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毕业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内部审计毕业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内部审计毕业论文

内部审计毕业论文范文1

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要求总体上见《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周志》中的"哈尔滨工业

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论文)要求",但在写作目的,选题等方面,应符合以下要求

:

〖BT1〗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

1.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能力,探讨会计,财务管理前沿理论问题;

2.运用所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并

解决财务,会计实务中存在的问题;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和业务素质.

〖BT1〗二,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

1.论文选题应尽量理论结合实际,达到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会计实践中的问题;

2.应注意选题的创新性,题目应尽量避免与往届重复;

3.选题的难易程度,工作量应适当,避免过于简单,达不到本科毕业论文要求的工作量;

也尽量避免难度过大,影响完成质量;更应避免选题面过宽,过大,无法纵深探讨.

以下论文写作方向和题目,可供大家在选题时参考:

1.标准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2.目标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3.责任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4.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

5.企业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

6.企业责任成本管理问题研究

7.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9.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问题的实证研究

10.激励股票期权理论及应用研究

11.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行为与动机

12.资产减值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13.企业重组的会计问题研究

14.上市公司会计报表信息质量管理

15.企业兼并中的财务分析与财务决策

16.企业财务控制机制研究

17.企业激励机制的建立

18.企业并购的会计处理方法研究

19.企业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资本结构理论与应用研究

21.优化企业资本结构的实证研究

22.激励和约束机制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23.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在企业中的应用

24.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在企业中的应用

25.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

26.企业财务网络化管理研究

27.企业成本核算系统设计

28.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设计

29.会计会计报表系统设计

30.计算机会计学中总账的设计分析

31.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32.独立审计质量控制

33.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管理

34.企业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5.独立审计风险的实证分析

36.审计风险及防范的实证研究

37.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审计模式研究

38.电子商务下的审计风险及控制

39.人力资源会计研究

40.环境会计理论研究

41.债转股问题及对策研究

42.风险投资问题研究

43.商业银行贷款资产管理

44.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研究

45.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研究

46.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问题探讨

47.企业对外投资财务控制研究

48.企业生产环节财务控制研究

内部审计毕业论文范文2

(一)培养单位

培养单位是MAud教育的开展单位。为实现向企业输送优秀内部审计人才的最终目的,培养单位应积极向审计硕士培养单位资质认证评估委员会(以下简称“资质认证评估委员会”)提出对接资格申请,改革白身培养模式,并寻求与优秀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1.参与资格评定对接资格的取得,首先需要培养单位依照白身情况向资质认证评估委员会提出申请。在规定的时问内,培养单位向资质认证评估委员会提交材料,由资质认证评估委员会审核培养单位的办学条件、招生规模、培养质量等,评估综合实力。考察结果分为通过、基本通过和未通过三个层次,通过者有效期分别为七年和四年,未通过者两年后才可再次申请。有效期内培养单位每年向资质认证评估委员会提交总结报告,作为审核依据。审核不通过将被停止对接资格,并限期一年整改,整改不合格者终止对接资格,两年内不得重新申请。有效期限届满,由资质认证评估委员会决定是否予以延期。

2.创新培养模式。特色化培养方向的设置是对接的前提条件。培养单位可以按照行业属性不同设置培养方向,如企业内部审计、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金融行业内部审计等。培养单位应在广泛了解社会需求后,持续修订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在保证课程体系设计完整性的同时,融入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内容。课程设置分理论和实践模块,理论模块包括专业核心课、方向课和任选课,实践模块包括校外实习环节。学生在两个模块的课程加权平均成绩将报考核鉴定机构审核,由其根据成绩的高低作出是否发证的决定,其中岗位资格证可直接由鉴定机构授予,执业资格证则需学生参加内部审计协会组织的考试并合格后才可获得。

3.寻求校企合作。培养单位需要积极寻求校企合作来推进对接。一方面,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资深注册内部审计师、注册会计师、管理会计师等担任校外导师。校外导师负责为学生讲授实务性强的专业核心课、方向课和任选课,并指导学生参与校外实习。培养单位应制定严格的校外导师选聘标准和管理制度,促使校外导师切实投入课程教学和实习指导。在毕业论文环节,将校内外导师共同编入导师组,对学生论文的选题、写作和答辩等各个环节予以指导,使学生论文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提高培养单位MAud的培养质量。另一方面,与合作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作为对接实践模块的重要形式,培养单位应与知名企业共建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实习场所。同时,签订双方长期合作协议,协议内容包括企业提供岗位的名称、实践模块的评分细则、内部审计科研成果的转化、优秀毕业生的录用等,通过合作,实现双方资源共享。

(二)企业

企业既是对接的评价者,也是对接的受益方。吸纳来白培养单位的高层次应用型审计人才能显著增加企业经济效益,而只有拥有良好的内部审计环境和积极合作态度的企业才会得到培养单位的青睐。

1.营造内部审计环境对接对企业的内部审计环境提出了要求,只有内部审计环境优良的企业才能在对接中被培养单位选作合作对象。因而企业应积极营造良好的内部审计环境,为对接做好准备。首先,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科学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保证内部审计职能充分发挥;其次,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工作制度,规范内部审计程序;再次,设立内部审计人员定期培训机制,做好后续教育工作,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最后,加快内部审计机构内外部信息沟通,共享资源,确保内部审计机构高效运转。

2.构建合作体系。企业是对接的最大受益者,不仅要主动同培养单位建立合作关系,还要积极构建校企合作体系。首先,成为培养单位稳定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内部审计实习岗位。树立“使用和培养相结合”的人才观,推荐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内部审计师担任培养单位的校外导师。其次,参与培养单位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以满足企业切实需求。最后,与培养单位签订用人合同,选拔优秀的内部审计人才进入企业工作,降低用人成本,同时积极引进培养单位的内部审计方面的研究成果,完善企业内部管理。

(三)中国内部审计协会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是连接对接各方的桥梁,通过设立对接管理机构、寻求政府支持、监督对接全程等来发挥纽带作用,行使管理职能。

1.设立对接管理机构。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作为对接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其内部应设立考核鉴定机构和资质认证评估委员会。考核鉴定机构下设由协会、教指委、培养单位和企业四方专家组成的出题小组,以企业为评价主体,公平公正地进行内部审计人员执业资格考试的出题工作。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分配对接过程中培养单位理论和实践模块的比例,并核算加权平均成绩,只有加权平均成绩为70分及以上者才可取得内部审计人员岗位资格证书。内部审计人员执业资格证书的取得除需要达到上述要求外,还需要通过考核鉴定机构组织的考试。考核鉴定机构还负责岗位资格和执业资格证书的颁发以及资格证书的年检等工作。

资质认证评估委员会是由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和全国审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共同授权的对接资格认证机构,主要职责是评估培养单位的对接资格。审批对接资格采取增补制,即规定试点单位的数目,上限为全部培养单位数目的三分之一,仅在有培养单位退出后才予以增补,以确保试点单位的培养质量。对接资格由培养单位白行申请,资质认证评估委员会按照标准对申请单位进行综合考察,做出是否批准的决定,批准后向内部审计协会备案。委员会定期对试点单位培养质量进行评估,对培养质量不达标的单位勒令限期整改甚至取消对接资格。试点期满,开展新一轮对接资格评估,在总结经验和推广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2.发挥纽带作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作为内部审计人员的全国性社会团体,应充分发挥培养单位、企业和政府部门之问的桥梁作用。要以企业需求为依托,寻求政府政策支持,推动法律法规颁布,积极促进校企合作,充分利用政府、培养单位和企业资源,调动各方力量共同提高审计专业硕士培养质量和证书的含金量,满足社会人才需求。

3.行使管理职能。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作为内部审计人员白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负责持续开展内部审计职业发展研究,制定对接管理办法和资格认证管理制度,组织内部审计人员执业资格考试,对考试合格人员颁发执业资格证书,对对接和资格认证过程中发生的违规行为进行惩戒。对于对接过程中培养单位和企业反映的问题,应进行集中分析和评价,及时作出调整和处理,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拥有最终解释权。

(四)政府部门

对接过程中涉及的政府部门包括审计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政府部门要适当放权,转变职能,为对接提供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发挥宏观指引作用。

1.制定法律法规和政策。审计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政府部门要从政策和法律法规层面为对接提供保障,积极倾听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培养单位和企业的声音,了解内部审计职业界的真实需求。积极推动《内部审计法》的出台,将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资格管理上升到法律层面。加快制定新的《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资格管理办法》,就内部审计人员岗位资格、执业资格做出规定,为职业资格获取、考核、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全过程的管理提供依据。制定出台职业资格相关配套管理规定,补充完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推动政府出台支持性政策(如教育部向培养单位提供对接专项资金,审计署将对接纳入对下属单位和被审计单位的考核等)。

内部审计毕业论文范文3

论文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对策

 

所谓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未能客观真实地反映会计经济主体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会计信息是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会计信息可靠与否,是会计信息使用人能否作出正确决策的关键。经济活动越复杂,会计信息在经济决策中的作用越大。然而,由于受复杂的社会环境与会计信息生成系统自身因素的影响,已使会计信息失真成为一种社会痼疾与国际性现象。

一、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分析 (一) 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驱使 现阶段,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并存,经济利益多元化。企业领导从个人或企业的利益出发,为了获取贷款,减少纳税,吸收投资等,指使会计人员弄虚作假,甚至一个单位设立几套账。如给合作伙伴的是“如意表”;给贷款银行的是“放心表”;给税务部门的是“叫苦表”;给企业主管的是“业绩表”,这使财务报表成为无所不能的“万能表”。从另一个方面考虑,目前对企业领导的考核往往以实现的利润等指标为主要依据,某些领导为了捞取政治资本、骗取经济指标等,置会计准则和会计法规于不顾,指使会计人员采用非法手段对会计信息进行“技术加工”,这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

(二)会计准则、制度和会计政策有可选择性 由于各企业具体情况不一,准则只能对企业的工作提出基本原则和规范工商管理毕业论文,不可能尽善尽美,这样对同一会计事项的处理就会有多种备选的会计处理方法。如企业对存货采用不同计价方法,对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有不同的影响,究竟何种方法才算“如实反映”?此外,会计准则的制订颁布常落后于会计时间的发展和经济行为的创新。当新情况、新领域、新行业出现时,很难找到长期有效的会计准则作为会计操作的依据,使会计处理“无法可依”。

(三)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 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事业单位为维护资产的完整性,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以及对经济活动进行综合计划、考核和评价而制订的制度、方法和措施的总称。然而一些单位没有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致使会计资料在传递过程中,因相互脱节而发生错误或因两个不相容职务缺乏相互制约而发生舞弊;还有一些单位,虽然内控制度一应俱全,但在实际工作中,得不到有效执行,形同虚设,流于形式;不少企事业单位以及管理人员对这方面认识不足,致使内部控制制度的制订过于马虎、简单,各种错账不能即使被察觉和抑制,其反映的会计信息自然不可能真实可靠。

(四)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会计人员是会计活动的主体,对要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和监督。但目前有些会计人员素质较低,有些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平时又不加强学习,在处理会计业务过程中由于对会计核算规范掌握不透,对新的理论和刚出台的经济法规研究应用较少,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从而日常核算工作不符合规范,对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判断不准确,直接影响会计核算的水平;有些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为了个人的私利,知法犯法。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探讨 要治理会计信息失真,也要采取综合治理对策。除了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外,对于会计工作失误的主要对策是建立和健全内部的控制,加强内部检查;对会计舞弊的主要对策是强化外部检查和监督及其处罚力度。此外,完善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制度,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也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关键因素。

(一)建立和健全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会计信息的合法与公正、经济业务合规合法,并提高经济效率。健全内部控制,通过适当授权和职责划分,确保经济业务合规合法;通过会计工作的内部分工及原始凭证的审核、记账凭证的编制与审核、记账与对账、资产清查、会计报表编制及审核等相互交叉稽核和内部审计的独立稽核,预防、发现并纠正会计工作中存在的失误工商管理毕业论文,以此来减少会计信息失真。这也是新《会计法》中增加了要求各单位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理论依据,实际上也是反映了国家希望通过相关法律促进各单位内部建立内部控制来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愿望。健全的内部控制能为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奠定良好的基础,各单位应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稽核制度等,以便会计人员遵照执行,减少漏洞。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离不开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二)健全以审计监督为主,财政、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监督检查及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综合外部监督体系。审计组织是进行经济监督的专职部门,它们在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性方面具有其他经济监督管理部门不可替代的优势。国家审计机关重点作好财政、税收、国有金融机构、重点基本建设项目、专项资金、主要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及审计,其他单位交由民间审计组织进行审计;发展和完善注册会计制度,注册会计师作为市场经济的“经济警察”,应充分体现其职能和作用;提高审计覆盖率,逐渐做到有关单位的年度会计报表均经过审计。同时,也充分利用和发挥财政、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和社会力量对会计信息进行监督,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做到齐抓共管,形成综合的会计信息监督体系。

(三)依法处置会计舞弊者。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有《会计法》、《证券法》、《公司法》、《刑法》等规定了提供虚假会计资料的处理处罚规定。只要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会计舞弊行为就会越来越少,会计信息质量将会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张忠诚:试论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几个因素[J].上海会计2000,(12) [2]李威:试论会计信息失真[J].商业现代化,2006,(2)

内部审计毕业论文范文4

摘要:随着教学方法的改进,考试内容也应改进,要减少死记硬背的试题,增加要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能力的试题。答案可以有唯一解,也可以有多种解,只要学生分析得有理有据。目前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是我们面临的迫切问题。提高教师的素质,首先要提高教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这是基础;其次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以及包括知识更新要求在内的智力素质。

关键词:浅谈 职业 院校 会计 改革

一、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

社会需要的会计人员是有层次分别的,有出纳、会计、财务主管、企业会计、事业单位会计、政府机关会计、注册会计师、教师和科研人员等。不同层次学校的培养目标应有区别。专科学校培养会记帐、算帐、报帐的会计人员,可满足社会对普通会计人员的要求(出纳、会计)。本科高校培养的会计人员不仅要会记帐、算帐、报帐,更要会用帐,其发展前途是会计财务主管和注册会计师,还要为专科学校培养会计教师,也就是说,培养的是应用型为主的人才。培养硕士主要是为高校培养教师和适应大型企业集团及政府各经济管理部门要求的国际化会计人才,兼有学术型和应用型的人才。博士和博士后则主要是培养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培养学术型人才。

知识和能力可以互相促进,互相能动。本科毕业生必须有合理的能力结构,即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具体讲,包括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指分析综合能力、归纳推理能力、逻辑判断能力)、应变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自制能力、自学并不断优化知识结构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体协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科研能力等。

综上所述,笔者将我国高校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表述为: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身心健康,富有创造性,对未来复杂多变的会计环境有较强适应性的会计通才。

二、改革专业设置

我国原来会计学专业划分过细,知识结构单一,面对着企业经营多元化、集团化的发展,普遍存在着适应性差和后劲不足的缺陷。这也是会计毕业生在数量上供大于求,在质量上仍嫌不足的原因。国家教委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培养目标要求,改革了专业设置,要求只设一个会计学专业。但有些学校还设置了财务管理专业和注册会计师专业,笔者认为欠妥。为了使会计毕业生能适应不同岗位的需要,可以有所侧重,如设立财务会计专业方向、财务管理专业方向和审计专业方向等。但不宜有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因为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是培养学生毕业后即能成为注册会计师,而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则要通过考试予以认定。再说,注册会计师只是为民间审计服务,社会还需要内部审计和政府审计,显然审计专业方向比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涵盖的内容更广泛。

三、改革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

当代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在培养专业人才时,都注意到通才教育,即不论哪一门理工科,一律要求在人文、社会、自然、科技等领域学习一定的课程。我国现在的课程设置是按政治理论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主干专业课、选修课五大类,忽视了人文、社会、自然、科技等学科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为此,笔者提出一个不太成熟的设想,按知识结构的布局设置基础知识课、专业知识课和相关学科课三类。每一大类课程都有必修课和选修课。

在课程内容方面,总体讲,应该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首先,尽量避免内容的重复,在有限的课时内加大课程容量,使学生即使在一门课程中,也要力求知识的广博性。其次,要培养学生创造和思维的能力。目前过分重视传授前人的知识经验,忽视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期间很少受过系统的科学思维和学习方法训练,人云亦云,唯上、唯书倾向严重,缺乏独辟蹊径、开拓进取的勇气难以培养出这些领导世界学术潮流的杰出人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不仅要教惯常的思维模式,还应教反向思维等一些新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应在原有形式逻辑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在大学几年中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基本素质的形成有一个重要的环节不可或缺,即毕业实习。现在有些学校出于经费紧张及其他一些原因取消了毕业实习,是不妥当的。

四、改进教学方法

就教学方法来讲,应采用“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积极地、科学地去思维、去探索,使所学知识真正变为自己的东西,真正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素质的提高。启发式教学法不是单指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观念,是各种教学方法的总称。启发式教学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启发式提问:在讲授过程中多提几个“为什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也可以鼓励学生提出新的见解和大胆质疑,这对一个人的成才非常重要。

2、研讨式:针对一些理论和实务问题,介绍几种流派和做法,让学生去查找文献资料,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给以适当的提示、指导和总结。具体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个人也可以分成小组,准备充分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创造能力,还可做到“教学相长”。

3、论文写作:授课过程中,根据授课内容和学术界的热点难点问题适当布置写作小论文,教师可给出参考资料目录,也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以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写作能力,为毕业论文的选题、写作,乃至以后的科研打下良好基础。

4、模拟实验、案例教学:对一些专业课应采用模拟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对财经类专业课还应多采用案例教学。案例最好不要限定唯一解,因为经济生活的复杂性,答案不可能是唯一的。学生可以自由组合,也可由教师指定小组对案例展开讨论,以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职业判断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团体协作能力等。

内部审计毕业论文范文5

论文关键词:生命周期,内部控制,要点

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保证信息质量真实可靠、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促进遵循法律法规等的一个管理过程。它是一套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彼此联系的控制方法,有助于企业及时识别、预防和处理风险。内部控制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适时改进。企业的内部控制也要随着所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不断调整。企业生命周期一般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企业沿着生命周期的轨迹不断发生变化,从一个阶段转化到另一个阶段,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遵从特定的行为模式。企业应随着所处生命周期阶段的不同,不断调整内部控制,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内部控制制度。

一、企业初创期的内部控制要点

企业在初创期,客户不稳定,销量少,但却需要大量的资本支出和营运资金,产品能否为市场接受并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企业经营风险很高,随时都在为生存而战,许多决策史无前例,企业总在危机中徘徊,灵活性和适应力成为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此,企业要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力,以随时抓住市场机会,及时化解危机。初创期的企业,刚刚发展企业管理论文,业务活动少,资金短缺,迫使企业内部无明确的分工和制度,这样无论在财力还是在管理方面都使企业更加灵活,提高企业对环境的应变能力。如果浪费大量时间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形成庞大的组织机构,会超过企业可承受的范围,不但浪费资金,而且丢弃了灵活性和适应力,会使初创期的企业大伤元气。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关键岗位轮换控制、内部报告制度、经济活动分析控制、内部审计控制组织规划控制 、人员素质控制等内部控制制度都可以暂时不建立。如果企业急需的有关内部控制方面的建议和帮助,可以通过更小的成本从企业外部咨询取得。

但是,初创期的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授权批准制度和会计信息系统。在初创期,创业者是企业的最大资产。企业能否度过创业期,成功进入成长期,很大程度上依靠创业者的智慧和魄力。企业刚刚建立,资源缺乏,经验不足,各方面管理工作刚刚起步,非常脆弱,随时会陷入危机。因此,处于初创期的企业应尽快建立授权审批制度,使创业者掌握控制权,全方位地控制企业的行为。企业内部办理各项经济业务,必须经过规定程序的授权批准,明确授权批准的范围、层次 、程序和责任。另外,初创期的企业,要先建立会计信息系统,包括建立会计工作的岗位责任制,设计良好的凭证格式,规定凭证取得、填制、传递、装订、保管等程序、方法和责任,合理设置账户,登记会计账簿,按要求编制、投递和保管会计报告。

二、企业成长期的内部控制要点

企业进入成长期,产品已为市场接受,但市场占有率和产品价格仍然不稳定。企业经营风险有所下降,但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这些风险主要与产品的市场份额能否保持并增长有关,战略目标是确立和巩固市场竞争地位。进入成长期后,企业适合采用成长型战略,即以发展壮大企业为基本导向,致力于使企业在产销规模、资产、利润、新产品开发等方面获得增长。成长期的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包括资产的规模和人员的规模,所以,企业必须要建立组织机构,引入责任结构和规章制度。为此,企业在成长期初期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在成长期末期基本建成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一)完善授权批准制度

进入成长期后企业管理论文,创业者开始逐渐授权。企业在初创期领导独占了有关营销、技术、财务和人力资源的所有权力,职权是个人化的会计毕业论文范文。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成长得过于复杂,个人有限的精力难以应对企业管理的需要,企业成长超出了创业者能够管理的能力,因此,要求创业者在适当时机准确无误地授权,创业者要开始划分责任,逐渐淡化个人职权。企业必须要注意授权之前,要完善相应的授权批准等内部控制制度。在缺乏控制制度下,创业者试图授权的结果就是过渡分权,最终失去对企业的控制,使企业无序运营。

(二)完善会计信息系统

成长期的企业规模增大,业务增多,应该逐渐完善信息系统,以保证企业正确搜集、识别、交流各种摘要,信息传递和信息反馈迅速高效。

(三)建立内部会计控制

进入成长期,企业的市场地位逐渐稳固,应从主要关注外部市场转向开始关注企业内部。为了管理好大规模的资产和人员,企业需要重新确定各种职能和责任,探索创建政策、规章、标准和制度,以适应不断扩大的企业规模。因此,需要建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包括货币资金控制、采购与付款控制、销售与收款控制、工程项目控制、对外投资控制、成本费用控制、担保控制、预算控制、固定资产控制和存货控制。

(四)建立明确的内部控制制度

进入成长期后,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人员越来越多,因此,必须建立明确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关键岗位轮换控制、内部报告制度、经济活动分析控制、内部审计控制 组织规划控制 、人员素质控制等。

三、企业成熟期的内部控制要点

成熟期是企业生命周期最为理想的状态,是企业的巅峰。企业进入成熟期后,具有较高、较稳定的市场份额,大量的销售收入和较低的资本支出使企业现金富裕且比较稳定,企业经营风险进一步降低。进入成熟期比较困难,留住成熟期更加困难。企业最高的挑战同时也是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延长成熟期。企业在成熟期适合采用稳定型战略,即企业战略方向上没有重大改变,在业务领域、市场地位和产销规模等方面基本保持现状,以安全经营为宗旨,为企业创造一个加强内部管理和调整生产经营的修整期,有助于防止企业过快发展。内部控制方面主要对已经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修剪和完善,以适应企业战略的要求。企业在成长期制定的某些内部控制制度,有些经过检验标明是无效的,有些已不适应变化的企业,有些尚不够明晰,因此,进入成熟期后要及时修剪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管理论文,清理与企业效能无关的内部控制制度,整合为能起作用的内部控制制度。

四、企业衰退期的内部控制要点

小企业进入衰退期后,原有的产品已在市场上逐渐萎缩,不能持续地给企业带来盈利,销量、收入和利润持续下降。企业衰退是由于企业未能及时适应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通过整合,可以使企业达到可持续的理想结果。企业不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导致企业能力与市场需求不相匹配,销量下降,被市场淘汰,可以通过外部整合,重新根据客户需求定义市场范围,激发创新精神。企业不适应内部环境的变化,导致内部缺乏协调,企业分裂,失去稳定状态。为了使企业内部重新统一,必须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整合,以适应内部环境的变化。企业要对内部控制的控制环境、控制活动、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监督等内部控制要素和控制方法进行调整,适应企业战略要求,以创建支持企业成功运营的内部控制制度。比如,在预算管理中引入标杆瞄准。如果企业在预算管理中只采用内部标准,各责任中心为了不低于预算,尽量定低预算目标。因为目标定得越低,就越容易完成。预算即不是企业真实能力的反应,也不是真正市场机会的反应。解决方法是在预算标准中引入标杆瞄准,从企业外部建立标准,使预算管理目标与同行业竞争对手或先进水平比较,以消除内部标准的低效。

参考文献

[1]伊查克·爱迪思.企业生命周期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08,116,366,393

内部审计毕业论文范文6

【关键词】 本科院校; 特色专业; 目标定位; 特色发展

在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如何克服同质化倾向办出自己的特色,成为各高校在改革与发展进程中不容回避的问题。同类学校的会计专业同质化现象比较普遍,会计专业的设置方向、课程体系、教材编写、教学方法、实验内容、毕业论文、教学手段、教学管理等方面,相互借鉴、相互模仿,尽管形式上有差别,但在内容和实质上没有区别,既使内容上有差异,但差异小而不易分清,以至逐渐相互趋同而同质化。会计专业同质化倾向阻碍了会计专业的发展。建设特色专业是克服同质化倾向的重要措施。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7月)(以下简称《纲要》)指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国家全面开展特色专业建设,开始于2007年1月22日的《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迄今已批准特色专业建设点3 376个。会计学特色专业是指会计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优异成就的独特模式,并获得社会较高声誉和认可的专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会计专业人才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很多高校纷纷设立会计学专业,扩大招生规模。但是,社会对会计人才的理性需求与高校培养的会计专业人才之间匹配程度矛盾凸现。主要表现为:一是社会经济建设需求的多样性、变动性、高速性与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的相对稳定性、滞后性之间的矛盾。中国经过20年的发展,信息化、金融化和国际化为其基本特征的现代市场经济呼唤大批会计学优秀人才和创新型人才,而现行的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观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还比较落后,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例如,20世纪末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本世纪初财务舞弊案频发以及2008年的世界性金融危机,迫使企业越来越关注包括财务风险在内的风险管理,而相关会计教学的课程教学体系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对风险管理的评价和审核课程几乎没有涉及。二是组织对会计人才需求的特殊性与高校培养人才的同质性之间的矛盾。会计专业的设置方向、课程体系、教材编写、教学方法、实验内容、毕业论文、教学手段、教学管理等方面,相互借鉴、相互模仿,以至逐渐相互趋同而同质化。自20世纪末以来的高校体制改革,部属院校并转,有些原行业特色高校追求综合化发展,行业特色专业不同程度地被削弱。比如,嘉兴学院的前身是浙江冶金经济专科学校,先后隶属于冶金工业部、有色总公司,会计学专业主要为冶金系统培养会计方面的专业人才。当时会计学专业除了开设会计专业课程外,还开设相关冶金工艺方面的课程,学生在冶金企业进行专业对口实习,毕业生由于“动手能力强、上手快”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由于隶属关系的变更和行业服务意识的弱化,致使具有行业特色的会计人才资源出现匮乏。三是会计工作岗位所涉及的学科的广泛性、交叉性与学校会计人才培养的专门性之间的矛盾。本科会计学专业已经从核算型会计发展到管理型会计阶段,由于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对管理型会计专业人才的职业判断能力和预测、决策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进而要求会计专业人才所掌握知识的广泛性、跨学科性以及迅速更新性,然而,毕业生却不能对知识进行创造性的应用,不能从事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性工作。教育部和财政部实施“质量工程”的实质就是要解决好社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促进人才培养工作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增强高校专业的适应性。

二、特色专业的内涵及建设原则

(一)特色专业的内涵

特色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具体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特色专业的“特色”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我有他无”,即特有性或个性;二是“他有我优”,即杰出性或优质性;三是“他优我新”,即开拓性或创新性。

特色专业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特定的、具体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因素。嘉兴学院作为地方性本科院校,决定特色专业产生和发展的内部环境包括:培养对象、师资质量、办学条件、学校整体目标定位等;服务于地方,决定了特色专业产生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必然是浙江省乃至东南沿海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由此可见,特色专业是指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在培养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是经过积淀形成的,获得社会认同并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

(二)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的原则

1.因地、因时制宜原则

特色专业建设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强化优势为根本,以突出特色为核心,充分体现学校办学特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色的协同。嘉兴学院作为地方性本科院校,其特色专业应首先体现“地方性”,地方性高校的办学宗旨就是面向地方,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急需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一线人才;其次,特色专业建设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同时结合学校的现有条件和师资力量。地方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导致了其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这就要求适时调整教学目标、内容、手段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2.应用性原则

高等教育的普及导致了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不同类型的高校依据各自的特点确定各自培养目标的层次,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反映了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地方性本科院校既不能按照综合性重点大学模式培养研究型人才,也不能按照职业技术院校模式只是注重培养职业技能的操作型人才,而是要考虑毕业生择业需求和就业导向,结合地方或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培养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有一定职业判断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3.前瞻性原则

会计学特色专业的建设既要考虑当前行业及岗位对应用型财经人才的技能需求,又要从长远考虑,反映经济建设的先进理念,具有引领专业的前瞻性的知识结构。特色专业建设应通过调研,及时了解和掌握未来应用型财经人才能力需求,动态地、适时地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确保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状况,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相吻合。

4.示范性作用原则

特色专业应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激发同类院校相关专业的创新意识。特色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均应有其特色,实现特色专业和非特色专业之间的学习互动,真正显示特色专业建设的成效,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应具有明显的特色。比如,嘉兴学院在“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10年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对同类院校具有示范作用。

5.学历教育与执业资格教育相结合原则

高等教育主要是学历教育,但是地方性本科院校的目标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进入具体行业必然会涉及到各行业从业资格的认定。对于会计学实务强的专业来说尤其如此,从业资格证书是对实践技能的一种认可,为了保证毕业生能够更快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学校在做好学历教育的同时,应适当地加强职业资格教育。

三、建设目标

根据先进的高等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理念,按照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会计学专业”建设总体目标是:立足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需要,以嘉兴学院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思路为指导,遵循会计学科的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传统专业优势,培养“动手能力强、岗位适应快”,具有职业判断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管理型会计专门人才,力争把本专业建设成长三角地区有影响、特色鲜明的会计学专业。主要有以下具体目标:

(一)会计学专业人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结构

作为地方性本科院校既不能按照精英教育模式为国内外大型企业和研究机构培养研究型人才或高级管理人才,也不能只注重操作技能的培养。浙江省经济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民营企业较为活跃,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更是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因此,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就是为浙江省乃至长三角地区中小型企事业单位和会计咨询服务行业培养管理型会计人才。据统计,浙江省民营企业创造的GDP占了浙江省GDP的70%,而浙江省的民营企业中超过90%是中小型民营企业,该目标定位充分地体现了地方院校服务地方的原则。而作为管理型会计人才应具备成为会计主管、财务经理、财务总监乃至企业家的基础知识结构。

(二)“动手能力强、岗位适用快”作为人才的基础优势

会计学专业作为嘉兴学院的传统优势专业,经过近百年的凝炼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毕业生以“上手快”在有色行业享有盛誉。但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会计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意义上的财务、会计工作早已超出会计核算的范畴,财务分析、财务控制、财务预测、财务创新等既是现代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要职能,也是优秀会计人才必须具备的企业管理能力。因此,现代企业会计必须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即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将会计学置于管理学背景下,将会计业务融入企业管理系统,从会计技能教学入手,提高学生参与企业管理的能力,充分发挥会计人才在企业管理中的预测、决策和纳税筹划、投资、筹资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强调宽口径、厚基础

首先,浙江省民营企业比较活跃,家族企业占了较大的比重,由于成本效益的原因,内部分工不能太过细化,会计专业人才不仅具有胜任会计相关岗位的技能,而且具有更高的适应多种岗位的综合素质;其次,会计专业人才应对整个会计核算体系比较熟悉,具有一定的职业判断能力和现代化的信息加工、整理、分析能力,熟悉会计法律、法规、制度及相关法律规范,能通过资本预算、业绩考核、战略管理、跨国投资决策等方法实现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控制和风险规避;最后,民营企业经营比较灵活,经营的业务不断地发生变化,新业务不断发生。因此,地方本科院校会计培养目标应该要求学生不仅具备专业基本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为了达到“宽口径,厚基础”的目的,嘉兴学院会计学专业适应市场需求适时增加和调整相关课程,如增加开设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评价相关课程,开展百篇经典阅读以及各种形式的专业竞赛、社会调研和科技创新活动。

(四)构建校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为了提高动手能力,实验教学四年不断线,各课程按照“点、线、面”教学法设计实验内容,利用高度仿真的实验材料组织实验教学。“点”实验是帮助理解概念和消化课堂内容。“线”实验是有针对地、系统地对某一课程的内容进行综合练习。“面”实验是指在主要专业课结束后进行的专业实习,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和会计职业判断力。“点、线、面”教学法的目的是为了科学地规范实验时数、实验内容、实验手段、实验组织等,明确实验各环节的责任和任务,以改善实验效果。同时,实践了“双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每位在校生配备两位导师,大二配备校内导师负责其专业学习,大三配备校外导师负责其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其目的是:把专业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学生的课堂训练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双导师制突破了传统的单一的校内实践教学模式,拓展了实践教学的空间,使学生从大三就可以接触社会实践,实现了应用型人才的零距离培养。通过校内导师着重进行专业理论、基本技能的培养,校外导师注重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资源互补。

四、建设思路

(一)以市场为导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并培育专业特色

首先,专业特色应与学校的办学特色相吻合。现在各个大学都非常重视办学特色的探索,而会计专业办学特色更不能脱离学校的办学特色,要善于挖掘本校的办学特色,注重突出特色项目,体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有我优”的思想。其次,会计专业的特色需要积累和凝炼。只有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学校才能在本科教学、人才培养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最后,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是特色专业建设的主线,在专业培养目标上突出专业定位特色,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课程特色、培养方法的特色等。依据嘉兴学院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广泛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在充分考虑人才培养方案前瞻性的基础上修订专业建设规划,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在调整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切实考虑到客观实际,确保人才培养方案具有可操作性。

(二)加强“双师型结构队伍”建设,以科研反哺教学

“双师型结构队伍”是指教师既能完成实务教学任务,又能从事一定的科学研究。学术型本科院校更加注重科研,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科研型人才,而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科研目的是为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及时掌握和了解国内外相关学科的最新动态,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教学改革,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财政、税务、咨询、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知识结构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作为地方性本科院校教师的科研,应注重于如何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研究,并且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有意识地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去,实现科研成果反哺教学。学校应鼓励那些应用型强同时能够体现地方特点的科研成果通过专题讲座或专业班研讨会的形式,使学生及时了解当前相关学科的动态。双师型结构的师资队伍是实现科研成果反哺教学的前提,为此本科院校制定专业教师的培养计划,积极推荐骨干教师到国内知名大学和国外做访问学者,支持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教师。与此同时,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丰富教学内容。

(三)建立柔性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

教学管理的主导思想是倡导先进、鼓励后进,注重团队合作与专业发展,逐步形成有效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文化。为了保证实践教学效果,应建立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的教学组织管理和教学质量控制制度。比如,在检验学生的实践效果方面,结合不同实践方式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验收及考评机制;案例教学的成绩评定应依据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撰写案例分析论文的情况;会计模拟实验的成绩评定则采取了平时成绩与实验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主要考核课堂出勤情况、课堂表现情况以及自主学习情况,实验成绩集中在对实验成果的验收与考评;校外实习成绩的评定应主要依据学生撰写的实习日记和调研报告等实习成果的质量。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质量考核,包括考核教师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过程控制、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会计实践教学过程的考核包括教师在会计理论授课中对学生实践认知启发、专业外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重视程度,注重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培养学生洞察问题的敏锐性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方面。对教师实践教学质量的考核主要依据学生客观评价和学生实践教学成果的质量等方面。

(四)强化特色专业建设的过程控制

特色专业的建设过程,应经过确定专业特色、专业建设规划、特色专业建设和运行、特色专业建设的评价与监控等若干个环节。

1.确定专业特色

首先,应进行充分的外部条件调查,主要包括市场人才潜在的发展状况、相关高校本专业建设情况、本校学生在社会上的认可度、毕业学生的意见反馈等,做到准确的市场定位;其次,要对学校内部资源和优势进行充分的评估,确定特色专业的内部条件;最后,根据内外调查和分析,结合本专业现状,确定专业的特色并加以凝炼和提升。

2.特色专业建设规划

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办学指导思想、学科发展规划制定特色专业建设规划,明确特色专业建设的战略与目标,明确特色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经反复讨论确定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3.特色专业建设和运行

特色专业的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按照特色专业的建设规划,不断充实特色专业建设的内容,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修正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确保特色培育的有效性、实时性和稳定性,保证特色专业建设的质量。

4.特色专业评估与监控

建立激励与约束并举的专业建设机制,对于特色专业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其色专业评价与监控制度应是一项基本制度。特色专业的评价和监控可由学校内部和校外两部分构成,评价和考核标准应尽可能量化,以便做到客观公正,监控应尽量做到实时,以便及时修正和补充。

五、建设方案

根据地方本科院校会计学特色专业的建设思路,在师资队伍、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环节以及教学成果考核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调整和整合。

(一)建立双师型结构的教学和科研团队

第一,组建教学与科研团队。将现有的教师队伍根据研究方向划分教学和科研团队,按团队承担科研和教学任务,日常的教学和科研管理以及年终考核以团队为基本单位。第二,培养与引进并重。根据团队的实际情况以及专业的实际发展需要按照“汇聚人才、培养团队、成就大师”的师资队伍建设方略,坚持培养、引进、聘用并举。第三,注重实践能力。强化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加强青年教师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了解和认识,并从企业生产一线聘请经验丰富的高级会计师作为兼职教师。第四,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鼓励团队成员从事应用性较强的课题研究,定期给学生开设讲座,充实教学内容。总之,建设一支熟悉社会需求、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敬业奉献精神、专兼职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二)围绕专业特色适时修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定期组织老师和相关专家对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广泛征求任课教师的意见。例如,自2007年实施新会计准则以来,《中级财务会计》教材中多处涉及到实际利率法,而实际利率法的基础是货币的时间价值,有关货币时间价值的内容属于《财务管理》,财务管理课程的开设又迟于《中级财务会计》,这就有必要根据实际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可以考虑在讲授《中级财务会计》之前补充一些货币时间价值的内容,或者在编写《中级财务会计》时,增加货币时间价值的内容作为学习《中级财务会计》的预备知识。

(三)强化基础,建设高水准、富有特色的课程群

课程建设是培养目标实现的基本途径,要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建设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具有特色的课程群。

1.以专业特色和人本理念为主线建设人文素质课程

首先,以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等重点课程为核心,带动课程群的发展和课程水平的全面提升。其次,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拓展管理学、经济学、内部控制学、金融学、管理信息系统等学科领域,设计交叉性强的课程。此外,开设反映会计学建设特色的系列课程和专题:

(1)内部审计学。由于民营企业的发展较快,内部管理对规范性运作的要求日益强烈,大多民营企业积极地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以防范内部风险。随着内部控制体系的不断完善,随之而来的就是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和评价内部控制设计的科学性和执行效果,这正是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考虑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的前瞻性,有必要增设内部审计学的内容,使学生掌握内部审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增强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

(2)小企业会计准则和税务筹划。《小企业会计准则》即将,该准则从税务的角度披露会计信息。据不完全统计,90%的企业将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根据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有必要开设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课程或讲座,让学生了解不同会计准则的区别及要求。有些地方院校虽然是面向全国招生,但是生源相当一部分来源于本地区,而且将会有更多的学生留在本地区工作,浙江省的民营企业特别发达,以小企业为主,其会计核算的特点就是简单实用,从核算成本和经济后果来看,小企业会计准则以及税务筹划课程更加有利于小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

(3)会计准则应用分析专题。实务中大多会计人员习惯于以前的会计制度或者现行的会计准则讲解,不能真正领会准则的精髓,一旦遇到新的业务就会手足无措。特别是民营企业经营方式比较灵活,经营的业务也不断地发生变化,这就要求会计专业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判断能力。另外,我国的会计准则正处于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与等效的过程中,相关的准则内容尚需不断完善。考虑在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对大四的学生进行相关准则应用分析方面的讲座,配合中级和高级财务会计中的相关内容追溯到具体的每一项会计准则(溯源式分析),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对会计处理的理解;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准则,更好地灵活运用准则。

2.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其他课程建设

精品课程就是聚集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使学生得到最好的教育,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教学共享的一项教学创建活动。嘉兴学院会计学专业在高质量地完成省级精品课程《会计学》和《中级财务会计学》建设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高级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争取再成功申报1至2门省级精品课程。同时,推动《审计学》、《计算机会计学》等专业主干课程的建设。

(四)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环节

会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流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以案例课程认知会计实务――以校内模拟实习培养动手能力――以校外会计岗位锻炼岗位适应能力。这几个环节互为补充,构成了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模式。

1.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求知欲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交流与沟通的能力。案例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方面具有其他教学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是会计实践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由于案例获取较难,相关教材太少,因此案例教学应用较少。本院打算组织教师利用带学生实习和组织会计信息大赛的机会,收集相关资料自行编制案例。

2.校内实验室模拟实验

校内实验室主要是以短学期和开放性实践教学为主教学基地。模拟实验的教学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即掌握填制与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以及编制会计报表等基本的会计程序和方法。其目的是帮助消化课程理论教学的内容。

3.校外专业实习

校外实习是以短学期、毕业实习并结合平时到校外导师单位进行的实战训练。在经过系统的会计理论知识学习和模拟实验之后,安排学生到企业、事业单位进行实地实习,通过观摩和亲自操作将校内所学知识运用到实务中,真正实现理论与实务的对接。校外实习使学生有机会到实际工作中去演练,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4.改善情景教学条件

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需要,提高网络教学平台的利用率,逐步发展和实现课程的网上辅助教学。会计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学生平时从课本中难以真正领会具体会计流程,例如相关会计凭证的传递流程以及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通过课本讲解比较枯燥,不易记忆。实践证明,中财课程实验和会计虚拟平台实验软件,以游戏的形式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建立联动实践教学实验中心

由于会计工作涉及企业各个部门,设想通过ERP系统模拟一个企业的相关业务,相关专业的学生利用短学期共同参与完成从产品设计、制造(加工)、贸易、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投融资、金融等业务仿真实验活动。这种实验不仅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检验,而且可以学习团队协作的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加深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整体环境和整个工作过程的理解。

6.充分发挥双导师制的特色优势

双导师制是嘉兴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从二年级开始为学生配备双导师帮助学生的学习、完成毕业论文写作和就业提供指导。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校外导师的作用并没充分发挥出来,在校学生不够主动,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改善双导师制运行模式,建立长效机制,充分利用校外导师资源,实现零距离培养。

(五)进一步完善考核和评价体系

1.考试方式的多样性

在美国和英国,考试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撰写学术论文、实验报告、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报告等。许多课程还要求学生上台进行演讲。此外,考卷中相当一部分试题没有统一的答案,教师主要根据学生对分析问题的深刻程度以及对整个会计学科与其他学科联系性的把握程度来评分。会计专业考核评价改革按照公平评判学生的原则独立命题和考核,题源不仅应包括教科书里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还应包括目前会计实务的变化。题型应多样且考察面广,可以增大案例分析、自由问答或小型论文的比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层次性的多重评分标准。

2.严格平时考试成绩

目前,老师给学生打平时成绩基本是根据印象,由于合堂班上课,一学期下来老师对很多学生名字和人根本对不上号,也就谈不上什么印象。平时成绩只是一种随机的行为,有时平时成绩只是期末老师用来调节学生期末成绩的一种手段,失去了平时成绩的真正意义。因此,有必要探讨如何才能科学公平地给出学生的平时成绩。另外,一些非考试科目也存在成绩评定随意性较大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规范期末成绩评定

有相当科目的考试在期末存在教师划重点的现象,教同一门课的老师所划重点又不尽相同,学生通过对不同老师所划重点的比较猜出试卷的内容。期末过分的划重点,一方面,使学生形成依赖,增加了学生期末考试作弊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高年级的学生又会将他们所谓的经验传授给新生,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因此,有必要严格规范期末考核。例如,每次考核只能提供考试大纲,大纲中只能有掌握、重点掌握、了解、一般掌握等字样,不得涉及具体内容,同一门课的考试大纲应统一。目前学生的学习风气与当前考试制度不无关系。

4.引入柔性考试制度

在规范考试制度的基础上,引入柔性考试制度。每门课程结束都要进行结业考试,这个成绩就作为学籍档案成绩,这有点一考定终身的意思。对于那些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失去了弥补的机会,影响持续学习的动力,特别是专业主干课程会影响到学生就业,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柔性考试制度就是每门课程结业以后,学生如果觉得自己的成绩不理想,就可以随下一级学生一起学习,参加下一级考试,最终在学籍档案上的成绩就高不就低。

【主要参考文献】

[1] 王永生,等.特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体系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08(8):15-17.

[2] 陈小林,高滨.中国会计教育改革的历程、经验与未来发展――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会议综述[J].会计研究,2008(10):88-90.

[3] 余鹏冀.会计学专业办学特色的思考――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财经学院为例[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9(6):111-114.

[4] 潘煜双.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差异性思考――兼论地方本科院校会计专业的实践特色[J].会计之友,2010(3):115-117.

[5] 郝春虹.内蒙古财经学院“财政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模式――目标、思路、方案与成果预测[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0(3):1-5.

[6] 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课题组.以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地方普通高校本科会计学专业特色――国家特色专业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专业建设实践[C]. 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

[7] 李晓慧.会计教学体系研究:来自英国大学的借鉴[J].会计研究,2009(10):77-82.

[8] 刘永泽,池国华.中国会计教育改革30年评价:成就、问题与对策[J].会计研究,2008(8):11-17.

[9] 王永霞,张卓.关于会计专业办学特色的思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8(7):198-199.

[10] 潘煜双,张惠忠,刘勇.会计教育改革:理论探讨与经验总结――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暨第二届会计学院院长(系主任)论坛会议综述[J].会计研究,2009(12):85-90.

潘煜双教授简介

潘煜双,1964 年10 月生,会计学教授。曾就读于厦门大学、中南工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复旦大学等,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86 年任职于嘉兴学院,现任嘉兴学院商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2010年入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负责人,2010 年入选浙江省教学名师,2009年入选浙江省先进会计工作者,2008 年入选浙江省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2007 年入选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07 年入选浙江省精品课负责人,2007年入选校级会计学重点学科带头人等。

主要研究方向:反倾销会计以及内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