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大自然的散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描写大自然的散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描写大自然的散文

描写大自然的散文范文1

1.冰心散文诗的艺术题材

A.讴歌童真

讴歌童真是冰心散文诗写作的题材之一。她不仅尽情地展示自己快乐的童年生活,写出儿童的情态美,心灵美,而且总是用优美的笔触,在纯洁如洗的情感和大自然的非凡仪态的抒写中,寄寓人生的哲理,表现对美好道德情操的追求。《梦》中抒写“横刀跃马和执笔沉思的她,原都是一个人,然而时代将这些事隔开了”。梦一样的小军人的生活结束了,回到故乡学习儿女情性,遗忆,让人心动。《往事?一》,诗人把童年时代烟台海滨的生活和北上京华后的时光,浓缩在生命树的两个圆片里。快乐的、憨嬉的、寂寞的、泛泛无着的图画,描尽的洋溢着童真和诗趣的童年生活,其间透露着诗人对人生意味的深思,对生命价值的体验和对未来的憧憬。

在冰心的语言文学文本中,爱的哲学理念固然无不落实到具有“母爱”本质特征的文学形象上,但她又绝不仅仅是生物之爱。而儿童是冰心之“母爱”最喜寄托于上的人物形象。这些儿童因其具有冰心“母爱”的理念特征,而使他们同一地具有母亲式的情怀,具有小母亲式的形象,在黑暗冷酷无情的现实生活中,展露出一缕人性尚存的“光和爱”,这就是常常被人解读为冰心笔下的儿童具有“真、善、美”或者“纯洁、天真”的那一部分内容。她笔下的“童真”,如母爱般温柔给予人们生存的“理想和信心”。

B.歌唱大自然

冰心的散文诗还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爱。她歌唱自然,对大自然的奇光异彩和千姿百态给予深情的描画。她总是以饱蘸感情的笔墨来描绘祖国美丽的山河。她描写在朝霭中最有古趣的泰山,也描写在暗淡的日光下徐徐走过一串骆驼的荒凉的长城。苏州一带江南水乡的景色更是使她“悠然如醉”,她写道:“江水伸入田陇,远远几架水车,一簇一簇的茅亭农舍,树围水绕,自成一村。水漾轻波,树枝低亚,当几个农妇挑着担儿,荷着锄儿,从那边走过之时,真不知是诗是画!”“有时远见大江,江帆点点,在晓日之下,清极秀极。我素喜北方风物,至此也不得不倾倒于江南之雅澹温柔”(《通讯四》)。这里展现的是一幅清新俊美而又富有江南水乡地方特色的水墨画。

在冰心的笔下,大自然既美丽,又神秘,既是一个可心可意的美人儿,又是一片甘泉潺潺,香飘四季,叫人流连忘返的仙境。

C.“爱”是冰心散文诗的永恒主题

冰心终生都在抒发对祖国和人民的爱,对亲人和儿童的爱,对大自然的爱,正如她自己所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4],这种爱心形成了她独有的艺术品格。在冰心的散文诗中,不管是歌颂母爱、童真,还是赞美大自然,其间都注进了诗人温软平和的“爱”的主观情调,“憧憬着‘美’和‘爱’的理想的和谐的王国”[5],理想成分大于现实。

冰心的散文诗里,对弱小贫病者充满了同情。曾说:“我对于以人类欺压人类的事,我似乎不能忍受”[6]。为着“正义”,她要“抵御”掠夺者。而她的怀念贫病的胸怀,更使她往往以慰藉者的身份出现在作品中,冰心曾在通讯中向小朋友介绍了几位在病魔纠缠下经受着严重的肉体和精神的痛苦折磨的病友,她们是一些置身于怨望痛苦之中的幼弱病苦者。冰心在信中向小朋友发问:“扶持慰藉,是谁的责任?见此而不动心呵!空负了上天付与我们的一腔热烈的爱!”(《通讯?十五》)冰心这种对弱小者与不幸者所表现的深切同情,充分说明了在这位女作家的心中,激荡着何等炽热的爱心和挚情。

2.冰心散文诗的写作手法

A.凝练含蓄的语言美

阿英的评价冰心的散文时说:“她的文体,在文坛上也引起极大的波动,形成当时的一种非常流行的作风。……就是她的诗似的散文的文字,从旧式的文字方面所伸引出来的中国式的句法,也引起广大的青年的共鸣与模仿,而隐隐的产生了一种‘冰心体’的文字。”[7]这用来说明冰心散文诗语言的特点很恰当。冰心散文诗的语言吸收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特点,具有和谐悦耳的声律美。如《往事(一)?二十》:要何必以人间暂时的花朵,来娱乐海中永久的灵魂!看天上乱星孤月,水面的晚渐朝霞,听海风夜奔,海波夜啸。比新开的花,徐流的水,其壮美的程度相去又如何?诗人精心安排声调,平仄相间,抑扬交错,使之具有和谐流畅,回环往复的音乐美。

冰心散文诗的语言具有凝练含蓄的美,她运用的是“诗似的散文的文字”。如《往事(二)?三》:“山中的千百日,山光松影重叠到千百回,世事从头减去,感悟逐渐侵来,已滤就了水晶般清澈的襟怀。”用“滤”与“襟怀”构成动宾结构,化虚为实,寓抽象于具体,形象而生动地显示出山光松影对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显得含蓄蕴藉。

B.“自我告白”的抒情特征

冰心人格的最本质、最突出的特点,是她的真诚,她真诚地热爱人类,真诚地追求理想,她又真诚地把她的希望与失望都告诉人们。“自我告白”成了她的抒情特征。从这告白中,我们看到一位执着探索宇宙与人生意义的文学青年的精神历程。冰心以审美标准为其道德标准,不仅意味着她在哲学上的选择和在人生价值上的取向,并且蕴含了她崇尚自然美的美学理想。这一理想,使其作品自成一种“自然率直”的美学风格。

从早期开始,冰心就以自己心灵里的笑语和泪珠,全身心地涌现于读者面前,作品往往具有浓郁的自传成分。同时,她的作品具有永久的魅力,正因为她表现了真的感情。严家炎说,冰心的创作“有如满天‘繁星’,有如一江‘春水’,带给读者光亮和温暖,解人干渴,使人心安,让人慰藉”,“滋润着一代一代青少年的心”[8]。

描写大自然的散文范文2

一、 文中有画

苏轼有语:“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②作者通过诗画释放心灵,抒感让读者与之产生共鸣。品味《春》这篇散文中的诗化语言,我们同样能从中感受到画家的笔触,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绘画美”。

(一) 色泽美。色彩,是构成绘画的主要元素。朱自清笔下的“春景图”,不仅有着春天特有的姹紫嫣红,还闪动着春天亮丽的光泽。

绿色,是春天的主色调:“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仅有“一大片一大片”的绿色是无法体现大自然的五彩缤纷的,文中还出现了各种艳丽的色彩:“太阳的脸红起来了。”“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绿色大背景之下,缀上红色、粉色、白色、黄色,画面更加美艳,令人赏心悦目。

在这幅色彩艳丽的“春景图”中,我们还能透过形象的语言感受到春天亮丽的光泽。如:“山朗润起来了”“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句中形象化的词语“朗润”“像眼睛”“像星星”的比喻、“绿得发亮”“青得逼你的眼”的感受,无不向我们展示着鲜亮润泽的图画美。

(二) 层次美。层次,是体现画面尤其是山水画意境的基本表现形式,画家为了增强画面的层次感,需要对景物的安排、色彩的对比进行反复的渲染、调整,以达到气势磅礴、色彩饱满的艺术效果。本文则以多彩的语言形式去描绘和展示景物的层次。

文中描写“春草图”时,先是从面上展现――“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到处一片绿意盎然的美景,形成春天特有的大的背景;在这样一个满眼绿色的大背景之中,孩子们“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别有一番情趣,春天的活力倍增。

再如描写“春雨图”时,从“人家屋顶上”写到“小路上”“石桥边”再到“地里”,由近到远,层次更加分明,内涵更加丰富,雨中美景跃然纸上。

(三) 动态美。描写景物不能等同于景物的写生,写生绘其形状、光影,却无动态;景物却是有生命力的,有着他们特有的活力,于是在文中展现出其动态美更能令读者感受到自然的乐趣。

朱自清在描写的几幅图画中,通过极为精练的语言向读者展示着这种动态美。“春草”是从土里偷偷地“钻”出来;“春花”是“赶趟儿”的,引得“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春风”“混着青草味儿”“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春雨”是“密密地斜织着”“笼着一层薄烟”;“春天的人儿”也是“赶趟儿似的”,“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一切都“生长着”,“笑着,走着”,“领着我们上前去”,洋溢着春天的勃勃生机。

二、 画中有韵

正如朱自清本人所说:“韵是一种复沓,可以帮助情感的强调和意义的集中。”③在《春》一文中,作者着重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春早人勤”等五幅图画,每幅图画都展示了语言音韵本身的魅力,使读者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音乐美”。

(一) 叠词读出声韵。文中多处使用叠词,这些叠词的使用既绘色,又摹声,使描绘的景物更加富有艺术魅力;同时还显现出和谐的声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

比如描绘“春草图”中一连串的叠词“偷偷地”“嫩嫩的”“绿绿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其中有形容词的叠用,也有副词的叠用,读者在诵读之中既感受到小草的俏皮可爱、柔嫩舒适,又满足于一种声韵和谐的音乐享受。

(二) 助词补缀音律。本文通篇句末多用助词,可读轻声,缓缓吐出,犹如音乐中用于调节乐感节奏的休止符,在补缀音律的同时,有助于情感抒发的延续绵长。

全文句末助词以“着”“了”“的”居多,一共有十二个“着”、十一个“了”、十四个“的”,再配上全文合计十三个“儿化”,使得诵读本文时语气更加舒缓,情感更加熨帖,读者的那种热爱春天、热爱自然的感情油然而生,从而很容易与作者形成思想情感的共鸣。

(三) 短句跳跃节奏。本文多处使用短句,品读时犹如吟诵文质兼美的散文诗,字里行间跳跃着强烈的节奏感,在带给读者听觉享受的同时,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春草图”中这样写道:“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读起来短促有力,跳跃着生命的节奏,充满了青春的活力;“春花图”中“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更能激起读者的进取竞争欲望;“春雨图”中“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把我们带进了诗意化的蒙蒙细雨中,极富浪漫情调;“春早人勤图”中“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为我们展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更孕育着一种生命的希望。

(四) “句读”强化乐感。古时称文词停顿的地方叫做句或读。连称句读时,句是语意完整的一小段,读是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的更小的段落。诵读《春》一文时,当然不需要像古人的“明句读”,但对于一些较长的句子,如果我们尝试着用古人的“明句读”方法去诵读,同样会强化乐感,带给我们“音乐美”的享受。

比如:“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读起来节奏感特强,似乎眼前就浮现出“成千成百的蜜蜂”“飞来飞去的蝴蝶”;“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读起来抑扬顿挫,仿佛耳畔就回响着“鸟儿”那“宛转的曲子”,还不时地应和着“轻风流水”那泠泠淙淙的天籁之音。

三、 韵中有意

“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家往往融情于景或借景抒情,在优美的景物描写中倾注自己的情感。阅读此类作品时要透过文中优美的景物描写品读出作者着力描绘景物的弦外之音,深入到作品丰蕴的意境之中,方能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情感。

《春》这篇散文的写作时间大致在1928年至1937年之间,此时朱自清在清华大学边任教边研究学问,工作的顺利、家庭生活的和谐,使得他的心境较为平静恬淡,满目的春光把他带入了江南美好的境地,字里行间饱含了作家对美好人生美好人格的追求。因此,在欣赏《春》一文绘画美、音乐美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其蕴含的意境美。

(一) 热爱自然与热爱生命。通读全文,我们不难发现,在描述春天美景的几幅图画中,作者处处流露着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在对自然美景的描述中,蕴含着对生命的热爱。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这些句子中,“钻”“闹”“眨”“静默”等词语的准确使用,赋予了大自然万物以生命灵性的同时,更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再如文中描写“春风图”,作者先巧妙化用诗句“吹面不寒杨柳风”(古人称早春的风为“杨柳风”,杨柳枝随风荡漾,给人以春风生自杨柳的印象),写出春风的温暖宜人;在此基础上更是妙笔生花,为了体现春风的和煦,一个形象的比喻“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将这种情调推至,既体现了热爱自然的情绪,更升华了热爱生命的情感。

(二) 自然美与人格美。朱自清研究专家吴周文先生说:“在很多散文中,朱自清惨淡经营诗的意境,将人格美的‘情’与自然美的‘景’两者交融起来,创造了情与景会、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④在《春》这篇散文中,同样体现了作者朱自清的人格操守和审美理想,做到了自然美与人格美的有机融合。

比如在“春雨图”中这样写道:“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既向我们展示了雨中人们辛勤劳作的情景,又蕴含了人们珍惜“贵如油”的春雨而不敢懈怠的情趣。

再如写“春早人勤”:“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时间,有的是希望。”我们不难发现,在作者朱自清“春意盎然”的笔下,人们的身体是健康的,精神是饱满的,心态是积极的,人格是美好的。

文末的一组排比句更是将这种自然美与人格美的结合推向完美,推向极致: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品读着这些诗化的语言,我们感觉到作者朱自清对大自然的赞颂是真挚的,是虔诚的,我们感觉到他要把自己的全部人生投入到美丽的大自然中去,去追求自己积极崇高的人格美。

【注释】

①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② 苏轼:《东坡题跋・书摩诘〈蓝关烟雨图〉》。

③ 朱自清:《新诗杂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描写大自然的散文范文3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0―0101―01

做为一名语文教师,作文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的作文内容更充实,更具体、更生活化呢?这实质上要求我们跳出课堂,把语文还原于生活本身,把作文能力的培养融入个体的需求和发展当中。要求我们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在真实体验中展开写作。

那么,我们如何引导学生汲取作文素材呢?

一、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一)引导学生留心生活,在观察中积累写作素材。叶圣陶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就说明作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现实生活的沃土,才有可能成功。教师要有意地锻炼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分析生活的能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缺乏写作材料的难题。比如,我们的日常教学中经常会发生一些突发事件,作为老师就要牢牢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说话写话,培养正确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鼓励学生参与活动,在体验中发现写作素材。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可根据作文的训练需求,结合学校开展的各类专题教育活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加深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为学生“有话可说”做好铺垫。如运动会、文艺演出、演讲比赛等活动,学生都喜闻乐见。活动结束之后,大家聚在一起用自己的方式叙述出活动的全过程,并且谈谈自身对这次活动的体会,学生都特别兴奋,语言也较流畅。于是,我们可以顺势引导:你们想不想把这些有趣的活动写下来与别人分享呢?学生自然都非常愉快地投入到写作中来了。家庭生活方面,如日常家务、做饭洗衣、打扫卫生、和父母互换角色等。把学生引入浓浓的亲情中,既受到传统礼仪的熏陶,又体验了亲情和友情,从而进行愉快写作。

(三)提倡学生走进自然,在感悟中丰富写作素材。大自然是人类生命的摇篮,而现在的学生却常常是远离了大自然。没有了大自然的熏陶,孩子们执笔再握时,便有一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受,写出的文章,难免就枯燥无味了。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提倡学生走出校门,走入大自然的怀抱,去采撷阳光,采撷雨露,采撷虫鸣蛙鼓,采撷鸟语花香。引导孩子用各种感官去亲近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教他们如何学会以小见大,教他们怎样观其形,辨其色,闻其声,触其体,嗅其味。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放飞孩子的心灵,让孩子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四)指导学生巧用文本,在教材中搜寻写作素材。教师分析课文的过程也是教孩子写作文的一个浸润过程。只要做一番整理归类,不少内容都可作为写作的材料,画家齐白石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搞艺术离不开一个借鉴模仿的过程,但不能生吞活剥、生搬硬套,作文也是如此。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适时地指导学生概括文本内容,摘抄名言佳句,摘录文本中的典型事例,就文本内容展开适当评论。潜移默化地将相关知识和能力内化运用,从而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二、从课堂中习得写作章法

学生有了平时的观察和积累,并且被某事某物某景有所触动,并且产生了想表达的欲望。但不知道或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该怎么办呢?这就需要教师利用好作文课,在课堂上教给学生一些写作的方法技巧。我在教学中总结了以下方法:

描写大自然的散文范文4

关键词:屠格涅夫;散文诗;小说;艺术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是19世纪第一个为俄国文学赢得世界声誉的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他以小说创作闻名于世。屠格涅夫在20世纪初被介绍到中国,进入了中国学者的研究视野,我国对屠格涅夫文学的研究一直延续到至今,是我国学术研究的一个恒久性课题。屠格涅夫在他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对一些与文学相关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其作品的构建也体现了一定的文学观念,他虽然以小说创作闻名于世,但他所写的关于爱情的散文诗能够充分的表达他对爱情的那种既深刻又独到的理解,是他对爱情观的诗意表达和哲学沉思。因此我们可以说屠格涅夫的文学实践体现了文学创作与诗学观念的融合与统一。文学的本质问题是支配作家的根本性的问题,它能够决定和影响作家对其它创作问题的态度和理解。屠格涅夫对文学本质的理解,充分体现在他的文学创作和散文诗中,蕴涵在其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中,需要我们努力地去挖掘和梳理。

一、艺术的永恒源泉来自生活。

屠格涅夫的诗学本质观是创作来自生活,他认为文学作品是对生活的摹写、反映和隐喻。屠格涅夫对文学本质的理解和考察来自现实生活,他认为作家的创作离不开自然,离不开生活,艺术创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变动不定的社会生活。

屠格涅夫从客观生活上去阐明艺术的真正源泉,既是其哲学世界观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也符合其文学创作的实际。屠格涅夫的青年时了很多浪漫主义抒情诗,他能够在诗中充分表达他对爱情的那种既深刻又独到的理解,他当时沉迷于浪漫主义,极为推崇库科尔尼克和别涅季克托夫的抒情诗。他的第一部作品诗剧《斯节诺》受拜伦作品的影响,带有浪漫主义色彩,题材取自意大利生活,从诗剧中的主人公斯节诺身上明显看到了拜伦笔下曼弗雷德的影子,这部剧中的模仿成分过高,因此受到了评论家的批评,但是我们可以从这部作品中看出屠格涅夫是在浪漫主义的影响下走上文学道路的。在四十年代中后期,屠格涅夫受普希金和莱蒙托夫诗歌积极抒写现实的影响,并在别林斯基的引导下,逐渐将创作的视点聚焦于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创作了《帕拉莎》、《猎人笔记》、《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烟》、《处女地》及其他一些中短篇小说,这些作品都是屠格涅夫植根生活和关注现实的结晶,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文学声誉和社会影响。《猎人笔记》是俄国自然派的重要收获,作者在《猎人笔记》中怀着深厚的人道主义情感,描写了农奴制下农民的不幸,展示出了主人公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塑造了各类地主形象,揭示了贵族地主的残酷和行将灭亡的必然性,具有鲜明的反农奴制倾向。于此同时,屠格涅夫创作的《食客》和《乡村一月》被称为“抒情心理剧”,为当时萧条的俄国剧坛注入了清新的空气。 屠格涅夫在作品中为读者提供了大量的生活实录,对生活的无限多样性给予了充分的表现和说明,鲜明地体现了艺术的永恒源泉来自生活的诗学观。

二、在文学创作中准确而有力地表现真实。

文学的本质问题也必须考虑文学与真实的关系问题,文学创作植根于现实生活,是对社会生活的摹写、再现和隐喻。1862年3月,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父与子》在《俄国导报》刊载,从而引起文艺界长达10年的激烈争论。

《父与子》中所谓父辈是以巴威尔为代表的贵族自由主义者,子辈是以巴扎罗夫为代表的革命民主主义者。革命民主主义阵营认为《父与子》是对革命民主主义者的恶毒毁谤,文中巴扎罗夫是对杜勃罗留波夫的攻击,在文中的巴扎罗身上表现出了出身于平民,热爱科学,脚踏实地的俄国文学新人形象。而保守阵营则指责屠格涅夫向革命民主主义者献媚,说巴扎罗夫形象是对《现代人》同仁的颂扬。面对来自文艺界保守和革命两边阵营的责难,屠格涅夫于1869年发表了《关于(父与子)》的诗学论文,力图通过对《父与子》的创作过程的说明,为自己辩护,回应来自文艺界保守和革命两边的批评和攻击。屠格涅夫在论文中坚定地指出:“对一个文学家来说,准而有力地表现真实和实际生活是作家的最大的幸福,即使这真实同他个人的喜爱并不符合”。这就是屠格涅夫表现真实的诗学观。他认为文学创作不仅要从现实生活出发,而且要在描写时坚持真实性的原则,忠于现实,决不能以个人喜好为转移。

文学艺术是基于生活的反映,生活的内容千变万化,生活的现象纷繁复杂。一部成功的作品必须要透过生活的表象反映时代的本质精神,作家要博览群书,不断学习,深入理解生活中的一切,捕捉生活的各个层次,在作品中不装腔作势和弄虚作假,揭示生活的真谛。屠格涅夫是一位抒情大师,他眼中的大自然在他的笔下都充满了诗情画意,在他的作品中大自然的情调是随着人物的情绪而变化的,通过对大自然的描写有力地衬托人物的心情,表现人物的心理。

屠格涅夫1859年的《贵族之家》是对俄罗斯贵族阶级的一曲无尽的挽歌,作为一个贵族自由主义者,屠格涅夫清醒地意识到,包括自己在内的俄国贵族,作为一个曾经的革命阶级,它的历史作用已经消失,因此主人公拉夫列茨基的命运和爱情悲剧是不可避免的。文中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主人公们不平静的内心世界,而是通过外化的描写来表现主人公们激动不已的内心世界。那么,肩负历史前进重任的人又在哪里呢?更好的生活由谁来创造呢?屠格涅夫没有一味的徘徊和忧伤于肩负历史重任的人在哪里和更好的生活有谁创造的问题上,而是深入社会生活,关注现实中活的和不断成长起来的东西。屠格涅夫说过:“我从来不凭脑子去杜撰。每当我需要描写一个想象的人物时,我必须先找一个活人,以他的活动作为我的描写的线索。

三、艺术是把生活上升到理想。

1880年6月7日,屠格涅夫在《关于莫斯科普希金纪念像揭幕的讲话》中说:“任何艺术都是把生活上升到理想:站在普通的日常生活基础上的人,一般低于这个水平。这是需要攀登的顶峰。”在这里,屠格涅夫提出了“艺术是把生活上升到理想”的诗学观点。屠格涅夫在这里提出的诗学观点是对前人理论成果的继承和发扬,是立足于新的时代和实践,要求艺术表现理想化的现实,以表现时代的本质精神。

生活是一切艺术的永恒源泉,了解生活、熟悉生活、全面地把握生活是创作的必要前提。屠格涅夫认为真正成功的作品是将生活上升到理想的结果,因为作家观照现实生活并非是白板摄影,也不是如实照搬,而是集中反映,焦点透视,有选择有规律的表现。也就是说,作家在艺术中塑造的生活,既是现实生活的投影,又是现实生活的升华,是对时代生活的提炼和发掘。屠格涅夫这种诗学观念也较好地体现在他的创作实践之中,他的《猎人笔记》等在这一系列作品中,作家善于观察和研究生活现象,坚持把生活上升到理想的原则,真实、敏锐地感应现实的神经,将自己的作品提到了历史必然性的高度,揭示了19世纪俄国不同社会阶段的历史发展趋势,深刻地表现了19世纪不同阶段的时代生活和时代精神,很好地实践了他的把生活上升到理想的诗学观念。

四、结束语。

屠格涅夫是一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他擅长细腻的心理描写与抒情。小说结构严整,情节紧凑,人物形象生动,对旖旎的大自然的描写也充满诗情画意。格涅夫的生活乃是一切艺术的永恒源泉、准确而有力地表现真实、任何艺术都是把生活上升到理想等文学本质理论,是对普希金、果戈理的创作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是对别林斯基创立的美学原则和诗学观念的坚守,并且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和批评见解丰富了这一诗学观念。

参考文献:

[1] 梁桂平;《屠格涅夫散文诗浅论》{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描写大自然的散文范文5

1.积累词语:酝酿、朗润、宛转、卖弄以及烘托等,并理解它们在课文里面的意思。2.流畅地朗读课文,并且理清课文的思路脉络。3.对课文进行仔细地揣摩,明确文中景物描写的特点、语言运用的准确性、生动性与优美性等,尤其是比喻手法、拟人手法以及排比手法的巧妙运用,并且明确课文所用到的景物的描法等。4.感受作者字里行间喜爱春天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的重点:

1.学习课文里面的写作手法,例如:比喻手法、拟人手法、排比手法与衬托手法等。2.能够复述出散文中的五幅春景图。3.理解文章末尾三个比喻句的含义。

(二)教学的难点:对课文进行仔细地揣摩,明确文中景物描写的特点、语言运用的准确性、生动性与优美性等,尤其是比喻手法、拟人手法以及排比手法的巧妙运用,并且明确课文所用到的景物的描法等。

三、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通过对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营造出一个温馨、美丽而且自然的春天,使学生们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课文内容。2.朗读教学法:对语文的课文教学来说,朗读训练十分关键,要落实到教学的每个步骤里,使学生们在朗读的过程中学习与体悟,进而体会文章意境的优美性。

四、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先用导入语引出新课《春》:同学们,大家都度过了十几个春天了,在大家眼中的春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同学发言,各抒己见。)接下来,我们学习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所写的《春》,看看他对春天的描写是怎样的。

(二)介B作者――朱自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它的散文作品有:《荷塘月色》、《背影》等。《春》大约写于1928~1937年间,朱自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没有其诗文初期创作那种淡淡的哀怨情调,而是对新鲜的格调与欢快的情绪进行鲜明的表现。

(三)检查预习,学习字、词并注音

酝酿、嘹亮、撑伞、蓑笠、稀疏、抖擞、安巢

(四)对课文进行整体把握(播放录音)

1.对课文进行范读时,应该注意朗读时的语气把握、语速把握、语调把握以及重音把握等,并且思考下列几个问题:

①课文围绕“春”写了什么?②请同学们按照行文的顺序将盼春、绘春与赞春划分出来。③《春》这幅风景画是由哪几幅画组成的?请描述每幅画所展现的内容。

(五)探究质疑

1.第一部分,在文中,作者迎接春天到来的心情是怎样的?文中哪个词语体现出春天还没有来到?(“盼望着”;“近”)“盼望着,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

2.第二部分,当春天走到作者面前的时候,作者看到的是什么?请同学们朗读第二段。

①看到了山,水,太阳。描绘的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②文章通过哪几个词语来表现春回大地时万物复苏的特点?

1)春草图:朗读或者齐读,并且对春草的特点进行思考,并找出描写春草特点的词语。(提示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词语:嫩嫩的、绿绿的、一大片一大片等)

①把“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换为“小草一下子从土里生出来”,体会其表达效果有何不同。哪个更好呢?请说明理由。“钻”和“偷偷”用得好,说说好在哪里?②作者为什么要将小孩的相关画面穿插到对春草图的描绘过程中?提示:小草与小孩子所具有共同点是什么?

2)、春花图:(自由阅读第四段)思考:第四段描绘了春天花的哪些特点?绘景时哪些词用得精确?哪些句子写的生动形象呢?

3)、春风图:(抽同学朗读)提问:

①议一议,在课文中,作者借助那几样事物来对风进行表现?②作者所借助的事物里,哪一种事物的描写最为详细?追问:用哪些词呢?

4)、春雨图:齐读课文的第6段,结合老师所投的影片里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与回答。

①文中是怎样描写春雨图的?②三种比喻手法如何从侧面对春雨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描写?

5)、迎春图:找学生来朗读课文的第7段自然段,提出问题,并让学生进行思考与回答。

①前几幅是写景物,这幅写的是什么?②作者用哪些词句写人们迎春的心情?

(六)齐读文末三段。学生质疑,然后老师提问。

①为什么作者要把春天比喻成“刚落地的娃娃”?②为什么作者要把春天比喻成“花枝招展的小姑娘”?“花枝招展”这个词怎样解释?③为什么作者要把春天比喻成“健壮的青年”?

教师小结:这几个比喻十分贴切,而且表现力丰富,它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春天刚来到人间那种“新”的特性;又漂亮,又活泼的“美”的特性;有力量有指望的“强”的特性。将春的活力十分形象生动而且活灵活现地描写写出来,使主题得到了更好的深化。

五、课堂总结

本文作者描绘了生气勃勃、绚丽多彩的春天景象,颂扬了春天的活力,抒发了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激励人们珍惜春光,奋发向前,去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春天。

全文由盼春、绘春、颂春到追求和春天一样美好的生活作为结尾。构思何等精巧,结构多么严谨。从这篇文章,还可以看到,作者通过对事物的细致观察,抓住春的特点,用鲜明、生动、准确的语言来描绘春天的景色,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通篇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使读者如观其景,如闻其声,真是品尝不尽,其味无穷。

描写大自然的散文范文6

关键词:美国 生态文学 大自然

生态文学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绵延至今仍在发展的一种生机勃勃的文学流派。它是伴随着生态理念的兴起而形成的。美国生态文学的产生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因素。尽管文学自古以来就有对自然的描写,或是讴歌自然的美和诗意,或是颂扬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地过程,但是,严格来说,这属于前生态文学,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生态文学。因为生态文学的出发点是要破除人类中心主义。尽管在此之前有对自然的叙述和描写,但是都以人类和自然地二元对立的观点来看待的。那么20世纪以来,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生态危机意识逐渐凸显。由于人物质欲望的无限膨胀,对自然疯狂索取,肆意破坏,使得自然不堪重负,人与自然的关系恶化,生态危机显现。于是人们重新思考人类文化中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意识到这一思想的局限性,在文化研究领域出现了生态伦理,敬畏自然等观念,基于这些观念进行的文学创作形成了生态文学,这是构成生态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现实原因。因此,生态文学是一种介入文学,生态作家担当起回应现实的责任。生态文学成为人类转变思想,建立生态观,认识生态危机,防止生态灾难的迫切需要在文学领域里的必然表现。

美国生态文学的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虽然在20世纪随着生态主义的出现,生态文学这一术语才正式诞生,但是在此之前,人类的生态思想源远流长。古希腊的阿那克西曼德认为自然规律不可抗拒;毕达哥拉斯反对虐待动物,犬儒学派崇尚质朴自然。中世纪的神学家圣弗朗西斯试认为所有生物平等。文艺复兴时的切萨尔皮诺提出要尊重自然万物。18世纪至19世纪的浪漫主义时期,回归自然成为重要思想。华兹华斯和梭罗的作品蕴含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思想。20世纪以来,生态主义思潮和生态批评蓬勃发展,施韦兹提出“敬畏生命”振聋发聩,纳什呼吁“自然的权利”引人关注,列奥波德倡导“大地伦理”令人警醒,这些观念都有力地推动了生态文学和生态批评的发展。生态批评的创始人美国学者格洛特费尔蒂倡导用“生态批评”作为一种研究文学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文学批评,并编辑了《生态批评读本》(1996年)。英国生态批评的代表乔纳森.贝特在《浪漫生态学》(1991年)及《大地之歌》(2000年)中指出了生态危机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布朗等名校,以及美国的普通的高校大都开设了生态文学或者生态批评的课程。1992年成立于美国的“文学与环境研究会”,推进了生态批评的发展。2005年,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家劳伦斯-布伊尔在《环境批评的未来:环境危机与文学想象》中指出了环境的想像不仅是指生态文学对生态理想的表达,还包括对未来生态灾难的预想和预警这一重要思想。

美国生态文学的发展以1962年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森林》为界,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之前的生态文学是指广义的生态文学作品。即那些具有关注自然,具有生态主义意识的传统文学作品。主要代表作家有美国的梭罗,约翰-缪尔,玛丽-奥斯汀,亨利-巴斯顿,奥尔多-利奥波德等。20世纪60年代之后至今的生态文学是指狭义的生态文学作品。即作家有鲜明的生态主义立场,揭示生态危机,探寻危机产生的社会原因,从生态整体主义去思考人与自然,倡导生态责任。代表作家如美国的蕾切尔-卡森等。

19世纪的美国作家梭罗(1823-1862)的散文《瓦尔登湖》(1862年)被誉为绿色圣经。他还创作了《在康科德河和梅里马克河上一周》(1862年)、《缅因森林》(1862年)、《科德角》(1862年)等描绘自然、富有生态哲学思考的一系列文学作品。梭罗敏锐地意识到工业文明的发展对自然的破坏力,还提出“简单生活”和“保护荒野”的理念,这一理念影响了美国以及其他不同国度的许多读者。

美国作家约翰-缪尔(1883-1942)被人们称为“大自然的推销者”和“美国自然保护运动的圣人”。他的代表作《我们的国家公园》(1901年)蕴含了朴素的生态思想。美国作家玛丽-奥斯汀(1868-1934)的《少雨的土地》(1902年)被誉为“沙漠经典”。她倡导了一种融入自然的简朴以及精神化的生活。美国作家亨利-巴斯顿(1888-1968)的《遥远的房屋》(1928年)描述了作者只身一人在美国大西洋的海滩生活一年的经历。美国作家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的《沙乡年鉴》(1949年),提出了土地伦理观念。书中将整个地球自然界置放于人类道德关怀的视野之中,利奥波德在书中阐述的土地伦理观念认为人类不应当凌驾于大自然万物之上,应爱护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