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干部任职考察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干部任职考察报告范文1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区人大常委会干部任前考察组近期对区人民法院院长提请的干部任职人选依法进行了考察。我受考察组委托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区人民法院院长提请任命为区人民法院副院长的***、***两位同志,是经过区人民法院严格的选拔、考核程序选的,整个程序合法、民主、公正。考察中,法院班子和机关干部对两位同志给予了客观的评价。考察组综合大家的评价和三位同志历来的表现,认为***、***同志,政治坚定,宗旨明确,思想觉悟较高,能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自觉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忠实地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注重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业务能力;注重廉洁自律,作风正派,得到了院领导和全体机关干部的信任和好评;平时严格要求自己,不怕苦,不怕难,以身作则、亲历亲为,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同志担任过区人民法院新桥法庭庭长、民事审判庭庭长,现任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处主任、审判委员会委员,工作积极主动,思路清晰,责任心强,为人热情、关心同志,其分管的工作多次被上级法院嘉奖。
干部任职考察报告范文2
又到一年述职季,是自己回顾、总结、反思的契机。本人将自2018年8月以来个人在行政工作、教育教学、学习成长等方面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行政工作:
本人分管的工作主要为:招生就业、对外交流、食堂,分管招生就业处与国际交流处,协管安全科,同时完成学校需要承担的有关工作。
2017年,本人第一年负责招生工作,在守住积极反对有偿招生的背景下,身先士卒,亲力亲为,摸清招生工作的流程与工作要点,在主要领导的指导下、全校老师的配合下,较成功完成2017年招生工作。但也存在不完美的地方,所以进行了及时总结与反思,在2017年底的南京市招生工作会上做交流发言。
在2018年的招生工作这个漫长的战线中,学校已经完成了2018年招生准备工作,目前按照步骤有序启动运行,已经完成了招生宣传片、册的制作、编制确定计划及上报、专业调整、新专业申报、“五一”校园开放日、区中招咨询会的宣传等。
根据学校要求,本人还承担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3+3中高职衔接项目的申报工作,具体负责协调、申报,目前6个专业、对应的4个高校的申报工作已经完成。
在国际化交流方面,由于对外交流是一项政策性强、不确定因素多的工作,且学校还处在开始阶段,所以工作的推进有一定难度,但作为现代职教的标志之一,又是必须做好的工作。国际交流工作采取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理念;以有序推进、规范操作、控制风险为要求。目前,中加PEQ项目在探索中有序实施,2018年拓展了药学系赴美国留学的直通车项目,与美国艾弗里特社区大学签署了协议,目前正在大力宣传阶段。
在实习、就业工作方面,完成了13高职、15中专的实习安排,协助南京市职教教研室完成17届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完成了17届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数据上报。可喜的是,学校五年制高职的就业率达到100%,得到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的认可与表扬,中职就业跟踪数据调查获南京市三等奖。
二、教育教学工作:
本人坚持一线教学,坚持教学五认真,且工作量饱满,所教班级合格率高,在行政工作千头万绪的情况下,坚持开设校级公开课。
树立教育科研是育人教书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课题研究与撰写论文,在省级课题《跨界复合型人才校企协同创新培养的实践研究》中担任核心成员,并积极编著《跨界复合型人才创新培养的实践与思考》,目前书稿基本成型,预计在2018年底出版。
三、学习与继续教育:
积极参与教研与继续教育,认真完成继续教学学时与校本培训,2017年12月参加了南京市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目前成功结业,并完成了6000学时的网络学习;2018年3月参加了由南京市教育局组织的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学习培训团,目前也成功结业,并在全校做了学习汇报,撰写的《德国职业教育的考察报告》即将发表。2017年还成功加入南京市书法家协会。
四、 工作作风与廉政:
本人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全身心投入职业教育事业,有看齐意识、全局观念,保持政治敏感性、先进性,维护团结,在工作中不断锻炼提升自己的能力与水平,并善于向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学习。认真学习区教育局下发的《校长手册》,遵守党政领导廉洁自律规定,认真排查自己工作领域的风险点,按规定办事、按要求操作,坚决执行“八项规定”,做到勤政与廉政相结合。
干部任职考察报告范文3
关键词:澳大利亚; 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领导力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2-0163-04
一、澳大利亚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现状
(一)校长的职责及其专业内涵
在澳大利亚,学校校长(包括小学,普通中学,职业中学,特殊学校,职业准备学校)都属于联邦政府或州/领地行政体系下的公务员。校长的一般职责包括,管理学校财政及资源,监管课程实施、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与教师共同协商完善各项工作;与学校各部门领导、家长、社会团体保持良好互动;经营学校合作层面的协商运作。甚至在一些规模较小的学校,校长还要给学生上课。由于近年来不断引进国家标准及其配套的测评和国家考试,校长需要更多的教育学领导力来适应新的教育改革需求。
校长的专业建设是围绕“领导力”展开的。领导力是一个持续发生影响的过程。一般而言,领导力的内容包括行政及管理两大块。但校长的领导力或专业内涵已经超出了这两个层面还融入了教育方面的素养。在澳大利亚,校长们都知道在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学业成绩提升、教学目标完成、教学实践改善以及文化构建方面他们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一项澳大利亚学生动机及参与的调查研究中指出了学校领导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校长的关键作用是,创建促进激励教师的文化氛围;提升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即,相信他们有能力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提高教师的期望;同时在参与、学习和教学层面提高学生及教师的积极性。”(Ainley et al, 2005)
2005年澳大利亚教育部的面向未来委员会在教育改革及其特别提议的框架中明确指出了校长的专业素养内容:能够系统地开展质量管理,享有更大的自主性及职责,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开展更多的研究与发展项目,更好地促进体系的运行(cf. Haider et al., 2003, cited in Schratz and Petzold, for the OECD, 2007)。
上世纪90年代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开始推行“未来学校计划”,州教育部对“未来学校”的校长素质提出了如下纬度:(1)具有远见卓识、创造性和灵活性,有开拓精神,能够把办学思想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2)教育领导能力。有坚定的教育信念和广博的知识基础,能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所有学生的学习成果上来,并致力于继续不断地自我学习提高;(3)组织管理能力。能够科学地作出决策和规划,善于观察、发现和分析学校的问题,善于谈判解决各种矛盾,善于调动积极性,成为学校工作的促进者和实干家;(4)团体合作能力。彼此信任,代表团体,促进合作,懂得并发挥团体的力量;(5)协调沟通能力。善于协调学校与社区、家长、学生的关系,倾听他人的意见,并及时提供反馈信息;(6)具有榜样的作用。对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保持充沛的精力,不断提高办事的效率,有效地指导教师工作和进修提高。可见,在校长专业内涵方面澳大利亚更注重对专业、个人特质、态度层面的塑造。
(二)校长的任职资格
澳大利亚中小学校长的任职资格注重“专业出身”和“能力要求”但没有类似于我国中小学校长持证上岗的规定。如新南威尔士州教育与培训部要求中小学校长须具有永久的教师身份,相应的教育学硕士学位以及成功的教育领导经验。层级和资历是升迁的前置条件,通常由教导主任提升为副校长,由副校长提升为校长,因而其校长初任职位的年龄通常要高于我国。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亚教会学校里任职的校长,还要求他们持有从事信仰教育的认证并且一旦入职就必须去修读技术或信仰教育的硕士学位。
(三)校长的选拔任用
澳大利亚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注重公平,通常成立选聘委员会行使考核权,成员组成各州略有不同:就公立学校而言,维多利亚州由理事会主席、家长代表和两位外校校长等4人组成,首都堪培拉地区则由一位年资较深或职位较高的政府官员、一位经过专门培训的专业人员和两位外校校长等4 人组成;独立学校则由学校理事会确定,一般由理事会主席、家长代表、教师代表和社区代表等几方面人员组成。职位申请人被任命为校长后,应与政府主管部门(一般由学区督学代表)签订合同。合同对校长的任期(一般每届5 年,任职期满后经考核合格可以连任)。校长岗位空缺信息一般由各分局的学校教育负责人(如督学)向州/领地教育人事部门提出,由遴选委员会负责招聘与面试。
(四)对校长绩效的评价:有无职级制度?
在澳大利亚,校长的永久身份是“教师”。因此,正校长、副校长同属于教师队伍并在级别上已经位于最高位置。对于中小学教师,澳大利亚实行分级制,也就是在一般教师之上新增一级“高级教师”(advanced skill teacher AST,包括AST1, AST2, AST3)。这样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晋升空间并在待遇上与副校长看齐。但对于副校长及校长就没有具体细分等级。但澳大利亚的教师级别制度并不等同于我国现在要在中小学推行的职级制,因为后者强调的是与职级相配套的职级工资制。这就要求对教师或校长进行围绕岗位的绩效考核,但在澳大利亚绩效工资制度遭到各州政府的拒绝至今仍未实施。尽管澳大利亚不公开对校长的评估结果但是并不意味着不对他们的工作进行评估。这项工作一般由委托分管该校的学区代表SED进行。
二、澳大利亚中小学校长“领导力”的构成
目前在澳大利亚出现了逐步使用“学校领导力”(school leadership)来代替“校长领导力”(principalship),这一概念的趋势。在OECD相关报告中也用“学校领导”力替代了“校长领导力”。这种提法与学校内部出现的“领导力”的分散(distributed)与共享(shared)息息相关。甚至有人认为,“校长领导力”这一提法是工业社会的产物。因为一个学校的有效运行如果只依靠校长一个人来负责和实现,从学校组织架构层面看这是不现实且不合理的。领导力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是狭隘的局限于某一个人身上而是分散在由不同成员组成的学校领导团队中。在澳大利亚甚至出现了要增权于教师的做法。学校领导的职责是判断学校组织是否做好了准备,教师是否能够承担新的专业职责。
(一)人员构成
基于上述出现的 “学校领导力”理念,在澳大利亚校长领导力的构建范围已由个人拓展到了团队层面,对象包括正校长、副校长以及教师队伍中资历较高且经验丰富的成员如,高级教师、教导主任、年级组长或专门针对不同学习阶段进行监管的教师。如在澳大利亚的中学,许多学校会把七年级―八年级看作是对学生具有过渡作用的关键时期,针对这一特殊的学习阶段,会设立一个核心的团队。甚至在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会把正校长与分管其他事务的副校长统一称作为“校长阶层”。
(二)分布结构
在澳大利亚,对校长的职责在法定上给予了界定但很笼统并不具体(见表1)。在澳大利亚国家背景报告中指出,有必要对校长的工作范围做出更为明晰的描述。PISA 2003结果报告对OECD国家(包括澳大利亚)中学内领导力分布的状况做了统计分析,从图1中可以看到各工作领域校长、部门主管及骨干教师在职权上的分布情况。
(三)领导力表现:基于PISA2009结果
经合组织(OECD)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问卷部分设置了校长领导力指数,该指数是由十四道题目合成的一个复合型指数。通过这十四道题目的回答,我们可以估计出校长在教师工作及专业发展、学生学业成绩监控、课堂活动管理以及与教师合作方面的投入情况。对于OECD国家而言,这一指数的平均值为0,标准差为1。也就是说,该指数数值越大说明校长领导力越强。从PISA2009的结果看,澳大利亚的校长领导力指数为0.37,高于OECD平均但并非位于OECD国家的前列。OECD国家校长领导力指数最高的国家是英国(1.03)和美国(0.87),最低的是日本(-1.3)、韩国(-0.63)和芬兰(-0.56)。在OECD伙伴国中,上海的该指数为0.002,接近OECD平均。从数据看,澳大利亚中学校长领导力水平要优于OECD平均,但经过数据分析后发现,澳大利亚校长领导力指数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非常低,如与阅读成绩的相关性仅为-0.026。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校长认为自己的领导力水平较高但实际上并未对学业成绩产生太大影响。
三、澳大利亚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概述
在澳大利亚,针对中小学校长开发的专业标准只是整个标准框架(standards frameworks)中的一部分。校长标准框架也被称之为“领导力框架”(leadership framework)旨在引导校长(学校领导)的专业学习(我们概念中的“培训”)以及他们的职业生涯发展。框架的具体作用是帮助校长知道他们需要了解什么,能够做些什么来实现专业发展。它为在任的校长以及有志于担任校长的优秀教师的专业学习指明了长远的发展方向。框架的另一重要价值就在于能够把专业标准植入到校长的专业学习中,形成以标准为依据的专业学习体系。专业学习体系已经不再局限于仅仅只是完成培训而是旨在构建专业标准――专业学习――评价一体化的学习体制。也就是说,以专业标准为依据开展专业学习,再以专业标准来考核校长通过学习后他们的表现是否达到了标准的要求。标准框架的构成有如下四个部分:
w 具有高度专业性(profession-wide)的标准,描述校长所需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及个人特质;
w 专业学习结构,引导学员收集及呈现达到标准的证据;
w 公正、有效、连贯性的评价,对学习表现进行考核并授予认证;
w 资格认定与激励,实现晋升或物质上的奖励。
有效的标准框架不仅在于清晰地描述出校长需要达到的目标和专业学习目标而在于让他们知道需要收集哪些证据来证明达到标准要求。在澳大利亚,从目前的标准框架看,这一部分是较为薄弱的。从各州的实践看,西澳大利亚的校长绩效标准也许是至今为止相对一体化的范例。
(一) 专业标准的制定方:谁来制定?
在澳大利亚几乎每一个州/领地都有或正在制定各自教育体系下的校长专业标准或基于学校领导力的参考框架。标准或框架的价值除了描述之外还在于指导评价。在内容上,目前正在开发或制定的标准已变得越来越宽泛和深入,不再像上世纪90年代所推行的能力标准模式,即对校长岗位进行工作任务分析从而生成出职位描述清单。当前标准制定的核心功能是有效提升校长的专业素养及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这样的趋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校长专业知识结构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在澳大利亚,各类专业标准层出不穷且名目繁多。正是由于制定专业标准的机构种类的繁多所以导致专业标准缺乏专业高度,只是基于不同机构的立场或意图制定的。
(二)专业标准的开发:如何制定?
澳大利亚专业标准开发涉及多方主体参与,这样做能够全面体现“校长”这一专业的内涵。但带来的挑战是在资格认证和对校长的甄选中如何确保标准的有效性和合法性。由于各参与开发标准的实体机构都持有各自立场,因此如何确保“标准”的合法性、普适性、相关性是关键。独立实体教学及学校领导机构(Teaching Australia)的作用就是在专业标准开发上,协调各校长专业协会及其他对标准开发有兴趣的机构,实现这些机构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在澳大利亚,校长专业标准开发的主要原则有:
w 确保标准开发机构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w 在标准开发机构中,大部分的人员都必须是具有丰富经验的实践者;
w 在标准内容上能够体现“校长”专业内涵的多样性;
w 对标准的界定必须建立在全面、科学的分析之上且备有证明文件;
w 对于各级标准的适用性需要进行大范围的协商讨论且达成观点一致,包括主要的校长的专业协会及其他对此感兴趣的机构团体。
(三)专业标准的内容:如何组织?
专业标准应该涵盖哪些内容?以什么样的维度和依据来排列这些内容?澳大利亚的六州/领地,两区都制定了各自的校长专业标准但组织的逻辑和内容的侧重略有不同。从大体上看,专业标准内容的组织依据或呈现维度有校长特征、活动领域、知识领域、表现水平、能力构成,根据这样的组织逻辑再把相应的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等要素扩充进去。但不是每一个标准内容就按照一种维度进行排列,而是综合性同时涉及多个维度。
四、存在的问题及挑战
(一) 数量上,短缺
澳大利亚正在经历一场中小学校长大规模退休的风潮。二战后“婴儿潮”那一代人已经达到退休年龄,其中就有大部分的中小学校长及教师的中坚力量。如果把六十岁作为退休的平均年龄,那么2011年澳大利亚43%的中学校长,27%的副校长,7%的小学校长助理要退休(MCEETYA, 2006)。
(二) 结构上,分散化
学校领导力结构正在从集中逐步走向分散与共享。这与后工业时代所提倡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有关。组织架构内层级越少效率就越高,这是理想的高绩效学校组织结构。在这样的趋势下,校长的“沟通”、“人际交往”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要与他人协作并引导他人对他人形成持续的影响力。除此之外,教师尤其是中层领导干部也成为领导力培养的对象,因为有越来越多的决策权和职责会分散到他们那里。
(三) 内容上,新挑战
目前在澳大利亚,对校长职责的新挑战是数据上报和问责。前者需要校长会上报学生成绩,会分析测试结果(如PISA和西澳大利亚数学和阅读素养测评,WALNA);后则则意味着校长要接受来自学校委员会依据标准进行问责的压力。
[参考文献]
[1]IMPROVING SCHOOL LEADERSHIP, VOLUME 1: POLICY AND PRACTICE - ISBN 978-92-64-04467-8 - . OECD 2008.
[2]IMPROVING SCHOOL LEADERSHIP, VOLUME 2: CASE STUDIES ON SYSTEM LEADERSHIP . OECD 2008.
[3]Su, Zhixin, David Gamage, and Elliot Mininberg (2003). “Professional Prepa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chool Leaders in Australi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Journal, 4(1): 42-59.
[4]Michelle Anderson, Peter Gronn, Lawrence Ingvarson, Andrew Jackson, Elizabeth Kleinhenz, Phillip McKenzie, Bill Mulford and Nick Thornton (2007). OECD Improving School Leadership Activity,Australia: Country Background Report, ACER.
[5]Leadership Matters-leadership capabilities for Education Queensland principals(2006). Technical paper ,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the Arts, Queensland Government.
[6]Dinham, S. (2005). Principal leadership for outstanding educational outcom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43(4), 338-356.
[7]Gurr, D., Drysdale, L., & Mulford, B. (2005). Successful principal leadership: Australian case studi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43(6), 539-551.
[8]齐艳昌. 澳大利亚中小学校长的选拔[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 2010,(Z5).
[9]曾晶. 关于澳大利亚中小学校长的任用与培训机制的思考[J].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0,(3) .
[10]澳大利亚中小学校长管理和校长培训考察报告(一)[J]. 中小学校长, 2010,(2).
[11]澳大利亚中小学校长管理和校长培训考察报告(二)[J]. 中小学校长, 2010,(3).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Australian School Headmaster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eadership
XU Jin-jie
(Research Center of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200234,China)
干部任职考察报告范文4
一
二
美国是当今世界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据介绍现有人口2.6亿,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仅占2%左右,一个农民一年生产的农产品可满足128个人的生活要求。
(一)农业生产以家庭农场为主,农场规模越来越大。无论是种植业,还是养殖业,都以家庭为单位,实行规模经营,从发展趋势看,规模将会越来越大。全州前几年有5.2万个家庭农场,现在下降到5万个。家庭农场分两种类型,一种为专业性农场,一种为兼业性农场。中等专业性农场一般耕种2000?000亩地。无论专业性农场还是兼业性农场,都以自己耕种为主,农忙时雇请部分临时工,劳动生产率水平很高。
(二)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耕地、播种、施肥、喷药、收刈、脱粒、加工、运输、精选、烘干、贮存、畜牧业上料、挤奶、消除栏圈全部实行机械化。我们参观的一些农场主无不拥有多种机械,这些机械性能良好,用途广泛,有的可以一机多用,如种植机械从整地、播种、施肥、喷药和收刈、脱粒、秸秆粉碎可一次完成。农产品加工,只要一按电钮全部自动完成,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惊人。由于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很高,规模小一些的农场主大都是主营农业,兼营其它。
(三)商业性意识越来越强。农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按市场需求进行,我们访问的农家,大都拥有电脑终端和州立大学农学院及其他信息中心联网,随时掌握市场供求信息,决定自己的生产经营。州立大学和其它信息提供者只负责提供市场信息,帮助农场主分析,利用信息,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由农场主取决市场自主经营。
(四)社会化服务十分发达。各农场与社会的各涉农部门和商业公司都保持着密切联系,农场所需的良种、化肥、农药、机械、饲料等生产资料,农产品的运输、销售、贮存,以及其它需要解决的问题,只需打个电话,有关单位便及时登门服务。
(五)劳动者素质较高。50%左右的农场主是大学毕业生,有的还是硕士甚至博士毕业生,农民的平均学历达到中专以上。
三
农业的发展与农技推广工作是密切相关的,自1914年美国建立农业合作推广体系以来,农业技术的推广一直促进着农业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农业科技的进步,而高素质的农场主又对农业推广工作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密西根州立大学农技推广站和全美一样,对农场主的需求及时变换着推广方法、范围等,以适应社会的需求。通过培训和考察,我们认为美国的农业推广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教师既承担教学任务,又承担科研和推广任务,多数为教学──推广,科研──推广,教学──科研双重任务,或教学──科研──推广三重任务。
2、科研任务来自生产实际,根据推广工作,提出的问题,确定科研项目计划,成果一经确认,即向社会公开,不搞技术垄断。
3、教学、科研人员作推广人员的后盾,负责解决推广工作中的疑难问题。
4、对推广人员采取在职和定期离岗进修的办法,更新知识,取得硕士、博士学位。
5、召开教学、科研、推广人员研讨会,共同探讨解决新问题的途径和办法。
(四)农业推广领域广泛,内容丰富。美国的农业推广是全方位、面向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只要农村、农业和农民需要的,都是农业推广的领域和任务。工作范畴已远远跳出单纯农业技术本身,涉及整个农业和所在农民的种、养业、流通、农村文化、家庭教育、人际关系、协调指导等诸多方面,以满足农民的高层次需求。农业推广人员涉及和实施的项目分三大类:
1、农业技术和自然资源类:涉及农户利用现代化生产技术和企业经营管理经验,有效地从事农业生产,确保农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场利润,开发新的农产品,参予国内外市场竞争,注重食品卫生,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及农民群众的多种需求和心理培训、法律和公共政策的咨询等。
2、“四健”青年俱乐部项目。四健是指健康的心、健康的脑,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手,“四健”是为农村开发农村青年资源而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农村青年提供理论、实践环境,培养他们关心公共事业,实现自我控制,增长知识才干,提高领导、管理能力,试一试、干一干,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五)推广方式灵活,推广手段先进。农业推广单位都拥有电子计算机、卫星联网电话、电视、录放设备等现代化推广工具,推广人员将各种知识信息输入计算机内,农民需要什么信息只要拨个电话或打开计算机终端就可获取有关答案,十分便捷,我们走访的农户中,大部分都和州立大学计算机系统联网,无论是芝加哥的农产品市场价格,还是天气变化情况等,都可做到“秀才不出门,可知天下事”,州立大学除常用的宣传培训设备外,庞大的计算机系统除和各县推广站、农户计算机联网外,还与国内外有关重要部门联网,有关的技术信息可及时交流、传递。州立大学还设有6套电视节目,无线广播电台定期向农民播放农业知识技术和信息,利用卫星远距离教学也在应用中。
美国的农业推广方式,分直接推广、间接推广。直接推广是指推广人员走访到户,面对面帮助农民解决问题;间接推广方法是指借助印刷品、电话、电视、广播、电子邮件等进行推广宣传。目前,运用直接推广方法服务的约占农户数的25%,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大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如小组培训、参观、示范等,必要时还进行个别咨询、个别访问。各种农业推广方法,都体现了民主的,说服教育的原则,排除了任何形式的强迫命令。而且,绝大多数推广项目都是无偿的。
(六)队伍管理严格。在长期实践中,美国的农业推广成了一套严格的管理办法。
l、农业推广人员由州立大学直接管理,州推广专家由学校聘任,基层推广员由大学下属的州推广站聘任,并发工资,地方政府不干预推广工作。
2、基层推广人员由州立大学负责培训,每人每年回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天,以更新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3、根据推广人员的特长,分别参加州推广站的推广项目。推广员带着问题回学校与专家教授共同研究,制定方案,再回去组织实施。
4、对推广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估,如不称职,随时辞退。
四
美国根据本国的国情和农业资源,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对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进步发挥巨大作用,它的一些作法和经验可供我们借鉴。为此,我们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法律、法规。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公益事业,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支持,需要法律预以保护。我国人大常委会经过多年酝酿讨论,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农业推广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这无疑将对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但从推广法颁布两年来的实施情况看,由于法律条文太原则,操作性差,难以落到实处,建议尽快制订《农业技术推广法》实施细则,使法律更加完善,特别是在维护农技推广机构合法权益,国家保障措施等方面要具体、明晰,具有可操作性。
(二)改善农技推广部门的装备,促进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科技和经济信息,显得越来越重要,信息已成为一项重要财富,谁先得到它,谁就可以取得经济上的主动权。美国农业推广部门把信息传递作为向农民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大的农场主也十分注意收集农业科技和市场信息,他们都装备了先进的信息传播设备,建立了完善的信息传递系统。目前,我国农技推广部门普遍装备落后,信息传递慢,渠道单一,适应不了农民发展商品生产的需要。建议国家增加投入,改善农技推广部门的装备,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农业科技广播电视台。我国幅员辽阔,交通不发达,广播电视的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它不受交通便利与否的影响,同时利用广播配以电视,更加形象、生动,适合我国农民文化水平低的实际,是传播农业科学技术的一种好方法,国家应把它作为科技兴农战略的一件大事来落实。二是逐步建立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计算机的发明和普及应用,促进信息事业的发展。世界发达国都把计算机的普及推广和网络化,作为经济建设中的一件大事来抓,建议国家在“九·五”期间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采取与地方联合投资的办法,在每个省确定若干个地、县农技推广部门,开展计算机网络建设的试点,同时,组织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开展计算机软件开发。争取用一、二个五年计划,把全国县级以上农技推广机构都用计算机网络起来。三是增加农业科技读物出版发行,使农民比较容易得到自己需要的资料。
(三)加快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步伐,提高农业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我国农技推广机构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内部分工过细,人员过多,业务素质普遍偏低。可借鉴美国的经验,逐步将推广机构内服务性的专业站(室)向专业公司(肥料公司、药械公司、果品公司等)发展,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逐步向综合性、宏观性方向发展。从重点进行生产技术指导,逐步转向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与评价,农业环境保护等方面发展。二是采取切实措施加快对现有农技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各级政府要增加农业技术培训经费,农业部和人事部门组织制定农技推广机构岗位任职标准,以调动在职科技人员参加学习、培训的积极性。三是继续抓农业内部的“三农”协作。我们认为,“三农”协作重点是省一级,省一级“三农”分属不同的三个系统协作难度大,农业部喊了多年成效不大,建议农业部对几年来“三农”协作情况;进行一次调查,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就“三农”协作的组织形式,协作内容和方式,以及经费开支等做出具体规定,充分调动三家的积极性。
(四)增加农业投入,引导农业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农业发展。农业只有达到一定规模实现集约化经营,才能创造出更好的经济效益。我国目前实行的,无疑是一种好的制度应长期坚持,但是,在乡镇企业发达,劳力向工业大量转移的地方及东北、西北等耕地面积大的地方,可以根据群众意愿,引导农民把土地向农业大户集中,建立家庭农场,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国家应增加投入为这些家庭农场提供一些中长期(10?0年)的贷款,帮助他们购买生产加工方面的机械设备,大幅度提高劳动效率,使之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样板。
(五)改革农村教育。目前我国不少地方的中学教育存在着主要为了升学的偏向,在教育内容、教学方式上与农村需要脱节,根据我国实际,农村学校应以培养新型农民为主要目标,中、小学在教学内容,课程安排及对学校的考学率上都应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管理干部培训考察团人员
团长:梁志杰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处长高级农艺师
翻译:聂闯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副处长高级农艺师
团员:杨庚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高级农艺师
王晓鸿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副站长高级农艺师
刘希文上海市综合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副主任推广研究员
高登祥贵州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站长推广研究员
王银元湖北省农业厅粮油处
处长高级农艺师
姚永久山西省农业技术推广站
高级农艺师
康瑞昌山西省农业技术推广站
站长推广研究员
姚振凡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站长推广研究员
江勤友湖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科长高级农艺师
张贵彬辽宁省锦州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站长高级农艺师
沙世同四川省双流县农技推广中心
副主任农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