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型城镇化试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型城镇化试点范文1
近年来,**镇在市委、市政府及区委、区政府的关心与指导下,**镇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为加大**镇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创新力度,积极探索具有特色的绿色城镇化发展路径,努力将**镇打造成为全市样板镇、示范镇,根据市委、市政府及区委、区政府的相关要求,现将试点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建设情况
(一)群策群力部署规划设计。立足长远,规划先行,累计投资近千万元编制了**新区概念性规划和启动区控制性规划设计、**镇总体规划(2013-2030)、**镇镇区(金樟组团**片区启动区)控制性详规、**村传统村落保护性规划、**镇核心区村庄规划,启动了**镇旅游小镇及文石古村旅游专项规划,提出了“铸精品显特色打造庐陵风韵雅镇,高标准快节奏建设美丽新区山水新城”的工作目标。
(二)稳扎稳打搞好城镇建设。一是稳步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余万元新增总长**公里的“两纵四横”的镇区路网,初步形成核心区路网框架,其中**大道已成为连贯吉泰走廊南北两极的关键通道之一。完成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十个一”(**中心幼儿园、郊野公园、**广场、群众健身中心、步行街、集散地、垃圾中转站、公共停车场、**医院、镇区农贸市场)。二是稳步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改善镇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七个一”(镇区污水处理站、连锁商业超市、一批金融网点、水冲式公厕、自来水主管网、一批交通设施、天网工程),其中**广场、群众健身中心等场所成为镇区群众人气聚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三是稳健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一方面,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通过市场化运营手段,将镇域市政、环卫等公共服务领域项目进行外包和绩效考核,有效改善了全镇整体面貌,创新了管理制度,进一步提升了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我镇组建了镇综合执法局,扩大了人员队伍,加强对“两违”、卫生、安全生产、水务等领域开展行政执法,探索综合整治机制。特别是在“两违”管控方面,通过镇执法队伍每日不定时巡查,村民、村干部两级匿名举报,农村建房联审制度三者结合的有效方式,摸索出符合**镇情的“两违”管控路子,对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项目推进的及时性起到了关键作用。
(三)全心全意培育特色产业。一是大力丰富发展镇区业态。镇区建有商业步行街,商业店面已逾**多平米,形成集餐饮、五金、服饰、宾馆、超市、物流等于一体的商业聚集区,进一步夯实镇级经济社会发展实力,依托**及**流量,不断发展餐饮、住宿等服务业。二是着力推进发展职业教育。初步划定职业教育园区建设范围,现已启动职业教育园区征迁工作、园区整体规划设计工作。三是加快保护开发**古村传统村落。强化古村保护开发小组、村民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力量,为古村旅游项目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完成编制《**村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工作,全面完成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力争获取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建设资金。启动**村传统村落保护工程规划设计,积极探索引进旅游公司参与保护开发的商业模式。
二、存在的问题
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还必须清醒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和不足:
一是平台建设受客观因素制约。土地、资金、人才等发展瓶颈仍广泛存在,特别是镇区核心范围内划定的基本农田过多、用地指标不足等制约因素,致使许多镇重点项目难以推进实施,同时受经济下行等要素制约,项目招引落地困难,进一步加大城镇建设压力。
二是产业发展培育遭遇瓶颈。**镇自身产业基础不足,市场竞争力较弱,主导产业培育和人气聚集受先天影响较大,受社会经济整体环境影响,工业企业发展阻力加大,投资者的观望心理影响到镇区重点项目的落地。
三是攻坚克难的阻力仍然存在。重点工程项目多,涉及征迁工作多,战线较长,触及群众利益面广,遗留问题处置难,旧的方式方法已不再适用,矛盾化解的长效机制未能建立完善,社会维稳管控压力大。
四是干部队伍人才还需配齐。大部分机关干部队伍年龄偏大,政策法规认知和相关城镇建设管理水平偏低,适应不了当前城镇化建设新形势、新问题、新治理,需要加强城镇建设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多渠道引进建设、司法、发改、土地管理等口子人才的引进。
三、具体措施
牢牢抓住**镇改革试点等多重发展机遇,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升质量为关键,以推进绿色城镇化为特色”的发展思路,努力将**打造成为人气聚集、业态丰富、生活智能、人文底蕴厚重的绿色生态雅镇。
(一)打造人气集聚的新型城镇化。不断完善城镇功能,加大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建设力度,实施**等综合项目,健全完善现代化城镇公共服务体系。继续抓好新金融网点、大型连锁商业超市等多元化业态招商、入驻工作,聚集镇区人气。
新型城镇化试点范文2
新型城镇化是解难题稳增长的战略举措
“十三五”时期,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收入水平要翻一番。为此,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年均必须在6.5%以上。但是,从目前的国内外形势看,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并复杂化,对中国的需求明显下滑,国内需求也严重不足,投资增长率和消费增长率连续6年下降。从供给看,占社会总投资58%的制造业和房地产业,销售困难,效益下滑,投资下降。这意味着要保持6.5%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必须寻找有效的发展动力。
从可供选择的领域分析,新兴产业发展是一个重要动力源泉,但成长速度过慢,难以迅速填补传统产业被淘汰、转移留下的空间。而新型城镇化是经济增长的现实源泉。2015年我国在外打工的农民工总量27747万人,按照新型城镇化规划,到2020年将其中的一亿人口转变为市民人口,会产生巨量的投资和消费需求。
根据我们的研究,到2020年如果每年新增城镇人口2000万和1500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每年将会带来投资和消费至少2.25万亿,最高可带来4.9万亿元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为3.5到6.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今后如果体制改革到位、政策措施配套得力,新型城镇化确实能为经济增长带来巨大贡献。另外,同工业化相比,城镇化的推进能消耗大量工业产品,有利于“去产能”、“去库存”,而工业化是增加供给。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供给大于需求,产能严重过剩,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可协调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大大缓解产能过剩矛盾,矫正长期扭曲的经济结构。
城镇化可为供给侧改革和结构转型提供支撑平台
城镇化不仅能创造巨量的有效需求,还能创造可观的有效供给。与农村相比,城镇是资本、技术、人力资源、交通物流、通讯设备等要素集聚强度最高的区域,也是公共服务供给效应发挥最充分的地区。基于这些优势,城镇化过程中人口集聚可带来服务业的快速成长。根据中国30多年来的数据分析,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提高0.61个百分点,就业比重提高0.72个百分点。按照绝对数量计算,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60%,第三产业累计增加就业人数7250万人,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到2020年达到53.5%。
同时,制造业转型升级所需要的技术创新活动,大部分都是在城镇开展和完成的,城镇为技术研发和推广提供了难得的支撑平台,是人力资本提高和知识积累的大熔炉。制造业发展所需要的邮电通讯、金融保险、物流、法律、会计、信息咨询、技术咨询、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新兴服务业,也是城市能创造的有效供给。因此,工业化推进到一定阶段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必须依赖城镇化的推进来完成。当前,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最需要的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以及公共服务,恰恰是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能提供的。因此,城镇化的推进与制造业乃至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相关。
新型城镇化可助推中国迈向发达的高收入国家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从低收入国家发展成为中上等收入国家。下一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要向发达的高收入国家行列迈进。需要强调的是,当一个经济体从中上等收入向高收入阶段迈进时,需要构建两个社会,一个是以城市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市民化社会,另一个是以中等收入阶层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
这两个社会的构建与形成,都必须以城镇化为载体。因为市民化社会的建立就是城镇化本身的内容,中产阶层成长大都是在城市完成的。根据国际经验,当发达国家从中上等收入跨入高收入阶段时,该经济体的城市化率一般都超过70%。目前,高收入国家城市化率平均在80%以上。这一时期,城镇发展恰恰能为中等收入阶层集聚和成长提供主要空间,显然城镇化也是推动社会结构转型的动力来源。到本世界中叶我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达到发达的高收入国家的中等水平,从目前情况看,我们所要实现真正的城镇化水平和所要达到的中产阶层比例,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目前,我国的常住城镇化率为56%,户籍城镇化率约37%,中产阶层人口比例仅有20%左右。面对现实困境和未来发展,中国必须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动力、调整经济结构的战略选择。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需改变三个滞后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出,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的发展目标是,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缩小2个百分点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的近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必然。但是,当前国内还有不少人认为我国的城镇化已经很快了,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过度城镇化。从1978年到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由17.92%提高到56%,城镇化率平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以上,这种速度在世界上是少有的。但是,同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进程、要素匹配程度相比,我国城镇化还比较落后。
一是我国城镇化发展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目前我国已经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但城镇化进程明显滞后。2015年我国人均GDP7590美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0.53%,但城镇化率(常住人口)仅为56%,低于钱纳里测算的65.8%的国际经验值。
二是户籍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近年来,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呈不断扩大趋势。目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56%,而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刚刚达到37%左右,两者差距从2000年的10.1个百分点,扩大到目前约19个百分点。
三是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以土地城镇化为主,20世纪90年代后这种趋势更加突出。由此导致土地进城速度远远快于农民进城速度。按国际公认标准,土地城镇化速度与人口城镇化速度之比的合理区间为1―1.12∶1。2000―2014年,我国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扩大了1.26倍,而城镇常住人口增长了0.63倍,速度之比为2∶1,若按户籍人口计算比值更高,两者都远远高于国际标准上限。
造成我国城镇化三个滞后的原因既有体制因素,也有政策因素,其中缺乏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公共成本分担机制,是抑制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当前,各级城镇政府、企业都想充分分享传统体制下农民进城的低成本红利,却不愿承担或很少承担农民市民化的公共成本。在此制约下,农民进城只是劳动力供给者,而不是真正的市民,由此他们无法正常转化为城市消费者。这些人往往将既期消费压到最低,实现储蓄最大化。因此,在现有体制作用下,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就被歪曲了。
需尽快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
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市民化,而市民化的关键是进城农民落户城镇所需要的成本应有相应的承担主体。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产生的成本,可分为公共成本和个人成本。其中公共成本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养老保障、义务教育、就业服务、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供给等,个人成本是城市生活成本、个人承担的社会保障成本、住房成本、子女教育、机会成本等等。在两类成本中,政府和企业应该承担公共成本,农业转移人口应承担个人成本。
在公共成本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在城镇化中应科学、合理划分相应的支出责任,建立有利于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公共成本分担机制。
一是要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把农业人口市民化公共成本落到实处。建议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需要的基本医疗、基本养老、义务教育支出责任,应主要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中央政府承担50%、地方政府承担50%。上述负担项目实行统一标准、统一账户、统一机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就业服务、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供给等公共服务完全由地方政府负担。
新型城镇化试点范文3
关键词:长三角;新型城镇化;市民化;问题与对策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实施,同年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将江苏省,上海金山区和浙江嘉兴市、义乌市(县),以及浙江苍南县龙港镇分别列为不同级别的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方案》中要求试点地区尝试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探索建立行政管理创新和行政成本降低的新型管理模式,以及综合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2016年初,《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区总结经验和问题,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区域之一,是吸引全国人口流入的主要板块,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近年来,长三角两省一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与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工作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践中也面临着一系列共性的问题。为此,课题组在江苏展开调研,选择苏南、苏中和苏北部分市县区,通过全面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以江苏为例剖析了近年来长三角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对策和思路,以期能给未来长三角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有所帮助。
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一)民工子弟难以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
大量的进城务工农民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最重要群体,而子女教育又是进城务工农民关注的头等大事。《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和《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均指出要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但当前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1.相当数量的外来民工子弟只能就读于民办外来民工子弟学校(新市民学校)
由于各地公办教育资源紧张,许多外来民工子弟进公办小学仍然要缴纳昂贵的借读费,且只能读到小学毕业。
2.民工子弟上学的经济负担远高于本地户籍学生
相对于公办学校办学经费为财政拨付,民办外来务工子弟学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学生缴纳的学费,交费标准一般为850元/学期。仅此这一项,6年小学教育民工子弟就需要多负担10 200元。
3.经费投入的悬殊造成了民工子弟学校与公办学校教学质量的巨大差距
常州市武进区46所普通公办小学有40所“优质小学”,而16所新市民学校中没有1所“优质小学”。苏南某县级市公办学校教师的年均工资在8万元以上,而民工子弟学校教师的年均收入仅为2万多,薪酬水平的巨大差异直接导致了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师素质远低于普通公办小学。
(二)流动人口卫生信息无法对接统一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与城镇居民均等的公共服务,是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为了推动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2013年11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启动了流动人口卫生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试点工作,江苏三市(南京、无锡、苏州),上海四区(闵行、杨浦、松江、宝山)和浙江四市(杭州、宁波、嘉兴、绍兴)都在试点之列。根据江苏调研情况来看,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流动人口健康档案的建立和健全困难重重,使得面向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儿童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控、孕妇和儿童保健以及计划生育等工作无法顺利展开。其中,流动人口信息的缺乏是核心问题,而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流动人口信息管理制度的缺陷。
1.相关职能部门各自为政,信息相互不共享
涉及到流动信息人口搜集和管理的主要职能部门包括公安、卫生和计生三个部门。江苏三市的试点工作方案均由卫生和计生两部门名义联合制定下发,却难以和公安部门达成流动人口的信息共享。这部分人口本身流动性大,追踪困难,信息搜集工作本身就难度很大。光靠卫生和计生部门独立进行信息的登记和搜集,极容易造成遗漏和缺失,对后续的一系列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推动也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并且信息的重复搜集,也造成了对财政拨款以及人力资源的浪费。
2.流入地和流出地有关流动人口的信息并未能达成对接和统一
按照目前的制度和政策,流动人口的信息搜集工作主要由流入地的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和流出地无关,并且人口一旦再次流出,就不再是当地政府的责任。人口流出地的相关职能部门所搜集到的人口信息并不能有效传递到流入地,这样人口的每次流入都需要在不同的流入地重新进行信息登记,造成了资源和人力的浪费。
(三)新型小城镇建设问题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和《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均指出要促进各类城市协调发展,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但目前,江苏小城镇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难题。
一方面,一些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小城镇,规模较小,基础设施不全。特别是在苏北地区,大部分小城镇工业发展水平低、农业无特色、商贸服务业滞后,产业集聚效应不足,就业带动能力弱,经济发展止步不前。这样的小城镇建成区面积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造成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高,布局难,利用率低。尤其是污水管网的建设和污水收集,供水、供电等的项目建设,靠乡镇财力很难完成。
另一方面,一些近年来人口不断增加的重点乡镇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机构不健全,工作人员配备不足,提供的公共服务不健全。苏州木渎镇28万人口中,20万为外来人口,而乡镇管理机构人员仅按本地户籍人口8万人配备,实际管理人口数倍于户籍人口,人员配备严重不足。此外,小城镇建设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小城镇发展照搬大城市的发展格局和模式,产业发展无特色,同质化导致竞争激烈。对比发达国家风光和人文气息浓厚、各具特色的小城镇,江苏小城镇风格也较为单一和雷同。
(四)城镇化建设的融资模式问题
推进城镇化发展,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向公共品和准公共品的建设中。但目前,城镇化建设资金的筹集和使用面临三大问题。
1.长期债务短期化
从当前地方融资平台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看,现有投融资模式存在明显的期限错配问题。新型城镇化需要大量资金的持续投入,资金使用的期限较长,而地方融资平台的资金来源绝大多数是中短期资金,因此,期限错配使得城镇化融资成本高、前期偿还压力大和流动性风险高。
2.融资形式较为单一,低成本的政策性资金支持较少
由于城镇化建设的政策性资金扶持偏少,在没有其他城镇化融资制度安排情况下,地方融资平台与土地财政成为现有城镇化融资模式的无奈选择。
3.投资资产不具流动性,难以进行商业融资
从资金运用看,新型城镇化的建设项目大多为准公共品,具有公益性、超前性、社会性,而且投入金额大、建设周期长、沉淀成本高、盈利能力弱,与商业性金融的盈利性和流动性相矛盾,因而难以得到一般商业性金融的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融资方式亟待改变。
二、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义务教育统筹层次,保障民工子弟的平等教育权利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但按目前“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主要靠县级地方政府。在劳动力大规模转移的大背景下,我国每年大批农村适龄儿童和少年伴随着劳动力转移而转学,导致了像苏北这样人口净流出地的农村中小学校的快速撤并和布局收缩,而像苏南这样人口净流入地的教育需求则不断增长,有些规模较大的开发区每年建一所新学校,都还难以容纳大量流入的学龄青少年。可见,仅靠流入地政府加大财政投入、扩大公办学校办学规模,很难实现随迁青少年与本地户籍生源的教育均等化。根据党的十以来中央关于财政转移支付“财随人走”的精神,最切实可行的办法,是提高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统筹层次,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由县级政府改为以中央政府为主。作为过渡,也不妨先以中央和省级政府为主。例如,义务教育经费的统筹按4U4U2的比例由中央、省和县级政府分担,中央和省级政府各承担40%,县级政府承担20%。这样,使义务教育真正成为“全国一盘棋”,生源流向哪里,经费就投向哪里,能使广大农民工子弟真正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二)完善流动人口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效率
完善流动人口卫生信息管理制度,要加快和完善全国、地区或省级层面流动人口信息共享的平台建立建设。人口流动地域范围广泛,只有建立更高级别覆盖范围更广的平台才能有效地覆盖流入和流出地。此外,因为涉及多职能部门合作和信息共享,因此需要明确信息收集和管理的主管部门,并设置各智能部门信息共享的权限。目前,江苏基本完成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前期建设和互联互通,但更多细化和深入的工作仍有待进一步完成。此外,当前的人口流动早已超出省域范围,因此,以长三角地区已经展开平台建设的地市为试点,首先建立长三角的流动人口信息共享平台,再以长三角带动全国,也是今后的工作重点。
(三)明确新型小城镇发展定位,优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分工和布局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小城镇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明确小城镇发展的定位。城镇化的发展和建设已进入了新阶段,上世纪末“村村点火”、小城镇依托工业发展遍地开花的客观条件已不复存在。因此,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1.三类小城镇的发展定位
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将小城镇的发展方向分为:疏散大城市中心城区的卫星城,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的专业特色镇,以及服务三农、带动周边发展的综合性小城镇等三类,进行准确定位,在此基础上科学推进小城镇建设。
2.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实现片区的统筹发展
在人口净流出地一些撤并率低的地区,有必要进一步撤乡并镇,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形成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推广的规模效应。通过推进片区的统筹发展,避免各自为政的重复建设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相互攀比式的建设。
3.提升设施与服务水平
进一步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和完善小城镇管理和服务机构,按常住人口合理配备相关管理和服务人员。
4.强化文化传承和生态建设
长三角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区域自然资源、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文化底蕴等因素,将风貌保护、强化个性特色放在重要地位,打造具有各地特色、精致和谐、个性鲜明的小城镇。
(四)创新新型城镇化融资模式,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
在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大形势下,针对建设资金需求特点,需要改革创新思维,发展引入社会资金参与的、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如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城镇化建设模式,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降低政府的投资成本,提高公共基础设施的使用效能和建设运营效率。
1.发挥政策性金融的先导作用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和准公共品建设融资需求具有内在一致性。因此,需充分发挥好政策性金融以国家信用为支撑、介于政府财政投资和商业银行贷款之间“四两拨千斤”的引导性作用。应出台有针对性的特殊金融制度解决城镇化融资问题,让政策性金融进入城镇化建设相关领域。如促进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有针对性的贷款;也可以成立新的开发性金融机构,专门满足城镇化中公共品供给的融资需求。
2.探索设立市、县(区)两级股权式城镇化建设基金
新型城镇化试点范文4
难题如何解
城镇化表面上看是人口的集聚,实际上是产业形态的转型升级。2009年,四川城镇化率达38.7%,在吸纳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和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小城镇发挥了独特作用。为此,成都市进行了一系列见微知著的“破冰”行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龙泉驿区生态移民富民工程。该区龙泉山脉的46个村散居着8.4万农民,山脉生态脆弱,地质灾害点达411个,群众渴望彻底避险。针对群众的刚性需求,成都相关政府部门启动了生态移民富民工程,即居住保障、就业保障和社会保障三大保障安居乐业工程。该工程启动后,人均享受免费35平方米的住房面积和10平方米的经营性用房面积;还组织就业培训,并根据其技术能力,解决移民工作问题;为农户购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费用全部由开发实体支付。
动力从何来
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成果,为四川新型城镇化建设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省住建厅正从“六个方面”即政策推动、机制转动、试点带动、投入拉动、就业促动、规划驱动等推进跨越发展。如果把四川省“六动战略”视作巴蜀新型城镇化的春天,那这样的春天正铺开在全省48.6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从成都平原到金沙江畔,从雪域高原到秦巴山区,闲置的农村土地被集中起来统一整理、统一对外招商流转,这样就容易变成生财的“金山”。
未雨绸缪,谋划挑战。在2013年,省委书记王东明就提出“5・5・3”行动纲领,激活城镇。即“五个坚持、五个注重、三个转变”:坚持以人为本、集约高效、绿色发展、统筹城乡、制度创新;更加注重公平共享、质量效益、生态文明、四化同步、顶层设计等先进理念;推进新型城镇化由粗放增长向集约高效发展转变,由土地城镇化向人的城镇化转变,由城乡分割向城乡一体发展转变。
省住建厅通过举办全省市、县长培训班,“解密四川城镇化之机”,科学谋划,运筹帷幄,布局“又快又好”发展之计。并坚持“人的城镇化”理念,消除“见物不见人”、“兴城不兴业”、“同工不同酬”、“同城不同户”等弊端,努力实现发展同步、要素同权、资源同享、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建设,以解决区域发展中的战略性与综合性问题,对每一座城镇进行“特色定位”。
思路一变天地宽。最为开颜的当是南充市高坪区龙门镇的“鲤鱼跳龙门”。2012年龙门镇启动开发项目,将独特的龙文化、鱼文化、民俗文化融为一体,招商引资14亿元改造水码头,实现年吞吐量3900万吨、年交易额150亿元的规模,产生GDP90亿元,年创税15亿元,带动3万人就业,使龙门镇成为绝美的福祉之城。
怎样创新绩
新型城镇化如何“新型”?“2013中国・四川住房城乡建设博览会”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意义非凡。该“住博会”引人入胜的是“智慧城市建设论坛”,通过现场“接地气”的展示,让观众体验智慧终端应用服务,观赏数字化工地和数字城管调度,远程操控智慧社区和智慧家庭的智能应用,享受智慧城市带来的方便与舒适。这种方便与舒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郫县市民感受最深。以“智慧水务项目”为例,郫县的自来水,供应成都主城区80%的饮用水,通过智慧检测,实现数据提取自动化、数据传输网络化,运用“智慧水务”信息技术,保障了饮用水的绝对安全。
雅安、绵阳、遂宁、温江、阆中等,正由“乡村四川”向“城镇四川”华丽转身,让新型城镇更智慧,更靓丽。它们从贫困中奋进,从废墟中崛起,从创新中辉煌,从跨越中美丽。
规划面积1578平方公里的天府新区是最为辉煌的创举。自2011年末启动以来,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的150个规模项目同时破土动工,一个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图景正一步步走进现实。
其实,天府新区仅仅是全省城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更多的巴蜀城镇围绕着天府新区,似众星捧月而璀璨夺目。人们看到,创新驱动、活力迸发的国家科技城――绵阳豪迈走来,该城区人口109万人,科技人员竟达21万人之多,平均每三天就有一项专利在这里成功转化,走向市场,年产值突破千亿,走在全国前列。
新型城镇化试点范文5
近年来,都匀城镇化建设成效显著。仅2015年,都匀市先后获得“中国新型城镇化质量建设百强市”“中国新型城镇化宜居城镇”荣誉称号。推进新型城镇化,都匀重点完成了哪些工作?
吴 丹:自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以来,都匀市将试点任务与“大都匀”建设有机结合,着力打造“以人为本、道法自然”的山地新型城镇化,有力推动了试点各项工作,新型城镇化建设初显聚集效应:
构建起以都匀为龙头的“泛都匀”城市格局。按照“一江带两城,西拓东扩、南推北移,纾解老城、建好新城”的思路,以黔南大道、龙山大道、毛尖大道等道路建设拉开城市主骨架,推动都匀市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4.8平方公里拓展延伸为68平方公里。
建设一批山地特色小城镇和民族村寨。墨冲“布依城”、“都市杨柳”移民新村和毛尖风情小镇等特色小城镇“众星拱月”,朱紫寨、包阳村、榔木寨、总阳寨等民族村寨特色鲜明,墨冲镇成为全省100个示范小城镇之一,毛尖镇跻身“中国最美村镇”。
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推进立体式交通网络建设,实现老城区畅通无阻、乡村道路互联互通、联外交通快捷通畅。全方位推进功能配套建设,统筹实施学校、医院、公园绿地等160多个重点项目工程。
形成了以园城合一为主的产城融合模式。以绿茵湖产业园区为着力点,促进城市功能与产业的高度融合,基本形成以“都匀毛尖”茶、装备制造、特色食品等产业为主的产业集群,为农民生产方式从一产向二产、三产转移,生活方式从农民向市民转变提供了平台。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必经阶段,作为黔中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和“一圈两翼”中的“一圈”龙头,都匀如何抢占城乡统筹改革的制高点?
吴 丹:抢占城乡统筹改革的制高点,都匀将依托“全球绿色城市”品牌,加快老城区、北部新区和南部片区的建设开发,构建起以老城区为核心、若干城市综合体为节点的绿色城市空间格局,凸显出都匀历史文化、生态环境、民族风情和现代时尚,完成从“都匀”到“都市”的转变。
在发展乡镇的过程中,我们将通过实施易地搬迁等措施,延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以墨冲、毛尖等小城镇建设为重点,打造交通枢纽型、旅游景点型、绿色产业型等特色小城镇,形成“百花齐放”的城镇建设新格局。同时,打好“乡村旅游牌”和“生态农业牌”,把全市农村作为一个大景区来建设,让乡村的生产、生活、生态优势成为新的发展优势。总之,充分利用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机遇,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重点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深化改革 破解发展瓶颈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破解城乡二元机制,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市民化,都匀做了哪些探索?
吴 丹: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都匀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的主要任务,近两年来,都匀市落实中央和贵州省关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相关要求的同时,积极创新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按照“责任明确、共同承担”的原则,探索建立了政府、企业、个人共同负责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分担机制。
一是注重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政府责任,确保市民化后生产生活的可持续。先后出台《都匀市城中村改造农业人口回迁市民化安置奖补办法》《都匀市外来人口市民化奖励办法》《都匀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办法》等文件,切实解决好住房、社保、医疗卫生、子女教育等问题,促进进城农民安居乐业。
二是注重政策引导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确保市民化后“稳得住、能发展”。出台《都匀市易地扶贫搬迁办法》等政策,鼓励企业主动参与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当中。将易地移民搬迁、农危房改造、地质灾害搬迁和城市综合体项目相结合,实现共融共生。
三是注重就业创业与个人责任相结合,确保市民化后自力更生、自主发展。如出台《都匀市创业奖励补贴实施办法》等政策,让农民主动承担市民化后应当承担的责任。通过给予市民化农民创业一次性补贴、经营场所租金补贴等方式,让市民化农民通过就业创业后,有能力承担个人市民化后应缴纳的部分,并让他们得到更好的公共服务。
2016年3月,都匀市首个新型城镇化发展投资基金获贵州省发改委批复,这标志着都匀在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上又迈出重要一步,对探索城镇化投融资模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吴 丹:设立都匀市新型城镇化发展基金,是都匀在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一个探索。通过抓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一招,都匀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关键性问题着眼,承接“规定动作”,明确“自选动作”,建立健全了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截至目前,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以投融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的方式,共计融资150亿元、撬动社会资本600亿元用于城镇及基础设施建设。
其中,我们成功发行13亿元全国首支棚户区改造项目收益债券和15亿元企业债券,设立20亿元都匀市新型城镇化发展基金,完成5亿元信托资金融资,开发“商票通”、回租、直租等金融产品融资6.5亿元。与此同时,我们还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为PPP重点示范项目,全面推进PPP项目建设,将环卫、绿化、水务等城市公共管理资源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由政府购买服务。
厚植优势 培育发展后劲
都匀市委十届六次全会提出“建成贵州南部创新型绿色生态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绿色、生态作为其中关键词,如何体现?
吴 丹:绿色发展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实现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都匀作为“全球绿色城市”,山水是特色,绿色是本色,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都匀坚持厚植优势、牢守底线,实现经济与生态同步。
一是注重城市生态布局。抓好绿地、湿地、河道、建筑物等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美化城镇,提升城镇品位。二是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实施“绿色都匀”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水生态文明行动计划,强化林地、水源、河流、湿地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三是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森林保护“六个严禁”和环境保护“六个一律”利剑执法专项行动,强化生态红线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两个问责”。四是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让产业发展向低碳转变,同时促进资源节约利用,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为进一步丰富“全球绿色城市”内涵,都匀还积极争创“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深入开展以“多彩贵州文明行动”为主要内容的“整脏治乱”行动。同时,在城市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上力推创新,倡导绿色低碳、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高标准提升绿色水平。
推进新型城镇化,完善“软件”和“硬件”不可偏废,“十三五”时期,都匀如何实现文化“软件”的提升,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吴 丹: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是城市的内核、实力和形象,城市是文化的凝结和沉淀,是文化的容器和舞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都匀正把发展城市文化作为重要途径来抓好抓实。
一是注重历史民族文化的培育。充分挖掘利用民典民故、习俗风情等历史民族文化资源,依托东山文化古街区、民族文化一条街、南沙洲公园等打造文化主题公园,逐渐将历史元素、民族元素融入到城市建筑中,展示都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民族文化。
二是加快都匀毛尖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利用好今年首届中国・贵州・都匀毛尖(国际)茶人会,集中推介毛尖产业发展理念、规模、优势和竞争力,充分展示都匀毛尖独特魅力,同时加快挖掘整理与茶叶有关的古朴民间传说和饮茶习俗,挖掘出毛尖镇千年古茶树的文化价值,着力把“茶人会”打造成为极具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茶事活动,实现以茶兴业、以茶惠民、以茶养文的目的。
新型城镇化试点范文6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一、新型城镇化背景
1、发达的城市与落后的农村并存,城乡二元结构日益凸显
从基础设施水平、公共服务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等方面,说明目前城乡发展差距,并分析这种差距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及其危害,表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必要性。
2、城镇化规模快速扩张与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并存,社会矛盾日渐累积
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规模快速扩张,但农民工市民化程度较低,绝大多数农民工基本享受不到城镇医疗卫生、基础教育、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等公共服务。
3、城市高速发展与管理水平低下并存,“城市病”日益严重
从当前城镇发展中出现的诸如功能缺失、交通拥堵、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出发,说明提升城镇综合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城镇发展质量的必要性。
二、新型城镇化内涵
新型城镇化新的理念强调了以人为本、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绿色低碳、文明和谐等。新型城镇化新特征注重从单方面发展城市转向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从追求城镇规模扩张转向追求城镇化质量提升,从注重城镇硬件建设转向更加注重对人的服务,从强调物质投入转向强调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新型城镇化新要求体现在五个注重,即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产城互动、统筹协调、生态集约、和谐文明。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作用
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构建与区域特征相匹配的城镇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释放内需潜力,扩大消费需求,优化经济增长动力结构;有利于加快二三产业升级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有利于促进城镇集约化生态化发展,缓解日趋紧张的资源环境矛盾;有利于促进社会建设和社会公平,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
四、资源枯竭型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制约因素
1、行政等级化的城镇管理体制
以行政级别为基础形成的等级化城镇管理模式,造成各级城市政府间财权与事权的分配失衡,使得低行政级别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无法获取充足的公共资源。同时造成城市区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行政分割现象,使各城市政府之间区域合作受到严重限制。
2、巨大的城市建设资金缺口
在城镇化过程中,无论是农民工市民化还是城镇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都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但是各级政府则面临财政收入有限、银行借贷困难以及债务到期还款压力加大等几重难关。在此背景下推进新型城镇化,不可避免地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
3、难以剥离的户籍附着利益
户籍管理制度及附着于其上的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就业、保险、土地等制度,是横亘在城乡之间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城乡户籍差别的背后是巨大的既得利益差别。但由于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城乡二元管理制度由来已久,利益复杂,难以靠某一点的突破而推动全局的发展。
4、低弱的低碳智慧城镇建设技术供给能力
加快生态低碳城镇建设,客观上将催生对生态低碳技术的庞大市场需求。但是目前,绿色建筑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现有的许多生态低碳技术处于研发试验阶段,而国外生态低碳技术和材料的引进成本高昂,不能够大规模推广。
五、资源枯竭型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主要任务
1、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加大棚户区改造
资源型城市转型,要以企业为主体,既瞄准资源深加工,又注重发展非资源产业,关键是能带动更多就业。要科学规划,摸清底数,依靠改革作为动力,创新体制机制,统筹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加快建立资源开发补偿、衰退产业援助、专项资金支持等长效机制,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加快完成城市和工矿棚户区的改造任务,是推进资源型城市及工矿区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是解决城市“二元结构”矛盾的切入点。棚户区改造能够扩大内需、带动就业、促进发展,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一项一举多得的工作,能够有效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的问题。
2、以城镇群建设为重点,构建网络化新型城镇体系,以智慧城镇建设为核心,提升城镇综合服务能力
一是构建好城镇群格局;二是着力打造高端形态的中心城市;三是积极发展主体功能完善的中小城市;四是有重点地发展联动城乡的特色小城镇;五是重点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城市运行安全、智能交通、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电子政务等方面的智能化;六是深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试点;七是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全面推行智能化试点和示范。
3、以户籍改革为突破口,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切入点,推动城乡一体化
一是渐进式的改革,先解决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户籍问题,采取先试点再普及的方法。二是差别化改革,大中小城镇差别化改革,地域上的差别化改革;三是综合配套改革,户籍制度与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等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改革的配套结合;四是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创新公共服务体制,完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保障和配套措施;五是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新型农村社区。
4、以产业功能区建设为抓手,提高城镇化产业支撑力,以集约、生态、低碳为方向,推进宜居城镇建设
一是规划一批城市高端服务产业功能;二是做好现有城市产业功能区;三是谋划一批城市产业功能区;四是培育发展小城镇特色产业功能区;四是下大力量开展中心城市大气和水环境整治工作;五是全面推广生态集约宜居城市建设;六是在城市旧区改造中,适当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和城市生态功能区的建设;七是重点围绕城市历史、文化、产业、区位、地貌等特色,加强生态集约型小城镇建设。
六、资源枯竭型城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对策建议
1、推进城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一是设立新型城镇体系规划建设协调领导机构;二是积极推进扩权强县,推行扩权强镇,适时增设设区城市;三是稳步推进城镇行政区划调整。
2、创新城镇建设和社会发展资金筹措机制
一是积极搭建市场化运作的新型融资平台;二是进一步开放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市场;三是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发展资金筹措机制。
3、推进户籍、土地、社保等配套制度改革
一是以社会福利均质共享为导向有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二是以交易权利充分保障为导向逐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三是以区域统筹城乡对接为导向双向推进社保制度改革;四是积极开展户籍、土地、社保制度改革联动试点。
4、建立生态城镇建设促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