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旅游业发展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旅游业发展规划范文1
【关键词】旅游业从业人员职业化发展
旅游业是伴随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逐步成长起来的朝阳产业,特别是我国2008年北京奥运的主办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为国内旅游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相应地,各旅游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急剧上升,但由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时间不长,人才市场对旅游人力资源的储备不足,加上旅游人才的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旅游企业面临着高速发展中的人才瓶颈问题。旅游企业只有以现有的人力资源为基础,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加大企业内部员工职业化培训与管理,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并构建科学的旅游从业人员职业化发展体系,才能逐步从根本上解决旅游业发展中人才的问题。
一、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
人才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在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直接影响旅游业的生存和发展。旅游业是典型的服务行业,是汇集了劳动密集型和智力密集型人才的企业,旅游业务的开展是一项复杂的组织工作,是典型的人对人、面对面的服务工作。可以说,“人”是旅行社的核心,是整个企业的精髓和支柱,也是企业中惟一的能动要素,是最积极和基本的要素。旅行社市场竞争力的强弱,归根到底取决于员工队伍的素质。因此,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职业发展规划对旅游业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对旅游业从业人员的需要急剧增加。相应的,导游人员需求也急剧增加,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旅游客源国。目前我国导游人员存在着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两大特点。
1、旅游从业人员的总量不足
根据统计部门预测,到2009年我国导游需要量在30万左右,而目前我国导游人数是20万人左右。导游的流失率较高,在持导游人员资格证书、等级证书的人员中,目前已不再从事导游工作的有65471人,占33.2%。不同等级的导游人员,流失率各不相同,资格和特级导游员流失率较高,初级、中级、高级导游员流失率较低。在持导游人员资格证书、等级证书的人员中,目前已不再从事导游工作的有65471人,占33.2%。其中,持资格证书人员的流失率为45.3%,持初级导游员证书人员的流失率为6.4%,持中级导游员证书人员的流失率为14.6%,持高级导游员证书人员的流失率为10.l%,持特级导游员证书人员的流失率为37%。
2、旅游从业人员学历层次低、等级结构、语种结构不合理
以导游为例,高中(中专)学历占41.7%,大专学历只占39.4%,而本科以上学历只占18.9%。导游队伍严重低等级(资格和初级)导游人员占导游队伍的绝大多数,为96.3%;中、高、特级导游员人数尚不到4%,特级导游员全国只有27人。外语类导游人员整体数量不足,尤其是一些小语种导游人员还很奇缺。2002年,来我国的韩国入境旅游人数仅次于日本,在主要客源国中排第二,而我国现有韩语导游人员仅413人,占外语类导游的1.9%,远不能满足对韩国市场的接待需要。
3、旅游从业人员的地区分布不平衡
从总体上看,我国东部省(市)导游人员数量较多,中部和西部省(区、市)导游人员的数量较少,但西部个别省(区、市)导游人员严重不足。如目前经考试合格的导游人员只有151人,导游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我国旅游业人力资源市场的矛盾分析
1、旅游人才需求与专业人才供给之间的矛盾
市场经济的拉动带动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市场对旅游人才的需求量急剧上升。据2006年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旅游业专业人员约为600万,而实际需要专业旅游人才在800万以上,旅游业专业人才缺口至少在200万以上。旅游行业人才资源(指中高层管理人才)2010年将达到7万人左右,对比目前仅有的3万多人,缺口极大。然而来自各大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的信息表明,旅游专业学生的一次性就业率不足60%,并且同时就业的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从事的并不是专业对口工作。造成以上矛盾的主要原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目前旅游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及人才队伍建设上滞后于企业发展速度。二是说明旅游人才教育机构在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与实际人才需求标准之间存在矛盾。三是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导致部分人才培养效率低,效果不理想。
2、旅游业蓬勃发展与旅游人才流失之间的矛盾
旅游企业作为服务业,其人才的流失率远远高于其他行业,同时,来自各大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数据显示,有相当一部分旅游专业大学生不愿从事与本专业对口的工作。很多毕业生因为对服务业的偏见而改做他行。
3、旅游人才缺口较大与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之间的矛盾
在旅游人才存在缺口的同时,我国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也普遍偏低。首先是旅游从业人员中的绝大多数学历偏低。据厦门市一项关于旅游人力资源的调查显示,2004年厦门市旅游业从业人员中旅游专业人员仅占28.68%;学历结构中中等职业教育占73.79%,大专教育占20.36%,本科教育占5.56%,硕士研究生教育0.29%,高学历者比重在各行业中属于偏低。其次是许多高校毕业的旅游专业大学生由于专业设置、教育体制等原因常常不能胜任行业中的实战工作。
上述三种矛盾直接导致我国旅游业从业人员的供应不足。
三、解决我国旅游业人力资源市场矛盾的主要措施
1、加强旅游人才培养,完善培养机制
所谓人才培养机制,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目标、内容、培养方案、培养规格、学制及教学过程等诸要素进行的组合。因此,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就是要根据不同情况对以上诸因素进行优化设计组合,寻求一个较理想的符合实际情况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社会对旅游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人才培养开始从学历本位到能力本位的战略性转变,推动着旅游管理专业必须要从教育理念、发展战略、学院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重新审视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机制。从我国当前的产业结构规划来看,旅游业的发展目标是要在2020年成为世界旅游强国,旅游行业人才的需求将日益旺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旅游人才的培养,而旅游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旅游教育。旅游业属第三产业,具有服务属性、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强调知识的有用性,旅游企业对就业人员的需求除要求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外,更多的是具备实践的能力和经验,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应建立起以培养职业素质、职业能力、职业技能为目标,以校内模拟实验室为基础、产学研合作办学为重点,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相结合的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体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树立“素质、能力、技能”的培养目标,构建层次结构的课程体系。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以素质、技能、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不追求系统性,专业课程教学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强调职业技能培养,将相关理论课程融入实践课程,并按技能要求形成模块化组合,逐步构建“素质、能力、技能”的层次结构课程体系。通过学期考核、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及毕业答辩等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通过大学期间几年的培养,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管理实务技能得以提升。(2)优化实践教学,充分利用校内外实习和实训基地,着重培养应用性人才。首先,突出专业特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是实践性强,教学环节中应加强实践教学。其次,建立模拟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基础。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除具备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应具备应用能力,特别是实践酒店服务技能、导游讲解能力、旅行社管理能力和旅游企业软件使用能力。实验室可以为这些能力和技能的培养提供空间和条件,也只有经过实验室的初步培训,学生将来才能更好地适应具体岗位。最后,社会实践是培养、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必须十分注意对学生合作能力、公关能力、协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校内外实践是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旅游管理专业应充分挖掘资源,创造条件,保证学生在校期间利用课余时间参与旅游企业活动、培养职业能力,保证学生能够有大段的时间在旅游企业顶岗实习,充分地适应旅游企业工作环境,提高职业能力。
(3)产学研结合,建立校企合作,以满足旅游行业需要为目标的教学体系。产学研结合,可以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目标。对学校来说,通过产学研结合,制定了既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又满足社会、企业人才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动了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通过合作教育,学生能力和素质得到提高,学生对行业和社会进行零距离接触,专业意识不断增强,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师资队伍建设也得到加强,培养了一批双师型教师;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降低了教学成本。对企业而言,无须付出前期培训费用,即可获得高质量、高素质的一线人员,提高了企业声誉;降低了用人风险和人工费用,提高了竞争能力和企业效益。也缓解了旅游旺季员工紧缺的压力。旅游管理专业应坚持以服务行业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地方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对人才的迫切需要,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与旅游企业紧密联系,实行校企合作办学,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机制。
综上所述,以培养职业素质、职业能力、职业技能为目标,以校内模拟实验室为基础,从产学研合作办学为重点,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现代旅游业发展对旅游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也适应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
2、构建旅游业从业人员职业化发展体系
人才培养为旅游业人才储备提供了保障,但人才的留用和在岗培训也非常重要,因此,要对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发展进行规划。具体方法如下。
(1)建立各岗位的职业发展模式,并逐步推广。旅游企业各岗位员工的成熟度直接与该员工接待客户的经验有关,由于资源限制,不可能把每个员工的培养都放在工作第一线,这样既浪费时间、财力、物力,又得不偿失。如果有标准化的工作模板,则员工就可以在短期内汲取间接经验达到成熟而投入工作。这中工作模板不仅仅是一个行为标准,更是一个企业内部知识传承的载体。职业化工作模板的标准是具体化和行为化。所谓具体化是要求从具体行为出发描述特定的工作环境和行为,具体化的另一个要求是把日常的工作程式化。即除了特殊的例外情况发生外,员工只要按照职业化工作模板开展工作就可达到预期的绩效。行为化说的是职业化工作模板既关注行为过程又强调行为结果,形式上是对既定行为的描述,但这种行为必定指向要求的结果。
(2)组织开展系统化的职业化培训。旅游企业员工职业化程度不高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其中职业化思想和技能的缺乏是主要原因之一。开展职业化培训向员工灌输这些知识技能是旅游企业快速提高员工职业化水平的首要途径。
旅游企业开展员工职业化培训所要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培训什么,即如何选择和开发培训课程。旅游企业对员工职业化培训不仅要注重通用素质的培养,更要从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和具体的岗位要求出发,开发出专业素养用于职业化培训。
(3)在旅游企业内部建设职业化管理体系。职业化管理体系的基本思路是根据不同岗位的业务特点及企业文化和组织战略,提炼出不同岗位员工的职业化模型,最终形成职业化工作模板,并以此作为标准来规范和培训员工,提高其职业素养,改进其工作行为,提升员工的个人工作业绩,实现组织目标。职业化管理过程是通过定期的职业素养评价,使员工的任职能力不断由较低的水平向较高的水平提升,工作行为由不职业向职业转变,因而员工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职业化水平越来越高,业绩不断提高。职业化管理最重要的特征是员工行为的规范化,不仅要评估员工做了什么,结果如何,而且要评估员工是如何做的。它强调的是过程,即员工是如何达到目标的,在这里结果不再是唯一的员工能力的评价标准。职业化管理认为只有通过规范员工的行为,使员工职业化,才能确保业绩的不断提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才成为可能。
旅游业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还有很多其他的细节工作需要做,这就有待于旅游行业本身的努力和旅游从业人员对自己的约束。
【参考文献】
[1]王琼、李云辉: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6(21).
[2]郎玉屏:未来旅游人才培养的方向和途径探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0).
[3]汪明林、邱云志、于华友:旅游管理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探索[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11).
旅游业发展规划范文2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旅游发展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品开发为中心,以“名山湿地”为品牌,实施精品带动战略,重点围绕建设旅游经济强县的目标,全力发展培育以休闲旅游为主的旅游产业,构建科学合理的旅游产业体系,推动我县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经过五年努力,将我县旅游业发展成为长三角地区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休闲度假胜地和省旅游经济强县,形成以下渚湖为核心,西部环莫干山生态旅游区和东部新市古镇旅游区为两翼的“一核两翼”总体布局。
(二)具体目标。
1.旅游收入目标。
到年,年接待国内游客总人数450万人次;年接待境外游客2.28万人次;年旅游总收入29亿元;年门票收入4300万元。
2.品牌定位目标。
(1)争取打造4A级景区3个。
(2)争取打造3A级景区3个。
(3)争取打造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3个。
(4)争创省旅游重点乡镇3个。
(5)争创省旅游特色村6个。
(6)争取发展省星级乡村旅游点7个。
(7)争取设立国际旅行社1家。
三、工作重点
年期间,我县项目建设与旅游产品开发将把下渚湖作为核心区域,以“一核两翼”为空间依托,构建由近期推进实施项目、后期规划建设招商项目、基础设施配套及关联延伸项目组成的相匹配、有梯度、结构完善的旅游产品框架。
(一)近期积极推进的实施项目。
1.下渚湖风景旅游区。以下渚湖为核心,包括镇104国道以东、镇和金三角核心区(城市规划区)。充分挖掘下渚湖的生态环境优势,发挥县城武康中心城区的基础配套和文化辐射功能,规划建设休闲名城,成为我县旅游休闲接待中心和集散中心。
(1)下渚湖湿地风景区。以地域历史文化内涵和水乡民俗风情为依托,融自然野趣的湿地、秀丽优美的山水、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质朴现代的田园风光为一体,具有资源保护、科学研究、环境教育和旅游休闲等功能,范围包括核心区11.5平方公里和规划区36.5平方公里。主要建设项目包括:下渚湖游客接待中心、豸山岛项目、环湖1200亩核心景区项目、渔乡风情项目。
(2)欧诗漫集团工业旅游项目。
(3)金银岛国际大酒店(五星级)。
2.环莫干山西部生态旅游区。以莫干山风景名胜区为中心,包括筏头乡、莫干山镇和武康镇104国道以西的区域范围,挖掘大莫干山旅游资源,建设成为以清凉世界、竹海别墅为特色,具有观光、休闲、度假、避暑和生态保护等主要功能的综合型风景名胜区。
(1)莫干山现代林业生态旅游区。将104国道以西、莫干山麓以东近3.9万亩区块打造成为现代林业生态旅游区,整合尚元农业观光园、五彩红枫基地、德华速生林、阳光生态园等资源(景点),围绕特色树种、农业种植和农村风貌,规划建设成为省级生态旅游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争取成为4A级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
(2)劳岭乡村旅游度假区。建设集休闲、观光、度假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度假区。
(3)何村主题公园。建设高档次的老年乡村养生园。
(4)龙泉山庄温泉度假村。建设露天温泉、休闲、餐饮于一体的度假村。
3.东部水乡古镇旅游区。包括新市镇、钟管镇、洛舍镇雷甸镇、禹越镇和新安镇。远期规划建设成为华东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区域面积较大、可游景点较多、可参与项目丰富的水上休闲度假大环线。
(1)新市古镇。规划建设面积3.5平方公里,建设成为乡村建筑文化、民俗风情和乡村美食为主要吸引力的综合性文化休闲旅游项目。
(2)杨墩休闲农庄二期。依托“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品牌,不断完善农业生态、枇杷文化等农业文化项目,同时,以水乡原生态和渔业风光为载体,开发观鸟、垂钓、水上乐园等娱乐项目。
(3)小南湖渔村二期。以农业旅游为特色,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成为省级乡村旅游点。
(二)后期规划建设的招商项目。
1.下渚湖风景旅游区的规划招商项目。
(1)通过招商引资,规划建设毓秀塔山、琳琅水街、阡陌田园、菰蒲远香等景区景点。
(2)中华游子文化园项目。以孟郊故里为依托,规划游子广场、孟郊祠等项目。
(3)通过招商引资,在武康镇余英坊推出“名山湿地风情街”,成为知名的特色旅游商品购物、接待服务区。
(4)规划建设7家星级酒店。在武康镇规划建设四星级酒店1家、三星级酒店3家、二星级酒店3家。
(5)中华盆景园项目。
(6)华夏宗园项目。
2.环莫干山西部生态旅游区的规划招商项目。
(1)葛岭运动休闲旅游区。位于筏头乡西北角,紧邻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莫干山,生态资源丰富,竹乡韵味原始,宗教文化深厚。规划面积750亩,定位于户外运动、拓展训练和宗教文化类项目。
(2)天泉山农业观光旅游区。规划建设面积16平方公里,园区建设立足于现代农业生态经营,规划天然野趣区、天泉云居区、竹林休闲区、竹海晨钟区和龙潭游览区等内容,建设生态良好、风光优异,富有现代气息的风景游览地。
(3)莫干山镇旅游接待中心。提供旅游接待、集散、商品购物与服务等旅游功能。
(4)莫干山镇星级酒店建设。规划建设三星级酒店1家、二星级酒店1家。
(5)黄回山水云涧项目。
3.东部水乡古镇旅游区的规划招商项目。
(1)洛舍洋休闲娱乐度假区及洛舍钢琴工业旅游项目。
(2)新市古镇南宋相府、南汇民居群、运河丝源码头等项目。
(3)雷甸镇星级酒店建设。规划建设三星级酒店1家。
(4)蠡山儒商文化园项目。
(5)百亩洋渔村。
(6)枫洋宾馆升星改造。
(三)基础设施配套及关联延伸项目。
主要包括旅游道路与旅游标识系统建设,生态环境治理保护,信息指导服务及旅游接待中心、集散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及商贸、工业、农业、乡村资源的旅游价值开发利用。
1.旅游区外部道路系统建设,提高景区的交通畅通。
2.下渚湖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农民建房、农家乐规范管理等项目。
3.健全道路旅游标识系统。
4.培育和指导武康镇五四村、莫干山镇碧坞村、三合乡二都村、沿河村等农家乐示范村、特色村建设。
5.积极推进旅游信息化进程。
6.旅游基础设施配套等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重点包括:莫干山集镇通往碧坞村道路拓宽或建交汇点;莫干山现代林业生态旅游区游客接待中心、道路系统;下渚湖七大景区之间的道路系统;筏头乡集镇通往黄回山公路拓宽或建交汇点。
四、工作措施
(一)完善管理体制。根据旅游业发展趋势,结合我县旅游工作的实际,按照省有关文件要求和旅游经济强县创建标准,不断完善我县的旅游管理体制。
(二)建立考核机制。建立旅游项目领导联系制度、跟踪督查制度,定期召开全县旅游发展大会,部署旅游工作,把具体项目、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乡镇、部门,并纳入考核范围。同时,根据旅游规划对全县旅游招商项目进行预评估,防止盲目引进、低水平重复建设。
(三)出台扶持政策。出台相关的财税扶持政策、旅游用地政策等相关配套政策,加大对旅游业发展的导向性投入,实行政策扶持,促进旅游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四)加大队伍建设。根据我县旅游发展需求,制订五年旅游人才培训计划,优化配置旅游教育资源,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加强旅游人才交流引进,举办技能比武活动,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坚持实行持证上岗,从源头上保证旅游从业人员质量。
旅游业发展规划范文3
武汉是中国七大中心城市之一,湖北省省会, 华中地区最大的城市。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水在市区交汇, 将武汉市区一分为三, 形成汉口、汉阳和武昌三镇鼎立的格局, 因唐朝大诗人李白“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而又有“江城”的美名。武汉还是全国内陆湖最多的城市,水资源非常丰富,被称为“百湖之市”。
二、武汉滨水与旅游发展状况分析
1.武汉江滩的景观规划现状与发展
武汉江河纵横, 河港交织且湖泊星布, 以长江为干构成庞大的水网, 奠定了武汉独特厚重的水文化基调。在中部崛起的背景下,借助山水相映的自然生态, 在城市建设中努力彰显滨水城市、山水园林城市的自然神态。未来五年,武汉市将进一步彰显城市滨江滨湖的生态特色,重视山、水、城和人的融合,努力把武汉构建成国际型城市功能的现代化生态旅游城市。
在城市储备地块南岸嘴区域,背倚龟山、面临长江的洗马长街地块,要开发以明清风格融入湖北居民特色的建筑形式,打造―个独具文化特色、商业文化休闲主导的功能复合街区。
2.武汉滨水旅游现状与发展
除传统的观光型旅游产品外,近些年来,武汉的商务会展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生态旅游、专项旅游等新兴旅游产品也得到了较大发展。武汉滨水旅游如武汉江滩,江滩景点面积相当大,是上海江滩面积的数倍。东湖是武汉旅游的另一个重点,的“东湖暂让西湖好,今后定比西湖强”让东湖增色不少。东湖面积是西湖的六倍,东湖风景区是国家重点名胜风景区,由郭郑湖、水果湖、喻家湖、汤湖、牛巢湖五个湖泊组成,总面积88平方公里,其中湖面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6倍。古琴台又名伯牙台,位于汉阳龟山西麓,月湖东畔,是为纪念俞伯牙弹琴遇知音钟子期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而黄鹤楼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美誉,登楼远眺,“极目楚天舒”,不尽长江滚滚来。武汉华侨城文化旅游项目落户东湖风景区,包括欢乐谷主题公园、独立水公园、开放式都市娱乐休闲区,可望2011年10月建成营业。该项目建成后将结束武汉无大型主题公园的历史。
三、武汉滨水旅游发展的战略措施
1.资源开发,资源整合
十一五期间,武汉市的旅游资源得到了进一步开发,同时,旅游资源的整合也初见成效。城市圈内洪湖、黄盖湖、斧头湖、梁子湖、汤逊湖、东湖、网湖等二十个重要湖泊和王英水库、富水水库、道观河水库等十六个重点水库,是武汉城市圈独有的特色生态资源,是城市圈的“生态之肾”,进行重点保护与治理。严格控制湖泊湿地周边的工矿企业及房地产开发;加强环湖生态带建设,充分利用湿地、自然岸坡以及水生生物种群的自然净化功能,实现湖泊水生生态系统功能的自然恢复。
按照“以水为载体,打造东方威尼斯”的战略构想,以建成全国乃至全世界著名的湖泊旅游休闲精品名牌为目标,在武汉东湖规划建设具有东方特色的主体旅游城市、大型主体公园、国内一流的湿地公园和立体旅游交通网络,使东湖成为具有休闲、观光、娱乐、度假、节庆、展览等多功能水上艺术文化休闲名城,并以此带动武汉江滩旅游、咸宁温泉旅游、道观河水库、木兰湖景区等水利旅游产业的发展。开发水体旅游资源,打造水体旅游产品。对水体进行细致的立体分层,然后按照不同层次分别设计不同的游乐方式,最终形成以水为依托和核心,包括水下、水面、水空整体纵向结构,水心、水滩、水岸、滨水区整体横向结构在内的全方位的水体休憩游乐空间。
2.完善配套设施,改善发展环境
改善和发展旅游配套设施和环境。武汉地区的夏日是十分炎热的,这时滨江水畔游玩也是一个消暑的好去处,因此在靠近江畔的地方适当地设计小面积的平台,便会成为市民消暑降温的一个好去处。在这个狭长的景观带上,人们很容易感觉到视觉的疲劳,因此景观的设计不能过于单一,要设计成多样化的景观小品,设计一个小型活动广场可以为市民提供一个聚会、跳舞或者表演的休闲娱乐空间。小型的喷水设计不但可以调节周边环境的微气候同时还能活跃区域的景观气氛。老年人活动健身的场所和儿童的健身娱乐场所的设计也是很好的健身娱乐设施。这些旅游配套设施的建成对改善城市旅游发展环境,全面提升城市旅游竞争力和吸引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结语
旅游业发展规划范文4
关键词:十三五改革 瑞金红色旅游 旅游开发规划的理论体系 技术应用
一、分析瑞金旅游发展的必要性
加强瑞金红色景区战略规划的研究,对瑞金红色景区进行全面协调、统筹兼顾、生态持续的规划和发展,对提升“红都”的品牌价值和经济、社会、文化意义不可小觑。
(1)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2)有利于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
(3)有利于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4)有利于培育发展旅游业新的增长。
二、实地考察中发现的问题
1.交通条件无法满足游客需求2.缺乏旅游氛围3.专属特色品牌发展停滞不前4.传统特色美食渐没落
三、旅游开发理论与技巧的实际应用
1.经济方面
旅游者行为与旅游经济相关,旅游者行为可以看作一个过程体系,这个体系由决策行为、空间流动行为、对旅游消费效果评价行为构成。第一,决策行为。2015年我国的经济形势良好,国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良好的经济环境是国民的消费水平提高的基础从而导致消费行为,这就为旅游者的消费提供了决策动机。第二,空间行为。我们研究的瑞金应当属于中小尺度的旅游空间行为,主要分析瑞金市内的旅游状况。
a.在交通方面,瑞金市坐落在赣南、多山区,故交通不便。而在井冈山的百度词条中有“交通信息”这一条,既有观光车,又有出租车,为游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b.在吃住方面,要做出特色,跟上时代。瑞金的红色旅游可以结合客家文化形成自己独特的旅游风格;在旅游景点方面,构建“红、绿、古”三色协调发展的复合型旅游精品。c.从娱乐方面说,由于瑞金走的是红色旅游发展路线,所以其消费人群需要拓宽青少年市场,我们应增加其趣味性、可娱乐性,比如利用现有高科技展示瑞金的红色文化,例如用动漫的形式讲述瑞金的红色故事、情景模拟开展真人CS等。
2.人文方面――旅游社会学和人类学理论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
旅游社会学和人类学理论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为旅游规划的编制者提供了一个人本主义的规划哲学。旅游规划的侧重点一直以来都是放在硬件设施和服务质量和环境的改善上,但旅游规划不能仅仅局限于物质环境的规划设计,人才是旅游活动中的真正主体,对旅游地的相关者的特性,活动以及社会环境加以关注,在规划时首要充分考虑、协调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开发商以及旅游地相关社会团体的相互关系和利益,然后再着手提升旅游地的硬件质量。
四、瑞金红色旅游规划
(1)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瑞金市红色旅游健康发展
每个方面实行供给侧改革,提高旅游供给水平,开发旅游资源,完善行业结构,提供更优质的旅游产品和供给服务,挖掘更多的旅游特色,提高吸引力,这样才可以使得红色旅游业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
(2)推动“互联网+"发展,创造红色旅游新业态
利用互联网+红色旅游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使红色旅游与互联网紧密结合。全民生活网络化已不再是趋势而是现实,我们需要跟上时代的潮流,抓住网络这样一个既高效又便宜的宣传平台。通过在社交媒体上制作视频,动态来营造好口碑好品牌。其次,我们可以引入互联网行业的尖端技术。例如,在瑞金各个景点引入VR技术,通过虚拟现实来让游客能够身临其境,回顾历史。
(3)强势推进红色生态文明旅游产业化
积极响应“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方针,促进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瑞金市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着力打造“共和国摇篮、出发地一红都瑞金”的红色旅游品牌,构建“红、绿、古”三色协调发展的复合型旅游精品。完善旅游发展机制,加强旅游宣传工作,开发相应的旅游商品,发展旅游配套服务。
(4)创新红色旅游形式,促进红色资源与客家文化的融合
积极促进瑞金红色旅游资源与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融合,在红色旅游景点周围开发民族风情与瑞金红色文化相结合的特色旅游产品,形成类似于品牌效应,生产具有地方特色的商品,如开发草鞋、草帽等。也可以引进新的形式,利用现有高科技展示瑞金的红色文化,例如用动漫的形式讲述瑞金的红色故事等,拓宽青少年市场,还可以学习井冈山的体验式旅游,提高游客的⒂敫校更好的留住客源,走一条适合自己的特色的旅游之路。
(5)适当改变当地旅游收入结构
适当调整红色景区收费标准,以提高第三产业收入为目标。适当调整景区收费标准有利于吸引更多游客资源,一方面可以让更多的人在休闲、娱乐中学习红色精神、了解红色文化,另一方面有利于带动景区周边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拉动当地经济,打响“红都”品牌,使旅游总收入增加。
(6)乘着“扶贫”的东风,改善旅游基础设施
可以适当增加外部通往瑞金的公交车次,在此基础上改善瑞金市内的交通状况,并提高住宿档次,增加娱乐型场所,兴建一批与景点相适宜的别墅度假区。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和鼓励景区周边群众参与开发、发展条件舒适、独具客家情调的小吃街和家庭餐饮业,丰富红色旅游的民俗内涵,让游客住得舒心,玩得开心。
五、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5.1可能遇到的问题
(1)单位承办的旅游项目,官僚气息太重,缺乏服务意识,不重视服务质量。(2)旅游开发商追求金钱至上,盲目迎合一些游客的低格调要求,将当地的习俗文化过分商品化,伤害了接待地居民的感情,也对当地的文化造成了恶劣影响。(3)政府和开发商热情高涨,却时常忽略当地居民的感受和利益。
5.2理论指导下的解决方法
(1)从根本上提高旅游业相关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瑞金的政府单位要坚持人本主义的服务理念,克服腐朽官僚作风,形成服务型政府。(2)适度的将文化商品化:文化商品化是旅游发展中的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适度的商品化开发,制成旅游产品可以彰显当地文化,会使接待地居民产生自豪感,同时可以促使他们积极吸收游客外来文化的营养,丰富和发展当地文化内容。(3)尊重游客真正贯彻人本主义理念:旅游人类学理论有助于旅游服务提供者全面理解人本主义的精神实质,即首先是尊重游客的独立人格,尊重他们在旅游中应享有的物质和精神权利,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为他们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元.瑞金红色景区发展战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3(05):9-12
[2]郭安禧、乔志云、陈晓强.瑞金红色旅游国内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分析――基于与井冈山的比较[A],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12):1-4
[3]樊国敬、郑姝莉.打造南昌――井冈山――瑞金红色旅游千里黄金长廊,为江西旅游经济发展再添新引擎[Z],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文册,2010(10):2-3
[4]谢雪峰.生态足迹模型于瑞金市生态承载力的研究[D],南昌大学,2008(06):49-57
[5]龙鸥,严兴. 旅游者消费行为理论实证研究,《商业时代》,2010(17):21-22
旅游业发展规划范文5
第二条编制和实施旅游发展规划,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编制旅游开发建设规划应当服从旅游发展规划。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项目建设,应当符合旅游发展规划的要求。
第四条旅游发展规划应当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市场导向的原则,注重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因地制宜、突出特点、合理利用,提高旅游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第五条国家旅游局负责全国的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工作;地方各级旅游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工作。
第二章旅游发展规划的范围
第六条旅游发展规划是根据旅游业的历史、现状和市场要素的变化所制定的目标体系,以及为实现目标体系在特定的发展条件下对旅游发展的要素所做的安排。
第七条旅游发展规划应当确定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提出旅游业发展目标,拟定旅游业的发展规模、要素结构与空间布局,安排旅游业发展速度,指导和协调旅游业健康发展。
第八条旅游发展规划一般为期限五年以上的中长期规划。
第九条旅游发展规划按照范围划分为全国旅游发展规划。跨省级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和地方旅游发展规划。
第十条不同层次和不同范围的旅游发展规划应当相互衔接,相互协调,并遵循下级服从上级、局部服从全局的原则。
第三章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
第十一条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应当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依据,与经济增长和相关产业的发展相适应。
第十二条旅游发展规划应当与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有关区域规划相协调,应当遵守国家基本建设计划的有关规定。
第十三条旅游发展规划应当与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化宗教场所、文物保护单位等专业规划相协调。
第十四条国家旅游局负责组织编制全国旅游发展规划、跨省级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和国家确定的重点旅游线路、旅游区的发展规划;地方旅游局负责编制本行政区域的旅游发展规划。
第十五条国家旅游局对编制旅游发展规划的单位进行资质认定,并予以公告。
第十六条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应当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市场前景、资源条件、环境因素进行深入调查,取得准确的基础资料,从市场需求出发,注意生态环境和文化历史遗产的保护和延续,积极采用先进的规划方法与技术手段。
第十七条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的内容、方法和程序,应当遵守国家关于旅游规划技术标准的要求。
第十八条旅游发展规划应当包括如下基本内容:
(一)综合评价旅游业发展的资源条件与基础条件;
(二)全面分析市场需求,科学测定市场规模,合理确定旅游业发展目标;
(三)确定旅游业发展战略,明确旅游区域与旅游产品重点开发的时间序列与空间布局;
(四)综合平衡旅游产业要素结构的功能组合,统筹安排资源开发与设施建设的关系;
(五)确定环境保护的原则,提出科学保护利用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的措施;
(六)根据旅游业的投入产出关系和市场开发力度,确定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七)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第十九条旅游发展规划成果应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表和附件。规划说明和基础资料收入附件。
第四章旅游发展规划的审批和实施
第二十条旅游发展规划实行分级制定和审批。
全国旅游发展规划,由国家旅游局制定。
跨省级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由国家旅游局组织有关地方旅游局编制,征求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意见后,由国家旅游局审批。
地方旅游发展规划由地方各级旅游局编制,在征求上一级旅游局意见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复实施。
第二十一条国家确定的重点旅游城市的旅游发展规划,在征求国家旅游局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意见后,由当地人民政府批复实施。
国家确定的重点旅游线路、旅游区发展规划由国家旅游局征求地方旅游局意见后批复实施。
第二十二条旅游发展规划上报审批前应进行经济、社会、环境可行性论证,由各级旅游局组织专家评审,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
第二十三条地方各级旅游局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对旅游规划进行调整,报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旅游局备案,但涉及旅游产业地位、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产品格局的重大变更,须报原批复单位审批。
旅游业发展规划范文6
一、明确指导思想,制定现实目标
**年我市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建设“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目标,高举发展大旗,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塑造**旅游主体形象,培育旅游精品,强化市场营销,最大限度地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化,增强旅游业的产业辐射带动作用,努力实现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
根据我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市委、市政府于2004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意见》确定了我市旅游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在此基础上,结合“十一五”期间的形势和我市旅游产业的发展特点,确定了新的目标是:“十一五”期间,旅游业年均增速保持在35.1%,**年达到24亿元,占GDP的3%,2010年争取达到80亿元,占GDP值的比重达到8%左右,到2015年跻身省旅游强市行列。经过努力,形成规模联动的产业体系,把**建成旅游主题鲜明、产品特色突出、旅游设施完备、服务质量优良的新兴旅游城市。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发挥优势、培育精品、创新体制、塑造形象”的总体要求,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发展步伐。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把发展旅游业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在对外开放中提高旅游业发展水平,在加快发展旅游业中推动对外开放。二是把发展旅游业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结合起来,通过发展旅游业推动贫困地区发展,增加山区群众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三是把发展旅游业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重,实现可持续发展。四是把发展旅游业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结合起来,以旅游业的大发展,促进服务业优化升级,推动一、二产业的布局调整。五是把发展旅游业同促进就业再就业结合起来,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充分发挥发展旅游业解决就业再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作用。六是把发展旅游业同弘扬民族文化、传播现代文明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寓于旅游活动之中,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二、突出工作重点,确保目标实现
(一)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制定好旅游发展规划。目前,《**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已经专家论证评审通过,待市政府常务会通过,下一步全市旅游业的发展要依据总体规划,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分层次推进的原则,明确年度和阶段目标任务。旅游重点县(市)(邢、沙、临、内)都在着手编制总体规划,重点景区明年要基本上完成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的编制,完成全市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突出产业特色,精心培育旅游品牌。以西部太行山区为依托,以锦绣太行为主题,以太行奇峡群为龙头,以崆山白云洞、天河山、云梦山、九龙峡、北武当山等景区为重点,组成百里太行绿色旅游长廊,进行统一规划,整体打造,联合促销,使之成为京津地区的后花园,中原地区旅游观光的胜地。市区加大古城**守敬文化游、东部访古问今历史文化游。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项服务功能。一是要把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重点旅游景点、景区开展大规模的景观林地和绿地建设,让景点、景区绿起来、美起来,使旅游资源得到保护性开发,达到景点、景区因绿化而提升品位,生态环境因绿化而改善目的。二是加大主干线与景区之间的交通建设力度,打通与周边省市的出入通道,不断完善交通网络,加快旅游道路、景区通讯建设,明年底前争取实现重点旅游区、旅游线路无盲区。三是要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一标准、规范管理的原则,健全完善旅游功能,建设一批不同档次的宾馆饭店和家庭旅馆,提高接待能力。本着因地制宜、因景制宜的要求,重点旅游区要在2年内建成协调、畅通、便捷、安全的人行步道、汽车通道、索道或扶梯,完成卫生厕所、环卫设施、标示标牌等建设,切实解决景区脏、乱、差的问题,营造干净整洁的旅游环境。
(四)扩大对外开放,借助外力加快旅游项目建设。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必须借助外力,引进和建设一批投资大、标准高、质量优的大项目、好项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打造出我市旅游精品和知名品牌,实现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首先要大力开发招商引资,要解放思想,开阔思路,创新方式,采取登门招商、网上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形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其次要大力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在维护旅游建设发展规划统一性、严肃性的前提下,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经营,谁担险”的原则,突破地区、行业、所有制限制,采取独资、合资、合作、参股等形式,动员和吸引社会各方面的资金投向旅游业。
(五)加大宣传推销力度,不断提高**旅游知名度。一是要突出整体形象的宣传促销,要把宣传**旅游整体形象作为对内、对外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心策划,精心组织。二是要创新宣传促销手段。要广泛运用多种宣传促销方式,在提高影响力和覆盖率上下功夫,增强旅游宣传促销的实效性。要采取全面吸引与重点突破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传统方式与现代手段相结合,加强与全国性主流媒体合作,并充分运用省金旅网、政府信息网、邢旅在线等现代信息媒介,积极做好媒体宣传推介工作。三是要加强重点市场促销。坚持“立足**,面向京津,拓展周边,递次推进”的开发策略,要积极与重要客源地区的旅游管理部门和旅行商建立密切的业务联系,加强与国内旅游界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