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ct诊断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ct诊断论文范文1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冠状血管造影术,支架植入术,再狭窄
目前,介入支架手术已经成为冠心病治疗的主要手段,通常对于单支冠状动脉狭窄,或多支冠状动脉的局限性狭窄都可进行介入支架手术。支架植入术是通过导管技术完成的,仅需要局部麻醉,创伤小、痛苦轻,可短期住院,但是,它的最大缺点是仍然无法克服完全闭塞的冠脉病变,成功率高低不一,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高,症状不能缓解者最终还需要搭桥手术。论文写作,冠状血管造影术。一直以来,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属有创检查,很多冠心病患者不易接受。无创性检查替代有创检查是影像学发展的趋势。16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的应用,开辟了冠状动脉无创检查的新方法。论文写作,冠状血管造影术。本文通过与冠脉造影结果对照,旨在探讨64层螺旋CT在诊断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中的价值。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对2009-2010年我院65例临床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患者进行常规冠脉造影,全部患者在两周后行16排CT冠脉成像对比。其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8例,男女比例为1.28:l,平均年龄62.54岁,其中糖尿病患者37例,全部患者中行长支架植入29例,多个支架植入36例.
1.2 16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冠脉造影
65例患者先由心血管医生进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并给出支架植入术后血管显影及狭窄、钙化的分析报告。两周后行16排螺旋CT冠脉成像,进过VITREA分析软件,进行MIP、CPR、MPR、VRT处理,得到相应血管的全貌图,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
1.4 评价标准
以常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评价CT冠脉成像诊断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得到数据行统计学分析其差异性.
2、结果
6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16层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和冠脉造影检查,获得了满意的血管图像,对65例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190支血管进行病变判断。其中174支MSCT重建血管段获得图像满足影像学评价,不可评价血管节段共16段。16层螺旋CT冠脉成检查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敏感度分别为1、中度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9%(39/42)和84.7%(94/111) ,阳性预测值为69.6% (39/56) ,阴性预测值为96.9%(94/97)。2、重度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8.2%(15/17)和98.9%(94/95)(见表1)。阳性预测值为93.7%(15/16),阴性预测值为97.9%(94/96)。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论文写作,冠状血管造影术。
16层螺旋cT冠脉成像和冠脉造影的结果对比(65例) ,P<0.05
MSCT 中度狭窄(≥50%,小于75%) 重度狭窄(≥75%) 正常或狭窄<50% 合计
CAG 合计 58 17 99 174
中度狭窄 重度狭窄 正常或狭窄<50% 39 2 17
1 15 1 3 2 94
ct诊断论文范文2
大理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云南大理 671000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漏斗胸合并其它先天性畸形诊断中螺旋CT的应用价值。方法 该研究共选择100例漏斗胸患儿作研究对象,均为该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采用螺旋CT对合并其它先天性畸形的情况加以诊断,同时再对患儿行常规X线检查。回顾临床资料。 结果 经过病理学诊断该组100例患者中,对称性漏斗胸28例,非对称性漏斗胸伴胸骨旋转32例,脊柱侧弯25例,脊柱呈S型侧弯6例,胸椎生理弧度变直9例。CT诊断出96例,诊断准确率为96%,X线诊断出86例,诊断准确率为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6.105)。 结论 采用螺旋CT对儿童漏斗胸合并其它先天性畸形进行诊断,能有效提高诊断效果,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为临床医学治疗提供具体、准确临床数据。
关键词 螺旋CT;儿童漏斗胸;合并;先天性畸形
[中图分类号] R68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0(a)-0185-02
儿童先天性前胸壁畸形常见类型中,漏斗胸占一定发生比例,多为单独存在,为漏斗状下陷畸形,临床较易诊断,可有其它先天性畸形合并。随着影像学研究的广泛深入,螺旋CT操作技能及应用技巧逐步完善,在儿童漏斗胸与其它先天性畸形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为了探讨儿童漏斗胸合并其它先天性畸形诊断中螺旋CT的应用价值,该研究选择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该院收治的漏斗胸患儿100例,采用螺旋CT诊断,分析合并其它各种先天畸形的比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共选择该院收治100例儿童漏斗胸合并其它先天性畸形患儿,男76例,女24例,年龄3个月~17岁,平均(7.8±1.2)岁。首诊症状均为前胸壁下陷,患儿家属均自愿签署本次实验知情同意书,并排除其它严重的肝肾疾病、恶性肿瘤等严重的系统性严重疾病患者。
1.2 方法
1.2.1 CT检查 应用16层多层螺旋(生产厂家:飞利浦,型号:NeuViz 16 多层螺旋CT,药(械)准字:国食药监械(准)字2005第330062),协助患者取仰卧位,以胸腹部为扫描范围,包含双侧所有胸廓区域,从颈椎到髂前上棘。对扫描参数加以设置,设置螺距均为1.375,层厚0.5 mm,管电流120~200 mA,管电压120 kV或自动毫安调节技术。从主机将扫描资料传至PHILIPS工作站,重组漏斗胸VR和MPR图像,并对Haller指数中的a数值、c数值进行测量,其中a数值为椎体前缘至胸骨最凹处后缘距离,c为胸廓在同层面最大内横经。重组扫描范围内检查的有其它先天性畸形合并发生的漏斗胸患儿,并对病例数加以记录。
1.2.2 X线检查
针对所有患者实施X线胸片检查,选择数字化X线机针对患儿实施胸片检查。在进行检查前,主要因为上述物品会对患儿的检查造成较为严重的不利影响。被检测部位需要同荧光屏进行贴近,对滤线器焦距进行有效调节。
1.3 统计方法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对数据进行处理,对于结果中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进行表示,并以t对其进行检验,对于计数资料的比较用χ2进行检验。
2 结果
临床检查结果比较 经过病理学诊断该组100例患者中,对称性漏斗胸28例,非对称性漏斗胸伴胸骨旋转32例,脊柱侧弯25例,脊柱呈S型侧弯6例,胸椎生理弧度变直9例。CT诊断出96例,诊断准确率为96%,X线诊断出86例,诊断准确率为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6.105)。见表1。
3 讨论
目前尚未明确漏斗胸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漏斗胸临床通常以胸壁下陷为到院就诊原因,相关研究示其发生与家族遗传相关,也有报道指出中胚层分化异常同为漏斗胸发生因素[2]。结缔组织疾病中,漏斗胸被认为是一项局部症状表现,而主要受累对象为肋软骨,考虑是胸部肋骨及肋软骨过度发育,促使胸骨向后移位并代偿所致[3-4]。漏斗胸同时可存在其它多种畸形,国内报道包括肺发育异常、骨关节畸形、气管支气管畸形、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囊肿等多系统疾病[5-6]。该组以骨骼和结缔组织异常发育为主,与报告一致。
漏斗胸合并的先天畸形中还包括其它部位,如神经纤维瘤、食道囊肿、左髋脱落等。漏斗胸相关参数为胸骨凹陷角度Haller指数、CT凹陷指数、心脏旋转角度等[7]。其中同层面胸骨后缘与胸部最大横经至椎体前缘距离的比值为Haller指数。为对胸骨凹陷程度进行评价的最佳指标。有学者报道Haller指数>3.2为漏斗胸手术矫治标准。CT在漏斗胸相关参数测量上,优势较为明显,随着其广泛应用,普通X线胸片正侧位片检查已被其替代,为常规胸个科医师检查方案[8]。而其应用价值因MSCT的出现进一步增强,可应用SSD、MPR、VR等图像后处理软件3组重组,对胸骨凹陷部位和程度立体、多角度显示,以确定其与胸骨的关系及肋骨和肋软骨的关系,对漏斗胸各项相关参数全面测量,并对心脏和肺的受压情况加以观察,在漏斗胸合并其它畸形的扫描中诊断作用也较为明显[9]。经过病理学诊断该组100例患者中,对称性漏斗胸28例,非对称性漏斗胸伴胸骨旋转32例,脊柱侧弯25例,脊柱呈S型侧弯6例,胸椎生理弧度变直9例。CT诊断出96例,诊断准确率为96%,X线诊断出86例,诊断准确率为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6.105)。说明,其诊断效果、诊断准确率较高。
骨骼畸形中脊柱侧弯最为多见,依据侧弯程度对有无生理曲度的变化进行评估,横切面上脊柱的图像存有差异。患者脊柱侧弯程度较大时,横轴面与各椎体本身的横截面不能保持一致辞,故椎体与附件的对位和形态关系不能清晰显示,同时,因肋骨和胸骨在普通CT平扫中显示为节段性,故在横轴面图像上,对胸骨和肋骨的观察难度同椎体类似。临床工作中需结合CT定位或胸部X线正侧位片辅助观察。漏斗胸与呼吸系统畸形合并发生也占一定比例,普通CT和螺旋CT平扫基本相当,其中最常见为大叶性肺气肿,螺旋CT的优势在于可对病变定位且多角度观察。患者为先天性囊性腺瘤样畸形时,需与隔离肺症鉴别。
综上,儿童漏斗胸诊断中,螺旋CT可在术前提供综合评估依据,为漏斗胸合并其它畸形的检出创造条件,利于疾病诊治。
参考文献
[1] Andre H,Micheal WLG,Edward PT,et al.A simple technique for preventing bar displacement with the Nuss repair of pectus excavatum[J].J Pediatr Surg,2010(36):1266-1268.
[2] 资新爱,范咏梅,陈友桂,等.2型糖尿病者心率震荡与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研究[J].实用心电学杂志,2010,19(6):439-441.
[3] 沈杰,彭芸,曾骐,等.螺旋CT在儿童漏斗胸合并其它先天性畸形中的应用价值[J].放射学实践,2011,26(1):82-85.
[4] 刘文英.漏斗胸与鸡胸的诊治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11):889-892.
[5] 吕方启.先天性漏斗胸治疗进展[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2,33(11):761-768.
[6] 桑桑.先天性漏斗胸诊治进展[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3,34(7):557-560.
[7] 哈丽比努,常海霞,布艾吉尔,等.少数民族临床健康路径对微创胸壁矫形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协同效果[J].健康必读,2013(2下旬刊):26.
[8] 沈咏芳.微创漏斗胸矫治术围手术期护理[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4):656.
[9] 刘吉福,徐波,谭健,等.微创矫治漏斗胸对伴有特发性脊柱侧弯畸形的影响[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3,29(8):480-481.
(收稿日期:2014-07-05)
ct诊断论文范文3
论文关键词:创伤,腹膜后血肿,骨盆骨折
创伤性盆腔腹膜后血肿是骨盆骨折、腹膜后器官损伤的并发症,病情复杂,处理困难,病死率高。1993~2010年,我院共收治30例。本文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14---85岁,中位年龄37岁。致伤原因:车祸伤22例(73%),挤压伤或撞击伤7例(23%), 其它伤1例(4%)。单纯性盆腔腹膜后血肿5例(17%),合并其他脏器损伤25例(83%)。其中肠破裂3例(10%),膀胱破裂1例(3%),尿道损伤3例
(10%),颅脑损伤2例(6.7%),胸部损伤1例(3.3%),骨盆骨折18例(60.0%),双下肢骨折2例(6.7%)。术前诊断性腹腔穿刺阳性者26例。术前误诊为腹腔内出血或腹腔其他脏器损伤7例。28例因血肿稳定而未做血肿探查止血处理,2例做了血肿探查止血术骨盆骨折,其中一例为髂内静脉破裂,1例为直肠上动脉破裂,骨盆骨折未做手术处理。肠管、膀胱、尿道等均作了修补、切除吻合、造口和引流等处理。
2 结果
本组治愈28例,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多发伤、伤势过重、严重失血性休克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其中1例合并颅脑和胸部损伤,1例合并骨盆骨折和双下肢多发性开放性骨折。
3 讨论
3.1盆腔腹膜后血肿的特点 创伤性盆腔腹膜后血肿多有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尤其是血肿发展较快者,较大的血肿机械性地压迫,造成腹胀和肌紧张,很难与内脏损伤后腹膜炎鉴别,甚至行手术探查。本组有6例因腹膜炎体征明显,高度怀疑腹内脏器损伤而做了剖腹探查,结果未发现内脏损伤。有3例合并肠破裂,入院时腹膜刺激征并不明显,经临床观察和CT检查怀疑肠破裂,经手术得以证实。因此,我们认为仅依靠症状和体征很难鉴别腹腔内脏器损伤与腹膜后血肿,动态观察对诊断有较高价值。合并内脏破裂伤时,腹膜刺激征的严重程度重、波及范围广、扩展速度快,多半左右对称,且随时间的推移而进行性加重,全身情况呈恶化趋势,而腹膜后巨大血肿者,尽管有明显的腹膜刺激征及休克,但常表现为不对称及局限性,受累范围扩展一般较慢或相对静止,经短时间抗休克治疗后病情呈稳定或好转趋势中国。如行CT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率,CT能清楚显示腹部实质性脏器形态失常及腹膜后结构改变、受压、移位和异常软组织影,并能明显显示腹腔内积血及腹膜后情况。汪志明等【1】报告急诊腹部CT检查对腹膜后血肿的诊断率达100%。本组25例进行CT检查,全部证实为闭合性腹膜后血肿。
3.2腹腔穿刺的意义本组术前因腹穿抽出不凝血将5例(17%)腹膜后血肿误诊为腹腔脏器损伤。腹穿对腹腔内脏损伤的诊断价值是肯定的。一般认为腹穿抽出不凝固血液来自腹腔,但腹膜外间隙抽出的积血也可以不凝固。本组腹穿抽出不凝血26例,阳性率(87%),与文献报道的92%接近【1】。其原因可能是腹穿部位与血肿接近或血肿已扩展到前腹壁。创伤性腹膜后血肿血液不凝固的机制是复杂的骨盆骨折,而继发性纤溶亢进可能是其重要原因之一【2】。所以腹膜后血肿的病人腹穿结果应结合其他检查加以考虑,腹部CT检查对腹穿阳性病人的手术指征有参考意义。本组5例因未做CT检查,仅凭腹穿阳性而施行了剖腹手术,虽然剖腹手术并非绝对失误,但终究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应尽量避免。但腹穿阴性也不能排除肠破裂伤的可能性【3】,因早期肠内物漏出较少或较局限。本组1例腹穿阴性,观察中腹膜刺激征加重,CT检查提示腹腔有游离气体,手术探查证实肠破裂伤,发现肠破裂口被较粘稠的粪块堵塞并被大网膜包裹。
3.3治疗 在处理创伤性盆腔腹膜后血肿时,除考虑是稳定性或扩张性外,还要考虑合并伤的处理。本组单纯性盆腔腹膜后血肿仅占(17%),大部分有骨盆骨折合并伤,其中相当一部分骨盆骨折并不需要手术处理。我们体会密切观察失血速度和血肿大小变化,对判断是否为扩展性血肿,从而对掌握手术时间十分必要。如系扩展性血肿,应手术探查止血。难以找到血源时结扎髂摘要注意防止MODS的出现【5】。本组2例死亡病人均为大量失血致失血性休克,导致MODS。
参考文献
1汪志明,李谋秋腹部CT在外伤性腹膜后血肿诊治中的价值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19(12):736-737;
2施红旗,宋其同,吴建波创伤性腹腔内出血血液不凝固机制的研究中华创伤杂志,1999,15(5):363-364;
3郑正葆,李俊东等外伤性小肠破裂256例分析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19(7):403-404
4史陈让创伤性腹膜后血肿的诊治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5,15(11):651-652
ct诊断论文范文4
论文关键词:老年人,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特点及治疗
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胆道疾病,高脂血症和糖尿病患病率的上升,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率有增加趋势{1}。本讨论通过对39例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其临床特征,更好地帮助治疗。
一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2010年10月份在我院住院的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共39例,占同期重症急性胰腺炎32.2%(39/121)。所有病例都符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制定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26例,女13例,年龄60—80岁,发病后就诊时间为1—72小时,合并胆结石15例,高胆固醇8例,糖尿病4例,冠心病12例,高血压10例,(部分病例合并2种或者2种以上疾病).
1.2 研究方法
收集39例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例资料,对其病因、临床特点、治疗经过、转归和随诊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二 结果
2.1 病因
有明确病因27例(69.2%),其中胆源性18例(46.2%),暴饮暴食9例(23.0%),不明原因12例(30.8%)。
2.2 临床特点
39例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初步明确31例,误诊8例。误诊急性胃炎5例,胆石症并感染性休克3例。
2.2.1临床表现
症状:腹胀13例(33.3%)、呕吐27例(63.2%)、上腹部疼痛11例(28.2%)、腰背部疼痛7例(18.0%)、下腹部疼痛3例(7.7%)、胸部疼痛2例(5.1%)体征:上腹部压疼20例(51.3%)、全腹部压疼反跳疼4例(10.3%),肠鸣音消失6例,(15.4%)肠鸣音减弱12例(30.8%)。
2.2.2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血清淀粉酶升高22例(56.3%)、尿淀粉酶升高12例(30.8%)、34例(87.2%)行CT检查,明确诊断提示有胰腺肿大,部分或广泛性坏死暗区,周围有渗出液。B超检查35例,26例有诊断意义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2.2.3并发症:30例(76.9%)出现并发症,主要为MDS、肾功能不全、ARDS、上消化道出血、胰腺脑病。
2.3诊疗经过及转归
39例均为内科治疗,主要包括禁食、输氧、持续胃肠减压、纠正酸碱紊乱、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临床特点及治疗,使用胰酶抑制剂、质子泵抑制剂、抗菌药物、口服大黄浸泡液以及肠外支持治疗。治愈22例(56.4%),死亡17例(43.6%)。
2.2.4随访 22例随访6-18个月,其中5例复发轻型胰腺炎住院治愈,3例死于心脏病,2例死于脑出血,2例死于尿毒症,其余皆存活。
三 讨论
本组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是胆原性疾病和暴饮暴食,与文献{3}的报道相似。本组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不典型,主要表现为以腹疼不剧烈、呕吐、腹胀、腰背部疼痛、胰腺疼痛部位异位,腹痛轻微,可能与老年人反应差,对疼痛不敏感有关。且病因复杂,临床体征不明显,本组血清淀粉酶升高22例(56.3%)、尿淀粉酶升高12例(30.8%)、说明实验室检查诊断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特异性不高。再由于老年患者机体器官功能低下,常患有严重的并发疾病,更增加了治疗的难度,病死率极高。因此,对有胆道疾病的老年人,出现呕吐、腹胀、腰背部疼痛,体格检查有上腹部压痛、肠鸣音异常时要特别注意监测,注意考虑是否为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可行CT、B超检查可辅助诊断。目前多数学者主张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其优点为可及时抑制胰腺外分泌及胰酶的活性,改善胰腺微循环,尽早预防胰外器官损害,减少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1]刘冈峰。急性胰腺炎408例临床分析[J]。新医学,2007,38(12):799-800.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胰腺疾病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草案)[J].中华内科杂志,2004,43(3):236-238。
[3]路筝,李兆申,刘岩.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78例临床分析[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5,26(8):863-864。
ct诊断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方法:对12例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病临床缺乏特异性,早期误诊率高。结论:认识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的特点,合理利用影像学检查是提高临床早期确诊的关键。
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由于误诊因素较多,术前诊断困难,如延误诊治常引起缺血性肠坏死,病死率高达60%~100%[1]。现对1995~2007年收治的1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此病的早期诊断水平。
1临床资料
本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56~81岁。既往有高血压4例,高血脂3例,冠心病4例,心瓣膜病3例,房颤2例,腹部手术后2例。常见临床表现: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腹痛,其中上腹痛7例,脐周痛3例,下腹痛2例。恶心、呕吐咖啡样物6例,腹泻、便血3例,不同程度腹膜炎体征6例。腹腔穿刺抽出血性腹水3例。
2结果
术前经B超、CT和MRI确诊4例,其他为剖腹探查术中确诊,误诊疾病有肠痉挛、肠梗阻、急性胰腺炎、消化道穿孔、急性胃肠炎等。死亡1例,为中毒性休克、心肺功能衰竭。
3讨论
3.1熟悉本病的基本情况: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临床上可表现为血运性肠梗阻。常见原因:(1)肠系膜动脉栓塞,多见于肠系膜上动脉。栓子多来自于心脏瓣膜病、房颤、心肌梗死、细菌性心内膜炎等。(2)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大多数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常累及整个肠系膜动脉,也有较局限者。(3)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分原发性与继发性。原发性较少见,继发性与获得性凝血障碍有关,如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肠系膜血管损伤,腹腔内的炎症,充血性心衰,糖尿病,长期口服避孕药等。(4)非阻塞性的肠系膜血管缺血,多发生于充血性心衰、心肌梗死等可导致低血流量、低灌注的疾病中[2]。
3.2高度重视可能导致本病的诱因:对急腹症病人,当遇到易导致本病的常见的基础疾病时,应提高警惕,既要注意常见的诱因,又要注意一些少见的因素如:外伤、口服避孕药、腹部肿瘤(胰腺、结肠肿瘤)。
3.3本病特点:本病好发于老年人,有容易导致发生栓塞的疾病,当突然剧烈腹痛,早期出现腹痛与体征不相符,血性呕吐或大便,很快出现休克表现,并出现腹部膨胀,肠鸣音消失,腹膜炎体征,腹穿血性或淡黄色渗液时应警惕本病的发生。若出现下列三联征应高度怀疑本病:(1)剧烈腹绞痛但无腹部阳性体征,即临床症状和体征不相符合;(2)频繁呕吐、腹泻;(3)器质性心脏病和动脉硬化病史[3]。
3.4合理利用影像学检查
3.4.1腹部平片:特异性差,50%~70%呈现不同程度的肠梗阻征象。如出现“僵襻征”(小肠壁和系膜增厚)、“指压征”(假肿瘤征)可作为本病的特征表现[4]。
3.4.2彩色多普勒超声:有报道[5]对本病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3.3%,超声检查可通过直接征象确定该病的诊断,并可判断肠系膜血管栓塞的类别、范围,是肠系膜血管病首选的检查方法,但肠胀气明显时难以显示。
3.4.3CT: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CT特点:肠管管径增宽,血栓形成区域前后管径不成比例,在血栓早期肠系膜静脉内血栓呈较高密度,随着血红蛋白的分解,栓子变为低密度的充盈缺损。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CT特点:平扫时,肠系膜上动脉密度增高,此为新鲜血栓所形成的高密度影[5]。
3.4.4选择性肠系膜动脉造影:被称为诊断血管病的“金标准”,在肠坏死之前可明确诊断,诊断率在63%~91%[6]。有以下特点:(1)造影剂反流征象,造影剂淤滞于动脉弓或逆流入动脉;(2)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分支呈痉挛表现,动脉变细;(3)动脉相延长超过40s;(4)肠系膜静脉充盈缓慢,静脉显影超过40s;(5)肠系膜上静脉内血栓;(6)肠系膜上静脉或门静脉不显影;(7)受累肠段造影剂染色时间延长,肠管内亦可有造影剂,肠壁增厚等。诊断率约为61%~93%[7]。
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在临床上无典型症状与体征,难以与其他急腹症相鉴别,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因此,只有早期正确诊断,才能使病人得到及时的治疗。
参考文献:
[1]张强.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4):201.
[2]巩方明,刘洪俊,石玉龙﹒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18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6,11(3):192﹒
[3]曾剑锋,苏志明﹒急性肠系膜动脉闭塞11例的诊断及治疗体会[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3,1(2):221.
[4]郑毅﹒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35例报告[J]﹒临床外科杂志,2007,15(7):463﹒
[5]林敏,沈陶然.急性肠梗阻的螺旋CT诊断[J].浙江创伤外科,2002,7(4):216.
ct诊断论文范文6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 学科建设 继续医学教育
学科建设是高校的一项综合性、长远性的工作,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校学术水平和整体水平的根本和基础。学科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实现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与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的同步发展,是专业建设、创新教育模式在学科建设中的特色所在,实现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三者的有机结合与循环互动,才能推动医学重点学科的可持续发展[1]。
世界名牌大学的办学理念中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是其主要内容之一,如哈佛大学教育理念包含有:“学校致力于创造培养学生自我依靠和终身学习习惯的平台”。剑桥大学的办学理念也含有“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即“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2]”同样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继续医学教育(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CME)是医学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适应现代医学飞速发展,为技术人员从业后获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所建立的终身教育制度[3]。
1 医学影像学现状与发展趋势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放射学发展为诊断和治疗兼备的医学影像学,包括普通X线诊断学、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 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X线计算机成像(computer radiography, CR)、数字X线成像(digital radiography, DR)、超声学、发射体层成像(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E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PE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以及两种影像技术的融合如PET/CT、PET/MRI、SPECT/CT、DSA/CT等一次检查获得多种影像信息的成像技术和介入影像学,包括介入放射学和介入超声学等。传统X线摄片已逐步被CR、DR取代。CT不断更新换代,如螺旋CT(SCT)、多层CT,现已发展到128层CT等。MRI发展趋向于高场强、实时成像、功能MRI(fMRI)、显微结构成像、波谱分析(MRS)以及同质同性抑制技术等。CT、MRI成像速度和分辨率均明显提高,灌注、弥散、仿真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超声向超声造影、三维超声成像和介入超声学发展。核医学主流发展方向是分子核医学。
影像学诊断由大体形态学为主的阶段向生理、功能、代谢和分子/基因成像过渡,出现了分子影像学和功能影像学。图像分析由定性向定量发展。诊断模式由胶片采集图像和阅读逐步向数字采像和电子传输方向发展。信息科学的进展,促进了医学影像存档及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和远程放射学(teleradiology)的发展,网络影像学(networkimaging)以及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r aided diagnosis,CAD)将成为可能[4]。介入放射学的迅速发展和临床应用,介入治疗及其与内镜、微创治疗、外科的融合发展改变了影像学实践和服务方式,影像诊治手段日益先进,影像诊治水平明显提高,使医学影像学在医疗服务体系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东南大学医学影像学学科创建于1935年的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放射科。在7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科技的进步,紧跟学科发展,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创建了医学影像学科技创新团队,通过学科建设、医学领军人才、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重大项目和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等措施,将“医学影像学与介入放射学”学科建设为江苏省135工程医学重点学科(2001年),放射科建设为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2002年),“医学影像学科”获准为江苏省医学影像学科质量控制中心(2004年),“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创建为江苏省重点学科(2006年)。东南大学医学影像学专业创建于1990年,当年开始培养医学影像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经采用特色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改革、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课件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和教学名师培养等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现已创建为江苏省普通高校特色专业(2006年)和江苏省高校成人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点(2007年),分子影像与功能影像实验室获准成为江苏省重点实验室(2007年)。本专业1984年开始招收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2003年成为江苏省唯一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单位。
2 医学继续教育的范畴与其在重点学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医学影像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法、新知识和新理论不断涌现,医学知识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社会对从医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医疗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仅从医学院校教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医学工作的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今天,人才培养和学科队伍建设是关键。为了使医学影像学专业医技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保持高尚的医德医风,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工作能力,跟上医学科学发展脚步,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5],我们在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
(1) 借鉴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即“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结合国情让全体教师和职工树立终身教育、自主学习的理念,即“活到老、学到老”。其特点决定了在高校从事教学、医疗和科研的教师和职工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充实自我,把终身学习作为自我提高的一种方式。
(2) 配合继续教育学院进行脱产、非脱产形式的成人学历教育,对象涉及本院医护人员与全国成人教育考生。
(3) 配合研究生院进行在职职工研究生学历教育,对象涉及本院职工与江苏省乃至全国考生。
(4) 与国外著名大学、学术团体保持密切合作,每年不定期邀请国外知名专家来院进行学术讲座和交流2~3次,对象涉及本院相关医护人员和研究生、本科生。
(5) 学科学术地位决定了继续医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申报和开展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就要求本学科及学术水平在本专业领域中处于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在同行中具有领先地位,这样才能吸引众多的医技人员来院学习或进修。我们利用“中华医学会实用介入技术推广培训中心”基地,每年认真组织申报并开展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次以上,对象涉及本院医技人员和全国需要参加培训的各层次医技人员。在实施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中,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申报和开展是学科学术地位和水平的具体体现,也是展示推广学科成果、宣传自我、扩大影响、构建学科品牌的优势,同时也是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水平的主要体现,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
转贴于
(6) 常年接受国内各单位进修生来院学习、工作,积极鼓励、支持青年教师和职工到国内外著名大学或医院进行短期进修、考察或进一步深造。
(7) 切实加强青年教师岗前培训,执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和年轻医师五年住院医师轮转培训制度。科室每月组织一次青年医师读书报告会,以督促年轻人好学、向上。
(8) 参加学术会议、撰写学术论文是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鼓励并支持教师参加国际性和中华医学会组织的高质量学术年会或专题学术会议以及省市年会,并制定了《参加学术会议及差旅费使用的规定和的奖励办法》。凡在放射学全国年会上进行大会发言的论文第一作者、在省市年会进行专题讲座或被评为大会优秀论文者,科室承担参加会议的所有费用,包括差旅费、住宿费、会务费和资料费。每年根据北京大学版“医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凡在目录内期刊上所发表的论文及SCI上所发表的论文,在单位奖励的基础上,科室根据影响因子再进行不同幅度的奖励,以此鼓励教师、职工多撰写、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学科科研、教学质量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规模决定着学科和专业的发展规模,人才结构决定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层次,人才梯队决定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后劲,故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直接影响着学科、专业的发展和教学质量。学科建设中,师资队伍是前提,学科带头人是核心,人才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根本[6]。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重大、重点攻关项目,既是学科水平的体现,又是学科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同时也是人才培养、梯队建设、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取得高水平科技成果、确立学术地位的基础[7]。
坚持推进科技创新与培养、聚集创新人才相结合,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与建设科技创新团队相结合。把科技创新作为提高教师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将人才资源作为提高学科自主创新能力的最大优势,形成科技创新与教师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密切结合、互相促进的良性机制。多年来,我们本着“用好现有人才,培养青年人才,引进优秀人才,储备未来人才”的原则,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促进学科发展的根本大计来抓,并采取主动培养、积极引进、大胆使用、热情关怀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
东南大学医学影像学学科具有一支政治思想素质好,学科力量雄厚,学术造诣较深,结构合理,集教学、科研和医疗为一体的专业队伍。教师队伍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发展趋势好,形成了具有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的科技创新团队。35人中正副教授/主任医师18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1人,博士10人,硕士22人。近5年在研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际合作1项,省部级以上课题20项。获《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科技成果奖14项;发表科研论文250余篇,其中SCI收录16篇、中华级期刊46篇;出版教材和专著16部,卫生部视听教材2部。东南大学医学影像学专业一贯注重于教学改革的研究,近5年来,主持教学改革课题14项,获教学成果奖15项。其中《面向21世纪医学影像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和《创建特色专业,培养医学影像学创新人才》分别于2001年和2005年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教改论文20余篇。
2001年以来,学校为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建设投资60余万。国家教育部985工程 Ⅰ期拨款400万用于我校“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江苏省重点学科建设,985工程 Ⅱ期拨款800万用于我校“分子影像与功能影像”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充足的经费保证对医学影像学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发展以及医学影像学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重点学科建设带动特色专业建设,专业建设促进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形成重点学科、特色专业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相互支持和互相发展的良性循环互动态势,使学科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蒋健敏.建立创新教育模式,加强重点学科建设[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4,17(4):216,235236.
[2]万学红,张肇达,李甘地,等.“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的研究与在中国的实践[J].医学教育,2005,(2):1113.
[3]王宪,周卫红,孙翠银.对综合性医院继续教育的探讨[J].继续医学教育,2005,19(6):2627.
[4]季仲友,倪系和.医学影像学发展趋势及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J].医学教育,2004,(2):1314.
[5]张京萍,张超.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工作六年实践体会[J].继续医学教育,2006,20(3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