分,国外专业性展览、全国美术家协会各专业艺术委员会、专业学会举办的单项展览或赛事4—6分,各省市美协组织的美术作品展、联展、邀请展2分。

8.设计(创作)作品被采用

与教学或学术研究有关的设计(创作)作品被国家大型活动或场馆采用15—20分,被省市级大型活动采用5—10分,被一般场地或活动采用2—5分。

9.个人展览

在国家级美术馆展出为30分,地区性或专业院校为15—20分。

10.个人作品收藏

国家级博物馆、美术家协会收藏10分,省市级美术馆5分,院级收藏3分。

美术学科的开放自由与科研管理的系统性是科研评价体系的双生面,教师科研成果考评体系并非仅仅是监督机制、考评手段、激励措施,其核心目的应是营造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为教师提供更大的研究空间及更多种可能性。但现实状况是,很多教师在这种体系下会有紧迫感,仅仅为了考评分数而努力,忽视了科研本身。这种现象看到了评价体系的应用价值,但在数量达到要求的同时,如何真正提升内在质量,还需要教师及管理者共同努力。

(注:本文为北京市属高校人才强教资助项目和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12130)

参考文献:

[1]孙海垠,纵深.从文化公德自律理论阈阐释艺术管理及其孵化教育[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1.

美术与设计论文范文6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光的硕士论文《美术考前班现象研究》中讲述了“考前班的出现,反映了我国基础美术教育和高等美术教育系统衔接出现了断裂,但是美术考前班并不能是我国教育体制中的空白,它只是对于现有的高中美术教育应试的补充。基础美术教育和高等美术教育之间的衔接将是我国美术教育体制变革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谢裕宣的《透视广东美术高考补习现状》介绍了改革开成二十多年来,随着广东高等美术教育的迅猛发展,遍布全省的美术高考补习班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成为中等美术教育的补充型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以专业补习、生活管理和高考资询为一条龙服务的美术高考补习新产业。作为广州美术教育中一种颇具规模的新形式,寻找他形成和发展的根源,客观全而的透视剖析它给社会和高等美术教育带来的积极意义和负而影响。南京艺术学院黄从威的硕士论文《美术高考现象的分析及建议》一文中指出影响美术高考培训的主要因素是国家考试制度,次因素是美术类专业的扩招产生的,从而说明了美术教育的生态遭到了巨大的破坏。“美术培训”成为功利性的产业而存在,影响着美术高考的正常进行并产生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尹玲的《美术高考现状调查与分析》中以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所在的转塘镇为调查对象,对现阶段美术高考培训机构发展现状及学生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和总结,得出了“艺考热”有所降温,总体趋势向理性发展的结论。提出了美术培训的健康发展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加大相关政策法规的力度和培训机构的大力合作,另一方面也需要学生从理性出发,从兴趣出发而选择美术高考这条路。首都师范大学李泽云的硕士学位论文《校外美术教育市场化初探》提出校外美术教育市场化繁荣背后所隐藏的价值观、师资、教学质量、教育设备、教学管理、教育内容陈旧、部分办学机构不稳定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①政府对美术高考培训既要扶持又要监管;②家长参与教学管理;③教师提高教学质量;④创业者建立并巩固自己的核心教师队伍、强化社会责任感的同时创立自己的个性美术高考培训教育品牌等等。

二、美术高考制度与美术高考的关系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谢建华在《美术高考制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通过分析认为目前美术高考制度存在几个方面弊端:①对文化理论课程的轻视;②考试内容的固化和单一导致对中国传统艺术及世界艺术多元化的漠视;③对创造能力的湮没;④美术高考内容与学生所报专业的错位。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上述问题:①录取时,文化与专业要并重;②美术高考中,对中国传统及民间艺术的侧重;③考题应根据不同专业有不同变化,加大对艺术综合能力的考核;④对考题的审美标准应多元化,强调艺术创造力;⑤在阅卷中,实行初审、复审、终审三步骤,评审老师年龄老、中、青搭配;⑥美术人才的民间选拔与高考选拔相结合。河南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的李勃和吴杰的《对美术高考改革之路的建议》跟上文大同小异,都强调了文化和专业并重、传统与民间艺术的侧重、艺术综合能力考核等等。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光的硕士论文《美术考前班现象研究》从高校扩招、社会和需求压力、高校变革等方面阐述了美术高考制度是导致美术“高考热”的根源。

三、美术高考的利弊分析

湖北大学艺术学院的杨帆在《试析美术高考培训产业对大学生就业的积极作用》中对美术高考培训产业的发展现状、高校艺术类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进行分析,从美术培训产业对美术类大学生就业具有积极作用。浙江工业大学的王东在《高考美术“速成班”的利弊分析》一文中分析了校外美术教育“火爆”的原因、高考美术“速成班”的利弊分析和如何避开其中弊端的解决方案。

四、美术高考相关的教学方法论的阐述和新解

首都师范大学的席卫权博士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国内普通中学艺术设计教育研究》中从新的视野和新的角度阐述并提出了被忽视的设计教育在普通中学美术教育中所体现的更全面的教育价值和综合课程优势。提出了:①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