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技术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通信技术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通信技术论文

网络通信技术论文范文1

总的来说,由于覆盖范围、传输速率和用途的不同,无线网络可以分为无线个域网、无线局域网、无线城域网和无线广域网。从传输距离角度看,各种网络的比较如图1所示。从网络拓扑结构角度,无线网络又可以分为有中心网络和无中心、自组织网络。有中心网络以蜂窝移动通信为代表;无中心网络以移动自组织网络(AdHoc)为代表,采用分布式、自组织的思想形成网络。

1.1WPAN/WLAN/WMAN通信技术

无线个域网(WirelessPersonalAreaNetwork,WPAN)是为了实现活动半径小、业务类型丰富、面向特定群体、无线无缝的连接而提出的新兴无线通信网络技术。WPAN能够有效地解决“最后的几米电缆”的问题,进而将无线联网进行到底。如蓝牙、ZigBee、RFID等。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AreaNetwork,WLAN)的工作模式可分为基础结构(Infrastructure)模式和自组织网络(AdHoc)模式,基础结构的拓扑结构是扩展服务集(ExtendedServiceSet,ESS),而自组织网络的拓扑结构是独立基本服务集(IndependentBasicServiceSet,IBSS)。在基础结构网络下,无线终端通过访问节点(AccessPoint,AP)相互通信,而且可以访问有线网络,这是最常用的网络拓扑结构;自组织网络是无线终端之间任意连接相互通信形成的一种工作方式。WLAN的安全架构经历了从有线等效保密(WiredEquivalentPrivacy,WEP)到IEEE802.11i的演进,我国于2003年首次针对WEP的安全机制不足提出无线局域网安全标准(WirelessLANAuthenticationandPrivacyInfrastructure,WAPI)。无线城域网(WirelessMetropolitanAreaNetwork,WMAN)的推出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无线接入市场需求。在WLAN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在用于室外环境时,带宽和用户数方面受到了限制,同时,还存在通信距离较长等一些其他问题。为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IEEE制定了一套全新的、更复杂的全球标准[2],这个标准能同时解决物理层环境(室外射频传输)和QoS2方面的问题,典型的WMAN如WiMAX,Mesh等。

1.2GSM/GPRS通信技术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s,GSM)是2G系统的典型例子,其运营成本低、网络覆盖范围广、可靠性相对较高。但是该通信方式的实时性相对较差,尤其是在大数据传输的情况下,可能造成较长时间的传输时延,不适用于实时监测系统。而且GSM没有考虑完整性保护的问题,这一点在以语音通信为主的2G通信中不是十分重要,因为丢失或者改动的语音通常可以认为识别。GPRS是在现有二代移动通信GSM系统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无线数据传输业务。GPRS采用与GSM相同的无线调制标准、频带、突发结构、调频规则及TDMA帧结构。GPRS允许用户在端到端分组转移模式下发送和接收数据,不需要利用电路交换模式的网络资源。近年来,GPRS技术在配电终端发展非常迅速,但是仍存在不足:GPRS会发生包丢失现象,调制方式不是最优,只采用对用户的单向认证等[3]。

1.33G通信技术

与前两代通信系统相比,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特征是可提供多种移动多媒体业务。在高速移动的环境中,其传输速率支持144kbit/s,静止状态下最高支持7.2Mbit/s。3G技术利用在不同网络间的无缝漫游技术,将无线通信系统和Internet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对移动终端用户提供更多、更高级的服务,提高了通信质量、系统容量和传输速率。在安全体系上,3G系统性的考虑了网络接入安全、网络域安全、用户域安全、应用域安全、安全可视性和可配置性。虽然3G和2G相比有很多优点,但还是存在很多缺点:3G缺乏统一的全球标准;3G所采用的语音交换架构不是纯IP的方式,仍采用2G系统的电路交换方式;3G的业务提供和业务管理不够灵活;流媒体的应用不尽如人意;3G的高速数据传输不成熟,接入速度有限;安全方面存在算法过多、认证协议容易被攻击等安全缺陷。

1.44G通信技术

3G正朝着无处不在、全IP化的4G演进。4G网络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4G的关键特征是网络融合,允许多种无线通信技术系统共存,4G致力于融合不同的无线通信系统和技术,以提供普适移动计算环境。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无线网络,这给认证和安全切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速移动环境中,移动工作站仍能提供2~100M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4G使用单一的全球范围的IP核心网来取代3G中的蜂窝网络,交换架构从电路交换向分组交换过渡,最终演变成为基于分组交换架构的全IP网络。TD-LTE是时分双工技术(TimeDivisionDupl-exing,TDD)版本的LTE技术,是TD-SCDMA的后续演进技术,同时沿用了TD-SCDMA的帧结构。TD-LTE所采用的不对称频率时分双工方式,是我国拥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的国际标准。与之前的通信技术标准相比,TD-LTE技术在物理层传输技术方面有显著改进,主要使用的关键技术包括:多天线技术、多址接入技术、链路自适应、混合自动重传等。1)TD-LTE采用TDD技术,充分利用了有限的频谱资源。在TDD模式下通过将发送和接收信号调度到同一载波下不同时间段传输进行区分,将有限的频谱资源充分利用。2)TD-LTE采用正交频分复用调制编码技术,有效对抗频率选择性衰落或窄带干扰,也提高了单位频谱的传输效率。正交频分复用调制编码技术是将频段内给定的信道分成若干个正交子信道,然后在每个子信道上使用一个载波进行调制,子载波并行传输,从而有效地消除信号波形间的干扰。3)TD-LTE采用多输入输出技术。该技术通过分立式多天线,利用多发射、多接收天线进行空间分集,能将通信链路分解成多个并行子信道,从而提高通信容量。TD-LTE还采用了自适应调制与编码技术、自适应重传技术、载波聚合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来实现宽带数据传输[2]。

24G通信安全问题与对策

2.14G通信的接入系统与移动终端

4G的核心网是一个全IP网络,即基于IP的承载机制、基于IP的网络维护管理、基于IP的网络资源控制、基于IP的应用服务。4G的根本优点是可以实现不同网络间的无缝互联。因此,4G网络的接入系统包括无线蜂窝移动通信系统(2G、3G)、无线系统(如DECT)、短距离连接系统(如蓝牙)、无线局域网(WLAN)系统、卫星系统、广播电视接入系统(如DAB,DVB-T,CATV)、有线系统、WiMAX等。4G系统的显著特点是智能化终端,通过实现在各种网络系统之间无缝连接和协作,以最优化的工作方式满足用户的通信需求。当智能化多模式终端接入系统时,网络会自适应地分配频带,给出最优化路由,以达到最佳通信效果。4G的特征决定了4G的移动终端不同于3G终端。4G移动终端应能支持高速率和宽带要求,同时还应保证适应不同的空中接口要求及不同的QoS指标和终端用户移动性能。此外,4G系统中的终端形式多样化,具有物联网功能的终端可视为4G系统的终端,如联网的冰箱、热水器、眼镜、手表等。未来4G移动终端具有如下特征:更强的交互性能,更为方便的个人与网络接口;更高的网络联通性,无线设备可通过AdHoc方式组网;丰富的个性化服务,支持视频电话、GPS定位等多种业务;动态自重构能力,可以自适应地改变业务要求及网络条件;增强型的安全保障功能,如嵌入式指纹识别认证。

2.24G通信安全问题

4G系统包括IP骨干网、无线核心网、无线接入网和智能移动终端等部分,因此,其面临的安全威胁也主要来自这几方面。现有无线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仍然存在于4G系统中。例如,无线网络链路安全问题和攻击者的窃听、篡改、插入或删除链路上的数据;网络实体身份认证问题,包括核心网和接入网中的实体,如无线局域网中的AP和认证服务器等;Internet网络的各类网络攻击问题等。另外,4G的移动终端与用户的交互更为密切,移动终端作为所有无线协议的参与者和各种无线应用的执行者[4],交互越来越复杂,威胁的来源越来越广泛。而且,随着计算和存储能力的不断增强,可被执行的恶意程序的数量增多,破坏越来越大,使移动终端变得更加脆弱。例如,手机病毒攻击、移动终端硬件平台的篡改、移动终端操作系统漏洞等。

2.34G通信安全策略

4G安全的研究刚刚起步,还需要将来深入的研究。安全解决方案的设计应考虑的因素包括:安全性、效率、兼容性、可扩展性和用户的可移动性。包括[5]:①需要通过移动终端完成的任务量尽可能少,以有效减少计算的时延;②安全协议需要交互的信息量尽可能少,且每条信息的数据长度尽可能短,以减少通信的时延;③被访问网络的安全防护措施应对用户透明;④用户可有效识别和了解被访问网络协商所采用的安全防护措施级别、算法,甚至安全协议;⑤合法的用户可自由配置自身使用的业务是否需要采用安全防护措施;⑥协议要求的计算能力要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较大的计算负担应尽量在服务端完成,而非在移动终端完成,要充分利用移动终端的空闲时间和资源进行预计算和预认证;⑦安全防护方案能够应对用户和网络设备数目的持续增长。具体而言,可采取的安全防护策略主要如下[6]。1)可协商机制:移动终端和无线网络能够自行协商安全协议和算法。2)可配置机制:合法用户可配置移动终端的安全防护措施选项。3)多策略机制: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提供不同的安全防护措施。例如,首次登陆网络和再次接入网络的认证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验证信息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切换认证也应该较普通接入认证有更高的效率。4)混合策略机制:结合不同的安全机制,如将公钥和私钥体制相结合、生物密码和数字口令相结合。一方面,以公钥保障系统的可扩展性,进而支撑兼容性和用户的可移动性;另一方面,利用私钥的高效性来保证实时性(如切换过程),进一步确保用户的可移动性。

2.44G通信安全措施

根据安全威胁来源,4G通信的安全措施重点在于移动终端和无线接入网2部分,对于移动终端一般可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如下。1)防护物理硬件。提升集成度,减少可被攻击的物理接口;增加电流、电压检测电路,防止物理攻击手段;增加完整性检验、可信启动和存储保护等措施。2)加固操作系统。采用坚强可靠的操作系统,使其支持混合式访问控制、域隔离控制和远程验证等安全策略。对于无线接入网一般可采取的安全措施如下。1)安全接入。无线接入网通过自身安全策略或辅助安全设备提供对可信移动终端的安全接入功能。防止非可信移动终端接入无线接入网络。2)安全传输。移动终端与无线接入网能够选择建立加密传输通道,根据业务需求,从无线接入网、用户侧均能自主设置数据传输方式。必要时,无线接入网可以采用专用网络进行物理隔离或逻辑隔离。3)身份认证。移动终端与无线接入网建立基于高可靠性载体(如数字证书)的双向身份认证机制。4)安全数据过滤。无线接入网可提供安全数据过滤功能。在视频、多媒体等应用领域,通过数据过滤,可以有效地防范非法数据通过抢占无线接入网资源,进而影响内部系统或核心网。5)访问控制。无线接入网可通过物理地址过滤、端口访问控制等技术措施进行细粒度访问控制策略设置。6)统一监控与审计。对移动终端的访问行为、无线接入设备的运行情况建立统一的监控与审计系统,可以有效地分析移动终端行为规律、记录异常操作,保证无线接入网的高效、可靠。无线核心网和IP骨干网Internet的安全措施与传统网络类似,包括设备冗余、链路冗余、容灾技术、带宽优化等系列措施。在传统安全措施基础上,4G通信时主要需要考虑无线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安全问题。核心网需要加强对无线接入网的安全接入防护,建立可信接入机制。

3结语

网络通信技术论文范文2

1.1频谱感知

作为认知网络的主要核心技术之一的频谱感知技术,其目的是要发现在时域、频域及空域的频谱空洞,进而供认知用户机会式利用频谱。频谱感知技术可以分为基于干扰的检测、主用户信号检测和协作检测,目前的频谱感知技术主要是基于主用户发射机检测,其频谱感知方法主要又分为匹配滤波器检测、能量检测、循环平稳特征检测三种。

1.1.1匹配滤波器检测

如果主用户信号是确定性信号,那么在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条件下最佳检测器就是匹配滤波器,它可以使输出信噪比达到最大。匹配滤波器检测的优点是能快速度准确检测主用户是否存在,但是,此方法需事先知道授权用户的信息,对授权用户需要专门的接收器,必须定时和频率同步。此外,计算量也较大,若先验知识不准确,则匹配滤波器的性能会大大下降。

1.1.2循环平稳特征检测

通常,无线通信信号都具有循环平稳性,而噪声和干扰则不具有这种特性,因此可以通过循环平稳特征检测法来检测主用户信号是否出现。该方法能从调制信号功率中区分出噪声能量,可以在较低的信噪比下进行检测信号,但其计算复杂度较高。

1.1.3能量检测

能量检测是最简单、最为经典的信号检测方法,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能量检测法相对简单、易实施,另外,它为非相干检测,对相位同步要求低。但是,该方法在低信噪比情况下的检测性能较差,易受噪声不确定性的影响,且不能辨别主用户类型。

1.2频谱共享

无线认知网络的频谱共享是指次用户在不影响主用户的前提下与其共享一段频谱,是认知无线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其目标是有效管理对主用户的干扰,并提高频谱的机会利用率。频谱共享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次用户之间的频谱共享以及次用户和主用户之间的频谱共享,可根据架构、频谱分配行为等因素可大致分为三类:

(1)基于网络架构

基于网络架构通常可分为集中式频谱共享和分布式频谱共享。集中式频谱共享是由某个中心服务器根据全局信息计算和执行整体二级用户网络的空闲频谱分配。每个二级用户独立进行频谱感知,然后将感知到的信息发送到中心服务器,由中心服务器综合对这些信息分配到空闲频谱。与集中式频谱共享不同,分布式分配将认知终端看作是一个自治的智能体,每个认知终端根据自己获得的频谱信息计算和决定如何使用这些空闲频谱,分布式分配主要应用于无中心服务器的场合。

(2)基于频谱分配行为

基于频谱分配行为又可分为协作式频谱共享和非协作式频谱共享两类。协作式频谱共享考虑到各节点间行为的相互影响,即每个节点都会与其它节点分享自己的感知信息;而非协作式频谱共享则不考虑其它认知节点间的干扰。在实际应用中,协作式方案要好于非协作式方案,更接近整体性能的最优化,在一定程度上更为公平,同时也提高了吞吐量。

(3)基于接入技术

现有大部分基于接入技术研究针对认知无线电商用进行的,主要采用基于填充式共享方式,即只针对主用户未使用频谱下进行的,基于完全检测信息下对主用户的干扰最小。

1.3动态接入

与传统的固定频谱分配方式不同,动态频谱接入技术是一种动态自适应的频谱管理方式,能更好的利用已有的低效的频谱资源来满足无线通信服务。动态频谱接入方式可分为以下三种策略模型:

(1)动态专用模式

动态专用频谱管理方式保留了现有的频谱管理策略结构,即主用户有着对频谱资源的独占权;但它们不仅可以自由选择其所使用的技术,还可以选择其所提供的服务。

(2)开放共享模式

开放共享模式这种频谱管理方式得益于无线通信的发展,该技术能够使得不同的系统共存,而且相互之间不会产生严重的干扰,因此,不需要对频谱资源进行独立的授权。

(3)多层接入模式

多层接入模式可以看作是动态专用模式和开放共享模式的一个折中,与动态专用和开放共享模式相比,多层接入模式更符合现有的频谱资源管理策略和无线系统。此外,频谱正交的接入方式与频谱重叠相比去除了次用户发射功率所受的严格限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信道容量和吞吐量,而且有着更广泛的应用。

2结束语

网络通信技术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集群通信从模拟升级到数字、数字集群产业的国产化等问题已经成为业界的热门话题。无线集群通信领域的市场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用户希望享受到更加融合的集群通信业务和更丰富的集群服务。文章主要简单的介绍了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的网络运行体制。

引言

集群通信系统在中国的发展走过了二十多年,从市场应用的角度看,二十多年足足是一个新的技术起步,成熟,甚至被取代的周期。近几年来针对集群通信方面进行多个专题的讨论,从模拟到数字,从共用专网到专用专网,从体制标准到技术创新,从企业研发到市场应用,从社会需求到应急联动通信等,本论文拟对于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网络体制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集群通信网络的概念

集群通信系统是共享资源、分担费用、向用户提供优良服务的多用途、高效能而又廉价的先进无线调度指挥系统。对于指挥调度功能要求较高的企、事业、工矿、油田、农场、公安、武警以及军队等部门都十分适用,集群通信采用单工或半双工方式,要求接续时间小于500毫秒,具有调度级别控制等。同时对于集群通信还提出了传输集群、准传输集群和信息集群的定义。

随着集群通信的发展和用户的需求,集群通信也从原来的模拟集群向数字集群过渡。但这种过度并不是简单的将原来的模拟话音转换为数字话音和提供数据传输功能就可以称为数字集群了。其实,综观国际上提出的数字集群来看,数字集群的标准都是围绕着用户的需求而发展起来和提出的。

二、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网络的运行

数字集群通信是继手机、小灵通之后的第三大战场,正在成为电信领域开发的新重点,运营商、设备商正在展开一场新的角逐。在设计中针对了专业无线用户的需求,特别适合在政府和商业领域的专网使用。

2.1数字集群通信的标准

TETRA(陆地集群无线电)系统在指挥调度方面应用的比较多,可完成话音、电路数据、短数据消息、分组数据业务的通信及以上业务的直通模式,并可支持多种附加业务。在大区制条件下最大覆盖半径56公里。TETRA扩容可以逐步增加模块化,适用于小、中、大型调度系统;设计组网灵活,既适应于专用调度网,也适应于共用调度网。TETRA话音编码方式采用代数结构码本激励线性预测编码,具有良好的话音质量,即使在强背景噪声干扰下也可听清,话音质量并不像调频系统那样随场强减弱而降低。大量实验证明,TETRA系统的话音质量比GSM系统好。因此,大量应用于应急、调度、指挥等专网应用系统。

iDEN(集成数字增强型网络)系统是基于TDMA多址方式的调度通信/蜂窝双工电话组合系统。它在传统大区制调度通信基础上,大量吸收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的优点,如采用双模手机方式,增强了电话互联功能;采用小区复用蜂窝结构,提高了网络覆盖能力。选用这种编码是先进的,但技术公开性不好,价格较贵。但通话质量和保密性都较好。

2.2数字集群系统设备安全

设备是网络的基础,设备的安全是保障网络安全的基础,只有保证网络的物理可靠性,才能保证网络功能、信息的安全性,因此基础设备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对于交换机,硬件上应实现关键部件的热备份。软件上,关键的用户数据、配置数据应当及时、定期进行备份。对于基站系统要考虑其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如射频干扰、雷击、抗震性能等。基站系统的备用电源应根据基站覆盖区的重要程度适当配备,以应变突发事件。系统主备用倒换能力是系统可靠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如倒换时间、倒换过程对正在进行的业务的影响等。完善的监控告警机制可大大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如系统部件可自我诊断和修复、系统可隔离故障模块、及时产生告警信息。此外,调度台、终端存储了用户的重要信息,这些设备由用户控制,应由专人维护,以保证相关用户信息不被外界窃取。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是一种特殊的专用通信系统,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对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安全要求要大大高于公众移动通信系统,所以数字集群通信系统运营者必须从各方面考虑如何增强系统的抗灾变能力,如何使系统更安全可靠的传递信息。只有全面的重视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安全问题,才能使数字集群系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未来数字集群通信技术发展方向

3.1高安全性

数字集群在基站与手机之间,信息完全依靠无线电波的传输,很容易被人们从空中拦截,在通话状态、待机状态都会泄密,即使关闭电台,利用现代高科技,仍可遥控打开,继续窃听,从中截取、破坏、调换、假冒和盗用通信信息。

3.2高抗毁性

专业移动通信在使用过程可能遇到恶意破坏的人为因素或雨雪灾害的自然因素等影响,导致网络不能正常工作,因此,未来PPDT系统要求可靠、准确地提供业务,具有高的抗毁性和可用性。通常情况下,系统以集群方式工作;在遭遇危害的极端情况下,系统以故障弱化方式或直通方式工作,保证系统能满足基本的集群业务需求。

3.3高环境适应性

专业移动通信由于它是用于全球的表层和空间,会遇到各种恶劣的气候、地形和环境;因此,要求通信装备必须能抗拒酷暑、严寒、狂风、暴雨等恶劣气候条件;必须适应山岳、丛林、沙漠、河海、高空等三维空间的不同地形环境条件;既可车载船装,又能背负手持,要经得起各种移动体的安装机械条件;在嘈杂的噪声环境,要具有背景噪声滤除功能,使通话对方听不见噪声干扰,话音清晰;在高速行驶时,通信不能中断,质量不能下降,可支持500km/h的高速运行。

四、结论

集群共网毕竟具有它自身的缺陷,那就是这些共网往往是调度功能要相对弱一些,即使是利用与专网相同的系统来组建的共网,也同样会相对使得调度功能减弱。那些在公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调度系统由于是在原来的系统协议和结构上增加了调度功能,由于原来的体制、协议和系统结构是以公网的电话业务为主而建立的,要想完全能够符合专业用户对专网的需求,应该讲目前还是达不到的。

参考文献:

[1]郑祖辉.数字集群通信漫谈[J].电子世界,2003,(12).

网络通信技术论文范文4

它不仅降低消耗,提高生产力,缩短工期,也利于项目管理的加强,是项目管理最有效的技术之一。网络计划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进度控制方法,它在通信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发挥着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改善通信工程管理中较薄弱的环节,同时克服了单一的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管理的手段。通信工程建设的核心其实是通信网络能力的建设,网络计划技术为网络经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仅保障了工程进度及通信工程的质量,也提高了客户对网络服务的感知度,目前,在工程成本控制方面也发挥着有力作用。

二、通信工程的进度控制方法

网络计划技术在通信工程管理中的主要作用是管理工程施工进度。通信工程同别的建设工程比较,在拥有一般工程项目特点的同时,也具有自身通信信息技术的特点,因此,通信工程的划分也是较复杂的。

2.1通信工程的特点

1、工期紧迫。通信工程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与针对性,那么,工期的完整性不仅关系着投资的利益,影响市场拓展时机,也决定着企业后续发展,因此对工期的要求较高。通信工程建设是一个涉及很多施工单位的复杂的社会过程,也与建设单位组织管理制度密切联系,要求员工全员全程参与,在建设成系统后还要让用户使用和维护,因此通信工程的维护期也被拉长。

2、技术复杂。通信工程是一种知识密集型工程,而信息技术是其根本依托。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新,又同其他技术结合发展,一些新的技术分支不断出现,这些最后都会反过来影响到通信工程,进而在其工程中检测技术、掌握技术、把握技术方向等方面加大了难度。

3、需求复杂。通信工程涉及专业广泛,由于不安定因素复杂,其构成目标多样化,可视性极低,因此对于最终需求无法单次或简单解释说明,需求不清而易引发扯皮、矛盾、纠葛、争议或返工等问题。管理与需求的变更始终贯穿通信工程建设中。

4、风险因素复杂。通信工程建设过程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主要来自技术因素与非技术因素两大部分。数据显示,非技术因素占据风险成分中的绝大部分,这可能由建设单位与承建单位单方面,或两者之间配合因素导致的工程失败而未达到预定目标。

5、环境复杂。通信工程由于网络规划的需要,工程地点较分散,如环境恶劣的山区,交通滞落的郊区地带,繁华的市区等;且工程地点周围地理、交通、人文环境皆不相同,工程建设的影响压力来自不同的方面,有如天气、业主、市政工程等。

6、不确定因素多。通信工程中不可控因素复杂多样,有如选定站址、运输设备、挖传输管道等。这些都需要时间去协调控制,对项目预测管理、动态控制、前期准备等。

2.2通信工程进度控制的概述

通信建设工程主要根据两大方面,即:工程按建设项目;单项工程。通信工程进度控制是指在项目实施阶段的进度进行控制,其目的是通过控制实现决策控制时间内的目标,拟定出经济且合理的进度计划。进度控制是需要不断调整进度计划的。通信工程建设进度控制的终极目的是保障在规划时间,工期内建设的投入使用或提前交付使用。

2.3通信工程进度控制方法

1、甘特图。一种横道图或线形图,主要用途是计划安排与确定工程项目中各项工作的进度,具有制作简单、方便、清晰的优点。

2、网络计划技术。一种进行计划管理与组织生产的科学方法,利用网络图表达工程进度安排及工作间的逻辑关系。主要包括计划评审技术与关键线路法两种模式等。

3、其他进度控制方法。线形图,包括时间距离图,时间效率图等。

三、通信工程项目的网络优化方法

通信工程的最后形式是网络规模的形成与扩大。随着通信事业的大力发展,及政府给予的支持,在内部竞争的前提下,也逐渐对国际运营商开放,这要求各通信公司转变经营理念与调整战略目标。通信工程采用网络计划技术的优化方法可以方便地对通信工程项目施工进度安排。网络计划可以对初始网络计划图进行优化,达到缩短工期、减少资源消耗、降低成本低的目的。网络优化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内容方法。

3.1进度时间优化法

时间优化法是指在人财务俱全的前提下,以最短工期为目的,使一项工程尽快完工与发挥投资效果。关键线路作业是影响总工期的重要因素,为达到缩短工期,确保规划时间里完成任务工程,应采取以下措施:

1、利用时差。调动其他闲余部分物力跟人力,补充关键工序,加大集中使用,可有效缩短线路的持续时间。

2、采取组织措施。在合理允许的前提下,关键线路上的所有工序尽量进行平行和交叉作业。

3、采取技术措施。提高技术水平与改进工艺设备以缩短工期。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将关键线路转化为非关键线路,并能以此进行后续的转化调整,这将大大利于工程控制在规定工期内完成。

3.2时间与资源优化法

所谓资源是指完成工作所需资金、材料、人力、机械设备等。资源又称生产要素,在应用网络计划技术时,应对各类资源认真研究,强化管理,合理调配使用资源。在这个过程中应用网络计划技术时,首先根据项目资源库,描述所用资源名称,单位时间费率或单个使用费率的资源费率,单位时间内可获得的最高限量的资源限量,还有可获得的时间等,再根据网络计划中各项工作的需求,将资源库中的资源合理分配到对应的相关工作上,之后按照各工作的进度统计出每个单位时间内项目对资源的需求量,如果需求量超出资源限制量,仍需要对资源计划工作做出调整。一般的,资源计划安排存在两种方法。

1、在规定工期内安排好各工作活动时间,使资源消耗均衡,但施工生产存在不均衡性,会出现单位时间对资源需求高低峰现象,那么可以采取调整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单位时间资源需求量保持在平均水平,这样就能合理有效利用空间与时间,减少临时设施数量与资源储存量,节约施工用地、降低成本。

2、在施工进度计划中相对应的资源的需求量受到某一种资源限制时,若资源的数量得不到补充,将会影响工程进度,延长工期,甚至不能进行。那么,在资源受限制的条件下,就应该进行调整施工进度计划,使各单位时间资源需求量全部达到满足资源限量的要求,以求得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顺利进行。依据有限资源在各工作之间合理分配的原则,进行调整施工进度计划,以求资源有限工期最短的进度计划与简单快捷的优化方法。资源安排与优化的最核心意义就是资源的调配,适量、适时、配备比例适当,投入资源不但要满足资源使用率,还有项目实施的要求。此外,计算机技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应用,能够解决非常复杂的资源安排优化工作,项目管理软件可以对资源动态进行管理,使多种资源同步安排优化,满足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出现的变化需求。

3.3时间与成本优化方法

所谓时间成本优化是通过分析工程周期长短与其对应的费用多少之间的线性关系,减少时差,以求工程中间接与直接费用总和最低值的赶工日程。分类与优化方法如下:

1、工程费用的分类。工程费用包括直接与间接费用两大内容。直接费用指与工程直接相关的费用,比如原材料费、能源费、工人工资等。间接费用则相反,包括折旧费、管理费等。

2、工期与费用的关系。延长工期会导致间接费用增加,缩短工期则会使直接费用增加。时间与费用的优化是通过分析工期与费用线性关系,降低成本,缩短工期,减少时差,达到最佳工期点与最低总费用。

3、优化的方法。绘制初始网络图,确定关键线路;若有多条关键线路,可以同时赶工,将时间控制一致;从关键线路费用率最小的作业时间着手,缩短总工期;计算费用节约额与提前竣工天数。

四、结束语

网络通信技术论文范文5

在网络通信行业,许多方面有一定的自动化技术水平,但还不是业界其他同业的高水平,自动化技术程度还比较低。比如我们的网络建设和扩容周期,需要半年甚至一年的施工、稳定、维护,才能进入下一个建设周期。开通一个业务,一般也要几周甚至超过一个月。尤其与自动化技术发达的行业比,差距就更大。可以对比一下网络通信行业与飞机行业,可见自动化技术程度相差之远。想想飞机驾驶仓里面令人眼花缭乱的仪表,自主记录的黑匣子,作业严谨的机场管制塔台。网络通信的自动化技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说明,网络通信行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进化空间,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是,信息化和自动化技术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的,信息化带动自动化技术,自动化技术促进信息化,把技术进化带进了“正循环”,合力促进着快速的技术变革,如何在这个快速跟新的技术洪流中,抓住机遇,跟进甚至引领变革,确实是运营商企业的生存之道。如果给网络通信按成长过程划分一下,目前还是网络通信自动化技术运营还处于一个幼稚期。网络运营的幼稚表现在多方面,举例如下:

(1)网络设备无法即插即用;需工作人员干预,尤其是软件调试工作,更对工作人员要求较高无法达到一次进站。

(2)多厂商设备标准化程度低,7国8制,同时也带来效率底下;设备复杂,据统计有些设备命令行多达6000条以上,而图形化界面仅能操作设备的部分功能,学习和维护门槛过高。

(3)运营支撑系统与网络管理系统与网关于网络运营引入自动化技术技术的探讨文/郝军荣当今世界,网络就像水和电一样,给人提供信息服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而对庞大的基础网络设施的,它的工业化程度还不及给排水行业和供电行业一样成熟。但是其发展势头,技术更新的速度却远超之前任何行业,信息社会的革新速度比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的革新速度快的多。通信网络作为基础设施,它的部署和运维,必然向自动化技术趋势迈进。自动化技术是降低成本、减少故障的必然要求。当网络通信遇到自动化技术,带给我们怎样的挑战和机遇呢?摘要络设备,无法实时对接,开通业务需人工在系统间协调。

(4)网络故障无法自动定位自动恢复,更多需要人工干预才能解决问题。

(5)网络监控效果差,对网络流量的细节无法自动识别,比如哪些流量是大象流(优先级低但却流量庞大)就很难用当前的传统方法识别出来,无法设别也就无法自动处理。

(6)网络流量模型无法自动调优,往往部分网络拥塞,部分网络轻载,却无自动化技术的方法平衡和优化网络流量模型;自动化技术的网络应该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带来效率上的提升,运营成本的降低。让我们看看如何进入“自动化技术时代的网络运营”。

2自动化技术时代的网络运营

首先让我们认识或者说设想一下自动化技术时代网络运营的特征:

2.1高自动化技术的网络规划

网络规划应该以模拟环境为主,那么就需要一个网络环境的全真模拟平台,模拟平台提供网络拓扑、网络路径计算算法,网络流量模型模拟工具等重要设施的建设。

2.2高自动化技术的网络资源部署

网络资源部署主要以“即插即用”,人工一次进站,免软调为特征。比如:可给给网络设备安装人员配置一个PAD,支持一个自动化技术设备安装软件,具有如下向导功能:

(1)用相机给设备拍照。

(2)扫描设备二维码。

(3)用GPS功能定位设备所在位置。

(4)自动化技术把上述信息打包发送到运营中心。完成以上4步工作,远程软件运营系统,就可以按照设备位置、设备型号、设备插线情况给设备下发正确的进行远程部署信息。简单的软件就可以大大的提高网络部署的效率。提高网络资源部署的自动化技术程度。

2.3高自动化技术的网络业务开通

自动化技术的网络业务开通,把BOSS(业务支撑系统)和NMS(网络管理系统)对接是关键,业务订单进入BOSS系统后,经过计费、认证、批准等流程后,应该自动把业务信息、客户信息传递到网络管理系统,通过网络管理系统把业务信息翻译为网络资源的部署信息,如客户接入VLAN号、业务承载的电路开通等信息。这样才能自动化技术开通网络业务,提高业务开通效率。只有经过以上几步的自动化技术网络改造的运营商网络,才能逐步进入网络运营的成熟期。

3以人为中心的自动化技术网络

自动化技术的网络,需要执行运营管理者的指挥,就像自动化技术的飞机飞行,也必须有驾驶员的操控。一切自动化技术运营,都应以“人”为中心。如果人工无法干预,自动化技术的效果就会走向反面。例如:设备物理性损坏需人工干预恢复,则故障信息必须通知到人;网络施工前,按照人的意图,把中断网络上承载的流量调整到其他网络上等等;网络流量趋势要形象的报给决策者,以便进行扩容决策。以人为中心的自动化技术体现为:

(1)自动化技术的流量调度,但人工可干预。

(2)人工可干预的网络故障恢复。

(3)网络性能指标趋势人工可感知。

(4)网络按照人工规划的模型运行。

(5)网络流量优先级,需按照人的部署调整后精确执行。如果网络自动化技术不体现管理者的意志,那么自动化技术成为负担。据了解,飞机在平稳运行期间,一般飞行员都开启自动航行,但是飞机起飞和降落的阶段,飞行员会接管飞机。网络亦然,人与自动化技术辅助的完美结合,才能达到网络运营的高效率。相反,当人出现错误,自动化技术是否可以识别、提醒、防呆就给自动化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举一个例子,在管理系统中,往往给一个设备配置两条或者多条通信通道,以便做故障保护,但是如果多条通信通道,由于人的错误,配置到了不同的设备上,而系统误以为是同一台设备,那么人就犯下了错误,这种错误,完全可以通过设备唯一性识别等自动化技术手段防止的。综上可见,自动化技术是网络运营的必然趋势,走向网络运营自动化技术的路还比较漫长,人与网络自动化技术的互动互助是此趋势中的必然过程。

4结束语

网络通信技术论文范文6

关键词:数字化变电所发展 应用

一、数字化变电站的基本概念

数字化变电站大致可以理解为是在现有变电站技术的基础上,同时结合光纤网络通信技术、电子式互感器和站内设备互操作技术,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逐一迈进。数字化变电站中的“数字化”的含义,所以也可以理解为变电站技术的一个发展过程,数字化在不同时期应该有不同程度的含义。

二、数字化变电站的技术基础

1IEC61850标准

数字化变电站采用的是IEC61850标准,该标准保证了数字化变电站站内的设备具有互操作性的特点。传统变电站的信息描述和网络通信协议的标准会存在差异,这就会导致不同设备间信号识别困难、互操作性差。但是IEC61850标准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和开放性得特点,就弥补了上述传统变电站所存在的问题。数字化变电站采用的IEC 61850标准对于电子设备的信息描述都进行了全面的定义和规范,这样就形成了统一的通信规约平台,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设备间的互操作问题。

2 网络技术

数字化变电站的二次设备除了具有传统意义上的数字式设备的特点外,还具备对外光纤网络通信接口 ,数字化变电站二次信号传输是基于光纤以太网实现的。传统的以太网采用的是随机的网络仲裁机制(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CSMA/CD),该网络仲裁机构传输的不确定性是以太网推广过程中的主要障碍。传统的以太网拓扑结构中是永远也不会出现环路的,该问题只能依靠生成树算法解决。快速生成树协议使得收敛的过程从1min 降低到1~10s,这样就可以采用多种冗余链路设计来确保网络的可靠性。

采用了虚拟局域网(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技术。VLAN 就是将局域网内的各个设备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划分成多个网段,而不需依赖物理的组网方式和设备的安装位置,从而保证了控制网段的实时性。

3 信息同步采取网络同步机制

一般在变电站内会有1个或多个GPS接受器,这就实现了对间隔层内各种lED设备的对时,由于间隔层内的设备众多,在实际应用中变电站会存在多个GPS接受器同时运行去对不同的设备进行对时。数字化变电站内的信息传送使用网络通信方式,所以采取网络对时也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在过程层采取IEEE1588信息同步机制,在间隔层采取SNTP时间同步机制。

三、数字化变电站的优势

1、信号抗干扰能力强

传统变电站内的设备都是电缆相连,传输环节很多,经常会出现电磁干扰、电缆损耗以及电磁兼容都会导致传输的模拟信号出现误差;而电子式互感器是通过光缆进行传输数字的。这极大程度上增强了信号传输环节的抗干扰能力。

2、信号量测精度及互感器动态性能好且精度高

数字化变电站采用光纤传输数字信息,避免了传统电磁式互感器产生的铁磁谐振影,这就大大地提高保护测量精度,数字化变电站采用的电子式互感器具有频率响应宽、动态性能好的特点,这就为自动装置提供更加准确的电气暂态性能。

3、经济性

采用电子式互感器,使得数字化变电站工程占地面积跟以往相比会减少很多,二次回路的简化又极大地减少了工作量,从而缩短了建设工期,铜属于国家的稀有资源,数字化变电站大幅减少铜质电的用量,从而节省了矿产资源。

4、设备自检管理水平好

数字化变电站内设备均具备相应自检功能,能够实时地查看各设备的运行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维护。数字化变电站里面的信息传输主要是基于网络通信技术实现的, 间隔层和过程层等设备等环节都可以得到非常好的监控,这就大大地提高变电站运行的可观性和自动化水平。

四、数字化变电站建设的可行性探讨

随着电子式互感器、在线监测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不断发展,,数字化变电站应用已经进入工程实用化阶段,所以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发展也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趋势。国内电子式互感器的制造工艺不断地改进,电子式互感器技术的日趋成熟也为数字化变电站的实施提供了保证。基于IEC 61850的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以及二次系统网络通信协议使得数字化变电站的互操作性成为了现实。

五、结论

目前数字化变电站建设中的各种相关环节的制定都相对滞后,很多标准和规范都需要在数字化变电站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使得进一步规范数字化变电站技术的推广和发展。进一步推进数字化变电站体现了技术革新的要求,对克服常规变电站的技术瓶颈,从而进一步提高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大意义。

我们相信随着现有技术水平不断发展,数字化变电站将具有智能化、安全性、数字化、自动化和互操作性等优势,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就会像雨后春笋般一样地展开。

参考文献:

[1] 曾庆禹.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未来发展二——集成自动化、寿命周期成本[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24(20):1-5.

[2] 孙军平,盛万兴,王孙安 新一代变电站自动化网络通信系统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