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课程设计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机械制图课程设计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机械制图课程设计总结

机械制图课程设计总结范文1

【关键词】高职机械制图与测绘深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C-0081-02

“机械制图”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且重要的高职机械类专业技术基础课,是研究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原理和方法的课程。而零部件测绘技术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机械制图课程设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有效融合制图与测绘课程的知识与技能,快速提升学生的读图、画图和测绘基本能力,是目前高职学校教师不断研究和探索的教改课题之一。

一、传统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分立课程教学,“教学做一体化”学习效果不明显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学校分别设置“机械制图”和“机械制图课程设计”两门课程来培养学生的读图、画图和测绘基本能力。学生先完成理论课程机械制图的学习后,再进行为期1至2周的实训课程“机械制图课程设计”的学习。分立课程独立教学,课程之间衔接突兀,学生往往因前者课程未及时消化理解,就仓促进入了“机械制图课程设计”的测绘环节,时常出现对所测数据不知如何处理的情况,导致不能按进度完成实训计划。因此,将两门课程整合为一门机械制图与测绘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提高“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效果,势在必行。

(二)沿用传统学科体系的教学内容设置,未突出高职教育特色

传统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一直仿效本科教学模式,以学科为中心,按“画法几何基本结构-投影法基础-基本体的三视图-组合体的三视图-剖视图-零件图-装配图-部件测绘”的顺序组织教学内容,虽然内容全面、系统性强,但难以突出“少而精、实用够用为度”的高职教育特点,对高职学生实施本科教学模式,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重传授轻参与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课堂教学主要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师按理论知识体系进行灌输,然后学生依葫芦画瓢进行“再现式”学习,缺乏有效互动,课堂教学显得枯燥乏味。且教学过程中缺少项目的贯穿和任务的驱动,制图理论知识过于抽象、难以理解,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难以形成自觉主动的学习态度。缺乏了“质”和“量”保障的学习与训练,学生无法进一步消化理解知识,越发觉得课程难学,学习效率不高,进而制约了读图、画图能力的有效提高。

二、教学改革措施

针对上述传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全面提高学生读图、画图和测绘能力的培养,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借鉴现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对机械制图与测绘课程教学进行探索研究,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积极实施教改,具体如下。

(一)整合课程、优化教学内容,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

根据高职学生学习的特点,以及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打破传统的理论课程“机械制图”与实践课程“机械制图课程设计”独立教学的课程内容体系,将两门课程整合为一门课程,即机械制图与测绘课程。同时引入职业岗位要求和行业企业技术标准,重新优化和整合课程内容。按照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模式,将机械制图与测绘实训内容有机融合到典型项目和任务中,强调“学中做”和“做中学”,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理实一体化”。在“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中,教师既进行理论讲解,又进行操作示范,随后学生进行操作实训。整个教学过程突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学科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模式强调的是理论体系的全面性、系统性,不符合高职学校的培养目标。同时,为了加强学生专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能力培养的对接,教师深入企业调研,与有关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合作,积极探索和改革高职机械制图与测绘课程的知识体系,按照“实用、够用为度”的原则,大大删减课程中理论偏深而实际应用较少的知识。适当补充徒手绘图、测绘工具与方法等工程实践实用技术,同时加强图样的读图训练,特别是图样的表达方法、相关标注的识读和理解等教学内容,使课程教学更加贴近职业岗位和行业企业实际,更加符合高职学校学生学习特点和职业认知规律。

教学内容设置上,选用企业典型产品作为课程教学的载体,按企业岗位能力要求设计六个教学项目,分别是轴套类、盘盖类、箱体类、叉架类四种典型零件的工程图样,以及铣刀头、齿轮泵装配图的识读与绘制。在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编排进行优化时,把课程相关知识点都编排在各教学项目中,每个教学项目包含若干个识读和测绘教学任务;每一个教学项目都是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规律,以具体零部件为对象,根据每个教学项目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循序渐进地将机械制图理论知识、基本技能与测绘实践进行有机结合,按照“知识引入一相关知识―任务实施”的顺序来组织各任务的教学,力图使学习者在“教学做”的同时,尽快提高制图与测绘技能。

(二)改革教学方法,实施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教师设置教学任务、学生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机械制图与测绘课程实施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能较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不断提高独立学习、开拓进取的能力。

在设计教学任务时,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围绕教学目标设计难度适宜的任务,依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学任务设计针对性强。对每个教学任务,精心选择企业典型产品作为任务案例,案例的教学既包含旧知识点的运用,也包含新知识点的学习,便于学生能按要求完成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要根据知识技能要求,对学生的表现、操作方法以及完成任务效果,组织小组交流与讨论,最后教师进行点评。

实施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后,教学过程不再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和学生“再现式”的学,而是教师提出任务,学生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学习。教学过程中,学生带着真实的案例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就感,从而能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三)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实施多元化考核模式

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是以期末笔试考试为主、平时表现为辅的课程考核方式。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实际教改情况改革课程考核方式,采取平时考核、实践考核、期末考核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模式。其中,平时考核成绩根据学生的课堂考勤情况、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完成情况来综合评定,实践考核根据课堂任务完成情况(包括协作能力、任务公开演示情况、任务答辩情况等)来评定,期末考核以卷面成绩来评定。课程的总评成绩按平时考核占25%、实践考核占15%、期末考核占60%来计算。通过实施上述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实现更充分地、全面地考量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四)建设课程教学资源库,拓展教与学空间

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又要让学生充分消化知识、提高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的难度不小。

目前,现代化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构建网络教学资源库,既可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又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式的学习平台,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时间。网络教学资源库包括课程教学文件库(含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案)、教学课件库、试题库、制图国家标准、资源库论坛等多项教学资源信息。很多课堂上不易消化掌握的知识,或是课堂上来不及介绍的拓展知识,学生都可以通过教学资源库平台加以学习和了解。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促进课程的教与学。

(五)开展技能大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机械制图课程设计总结范文2

关键词:机械制图;课程设计

经过几年的中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粗浅地形成了以下课程设计。

一、课程定位

1.课程定位的依据

(1)岗位需求。模具制造专业的岗位需要学生熟悉国家相关标准,绘制样图,看懂图样。

(2)后续课程。如果把整个的模具制造专业课程体系比喻成一棵大树,模具CAD/CAM、模具制造、塑料模具、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等课程是枝叶,那么机械制图课程就是整个课程体系的树干,支撑后续课程,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3)职业资格。车工、钳工、铣工、数控工艺员、制图员等职业资格考试都要以机械制图课程为依托。如果没有机械制图的基础,无法看懂图纸,既谈不上加工,也无法考证。

(4)素质拓展。学习了机械制图课程,不仅仅能够读图看图,还要练习实际生活。根据上述四个依据,把《机械制图》课程定位为专业基础课。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具有查阅有关标准的能力;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对三维立体及其相互位置的分析方法,并据此阅读机械图样;能熟练地应用绘图仪器、徒手及计算机绘制机械图样。

(2)能力目标。专业能力:识读、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方法能力:质疑探索、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方法;社会能力:知人、自知、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3)素质目标。养成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建立竞争、效率意识;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勤奋、敬业、重操守。

二、教学理念与思路

1.教学理念。重新审视以往的“教师说,学生做”,“教师灌,学生记”,“教师管,学生服从”的教学方式,探索形成新的教学理念:(1)“教”为主导。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用行动去感染学生,以浅显化、通俗化的方式讲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学”为主体。引入案例、情景、分组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变“一言堂”为“群言堂”。(3)“练”为主线。打破了以往课程结束后统一练习的教学模式,避免只学不练,只听不练,组织学生适当的课堂及课外练习,运用、消化和巩固知识。

2.教学思路。结合培养目标设计教学情景,根据专业知识习得的要求,让学生能够独立地绘制和阅读样图,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可选择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①实物教学法。利用教具模型或者是实物模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各位置的关系,更有兴趣去探索更深层次的知识。②讲述法。传统的板书讲述,也能让学生加深理论理解。③多媒体教学法。用语言无法表达的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可更加直观。多媒体课件鲜明的色彩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④小组讨论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分析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综合以上多种方法,兼蓄并用,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1.教学手段——“四化式”

(1)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现代化教学设备已不断地运用到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采用现代化方法进行教学,如多媒体课件、虚拟仿真动画等,与教具模型、板书等传统的方式相结合,则能够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使得学生视觉、听觉、触觉多种知觉共同参与学习,有助于提高知识获得的准确性,发展学生的抽象想象能力。

(2)实践化的教学课堂。知识是能力的根基,掌握了基本知识并不等于有了能力,能力只有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才能逐步形成。实践化的教学课堂就是将画图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让学生面对实物进行实践画图。教师只是提出要求,充分体现“导”的作用,学生可分组讨论,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独立完成绘图。

(3)幽默化的教学语言。语言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形式是语言,教师语言的质量直接影响课堂的气氛和教学的效果。吐字清楚、准确生动、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是教师的基本能力。同时,教师语言的幽默化,则更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积极地探索。

(4)多样化的教学气氛。以往的教学方式往往只是教师讲,在这种单调的教学课堂里,每一个学生都会觉得乏味。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感觉到端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使师生在活跃的气氛中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带着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

2.教学过程设计——“五步法”

机械制图课程设计总结范文3

【关键词】机械制图 一体化 教学设计

机械制图的教学一般是按照“制图的基本知识正投影作图立体表面交线投影轴测图组合体机械图样表示法机械图样特殊表示法零件图装配图”的顺序进行,使学生逐步掌握了制图的基础知识后,再来绘制和识读零件图和装配图。但由于近年来,进入技工院校的生源素质每况愈下,传统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形势发展的需要。学生不仅读图能力差,绘制图样更不必说了。为了适应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要求,笔者对《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进行探究,提出如下教学设计。

一、机械制图一体化教学设计的思路

根据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调研的有关内容,充分考虑学生后续课程学习、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对原有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内容加以提炼和整合,确定新的课程目标。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具体教学条件,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从实际工作过程出发,本着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颠覆传统的教学内容体系,在介绍完物体正投影作图基础后直接引入四大类典型零件。围绕课程目标预先设计出的学习任务,以完成一个个小任务为线索,把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通过不同的任务载体引领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二、机械制图一体化教学设计

(一)课程目标设计

根据本校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就业来看,大部分毕业生主要从事生产加工和机械零件设计的工作,所以识读和简单的绘图技能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现将课程目标简单概括以下几点:

1.使学生能严格执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2.能运用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作图。

3.能识读和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装配图。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设计

随着技工教育的发展和深入,各种教学方法也不断地出现,不管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需要有好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说明和表达。在教学方法和手段设计上实现从书面化、板书化到网络信息化的转变;在教育者方面实现由单一化向行为引导化转变;在学生方面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索的转化;提高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多媒体课件、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用影像、图片、动画、声音等多媒体表现形式,形象、生动、直观的将课本中的一些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变化过程、形态各异的运动形式形象化,从而调动学生的眼、耳、脑,使他们兴奋并唤起更多的学习兴趣。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同时也拓展了学生思维空间,减轻了认知难度,使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得到突破,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教学内容设计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课程设计思想,以任务为载体实施教学,任务选取要科学,要体现技工教育的特征,联系社会实际。同时要符合该门课程的工作逻辑,能形成一个前后衔接的完整工作任务。所设计的“任务”是学生学习和应用知识时可能会遇到并需要解决的问题,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职业能力。同时要考虑可操作性,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熟练的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本课程教学内容共设计九个任务,下面进行具体的分析说明。

任务一,绘制平面图形。此任务主要是分析并绘制平面图形,穿插一些机械制图国标规定的基本知识,如图幅、比例、字体、线型、圆弧连接的画法等,然后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任务二,绘制和识读三视图。此任务共设置了三个小任务即绘制和识读基本体三视图、绘制和识读组合体三视图、标注组合体尺寸。目的是让学生能熟练利用正投影作图规律,正确分析和绘制组合体三视图组合方式并加以绘制和标注。

任务三,绘制轴套类零件图。此任务包括四个小任务,即轴套类零件认知、轴套类零件的视图表达、轴套类零件的标注、识读和绘制传动轴零件图。其目的是让学生先对轴套零件有个感性的认识,使学生知晓什么零件是轴类零件;然后通过PPT展示,学生能快速地了解轴套类零件常用的视图表达方式,再通过对典型零件传动轴进行具体的分析,加深对轴套类零件的理解。

任务四,绘制盘类零件图。此任务包括四个小任务,即盘类零件认知、盘类零件的视图表达、盘类零件的标注、识读和绘制带轮零件图。

任务五,绘制叉架类零件图。此任务包括四个小任务,即叉架类零件认知、叉架类零件的视图表达、叉架类零件的标注、识读和绘制支架零件图。

任务六,绘制箱体类零件图。此任务包括四个小任务,即箱体类零件认知、箱体类零件的视图表达、箱体类零件的标注、识读和绘制减速器箱体零件图。

任务七,绘制标准件与常用件。主要内容包括螺纹及螺纹紧固件表示法、齿轮、键连接和销连接、弹簧、滚动轴承等,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过这些零件,可以通过实物展示和视频教学的形式,加深学生对常用件和标准件的印象,梳理常用件和标准件的作用,然后在教学中让学生懂得识别标准件的标记,正确识读和绘制标准件的图样。

任务八,识读简单的装配图。其目的很明确,就是能看懂装配图,包括装配图的组合,因此对这部分的教学就是利用多媒体和视频教学的形式先和学生一起分析两三个例子,然后通过各种装配图让学生进行看图和分析。

任务九,制图综合测绘。以减速器为载体,对其各个零件进行测量和绘制。学生可以通过最后的综合测绘,巩固所学的相关内容,系统地掌握测量方法、图形的表达方法及绘制技能。

机械制图课程设计总结范文4

AutoCAD软件是美国Autodesk公司开发的一种微机辅助设计和绘图的软件包,是较为流行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基之一,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利用各种指令绘制各种图样。AutoCAD可以看作一种工具,显示器是图板和图纸,鼠标和键盘是铅笔、尺和圆规,但比手工工具丰富得多,能极大提高绘图效率和绘图质量,是机械设计和制图的一场革命。AutoCAD取代了手工绘图,但它没有取代机械制图的理论和某些标准,恰恰相反,它是依据机械制图理论、规范开发出来的一种绘图软件,并在此基础上极大丰富制图理论,进一步完善制图标准。由此可见,机械制图是AutoCAD的理论基础,而AutoCAD多样化了机械制图手段。掌握了AutoCAD软件操作方法和技巧,学生将逐步养成良好的绘图习惯,形成较强的制图思维,具备独立绘制机械二维、三维图形的能力,为学生取得AutoCAD工程师等资格证书、提高综合素质、适应今后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了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必须引导学生掌握和内化AutoCAD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从而不仅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读图能力和识图能力,而且提高学生对后续三维绘图软件UG、Pro/E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二、增强AutoCAD课程教学效果的措施

1.加强实际操作,巩固知识点。

AutoCAD的实践性很强,目的是提升学生的作图能力,所以除了课堂练习外,还要加强课外上机实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教师课余要通过作业系统布置一些典型机械零件的图样,从而提高学生对命令的熟练程度及绘图速度和准确率。老师布置课堂练习时要根据全体学生的综合水平选择难度相宜的实例,当学生练习时密切观察学生的操作方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要求学生通过网上作业系统上交作业。针对作业速度慢、不能按时完成的学生,必须进行个别辅导。教师要通过作业系统认真批改每一个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然后加以总结汇总集中存在的不好绘图习惯和绘图方法,下次课堂教学中重点讲解,有针对性地分析、纠正错误。

2.通过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AutoCAD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兴趣。所以上第一堂课时,我先出示学生以往课程设计过程中手工绘制的机械零件图样,然后运用AutoCAD软件快速绘制该零件图样、图框及标题栏的绘制,并进行精确的尺寸标注、粗糙度标准、公差配合及其他技术要求的标准,再让学生比较手工绘制的图样和以AutoCAD绘制的图样,总结计算机绘图的特点:快速、准确,图样干净、整洁、易于修改且保存方便,从而切实认识到用AutoCAD软件制图的优势,对AutoCAD软件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养成良好绘图习惯,掌握绘图技巧,提高作图速度。

AutoCAD作为一种绘图工具,要用好它就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实质是输入命令和图形参数值。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绘图习惯,掌握绘图技巧,提高作图速度。

(1)养成良好的绘图习惯。采用AutoCAD绘图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右手操作鼠标、左右操作键盘,在有大量文字或数据需要输入时才双手操作键盘。很多初学者总是过于依赖右手,画图时几乎都用右手操作鼠标,从而大大降低绘图速度。另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在绘图过程中眼睛不要总盯着绘图区,而要同时看着命令提示行和状态栏,根据提示进行下一步操作,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绘图。

(2)掌握绘图技巧。为了提高绘图速度,学生初始学习时要掌握一些常用的操作技巧。如完成一个命令需要确认终止时,空格键一般可以代替回车键,也可以设计鼠标右键作为确认命令的方法,画图过程中若需重复操作上一个命令,可以按回车键或空格键,也可以在绘图区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键菜单中单击最上面一行就可以重复执行上一个命令。在图形绘制区,如果需要选中图形,只需按住鼠标左键进行框选即可,选中图形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可以移动图形对象。另外,按住鼠标中间的滚轮可以拖动绘图区域,滚动鼠标中间的滚轮可以放大、缩小图形。当图形区域的图形不见时,双击鼠标中间的滚轮,图形便可以将最大图幅显示在当前绘图区域。

机械制图课程设计总结范文5

[关键字]CAD 制图 专业意识 机械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绪论

专业意识的培养是大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应贯穿于大学的整个过程。针对机械类专业,CAD制图的学习在其专业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CAD制图”在机械类学生专业学习中的作用谈起,提出了以CAD制图为突破口加强机械类学生专业意识培养的若干措施,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具有建设性的作用。

一、CAD制图的含义

CAD,指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是运用计算机软件制作并模拟实物设计,展现新开发商品的外型、结构、色彩、质感等特色的过程。也就是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进行设计工作。随着技术的进步,CAD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本文中“CAD制图”指根据制图原理及“机械制图标准”要求,利用CAD绘图软件进行产品的建模及分析。要求学生首先掌握制图标准的内容,结合机械设计理论,熟练一款或多款CAD软件的使用,能对常用机械产品进行设计并建模和分析。CAD制图的学习,能考查学生对图的理解程度,对设计思想的应用水平和软件的使用技能。

二、CAD制图在机械类学生专业学习中的作用

(一)CAD制图技能是机械类学生必备的一项专业基本技能

众所周知,CAD图纸是工程师的语言。设计部门用图纸表达设计思想和设计意图,生产部门用图纸指导加工和制造。使用部门用图纸作为编制招标标书的依据,或用于使用和维护。绘图、读图能力已成为每一个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对于机械类专业的学生,要能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从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生产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都避免不了与图纸打交道,都必须具有良好的读图和绘图能力。所以,CAD制图能帮助同学获得基本的专业技能,为走向工作岗位准备必须的条件。

(二)CAD制图锻炼学生必须的学习能力

CAD制图要求学生掌握准确制图原理和制图标准,也就是我们机械制图课程所讲授的内容,利用一种或多种三维绘图软件,根据设计思想进行产品的三维建模,并生成标准工程图,能很好的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而其中的设计思想和建模过程还能很好的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是学生在学习中必备的学习能力,为学习其它相关课程做准备。

(三)为其它课程的学习打基础并相互促进

对于机械类的学生,很多课程是与图分不开的,很多课程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读图能力,所以制图能与多门课程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局面。如大一学年的《机械制图》课程,要求学生从基础绘图原理学起,掌握制图的标准问题,学会表达设计思想的工具,是学习CAD制图的理论基础。 大二学年的专业基础课程《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及其课程设计,同样需要图纸表达设计思想;大三学年的专业课程,《现代设计方法》、《机械制造技术》、《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数控技术》等,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读图能力要求也很高,而且目前一些CAD软件相关模块能体现出各课程中的知识内容。大四所进行的毕业设计,基本上都要用到CAD制图。可以说,对于机械类的学生来学,CAD制图贯穿于大学整个过程,能帮助同学更好的获得所需的专业知识。

(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专业素质

工程来不得半点马虎,而制图恰恰能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作风,CAD制图的培训和锻炼能帮助学生形成很好的工程专业素质。还能激发专业兴趣,帮助学生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机械工程中的各个领域,其研究对象的表达都离不开图纸,如果学生喜欢上了制图,喜欢上了CAD,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进而增加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动力。如果一个学生喜欢建模,他会主动了解和学习产品的开发原理和制造过程。

(五)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针对目前大学生电脑合理使用问题,调动部分同学绘图的兴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打游戏的风气,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三、目前学生的现状

(一)专业意识淡化

所谓专业意识,很难用具体的语言来表达,但它又是每个学生所必须要掌握的素质,他融合了智慧、性情、文化底蕴甚至哲学思辨、传统道德、学识修养。简单的说,就是要学生明白本专业将来要干什么,能干什么,自己将来要努力的方向,即怎么干的问题,并且这种意识要贯穿于专业学习的始终。专业意识水准将直接影响专业人才在将来学习和从事本专业工作过程中的表现。具备了专业意识,便能更好地掌握学习本专业知识的方法,也是今后学习和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动力和源泉[1]。就初步调查来看,目前很多学生专业意识淡化,也就是说不明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清楚本专业的要求,不具备本专业必须的素质和能力,加强学生专业意识的培养势在必行。

(二)制图能力欠缺

对于机械类专业的学生,CAD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是大多数学生都能意识到的。可是CAD制图技能的掌握却是差强人意。学生并没有将CAD融入机械类专业的学习中,只是把CAD作为制图工具,了解其使用功能,对其在设计产品流程中应用和地位了解甚少,大部分同学仅仅停留在建模阶段,造成很多同学走向工作岗位时,读图、绘图能力较差,工作适应性很差。

制图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的软件使用技能,要求学生具有稳定的心态,通过大量的训练才能达到。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急功近利的思想正在盛行,很多学生思想浮躁,不肯苦下功夫,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绘图能力的提高,甚至很多学生不具备绘图、读图的能力,不仅影响了其它课程的学习,也直接影响学生就业前景。所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制图能力尤为必要。

四、以“CAD制图”为突破口,加强机械类学生专业意识培养的具体措施建议

学生的专业意识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工程,要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阶段,而CAD制图作为机械类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其学习和应用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阶段,其掌握程度也影响学生的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以及以后的就业前景。针对机械类学生,可以以“CAD制图”为突破口,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专业素质,获得应有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进而形成良好的专业意识。具体措施和建议如下。

(一)思想上重视和引导

任何一种目标的达成和行动的向导都必须首先要有思想的引导和重视,要引导学生从一开始就了解本专业的专业性质,重视制图的学习。这要求广大老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重视制图,甚至引导他们喜欢上图纸。如在多学时机械制图理论课中加入三维CAD的内容,使制图课程由注重单纯的画图、读图等制图技能本身的训练,向体现以设计制图为培养目标的逐步转换[2]。在保证手工绘图的前提下,在机械设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中引进CAD制图的部分等,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将传统制图技能与设计原理结合起来,通过CAD的实现,进而对CAD产生兴趣。

(二)建立学生兴趣团体,以点带面

要善于利用有潜力和有能力的学生,支持成立CAD爱好者协会,并给于足够的关注和指导,营造一个良好的CAD学习氛围,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如可以成立CAD学习交流工作室。如针对目前大部分同学都有笔记本的现状,可以提供安装有电源和课座椅的教室,让学生具有面对面交流学习的平台,而不是遇到问题只靠找教程、上网查找的方法来解决,这样能让CAD的学习更快更深入。让更多的学生了解CAD,喜欢上CAD制图。

(三)加大竞赛或考证的支持力度,扩大影响面

通过加大对竞赛和考证的支持力度,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目的引导,让所谓的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动力和兴趣,进而过大影响面,为营造一种氛围做准备。

(四)进行专门的培训在图中添加设计的思想,加强课程体系间的联系

上制图课的老师不懂设计不行,学设计时忘了制图也不行,但由于课程学时的限制,我们无法在自己课程中添加太多其它相关课程的内容。但在CAD制图中,可以将制图能力与设计思想甚至后期的制造、自动化的内容融合在一起。所以,可以以竞赛为载体,对部分学生进行全面、详细的培训。促进学生从“操作性”和“机械性”的学习方式向“理解性”和“探索性”的学习方式转变[3]。

五、总结

以CAD制图为突破口,加强学生专业意识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要求我们的共同努力,目的是要学生逐渐增强一种意识,形成一种风气,营造一种氛围,养成一种习惯,进而变成一种优势,实现学生最终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汪俊,杨维平.浅谈工业设计教育中专业意识的培养[J].中国西部科技,2004(8):2.

[2]舒宏,高菲,陈霞.多学时制图课程融入三维CAD的教学探讨[J].图学学报,2012(33):104.

机械制图课程设计总结范文6

[关键词]教学方法;功能设计;实践能力;工程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1-0058-03

机械制图既具有系统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学生实际的绘图设计表达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对机械零部件结构功能的理解和大量结构设计绘图表达实践性训练的基础之上的。但传统的教学内容体系和课堂教学方法未能将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融为一体,未能将对零部件结构功能的理解与图形表达密切结合。虽然经过一系列课程改革和教学创新,但其对于这一长期存在的问题,并无多少改进作用。对于学习内容,学生机械记忆的多,真正理解灵活掌握的少,对基于功能设计的结构理解和正确表达仍是不易逾越的坎,实践性训练教学仍然是课堂教学的薄弱环节,以至于机械类学生在毕业设计中仍存在无法正确表达设计意图的现象等,教学中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课程教学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一)图形表达与功能设计完全割离的教学内容体系

机械中的任何结构都是为功能服务的。但在机械制图的课堂教学中,重点是对已有结构的表达,普遍就事论事,没能与机械设计制造有机结合,只讲形体结构的表达方法,不讲机件的结构功能分析,图形规范与设计实际脱离,图形表达与功能设计脱离。离开功能分析的表达,学生只能机械地记忆画图规范,不能灵活掌握,对结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记图形表达,不懂功能设计要求。当毕业设计中需要功能结构设计表达时,学生竟不知道如何表达,对学过的知识毫无印象。这样的现象每年都在发生,至今仍在发生。

(二)重理论轻实践

机械制图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将实践教学内容真正融入课堂理论教学中,并进行理实一体化设计。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应用的倾向,并没能把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化,而是按常规知识点配以分散的、相对独立的练习题进行单元性训练,缺乏知识的连贯性和综合性,导致知识不能关联,令学生对与工程相关的知识能懂不能用,实际应用能力严重不足。这一教学理念的偏差所导致的学生设计应用能力不足的后果,对于研究性大学因对学生实践能力检验的滞后性而言较为隐性,而对于需要为区域经济服务的高水平设计人才的培养,则会立刻遭受教学质量的检验。

(三)忽视基本功的培养

现代科技的发展,给设计表达方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CAD软件的运用,为设计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但是,无论软件工具的功能多么强大,其都是为设计创造服务的。但在实践中,许多设计工具的方便性和易表现性,导致学生热衷于概念设计和模型表达,而忽视结构设计表达的各种工程技术要求和机械图的二维表达,当需要按工程设计要求进行量化、细化具体结构设计时却一脸茫然,不知道该如何设计和表达,设计的作品中看不中用,或者完全不符合工程设计和制造的要求。

(四)课程教学改革的综合性问题

教师要将机械设计基本概念融入机械制图,将形体分析提高到结构功能分析,将零件和装配结构的规定表达方法提高到根据功能的结构设计表达和装配结构设计合理性的要求,这需要整合本课程的内容,也要对相关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并设计出符合绘图、看图要求的,又符合功能设计要求的大量实践训练案例。这既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需要教师花费大量时间设计案例、指导实践训练、学生设计表达方案评价等。因此,对教师工作的一般考核方法不利于优化课程教学。

(五)青年教师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之间的矛盾

高学历教师比例的不断提高,整体提升了教师队伍水平,但青年教师普遍存在工程实践经验不足,难以将设计实践融入课堂教学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团队以教学改革为契机,通过更新教学理念,调整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内容真正融入课堂理论教学中,将机械设计基本概念融入机械制图,将形体分析提高到结构功能分析,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从根本上解决“教什么”“怎么教”“如何学”的问题。

二、如何改造课程

(一)改革内容与目标

1.更新课堂教学理念,注重实践教学。教师要注重课堂的实践性教学,进行理实一体化设计,将实践教学内容真正融入课堂理论教学中,将按常规知识点配以分散的、相对独立的练习题进行整合,设计能够关联课程知识,具有连贯性、综合性的设计表达案例。通过理论讲授、实验实践训练、设计绘图技能竞赛、结构创新设计表达训练、课程论文等多种形式,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将实践教学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中,培养既掌握系统理论知识,又能将知识正确灵活地运用于设计实践,具有结构创新、设计表达能力的高水平设计人才。

2.改革课堂教学内容,将功能设计概念融入制图教学。将机械设计基本概念融入机械制图,将形体分析提高到结构功能分析,将装配结构的规定表达方法提高到根据功能的结构设计表达和装配结构设计合理性的要求,注重零件形体结构和装配结构构思的新颖性和创造性,突出基于功能的零部件结构设计和表达,促进设计表达能力和形体结构创新能力的提高。

3.改革课堂教学方法,项目引领,设计实践。通过若干综合性设计绘图实践小项目,将功能设计、图形表达、标准应用融入项目中,提高综合设计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创新

1.课程内容体系的创新

教师要将机械设计基本概念融入机械制图,将形体分析提高到结构功能分析,将装配结构的规定表达方法提高到根据功能的结构设计表达和装配结构设计合理性的要求,注重零件形体结构和装配结构构思的新颖性和创造性,突出基于功能的零部件结构设计和表达,促进学生设计表达能力和形体结构创新能力的提高。

教师要在传统内容中融入工程学、设计学、创造学,以及对产品全生命周期概念等相关内容,将机械制图基础课程教学与计算机图形学、工程图样智能理解等学科前沿相结合。

2.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

(1)以形体构思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实践的启发式教学。以启发学生的空间思维为核心,基于图形的表达和理解,采用设问和“埋伏”并存的教学方式,诱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在教师主导和指导下,要求学生从零件的功能出发,以如阀体、齿轮油泵泵体等典型零件为例,根据所需功能构思合理的结构,进行设计和图形表达。这种方法能融入创造性思维,加强学生动手实践。

(2)以空间思维为核心的讨论互动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如针对一机件让学生进行表达方案的练习,首先由学生根据所给机件的结构特点分组讨论,然后各组陈述展示各自的表达方案,各组间相互提问和点评,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归纳。这样,能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印象,变被动听课为主动研讨。

(3)注重工程意识的培养。将工程设计概念引入课堂教学。通过引入设计过程与方法,在机械制图的传统内容中不断融入工程学、设计学、创造学,以及对产品全生命周期概念等相关内容,深化学生对本课程、对零部件结构与功能、对图形表达等全方位的理解;引科研前沿入课堂教学,将机械制图基础课程教学与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图样智能理解等学科前沿结合起来,启发学生多向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进行零部件的测绘、零件结构设计和装配结构设计。通过齿轮油泵泵体的测绘,从画草图、量尺寸到正规图样的绘制,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让学生体会到学生和工程师之间的角色互换,锻炼学生综合设计能力。教师可给出部件的基本功能要求,注重装配结构的合理性,兼顾装配结构构思的新颖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根据部件功能进行结构构思设计和绘图表达。这样,学生对图形的理解就能从画图规范上升到对结构功能的合理性和生产制造的理解。

通过教学模式的转变,解决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问题,解决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的问题,将对结果的评价转变为对过程的评价,加强实践教学,提高设计表达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达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

3.学生课业评价模式的改进

(1)多模式的过程评价。为了避免学生平时不用功,考前突击的现象,需要改变一张试卷决定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模式,强调学习过程的评价,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结合起来。

(2)除了将常规的制图大作业和考试中没法体现的上机成绩计入总成绩以外,还可设计布置一些由学生自主完成的设计绘图综合作业,如基于功能的零件结构设计与表达、典型功能的装配结构设计与表达、设计表达过程的小论文等,迫使学生站在教师的角度梳理知识点,辨别重点和难点,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增加自主式的结果评价。这既要规范统一考试,又要推进考核方法的多样化,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对于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学生自主学习的推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更需要多样化评价机制的鼓励和推动。因此,在统一考试的结果评价的同时,要鼓励优秀学生自主命题,自己解答,充分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三、结论

首先,通过若干综合性设计绘图实践小项目,将功能设计、图形表达、标准应用融入项目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表达能力。

其次,以形体构思为主线,加强综合性训练,通过典型功能要求的结构设计,将形体结构与功能设计结合,促进学生的创造性设计构思和形体表达能力。

再次,以启发学生的空间思维为核心,基于图形的表达和理解,引导学生进行功能思考,理解零件的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使学生能从零件的功能出发,构思设计并表达出零件的结构。

最后,注重工程意识的图学素质教学,引入设计过程与方法,在机械制图的传统内容中不断融入工程学、设计学、创造学,以及产品全生命周期概念等相关内容,深化学生对本课程、零部件结构与功能、图形表达等全方位的理解。

经过几年的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本校机械类学生的课程设计、学生科技项目和毕业设计作品质量明显提升,学生的设计表达应用能力得到明显改善。

[ 参 考 文 献 ]

[1] 覃永晖,吴晓,彭蓬等.工程教育的“博弈”:提高地方高校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12(8):36-39.

[2] 顾秉林.工程教育中亟待解决的三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2(22):9-11.

[3] 张旭,张学昌,李建新.以创新设计为主导、以图学素养为本位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0(4):138-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