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课程设计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成本会计课程设计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成本会计课程设计总结

成本会计课程设计总结范文1

关键词:成本会计;实践性教学方法;理论创新

成本会计学“矛盾观”与“时空观”理论体系,特别强调成本会计学是正确处理所费总成本与所得产量矛盾的科学,所费总成本少,所得产量高,单位成本就低。而要正确处理这对矛盾,一要正确地计算产品成本,二要有效地控制产品成本,才能算好科技进步帐,当好军师,引导企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降低产品单位成本,“用尽量少的价值创造出尽量多的使用价值”。

这一理论自提出以来,得到了较大反响,并在一些地方经过了实践检验。下面试从对比分析的角度,从六个层面对这一新理论体系作一简要阐释:传统成本会计学没有明确的成本计算对象“时空观”;新体系则明确指出产品是在一定时空中生产出来的,因此计算产品成本一定要有“时空观”,即根据各企业生产特点,以不同时空生产的不同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成本单汇集其总成本与产量,计算出产品的单位成本。简单生产同时又是大量生产的企业采用“简单法”,是以“全厂某月份生产的产成品”为对象;分步生产同时又是大量生产的企业采用“分步法”,是以“各步骤某月份生产的半成品及最后步骤的产成品”为对象;分批生产的企业采用“分批法”,是以“全厂生产的某一批产成品”为对象。这三种成本计算方法都要算出各品种的单位成本,其区别主要不在什么品种,而在什么时空,有的教材将“简单法”改称“品种法”是错误的,完全丢弃了简单大量生产的时空特点。要强调指出,按不同时空生产的不同产品开设成本单,实质就是设置“生产成本”帐户一级明细帐。这是新体系宝塔结构的第一层,也可说是“奠基工程”。

一、传统成本会计学没有说明制造成本法或变动成本法的实质性

新体系则明确指出,制造成本法或变动成本法是在三种成本计算对象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如何在成本单中按经济用途设置成本要素的问题,制造成本法设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三个成本项目,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作为期间成本处理;变动成本法则将固定制造费用分离出来,也作期间成本处理。须强调指出,设置成本项目,实质上就是如何按经济用途设置“生产成本”帐户二级明细帐的问题,这是宝塔的第二层,千万不要和直接费间接费的划分问题混为一谈。传统成本会计学没有阐明费用汇集与分配规律,新体系则明确指出,为了把各项费用有条不紊地按经济用途汇集于各成本计算对象,要划清九个费用界限,亦称过九关,才能准确地计算出产品单位成本,而不致出现化、挤、冲、摊的错误作法。过九关时,都可能遇到间接费用分配问题,对此可采用实耗材料数量比例法、实际工时比例法、定额比例法、约当产量法等。

二、陈本会计学课程系统性强,内容复杂

成本会计课程是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后续课程,需要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多,如需掌握生产费用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方法,编制各种费用分配表及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理论教学环节,学生对成本会计课程的学习在知识系统的把握上有很大的难点,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有较大的难度。企业成本核算要求料费、工费全部入账,汇总成本,往往还要对很多账目进行结转,过程较复杂,学生可能对数据的生成途径和来源理解不透,经常混淆成本数据之间的关系,有时很难区分不同生产组织特点和类型,从而采用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因此,要求这门课程要有实践性的教学环节作为保证。它要求学生对制造业生产工艺流程有较全面的了解,在正确计算制造成本的基础上,能熟练地对有关经济业务进行账务处理,编制成本报表,并能对成本资料进行分析,参与企业经营决策,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既具备一定的成本核算能力,又具备参与企业成本管理和决策的能力。

三“成本会计”实践教学的改革

1、根据成本会计岗位进行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课程以成本核算和管理业务最复杂、最综合的制造企业为主,参照成本会计岗位的职业资格标准,按照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将成本会计职业岗位进一步细分为一般会计、成本会计和会计主管等三个层次,确定三个层次的岗位基本职业能力分别为要素费用核算能力、综合成本核算与分析能力、成本分析与控制能力,拓展职业能力分别为协助参与成本分析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和成本计划能力。在此基础上,确定三个岗位的具体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构建相应的课程能力标准,进而提炼、整合和序化教学内容。对成本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2、改革教学内容,体现专业特色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应面向企业、面向生产一线、面向生产岗位或岗位群,根据“岗位适应、行业载体、核算为主和兼顾管理”的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以增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从社会人才需求和职业岗位入手,分解和提炼从事具体职业岗位所需的核心职业能力,然后根据这些职业能力需求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来设计人才培养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根据成本会计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和课程能力标准,《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通常应由成本会计基本理论、要素费用的核算、生产费用的分配、产品成本计算的方法、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成本计划与控制等内容构成。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出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实践应用能力强的会计专业人才。

3、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应用于实践性教学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模拟企业真实的成本核算岗位具体工作设置工作任务,采用项目教学法使学生熟悉企业成本核算岗位主要工作流程。将企业成本会计工作岗位一个月的工作任务进行分解,使学生在逐步完成各项任务的同时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教、学、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在每项任务完成前,教师应对任务或训练的完成所必需的理论知识,作出必要的说明,课程组织既要体现学习性,也应体现成本会计岗位工作任务要求,使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合理,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

因此在整个成本会计学中仍是不可缺少的一环。这是宝塔的第五层,千万不可把它和第一层的三种成本计算对象方法并列。事后总结事前与事中成本控制的得失,以便更有效地控制未来的成本,这是新体系宝塔结构的第六层。相对传统成本会计学来说,它站得更高,可从战略高度进一步指引企业走向更加美好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檀忠富;《成本会计》学习辅导(1)[J];内蒙古电大学刊;1995年04期

成本会计课程设计总结范文2

一、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由于《成本会计》课程的实践性较强,结合面向岗位、学做一体的职业教育原则,《成本会计》教学应采取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即以企业产品制造成本的核算过程为载体,结合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将实训与理论讲授相结合,实现教、学、做三者的融合,其基本思路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为进一步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加强学校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应建立学校与社会双向参与、双向服务、双向受益的新机制。以笔者所在职业中专院校为例,曾聘请教育界专家和财税事务有限公司顾问、集团财务总监、注册会计师以及若干一线教师成立会计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会计专业教学进行指导。

(二)以成本会计核算工作流程为主线,重组课程内容《成本会计》课程应以成本会计核算工作流程为主线,对课程内容进行取舍、增补与整合,并对课程结构进行调整。课程内容的选择要根据成本会计岗位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进行。例如,成本会计的品种法核算,应将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以及在产品与完工产品的分配串联起来,创设一套从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到计算出产成品成本的完整的制造业品种法综合实训项目。这样既能令学生充分体会到成本会计岗位的职责与所需的能力,了解会计信息传递流程和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方法和技能以及产生知识需求,又能使学生深切体会到成本会计并非单纯的计算题,而是企业财务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整个企业的财务工作。

(三)以项目教学法的课程教学模式设计课程结构在相关专家对课程建设意见的基础上,笔者对成本会计工作任务进行了分析,以真实的制造业企业会计业务为情境,按照成本会计核算工作流程进行优化整合,将成本会计核算工作分为若干个工作任务,再将每一个工作任务进行细分,形成了递进式和分解式课程设计结构,让学生真正体验成本会计岗位的核算内容。

二、项目教学法在成本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是以实践为导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是从职业的实际出发选择具有典型性的事例作为教学的内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问题的要求搜集、选择信息资料,通过小组的共同努力研究,具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或完成任务。项目教学法一般按照确定项目任务、制订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归档或结果应用五个教学步骤进行。

中职教育教学要求突出技能型教学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各项专业技能及实际操作能力。在《成本会计》教学中,尝试运用项目教学法,将真实企业的成本核算业务纳入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整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会计专业的综合技能。例如,采取以成本会计工作过程为导向,围绕成本会计岗位职能,将晋江市权威服饰有限公司、晋江太岳服装有限公司、晋江市新禾服装制造有限公司的典型工作任务结合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形成伊黛藤服装有限公司的账务资料,并将其划分为若干项目任务,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体验成本会计岗位的核算内容。各项目的具体设置如下:项目一为成本会计入门,共计4课时。下设成本会计岗位认知、产品成本构成、成本核算流程三个子项目。能力目标主要为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了解成本会计岗位职责以及课程的整体设计,并且能够熟悉晋江市伊黛藤服装有限公司的生产过程和成本核算流程。

项目二为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共计24课时。下设材料费用、职工薪酬、动力折旧、辅助费用、制造费用、废品损失归集与分配六个子项目。能力目标主要为使学生认知伊黛藤公司的相关费用单据,能够对各要素费用进行归集,并采用适当方法进行分配。项目三为在产品与完工产品的核算,共计20课时。能力目标主要为使学生能够根据企业生产特征选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并且能够正确填制产品入库单、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及汇总表,进行产品验收入库的账务处理。项目四为品种法综合实训,共计8课时。能力目标主要为使学生能够运用伊黛藤服装公司产品的成本核算资料,采用品种法完成服装成本的计算以及完整的账务处理,并且能够熟练掌握品种法核算方法的程序、步骤以及特点。

项目五为分批法,共计4课时。能力目标主要为使学生熟悉分批法的生产过程、核算流程和特点,并且能运用一般分批法进行产品成本的核算。项目六为分步法,共计8课时。能力目标主要为使学生能够根据企业生产管理特征,分别运用综合结转、分项结转、平等结转进行产品成本的核算。项目七为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共计4课时。能力目标主要为使学生了解分类法、定额法的基本原理,能够依据企业的不同环境选择相应的成本计算方法。项目八为成本报表,共计4课时。能力目标主要为使学生能够编制主要产品成本报表和单位成本报表,简要分析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工情况。

三、项目教学法在成本会计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下面以职工薪酬的归集与分配项目为例,说明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学校成本会计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明确任务《成本会计》课程中关于职工薪酬核算的问题由于已在《财务会计》课程中进行了讲授,就知识点本身而言有所重叠。又由于晋江处于品牌之都,服装、鞋、伞、食品等制造行业较多,而从这些企业的实际操作来看,校内课程所介绍的职工薪酬核算方法与现行企业的核算方法有所不同。因此,通过收集服装公司的工资核算流程、工价表、考勤记录、产量记录、绩效考核表等资料并进行整合,可将其作为项目任务之一,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探讨伊黛藤服装公司职工薪酬的核算。

(二)制订计划在学生明确项目任务后,根据教师提供的相关参考资料,组内成员查阅相关的资料,获取有关的信息,以制定工作计划,并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组内各个成员根据各自的特点和所选项目岗位设置要求,按照实际岗位对工作职责进行划分,同时明确每个人的分工和责任。

(三)实施过程根据项目任务的需求,需由学生自由组合为4人一组,每人一岗,岗位分工及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全过程通过演示的方式教授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提出问题,教师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各组学生按照计划完成各自所承担的项目岗位工作任务,同时还应及时记录项目的进展情况。教师在项目任务实施阶段应密切关注实施中的难点及项目的进展情况,以及时的进行解惑答疑。同时,应分阶段组织学生展示项目成果,及时总结和交流心得,增进各小组及小组成员间的相互了解,共同讨论、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此外,为了使学生能够全面地掌握各项技能,学生岗位应进行适时的轮换,使每个学生能够体验并完成各个岗位的操作内容。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学生可以共同讨论所遇到问题,进而互相帮助以解决问题。

(四)检查评估采用具有发展性的评价机制,既关注执行任务的结果,又关注执行任务的过程及能力表现。因此,在学生完成项目后,由教师发放各小组综合表现评价表和成果质量评价表供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每组推选一位学生介绍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的情况,汇报项目成果并对成果进行展示与自我评价。由教师对各组展示的成果、团结合作、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学生和教师自评、互评和总评的方式进行检查评估,使学生通过一次项目任务工作对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及技能有所认识、有所提高。

(五)归档在课程结束后,需将本项目活动中与过程、时间安排、人员分工、工作任务、工作成果等有关的资料进行归档整理,既作为完善成本会计教学工作的参考,又可作为教师进行科研和教材修订的素材。

四、项目教学法在成本会计教学中应用的注意事项

在《成本会计》课程中实施项目教学法时,应重视项目的选择、具体的成果展示、教师的评估总结以及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与实验手段等问题。

(一)细分项目,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在实施项目教学的初期,由学生自主制订项目的计划比较困难。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应尽量将项目细分,便于学生理解、归纳,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通过解决学生自己设计的问题,能够有助于了解完成工作的总体过程,清楚完成任务应该掌握的知识以及具备的技能,有利于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并展开实施。

(二)考核评价应真正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教师应根据项目的特点预先制作评价表,根据教学目标恰当地制订评价内容。除了知识、能力等目标外,还应重视对学生情感目标的评价和项目实施中的协作、探索、思考等方面的评价。同时,还应注意评价的质量,即评价本身并非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只有将教学评价当作激励师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工具,才能使教学收到更好的成效。

成本会计课程设计总结范文3

基于“动—静态”培养模式的成本会计课程体系

特有的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特性是成本会计课程体系的设置依据。首先,特有的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理论与实践并重”,从而使得在课时安排上既要设置一定量的理论课程,同时还要注重实践性环节的训练。其次,特有的专业系统性要求学生既要熟悉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及其与会计学之间的联系,也要明白成本会计在会计学科中的学科地位,还要掌握成本会计自身的原理和理论体系,因此应设置一定量经济类、管理类课程,同时还要注重成本会计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会计专业课程之间的课程安排顺序和内容协调。第三,特有的前沿性和实践性使得会计学教学应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如会计教学软件、多媒体计算机等);同时在教学中可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如启发式教学方式、交互探讨教学方式、图示教学、虚拟现实教学方式,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教学效果更具有实用性。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具体途径,但它与培养目标并非一一对应,即实现目标的途径有多条。为此,从整体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坚持“宽、厚、柔、专”的原则,注意知识的完整性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相结合、知识的系统性与培养学生创新性相结合,通过处理好层次与定位的关系,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全面素质与基本技能的关系、“前沿成果”与“传统经典”的关系,得出不受教学时数限制的“静态满意解”,如图1。图1所示的成本会计课程体系安排,强调“实践应用与理论基础”并重,这是建立在静态满意解基础上的人才培养模式,即通过课程体系的持续改进和教学环节的优化,虽然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解”,但可以不断提高教学的满意度。静态培养模式即依据培养目标进行的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包括会计基础课和会计专业课的设置及开课学期与学时,会计各门专业课内容的整合与协调。在设计时,应该从系统性与发展的角度出发,合理构建成本会计课程体系,同时使学生明白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其他学科知识在本学科领域中的应用。动态培养模式即建立实验基地或模拟场景,强化专业技术能力训练。具体包括:1.建立专用的多媒体及大屏幕教室,以方便教师讲授有关内容,演示有关图、表、案例,进行课堂上的互动式分析和教学设计,直观、形象、生动的显示介绍不同产品的生产技术过程和生产组织特点,实施高效的课程设计和专业设计辅导。2.建立成本管理案例库,强化案例教学。通过建立成本管理案例库可以克服教科书没有完整案例的缺陷,学生不仅可分析和研究多样化的企业问题情景,而且可以激发学习热情,养成用系统的观点处理具体问题的习惯,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建立会计模拟实验室,培养学生综合、系统地运用会计方法和技术的能力,锻炼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综合分析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消除学生对会计工作的神秘陌生感。4.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并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到企业实地锻炼。通过对企业生产工艺流程的了解,通过会计工作的认识,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兴趣和动力,摆脱大学生不知“学什么”、“如何学”等困惑。这种培养模式有利于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和实际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发展。因此,建立在这种模式基础上的成本会计课程体系是我国教育改革的要求。

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优化

“静态满意解”的培养模式是通过教学进程计划、教学大纲和具体的授课过程来实现的。在教学计划中,要注意各门课程的开设学期、学时的合理性,要明确有关课程课内讲授和课外实践(实验,上机)的学时分配;制订教学大纲时,要保证单门课程教学大纲的有效性,要注意各相关课程间的内容协调,要明确教学要采用的方式和手段(包括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实践操练等)。而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既要做好每一个环节,又要注意各环节之间的联系,使整体优化。

(一)认真备课。备课时应坚持“使自己明白”、“使学生明白”和“使学生容易明白”的原则,其中“使自己明白”包括深入分析教学内容,明白教学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教学方法设计等;“使学生明白”要求教师在讲课前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水平、理解能力有清楚的认知;“使学生容易明白”需要教师对教学流程进行精心设计,能在宏观上把握教学内容,做到提纲挈领,重点突出。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善于学”。教学是一门艺术,不仅是“教什么”的问题,更是“如何教”的问题。相对于其他经济管理类课程,会计专业课因程序性、规则性较强且有一定难度,通常被认为是比较“枯燥”的课程。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之后,在教学方法上多思考、多下功夫,采用学生愿意接受和感兴趣的方式去组织课堂教学。例如,在讲授成本会计基本理论(对象、职能、任务、工作组织)时,可启发学生对会计学基础相关知识的回顾,并与成本会计的内容做比较,这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会计知识,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在讲述产品成本的构成时,可引入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产品进行举例,这样学生记忆深刻且不感到枯燥;在讲授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时,则可以借用计算机多媒体播放一些典型的生产视频,如火力发电过程、汽车的生产流程、药品生产过程等,增强学生的现场实战感,弥补学生实践知识的匮乏。

(三)精心设计或布置课后作业。课后作业有助于加深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实现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锻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目前的成本会计教材上的习题多采用课后练习形式,知识的综合性和实战性较差,因此,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或布置课后作业,既要与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又要有一定的拓展性和挑战性,从而使学生通过作业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可以激发和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重视实践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增加学生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不可或缺。目前高校基本上都设置了图1中的多种实践教学环节,但实际执行情况不尽人意。如认识实习往往设置在第一学期初,学生在没有任何会计理论基础的情况下跟着带队教师在企业“走一遭”,不能起到认识企业生产工艺和组织特点、了解会计工作实践的作用。另外,受限于实习经费,很多学校没有建立实习基地,学生毕业实习只能靠自己联系,难以保证学生的实习参与率和实习效果,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实习部门或者实习内容与会计工作毫无关联,或根本不去实习。为此,学校一是要加强校内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二是要协调实习与理论学习之间的关系以明确实习的目标,三是要做好对学生实习过程的指导监督。

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措施

(一)改革教研考评制度,激发教师教研热情。目前,在考评导向上,很多高校(特别是一些以研究为主的高校)在年度考核和职称评定甚至行政职务晋升时,主要以科研成果为依据,很少或没有考虑教学成果,从而使一些教师认为在教学方法和方式的改进上花费精力和时间“不划算”,抱着“完成”教学任务即可的态度。而在评教方面,一般包括学校督导和学生评教,但由于督导的不“独立”(往往是本学院教师)和学生评教“不客观“(有时一人代表全班),评教的结果不能反映教学真实情况,不能起到激励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作用。解决办法之一是在考核和职称评定中加大教学成果的权重,二是可以聘请与学院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第三方作为督导教师,实行学院间轮流督导制度,并对督导人员的督导质量进行考评,三是设置强制性学生评教程序,如只有评教结束才能进行新一轮的课程选择,并对学生的评教根据情况适当舍取。

(二)加快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执业水平。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都必须通过教师去实现,因此应采用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这要求一方面要注重吸引国内院校会计专业的博士生,另一方面可以采取国内和出国进修、青年教师攻读博士研究生等方式,促进在校青年教师的成长。同时,作为“会计学”专业的教师,应该针对专业特点,一要以“双师”标准(教师、会计师)要求自己,二要注重自身知识结构的更新,保持科学研究及教学研究的活力,尤其要注意利用网络和参

加学术会议了解会计的政策动态,加强同国内外成本会计教育同行的交流,吸收成本会计研究的最新成果,以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提高研究水平,以科研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三)实行本科导师负责制,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引导。目前,很多高校实行“辅导员”和“专业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制度,其中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和日常管理工作,专业指导教师则负责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选课以及就业指导等。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专业教师不实行“坐班”制度,也没有相应的考核制度约束,而且指导的学生人数过多(一般是按照班级配备指导教师),学生很少和专业指导教师见面,有的甚至常年不见面。这导致很多学生到了大三对自己的专业还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不明白自己的努力方向,未能把握大学的学习特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缺乏自信心和工作面试的勇气。

成本会计课程设计总结范文4

万小东,男,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摘 要:专业品牌建设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业竞争力的关键任务。本文以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品牌建设为例,探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品牌建设的具体内容建设,指出品牌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形成独具特色的高职会计专业。

关键词:会计专业;品牌建设

为贯彻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推进我校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不断增强为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现针对我院会计专业品牌建设进行探索和实践研究。

一、会计专业品牌建设目标

以《学院“三五”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方针》的指引下,以“宽基础、重实践、富特色”为人才培养基本目标,以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培养熟练掌握会计专业知识技能、熟悉行业发展规律、具有较强行业适应性的高素质创新性复合型会计技能人才,将我院会计专业建设成为规模适度、人才培养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广受社会认可的品牌专业,推动专业办学质量和办学层次整体提升。

二、会计专业品牌建设内容

(一)“校企共育、工学结合”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在新媒体、知识经济、大数据等冲击下,会计专业教学发生了众多变革,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做一体化、产教结合的培养模式指导下,结合会计专业的特点和会计行业的发展变化,积极探讨会计专业建设方案。

“校企共育、工学结合”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是以会计专业的能力培养为主线,学校、企业共同开发课程标准、课程设计、课程教材等教学资源,实现学校教学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提高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共同培养会计专业人才。该模式如图所示:

“校企共育、工学结合”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二)建设“岗位导向”的专业核心课程

在征求用人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结合会计专业岗位,将会计岗位划分为:出纳员岗位、资产核算岗位、往来会计岗位、成本核算岗位、存货会计核算岗位、财务成果核算岗位、税务岗位。根据用人单位对会计岗位的要求以及各个岗位对会计专业知识及技能的要求,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经过专家讨论确定,设置“岗位导向”型的会计课程,制定课程标准、教学设计,编写教材,以培养高技能的会计专业人才。“岗位导向”型课程,遵循“工作过程的项目驱动、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具体开发程序如下:

1.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岗位导向”型专业核心课程。以具体行业企业实际财务运行规律为参考,依据2015版《新企业会计准则》,完成《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出纳实务》、《会计信息化》等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2.修订岗位技能标准,并根据岗位技能要求,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岗位导向”核心课程标准,核心课程标准体系包括:①会计学原理课程标准;②出纳岗位实务课程标准;③会计岗位实务课程标准;④成本核算岗位课程标准;⑤税务会计岗位实务课程标准;⑥会计信息化技术课程标准。

3.优化教学内容,在进行课程内容设计时,按照“岗位导向”型课程标准,校内教师、校外专家共同参与,严格遵循课程开发与建设程序,充分考虑会计行业各岗位技能要求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培养,合理搭配专业知识与执业技能,总结经验与教训,优化教学内容。

4.教材建设以“工作过程的项目驱动、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指引,围绕“岗位导向”型课程特点,开发配套适用教材。以“先校本,后出版”为原则,首先在校内试用校本教材,通过1~2轮的教学实践,总结经验与不足,完善校本教材,并组织企专家和专业教师等进行论证,最终修订完善之后,再进行公开出版。

(三)实施“工作过程的项目驱动、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

当前会计专业采用的“课程理论教学与课程模拟实训相结合,校内综合模拟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驱动、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

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驱动、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当前的教学方法,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先导,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整个教学中来。在教学过程中,灵活采用小组任务活动、问题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将具体专业实践教学植入专业理论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四)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根据“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驱动、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和“岗位导向”型课程特点,建设会计学原理、出纳实务、财务会计实务、成本会计实务、税务会计实务、会计信息化等6门核心课程的教学资源,具体包括:教学课件库、票证账表库、典型案例库、教学设计库。

(五)实践教学改革

目前,会计专业以“课堂理论教学与模拟实训交替”为主要教学组织模式,学生在校学习为“2.5”学期。这一教学组织形式造成学生开始离校实习时,与企业用工招聘的周期不匹配,造成就业、顶岗实习等方面与企业用工上的矛盾。因此,我们将探索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训”工学交替的新模式。根据企业的运营特点和用工招聘情况,积极灵活地与企业对接,满足企业和学生双方的实际需要。

(六)信息化考核方式改革

根据“岗位导向”型专业核心课程特点和新实践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引入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会计师考核标准,根据实际岗位能力要求,校企共同开发专业课程考核平台。该平台充分利用现有信息网络技术,实现“信息化考核”、“阶段性考核”、“单岗位能力考核”、“综合能力考核”、“期末考核”等无纸化考核方式。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引导教师和学生以“能力为本位”开展教学与学习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

(七)“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团队建设

围绕品牌专业建设,以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核心,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调整教师结构,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等。

1.稳步推进团队规模建设,随着专业建设日趋成熟和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为满足教学需要,保证专业品牌建设顺利进行,实行专职教师、专家兼职教师结合的团队规模建设。

2.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在品牌专业建设期内,结合重点开发任务,采取切实可行的途径,全面提升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多名校级以上的骨干教师。

3.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成本会计课程设计总结范文5

一、会计实验教学中学习者自主学习现状调查

(一)会计实验教学目标定位偏低 笔者针对目前高校会计实验教学的目标定位做了调查,数据分析表明,仅仅只有4%的学生认为较高,38%的学生认为还可以,有达58%的学生认为目前的会计教学实验目标定位偏低。这表明,我国高校会计实验教学目标定位偏低,这与实际情况是相吻合的,目前会计实验教学只是在教学生如何做账。基于这个较低的目标,如何提高学习者实际操作能力成为设计会计实验内容、教学方法和体系的关键,而实验教学的效果则在于对学生账务处理能力的评判。实验过程中,学生必须完成从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到编制会计报表等一整套会计循环。这样的教学目标和方式,只是让学生重复地、机械化地操作,毫无挑战性,对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无疑是一种扼杀,学生缺乏利用会计信息对企业的管理问题进一步地思考,会计的管理职能并没有在实验中体现出来,而是仅仅作为一种账务核算呈现,局限了思维。

(二)会计实验教学应用层次不高 对会计实验教学应用层次的调查表明,72%的学生认为目前会计实验教学的应用层次较低,20%的学生认为一般,8%的学生认为较高。学生普遍反映目前会计实验的应用水平还停留在“核算层”。会计的发展绝不仅限于核算,运用会计的知识去管理企业,发挥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是会计实验的一个重要目的。如:成本会计的知识(标准成本制度、作业成本的思想)可以用来控制企业的成本,而管理会计中的“本量利分析”则可以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支持,这些都应该在会计实验教学中有所涉及。如何利用会计提供的有价值的信息去分析、决策、管理,是会计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必须思考的问题,因此建议,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下,适当地向更高层次扩展,通过内部控制、会计分析、预测、决策等相关实验,使会计知识变得更加有趣,锻炼学习者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

(三)实验过程中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学习者很少参与讨论和交流 调查结果表明,在会计实验教学过程中,经常跟老师交流的学生只占23%,52%的学生跟老师交流很少,更严重的是有25%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跟老师基本没有互动交流,这表明实验进行过程中师生间的沟通严重不足,这将导致老师不了解学生的想法,而学生也无法将自己的意见和感受充分地向老师表述,间接地造成师生间的隔阂,使实验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如在成本会计课程设计中,由于时间有限,老师每天都给学生安排了非常紧凑的任务,但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每个人对实验理解的程度不同,每个人的实验进度不尽相同,而此时学生就需要将自己的真实进度和对实验的一些想法及时跟老师沟通,老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修正,据此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只有在师生充分沟通的前提下,实验才能有效地进行。在实验中, 69%的学生很少参与讨论,7%的学生基本不参与讨论,这说明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参与讨论交流的情况很不理想,大多数学生都不愿意参与讨论交流,只愿意自己一个人做,这是一种非常不合理的学习方式。在成本会计课程实验中,由于涉及到的知识是多方面的,而这些都需要实验者之间的交流沟通,只有在相互沟通交流中才能发现自己所学知识的差异,与其他学生取长补短。会计实验教学的改革就要考虑到如何利用教学体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交流讨论中去,以改善目前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四)会计实验内容涉及面不广 关于会计实验内容,认为涉及面窄的只有55%,32%的学生认为一般,认为比较丰富只有13%。这与目前的实际情况是相符合的。现有的会计教学实验仍然依托于制造业,无论是会计理论教学还是会计实验内容的设计,都是以制造业为核心,以销为标准。但随着社会经济和企业的发展,企业更多地追求多元化的经营,经营范围不再单一,企业的经营业务由制造业延伸到外贸、房地产等更多的行业,涉及到的会计应用也更加复杂。为此,会计教学实验改革应进一步拓展到其他类型的企业,使学生在经过实验教学后能够掌握综合性业务处理技能。

(五)对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培养不够 关于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71%的学生认为,现有的会计实验对学习者的职业判断能力几乎没有训练,13%的学生认为不太大,这与目前会计教学实验主要停留于验证性教学有着密切的关联。现有的会计实验教学方法,更多的是在实验之前就已经设计好答案,实验步骤和实验的进展都已经在计划之中,学习者只是按照老师给定的步骤和方法对照进行,对实验的知识仅限于记忆和重复,在实验过程中并没有积极思考,实验过程比较盲目和被动,导致了学习者对会计实验的抵触,同时也使得学习者缺乏自主性,思维被局限。如何让学生利用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对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做出职业判断,采取适当的方法为企业降低成本,进而为企业管理服务,都是会计实验教学改革必须予以重视的问题。

二、会计实验教学中学习者自主学习困境原因

(一)“箱格化”的会计知识导致公共话语丧失 社会大分工提高了经济运行的效率,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知识被划分得更加精细、更零散。如,成本管理的知识被分割在《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中分别学习。这样的教学体系直接导致了学生很难用系统性的思维去考虑企业管理问题,同时也缺乏处理综合业务的训练,这就直接导致了公共话语的丧失。

(二)缺乏自我反思导致思维被局限 学习者由于过于考虑实验的验证性,强调操作流程的标准化,而缺乏对实验内容的反思,因而验证性实验容易达到目的,而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能力不足。即使是验证性实验,只要有一个细节没有交代清楚,学生就无所适从。如,在会计循环实验过程中,实验者只是按照既定的流程,机械化地操作,忽视本应该深刻思考和反思的环节,一味停留在验证环节。出纳需要签字、现金的管理、企业内部组织架构的设计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内部控制等,实验背后深层次的问题,并没有引起实验者的重视。而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发现企业深层次的管理问题,这些才是实验教学的目的所在。由于学习者缺少了对实验内容和原理的反思,由此导致了学习者的思维固化。

(三)考核体系缺陷导致个人主义学习文化 由于会计岗位的职业分工,在现实企业中被分为出纳、成本核算、收入核算等不同的角色,在会计实验中也由于不同的分工,导致对学生的评判更多的是以个人为主,对个人的评定大于对团队的评定。很多实验由于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所以每个角色学生都要尝试,这造成了实验环节的独立性,而不是团队性,分工界限也被打破,由于无法杜绝搭便车行为,所以个人主义盛行,损害了团队协作。而学生之间交流的缺乏、就业竞争压力的激烈,也使学生普遍谋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二者相互作用,使会计学科的学生更加封闭,个人主义倾向更加严重,这种情况与社会上团队合作的导向是完全相背离的。

三、面向学习者的会计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策略

(一)教学关系的核心:民主与协作型师生关系 民主与协作型师生关系首先需要教师和学生转变思维。学生在实验中的角色必须进一步突出,在传统的老师以“教授”为主、学生以“接受”为核心的教学方式上做出转变,充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的教学。民主与协作型师生关系需要师生间的相互尊重。以成本的计算,不同的企业适用于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在进行成本会计实验时,由于在会计实验过程中学习者缺少应有的反思,对企业为何要选用该种成本计算方法,该种方法有没有存在纰漏的地方,有没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等问题,学习者没有进行深入思考,同时又有害怕出错的心理,每一步骤都要求老师讲清楚所有细节,没有形成一个讨论的氛围,但由于成本会计理论课中老师已经讲解过基本原理,实验教师会认为学生不尊重自己的劳动。然而,实验教学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有许多相互作用的因素,不只包括学生对老师的尊重,也包括学生、 教师之间的互相尊重。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民主与协作型的师生关系才能得以构建。

(二)实验教学内容的生成性、多样性与开放性 首先,开放性和多样性是前提。会计实验本身就拥有无穷的魅力和张力,会计实验是对所学到知识的一个综合应用,但由于过分强调实验者对实验本身所涉及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忽视了实验教学本身的扩展性与开阔性,从而思想被禁锢。学习者在实验教学中可以有充分的发散性思维,以本实验为中心,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综合应用,同时联系到自己所学到的所有会计教学实验,建立起自己的思考体系,整体地去考虑问题。实验教学体系的开放性则主要指实验过程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的开放性,管理会计的实验基本涉及到了所学到的财务会计、税法、成本会计、计算机会计等会计知识。实验教学是理论和实践的一个综合体,是学习者由知识体验转向生活体验,进而向情感体验发展的一个媒介。学习者如果运用内部控制的知识为企业管理提出建议,不仅可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更是学习者对自身价值的一种肯定。其次,在此基础上生成实验教学内容。每个学习者所处的生长和学习环境不同,也直接导致了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进而使每个人理解和运用知识能力的不同。如对于成本的计算是采用分批法还是分步法,虽然理论知识做出了一定的阐释,对二者的适用范围也给出了一定的说明,但现实情况千差万别,这本身就对方法的选用提出了挑战,而每个学生由于理解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判断。不同的判断如果没有超出《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就是合理的,这种情况在现实的企业管理中非常普遍。多元化的理解就是利用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引导不同的思考,从而产生不同的思想和观点。具体反映在实验中则是学习者就实验中所产生的问题或错误进行充分的讨论,找到思想上的误区,进一步从学生层面对实验教学提出自己的见解。实验教学内容的生成需要协同探究,实验的探究性和不确定性正是实验的魅力所在,成本计算法方法有多种,存货的计量方法也很丰富,如果采用不同的方法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而这些情况对企业的发展是否有利等都是需要学习者在实验过程中去探索和思考的。

(三)按照会计岗位分工建设开放型教学场所 在建设开放型实验教学场所时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按照会计岗位分工进行,这不仅有利于团队协作和团队讨论,而且有利于将会计知识融入到企业管理中,更好地把握会计管理职能的实践。(1)模拟企业真实环境。在实验中仿真企业的实际环境,可以对实验者形成视觉上的冲击,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这种环境可以使学习者调整自己的状态,促使学习者主动去思考,解决实验中的问题。(2)模拟职能岗位进行岗位的设置。会计工作岗位一般可分为总会计师(会计主管人员或者会计机构负责人)、 出纳、工资核算、成本核算,收入、支出核算,往来结算,总账报表、档案管理等相关岗位,在实验中可以根据企业实际经济业务与模拟的职能岗位分工进行操作,由实验者独立完成业务处理,了解企业对不同业务处理的流程。同时,模拟的职能岗位分工还可以使学生将日常学到的会计知识应用到企业中去,有利于会计管理职能的实践。(3)模拟企业流程。会计是一种商业语言,通过会计专业化的处理方法将企业的经济业务转化为清晰可见的数据,而会计处理的对象则是企业的真实业务流程。在模拟的企业环境中,同样需要相似的业务流程做铺垫,通过采购、生产、销售等以销为标准的生产经营活动,将企业的整个生产活动连接起来,也将零碎的知识串联起来,以综合应用。

(四)构建竞争与协作共存的活动机制 目前,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已经达到了就业市场所能接受的最大程度,这也意味着,会计专业的学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和发展压力以及更为激烈的竞争。但在强调竞争的同时又容易忽略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会计的发展同样需要协作,只有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计算机会计等知识综合起来,通过不同人员的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更好地发展下去。团队协作与竞争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协作可以充分发挥团队中每个成员的特长,使团队成员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发挥团队的积极作用。基于竞争的协作性教学活动则是充分利用二者的正面性,相互补充,最大限度地发挥二者的优势,促进实验者对知识的学习和利用。

(五)建立多边互动交流、全员参与的教学形式 首先要增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基于平等性和协商性的师生间交流才是有成效的,因此在师生交流时,双方要本着平等协商的原则进行交流,与此同时,学生在与老师交流的过程中也要充分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沟通技巧,给予老师充分的尊重。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可以采用追问的方式进行交流,如,学生可以追问,在进行财务软件操作实验时,关于权限的设置中,操作员、账套主管等权限设置的区别,以及不按规定进行设置的危害等。只有这样,实验教学才能起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作用,同时这也有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其次,要重视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学习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互动交流的同时也必须重视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学生间由于所学知识相近,所处的情况也类似,会面临相同的实验难题,这也意味着在实验过程将会产生很多共同的语言,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可以针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在充分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增进学生间的情感和友谊。

(六)设计学生全程参与的实验教学时空 首先,学生全程参与是协同实验教学的基础。传统的会计实验教学体系的设计多是基于理性的思考,而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如果在设计会计实验教学体系的同时,将人的因素考虑进来,将为后续的教学实验提供支持。反映在会计实验教学体系中则表现为学生的全程参与。在实验中,是先进行成本会计的实验,还是先进行会计循环实验,会计循环的实验中间应该涉及到哪些环节,哪些环节是没必要的等,都可以要求学生全程参与。通过学生的全程参与,老师可以很好地了解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从学生层面看,学生的参与可以让其切身体会到自己所学的不足,进而去主动学习,同时也可以使其全身心的投入,更好地把握实验进度。学生的全程参与不仅为实验教学体系的设计加入新的创新因素,而且在与老师相互交流过程中,增加师生间的默契和友谊,这对促进学生在实验中的学习有很大帮助。其次,全程参与需要以问题为支点。学生全程参与式会计实验教学需要以问题为支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其创新精神,提高其综合素质。如,在使用财务软件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一些是操作问题,有一些是授权控制问题,这些都涉及到所学的理论知识。问题的出现,就需要弥补理论教学中的不足,困难的解决也是对所学会计专业知识的一次综合考验,因此构建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全程参与模式,对学习者的实验学习和理论学习都至关重要。

四、会计实验教学应用案例

(一)初始条件 在学完财务会计、计算机会计等课程后,本着熟悉财务软件的功能模块和适用范围的目的,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模拟一家企业并对市场的会计软件选用做出自己的判断。

(二)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模拟一家上市公司,根据其业务特点和实际的业务流程,进行业务流程分析和财务软件应用比较,并进行适用性评价。

(三)任务分解 如表1所示。

(四)成立研究团队 明确任务及目标后,师生共同研究成立研究团队,每队6名成员。同时根据任务的需要每个团队再次分为三个小组,每组2人。具体分工如表2:

(五)协作交流及总结评价 实验报告撰写完毕后,每个小组汇报,然后相互讨论,交流经验。在该案例中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学生的期望则是在自主协商中形成的。在了解实验要求后,明确实验任务,将任务细化,同时成立研究团队,相互协作。在团队内部,又根据要求分成了三个小组,三个小组的研究都有一定的内在逻辑关系,每一步都是建立在上一个步骤完成的基础之上,本步骤的完成效果直接影响着下一步骤和整个实验的完成情况,这些都促使学生形成自组织系统,发挥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为会计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样例。

[本文系武汉理工大学实验项目“会计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主持人:胡华夏)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裴新宁:《面向学习者的化学教学设计》,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

[2]鲍同梅:《教师自主―― 一种审视教师发展的视角》,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成本会计课程设计总结范文6

关键词:高职教育 营销“产品” 创新研究

本文为2012年度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 省级重点资助课题《高职“教育营销”课程开发的研究》(课题批准号 XJK012AZJ005)阶段性成果。

一、目前高职教育营销“产品”存在的不足

我国的高职教育经历了一个从开办到发展到较成熟的阶段,全国各地的高职专业教育发展很不平衡,目前像文科类的旅游、酒店专业,工科类的焊工、电工等专业可以实现高职教育及运作模式。也就是说(如同产品一样,有一个好的生产工艺流程)实现教与学、学与做、由理论到实践的教学过程,各个学院有这些专业的学生,可以一个学期安排一次(一个月, n个月)实践教学活动,也可以一学年安排一次(二个月, n个月)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紧贴市场,专业学习由理论到实践,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学生实习有一定的报酬,学院实践性教学能够完成,企业乐意,学生也很喜欢。这是比较规范的高职专业教学,从课程设计、教材编写、教学方法及手段、实践活动、时间安排、教学计划都能紧贴市场,毕业的学生,深受企业青睐。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专业无法实现100%实质性的实践教学活动,比如国际贸易、商务英语、会计、财务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无法批量的安排学生实践活动,它有诸多因素存在。第一,每个企业需要的人数就只有一个到几个;第二,企业有自己的商业秘密,不想让学生知道;第三,师父教,要耗费一定的时间与精力,没有报酬给师傅。大部分专业的教学,从教学计划到教学大纲到教学实施,到教学检验(学生考试),百分之八十是从理论知识的检验(学生考试),这是目前的高职教育“产品”的模式。

目前高职院校营销“产品”存在诸多不足:第一,学院少部分领导的经济市场意识淡薄,没有系统研究市场需求是什么样的“产品”?战略目标做的大,落实不见明显成效,落实实施的结果也没有系统的实质性考核,或者考核不够到位,致使效果不佳。第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按开设的专业课程安排老师到企业及关系单位进行实习或培训,没有形成梯式结构(这里指的梯式结构,是指精实习一门课程,拓宽其他课程,熟悉市场各种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企业怎样运用它,进行实习)。第三,编写教材,有部分教材没有紧贴市场和企业的业务去编写,传统化较多,没有融入市场,案例陈旧,不新颖。第四,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教学占的比例不多,没有用活资源。第五,学生进入实习阶段,作为政府没有对企业相应的资助政策,比如安排一个学生实习,政府给予津贴多少?没有这一部分,企业它没有责任接受学生实习。致使文科、经济类学生就凭学院领导、老师的关系单位进行安排学生实习,这是很有限的。由于这些因素存在不足,致使培养的有一部分学生零距离上岗就有差距。

二、高职教育营销“产品”创新研究

(一)内涵建设的创新

高职教育营销“产品”的内涵:包括了专业建设的方案,即:课程设计方案,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的方法,素质教育的方法。我们把它视同企业的“产品”一样,我们招收进来的学生,完全是没有一技之长的,没有系统培养的学生,那么,通过“工艺的加工、处理后”,成为有一技之长、有综合素质的专门人才,这里指的“工艺加工、处理”是指通过上述的专业建设方案等培养的设计与实施,实现其“产品”能作用于社会各个单位及企业。谋求其作用、服务的功能能产生其效率及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实现及活劳动的价值。

1、专业建设方案的创新

专业建设的内涵:包括市场研究与开发,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计的方案,理论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的方法,素质教育的方法及目的,实现及“产品”(指消费者)学生专业学有能力,社会实用能力强的优质“产品”学生。

(1)市场研究与开发

市场是一个商品成交的空间或场所,谋求劳动所获(实现及价值),必须要通过市场的检验“交换”(实现及使用价值),高职院校要培养好学生成为市场需要的专门有用人才(优质产品),必须对市场的需求要做调研,要研究市场使用该专业技术水平的前沿性、科学性、实用性、容量性,区域性,还有共性及个性的特点,还有一点特别重要,专业的常规性及创新性,要结合党的方针政策来研究。研究以后,要做市场开发,就要到各个企业事业等单位去联系定点、定单位的有计划的培养专业学生进行实习及就业,这样,就有的放矢,心中有数,培养的学生“产品”有销路。

(2)师资队伍建设

我们在制造“产品”过程中,“产品”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工艺匠的工艺水平高低,我们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高低,是否能实用社会,也取决于教师的专业水平高低及综合素质高低。所以,要用有效的路径来培养师资队伍,要选拔优秀的专业人才当老师,在专业教学上,学院领导要号召老师精通一门,会几门课程的树根结构,在培养老师过程中,要有计划、有时间、有单位、有师傅带的进行培养,一门专业大约要分成若干个梯式结构的课程也就是说,从基础知识、中级知识、高级知识的需求入手,如:会计专业,会计原理系基础、成本会计系中级、财务管理系高级,老师去到企业实习及培训时,主攻一门,其他也学习,如出纳岗位的《会计原理》课程、《出纳实务》课程系主课程,主要学习它,其他为辅的学习。这样,学习有重心,有针对性,在专业教学方面,首先老师能零距离上岗,教出来的学生就可以零距离上岗。这就是时效性培训老师的一种方法,要使学者知,必须师知先的道理。

(3)专业课程设计及组合

专业课程设计,要根据不同的专业需求来设计,文科和理科不一样,理科可以按照工艺流程来设计,形成模块式教学,方法很好,文科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来设计。如会计专业要通过一个企业,一个月发生的经济业务来设计课程,分会计业务流程来设计,如出纳岗位、会计岗位、(会计岗位可以细化,如成本会计岗位;材料会计岗位往;来帐会计岗位等)主管会计岗位等,设计课程的知识面要涵盖整个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还有综合性专业知识和基础部分的知识,如英语及计算机的应用等。这种设计,既符合会计专业的需求,又非常实用。

(4)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包括: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任务驱动法等方法,我们在使用这些方法时,要讲究技巧。第一,讲授法。要用层次的手法来讲,就像包谷一样,人们想吃香甜可口的玉米,必须一层一层的剥皮,剥完后用水煮熟才能吃,做到,条理分明、层次清楚,知识点吸引力强,学生容易记忆。第二,讨论法。讨论一般分组讨论,在组合学生时,要人员搭配要得当,如男女、平时爱发言的与不爱发言的等因素而搭配,通过讨论一定要达到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效果。第三,直观演示法、练习法。这种方法最适合高职学生的实践教学,如酒店专业的叠被子,老师叠了后,学生去叠被子,然后学生叠了后,看那些地方没有叠好,再指导,有的放矢的教学。第四,读书指导法,一般老师上完课后,要指导学生读一些课外书籍,要根据学生的需求来指导,要指导对培养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有帮助的书籍看。第五,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法,网络有丰富的资源,要结合你的教学内容,查找网络上的资料,如案例教学、有关图、表、政策等。第六,仿真实训教学法,这里需要在实训室完成,仿真实训最好是根据时间和任务来安排,如会计专业,仿真实训就安排一个企业一个月的经济业务,学生通过仿真实训来完成。

(5)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的方法,是要通过实践,培养其学生动手能力的一种方法,要根据教学计划,有计划、有时间、有实习单位的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必须要有老师指导。在实习过程中,工科专业,实习老师要指导学生在制作产品的全过程中进行了解和按工艺段进行实习,文科专业,实习老师要按业务流程指导学生进行实习,实习完后,要有实习报告,实习老师要签阅评价。

2、素质教育的创新

目前素质教育是一个传统的教育方法,它包括:入学教育、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党性教育、职业教育、一般是采取讲座式的方式,学生是被动的接受。学生能接受,但是,事后,思想上能产生一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多。我在实践中在探索一条创新的教育方法,第一,把我教你怎么做,改为,我引导你怎么做;第二,用诗歌送给学院、班级、个人激励学生,收到很好的效果,在引导你怎么做的方面,主要号召(二级)学院各个班级开展班级文化建设,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体系包含了班级文化理念、班级文化功能、班级文化制度、班级文化环境、班级文化素养,对班级文化建设进行了设计、实施活动、一年后开展班级文化评比。班级文化设计主要有:封面、各班的工作计划及总结(1000字以上)、全班同学评优评先(含班级)的情况及复印件和统计数据、全班同学考证情况登记表(含自考)和到课率(含早晚自习出勤率)、各班在院系班任职情况名单含党团员的统计情况、各班的班规、制度、班委会团支部名单及班干部职责、各班开展活动情况,含照片、各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材料及照片、献爱心活动材料及照片、心理主题活动材料及照片、班级文化材料(教室文化、寝室文化、个人文化)及照片、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活动、卫生值日表(教室值日表、寝室值日表、公共区域值日表)。实施活动一年后,开展评比活动,通过评比,极大的调动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老师从教的专业首先自己要热爱,要有一种职业境界,教专业要有一种职业理念,如我是从事会计专业,我的职业理念就是:“会计天使,神圣使命,利益分配,客观公正,为民服务,其乐无穷,创造价值,有你汗水,社会进步,目标实现”。我用诗的方式写出来送给学生,学生再思考,其中有个学生在思想上认为,“曹金华老师自己言传身教讲诉了‘会计天使’这一首诗的内容让我更加明白了‘会计’这一职业在当代社会的职责、作用及其社会责任感,它引导和帮助我懂得什么是人生价值,更让我明白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并立志成为一名会计天使,这是我在大学生活中不断完善自我的强大力量。”在读书与学习方面,我写了一首“读书与学习”的诗( 文中文中有文人,文外文外有外人,你我都是其中人,坐堂堂中文笔人,千古以来圣贤人,归属归为意中人。)送给同学们。学生从这首诗中领悟到读书的重要性。用诗歌教育人,用诗歌引导人,用诗歌表扬人。用这种方法极大的激励了同学们的积极性。

(二) 环境建设的创新

高职教育营销“产品”,是指高职教育的消费者“学生”,环境指学生在学校三年时光的人文环境、校园环境、生活环境、教室环境这些环境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首先对人文环境来说,一个好的人文环境,可以培养人的优良品质,激活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思想。校训,是做人做事的一种崇高思想境界,可以不断熏陶人的品性,湖南外贸职业学院的校训是:“诚信立身,勤奋立业”, 贯穿着职业教育的一种精神。第二,一个好的校园环境,对学生影响较为深刻,校内城建有序,布局合理,绿叶成荫,空气新鲜,地面干净就给人是一种享受,在一个好的环境中,人们思考问题,思维敏捷,组织活动,发挥自如,读书朗声,记入清澈,人们就需要它这种环境。第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给学生带来身、心的健康。吃,食堂卫生情况好、干净,满足各种需求的食品都有,这给人的健康带来了第一个主要因素。住,每个学生有一个床、一个桌子、一个椅子、一个柜子、一根网线,能使住宿方便,学习有条件,学生就需要这样的环境。第四,一个好的教室环境,给老师和学生是一种享受,老师教课时有黑板、有多媒体、有网络,老师发挥自如,学生听课认真,老师和学生需要这样的环境。

(三)组织体系的创新

高职教育营销“产品”的组织体系包括:高职教育营销“产品”的组织方式,教育营销“产品”的宣传方式,教育营销“产品”的衔接与反馈信息。首先,组织方式方面,涵盖了招生和就业的组织方式,学院要有招生就业办,对学生的招生就业有专门部门和人员管理,成立招生就业领导小组,有招生就业专干,每年的招生,对全省的中学毕业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有计划、有时间安排的,分批的安排老师到各个学校去联系,形成一个招生联系网络。由这位负责人,负责招生联络、招生宣传、招生衔接与信息反馈,招生就业办做到,随时掌握招生信息。

就业方面,第一,政府的财政部门应该按照企业接受高职大专毕业生,给予适当的补贴,让企业增加责任感。第二,学院招生就业办要有专门的就业老师负责,负责联系各个企业,掌握全省、乃至全国的企业需求情况,有组织有形式的开展专门的毕业生招聘会,把实习与就业相结合,联系实习时,同时安排就业。第三,要开展定企业、定专业进行培养,定向培养就业。第四,要开展学生自主创业,让一带多的形式,让学生带动学生就业。

(四)市场反馈信息的创新

高职教育营销“产品”的反馈信息,主要指高职教育“消费者”学生就业信息反馈,学生当年毕业就业后,学院招生就业办要调查学生的就业情况作统计,以便掌握学生就业第一手资料,对学生就业情况,要抽样调查,对他们工作单位反映的情况及评价,做记录,不断总结经验,对单位评价较高的学生就业情况,可以请回学院,与在校学生交流经验,或者召开毕业生就业经验介绍会,这样,可以起到样榜引路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用另一种视角看待高职教育,用教育营销“产品”的视野开拓创新,分析高职教育营销“产品”的模式及存在的不足,通过创新研究,重新制作高职教育营销“产品”即高职教育消费者“学生”,促进学生紧贴市场,适应企业的需求。目的是为了培养高素质、高技能、服务型、管理型、满足四化两型社会建设的合格、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