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范文1

(一)农民工社会信任缺失的现状

1、农民工对“人性善”不太认同,缺乏社会安全感

信任的前提是对他人未来行为或举止的期待,具有很大风险性。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只有12.2%的人表示“完全同意”,14.2%的人表示“部分同意”,“不同意”和“完全不同意”的人却占到38.4%和35.2%。可见,当前农民工对“人性善”不太认同,他们缺乏社会安全感,对他人持怀疑态度。

2、“血缘”和“地缘”关系仍然是农民工信任的决定因素

调查数据表明,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信任呈现出差序格局,农民工对家庭成员、直系亲属、亲密朋友的信任程度很高,对其他亲属、单位同事、单位领导、一般朋友的信任度次之,对社会上大多数人、生产商、销售商、网友等的信任度很低。“血缘和地缘”关系的交织作用依然是影响农民工社会信任的决定性因素,一个人是否值得信任,主要取决于这个人是否在农民工的私人领域及其在私人领域融入的情况。也就是说,农民工的信任停留在个人信任上,缺乏社会信任。

3、农民工的信任模式是关系信任,缺乏制度信任

社会信任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依赖非个人性的社会规章制度,如专业资格、科层组织、中介机构及各种法规、契约等的帮助而决定是否给予信任。以借贷现象中的契约为例来看农民工对制度信任的认同。当有人向你借钱时,“完全同意签订契约”的人占47.7%,“同意与不太熟悉的人签订契约”的为49.1%,只有3.2%的人表示“反对签订契约”。这说明农民已经具有了契约意识和制度信任的基础;但当问到:“当你的权益被损害的时候,你会不会找法院或政府?”农民工W回答:“一般不会,现在打官司都需要钱,你没钱去送礼,谁理你啊!除非你有熟人。再说,即使赢了,诉讼费、请客费什么的也不少”。跟关系信任相比,农民工对社会制度信任的水平仍然不高。

4、农民工对参加社会集体活动缺乏积极性,社会信任水平较低

社会信任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交往关系或联系,社会信任水平可以体现在对参见社会集体活动的认同上。大多社会学家认为,社会信任是在一系列社团、网络组织中结成的,来自于自愿性团体内部个体之间的互动。对集体活动的参与可以直接反映农民工社会信任水平。

(二)农民工社会信任缺失的原因

1、社会排斥导致农民工社会信任危机

农民工市民化的愿望非常强烈,但在努力融入城市生活的过程中却遭到各种社会排斥,产生了群体性挫折感。这些排斥包括:

(1)劳动力市场排斥

农民工受到城市劳动力市场排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的排斥。由于某些制度和用人单位的排斥,农民工只能在工作条件差、工资低、就业不稳定、福利低劣的劳动力市场就业。第二,存在失业风险。由于户籍制度和农民工自身教育水平偏低,农民工大多没有取得正式的就业身份、地位很不稳定,一旦雇主不满意,他们就面临失业的风险。

(2)教育排斥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初中文化程度及以下者占76.2%。一个人教育程度越高,其判断能力越强,受到良好教育的人不会盲目信任别人,也不会无缘无故地怀疑别人;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其判断能力就越差,往往会影响对社会的信任。

(3)文化排斥

农民工从农村进入城市不仅是一个地理迁移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迁移的过程,是从传统农村文化进入现代城市文化。在这种文化迁移过程中,农民工面临着城市文化的排斥。农民工始终无法被城市主流文化接纳,是农民工产生社会信任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

2、信任机制缺失导致农民工社会信任危机

(1)熟人关系约束机制失效

随着农民工从农村进入城市,原有的人际关系网络变得松散,关系约束的力量也逐渐减弱。同时,城市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分化也越来越严重,导致人们共有知识与经验的减少,利益失衡矛盾的增加。此外,城市化的发展也加剧了社会流动性,增强了人与人交往的匿名性和易变性,这都使得农民工社会信任的建立困难重重。

(2)社会保障制度排斥

国家推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上是以户籍为基础的,未能打破城乡之间的二元分割。农民工常年在城市工作,为城市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制度设计的缺陷、用人单位的逃避等种种原因,他们并没有充分享有到公民的社会保障权利。农民工社会保障程度较低,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导致农民工对政府、城市和市民的信任度降低。

(3)制度约束机制缺失

当前,虽然全国各地陆续出台了保护农民工生存与发展权益的政策和法规,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不少用人单位仍然敢于明目张胆地不执行法律、法规,肆意侵害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制度约束机制缺失是农民工产生社会信任危机的重要原因。

2 增进社会信任视角下,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建议

(一)引导农民工树立自信心,提高其知识文化水平

由于农民工在知识文化水平上的不足,加之社会舆论的偏见等,导致部分农民工产生了一种自卑的心理,社会信任范围以熟人圈内为主,对本地居民等一些外界群体以及这座城市产生了很多的负面评价和生活体验。而一旦负面印象产生过多,就容易对这座城市产生更多的区隔和疏离情绪。因此,从心理及文化水平层面分析,提高农民工的知识教育水平,增进农民工对自己的信任,有助于提升农民工的社会信任水平和扩大农民工的社会交往范围。

(二)本地居民应努力减少与农民工之间的不信任因素,消除冲突和隔阂情绪

农民工的社会信任缺失主要表现在与本地居民之间的社会信任很弱,也就是说,在谈及如何通过提高社会信任水平以促进城市融合水平提升之时,与其说如何提高农民工的社会信任水平,不如说如何减少农民工与本地居民之间的不信任因素,以达到缓解冲突和负面情绪,促进农民工更好的认同和融入城市的效果。

(三)建立起惠及全民的、统一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

信任既是关系性的,同时又是制度性的,农民工的社会信任既有来自人际关系因素的影响,同样,制度环境对农民工的心理态度和信任感受也会产生影响。就我国现有的制度安排而言,建立在户籍制度基础上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具有严格的身份和地域指向,跨越不同身份和不同地区的关系转移和接续非常困难。因此,当前的重点是逐步改革现有户口制度,将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最终建立起惠及全民的、统一的服务体系是今后的发展与改革方向。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范文2

关键词: 新课程 英语 练习 特征

前言:新课标提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因此,新课程下的英语练习应以学生为练习主体,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与审美价值观。”

1.练习应突出学习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从生活中寻找思考解答的灵感

1.1练习应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尊重他们的选择权与自。

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调以人为本。因此,作业布置也应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有充分的选择权与自,选择最能施展自己才能的作业形式。利用课外时间,可布置一些贴近生活的练习,像课本剧表演、网上搜寻资料、课外调查报告、环境状况调查、搜集英语广告等形式。如假期里根据学生居住地划分合作单位,共同完成介绍当地名胜、编制英语报等大型合作项目。学生各尽其才,各负其责,主编、美工、排版、打字搞得有声有色,报纸内容精彩纷呈,报名各具特点,如“Happy English”,“English Rainbow”,“English Garden”等。在众多的活动过程中,从学生的需求、目的、兴趣出发,学生不仅得到了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体现了学习的主体性,而且学会了与人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将课堂上学得的知识内化为自主学习的自学能力,体验了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

1.2练习应能突出生活的体验,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与综合应用能力。

新课程所提倡的“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的要求,其作用是通过练习这一手段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作业内容要与现实生活有着某种联系,使学生能运用英语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即“做事”。让教材中所学语言材料从他们亲身体验中自然流淌出来,真正学以致用。这些作业都是根据教材中相关课文内容组合安排的,既可以使学生复习和强化所学知识,变机械抄写为有意义的参与,又突出了作业的实用性。生活化的实践性作业,目的是让他们快乐地完成作业,使他们在作业中取得成就感反作用于课堂学习,使学生形成学习的积极情感态度。实践证明,“生活化”的作业符合新的教学理念,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发展了学生的学习激情,扩展了语言实践的深度和广度,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2.练习应体现主体的情感交流性,培养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与鲜活思想

2.1练习应按照学生学习基础不同而布置不同的练习,缓解学生畏难心理。

无论哪种课型,课堂教学的最后一环节都是作业布置。教师带着鲜明的鼓动人心的情感完成最后“一笔”,能使学生“余情未尽,兴趣盎然”。如可以用“Let’s do Exercise 1,shall we?”“Please do the exercises if you can understand very well.”等充满感情的话语代替命令式的强硬的布置方式,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同时,作业可以设计为若干种形式,确定不同的要求或难度差异,让学生决定自己通过何种活动来完成,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而且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学生本身的有利条件,以利于个性化的发展。如讨论my family(father,mother)之类的话题时,要考虑到单亲家庭和生理有缺陷的学生,可让他们选择不同内容,以建立和维护学习安全感(情感的基本需要)。另外,作业的完成程度也要多元化,尊重差异,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教师应以鲜明积极的感情魅力去感染学生,解除他们心中的障碍,使他们欣然接受并积极完成作业,从而在师生之间拉起一条超越课堂教育范围的纽带。

2.2练习中要体现自我教育的功能,让学生发展自我、提高自我。

作业过程是学生再次接受教育、从中发现自我的得失过程。学生在完成具有情感教育意义的作业的同时,能渐渐受到熏陶和启发,养成明辨是非、勤奋苦练、颂扬民主等美好情感。如针对教材中“Why don’t men do a bit of housework?”的讨论题,可发动学生准备资料,阐述观点,第二天上课时进行讨论。这样,他们不仅复习了课文所授内容,还受到了传统的德育教育:我们应主动承担家务,减轻家长压力。另外,言简意赅、朗朗上口的谚语对学生也具有非常深刻的激励作用,可在平时以“一天一名言”的作业形式展示出来。如学期初,他们会勉强自己:“A good beginning is a half done。”失败时,他们会安慰自己:“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这些寓意深刻的谚语,让他们心灵得到洗涤,情感得到升华。凯洛夫说:“情感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作业的情感性有利于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平台,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为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3.练习应围绕评价的作用,能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由练习而带来的成功,让他们尝到获得成功的喜悦

3.1练习应能让每位同学都能跳一跳摘到果实。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学习上取得成功是学生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它能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激发学习愿望。”因此,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努力以成果的形式呈现时,他们就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种体验作为一种自我欣赏会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同时,要善于发现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到自己的作业得到肯定,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成功感又会进一步转化成强大的学习内驱力,激发学生的自信和乐趣,使他们把英语学习当作一种快乐。

3.2练习还应该有教学反馈的作用,促进教学相长。

当学生在特定的完成作业过程中主动积极地获得和积累相关的学习经验时,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成就动机,教师也会感受到教学的成功。当学生脱口而出“Too much talk and too little work won’t make you a good boy.”时,还用再去提醒他们注意名词的可数和不可数吗?这种作业比简单枯燥的讲解、默写单词无数遍、错了加倍罚等强硬手段效果要好得多。实践证明,只要教师为学生开辟广阔的交流空间,积极引导,就能“坐享其成”,品尝教学成功的硕果。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范文3

财富亚健康的概念缘起于招商银行总行零售银行部总经理刘建军的一句话――很多人没意识到他的理财有问题。我赚工资、不投资、稳稳当当的,有什么问题,但其实他没想到,稍微变变理财方式,他可以比现在的状况好得多。财富亚健康并不会影响到“患者”每天的生活。但会悄无声息的、逐渐的损害掉财富和生活水准。于是,《钱经》受招商银行委托,发起了这次“中国人理财行为大调查”。历经八十多场的深度访谈和接近3000个样本调查。每一个百分点上显现的线索都让我们惊喜不已,正如美国前总统的战略顾问马克・佩恩E所言,百分之十的人口所表现出的趋势将极大的影响我们的社会,作为结论。我们撰写了这份《中国人财富亚健康报告》,本文将其精华之处节选如下,以飨读者。

关键在于,我们所获取的典型群体都大大超过10%,这种趋势的继续或改变不仅能影响我们作为单体的财富曲线,也会引导这个国家的财富走势。

中国人仍旧崇尚节余,痛恨负债

69%的受访者资产大于负债,70%的受访者(净资产>0)的负债率低于40%。67%的受访者节余的资金在税前收入的占比超过10%。17%的人群可以肯定是财务不健康的,他们表示自己的资产为负――除了那些还没有弄清楚自己资产状况的人们,其他的83%几乎都拥有良好、甚至太好的财务状况。按照中国的传统。大部分人都小心翼翼的保持对债务的谨慎,在那些有债务(以房贷、车贷为主)的人群里,四成的人负债率低于10%,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咱们的资产过于安全了?

虽然现在“月光”横行,但节余仍旧是我们理财的主流方式。恭喜这67%的人们,你们很明智,在第一桶大金子之前,节余是必经之路。

工资最可靠?

70%的受访者的收入来自于稳定的工资薪酬,而且。没有其他来源。分享一个极端的例子,财技不错的kenneth在31岁的时候开始每天工作不到六个小时。在赚到了足够的本金之后,稳健的股市操作能让他每年享受到15%―20%的收益。而每年收益等同于北京CBD地区一位高级白领的年薪。靠稳定单一的工薪收入过活的人不妨参考一下,多元的收入会让你的财务状况更稳定。

我们不投资!有错吗?

这两类典型的金融资产分配形态几乎一样多:全是投资与存款各半,分别占比为31%和34%。几乎不投资的人两倍于投资老手,前者比重为4.3%,后者为21%。

家庭的资金链会断裂吗?

29%的受访者在财务上可能存在流动性问题。

37.9%的受访者的流动资产只能支付三个月的生活。企业的现金流有时候关乎生死,对个人(家庭)而言。流动资产也同样重要,流动资产是指随时可以变现的资产,包括:现金、活期储蓄、货币市场基金等流动性高的金融资产。流动资产与负债、支出的关系往往能反映出一个家庭的现金流状态。

投资态度普遍谨慎

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现谨慎,59.4%的人认为行情叵测,现金为王,而68.75%的受访者表示目前只会少部分用于投资。

关于风险认识的两个矛盾

47%的人对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自信,但74%在遭遇亏损时情绪不佳,甚至睡不着觉。仅有6%的受访者重视并认同“风险承受能力测试”。

对于那些认为自己能承受风险的受访者来说,主要理由来自于“稳定的收入”。关于风险。略微极端的受访者只占少数,8%的人认为自己完全不能承受一点风险,而9%的受访者觉得自己非常能承受风险,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人(占47%)对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比较自信,但与实际的投资状况存在矛盾,回顾关于投资状况的调查,绝对多数人目前非常谨慎。

尽管我们对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自信,但在另外一个问题中泄露了内心隐秘。74%的受访者表示,遭遇亏损时或多或少影响心情。只有26%的人不会波动影响,其中大约一半的受访者能积极总结教训。

关于投资习惯

大多数受访人并没有考虑过清晰的“投资目标”,只是为了保值增值,而不是一个明确并可以量化的目标,持这一观点的受访者占比高达87%。

你是波段投资者还是趋势投资者、抑或长期投资?这三种类型的占比不相上下,各占34%、31%、35%,对于多久算长期投资这一问题,受访者的意见分歧不小,绝大多数(超过72%)认为2-5年就可以算作长期投资,但一般而言,长期投资能穿越周期跨越牛熊,2-5的积累未必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你的收益期望与能容忍的亏损不太匹配

在盈利和亏损面前,能保持理性仅占3%,而面对盈利和亏损,受访者则出现了严重的“不平等”,希望盈利10%-40%的受访者几乎比能容忍亏掉10-40%的多出了一倍。

消费状况调查结果展示

关于每月支出占收入的比重

我每月花费占收入的40%以下:(377%)

我每月花费占收入的40-60%:(17%)

我每月花费占收入的60%以上:(46%)

最大支出项目是购物

每月支出最大的项目是购物(占比58.3%),其次分别是吃饭25%、偿还贷款8.4%、其他8.3%

个人家庭的恩格尔系数

每月食物花销占总支出的0-40%:(78%)

每月食物花销占总支出的40%-50%:(17%)

每月食物花销占总支出的50%以上:(5%)

投资性收入与支出的比例

月投资性收入与月消费支出的比例超过1的占比27.4%,小于1的占比为68.5%,等于1的占比4.1%。

保费支出占比

保险费用支出占全年总收入的百分比低于10%的占比45.4%,超过15%的占比37.2%,在两者其中的占比17.4%。

消费模式

消费随心所欲与每月趋于一致的消费者比重不分伯仲,分别为47.9%与52.1%。

让您幸福健康地实现财富自由

M请您谈谈对当前国内个人财富管理市场的看法。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个人财富积累已蔚为可观。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理财。但是,中国^在财富管理之路上才刚刚起步。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对中国人的财富观念也是一次深刻的洗礼。目前,中国的投资者已经逐渐预备了鲜明的投资意识和投资动机,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很多人在投资理财方面存在着不少误区,这一方面与当前中国人的整体经济实力和理财市场的发展阶段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中国人财商教育意识的淡漠分不开。

M这也是招商银行为什么要法起此次调查的初衷吗?

没错。此次调查报告的编撰正是招商银行推进国民财商教育的一次新的尝试,作为一家有责任感的银行,我们不仅关注客户的财富,更关注如何让客户幸福健康地实

现财富自由。带着这一愿望催生出来的强烈使命感,招商银行凭借丰富的理财经验和客户资源联合贵刊发起此次调查,是希望通过对中国人的理财观念和理财行为的研究,发现我们目前在财商方面潜伏的缺失和误区,呼吁全社会关注“财富亚健康”这一普遍存在的现象,并为下一步参与构建国人的健康理财生活找准方向。

M 那么请问接下来。招商银行将在促进中国人的财富健康方面做出哪些行动?

我们继成功举办前两届“理财教育公益行”之后,计划于今年启动“2009年招商银行第3届理财教育公益行”大型活动,配合丰富多彩的系列相关活动,开启一次传播财富健康理念的绿色之旅。在今后的岁月里,招商银行也将坚持不懈地以丰富多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有计划、有步骤、有层次地向不同投资基础的投资者普及投资理念,提升投资水平,为协调社会的发展几步,使广大投资者都有能力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力尽我们的责任。

相信大家在看到慢慢一页的各类人群理财行为之后,会深吸一口气,原来理财健康也这么多指标。那么,到底什么是理财亚健康?哪些人处于这种第三状态?他们的行为通常是什么财富亚健康。

本刊将其定义为“介于财富安全与危机之间的一种理财管理水平低下的状态”。具体来说,就是指人们的财富虽然没有出现危机。到达入不敷出或资不抵债状态,但理财手段和方法中已经有危害因子或危险因素的存在。这些危害因子或危险因素,就像是埋伏在财富中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因为外界的导火索(如金融危机等)而点燃爆炸;或像潜伏在财富中的毒瘤,缓慢地侵害着人们的财富价值,如不及时清除,就可能导致个人财富危机。

“负债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虽然70%的人负债比率低于40%是值得欣慰的,但我们仍不能忽略那30%的人群――接近三分之一的人绝对不是少数一高负债比率无疑会让他们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没错,该族群就是眼下辛劳的“房奴”“车奴”们。如前文所说。负债比率=总负债,总资产,我们也可以用每个月的偿债比率来衡量:偿债比率=每月债务总额/每月净收入总额。这两个指标都不应该超过40%。一个家庭能够负担多少债务应当根据家庭的收入情况来决定。如果为了让自己的房子、车子一步到位,超过家庭实际支付能力去盲目贷款,则会严重影响家庭生活质量。更悲惨的情况是,遭遇金融危机有可能使收入减少而影响还债,被加收罚息直至被银行冻结或收回抵押房产。负债的亚健康状态可以说是比较严重的一种,切身体会的人感慨着:“生活水平不能再低了,出门不敢打车了,吃饭不敢请客掏钱了。连看电影都改在家了。”

没有足够的钱可以理

很多人说,我其实很有理财观念的,只是没有钱可以理。其实现是一种亚健康状态,没钱可理,那等到退休了花什么?只靠社保养老金肯定会让你的生活质量急转直下。33%的人节余比例低于10%,我们可称之为“月光族”,而消费比例高于60%的人有46%之多,主要人群为年轻人(20-30岁)。很多年轻人在调查中表示其收入=支出,完全没有节余,一旦发生财务危机则很难应付。而消费的绝大部分是购物,大部分人的食物开销低于40%,我们的开支还是有很大一部分节省空间的。从攒钱理财的角度来说,当然节余比率越大越好,消费比率越小越好,不过现代人不提倡“月光”,也不能只攒钱不消费,要保证生活质量与情趣,将消费比率控制在40%至60%,节余比例达到20%-40%攒钱和享受生活兼顾。这才是真正的健康快乐理财。

“没缸工资没法活”

又是70%的人群,但是这次的数字是存在亚健康某症状的:收入单一靠工资,财务自由度低下。此种亚健康状态是隐性的,工作稳定时不会有所影响,但是一旦发生特殊状况,收入中断,其个人和家庭都很可能会因为没有资金来源陷入瘫痪状态。财务自由度是家庭理财中一项很重要的指标,财务自由度=投资性收入(非工资收入),日常消费支出,最好大于等于1。若一个人靠购买基金和炒股的收益加上存款利息完全可以应付日常支出,工资可以基本不动,即使辞职或失业也不会对生活带来太大影响;反之,生活状态将受到工作很大的影响。

“我不知道怎么投资”

这可以说是投资中最大的潜在问题。人们的投资比例不是过低就是过高。受访者中该比例处于台适值域的仅占34%,甚至有43%的人群该比例不足10%。而大多数人(87%)只是简单地抱着“赚钱”的想法投资,并没有清晰的理财目标。净投资资产与净资产比越高,说明家庭的投资越大,可能得到回报率越高。

“没有工资也不怕”与“没有工资活不久”

假如你有10000元活期存款,每月支出为2000元,那你的流动性比率为5,也就是说一旦遇到没有收入来源的情况,则完全可以至少应付5个月的日常开支。流动性比率=流动性资产/每月支出,流动性资产可以是现金、活期存款、货币基金等,能迅速变现而不会带来损失的资产。家庭该留多少流动资金?流动性比率在3-6中间比较合适。我们看到,流动性比率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态势:流动性比率过高,大于6的约占38%,或者流动性比率过低,不足3的有37.9%的人群。流动比率过高,影响家庭理财收益的增长速度,这种现象在高收入群体中较为普遍,很多人有了高收入但因为太忙却不去管,尤其是单位福利好的,支出占收入的比例少之又少。流动性过低,容易引发财务问题。

“保障与我无关”

数据显示,家庭保障不健康的占45.4%,其保费支出比例低于10%。家庭保障不足是家庭理财常见误区之一。保险也是在发生意外情况后维持家人生活水平的保证。超过15%的保费支出的人群也不少,超过30%,这部分^保障过于充裕。基本为高收入人群。可能由于风险防范意识强及出于提高退休后生活水平、做好遗产规划等的考虑。由于对于理财的认识不足,和中国国内个人财富管理行业的不成熟,使得部分理财规划没有了其针对性和服务性,再加上很多人由于不完全的信息而感觉理财效果不如预期,从而产生了抵触情绪。

亚健康症候群众生相

月入5万元的“穷”人

月收入5万的王女士,是留美医学博士,现任企业高管;爱人赵先生月薪2万。家庭生活无忧无虑,她从来不用担忧孩子教育、自己的养老等问题。那么,她的家庭财务状况就真的很健康吗?当然不是!王女士的家庭财务存在严重的“亚健康”症状。

病情描述:

王女士每月为家里支出的费用高达一万元以上,这些费用占她收入的30%以上,其中除了日常开销外,服装费用占了很大的比例。其实,王女士有着女性典型“血拼”一族的所有特征。由于高薪厚职,有三四张不同银行的VIP信用卡,她学会了美国人的习惯,先花“未来钱”,每月都几乎花光她自己的工资,完全没有节俭消费的观念。

招商银行理财师诊断书:

现在的问题在于王女士没有积蓄的习惯,也就没有可以用来达

成财务自由的资产。而她没有积蓄关键在于她没有一个正确的理财观念。在行动中,王女士要循序渐进的开展理财规划。如果还是按照自己的消费观来生活,家庭的财务问题会更加严重。在财务上,可以参考以下建议:

a合理使用信用卡

b储蓄收入的30%

有了房子却没有生活

韩飞一家是比较典型的房奴,夫妻两人月收入8300元左右,每月要负担两套房产的贷款共4600元。为了不至于“月光”,两人婚后不断尝试压缩生活类开销,每月的基本生活开销从3000元下降到了现在的1500元左右。但是,仅靠压缩开支并不能消除家庭财务隐患,拮据的生活让夫妻俩不敢要孩子,也不敢失业,虽然有了房子,但是却一点也没有安心的感觉。每天只能忙碌的工作,无法享受生活。

病情描述:

韩飞之所以有穷忙的感觉,主要是因为家庭负债压力较大,同时家庭的抗风险能力较差。

目前韩飞一家的流动性资产有近10.4万元(3万现金和活期、2.4万股票、5万基金),这些钱是可以随时变现,但是遇到家庭的财务危机还是不够。他们负担房贷支出比例是55%(可负担房贷支出比例=每月还贷款/每月家庭收入总额×100%),一般理性合适的可负担房赁支出比例是30%左右,最多不超过35%。居于这两个方面的顾虑,一旦韩飞和他的爱人出现工作上的变动及健康方面的问题,或者其他一些需要资金的情况,家庭的经济状况就会非常拮据了。也就是说,韩飞和他的爱人在很长时间内,不能随意的变动工作,而且要保证现有的收入水平不变化;不能得一些重大疾病,不能在投资上有任何决策失误。否则就会面临诸如房贷偿还、衣食起居方面的困难。

招商银行理财师诊断书:

建议减少家庭固定资产比例,提高流动资产的比例,从而达到缓解现金资金紧张带来的诸多问题。另外提供适合韩飞的投资理财产品,并且把资金合理的分配到各个不同功能的理财产品上。

a房产有效性最大化:

方案1:将小房子出售

方案2:可把小房子出租

b对于每月的净收入结余部分,拿出一部分,比如1000块作基金定投,剩余900块买货币市场基金或短期纯债基金。这样的分配比例同时满足资金流动性和收益性的双重需求。

年轻人,钱酲酲!

徐锋和太太结婚不久,两人月入1万有余,下面是他们的家庭资产状况表:

病情描述:

徐锋家资产状况尚可,资产负债率为39.5%,主要是由于新房按揭贷款所致,旧房贷款已还清。净资产流动比率53.26%和储蓄率53.26%都过

高,其中主要是53.26%储蓄率过高,大量资金闲置。生息资产只有银行存款而已,资金的利用率太低,从徐先生目前年龄看来,这样的比率意味着家庭在投资方面有很大的规划空间,目前资产的盈利能力不足。

招商银行理财师诊断书: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应该采用不用风险的投资规划方案。人在家庭的不同财务生命周期,具体以退休前和退休后来作分界线。徐锋的主要问题在于投资过于保守,大量资金闲置,由于徐氏夫妇都较年轻,按照一般投资规则,可有大于70%的资金投入在有较高风险的资产中,以此获得未来的较高收益,提高财务自由度和资金利用率。

别被幸运光环晃了眼

还记得《钱经》曾经报道过的一对幸运夫妻吗?他们2005年开始投入股市,收获颇丰,两人甚至把房子卖了来炒股,居然在2007年10月股市从最高点回调的时候撤出资本市场,获得了近100%的收益。充满信心的夫妻俩在2008年后又拿出55万杀回股市,结果之前在股市打拼中赢利的一半已被深度套牢,目前市值尚不足20万。事实上,之前一直笼罩在幸运光环下的这对夫妻正是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家庭财务和资产配置方式隐藏着不容忽视的“亚健康”风险。

病情描述:

好高族的一大典型特征是把理财全部等同于投资。他们追求高回报,却也担负着高风险。本世纪初不少中国人倾其毕生的储蓄,投资于股票市场,而后深陷深渊,财产贬值无法回收,随后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之所以会这样做,很大原因是他们将个人理财片面理解为“理财就是生财,让财富增值,赚钱是第一位的”,从而滋生急功近利的心理。我们可以看到,持有此种思想的人群在中国占相当大的比重,所以会出现像上述买房炒股的情况,这是“亚健康”中几种症状中最危险的一种。

招商银行理财师诊断书:

结合夫妇二人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及预期收益率,理财师认为最适合沈巍家庭的投资策略是50%的固定收益和50%的成长性投资。而目前沈巍夫妇要注重提高投资比重,具体来说,可以将家庭总收入的50%也就是35万用于投资,考虑到之前在股市和基金中尚有20万市值,因此可用于投资的资产实际约为55万,其中的25万可用来购买固定收益型的债券或者债券型基金用于资本的稳定增值,而其余的10万元可考虑买人黄金,这样的一种资产配置很好地平衡了单一投资品种的风险,同时也具备了资本增值的潜力。只要沈巍夫妇在坚持长期持有的基础上遵循投资相关规律,相信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最后一点不得不强调的是。投资固然重要,但不是生活的全部。

医生,找人看看财务病吧!

谁会想到。平时给病人带来健康和生命希望的医生。在自己家庭的财务规划中其实存在很多亚健康症状?其实。随着就业环境变化、医疗纠纷增多以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问题,一直被认为是高收入、高社会声望的医生其实普遍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张医生作为一家北京三甲医院的外科主任医师,他在努力工作、治病救人的同时。由于大环境的不确定,心中总是对未来存着一种恐惧感。但是。对风险特别敏感的张医生除了买了很多保险外,却从不涉足其它的投资理财工具。他不相信通过找理财师能解决自己的忧虑。

病情描述;

在访谈的过程里,我们发现张医生一家非常具有“忧患意识”。虽然自己收入不低,妻子又是公务员,有稳定的收入,但是他们还是担心未来退休后的生活。这种恐惧投射到财务上就表现为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但是当问到“您觉得自己需要多少钱才会安心”这个问题时,张医生似乎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由于职业的原因,张医生见惯了生离死别的场面,对于生老病死的人生风险自然特别有感触,所以夫妻两人都在保险上花了不少钱。但是这些保单多为寿险和投资型保单,而且居然没有一份重大疾病险。1年近4万元的保费,超过了家庭年收入的10%,承受高昂保费的同时,家庭保障却没有实现全覆盖。由于强烈的风险厌恶倾向,夫妻俩仅靠保险积累养老金,除此以外,很少尝试其它的投资理财工具,使得资金效率大大降低。

招商银行理财师诊断书:

由于对理财的认识不足,以及中国个人财富管理行业的不成熟,使得不少人像张先生一样,对专业理财顾问的评价还持有保留态度,从而排斥专业理财师。其实他本身有非常强烈的理财诉求,但是得不到专业的引导。

其实缺乏明确的理财目标是张医生没有安全感的一个重要原因,需要通过专业的理财规划让他有一个清晰的方向,摆脱以前那种模糊的、莫可名状的财务焦虑。同时让他明白,只要调整资金分配,实现财务自由也是很有可能的。

财富亚健康简单自测

如果以下的题目你得到了若干枚“对”。你就需要考虑一下如何摆脱亚健康的状态了。

我没有理财概念,更别提理财规划了。

我每月大部分钱都用来还贷了。

我每月赚多少花多少,从来不存钱。

我每月的收入基本上只有工资。

我一旦失去工作就准以糊口,生活质量将大幅下降。

我的闲钱很多,不工作也无所谓。

我基本上只存钱,不投资。

我只投资一种金融产品。

我偏好高回报的投资,大部分钱都投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