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应用语文课程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应用语文课程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应用语文课程总结

大学应用语文课程总结范文1

摘要: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与特征无论对于语文课程的教育还是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来说,都是一件极为重要的占据了内在核心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想提高语文课程教学的实践工作,就一定要从把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与特征开始学习。本文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出发,对于存在于当今学术界的一些概念上的问题进行了尝试,并且得出了一定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的特征进行研究,分e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从业人员的语文教学工作提供具体可行的实践参考。

关键词:语文课程;教学论;性质;特征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3-0165-02

一、引言

语文课程的学习一直都是中国教育的重中之重,语文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一门说话的艺术,而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学会历史、人文知识,因此语文课程的教学工作是一门意义重大的教学活动。但是在具体的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会因为有很多教学工作者对于语文课程教学存在一定的误解或者是认识不足的现象,导致了他们在教学中会陷入困境。因此,准确把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和特点是极为重要的。

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

在学术界,现在有关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性质特征,目前并没有得到一致的认可,是一种理论学科?还是一种应用学科?还是一种较为综合性的学科?既有应用性,又有理论性。这一直都是很多专家一直在探讨的问题。陈玉秋先生在他主编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一书中,提出了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是一门应用理论学科。在他的观点中,语文课程的教学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如何去使用语文这门学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这样的观点主要是来源于两个方面。首先第一个方面,语文是一种来源于生活的实践活动,每个人在实际的生活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都是要依靠语文知识来解决的。针对这个观点,西北师范大学靳健教授所指出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中文专业同课程和教学论专业之间不断互相补充而促成的一种新的专业,是一种较为独立的现代性学科。是以语文教育的事实和过程为依据,以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和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与专业发展的变化为主要研究对象,发现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提升语文教学的理论价值,建构和完善适合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语文课程标准,建构和完善适合于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教研机制,建构和完善能够促进学校特色文化发展的课程领导制度的一门应用理论学科。这是目前在学术界本大多数人肯定的一种观点,对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做出了较为全面和深刻的解释。

三、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特征

根据前文所指出的,如果按照现在学术界大多数人的认可和支持程度上来看的话,靳健教授所说的就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特征应该可以被分成两个方面。

(一)理论

1.理论指导。在现代教学理念中,教学中的核心主体是学生,其主要目的是在于通过语文教学中知识和理念上的传达,给学生树立一种正确的观念的引导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2.主要学习内容。语文课程的学习主要包括文学、语言学以及文艺学、哲学、美学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因此从教学内容的延伸上来说,课程的内容和编排的方式也应该是各种各样的,不可能是一本教材中出现的内容都是差不多的,应该在教材内容的设置上体现出百花齐放的特征。

3.多向维度学习。在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并不是一直都是用一种思维去进行思考的,其中至少包含了三个不同的思维层次:首先是理解思维,也就是在接受语文教学的时候能够调动自己的感官和思维去进行知识的理解,这是其一。第二是认识思维,认识思维值得就是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用自己的思维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要能够让学会体会到在了解一个信息之后,如何进行下一个层次的思考。第三个思维过程就是反思,也就是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进行一个自我评估,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其他的能力。

4.改变学习氛围。学习氛围的好坏直接对语文课程教学的效果的好坏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的营造一个合作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充分利用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引导学习,并且给予一定的指导,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

5.建立评价机制。评价机制的建立,不仅能让教师和学生对于自己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而且还能够有一定的激励的作用,通过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双方面协同展开的方式,可以让语文课程的教学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实践

语文教学中和其他学科有着一个重要的不同,就是语文教学讲究的是在现实情境中的知识运用,这就使得语文教学能够脱离一种完全学术性的范畴,从而对于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理解思维、认识思维以及反思思维起到很大的改善和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够对于教师和学生的社会实践起到很多的助推作用。

1.关注实践活动。语文教学来源于实践,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实践中,即使是有关于语文教学的理论性的知识的总结,最后也还是会因为被阅读、被传播,最后回归到社会现实中,成为一种实践性的活动。因此,在语文课程中,语文知识的教学除了一般理论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之外,还存在很多需要将学生和教师放置在现实生活情境和实践活动中去的一种教学方式。因此针对语文教学的这个特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更加注重如何去建构学生以及教师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的运用等能力。

2.联系实践现实。前文说到,在语文教学中存在很大的一个部分就是关注实践活动,但是在现实中,在很多不同的情境下,对于语文知识的选择和利用都是不同的,有一些地方甚至有一些禁忌是不允许使用某些语言的,因此在针对这一点上,在语文课程的实践中,还需要注意到在不同的情景中,联系语文语言上的修饰等,做出符合社会际所需要的动作,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语文教学还要联系实践中的各个不同的现实情境,以此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共同发展。

四、总结

准确把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与特征,不仅能够对于教师的具体的教学工作的展开具有引导性,而且还能够对于学生如何更好更快地接受语文学科知识是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的。另外,语文课程是一门集合了理论知识和实践要求的多方面的综合性的学科,能够从很多方面、从很多角度上对学生和教师进行启发,总而言之,充分认识这门相对来说较为独立和现代的学科,无论对于理论的进步,还是对于实践的发展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学科教育学的概念、使命和发展[J].课程.教材.教法,1997,19(05):124-125.

[2]靳健.后现代文化视界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23(12):211-213.

[3]陈玉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16):171-172.

[4]周庆元,曹明海,潘新和,刘淼,李节.理论建构、治学之道与实践发展――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导笔谈(上)[J].语文建设,2009,18(02):212-213.

大学应用语文课程总结范文2

关键词:高职教育; 多元智能; 语文; 计算机; 教学融合

身处21世纪,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引起教育界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紧随信息化步伐,在不同学科的教学改革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一个多元化、网络化的校园教学平台愈加清晰地出现在高职教育的视域中。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利用信息技术搭建高职语文的教学模式成为崭新的课题,笔者做了相关探索,构建高职语文教学与计算机基础教学双向整合的教学模式。

一  高等职业教育中语文课程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大量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这既是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的总体目标,也是基本要求,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教学等都要以此为指导。

语文在高职教育体系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应强调培养学生在职业环境中运用语文的能力,即工作能力或辅助工作能力的培养教育。高职语文应当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进行实践教学方面的探索。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文能力基础上,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进行专项综合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语文能力,通过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高职计算机基础是各个专业学生都要学习的一门必修课,其教学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职业岗位需要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因此,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与考试形式等方面,都要充分体现以学生应用为主的教学理念,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机技术的实操能力和综合文化素质。

二  高职语文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融合的理论基础——多元智能理论

高职语文与计算机基础课程都是各个专业的必修基础课,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在信息化社会应用计算机的素质,是文化教育、基础教育。无论是语文还是计算机基础的学习,都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多重思维训练的过程,涉及多种智能的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他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多元化的智能:语言文字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存在智能等。他认为每个人虽然拥有多种智能,但各种智能的发展程度和组合情况各不相同,且个体之间、个体内部的智能也存在差异;人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发展和加强其智能;各种智能之间绝非各自独立,而是相互作用,通过组合发挥作用。多元智能理论对于高职语文教学的改革,即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融合有许多有益的启示。

      1、学生通过语言的学习,获得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语文课程与学生的语言文字智能息息相关。祖国的语言文字伴随每个人终身,语文的学习是开展其他学科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借助语言这一工具进行思维训练,表达思想,语文的基础作用毋庸置疑。

      2、学生某一智能的发展需要其他智能的协同,教师应当使用多样化的手段,设计学科之间的知识与能力的迁移,从而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协同发展。语文教师可以结合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以语言文字智能为基准,进行计算机操作技能的迁移,以带动其他智能的发展。

      3、语文课程通过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融合,多方面协调学生的智能发展,更重要的是要在这一过程中以深刻的思想、精彩的内容和丰富的情感,使学生陶冶情操,体验和感悟生命的价值。因此,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不容忽视。

三  高职语文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融合的设计思想

在信息化的环境中,任何一个学科不可能单打独斗,都会与相关学科产生或多或少的联系,这正说明人的多元智能并不是孤立发展的,需要与其他智能相互结合发挥作用,以强势智能带动弱势智能的发展。在高职语文教学中,以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为主训练语言文字智能,通过综合活动的设计,借助计算机技术为多元智能的训练拓展空间。

在进行语文教学设计时,以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核心,嵌入计算机基础课程对学生的计算机技术的要求,使学生在进行语文课程理解感悟的同时将计算机基础的技术应用进来,以文学欣赏、应用文写作为主,应用计算机技术为辅,从而更有效、更牢固的掌握计算机基础的知识,如office办公软件的操作。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明确一个人只有专业技能是不够的,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人文素养,才能将专业技能应用到更有用、更广阔的地方;运用自己的计算机能力将语文学习的成果沉淀稳固下来,使之内化为自己的内涵修养。在这样一个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学生既获得了语文的审美教育,也增强了计算机实际操作的训练;学生不仅要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学生不仅知识广博,有技术专长,而且还要情趣高雅,从而进行多元智能的协调发展。

四  教学示例

教学内容:个人简历

教学目标:学生理解、掌握个人简历的结构和写法;学生能够利用WORD文档的文字编辑功能制作电子版个人简历。

教学条件及设施:多媒体教学软件;机房等

学情分析: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备一定的应用文写作的常识,在学习求职信、调查报告等应用文的基础上,能够阅读理解“个人简历”的相关内容,能够借助范文设计个人简历框架。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但动手操作技能存在较大的差异。

设计思想:在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上,使学生的语言表达内容和能力通过计算机的实际应用展现出来,引导学生使用Office办公套件完成一般文案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对自己的成长历程有一个反思,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确定今后的努力方向,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计算机操作水平等综合文化素质。

智能目标:

语言文字智能:学会使用简历中的关键词语,如个人简介、教育经历、求职意向等;撰写个人简历的具体内容;运用口头语言向同学解说自己的简历。

数理逻辑智能:能够正确地组织自己的信息,形成个人简历的基本框架,突出重点内容。

视觉空间智能:利用教学软件为 学生讲解简历的格式与写法;演示简历制作中文字编辑的技巧。学生在电脑上制作电子版个人简历时,训练眼手协调能力,增强文档的视觉美观度,以显示自己制作的独到之处。

身体运动智能:学生当众讲解简历时的体态语言。

人际交往智能:能够与老师、本小组同学共同合作讨论。

自我认知智能:对自己的成长历程进行反思,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教学过程摘要:

1 教师在学生应用文写作的学习基础上,向学生简要讲解个人简历的相关理论知识,重点讲解个人简历的结构和写法,学生能够结合范文分析简历的各个组成要素,教师要指导学生举一反三,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简历主要内容和结构的设计。

2 教师根据学生的综合情况,以自愿结合为原则,促使学生结成学习小组。每个同学根据教师的讲解,先各自在电脑中运用WORD文档编辑个人简历,要体现简历的格式特点,运用简洁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实际情况,要符合求职面试的语境。

3 小组内部交流简历作品,提出修改意见,每组推选出一份优秀简历进行

展览。教师组织学生代表当众讲解自己的简历,小组之间交流写作经验,要体现写作的思路。介绍WORD文档编辑的技巧,如能使用Word工具栏或菜单命令正确设置段落左、右缩进及首行格式;能使用Word工具栏或菜单命令正确设置行及段落(前、后)间距等。注意表情、肢体语言的合理运用。

4 教师评价学生的简历和讲解,并视具体情况补充学生没有涉及的东西;点拨学生正确认知自身的成长历程,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总结简历制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结构、语言表达、文字编辑技巧等;

5 学生根据同学和教师的示范、总结,在电脑上修改完善自己的简历,然后提交作业。

6 教师批阅评价学生的简历作业,及时反馈给学生。

7 拓展活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小组同学进行面试的情景训练,将求职信、简历等求职文案运用到虚拟的语言情境中,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明确求职面试的相关要求。

教学小结:

在进行语文教学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的操作技巧。教学过程始终以语文的写作能力为主,WORD文档的编辑能力为辅,前者是后者的内容、对象,后者是前者得以有效呈现的平台。在以语言文字智能为主的多元智能的训练中,达到语文教学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融合。

五  结语

高职语文教学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融合更多的是在实践环节中的探索,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体现两者的融合在一种文化层面上意味着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问题。笔者认为,只有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基础教学融入语文课程,多渠道、多空间培养学生的智能学习方式,既能有效地实现语文课程目标,又能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养即信息素养,从而达到双赢的目标,提升学生对生命质量的体验。通过融合,在达成语文课程目标的同时使学生将计算机技术作为一种文化素养积淀下来;通过融合,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自然行为,内化为学生的情感、态度、生命体验的一部分,成为信息社会开展学习活动的自然表现。

因此,在语文教学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融合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有意识、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自觉利用当下的信息资源主动获取知识,主动开展智能学习,促进自身信息素养的文化内化。这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既要对本学科有厚重的感悟,又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并要以较高的信息技术水平实现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整合,同时也要注意自身信息素养的文化内化。

参考文献:

      [1]蒋丽清,薛辉.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以文化变革为视角[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

      [2]坎贝尔.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

大学应用语文课程总结范文3

(一)客观分析,正视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1.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计划如何规划。目前有很多学校未将大学语文等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纳入学校的整体规划,即便有些学校开设了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等课程,但是由于高职院校更注重专业建设,忽视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共生共荣的重要性,从而导致了大学语文仍然不受重视。

2.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如何确定。在当前的职业院校中,有的学校把对文学经典的学习退化或简化成“文以载道”的工具,把职业人文素养教育等同于“两课”的政治思想教育,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可以教学生应如何做人,如何“成人”,注重的是人的自身发展、人的自我完善的教学目标,这是一个值得高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师深入思考、研究和实践的问题。

3.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模式如何选择。随着网络的普及,学生、学习、教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是技术的大变革,更有人的思想和理念的变革,教师必须主动适应这种变化,探索一条适合自己也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

4.大学语文课程如何与专业相结合。大学语文等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与专业结合并不是一件易事,如何使人文素质教育改革朝着整体化、科学化、系统化的方向努力,重点培养各专业学生的通用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各专业就业服务,各高职院校在教学实践中可谓艰难。从以上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分析,高职教育从某种程度上出现了泛技能化、功利化,职业教育常常被作为单纯的职业技能教育,一味强调技巧、技能和技艺,学生在这种教育导向中产生了功利思想,对人文教育毫无兴趣。这就给我们的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需要教师明确课程功能定位,探索出一条适合高职教育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之路。

(二)更新教学理念,明确课程功能定位人文教育应是大学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更应注重人文教育和知识的深度与厚度。因而,从目前的高职教育现状分析,应该明确高职语文是一门处于特殊地位的学科,其功能是介于高中语文“工具性”和本科大学语文“人文性”之间,具有“工具性(即应用能力)和人文性(即人文素质)”的双重功能。在明确大学语文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应更新大学语文的教学设计理念。在实践教学中,高职大学语文应以人文性、实用性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本,融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开放性于一体,重语文能力培养,重职业素质引导,重人文精神建树,采用“大语文”的观念,将文、史、哲、艺等知识结合起来,强化思维能力培养,突出理性思辨的实用性价值,实现文本内容内化为学生情操,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能力的教学目标。

二、探索特色教学模式,找准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方向

高职语文不仅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辅助工具,还应为接受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它既有别于高中语文,又不同于普通高校的大学语文。因此,高职语文需要与高中教学恰当接轨,探索科学、实用、合理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实践,总体可以归纳为要切实抓好“一个观念、两个注重、三个重点、四个运用”的教学模式。

(一)建立人文陶冶的大学语文教学观人们对大学语文的认识,只是从加强学生应用、实用等方面加强语文课程建设。若要改变这种现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语文教师认真研究高职语文课程、高职学生的特殊性,结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把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放在首位,从而,建立一种以人性、人生、人格、人道为本位的能力教育观。

(二)注重人文课程建设,完善双轮驱动的课程体系

1.注重课程教学与专业建设的紧密结合,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人文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并不是一件易事,各高职院校在教学实践中可谓艰难。但我们可以借鉴其他高职院校的先进经验,针对各专业及学生的特点,探索出一条“内涵式”与“外延式”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内涵式”重点培养各专业学生的基本修养和通用能力;“外延式”重点培养各专业需要的职业人文素养。在改革过程中,需要各专业课教师的共同配合,让学生具有“大语文”的观念,从而促使人文教育改革朝着整体化、科学化、系统化的方向前进。

2.注重课程内容的合理安排,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高职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知识的认知力、理解力、消化力明显薄弱一些,学习习惯和语文基础都有不小差距,所以如何把握好兴趣、知识、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课程的深浅度、难易度是设置教学任务时必须注意的方面。在实际授课中,既要重视人文基础知识的熏陶和培养,同时更要重视职业通用能力的提高,努力建立一整套以职业人文修养和职业通用能力为核心的双轮驱动的课程体系。

(三)找准教学突破口,抓住三个重点由于高职语文是各专业开设的基础学科,教材可以通用,但各专业培养方向不一样,所以,在实施教学前,应针对不同的专业,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准教学突破口,抓住重点,吸引住学生。

1.使用教材是重点——灵活使用教材,按专业实行分类教学

2.设计课型是重点——巧妙设计各类课型,按能力灵活安排授课环节

3.布置预习是重点——创新预习模式,按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四)创新授课形式,探索教学方法,强化四项运用大学语文课程本身有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因而,在教法上要求精、求变、求新,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有效教学。

1.运用“空间式”网络平台,拓展学生的人文知识。可以借鉴其他高职院校的成功经验,利用“世界大学城”网络平台,教师创设个人空间进行创新教学,打破常规的“互动式”教学方式,致力于创建一个“空间无限,资源无限,学习无限,创新无限”新理念的教学网络平台,使师生之间的交流随时随地地开展,增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加强自主学习意识。

2.运用“情境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以形象生动的语言,以声情并茂、寓教于乐的课件,以大众的、通俗的、趣味性的解读方式,在情境教学中以“真、善、美”打动学生,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受到审美感染。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作品,探得个中滋味,并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读出新意,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增强了授课效果。

3.运用“探索式”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对人文知识的需求,采取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情境模拟法、角色扮演法、课堂观摩法、启发引导法等,开展口语考核、演讲、情景剧表演、作家作品讲品会、文学社、课件展示等活动,加强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明白清晰地阐明自己的见解、主张,重视和强化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学生的思维不受原有知识、经验、态度、评价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逆向思维。

4.运用“多元化”考核方式,提升学生的人文水平。为全面检测学生学习效果,高职语文应围绕职业教育能力的要求来设定考试目的及内容,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和手段。从学生将来就业的实际需要出发,区分不同专业,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采取过程实践能力考核和期末理论考核相结合的形式,突出多样性、针对性、生动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检测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达到使每个学生都有进步的目标。

三、总结

大学应用语文课程总结范文4

1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

传统的大学语文课教学内容包括文学作品欣赏和应用文体写作两部分.新时期的大学语文既是在校大学生加强人文修养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培养大学生语文技能的有效手段.因此,大学语文课程的内容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

1.1普通话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的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现代汉语的七大方言与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人们在交流过程中,要达到认识上的共识就必须学会说讲普通话.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和信息传递,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生存能力和社会能力.面对新时代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人际交往、自我表现的关键.普通话是交际语言的基础,运用普通话与人交流,会使交流对象听得明白,听得清楚.

1.2实用口语表达

在交际过程中不仅表达要清楚、准确,而且还要使交际的语言愉悦共赏.在校大学生应该在掌握普通话的基础上,通过朗读、演讲等口语形式学会运用口语表达技巧,提升口语表达能力,也就是在口语交际过程中,做到有停有连、有升有降、有重有轻、有快有慢,使语言具有节奏感和音乐美.日常生活中的交际是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有不同的交流目的、交流对象和交流语体.在各种交际语境中应学会充分运用语言技巧,做到被人接纳、受人欢迎、轻松自如、游刃有余,最终实现交际的目的.

1.3汉字书写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世界生命力最强、一直沿用至今的文字.汉字经历3000多年的历史演变,成为我们今天使用的法定文字,汉字本身不仅包含丰富的文化,以汉字为载体形成了书法、篆刻、回文诗等文学艺术形式.汉字是我们交流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媒介.但是由于网络信息的发达,人们在敲打键盘的同时,却忽视了汉字的掌握和使用,出现误解字意、提笔忘字、错字连篇、潦草难认等现象.大学语文课要强化大学生的汉字书写,提升大学生正确书写汉字的意识和规范水平,使书写的汉字规范、美观、流畅.

1.4常用文体写作

具有良好的口才,必须要有“心才”,“心才”就是写作能力.写作不仅能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任何科学的发明与创造,都必须借助于语言来记录、推广和应用,达到知识上的共享.在这个信息媒介发达的时代,小到一封电子邮件,大到一次会议演讲;小到平日的书信往来,大到公司企业的公文写作,都需要用语准确、表达流畅、条理清晰的写作能力.常见应用文写作一直是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内容之一,依据不同文体的讲授和练习,来培养大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1.5文学欣赏

在信息交流更替频率越来越快的今天,读书竟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然而,真正好的营养、优秀的文化必须要深入到经典文本的阅读中才能获得,而不是来自于唾手可得的快消文本.学生通过对经典作品的阅读和赏析,能够形成健康的审美心态、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在阅读中观察生活、体验人生、感悟生命、提升境界.文学欣赏是历来大学语文课的重要内容,注重教授文学经典作品的鉴赏方法和批评方法.通过对古今中外的文学、文章的解读,使大学生感受到文字之美、文章之美、文学之美、文化之美,培养大学生的鉴赏能力.转型的本科院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大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因此,需要对传统的大学语文内容进行改革和创新,在保留原有的教学内容基础上,应增设大学生语文技能的培养.

2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一切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这也是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核心原则.大学语文秉承为社会输送具有人文素养高的技能性人才,更好地完成大学语文的教学任务,达到大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应依据大学语文繁杂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既要讲授理论,又要进行学生能力的训练,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做到理论讲授和实践训练相结合.

2.1教学方法多样化

针对大学语文的五个方面的教学内容,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2.1.1制作教学课件

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改善教学手段,开发制作大学语文CAI课件.教学以课件为载体,教师讲授与学生训练相结合,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无论是普通话、口语表达的讲解,还是汉字、常用文体写作的讲授,以及古今中外名篇的欣赏,课件的制作都应具备实用性、观赏性、互动性和可操作性.

2.1.2利用网络整合相关资源

将有关大学语文教学资源传到网上,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地去学习.也可以利用与大学语文内容相关的网络视听资源、文字资源,有效地扩大大学语文的教学容量,体现大学语文既有看、有听、有读的立体性,又有思、有赏、有得的教育性,拓展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2.1.3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大学语文课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所以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是实践教学,也就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技能练习.学习语言文字的最终目的是应用,这就需要教师结合理论知识制定课上课下的训练内容.比如进行作品情景模拟,加深学生对文本的认识,让他们切身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再如举行课堂辩论或演讲,有助于学生感受学以致用的快乐.

2.2训练方法系统化

一种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不是一朝一夕来完成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大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不例外,不仅需要有持之以恒的训练态度、锲而不舍的训练精神,更需要科学的、有效的、系统的训练方法.

2.2.1建立科学的训练体系

大学语文每一项内容看上去是单一的,其实五个方面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托的.普通话是口语表达的基础,汉字是写作的基础;口语表达是有声语言的运用,写作是文字语的运用,文字语和声音语相辅相成;文学作品是口语表达、写作学习和借鉴的范本.在训练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把五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当然这种综合性的训练方式还需要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去摸索和总结,所以需制定科学的、系统的、有效的训练体系,使训练内容节节相连、环环相扣,学生的能力循序渐进、步步提升.

2.2.2建立个性的培养方案

大学新生的地域性和语文基础的差异性,决定大学生不同的语言运用能力,也决定大学语文的讲授技巧和训练方法.大学语文的第一节课应以笔试和口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查,了解学生的普通话、口语表达、汉字书写、写作的水平.依据学生语文基础的不同性和训练过程的差异性,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采取针对性的训练措施和方法,使每位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2.2.3建立系统的训练模式

在课堂上大学语文教师根据学生语文能力的调查结果,具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讲述和实践指导.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课下训练情况,并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有关语文技能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知识、运用知识、提升技能.以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为载体建立“学生主体性”的训练模式.以学院、社团、班级为载体建立“学生个体性”的训练模式.

2.2.4建立可行的监控体系

课外的训练方法多样化,虽然能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有所提高,但是却缺乏质量标准和监控体系.因此,应建立科学的质量监控体系,以起到监督和促进作用.可以以学院为单位、以学生为主体、以参与为手段,建立规范的非行政督导系统,对训练过程、结果进行检查、考核,了解学生的训练情况.

2.2.5构建多元的评价体系

不仅要监督学生的训练情况,还要检测学生的训练成绩,对学生的训练结果以阶段性、学期末为时间节点进行评定,给予鼓励.在评价主体上以学生在口语活动过程中获得的体验、方法和技能的运用情况列入评价领域,并通过口试对学生的方法运用和能力提升进行评估,建立一个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应侧重于学生的能力培养.

3考试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考试是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提升的阶段性检测.大学语文的考试打破传统的单一笔试,采取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的方法,既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也重视理论知识的运用和技能的提升.

3.1建立科学的考试机制

改革后大学语文内容的丰富性,决定大学语文考试的复杂性,不仅有口试和笔试两种考试形式,而且涉及的考试内容是繁杂的.大学语文有理论、有实践,既要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要检测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所以怎样的考试方式来考查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极为重要.大学语文要打破传统的、单一的、以知识记忆为主的理论考试,既要测试学生的理论水平,也要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所以应建立全面的、灵活的、科学的考试机制.

3.2制定具体的考核方法

大学语文既要有标准化的笔试试卷,又要有多样化的口试形式,所以考试的内容要灵活多样.制定考试的实施细则,使笔试和口试具有丰富性和实用性.

3.2.1制定笔试实施细则

笔试为期末考试的一部分.理论的多样性也决定笔试内容的丰富性,同时也要做到生动性,就是考试内容的生动,能调动学生的思考,并能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笔试的内容主要包括汉字书写(包括卷面文字)、常用文体写作和文学作品欣赏(以中国古代作品为主),以百分分配比例为30%、40%、30%.

3.2.2制定口试实施细则

大学语文的口试分普通话和口语表达两部分.普通话口试和口语表达中的朗读考试在教学过程中考核,口语表达中的演讲或教学口语在期末考试中进行(非师专业演讲,师范专业讲课).以百分分配比例为普通话30%、朗读30%、演讲或教学口语40%.笔试和口试以百分制分配为60%和40%,目的是考核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依据制定的考试细则,建立丰富多彩的、行之有效的试题库.做到考试内容既能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能对学生很好地运用语言起到督促、鼓励的作用.为适应本科院校转型的需要,大学语文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时数、考核方式等,既要提高大学生的文学修养,也要体现未来职业的需求,加强大学生语文基本技能的培养,使文学素养和语文技能并重,体现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作者:冯常荣 王如辰 单位:白城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洪.在改革中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2]王丽芳.院校转型背景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刊),2015(9).

[3]王春凤.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研究[J].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1(3).

大学应用语文课程总结范文5

关键词: 语文趣例 高中语文教学 情感体验

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教学对情感的表达。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进行的阅读、写作都是最好的体验情感的过程,其中语文趣例在高中语文课堂情感体验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我们要不断优化教学结构,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体验情感的氛围,促使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快速发展,实现教学目标。老师要以快乐为主旨,指导教学工作的开展,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生动形象的例子;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感知知识获得的过程;以情感体验为指导建立语文课堂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艺术的熏陶魅力。

一、语文趣例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1.语文趣例的应用可以烘托出课堂情感的教学气氛,优化课程设置。老师在应用语文趣例进行课程讲解时可以为学生营造相应的感情氛围。例如在讲解关汉卿的《窦娥冤》时,可以介绍相应的作品背景,使学生感受到当时社会的氛围,这样再进行课程讲解,就会使学生自觉地融入作品中,使学生更好地体验语文情感,进一步强化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

2.语文趣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获得的渠道,促进学生的情感升华。高中语文课堂情感体验是建立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知上,实现情感的表达目标。合理运用语文趣例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感知基础知识,提高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有效进行情感交流,实现彼此沟通顺畅,促使自身情感的升华。

3.学生对语文趣例进行理解时可以更好地联系到生活实际,提升自身的情感感受。通过高中语文课堂开展语文趣例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生活,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学生对生活的感受能更好地提高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更好地进行情感表达。

4.语文趣例可以更好地实现高中语文课堂情感的体验。高中语文教学体系的建立可以更好地实现高中语文课堂情感体验,语文课堂情感体验包含许多方面的内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语文趣例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更好地发挥语文趣例应用的实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5.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对语文趣例进行实际的应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导入,使学生迅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情感,培养乐观的心理素质。语文趣例已经成为课堂导入的重要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可以更好地集中注意力。语文趣例的应用有很多手段,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对课文的内容进行细致分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可以采用先进的教学工具,讲解课程内容。

二、情景教学中对于语文趣例的应用

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语文趣例教学,有效进行语文课堂导入,将学生引领到教学情景中。情景教学可以将学生引入语文情感体验中,这是情景教学过程中运用最广泛的教学方式。学生积极的情感可以通过情景激发出来,在感性的基础上领略文章的内涵。否则学生会产生厌倦情绪,消极地对待学习,这对教学及学生的成长都产生不良的影响。在进行语文情景教学时,要注重对情景的设置中适当地应用语文趣例。

三、写作教学中对语文趣例的应用

1.语文写作过程是对学生综合知识的总结,是实践的重要过程,同时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应用语文趣例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语文趣例的应用可以使写作教学取得实质性的发展。例如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明确写作是一种书面形式的表达,学生在词汇的运用上会出现一些相应的错误,老师通过语文趣例的应用纠正学生写作方面的问题,使学生在趣味中增强高效写作能力。

2.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语文课堂情感体验教学已经成为指导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思想,关系到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语文趣例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影响高中语文课堂情感体验的效果。正确地运用语文趣例可以活跃语文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主动进行学习的兴趣。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多种方式实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趣例应用,不断优化教学架构,更新教学形式,使高中语文课堂充满生机活力。

四、结语

我们要深入细致地研究语文趣例教学,正确对待语文趣例带来的功效,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取得成功。不断发展教育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例子需要进行教学改革,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更新教学方法,积极引进先进的教学经验,不断地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彬福主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分析与实施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0.

大学应用语文课程总结范文6

内容安排次序的调整(如第三部分实施建议,新课标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提前);具体内容的归并(如第三学段阅读要求由原来的11条整合为8条);内容要求的细化(如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的“评价建议”,分学段对语文教学各个学习领域的评价要求进行了具体阐述);篇幅明显增加(由实验稿的29页增加为80页)。此外,“附录”中优秀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略有调整,整体数量增加了16篇(段);“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增加了《革命烈士诗抄》《红岩》等体现革命传统的书目;增加了两个字表:《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教育部“国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召集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温儒敏教授在一次讲话中指出,这次修订课程标准,是针对长期以来语文教育方面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总结这十多年来课改的经验,同时按照国家教育规划的总体要求,面向未来,提出语文课程的基本标准。主要立足于“为学生打好3个基础:那就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好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形成健康的个性与人格打好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综观新课标,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重视:

一、课程性质明确定位——“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长期以来,由于没有对“语文课程性质”这一原点、核心概念的科学、明晰、统一的阐释,衍生出一系列自说自话式的、无谓的争论,使语文课程的研究和实践陷入了误区和混乱。现在,理论研究者普遍倾向于认同将“言语性”作为语文课程、语文教学最核心、最本质的属性。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言语习得”,因为语文课程、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包括言语理解和言语表达两个方面)。新课标以现代语言学的理论为指导,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并重申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性质的共性是“综合性、实践性”;独特个性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课程定位突出了语文课程的独当之任。正如有的研究者指出的那样,语文课程,其本质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实践性”的课程,涉及的目标非常广泛,是“综合性”的课程。语文教学的目标指向是语言文字运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在此过程中,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这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言文字运用”仅在前言中就出现了4次。新课标从“语言文字运用”的领域、规范、能力等角度进行了全面论述,而且将重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的思想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这是实验稿中所没有的。这些论述,表明了语文课程应主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更加贴近了语文的本质,学科特点更加凸显,课程目标更加具体和明晰。这对于切实纠正语文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非语文、泛语文的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内容价值取向——继承和发扬“两个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

学科的课程标准体现的是国家意志,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权威性。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课程特性决定了其在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在人文内涵和价值取向方面表现得尤其突出。在中华民族走向民族复兴的历史大背景下,面临国内、国际复杂多变的政治形势和利益格局,面对当今社会存在的信仰真空、道德滑坡、文化低俗、追求享乐、利欲熏心等问题,语文作为文化载体,语文学科作为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该承担哪些任务呢?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培养学生成为21世纪素质优良的中国人,是各个学科共同担负的责任。但语文学科起着独特的、别的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因为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地质层,积淀了中华文化的精粹。”实验稿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要求比较笼统;新课标则将其具体化为“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用优良传统、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等将语文课程中蕴涵的人文内涵具体化、明晰化。除此之外,新课标在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等部分都对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和强化主流价值取向引领方面有所体现。

需要引起我们特别注意的是,在贯彻新课标时,要正确处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究其实可以理解为始终伴随语文课程的“文与道”的关系)。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人文内涵,必须始终与语文目标融合、渗透,绝不能重新陷入两极震荡的思维模式,为了强化“道”,而脱离“文”,“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着重号为笔者所加)”,否则只能是“文”“道”俱伤。

三、凸显语文课程的实践性——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是多读、多写、多积累

在前言部分,新课标将原来的“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改为“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并在课程设计思路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

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课程,究竟有哪些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呢?当历经十年课改的种种探索之后,人们静心思考这一问题时忽然发现,原来这是一个似乎早已有明确答案、本应不成问题的问题。语文教学必须以语言文字为核心,必须以语文学习活动为主要形式,必须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为根本目的。具体言之,阅读教学,必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获得知识和语言的积累;作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在作文中学会作文,在作文中学会观察、思考、表达。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实践性”作进一步强调,并提出“多读多写,日积月累”“体会、把握”等具体方法,这恰恰体现了对母语教育特点的正确、科学的把握。

此外,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这是针对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以教师的讲解取代学生的感悟、以统一的解读取代多元的思考以及集体讨论多、个人阅读少的现象,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新课标还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正如温儒敏教授所说:阅读教学,甚至整个语文教学,都要高度注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阅读教学,包括课外阅读,重在养成阅读的兴趣与习惯,发掘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这是可以让学生终生受益的。

新课标提出:“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同时,首次明确界定了“有感情地朗读”。笔者认为阅读教学中“有感情地朗读”最主要的目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突出了“自然”的朗读要求,非常具有针对性。

四、高度重视识字写字——识字减数量、写字提质量

随着电脑的广泛应用,人们日常大量使用键盘输入文字,使人们对汉字的读写和识记长期处在模糊化和替代化的状态中,而且,由于一些人只狭隘地单纯从实用的角度认识汉字书写,认为键盘输入已经可以代替写字,久而久之,不但“提笔忘字”日益普遍,错别字随处可见、全社会汉字书写水平每况愈下也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就语文教学而言,有的教师认为指导学生写字是软任务,不但每周上一节写字课形同虚设,就是识字课中的写字指导环节也常常是指导多、练写少,学生真正写字的时间少得可怜!有的教师教学中习惯用播放课件指导写字,即使有教师板书范写,其书写水平也难如人意。

其实,早在1990年,国家教委办公厅就下发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写字教学通知》,此后,1998年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写字教学指导纲要(试用)》、200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2年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意见》,直至2011年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等文件中,都对加强、改进写字、书法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由于思想认识、师资培养、教材编写、教学研究、考核评价、社会氛围等种种原因,学生的写字水平一直没有得到大面积的提高,整体书写水平堪忧。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识字、写字的过程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为了有效地进行书面交流的需要而掌握字形的过程,同时也是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理解的过程。写字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审美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更何况“与其他任何一种文字的书写相比较,汉字的书写无疑是具有最多的讲究,因而也是最须花费心智的一种活动。与此相应,在世界各民族文字之林中,唯有汉字的书写才能形成人类最伟大的艺术门类之一 ——书法。”

基于这样的认识,在第一学段,新课标已将原来的“认识常用汉字1 600 ~ 1 800个,其中800 ~ 1 000个会写”改为“认识常用汉字1 600个,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将第二学段的“2 000个左右会写”减少为“1 600个左右会写”。减少了写字数量,适当减轻了学生的识写负担,体现了多识少写的思想。这样,不但符合低中年级孩子生理发育的特点,同时也便于提高写字教学的质量。第三学段的硬笔字还增加了“力求美观”的要求。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强调识字写字“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新课标还提出:“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本标准还附有“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要求先写“字表中的300个字”。可见,新课标将识字写字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五、增强教学评价的层次性——分学段设定明晰的教学评价要求

对照实验稿,新课标“评价建议”条理更加清晰,提出教学评价应着眼于“学”和“教”两个方面,语文课程评价的关键词可以概括为:功能——多重;方式——多种;主体——多元和互动;特点——整体性和综合性。具体从4个方面进行阐述:1.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既承认语文评价的多种功能,又指出要突出其中的“诊断、反馈和激励的功能”);2.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功能各异,应加强形成性评价,关注日常评价,多用正面评价,评价设计突出可行、有效);3.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重视评价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4.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具体体现在5个学习领域和三维目标方面)。

新课标对识字写字、阅读、作文、口语交际等的评价要求更加具体,层次清晰,具有较强的区分性和操作性。详见下表:

除了以上这些内容,新课标还有以下方面值得关注:

1.在学习方式方面,将原来的“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改为“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增加了“语文学习应注意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等内容, 明确了学习方式中包含的具体内容。针对语文学习(不仅限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突出了“联系”“整体”的思想:“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着眼于不同语文学习活动之间)、“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着眼于课内与课外、学语文与用语文之间)、“整体发展”(着眼于三维目标的整合)。提出“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肯定了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宝贵经验。

2.总目标中增加了“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等内容,体现出新课标已将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阅读(积累)等能力,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

3.在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中,增加了“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的内容,体现了对实用阅读策略的关注。

4.在对教师的要求方面,归纳起来,教材层面:增加了“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表明对教材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予以高度重视,要求教师重视对教材的学习和研究);教法层面:增加了有关现代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的内容,尤其是增加了“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体现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这也可看作是对过于注重教学生成、忽视教学预设的一种反拨)。

5.将实验稿中“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改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新课标增加“教科书编者”这一新的对话主体,旨在强调在教学中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语文训练,都要注意体会、体现教材编者的意图,要避免不尊重文本、随意“超越”,忽略语文的课程意识、价值导向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