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护理专业个人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护理专业个人总结范文1
【关键词】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动力水平;调查
学习动力直接推动学生的学习活动,由内在学习动力和外在学习动力构成。内在学习动力是指产生于学习者自身需要的推动其学习的一种力量。它以学习动机为核心,包括学习态度、学习需要、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念等主要因素。外在学习动力是指由外界客观环境和要求或激励因素等诱发的一种学习动力。其主要来源于外界社会因素的刺激。现在部分选择学习护理专业的学生存在学习动力不足现象。本调查对某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动力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为某校高职11、12级护理专业学生,中职12级护理专业学生,共调查1740人。
(二)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内容分为两部分:被调查者的个人资料,包括:所在学校、年级、性别、是不是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民族、年龄、学历八方面;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动力评定量表。该量表包括五个维度,共32个条目,即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需要、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量表最低分为32分,最高分为160分,其得分越高说明学生学习动力水平越高。
(三)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采用无记名式发放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动力评定量表。共计发放2000份实际回收1740份,回收率为87%,其中有效问卷为1583份,有效率为91%。
2.统计方法。将回收问卷检查与整理后统一编码录入SPSS数据库,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统计学分析。
二、调查结果
(一)学习动力水平总体情况
调查对象RSLDNS总体得分在45~160分之间,平均为115.54±18.55分,得分指标为72.3%。
(二)不同组别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动力的总体情况分析
根据学历、年级、是否独生和家庭所在地分层,分析不同组别中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动力得分情况,详见表1。
表1 不同组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动力情况表
不同组 人数 得分 t值 P值
不同学历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动力水平的差异 高职组1186人 114.12±18.55 -5.307 0
中职组396人 119.79±17.95
不同年级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动力水平的差异 一年级1138人 116.73±18.49 4.09 0
二年级444人 112.50±18.41
是否独生子女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动力水平的差异 独生子女923人 113.99±18.85 -3.96 0
非独生子女654人 117.73±17.87
家庭所在地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动力水平的差异 家庭所在地为农村655人 116.99±17.77 2.776 0.006
家庭所在地为城镇910人 114.35±19.07
三、讨论
(一)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动力水平的总体分析
此次调查调查对象RSLDNS总体得分在45~160分之间,平均为115.54±18.55分,其得分指标为72.3%,说明了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动力还是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二)职业院校不同学历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动力水平的分析
护理专业不同学历学生的学习动力中,中职的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动力水平明显高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究其原因可能如下几点:随着社会医疗水平的日益提高,其对护理人员的学历要求也在逐渐地提高。相关数据显示,现在的在职人员中70%为大专学历。中职护理专业的学生会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满足社会需求;其次,随着知识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对学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职院校的护理专业学生也为进入高一层院校,学习更多的护理知识而奋斗,更高一层的目标也激励着中职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动力水平。
(三)职业院校不同年级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动力水平的分析
职业院校护理专业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动力水平高于二年级。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一年级学生步入大学校门的时间较短,接触护理专业的时间也不是很长,其对医学知识有着较强好奇心和深切的探求欲望,从而对学习充满热情。二年级学生可能由于经历了一年的大学生活,她们逐渐适应了教学、生活和学习环境,失去了大一时期的探求热情。
(四)是不是独生子女对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动力水平的分析
护理专业学生中非独生子女的学生的学习动力水平明显高于独生子女。分析其原因可能是非独生子女作为大家庭的一分子懂得如何为父母分忧解难,这种责任感使她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为了不负父母期望,其学习动机内在因素更为强烈,更努力使自己做得更好,从而非独生子女学习动力呈现较高的水平。
(五)家庭所在地对我校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动力水平的分析
护理专业个人总结范文2
关键词: 护生 专业认同 高等职业院校
近年来,教育领域出现了大量关于专业认同的研究成果。但护理专业作为一个相对特殊的、职业流失率逐渐升高的专业,无论是临床护士的职业认同还是在校护生的专业认同的相关研究都不多见。因此,本文对专业认同的概念、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认同的必要性、专业认同的现状和研究方法、影响专业认同因素等方面综述如下:
1.专业认同的概念
专业认同目前并没有非常明确和统一的定义,有学者指出专业认同是指从事某些特殊的专门技术人员(如教师、医护人员、工程师等)对所从事专业的认同感,它具有与之紧密联系的结构和发展过程,是个体与该专业保持一致和平衡的程度[1]。李斌[2]指出,初次思考、选择专业、大学期间、初次择业、初次工作、再择业、晋升职务及职称等关键时刻组成了专业认同发展的整个过程。专业认同是指学习者对所学专业的认可和接受程度,并希望积极主动地钻研,表现为学习者结合自身特点,强烈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本专业的领先者和成功者。
根据以上描述,笔者认为,护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程度是指学生本人对护理工作的特点、规律等情况的认同状况,是自己对专业的期望、意志认识、情感、技能、自我实现等情况的主观认知。护生职业认同是学生个体与护理专业两个方面连续互动的状态与过程。有研究表明,护生专业认同的一般规律是在进入高职学院之前,大多数护生的专业认同就开始形成,并经过在校学习和临床实习后逐渐发展和巩固。
2.研究高等职业院校护士专业认同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工业化、城镇化、老年化的来临,人们的健康观念也在不断变化。目前护理专业面临新问题:护士角色从单一疾病护理向心理支持、健康指导方向转变;护理对象从单一个体向群体转变;护理工作范围从医院走向社区[3]。护理专业领域的扩展对护士整体的素质和数量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是,一方面随着高校的扩招,护生人数逐年增加,而另一方面每年有大量护士因为各种原因离开护士工作岗位。国内的教育者都在积极地探讨和思考如何提高护士的职业素质及如何降低护士的离职率,其中大家比较认可的一点是:要提高临床护士的素质,根本的做法是要从高职院校的在校教育做起,着力提升护生的职业认同感。
国内的研究表明,我国大多数护生在选择护理专业时要么是迫于家庭的压力,要么是就业的需要,自身真正热爱护理专业,并自愿选择护理事业作为终身职业的学生并不多。护生作为护理专业最重要的后备力量,肩负着“救死扶伤”的天职,要求护生一方面有精湛的专业技术,更重要的是具备甘于从事护理事业的意志和精神,认真寻找影响高职护生专业认同的相关因素,提高护生的专业认同感,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3.国内外专业认同的现状
国内的学者对专业认同研究才刚刚开始,主要的研究手段为调查研究,而研究的具体内容多是局限于专业认同的某个方面,很少有大范围、多方面的研究报道。目前研究的主要结论是我国护生的专业认同感较低,而更加严重的是其中男性护生的职业认同比女性护生更低,这是目前我国护理教育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
国外对专业认同相比国内起步要早,研究方法主要是以观察访谈为主进行。护理专业认同目前主要研究的是护生对专业的选择、理解和继续从事本专业的动机等方面有了进展并得出一些结论。国外护理院校课程的设置方面与国内相比较有所不同,国外的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中,有专门的教师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专业认知,提升专业认同感进行帮助和指导,而国内一般更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4.专业认同的研究方法
目前国内学者研究护理专业认同最常见的方法是调查问卷的方法,其次是针对个人进行访谈。但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理论分析的方法在公开文献中较少见到报道。
调查问卷的制定一般是调查者根据自身对专业认同的理解自行编撰,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业情感认同、专业技能培养和专业认知的理解;二是自己对未来的职业认同一般包括自身认同、职业身份认同、就业去向等方面。
5.影响专业认同的因素
5.1志愿选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青少年选择了与自身兴趣爱好一致的职业以后就比较容易对职业产生长久的认同感。而如果选择的专业与自身兴趣爱好相背离,就很难长久地产生职业意愿。自愿选择护理专业的护生在专业态度评分上明显高于由于家庭因素而选择的护生,自愿选择护理专业者表明护理是其自身的兴趣所在,可以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5.2性别因素
由于历史和社会因素,护理工作从业者绝大多数是女性,而急诊科、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康复医院往往更愿意接纳男性护理人员。有研究表明表明只有18%的男护生对护理专业感兴趣,仅有不到11%的男护生会把护理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选择。男女护生在专业认同上,女性远远高于男性,这表明男性在以女性为主的领域内工作,往往承担更多的职业和社会压力,满意度也相对较低。
5.3社会因素
目前国内对护士的工作认可和满意程度均不高,而很多医院护士都没有编制,在工作中护士得不到合理理解和尊重,工作辛苦而待遇不高。以上因素都导致我国的护理人员的离职率一向处于比较高的水平,严重影响护理队伍的稳定和护理事业积极健康的发展。护士对自身的职业认同受社会群体的影响比家人更大,护士的社会支持对自身的职业认同有重大影响。
5.4学校因素
我国的高职护理教育属于职业教育范畴,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护理人才。学校在课程设置和培养人才护理方面主要侧重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对护理专业认同方面的教育往往重视不够。学校的课程设置情况,护生对本专业课程是否认可,学校的投入程度,这些因素都对学生在校期间形成专业认同有巨大影响。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对护理专业认同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护生自身对专业的选择也比较盲目,对护理专业的认同感不强,从而带来种种问题。高职护生作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了解其专业认同的因素,培养其专业认同感和自豪感,对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和保持护理队伍的稳定及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魏敏.社会支持对护士职业认同的影响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09,9(6):47249.
护理专业个人总结范文3
【关键词】涉外护理专业 学生管理 辅导员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4-0049-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也随之增加,学生人数的不断攀升,对学校的管理和教育实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的整体素质成为高职院校培养方向的重中之重。培养既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又具有扎实的职业技能的学生是各个高职院校工作的重心。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做得好与不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质量,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性别比例严重不协调,其学科设置、管理模式和培养目标不同于其他传统专业,因而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和辅导工作方面会面临很多新的问题和挑战。总结和分析涉外护理专业辅导员的工作难点,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一 涉外护理专业学生特点
1.独立生活能力差
随着经济的发展,“90后”学生大多数家庭条件较好,且多为独生子女,独立生活能力较差。初入大学校园,很多事情是第一次做,许多学生感到不习惯,怀念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新生报到后,尽管学校组织相关部门做好新生到校后的各项安排工作,但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总有学生咨询在哪里办卡,哪里打开水……甚至有学生在开课的前一晚上发短信,询问明天上课应该带什么东西。独立的生活能力影响着学生能否自如、愉快地度过大学时光。
2.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
涉外护理专业会让学生有优越感,觉得自己比普通护理班的学生能力要强,有优势。更有个别学生选择涉外护理专业是遵从父母的安排,为的是毕业后容易找到一份工作,而学生本人对英语学习则不感兴趣,这些都让他们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他们忽略了涉外护理对专业技能能力和外语水平的较高要求。英语是耗费时间和精力且枯燥的学科,大学期间还需要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这对高职高专学生而言有一定的挑战性。护理专业还开设了一些理科课程,如医用化学,但一部分学生是文科生,重拾理科课程,难度较大。缺乏自主学习动力而忽略学习的同学,在备考期间及成绩查询期间,会出现隐性心理危机,若不及时有效的引导,可能会酿成大患。
3.英语学习氛围不浓厚
学好一门语言,环境很重要,但涉外护理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氛围不浓厚。在大学学习期间,护理系配有专门的护理实训室、实验设备,开设技能培训课程,护理技能可以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护理专业的学生找到理想的实习单位很容易,而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局限在教室,渠道仍以教师传授为主。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想找到涉外护理医院实习的机会更是少之甚少。这些因素导致涉外护理学生对英语学习动力丧失,兴趣减弱,需要辅导员创造良好的班风,积极开展班级英语活动。
4.性别比例不协调
涉外护理专业小班上课,女生人数占绝对优势,男生平均一个班两人。女生的乖巧与温顺形成了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好管理的假象,但实际上,女生之间的矛盾比较尖锐、寝室内部问题隐藏得很深,需要辅导员细心去发现并寻找恰当的处理方式。
二 涉外护理专业辅导员的重要性
辅导员是学生成长路上的领导者,不仅要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更要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就业观、恋爱观。对那些怀有困惑的学生,要跟踪了解、谈心、劝解,引导他们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去看待问题,做到心与心的沟通。学习上,大学生和任课教师交流的机会不多,即使有交流也局限在考试范围、考核方式上,然而有关授课教师的授课风格、讲课语速、普通话水平等方面更倾向于和辅导员交流。涉外护理专业又以女生居多,大部分学生不会主动咨询,反馈也相对滞后,问题的积累给学生造成了或多或少的心理压力,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通过辅导员去深入了解并合理疏导。生活上,辅导员是最深入学生的老师。学生生活中的困难、宿舍内部矛盾、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等都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影响。护理专业的学生个性较强,女生间的摩擦也较多,需要谨慎对待每个小问题。在学生的大学生涯中,辅导员工作具有很大的重要性,辅导员不仅要教导学生如何做人,更需要注重自身的修养,努力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学生。
三 涉外护理专业辅导员工作的思考
做好涉外护理专业的辅导员工作不是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发挥积极性、创造性,多渠道地了解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问题,采用恰当的解决措施,不断总结和改进工作方法。
1.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涉外护理专业的辅导员意味着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班级管理能力和较高的专业英语水平,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知识修养。首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政治修养,参加心理学、辅导员论坛之类的专业培训,多学习、借鉴成功的经验,提高自己的辅导能力,才能将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其次,还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自身的英语能力,提高英语专业技能和水平,熟悉学生所学英语教材,适时地在英语学习上给予帮助。如此既可提高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又可对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和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帮助。再者,辅导员需要具备乐于奉献的精神。学生问题的出现是无法预知的,需要帮助和解惑的时间也是不定时的,不可避免地会打扰辅导员的日常生活。辅导员应首先考虑学生的感受与需求,必要时牺牲自我的自由时间和空间,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学生,想其所想,感其所感。最后,护理是为人服务的专业,要求护理工作者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和高尚的道德素质,做具备热心、爱心和责任心“三心”的护理人员。因此,涉外护理专业的辅导员,在管理学生时要重视素质教育,提高专业素质,同时还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2.班级英语活动的开展
针对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辅导员应综合利用各种资源,为学生提供含有积极的文化内涵的英文材料或文学作品,并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比较东西文化的异同;举办英语演讲比赛,促进学生练习英语口语,设置不同的奖励,激励学生英语学习的干劲。此外,辅导员可以教学生唱英文歌,经典的英文歌包含着丰富而生动的教育题材或特定的文化背景。挑选适合学生唱的英文歌曲,让学生在享受美的愉悦的同时,培养良好品质和精神,提高英语的听力水平,学习地道的英文表达方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在护理实训中心上课,培训学生的服务意识并注重英语强化训练,用英语提出护理要求,与病人进行交流和书写病历。开展护理服务素质训练,强调服务意识,进行良好性格、气质、人格特征的引导。
3.做好与任课教师的沟通工作
各任课老师最清楚学生的学习情况,辅导员应和各任课老师多沟通交流,掌握学生课堂的真实情况,了解班级学生整体的学习状态以及个别差生的学习情况,进而从班级管理入手,开展以学风建设为主题的班会,树立学习榜样,交流学习经验,配合任课教师提高课堂效率。若有可能,建议涉外护理专业的辅导员担任本班的任课教师,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用情感因素激励学生学习。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他们情感因素的培养和激发,为学生提供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机会,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风格。
4.调动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积极分子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
辅导员应充分重视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的重要性。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骨干,他们大多学习认真,综合素质较高,在同学中有较高威信,能够起到示范带头的作用。通过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强化班级治理,培养学生的“三自”能力,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全面有效地开展学生工作。在他们的协助下,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和辅导工作能更好地展开。
四 结束语
涉外护理专业的建设应得到高度的重视。辅导员作为班级管理的引导者需要更加努力工作,完善自我。在涉外护理专业的班级管理过程中,辅导员应将英语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培养涉外护理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同时,提高他们的个人修养、职业意识和思想道德水平。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要求辅导员结合这些特点,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以学生为中心,探索有效的工作方法,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去完善学生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杨振斌、冯刚.高等学习辅导员培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护理专业个人总结范文4
关键词 护理学 本科毕业生 发展方向 现状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护理毕业生自毕业后3年内这个时间段内发展相对不稳定,因为没有稳定的工作和经济来源,尤其是对于那些对未来没有明确目标和打算的毕业生而言,这一阶段是就业中的不稳定期。转行,跳槽,继续深造等情况比较多见,针对这个时间段,选择了护理这个专业进行调查研究。
1 护理本科毕业生毕业后三年发展方向调查开展现状
本次发放问卷共100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调查问卷共计890份,有效率为89.5%。本次调研中A卷针对护理专业完成大学教育后选择考研的学生,B卷针对选择就业以及有其他出路的学生。结果显示,在调研人群中选做A卷的比例为33.5%,选做B卷的比例为66.5%。
调研结果总体分析,护理专业学生在大学教育后选择考研的人数较选择就业的人数少。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与我国护理专业就业前景和国际市场对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密切相关。护理专业被教育部、卫生部等六部委列入国家紧缺人才专业,应予以重点扶持。世界卫生组织对各成员国卫生人才资源统计结果显示,许多国家护理人才紧缺。国家对于护理专业的重视与需求使护理专业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大减轻,从而使一大部分学生大学教育后选择了就业。①而对于考研的护理专业学生据调研结果分析是为了得到自我提升和较深层发展。
2 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样本的整体分析并结合护理本科毕业生发展现状的实际,剥除客观因素的影响,可以总结发现问题的产生出主要集中护理本科毕业生就业与考研两个方面。
2.1 护理本科毕业生考研存在的问题
(1)对研究生教育现状的了解尚需提高。在对我国目前护理研究生教育现状的了解程度的调研中,了解一些的所占比例最高为77.97%,完全不了解的占22.03%。此结果表明大家对研究生教育现状并没有深入了解,选择考研的学生认为,考研是避免就业压力改变现状很好选择。但是研究生毕业以后,就业压力仍然存在,这就使就业压力一再循环。
(2)考研学生压力大的问题亟待解决。调研人群中选择考研的学生考研压力程度中的人数占多数44.07%,只有较少学生考研压力轻为16.95%。而压力主要来源于考试和复习时间安排分别为47.46%和35.59%,出于经济原因的比重最小为6.78%。理本科毕业生考研时面临较大压力,如何调整好心态,高效备研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2.2 护理本科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不同工同酬现象严重。在调研人群中从事省级医院的人数比例为63.25%,从事市级医院的人数为36.75%。在工作类型的选择上三甲和二甲医院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59.83%和31.62%,而私企、国企、学校、政府部门或其他行业的选择人数较少共占8.54%,选择外企和创业的人数在调研人群中为0。有统计结果看出,工作稳定是选择职业时最重要的因素,其占比例为40.17%,其次是工资福利和发展机会分别占29.06%和22.22%。兴趣爱好和工作环境占较少为5.98%和2.56%。通过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护理本科毕业生在选择工作时,工作稳定是首先考虑的因素,其次是工资福利和发展机会,不同工同酬现象严重。②
(2)护理本科毕业生就业环境亟待改善。在数据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对工作持一般的所占比例最多为57.26%,非常满意的为37.61%,而非常不满意的只占5.13%。通过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护理本科毕业生毕业后三年内在选择就业时对工作的满意程度集中在一般,达到57.26%。高强度的工作,紧张的医患关系使得护理专业的就业环境亟待改善。③
3 提出建议
(1)深入了解研究生教育现状,摆正心态,高效备研。2012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决定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这一政策对日后的考研人数势必会产生较大影响。所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道路,找到高效的学习方法是解决该问题最便捷的途径。
(2)完善“同工同酬”制度。虽然我国目前涉及同工同酬的法律法规不少,但是普遍比较空泛,对同工不同酬问题没有法律界限和法律追究,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实现同工同酬,立法上必须做到完善法律法规,明确“同工不同酬”的内涵,规定具体实施办法,提高立法针对性,采用案例形式推动同工同酬的贯彻,增加对违法单位的处罚制度。④
(3)加大执法力度,加强舆论监督。各级政府和中央级媒体以身作则,带头示范,实行同工同酬,加强执法和监管,加大惩戒力度,提高政府执法部门行政执行力,为劳动合同法保驾护航,为建设公正平等和谐的社会营造氛围。
4 总结
通过本次调研,一方面清晰的看到了护理本科毕业生毕业后三年内就业与考研的不同发展现状,另一方面也发现了不同发展方向中存在的问题。⑤希望能通过本次调研帮助护理本科毕业生明确未来的目标,更好、更快的适应社会的就业环境,同时对在校生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本项目在山东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平成,获得学校2013年度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项目立项资助,项目编号2013-13
注释
① 万美玲,王惠珍,刘宏华,高钰琳.护理本科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9(1).
②③张小宁,张玲,周莹.本科护生的职业态度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9(6).
护理专业个人总结范文5
学生实习及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与实践;紧紧抓住德育实践改革、专业技能培养、实习实践活动及学生第二课堂综合实践
活动的实施等重点内容,寻求突破,从而保证总体目标的顺利实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突出
高职护理学生的特色。
关键词:德育 ; 护理;核心能力;培养 ; 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提倡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高职护理教育作为教育部重点扶持和发展的专业,正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弊端。为解决这些弊端并且使高职护理教育既要突出护理专业的特点又要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必须以当代职业教育理论为指导,将核心能力教育理论运用到高职护理教育中,从教育学的视角探索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具体的核心能力,运用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探讨培养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途径。
本课题立足于当前世界职业教育改革所依托的终身教育理念、核心能力教育理念、能力本位教育理念、人格本位教育理念和教学论、课程论的基本原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入手,结合护理专业的特点,进行理论上的探索和实践上的拓展。因此,本课题对高职护理教育专业的发展和学生个人的终身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通过对高职护理专业课的教学改革,探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结构体系及方案。
2.通过对高职护理德育教育教学实践、第二课堂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3.通过临床实践教学,探讨提升高职护理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4.最后形成指导高职护理学生核心能力结构体系及培养方案,撰写研究报告与理论著述,用于指导高职护理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
三、课题的研究过程与方法
本课题研究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时间为2011年6月——2011年8月
本阶段确立了课题组成员,组建了课题组;认真查阅资料,了解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理论学习和交流,达成共识。经研讨搞好课题设计,写好课题开题论证报告;制订实施方案,在邀请专家论证后,进一步改善方案设计,完善开题报告。
本阶段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文献法,调查法和比较法等。
第二阶段,调查分析阶段:时间为2011年8月——2012年1月
此调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针对在校所有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基本情况现状调查,目的在于发现高职护理专业在培养学生核心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对策。二是针对实习学生的核心能力需求的调查,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在校期间核心能力培养情况,为学校培养学生核心能力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此阶段要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依据分析结果,课题组制定具体实施内容,在实践中进行探讨研究,课题组成员还要撰写出调查报告学术论文。
本阶段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文献法、列表法和比较法等。
第三阶段,具体实施阶段:2012年2月——2012年6月
本阶段分为“三块”、“二步”、“一总结”进行:
所谓“三块”即是德育教育教学、高职护理专业课教学和实习教育教学三方面同时针对各部门的研究内容,展开科研活动。
所谓“二步”、“一总结”即是“三块”分别进行前两步走,最后共同一起对研究进行探讨总结。具体做法为:
第一步:
1.德育教育教学方面:
由学生处和德育教研室负责,通过访谈的方式,使学生、教师畅谈对德育教育教学的认识;德育教育教学实施的最佳方式、途径及效果的保持等,由参研人员汇总,做收集材料的基础性工作。本处之所以采用访谈法,目的是减少学生、教师的受约束性,愿意谈,真心说,有利于调查材料真实性的收集、分析和整理,并从问题需要出发,确立研究重点,制定实施方案和具体分工的计划。
2.专业课教学方面:
由护理教研室负责,结合学生调查反应的问题,组织专业课教师访谈,了解教师对学生核心能力培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从问题需要出发,确立研究重点,制定实施方案和具体分工的计划。
3.实习教育教学方面:
由实习科和学校附属医院负责,组织实习教师和医院临床教师访谈,了解他们对学生核心能力培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找准实践依据,从问题需要出发,确立研究重点,制定实施方案和具体分工的计划。
第二步:
1.德育教育教学方面:
依据实施方案和具体分工计划,根据高职护理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课堂教学改革开始,在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机制、如何使学生认可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探索,并探索学校整体德育教育功能的发挥,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学生处开展和谐班级与和谐校园建设活动,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角度出发,努力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2..专业课教学方面:
依据实施方案和具体分工计划,根据高职护理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课堂教学改革开始,在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机制、如何使学生有效灵活地掌握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探索。并在教学中注意学生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职业意识的强化,缩短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的距离,使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能尽快进入角色。
3.实习教育教学方面:
依据实施方案和具体分工计划,根据高职护理学生临床实习的实际情况,和教授学生职业生涯及就业课的教师合作,进行信息反馈,使学生的核心能力培养更具有针对性。再有就是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请已经就业的和即将就业的学生回校“现身说法”,使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就业方向明确,踏实学习,刻苦钻研,提高自身的职业核心能力,立志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去实现自身的价值。
“一总结”:
就是依据实施方案,教学、管理、实习和临床医院的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的重点内容、研究目标,学生特点,在运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实施教育教学的同时,探讨如何有效配合,发挥整体资源的优势,进行课题的具体研究。此阶段具体实施中采取边研究、边行动、边调整、边总结的方式。
本阶段的研究主要采取了行动研究法、个案法、调查法、访谈法、经验总结法。
第四阶段:成果总结阶段2012年6月—2012月12月
本阶段分为“三步”进行:
第一步:对所搜集和整理的研究资料进行认真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形成《卫生职业学院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和《高职护理实习学生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撰写有关教育教学的论文,进行教育教学内容改革的探讨。
第二步:对课题具体实施及成效进行评估反馈,聘请专家学者指导研讨,并撰写相关的学术论文。
第三步:课题组全体人员对课题进行研讨,撰写并修改结题报告,向科研管理部门申请结题验收。
本阶段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文献法、分析法、座谈法、统计法等。
四、研究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护理专业个人总结范文6
关键词:双语教学;护理专业;实践
自中国加入WTO以来,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日趋频繁,双语教学已经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热点问题,也是培养面向世界的复合型人才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英语水平是从事护理专业个人和学科发展水平的标志。护理专业推行双语教学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中国适应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的教学改革[2]。无论开展何种形式的双语教学模式,其最终目的都是使学生从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中受益,本文基于双语教学的含义探讨双语教学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意义在于提高双语教学的实践效果。
双语教学的理论基础
Cummins(2001)指出,两种语言之间的迁移远不止语言层面上的迁移,而是全方位的迁移。双语教学在《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中的定义是: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意思是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双语教学指的是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通过学习学科知识达到掌握第二语言的目的。双语教学的实质就是用教学语言来促使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在双语教学中,获得学科知识是主要的目的,同时也应给学习者创造学习和使用第二语言的空间,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多地使用需要他们掌握的第二语言。其终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同时使用母语和第二语言进行思维,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切换,使他们具有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并树立跨文化的意识[3]。
双语教学在护理专业教学中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
目前,我国双语教学的实施存在一些问题,针对护理专业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行性的解决方法归纳总结一下几个方面:
(1) 缺乏双语人才的教师
从理论上说,在进行双语教学时,教师除母语教学外,其他学科的教学必须用外语。双语教学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比较高,护理专业双语教学的教师必须兼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对护理专业课具有充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有一定的学术水平,才能在教学上灵活自如。因此,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学术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吃透课程所有的知识点。有关专家认为,教师素质和使用双语的能力是开展双语教学的先决条件。目前,针对这样的困难,很多高校采取的行动是要求护理专业通过选送外语水平较好的教师外出培训和有目的的引进英语水平高的人才进入护理专业进行学习,力争尽快对护理专业课程实行英语教材和中英文交替授课。
(2) 缺乏水平标准的学生
近几年,由于我国多数高校扩招政策的施行,严重影响了高校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双语教学要求学生具有的基本英语水平,学生进入大学后英语能力侧重于读写方面,听和说的能力普遍较差,所以双语教学实施的初级阶段应以锻炼的学生听说能力为基础。护理专业的学生在公共英语的课堂中常常会表现出听力和口语表达方面的缺陷,大部分学生认为听力和写作是他们的不足之处。所以课堂上,教师主要运用中文进行讲授,但教师的课件或板书可以用英文来完成,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在大学低年级学生中普遍开展初级阶段的双语教学,让他们掌握熟练阅读和正确理解英文文献,并且能够使护理专业学习者对于利用英语讲授护理专业课的这种教学方法产生兴趣。
(3) 缺乏符合要求的教材
双语教学目前大多采用外国的影印教材,此类教材的编写风格不太适合国内教师的使用习惯。中国人写的英文教材从语言角度看是“不地道”的,属于中国式英语,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如果要求我们的教师通过备课,将统编教材翻译成英语,查询英语专业用语,再用英语授课,这对教师来说实在难于做到的,也是无法进行实质性的双语教学。因此,很多高校采取多种方式使用外文教材。如外文版教材,外语授课,或汉语授课,或用作辅助教材指导阅读 [1]。
结语:强化习得外语的过程中获得专业知识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它的产生有其特定的社会环境和语言环境,是一定社会需求的必然产物,其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在把英语作为一种交流的语言的过程中使他们能够利用英语语言、英语文化掌握专业知识,养成英语思维、求知、交流的习惯。各种语言教学模式有着殊途同归之处,到底哪种模式更适合中国的国情,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实践、探索和研究[4]。我们应该坚信的是:双语教学加快了我国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促进了我国高校教学的改革,对于培养更多的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将会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何全旭,吴为民. 关于开展双语教学的几个问题 [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 3
[2] 李春卉,李丽朝,马春艳. 护理专业双语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3,18 (10):789-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