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供应链金融服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供应链金融服务范文1
一、农业供应链金融的理论内涵
农业供应链金融是农业产业供应链理论与供应链金融理论相结合,所产生的一种服务于整个农业生产、流通环节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对于农业供应链金融理论内涵的把握需要从农业产业供应链与供应链金融两重维度把握。根据物质有无生物属性将农业产业供应链划分为涉农供应链和工业连接型供应链(或称非农原材料供应链,泛工业型供应链)。这种划分方式对整个供应链的运营及物流管理都产生了根本的影响,但农业供应链的概念如同供应链的概念一样,至今尚未在理论界得到统一。一般认为农业价值链、涉农供应链、农产品供应链及农业物流网络等概念所指相同,可统称为农业供应链。它包含农业生产的产前采购环节、农副业的种植和养殖环节、农产品加工环节、流通环节以及最终消费环节等,所涉及的所有组织和个人的网络结构,即从“种子到餐桌”的过程。现代农业在经营上,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利益机制为联结,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实行产销一体化经营。龙头企业是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对整条链起主要的组织管理和控制作用,龙头企业主导整个供应链对市场需求变化进行反应,也是链中利益分配的主导者。农业产业加工后进入流通环节,进入方式有经销商直接采购、批发中心集中交易、物流中心配送等方式。物流的方向是自上游到下游,而资金流向则是相反,由最下游的消费者到最上游的农户,最终消费者是供应链资金流的最终来源。现代农业要求“物商分离”,由第三方物流企业(3PL)来执行产品由分散到集中、再配送到销售终端的过程,借助3PL专业化物流服务,可使得物流成本和服务水平达到最佳的平衡。
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一个专业领域,它构架于供应链管理和现代物流管理理念的基础之上,利用对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以及面向授信自偿性来隔离借款人的信用风险。供应链金融运行框架很简单:银行向自己的公司大客户提供融资和其他结算、理财服务,同时向这些大客户的供应商提供贷款及时收达的便利,或者向其分销商提供预付款代付及存货融资服务。传统农业具有产业化程度低、行业集中度低、作业地点分散、交易不集中(现金交易为主)、物流自营等特点,难以达到供应链金融的应用条件。通过农业产业化建立农业生产前、中、后各个时期的紧密联系,形成比较完整的、有机衔接的产业链条,以及组织化程度高,有相对稳定、高效的农产品销售和加工转化渠道。大型的加工企业、经销企业以及具有规模效应的物流中心成为供应链的龙头企业,为供应链金融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综上分析,农业供应链金融是金融机构根据农业产业链结构特征,将产业链上的农户、农业企业、合作组织整体绑定,利用产业链上的农业企业信用与合作组织担保提高农户信用水平,通过设计相应的贷款协议和其他金融服务,将单个主体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产业链整体的可控风险,以此满足产业链各环节融资需求的一种系统性融资安排。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基本含义和主要作用包括把产业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农户作为一个整体,根据交易中构成的链条关系和行业特点设定融资方案,将资金有效注入相对弱势的小企业或农户,提供资金理财服务,提升农业供应链的群体竞争力,拉长农业产业价值链。
二、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功能体系
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民日用消费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涉及原材料、中间产品、产成品,并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将农户、分销商、零售商、最终消费者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体系称为农业流通体系,它包括农产品供应链、农村生产资料供应链和农村消费品供应链。农业供应链金融对重塑农业流通体系的结构、流程、规模和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集中体现在农业流通体系的供应链重塑。
首先,对农产品供应链重塑的功能。农产品供应链是指以农户为起点,将农户、加工企业、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等连成一体,以农产品为传递对象,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把农产品送到最终消费者手中,实现供应链各成员利益的功能网链结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普遍意义上的产品供应链包括的管理内容,如供应商关系管理、采购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库存管理、运输管理、信息管理、供应链协调等等;另一个是由于农产品供应链的特殊性产生的管理内容,如农产品的季节性、鲜活性、易腐性、分散性等导致的对风险管理、冷链管理、质量安全管理等新的内容。农业供应链金融体系发挥功能后,有助于优化和提升农产品供应链。
其次,农业生产资料供应链重塑的功能。农业生产资料供应链(简称农资供应链)是农户在从事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需各类生产设施和物资采购供应流通过程中的网络结构,也给出一个类似的概念理解:农业生产资料供应链是指以农户为最终消费者,将供应商、制造企业、批发商、零售商、农户等连成一体,以农用生产资料产品为传递对象,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把产品送到最终农户手中,实现供应链各成员利益的功能网链结构。在这里,农户作为供应链的终端,即最终消费者,各类生产资料的制造企业是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在农业生产资料供应链中,也存在大量的分销商和零售商,其基本运作与传统的产品供应链较为接近。同样,农资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也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普遍意义上的产品供应链包括的管理内容,如上述所提及的供应商关系管理、采购管理、供应链协调等等;另一个是由于农资供应链的特殊性产生的管理内容,如农资需求的集中性、固定性、分散性等导致的对供应链效率管理的影响。
另外,对农村消费品供应链重塑的功能。农村消费品供应链的结构和运作模式与传统的产品供应链最为接近,农村消费品供应链是指以农户为最终消费者,将供应商、制造企业、批发商、零售商、农户等连成一体,以农民生活资料产品为传递对象,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把产品送到最终农户手中,实现供应链各成员利益的功能网链结构。对于农村消费品供应链,同样也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普遍意义上的产品供应链包括的管理内容;另一个是由于农村消费品供应链的特殊性产生的管理内容。农村消费的主要特点在于分散性、低消费水平等,导致对农村消费品流通成本高,流通效率低下。所以一个重要的思路是如何将集中农村的分散需求,消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集中度问题将会显著影响农村消费品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最后,农业供应链金融对农业流通体系还具有其他功能:第一,农业供应链金融有助于提供发达的设备装备。表现为农田基础设施好,排灌条件优越,机械化程度高,农业设施先进,农业投入质优价低等;第二,农业供应链金融有助于促进技术革新。表现为运用先进科学的生产方法使农产品更为高产优质;第三,农业供应链金融有助于提高组织经营管理效率。产前、产中、产后的经营管理水平高,产、供、销、加等各个环节连接密切,组织方式科学合理,使得整个农产品生产营销系统成本低、效率高;第四,农业供应链金融有助于完善服务体系。指政府的支持和服务体系完善,能够帮助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克服市场机制的不足,解决那些仅仅依靠市场机制解决不了和解决不好的事项,如农业科研和推广、食品质量监控等;第五,农业供应链金融有助于增加资金供给。不断改进的农业供应链金融体系有助于农资生产商、农户、中间物流商、加工企业等各环节主体更容易获得资金支持,增加资金供给,有助于化解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困难和矛盾。
三、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与我国“三农”问题破解
近年来,供应链金融在农业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最近几年,众多国内外组织都在提供专门针对供应链分析、供应链建构、供应链风险的讨论,包括如何选择、创新供应链金融产品的培训。从目前国际上发达国家(包括美国、荷兰、日本等)开展的供应链融资实践来看,由于具体的产业、产品和供应链各不相同,决定了融资形式多样化。有一些是生产者或者生产者组织,比如协会主导或者主动发起这个供应链融资,也有一些是加工商、销售商,或者是超市,为了保证原料的稳定性,需要建立一些基地,向这个基地的农民提供贸易性融资,保证产品、原料获得。这两种组织形式是生产者为了保证市场可得性,因为现在很多边缘化的农民,其市场可得性比较差,特别是专用化的产品、标准化的产品,对市场的依赖性比较强,分散小农户很难和大市场竞争。还有一些政府部门或者非政府组织推动供应链金融,这些更多是缓解贫困农户,特别是在融资方面,弱势群体很难获取资金,银行融资把他们纳入到供应链、产业链中,通过产业链的融资来解决偏远农户的资金获取问题。
我国“三农”问题的存在以及“三农”的特殊地位,为新时期建立符合我国“三农”实际的农村金融体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过去几十年中,“三农”用低速发展的沉重代价,为城市建设和工业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得农村的资本积累能力大大降低,表现为资本积累进程中资本的有机构成不升反降,恶化了资本质量,在生产工具落后和劳动生产率降低的情况下,导致农村资本技术构成不高,总资本中农业不变资本的增长速度相当缓慢,严重影响了农村剩余资本的获取能力。这种状况不仅使农村失去了对外部资金的吸纳能力,还造成了农村资金大量外流,严重抑制农村金融发展,制约“三农问题”有效解决。
根据金融功能理论,执行农村金融服务功能的载体是各种经济组织,一项金融业务可以是几种功能的组合体,同一金融功能也可以由不同的金融产品来实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应遵循市场竞争机制来安排其组织形态,既要具有金融体系的一般功能,还要具备适应弱质性农业发展要求的功能,具体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现代农业流通金融的资金融通、资源配置功能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现代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农村资金有效供给不足和农村资金失血严重的问题,即通过一整套金融交易制度安排,聚集农村剩余资金,并配置到农业生产投资或农村经济发展上来。一方面农村金融中介组织动员储蓄,将闲散资金集中起来,再通过借贷行为投放资金。另一方面通过直接融资,或各种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不断调剂、组合,优化货币资金在不同部门、地区、行业的配置,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第二,现代农业流通金融的清算和支付功能促进农村金融发展。为确保农村建设和农业投资的顺利实施,以及农民生产生活的金融交易需求,同样需要高效、便利的金融清算和支付服务。例如要将农村建设中的各类资金进行快速地清算和支付,这就要求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必须具有一定的网络硬件设施和相关金融软件设施,同时也要求农村金融组织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业务素质,这些条件同时满足,才能实现便利清算和支付功能。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所提供的便利清算和支付功能,将极大地推动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的进程。
第三,现代农业流通金融的金融风险分散功能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由于我国现有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功能定位较低,体系结构中各金融组织之间缺乏横向合作关系,以及农村金融从业人员风险意识淡薄,导致我国现有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分散金融风险的目标往往无法实现。因此,建设具备分散金融风险功能的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既是我国新农村建设、农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增加我国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客观要求。
第四,现代农业流通金融为农村金融建设提供合理的建议和措施。在参与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开发的同时,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适应农村经济和农村情况的多样化要求,既要巩固和发挥传统产品的优势,又要不断创新,推出特色化、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第五,现代农业流通金融定位服务“三农”。动员农村储蓄,促进农民储蓄。整合资源、提供信息、消除对农村金融需求的排斥,加强财政、金融政策的协调配合,引导农村金融快速发展。加大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引导和监管力度,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
针对农村金融有效需求和供给动力不匹配的问题,建立一套完善的农业流通金融体系已是当务之急,以产业链条、流通体系为核心的农业流通金融体系作为整个金融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适应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因此,从战略的高度,对农村金融供给进行制度性安排,鼓励和引导发展农村金融为“三农”提供服务,并充分考虑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贫困地区对金融服务的不同需求,既有商业性金融供给,也有政策性金融供给;既有国家引导农业发展的金融战略导向,也有国家扶持农业生产的金融支持措施,使农村金融类型的选择,建立在遵循市场化原则条件下,寻求效率与公平均衡的基点之上,最终达到满足“三农”对资金需求的强烈愿望,从而更好地促进“三农”发展。
(注: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货币政策的区域分配性效应研究”(07CJY061);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云南农产品供应链金融发展模式研究”(QN2013013)。)
【参考文献】
[1] 陈贺:基于供应链视角的农业产业链融资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2011(7).
[2] 程杨娟:农业供应链金融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
[3] 胡国晖、郑萌:农业供应链金融的运作模式及收益分配探讨[J].农村经济,2013(5).
[4] 胡跃飞、黄少卿:供应链金融:背景、创新与概念界定[J].金融研究,2009(8).
[5] 深圳发展银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供应链金融”课题组:供应链金融:新经济下的新金融[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
[6] 王宇波、马士华:我国农业产化进程中供应链管理的几点思考[J].物流技术,2004(11).
供应链金融服务范文2
关键词 线上供应链金融 电商 融资模式
一、国内外应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目的及意义
国内外应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模式和产业组织模式,对于企业和银行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目前排名全球前50位的银行均已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根据Aberdeen Group所做的调查,[1]超过一半的国际性商业银行认可供应链金融的商业潜力,而Demica的调查结果更是达90%以上。Springer供应链杂志调查显示,采用供应链金融方案能给买方平均降低13%的运营成本,给供应商能平均降低14%的运营成本。目前,汇丰银行(HSBC)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应付款融资方面成绩尤为突出。联合包裹公司(UPS)通过旗下的UPS Capital金融平台为客户提供信用证、票据兑付、金融增值服务和垫资等金融服务。荷兰银行(ABN AMRO)是较早开始挖掘供应链和国际贸易中的商机并将贸易融资作为重点业务的银行。从区域市场来看,花旗银行(Citi Bank)在北美占据优势地位,苏格兰皇家银行(RBS)凭借对荷兰银行的收购在西欧处于领先,渣打银行(S&C)则在亚洲和非洲更具优势,尤其是发货前融资。
国内方面,在深圳发展银行的带动下,国内各家商业银行竞相开发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2012年2月中信银行也推出了“电子供应链金融”的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国内供应链金融创新逐渐走向在线作业新时代。目前,包括四大行在内的大部分商业银行都推出了具有各自特色的供应链金融服务,除了平安银行(原深发展)的供应链金融之外,还有招行的电子供应链、华夏银行的“融资共赢链”、浦发银行的“浦发创富”、中国银行推出一项通过买方授信额度为卖方融资的供应链融资新服务项目“融易达”、光大银行推出以中小企业为主要融资对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为目标的“金色链守”。除此之外,还出现了吉林信托的“吉信通”供应链信托,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租赁有限公司开展的基于信息化的工程机械供应链金融,中建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建设的外贸电商公共服务平台――易单网①等涉及各个行业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
本文认为,与传统的线下供应链金融相比,线上供应链金融把更多小型企业纳入了目标客户,融资频率更高,银行、核心企业和中小企业都能够从中获取更大利润。[2]而目前国内研究更多的是供应链金融,对于线上供应链金融的应用和服务模式研究较少。本文在企业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供应链金融模式的相关研究,对两种电商供应链体系的融资模式进行分析,提出基于纯交易平台电商供应链金融模式与非纯交易平台电商供应链金融模式,并对两种模式的特点、运作机理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总结,结合京东商城的线上供应链服务这一具体案例,进一步分析这一新兴的供应链金融服务的优势和不足,以期能提升融资业务利益相关者的综合经济效益,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本文将分析线上供应链金融的有关概念,在企业实践的基础上,将供应链金融的理论应用于电商供应链系统中,以是否自营电商平台为标准,将电子商务供应链系统分为两类――纯交易平台电商供应链与非纯交易平台供应链,基于这两种不同体系的供应链系统,提出两种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模式,分析两种融资模式的特点与运作机理。具体内容包括:
(1)非纯交易平台电商供应链金融模式。结合实际的企业操作案例,分析电商、供应商、银行三者在供应链中的作用以及相互的制约关系。总结线上供应链金融应用对于中小企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2)纯交易平台电商供应链金融模式。对比非纯交易平台电商供应链模式,分析该中模式的特点和优势,同时具体阐述机制的运行方式以及电商所具有的优势,为今后电商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二、线上供应链金融应用和服务
分析过程:
第一,非纯交易平台电商在供应链系统。非纯交易平台电商在供应链系统除了提供交易平台,还自营整个供应链系统的仓储和物流系统,电商向上游供应商提出订单需求,供应商向电商发货,电商向供应商开出承兑汇票,并产生应收账款。该模式的典型代表有亚马逊、京东商城。[3]非纯交易平台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与传统供应链金融“1+N”模式本质相同,电商作为供应链系统的核心企业,利用自身良好的信誉和掌握的大量交易信息,以每笔交易为周期,为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授信,通过应收账款融资、订单融资、供应商委托贷款融资等融资方式,与商业银行合作,融资给供应链上的供应商,为自己带来了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增强了自身的黏性和节点企业对自己的依赖性,并与上下游企业建立稳定互利的合作关系,确保以自身为核心的供应链系统稳健发展。
第二,基于纯交易平台电商供应链金融模式分析。纯交易平台电商供应链系统中,电商本身只为上下游供应商提供交易平台,其自身不经营仓储和物流系统,与上游供应商之间不存在应收账款等现金交易,该模式的典型代表是B2B电商阿里巴巴、C2C淘宝、B2C天猫。该供应链系统中,电子商务平台对物流和资金流的掌控没有非纯交易平台的程度大,但是电商对信息流拥有控制权,所有供应链系统的交易都在电商平台上进行,电商可基于大量交易数据分析进行融资风险控制。纯交易平台供应链融资是更具创新性的供应链融资模式,电商代替银行在传统供应链金融中提供融资服务的地位,并以数据与互联网为核心,建立丰富的供应商数据库和信用记录,利用庞大的客户资源、海量的客户交易行为数据及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处理手段,为其平台上的中小企业提供信用贷款。电商通过整合电子商务过程中所形成的数据和信用,解决传统金融行业对个人和小企业贷款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和流程复杂的问题,实现良好的风险控制和资本回报。
纯交易平台供应链融资创新模式特点体现在技术实现与风险控制。技术实现是指,电商的融资风险控制需引入网络数据模型和在线视频资信调查模式,通过交叉检验技术辅以第三方验证确认客户信息的真实性,将客户在电子商务网络平台上的行为数据映射为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评价,向这些通常无法通过传统金融渠道获得贷款的中小供应商批量发放贷款。通过技术创新,利用数据分析而非担保或者抵押对融资方进行信用评级风险控制是指,电商通过建立多层次的微贷风险预警和管理体系,将贷前、贷中以及贷后三个环节紧密联系,利用数据采集和模型分析等手段,根据小微供应商在电商平台上积累的信用及行为数据,对企业的还款能力及还款意愿进行较准确的评估,同时,结合贷后监控和网络店铺账号关停机制,提高了客户违约成本,有效地控制贷款风险。
三、案例分析
(一)京东商城提供的具体服务②
(二)京东商城的线上供应链融资模式
京东供应链金融是在交易的各个环节为供应商提供贷款服务,具体可以分为4种类型:采购订单融资,入库环节入库单融资,结算前应收账款融资,以及担保、保单业务扩大融资。
(三)京东商城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的优势
一是信息完整。京东有非常优质的上游的供应商,还有下游的个人消费者,积累了非常多潜在的金融业务客户。由于京东拥有强大的自建物流体系,因而交易数据的完整性在整个电商行业有绝对优势。在此基础上推出的“京保贝”③融资产品,通过对京东平台上采购、销售、财务等数据进行集成和处理,从而完成自动化审批和风险控制。由于整个流程都在线进行,实现放款的时间可由以前按天计算缩短到3分钟以内。
二是与银行合作。京东的供应链金融不同于阿里小贷,它采取与银行合作的模式。电商企业可以做到全方位24小时掌握上下游企业的信用状况、物流情况、发货记录及相应的企业信息,由此建立自己独立的信用评级机制。银行拥有资金,但是缺乏小微企业的相关信息,由此电商与银行构成互补关系,电商与银行合作将改变银行传统的单点客户开发方式,在电商的推荐下,银行可以批量导入新客户,降低客户开发成本。
三是团队创新能力。继2012年京东推出针对供应商的快速融资业务“京保贝”之后,在2014年2月,京东又推出“京东白条”④业务,这一业务主要针对顾客而言。用户可凭借“白条”在京东购物时,实现消费信贷,额度至万元,可选择3~12个月分期还款。这一产品实现了卖家到买家的金融布局。
(四)京东商城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是金融监管。在为中小企业作担保的同时,金融服务涉及安全、准入门槛高等多方面问题,监管层会通过牌照、备付金、准备金等形式进行严格的监管。
二是资金问题。电商涉足金融,最大的优势在于对交易数据的掌控和应用。京东金融平台要做大,资金将会面临巨大压力。在扩大融资环节,需要京东提供资金,银行仅仅代为发放,这对京东的资金储备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是同业竞争。除了京东和阿里巴巴之外,各主要电子商务网站均不同程度地涉足供应链金融。例如,主要提供外贸B2B服务的敦煌网同样与银行合作,出具相关企业的经营信息,供银行参考;敦煌网还在与银行探索,某种额度之下,银行不需要审核,直接放贷的方式。除此之外,苏宁的供应链融资根据不同的供应商提供不同的融资产品,同时与中资、外资等多家银行紧密合作,形成巨大的资金池,为供应商提供融资保障,这些优势和便利吸引了更多的供应商,对京东造成了一定威胁。京东在2012年首次推出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新的应用和服务模式都有待探索。
四是风险的增加。[4]一方面,线上供应链金融为更多的中小企业提供了便利,但作为担保方的京东也承担了更大的风险;另一方面,客户也可利用白条实行借贷业务,这一服务增加了服务系统的风险。虽然京东掌握了中小企业和顾客的交易信息,但是对于信息的处理能力会影响对中小企业信用的评估。如果判断失误,则会较大造成损失。
(五)解决方案
在资金储备方面,京东可以更广泛地与各个银行合作,以构建更为稳健的资金池,为供应商融资提供保障。在风险控制方面,除了建立先进的信息系统,加强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之外,也要在融资前对中小企业的信用程度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估,以避免后期由于违约而带来的较大损失。在金融服务方面,为了吸引更多的供应商,京东可以结合不同供应商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融资产品。京东在之前推出的“京保贝”解决了融资额度固定,审核时间长等问题,极大地提高了融资频率,为公司自身发展带来了更多利润。在此基础上,京东可以进一步推出特色业务,以更为人性化的服务吸引供应商,从而在电商行业获得更大优势。针对顾客而言,可以通过加强手机客户端的研发和维护,树立企业形象,为顾客提供理财服务等方式,实现供应商―京东商城平台―顾客这三者的紧密结合。
(作者单位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
注释:①内容来自首届“在线供应链金融推进大会”创新案例评述。
②根据京东官网公布内容整理。
③京东在2012年基于互联网金融推出的快速融资业务。
④目标群体为顾客的借贷业务。
参考文献
[1] 黄丹.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与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 谢蕾.供应链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比较研究[J].
供应链金融服务范文3
供应链金融本是银行的一种业务产品,现在许多物流、贸易等类型企业成立了供应链服务公司,以贸易项目经营起供应链金融生意,自然受到银行的打压,也受到近年迅猛而起的互联网金融的排挤和竞争,供应链服务企业的金融项目生存空间日渐式微,供应链金融服务企业到底是穷途末路还是柳暗花明?亟待各路有识之士指点迷津,以求笔者事业破局。
一、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前世今生
如果要讲供应链金融,必须从供应链说起,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商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那么供应链服务就是围绕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上下游贸易提供信息、商流、物流、仓储、金融等服务,由此可见供应链金融只是供应链服务中的一个分类。
供应链服务历史并不长,开始于欧美发达国家,进入国内也不过30来年历史。供应链服务看似陌生,但其他服务项目,如物流、仓储、信息等,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可能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和接触,国人只是供应链金融接触的机会不多。
那什么才是供应链金融呢?供应链金融到底有何商业操作模式?供应链金融,就是银行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供应链金融最大特点就是先找出一个核心大企业及其子公司,以它们为出发点提供,向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只要核心大企业及其子公司能够承诺一定信任担保,(如担保货物回购等),供应链金融企业便会将资金注入到核心企业及其子公司的上下游企业购销行为中,现在体现的操作模式一般为下游企业垫资采购或帮上游企业承担帐期。但由于银行对中国经济领域某些行业的手续繁琐性、陌生性及销量大小的取舍,导致了一些贸易类型企业的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兴起,招聘一些行业内专业人才,开始把供应链金融服务做得风生水起,
中国的经济开放30多年来,供应链服务企业队伍也逐步壮大,这主要表现在东南沿海,集中于深圳,深圳濒临几大港口,并且靠近香港,充分发挥香港的贸易优势,在经营供应链服务方面有先天优势,产生了:怡亚通、飞马、腾邦等上市公司供应链服务企业。目前深圳市内有供应链服务企业绝对不下500家,大部分都还停留在货物进出口贸易的服务上,真正经营进入供应链金融服务的企业并不算太多,但规模比较大的供应链服务企业都有金融服务项目。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内实体经济衰退,出口行业又受到人民币的不断升值,深圳许多供应链服务企业都出现成长及利润的拐点,2013年利润大幅下降甚至还出现了亏损,特别是那些以供应链服务中单一服务的企业,更是如此。让人感觉供应链服务辉煌不再,纷纷对企业的前途产生怀疑——供应链还有多大前景?这前景到底在哪?
为什么会让供应链服务企业产生如此悲观心态?难道供应链服务中的物流、仓储、信息、金融那么难做吗?这就要从供应链服务企业的模式说起,在此主要交流一下供应链金融模式,供应链金融是供应链服务项目中最高层次的服务。
二、前有银行金融挡道,后有各类新型金融服务追兵,现有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日渐式微险象环生。
供应链金融服务脱胎于银行服务,是银行为企业金融服务的一种模式,但由于个中手续冗长繁琐,况且银行业务人员对各个生产行业及其产品比较陌生,由此诞生了一大批供应链金融服务公司,由供应链公司招聘各行专业人员去充当先锋,物色合适的贸易项目,供应链公司然后拿这些贸易项目去找银行融资。供应链公司在操作过程中有服务费用的收益,银行也避免了风险愿意坐享其成,在这一点上,银行与供应链公司实际上是一对相互利用的难兄难弟。
话说回来——什么样的供应链金融项目能够得到银行融资呢?一句话,需要供应链公司人员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大海捞针般去寻找合适的贸易项目。
这种贸易项目有三个特点:1是风险可控性:首先考虑资金的安全,合作单位必须是大企业(国有央企及上市股份制企业最好),或者是上游或下游是大企业;下游客户在一定时期内无法销售完毕,上游供应商承诺到期回购;必须是容易变现价格比较稳定的商品,供应链公司对贸易商品有控货权,无控货权必须有其他同类货物质押或其他大企业担保,在供应链服务企业采购之前,服务客户必须向供应链服务提供一定的保证金,以防客户到时变卦不要货物。2是收益性:供应链公司凭借项目去银行融资,银行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从来不会免费提供钱财,供应链公司在银行融资成本的基础上,加上公司运营的成本及利润才会考虑去操作供应链贸易项目,肯定会给需要贸易融资主体的融资费用高于银行给出的融资成本,否则供应链公司宁愿不操作。3、融资性:供应链公司一般都不希望利用自有资金去经营项目,想方设法去银行融资,实在没法去银行融资,但收益性高风险性低也会考虑操作,这个时候就是考验供应链金融公司的实力了。
各位看官,在你了解以上供应链金融贸易项目三个特点之后,就知道其范围非常狭窄了,必须在众多项目中寻找筛选,有如大海捞针。目前在南方的各个供应链公司,特别是深圳周边范围的供应链公司,其金融操作方式有二种:一是采购;二是深度分销。其主要模式有下列几种(模式主要还是由银行模式演化而来): 1、保兑仓模式:下游客户必须向上游供应商支付预付货款,才能购买原材料、成品等商品。对于短期资金困难的客户,在供应商承诺回购的前提下,供应链金融服务公司在有控制货权和客户愿意提供保证金的情况,才会为客户代垫货款向上游供应商采购。货物到达供应链公司仓库后,下游客户分期分批向供应链服务公司支付货款提货。
流程:上游供应商————供应链服务公司————客户 2、融通仓模式:实质就是仓单质押,就是利用客户仓库存货进行质押,在质押货物进行评估后,质押货物价值高于供应链公司垫款采购的货值价值,在客户承诺一定时间段向供应链公司回款,并且对质押货物有控制权,才会向客户指定的供应商采购。 3、应收账款模式:客户以未到帐的票据作为质押,这种票据一般为大企业所出具,供应链公司先向客户提供该票据短期的贸易货款,然后大企业回款对象改为供应链公司。 4、完全自营模式:供应链服务公司在供应商承诺回购尾货的情况下,针对下游贸易客户的经营状况,直接控股或购买下游客户的资产,利用客户的渠道和营销团队进行销售。 5、进出口:为什么供应链服务公司大部分诞生在深圳等沿海城市,是因为沿海城市有大量的港口及相关的需要通关服务的货物。进出口体现的客户是国内面对境外,同样需要金融服务(因为牵涉到货物的退税交税和垫付货款业务),以及海关及装卸物流仓储等事情。 通过以上几种服务模式,说明银行与供应链是一对难兄难弟,因为银行的重点是金融业务,对各行各业特性特点把握不住,所以要依靠供应链公司去做一些专业化的服务工作,供应链自有资金肯定不足,只有利用项目与银行对接,利用银行资金扩大供应链业务范畴,这样银行也愿意坐享其成,把一些资金额度授信给可靠的项目。
千万别以为商业银行是慈眉善目的好人,实际上银行从来都是那种既当又立牌坊挖墙脚的势利小人。随着近几年经济的放缓,银行受到影子银行的严控及其他投资行业特别是房地产业的风险系数加大,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崛起,银行逐渐把目光投向原来供应链公司所操作的行业。对于一些金额大无风险的项目,银行甩开供应链公司亲自操刀,蚕食供应链行业的地盘,如民生银行的小微企业互助基金,就是由许多小贸易企业抱团担保,获取民生银行的资金,该案例已经收录为2013年中国十大金融创新案例。
今年以来,互联网金融风起云涌,各种“宝宝们”相继诞生,为国人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余额宝、财付通、零钱宝、百度百发、京东白条等风生水起,连银行也不得不加入“宝宝们”大战。如果从各种“宝宝们”身上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宝宝们之所以牛,有它的生存发展的空间,如余额宝依附的是阿里巴巴这个庞大的电商,“京东白条”依附是京东客户,苏宁云商的“零钱宝”同样如此,这些宝贝都拥有自己能量巨大的贸易主体,这些贸易主体都拥有庞大的客户群体,在贸易时自然就有庞大的资金流动,无疑这些电商崛起,抢占供应链公司不少市场,排斥供应链公司的资金插足,使供应链公司在电商领域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少。
纵观2013年,除了少数供应链服务企业略有增长和盈利外,大部分公司都是哀鸿一片,许多曾经依赖进出口生意的南方供应链公司,随着人民币升值,其利润微乎其微,销售额大只不过充规模罢了。
2014年已经过半,供应链企业何去何从?是坐以待毙还是向前发展?如何发展呢?
三、向前一步是幸福,向后一步是孤独。突出重围,创新是发展惟一之路,根据自身力量发展壮大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日前,笔者与深圳一供应链公司老板闲聊,谈及深圳供应链服务现状,感慨道:不创新是等死,创新是找死。创新之路确实坎坷,前途未知,但与其等死不如创新,创新也许能够找到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之路,开辟一片新世界。许多企业在发展之初,险象环生,其创始人往往被咒为疯子傻瓜骗子,阿里巴巴当年成立,就不被周边的人看好,可如今呢?!
创新是——自古华山一条路:
实力是——不变的王道。
深圳EA供应链公司,今年伊始,高举创新大旗,收购或控股许多与供应链服务相关的销售贸易公司,放弃许多原来采购的客户,大步向前,稳固阵地,甩开一些小规模供应链公司的跟踪。但EA是中国第一家上市供应链公司,自然财大气粗,这使许多中小型供应链公司无法望其项背,其创新有雄厚的财力做后盾,且其创新已有成熟的模式。(据EA刚刚披露的半年报,其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一倍多,利润也增长80%)
那中小型供应链金融公司如何走出自己一条创新发展之路呢?笔者尽道管见,以为可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1、打组合拳,为客户提供多样化服务。“一招鲜,吃遍天”,是曾经被许多企业发展津津乐道的方式,但对于如今市场竞争对手林立,仅靠一招一式难以施展拳脚,发展会停滞不前。供应链金融也是同样如此,仅靠金融服务,面对新晋如此众多的强大对手,就会产生迷茫。金融服务只是供应链服务一种类别,其他还有销售、物流、仓储、信息、商流等服务,不能仅靠金融作为企业发展的惟一方法。
2、结合自身实力,合纵连横,组成利益共同体,向深度和广度扩展。有些弱小供应链公司,往往只能提供一种供应链服务,而客户的要求服务种类千差万别,在自身实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发展自己,这就需要合作者,把一些合作的伙伴与供应链公司结成联合体,取长补短,满足客户服务。不要说中小型供应链公司,就是一些大型供应链公司,也必须依靠其他同类型供应链公司,如深圳EA,在许多城市就是依靠第三方物流来解决客户配送问题。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积极适应市场的发展才是企业发展的王道。
3、积极朝互联网方向发展,供应链电子商务是主流。近年来电子商务突飞猛进,成交额屡创新高,在互联网供应链服务方面,深圳一达通无疑走到前面,也代表无数供应链公司的发展方向。
4、寻找合适的合作服务项目是最终使命。国内的供应链服务公司大大小小不胜枚举,特别是深圳,每家企业都有生存之道,都有自己擅长的服务范畴,或金融或仓储或物流或信息或销售,那种高大上概而全的供应链公司在国内少之又少,所以必须根据自身的特长发展寻找项目。
供应链金融突围方向很多,企业必须根据自身情况予以取舍。
创新是惟一不变的主题。
只有创新才能更好的发展。
后记
供应链金融服务范文4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贷款难;农产品供应链
Abstract:In recent years,supply chain finance has became an new kind of finance service and became a new growth points of commercial banks. The article analyses the function of supply chain finance in solving the problem of peasant’s loan, and research the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implementing supply chain finance on agricultural products.
Key Words:supply chain finance,the problem of loan,agricultural products supply chain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10)04-0060-03
据统计,我国金融机构存款的20%来自农村,但是农业贷款只占全国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4%;在超过2万亿的农村资金流向城市的同时,广大农民面临着贷款难的问题。当前农民贷款难已成为严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农民调整结构缺资金、农民搞特色经营缺资金、完善农产品供应链缺资金等现象相当普遍。
一、农民贷款难原因分析
(一)从金融机构角度看
商业银行无法为农民提供及时、便捷的金融服务,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第一,贷款风险大。我国广大农村点多、面广、战线长,农户贷款额度小、分散,而且农业贷款受自然、农产品市场等诸多不可测因素影响,贷款成本相对于城市“大客户”要高得多。第二,贷款利润低。支农贷款收益低。相对于分散、小额的放贷收益,发展“大客户”要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随着金融机构商业化运作,许多银行宁愿将资金投向非农产业,而不愿投向农业和农村,致使出现了农村信贷资金严重外流的现象。有人将金融机构设在农村基层的分支机构比作“抽血机”,意思是金融机构在农村“只收储不放款”,将农村宝贵的发展资金抽走。由此可见,农村本身并不缺资金,关键是在现行金融机制下,资金难以为农民所用。
(二)从农民角度看
农民拥有土地,在自家宅基地上建有房产,但却不能用来抵押。农民由于没有足够的抵押而缺乏获取抵押贷款的能力。可以说,无抵押和担保是金融机构不予放贷的主要原因。另外,从银行贷款,要办理抵押,不仅环节多、手续繁,而且费用大,需要去公证部门公证,登记费、鉴证费、评估费等等各种各样的费用相加,增加了农民从商业银行贷款的成本,因此,许多农民放弃了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而转向各种民间借贷。
二、供应链金融及其对解决农民贷款问题的作用
供应链金融(Supply Chain Finance,SCF),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一个专业领域,也是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一种融资渠道。供应链金融是指商业银行对一个产业链中的单个企业或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全面金融服务,以促进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产、供、销链条的稳固和流转顺畅,并通过金融资本与实业经济的协作,构筑商业银行、企业和商品供应链互利共存、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
“供应链金融”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供应链中寻找出一个大的核心企业,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为供应链提供金融支持。供应链金融将核心企业的良好信用延伸到上下游成员企业,这是风险管理技术的一大创新。通过供应链金融,银行不仅和单一的企业打交道,还和整个供应链打交道,掌握的信息比较完整、及时,银行信贷风险也少得多。在供应链金融这种服务及风险管理模式下,由于银行更关注整个供应链的贸易风险,即便单个企业达不到银行的某些风险控制标准,但只要这个企业与核心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稳定,银行就可以对这笔业务进行授信,并促成整个交易的实现。
供应链金融可以为解决农民融资难问题提供有效途径。农民融资难的核心问题是由于抵质押担保不足、信用信息不对称、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而通过发展供应链金融,银行可跳出仅对借款人自身信用状况评估的视角,通过深化与核心企业的合作关系,结合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查,基于农民及农村中小企业在交易过程中的订单、应收账款和存货等资产,对其提供配套融资。与小额贷款相比,以农产品供应链为依托,为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有利于明确信贷资金的用途,提高信贷资金的利用效率,增强农产品供应链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三、农产品供应链金融可行性分析
(一)需求分析
从二十世纪80年代末至今,中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走过了近20年的发展历程。20年来,从国际经验来看,供应链管理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利器;从国内现实来看,现代化的农产品供应链逐渐形成。现代化的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带动了小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它们通过与农产品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签订生产和销售合同,获得了进入大市场的渠道,扩大了生产规模,对资金的需求也相应增加。然而,在融资渠道方面,企业面临贷款难的问题,尤其是针对供应链上中小企业与农户的金融创新产品开发不足。因此,在农产品供应链的融资方面,金融机构应该为农产品供应链上的企业“量身定做”各项金融创新业务,其中最关键的是与龙头企业合作开发针对农产品供应链金融创新业务。
(二)供给分析
在中国,供应链金融业务由深圳发展银行最先推出。2005年,深发展先后与国内三大物流企业――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和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正式拉开了我国供应链融资活动的序幕。目前,供应链金融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各银行作为新兴的金融产品加以应用,国内许多银行都已陆续提出各自的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如光大银行针对小企业提出产业链担保产品,在汽车、钢铁等行业做得有声有色;中国工商银行则推出了“沃尔玛供应商融资解决方案”;中国银行推出融易达和融信达组合融资方案,为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业务。
针对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服务的供给主体不仅包括各商业银行,还可由农村信用社以及正日益兴起的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中国原有农村金融机构以服务农户为宗旨,但却由于缺乏合适的贷款担保品为贷款提供安全保障而形成惜贷。如果供应链金融运作机制可以保障其信贷安全,供应链金融业务将成为服务于农民的新金融产品,并为金融机构创造新的利润源泉。另据中国银监会公布的信息,对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工作安排是:从2009年-2011年,全国35个省(区、市,除外)和计划单列市共计划设立1294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中村镇银行1027家,贷款公司106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61家。这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将主要分布在农业占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县域、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的县域,以及国家、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中小企业活跃县域。这些服务于农村的金融机构急需开发针对“三农”领域的各种新的金融产品,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服务可以成为其产品创新的新思路。
(三)效益分析
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服务对于广大农民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以乳制品行业为例,在供应链的上游,奶牛大部分以农户家庭散养为主,现代化程度低,许多农民由于资金短缺无法扩大养殖规模而获得规模收益。另外在一些种养殖投入较大的特色农产品领域,如:肉牛、特色水果、蔬菜,产品市场需求旺盛,供不应求,存在较大的利润空间。如果上述农户能通过供应链金融得到相应的资金支持,必然会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
再从银行的角度看,供应链金融有助于金融机构降低信贷风险,扩大业务范围,培育更多优质客户。目前,随着银行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银行只关注大企业是很难生存下去的,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应用,为银行服务中小客户提供了可能。而且长尾理论告诉我们,大量的小客户所积聚的市场分额是重要的利润源泉。我国在“三农”领域有巨大的资金需求,然而商业银行的贷款比重却非常小,农产品供应链金融产品的引入,将有助于商业银行挖掘和培育一批优质客户,扩大商业银行业务范围。比如,渣打银行是目前外资银行中在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布局最为完备的一家。在内蒙古和林格尔渣打村镇银行,其开展的“农产品业务”,就是“供应链融资”的一个表现形式。渣打银行和溢达集团于2007年在新疆共同推出了小额农贷试点项目。溢达集团本身就是渣打的企业银行客户,供应链融资不仅为渣打维护了优质客户,更重要的是有效地控制了风险。再如,深圳发展银行探索的“1+N”供应链金融模式,仅2005年就产生了2500亿元的授信发生额,不良率只有0.57%。
另外,在目前农产品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的初期,凭借国家各种优惠政策,可以确保金融机构的利润空间。
四、结论
综上所述,供应链金融服务可以从整个供应链认识风险、把握市场经营情况,从而对企业的评价更为科学,利用这种机制重新评估农民贷款,从而有效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针对农产品供应链的金融业务的开展,有利于提高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满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不仅能对龙头企业的上、下游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还有利于龙头企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供应链中资金使用效率,提高中国农产品供应链的竞争力。从而,对促进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有利于拓宽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领域,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参考文献:
[1]冯静生.供应链金融:优势与风险[J].上海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
供应链金融服务范文5
摘要在广东省自贸区发展供应链金融,有利于科学协调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处理好区内区外关系,促进广东省制造业优化升级以及整个珠三角地区经济的稳定与健康发展。本文提出广东省自贸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应充分发挥广东省自贸区在粤港澳一体化、贸易自由化、通关便利化、金融国际化等方面的优势,形成多元化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建立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同时发挥产业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广东省制造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广东省自贸区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金融风险防范
在广东省自贸区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对于自贸区经济的稳定、持久发展以及广东省的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2015年广东省自贸区成立,自贸区以贸易、金融、物流、通关等诸多政策性优惠的实施使得自贸区成为众多国际供应链汇集的供应链集成平台。供应链金融业务从供应链整体出发,对供应链上的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有效的匹配和控制,有效释放自贸区经济增长活力,促进自贸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此外作为国内最大的制造业供应链枢纽,广东省存在大量处于价值链低端环节亟需进行产业转型与升级的中小型制造企业。供应链金融是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的新型金融业务,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但受政策束缚以及产业生态发展不平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供应链金融的效用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自贸区的诸多优惠性政策以及开放的营商环境使得自贸区成为发展供应链金融的最优平台,在自贸区发展供应链金融,可有效降低自贸区内核心企业与广东省内中小制造企业间的资金运作成本,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为撬动广东省制造业转型与升级的重要支点。在此背景下,对自贸区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展开研究,对于处理好自贸区区内、区外关系,科学协调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促进自贸区乃至整个珠三角地区经济的稳定与健康发展,提升我国供应链金融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供应链金融发展路径及主要模式
(一)我国供应链金融发展路径
我国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始于20世纪初,深圳发展银行是我国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先行者:2000年深圳发展银行在其广州和佛山分行开始试点贸易融资业务;2001年,创新性推出动产及货权质押授信,在保持存货流动性前提下,允许企业随时赎取部分抵/质押物用于销售;2002年推出票据CPS业务以票据为核心为供应链中的企业提供短期融资解决方案;2003年,首创“1+N”模式,利用供应链产业集群的伴生网络关系,将核心企业的信用引入对其上下游的授信服务之中,并开展面向供应链成员企业的批发性营销;2005年,提出“面向中小企业,面向贸易融资”,建设供应链金融服务银行;2006年,正式推出“供应链金融”品牌;2008年,启动供应链金融线上化工程。在深圳发展银行先行先试后,广东发展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等相继推出了一系列供应链金融服务:2002年起,招商银行率先对电子供应链金融进行探索;2003年广东发展银行推出“民营100”金融服务平台,开展货押业务;2006年,工商银行在进行了沃尔玛供应商保理业务试点后推出了供应链金融产品;2007年,浦发银行提出了“供应链融资”的整体服务解决方案……虽供应链金融业务在我国已逐渐推广,但总体来看,我国供应链金融业务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二)我国供应链金融主要发展模式
从图1供应链的结构图不难看出,供应链是连接供应市场和需求市场,是围绕核心企业、以及核心企业的供应商和需求商所形成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自由流动的动态网络系统。与传统的固定资产抵押贷款融资形式不同,供应链金融服务并不局限于对单一企业的资产状况和信用状况进行风险评估,而是从该企业所处供应链的整体交易风险进行评估,利用供应链运营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存货等资产和权力作为担保进行融资。供应链金融有效解决了供应链中大型核心企业凭借其优势地位向上、下游的弱势地位的中小型企业进行赊销、赊购,导致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短缺又因资信状况不佳难以获得融资的财务困境,有效盘活了中小企业资金链。受供应链形态多样性的影响,供应链金融服务也有多种模式,其中最广泛、最典型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是针对供应链运营过程中的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存货等带来的问题所设计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保兑仓融资模式、融通仓融资模式。这三种典型融资模式的运作方式具体如下表所示:
(三)我国供应链金融现有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自深圳发展银行率先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至今,我国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和服务形态都进行了诸多创新,但总体来看,我国仍旧尚未形成真正高效、普惠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
以核心企业作为业务切入点致使服务覆盖范围有限;多方参与致使服务效率低下;商业银行提供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本质并无太大区别致使融资产品种类单一,创新动力不足;分业经营的体制致使商业银行难以从供应链整体出发为供应链上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缺乏高效的信息处理系统致使供应链金融数据信息化的范围仅局限于其所在的节点,无法形成一个数据自由流转的、完善的、高效的供应链信息处理系统;缺乏风险监管机制致使供应链金融风险难以得到有效规避。
二、自贸区推进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基础
2015年广东省自由贸易实验区成立,自贸区因其在贸易、金融、物流、通关等领域的众多优惠政策成为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最优平台。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是供应链发展的核心,广东省自贸区在市场准入与监管、通关、物流、金融等领域的创新实质上是在推动供应链的改革与创新,具体而言,广东省自贸区发展供应链金融主要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一)大型国际企业落户为发展供应链金融提供良好的产业基础
良好的产业链是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前提与基础,广东省自贸实行宽进严管的市场准入和监管制度(负面清单制度),致力于建设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随着自贸区先行先试改革创新不断深入推进,必将会有大量处于国际供应链核心地位的企业入驻。大规模的企业落户不仅会带来大量的物流和资金流,更会使广自贸区将成为一个多元化、集群化的供应链汇集平台。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尤其是广东省传统制造业企业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利用自贸区平台,发展供应链金融,对于延伸制造业产品线和产业链,对接国际供应链金融,带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二)粤港澳一体化助力广东省自贸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
粤港澳一体化是广东省自贸区建设的重点内容。《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提出“粤港澳共同开拓国际市场。鼓励企业在自贸试验区设立总部,建立整合物流、贸易、结算等功能的营运中心,探索自贸试验区与港澳联动发展离岸贸易”、“加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金融机构在自贸试验区以人民币进行新设、增资或参股自贸试验区内金融机构等直接投资活动”“在自贸试验区建立与粤港澳商贸、旅游、物流、信息等服务贸易自由化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降低港澳资保险公司进入自贸试验区的门槛,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保险公司在自贸试验区设立分支机构”等政策将有效促资金流在自贸区的汇集以及资金流在粤港澳间的自由流转。
(三)通关便利化促进物流、商流自由流转
贸易便利化是自贸区的最基本功能,广东省自贸区实行“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的通关监管服务模式,促进了物流在自贸区内的快捷、高效流动。2015年底,深圳海关提出了以“供应链协同”促进跨境电商B2B出口的理念,“先进区,后报关”“简化无纸通关随附单证”等政策简化了报关流程,极大的减少了报关费用。此外,《方案》提出在交通航运领域放宽对粤港澳投资企业的限制,建立自贸试验区与粤港澳海空港联动机制有效促进了物流企业的国际航运服务业务的发展,为自贸区开展国际供应链金融业务打下良好基础。
三、推动自贸区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与创新的几点建议
相较于我国传统的供应链金融发展模式,自贸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应突破传统模式的发展瓶颈,释放自贸区改革红利,发挥自己的优势。具体来看:
(一)突破传统供应链金融发展瓶颈,构建多元化供应链融资模式
随着自贸区先行先试改革创新不断深入推进,融资规模的不断扩展,银行为主体的传统供应链融资服务模式中,银行独立完成供应链风险评估和在规定时效内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将会越来越困难,因此,构建多元化的供应链融资模式显的尤为必要。具体而言,第一,自贸区银行业逐步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逐步开放券商牌照,建立以银行业务为核心,辅以券商、保险、信托、基金、租赁的综合化经营格局,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一站式完备服务。第二,积极促进港澳金融机构参与进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中来。港澳金融机构的加入,不仅有效突破了银行融资规模瓶颈,更带来了竞争,打破了传统供应链金融业务中银行独大的局面,国内商业银行与港澳金融机构的良性竞争将会有效的促进商业银行简化程序、提高效率、降低供应链金融服务成本。第三、充分利用自贸区地理位置优势,积极对接国际供应链,探索与港澳在货运和货物运输等方面的规范和标准对接。积极发展航运金融,建设航运交易信息平台,发展航运电子商务、支付结算等业务,探索以物流企业为主导的供应链金融模式,缓解银行业务压力。
(二)建立电商+物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营造金融新生态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深刻的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自贸区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便利的通关服务模式、金融领域的深度开放必然会使各个领域的信息和数据呈爆发式增长。在此背景下,将互联网金融与供应链金融有效结合,将电子商务平台引入供应链金融是实现供应链金融中海量数据高效整合与汇总、促进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自由流转的有效途径。互联网巨头和商业银行带头,电商企业供应链核心企业、协作企业、物流企业合作,共筑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将传统的线性供应链金融发展模式连结成网,整合自贸区供应链金融运营过程中涉及的海关、税务、物流、仓储、保税仓储、生产、采购、分销等诸多环节,为各环节提供专业化、批量化、标准化、流程化的服务,有效提高服务效率,降低运营风险与成本。依托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促进供应链金融向更垂直细分、更精准、更专业的方向纵深演变,整合和重塑产业链,构建一个新型金融生态圈。
(三)加强供应链金融风险监管,建立健全有效的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
相较其他信贷模式,供应链金融具有多方参与、信用共享、风险共担的特点,在供应链金融中,拥有雄厚资产和良好偿债能力的核心企业成为了资信状况不足的中小企业的“隐形担保人”,供应链每个节点上的企业都成为了风险的承担者,有效分散、降低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是所承担的信用风险。但供应链金融运营过程中跨越多行业、涉及多领域、多方参与等特点同样也增加了供应链金融的运营风险。核心企业与协作企业的合作关系破裂、供应链运行过程中信息、资源的不对称以及企业利用自贸区事后监管等政策及制度的漏洞不当获利行为均会给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带来风险。因此,为了有效规避发展供应链金融带来的风险,政府、银行、企业必须通力合作,加强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监管,建立健全有效的供应链金融风险防范与预警机制。我国传统的分业监管模式已难以对供应链整体运营进行金融监管,难以适应自贸区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需要,因此,自贸区供应链金融风险防范应在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风险处理数据库和风险协调、处理机构,从供应链运营的整体出发,有效防范和规避风险。
(四)发挥产业辐射、联动效应,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广东省作为我国最大的制造业基地,近年来,受劳动力价格上升、土地升值,人民币进入贬值通道,国内经济整体减速等因素的影响,中低端制造业亟需进行产业转型与升级。以广东省自贸区建设为契机,将自贸区作为供应链的核心,发展供应链金融,发挥自贸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连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在贸易自由化、通关便利化、金融国际化的背景下,通过加强对自贸区内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整合,带动自贸区辐射范围内供应链上下游加工制造、物流、航运、金融等行业的一体化发展,对接国际供应链,促使广东省传统制造业由全球价值链的低附加值环节向高附加值环节迈进,将成为促进广东省传统制造业转型的最有效途径。
四、结语
发展供应链金融是整合广东省自贸区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促进广东省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的有效途径。基于我国传统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保兑仓融资模式、融通仓融资模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服务范围有限、效率低下、缺乏高效的信息处理系统和风险监管机制等问题,自贸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应充分发挥广东省自贸区在粤港澳一体化、贸易自由化、通关便利化、金融国际化等方面的优势,摒弃传统链金融发展模式,构建多元化的供应链融资模式。同时,广东省自贸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应构建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的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统一的风险处理数据库和风险协调、处理机构对供应链融资过程中的金融风险进行监管和防范。此外,利用自贸区平台,发展供应链金融也将为广东省传统制造业的优化升级提供契机。
参考文献:
[1]武剑.中国(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展望[J].新金融,2013(11).
[2]裴长洪.中国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进展与前瞻[J].金融论坛,2015(08).
[3]闫俊宏,许祥秦.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分析[J].上海金融,2007(02).
[4]蔡春林.广东自贸区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建议[J].国际经贸,2015(01).
[5]卞绩.探索自贸区对接国际供应链之路[J].浦东开发,2013(12).
供应链金融服务范文6
【关键词】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成功与局限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对于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缓解就业压力、推动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小企业资金困难已是阻碍其进一步壮大的重要因素。商业银行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运营稳定性弱及抗风险能力不高等因素,放贷存在一些顾虑。基于解决这种企业与银行之间矛盾的客观矛盾,供应链金融应运而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与核心企业打交道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还为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一、供应链金融的内涵
“供应链金融”是指商业银行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出发,开展综合授信,把供应链上的关联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根据交易中构成的链条关系和行业特点设计融资方案,将资金有效注入到供应链上的需求企业,提供灵活的金融服务和产品的一种融资模式。具体来说,供应链金融就是使商业银行依靠产业链中核心大企业(1)的资信和实力,及其与银行之间长期稳定的信贷关系,对与该企业发生业务的其他企业(N)进行向上和向下的拓展,为这些企业提供贸易融资等全面的金融服务,从而形成“1+N”的金融服务模式;也可以是银行从关注产业链条中的主要中介商(N)入手,进而延伸到供应链上的核心大企业(1),从而形成“N+1”的金融服务模式。
二、供应链金融的主要发展模式
传统的融资方法中较少利用流动资产作为信贷支持,但是从供应链企业集群的角度看,交易过程中物流和资金流、信息流高度统一,且这种交易相对封闭,这为银行评估并掌握风险提供了条件。企业发生资金流转困难时的融资需求往往发生在三个阶段:采购阶段,生产阶段以及销售阶段,相对应的企业现金流缺口分别是:预付账款、存货及应收账款,结合企业的生产周期等特点,可以形成保兑仓融资模式(预付款融资)、融通仓融资模式(存货融资)以及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三种供应链融资解决方案。如下图所示:
(一)保兑仓融资模式
保兑仓融资模式指的是在供应商(核心企业)承诺回购的前提下,融资企业(下游中小企业)向银行申请以卖方在银行指定仓库的货物为质押,并由银行监控其提货权为条件来取得银行贷款的融资业务,融资企业可以获得分批支付货款和分批提取货物的权利。这种融资方式有利于下游企业获得大批量订货的优惠,在货物价格较低时采购存储货物和增强讨价还价的能力,有效地缓解了全额购货带来的短期资金压力,为中小企业融资增加便利。同时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供应链上游核心企业承诺回购为中小企业担保,并有银行指定的仓库监管提货权,从而大大降低了放贷风险,也给银行带来了收益。
(二)融通仓融资模式
融通仓融资模式是指融资企业(中小企业)以产成品或存货交由银行认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质押,只转移货权不转移所有权,并以该存货及其产生的收入作为第一还款来源的融资业务。在供应链金融的思想下,银行对企业的考察主要集中在是否有稳定的商业合作伙伴以及整个产业链的运营情况。有合法保管动产资格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负责对货物进行保护、价值评估和监管,并出示证明,协助银行控制风险,以此提高商业银行放贷的积极性。第三方物流企业还可以直接提供金融服务给中小企业,这也转移了银行的部分信贷风险。通过融通仓模式,中小企业可以将原来银行不愿意接受的动产变成其愿意接受的动产质押品,从而打通了银行与企业之间业务往来的新通道。
(三)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是指以融资企业(中小企业)对供应链上供应商(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单据凭证作为质押担保物,向商业银行申请期限不超过应收账款账龄的短期贷款,由银行为处于供应链中上游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贷款的方式,核心企业在整个运作中起反担保的作用。简单的说,就是以未到期的应收账款向金融机构办理融资的行为。这种模式以企业之间的商业合同为基础,依托核心企业较好的资信能力和与银行稳定的信贷关系,帮助中小企业客服了资产规模小和盈利水平不高而难以达到银行信贷标准和授信级别的弊端,同时有核心企业的担保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的信贷风险。
四、银行在供应链金融服务方面的成功与局限
对商业银行来讲,供应链金融服务是对银行传统放贷方式的全面改革,是对现金管理、企业理财、贸易融资等系列金融产品的整合。它的成功依托于三大特点:
第一,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核心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支持,有效解决了银企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高了银行对中小企业客户的评估能力和控制能力。处于供应链环节中的各企业信息比较流通,企业对交易对手的信誉、资信实力、盈利水平比较清楚,从而使得银行获得信息相对容易,帮助其更好地掌握并控制潜在风险;另外,由于物流企业对中小企业存货商品价值、库存变动、销售状况等情况都比较清楚,从而能够更好地掌握客户隐藏的信息,因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加入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弊端。
第二,使商业银行调整了控制风险的思路和手段,改变了原来静态、孤立的风险控制理念,变成动态、系统的风险控制理念。供应链金融在业务操作中实现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高度统一,更加有效地控制了对中小企业的授信风险,为银行的风险管理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在这种模式下,银行不再只强调授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行业地位,而是认真分析供应链企业之间真实的商品贸易和交易情况,在考察授信企业资信实力的同时,更强调整条供应链的稳定性以及授信企业交易对手的资信和实力,将单一目标企业的的风险管理转化成紧密相连的上下游企业关联体的风险管理,可有效减低信贷风险,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另外,这些贸易融资产品都具有突出的自偿性特点,使银行能够以授信合同规定的商品销售收入作为直接还款来源;最后,在融资授信金额、期限上其更注重与真实交易相匹配,从而可以实现灵活的授信额度使用控制,规避了向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
第三,深入核心企业,以点带面实现整条产业链上的客户群体开发。供应链金融模式深入分析了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的交易关系,以低风险的方式打开了具有高风险的中小企业市场,通过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合作有效把握和控制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更好地发掘和提取了产业供应链的价值,深入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既实现了对供应链中中小企业的市场开发,又可对核心企业进一步提供金融服务,防止银行资本沉淀,具有可靠的增值空间,大大拓展了银行发展公司业务的空间,也使得营销成本大幅降低。
然而不可否认,供应链金融模式不是万能的,它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实施供应链融资的切入口在于,那些需要银行融资的中小企业必须与一家银行信赖的大型、核心企业有业务来往,从而使其获得银行融资的资格,以达到银行承认的资信水平,利用大企业的良好信誉及其与银行稳固的信贷关系为其提供间接的信用担保。因此,供应链金融不是面向任何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而是必须以大型、核心企业为交易对象,必须是某产业链上核心大企业的上下游配套企业,具有真实稳定的商品贸易,才能通过这种模式获取银行贷款。其次,商业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在很大程度上还得依靠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支撑。物流企业在对动产抵质押物监管、价值保全、货运、资产变现等方面都具备绝对优势,在与银行的合作中,物流企业除了对贷款后的抵、质押物提供全面的监管服务外,还将为银行提供一系列面向提高抵、质押物授信担保效率的增值服务,这些服务有利于降低抵、质押担保授信业务的交易成本,为银行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提供风险规避措施、一定程度上降低和转移了银行的贷款风险,为供应链节点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融资机会。因此,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实施,单凭商业银行是很难进行的,还要依赖于物流业的成熟发展、物流企业的资信实力。
四、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创新
为了使更多的中小企业享受到供应链金融的好处,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加强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拓展融资渠道,努力满足中小企业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银行应针对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特点,为其设计提供灵活的融资方式和还款方式,通过积极开展票据融资、抵质押融资等业务,对资信良好、贸易背景真实、产供销经营状况稳定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例如,对一些业务长期稳定,且赊销比例较小的中小型销售企业,根据其产品适用面广、价格波动幅度小、易变现等特点,可采取仓单质押的保全方式提供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对一些为大型优质企业提供配套固定产品的中小企业,在其具有合法、真实的交易背景下,可采取办理应收贷款转让或票据贴现方式为其提供融资业务等。另外,在还款方式上可以尝试实行分期还贷,整贷零偿。一方面可以适应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小和资金回流较慢的特征,降低企业一次性偿还贷款的压力;另一方面企业是否按期还贷也是帮助银行判断企业贷款风险的重要信息,一旦出现没有正常还贷的情况,就说明企业的资金回流可能出现了问题,银行就能够及时了解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融资风险的产生或尽量将风险减到最低。
参 考 文 献
[1]朱虹.现代物流金融模式创新研究[J].商业时代.2011(26)
[2]余剑梅.以供应链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J].经济纵横.
2011(3)
[3]王欢.供应链金融主要模式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0(11)
[4]王强.供应链融资的应用与风险管理[J].企业导报.201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