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医药工作经验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医药工作经验总结范文1
[关键词] 消毒供应中心;安全隐患;分析;护理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8(a)-0155-02
消毒供应中心是一个面向全院供应各类无菌敷料、器械以及其他医用无菌物品的关键科室[1]。消毒供应中心担负着全院各临床科室的污染物回收、清洁灭菌以及再次发放等工作,是全院无菌物的供应站,同时也是全院污染物的集中站[2]。因此,消除消毒供应中心的安全隐患是提升全院安全质量标准的重要环节。本院针对消毒供应中心的特点总结以往工作经验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措施,经实践验证具有良好的管理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供应室从业人员共计7名,其中,男3名,女4名;年龄21~48岁,平均(46.78±5.62)岁;主管护师1名,护士3名,助理护士1名,技术工人2名;学历:大学本科2名,大专2名,中专1名,高中2名。实施前1年中清洗器械件数为15 600~23 454件/月。实施后供应室从业人员无变化,器械清洗件数约为35 000件/月。
1.2 方法
1.2.1 管理措施 根据以往工作经验总结出导致安全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设备仪器管理、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消毒灭菌物品质量以及工作质量等因素。根据相关因素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并执行。
1.2.2 评价指标及方法 依据消毒供应中心18项质量评价指标统计两组质量合格率。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满意率调查,向全院各临床科室发放问卷调查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满意率。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前后共向临床科室发放问卷204份,实施前后各102份;共回收有效问卷204份。实施后消毒供应中心质量合格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 < 0.05);临床科室满意率也显著高于实施前(P < 0.01)。详见表1。
3 讨论
3.1 安全隐患分析
3.1.1 设备仪器的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中最主要的医疗设备是高压蒸汽灭菌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操作不规范、设备保养不到位、监测未定期执行以及小故障未能及时排除等均可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3.1.2 人员职业素质 消毒供应中心从业人员对于消毒供应中心的专业要求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执行相关操作的过程中发生简化流程等情况,导致安全系数降低。另外,从业人员身体基本素质偏低,学历水平较低且参差不齐,接受与操作能力相对较低。个别从业者责任心不强,满足现状,缺乏进取精神[3],在工作中易发生偏差,导致日常工作中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3.1.3 消毒物品的质量因素 清洁的质量未达标,随意简化或更改操作流程致使污渍、锈渍以及微生物清洁不彻底;清洁消毒后的包装物质量不达标,包装材料的质量、清洁度等不合格,包装后未按要求标记等;物品的装载与存放不达标,未按要求摆放,存放超过有效期,存储条件不达标等;灭菌物品的监测不严格,仪表不精确、橡皮垫密封不严、冷空气排出不净、灭菌时间设定有误以及压力温度未达标等。
3.1.4 工作质量因素 各项管理制度不完善、措施不健全、安全教育环节薄弱、业务技术的培训松懈、预防交叉感染措施不全面等均导致了工作中安全隐患的发生。
3.1.5 职业风险 消毒供应中心是全院污染物的集中处,因此从业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极高,其中,锐器伤风险为74.5%左右,患者药液、体液感染风险约为6.7%[4]。
3.2 管理措施
3.2.1 建立健全相关操作规程与规章制度 将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制定出各岗位的岗位职责及监管制度,量化各项职责标准,采取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使全部从业人员对相关要求与标准达到熟练掌握程度,通过定期检查与非定期抽查的方式确保制度要求的真正落实[5]。对于高风险仪器与设备采取专人负责制,并建立起保养维修档案。
3.2.2 加强从业人员职业素质培训 定期进行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培训,使全室人员熟练掌握并从思想上真正引起重视;同时开展职业素质评比,将评比结果与绩效工资相挂钩,提高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与重视度。
3.2.3 加强质量监控 确保灭菌物品的质量,建立起质量控制小组,不定期对各岗位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后及时指出,并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对发现的质量问题与安全隐患进行通报并提出整改方案。
3.2.4 加强从业人员防护 向从业人员详细说明职业防护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避免因怕麻烦、赶时间等原因出现防护不到位从而引发从业人员的职业风险[6]。进行危险操作时必须按照相关规定穿好防护服,避免被灼伤或感染。
[参考文献]
[1] 易显林. 浅谈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4):271.
[2] 闫晓东,张喆,郭凤玲. 消毒供应中心的职业危害及防护[J]. 中国实用医药,2011,6(16):274-275.
[3] 李薇,董春莲,郭亚波,等. 浅谈消毒供应中心安全隐患管理[J]. 中国健康月刊,2011,30(1):230-231.
[4] 廖春华,崔彩萍. 新管理模式下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职业安全的探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33(3):393-394.
[5] 莫敬先. 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隐患分析及控制措施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9):290-291.
中医药工作经验总结范文2
[关键词] 小儿支气管肺炎;灌肠
[中图分类号] R72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5-0096-03
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又名小叶肺炎,是小儿时期的主要常见病之一,中医将其归属于“肺炎喘嗽”症(pneumonia with dyspneic cough),临床以发热、咳嗽、气急气紧气促、鼻翼煽动为主要特征,严重时出现张口抬肩、呼吸困难、颜面口唇青紫等症状[1,2]。
支气管肺炎全年都可以发生,尤其以冬春两季最多,患儿通常起病较急,若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会影响到小儿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严重影响小儿的健康及正常发育,更为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到患儿的生命。因此,如何及时有效地控制炎症、提高肺通气功能、缩短用药时间是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及预后的关键。近几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不断发展,中西医综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也逐渐凸显,但由于中医药方法的不同,疗效显著程度也不尽相同[3,4]。2008年10月~2011年6月,我院在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清肺合剂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经临床对照观察,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0月~2011年6月在我院儿科就诊的支气管肺炎患儿160例,经详细检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气急、肺部呼吸音粗糙及啰音,影像学X线提示肺部阴影,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的诊断标准。160例患儿采用随机抽样法分成两组:治疗组80例,其中男40例,女40例,年龄6个月~5岁,平均(2.34±1.06)岁,病程1~3 d,平均(1.95±0.81)d,体温36.5~39.8℃,平均(37.96±0.75)℃,血常规示白细胞(6.9~15.2)×109/L;对照组80例,男39例,女41例,年龄6.5个月~5岁,平均(2.36±1.16)岁,病程1~3 d,平均(1.98±0.79)d,体温36.8~39.6℃,平均(37.96±0.83)℃,血常规示白细胞(7.8~15.28)×109/L。两组患儿均无其他疾病及并发症,性别、年龄、病程、体温、血象等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治疗,给予利巴韦林、青霉素、头孢唑肟等常规剂量抗炎治疗;镇静、止咳平喘,雾化吸入、吸氧,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综合治疗。
1.2.2 治疗组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清肺合剂中药保留灌肠治疗。中药清肺合剂保留灌肠方是浙江省医圣堂中医药研究所所长杨法根老中医经过30余年基层临床工作经验总结出来的特效验方。自拟清肺合剂基本方药为麻黄(炙)3~9 g、三叶青5~12 g、小春花6~12 g、七叶一枝花4~10 g、钩藤5~12 g、连翘5~12 g、菖蒲3~6 g、杏仁5~12 g、桔梗5~12、甘草3~6 g、生大黄7~10 g、苏子5~12 g、瓜蒌子10~20 g,其用药剂量按年龄增减,1剂/d,一日2次,由我院制剂室煎制至100~400 mL,按每日(5~10) mL/kg,分2~3次保留灌肠。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标准
在两组病例治疗第4天、第8天进行疗效观察,包括症状、体征、血常规、C反应蛋白、X线胸片等。疗效评价标准[5]:显效: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消失,肺部啰音消失,胸部X射线检查示肺部病变吸收;有效: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肺部啰音消失,胸部X射线检查示肺部病变明显好转;无效:患者体温无变化,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无改变或者加重,肺部啰音未消失,胸部X射线检查示肺部病变未吸收或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例治疗第4天、第8天时的临床疗效比较
在治疗第4天,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81.25%,而对照组为52.50%,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在治疗第8天,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7.5%,治疗组明显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高(P < 0.05)。两组数据结果均表明清肺合剂保留灌肠联合常规治疗方案能有效提高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效果,对减少支气管肺炎并发症的发生及防止病程迁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见表1、表2。
2.2 两组临床症状、实验指标消退时间比较
治疗组的高热、咳嗽、肺部啰音、白细胞、胸片等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5),而症状消退得越快,用药时间就越短,说明清肺合剂保留灌肠联合常规治疗方案能有效缩短小儿用药时间,减少药物副作用的发生,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毒副作用对小儿身体的影响,促进支气管肺炎患儿全面、健康发展,见表3。
3讨论
在我国,小儿支气管肺炎一直是儿童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也是导致小儿尤其是婴幼儿死亡的严重疾病之一。据有关统计表明[6,7],在儿童住院患者中,肺炎患儿大约占到35.3%,最高时占到66.7%左右,而支气管肺炎患儿又占到肺炎患儿的94%左右。因此,深入研究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治疗、寻找最佳支气管肺炎治疗方案是提高儿科医疗质量的重要前题。支气管肺炎一般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也有少数是共同感染,通常采用抗菌药物与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8,9],而这些药物若长期使用,会对患儿的神经系统、血液系统、肝肾功能以及消化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发育,同时,还大大提升了医疗风险以及医疗费用的增加[10,11]。因此,如何在有效治疗的同时,尽快消除临床症状,减少患儿服药时间,最大程度减轻药物毒副作用的危害,是儿科医生所必须考虑的问题。从本组研究来看,清肺合剂保留灌肠联合常规治疗方案不仅大大提高了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效果,而且有助于临床症状的快速解除,患儿服药期也大大缩短,抗菌及抗病毒药物的毒副作用也因此而减少,有利于患儿的健康成长,也促进了抗菌药物的合理运用。
小儿支气管肺炎中医肺炎喘嗽范畴,小儿属纯阳之体,感邪易从热化,风邪犯肺。火热内生,热邪闭肺,则生痰生喘,痰热为其主要病理产物。该病病变部位在肺,络属大肠。病机为外邪袭肺,宣肃失司,痰阻肺络,壅塞气道,不得宣通,因而上逆。辨证多以实证为主,肺与大肠相表里,咳嗽气逆乃腑气不通之故也,故通腑泻下治本之法也。清代医学家吴师机曰:“肺现络大肠,又与大肠相表里,肺咳不已,往往大肠受之,煎抹中焦,而更用导法,从魄门入大肠,升气于肺,表里可兼治”。认为“草木之菁英,煮为汤液,取其味乎?实取其气而已。……变汤液为薄贴,由其外及其内,亦取其气而已。”并认为“外治法可收汤液之利而无其害”。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直肠给药一方面是通过直肠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另外还可以通过中、下直肠静脉进入下腔静脉,均可以进入体内大循环,从而迅速发挥药物效应。该疗法不但避免了胃肠消化液对药物的破坏,而且避免了“肝脏首过消除效应”[12-14]。
基于药效最大化考虑,自拟清肺合剂保留灌肠通腑泄热、平喘,方中以麻黄(炙)、杏仁、桔梗开宣肺气,以生大黄通腑泻热为君药[15];苏子、瓜蒌子化痰通便为臣药,小儿属纯阳之体,感邪易从热化故以三叶青、小春花、七叶一枝花、连翘清热解毒;钩藤、菖蒲,息风止痉、开窍醒神;同时予以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宣肺平喘、清热解毒、息风止痉之功效[16]。
综上所述,清肺合剂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确能增强疗效,缩短用药时间,减少耐药性的发生,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另外需注意的是,小儿用药剂量要严格掌握,以防药效过大伤及正气。
[参考文献]
[1] 吴亚平. 联合用药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50例分析[J]. 医学信息,2010,31(11):3124.
[2] 杜宏武. 中西药并用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研究[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22(4):308.
[3] 刘南琼,华莉. 健脾益气活血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4):163-164.
[4] 隋雪梅,刘敬. 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60例疗效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2010,12(12):112-113.
[5] 凌文烽. 阿奇霉素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50例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2010,3(21):56.
[6]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试行)(上)[J]. 中华儿科杂志,2007,45(2):83-90.
[7] 王娟,张晗,刘春峰,等. 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三例[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1,18(5):475-476.
[8] Borski RJ. Nongenomic membrane actions of glucocorticoids in vertebrates[J]. Trends Endocrinol Metab,2000,11(10):427-436.
[9] Wang RS,Wang SY,Hsieh KS,et al. Necrotizing pneumonitis caused by Mycoplasma pneumonia in pediatric patients:report of five cases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J]. Pediatr Infect Dis J,2004,23(6):564-567.
[10] 陈月英. 综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观察[J]. 吉林医学,2010, 31(15):2189.
[11] 赵顺英.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22(5):347-348.
[12] 魏金婷,刘文奇. 方药中苦杏仁苷的研究和应用进展[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7,13(6):589-591.
[13] 陈德昌,杨兴易,姜兴禄. 大黄对胃肠道血流灌注影响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7):515.
[14] 柏松林.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50例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0,5(1):154-155.
[15] 陈娜,梁仁. 麻杏石甘汤的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J].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4,20(5):545-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