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地理知识考点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地理知识考点总结范文1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创新思维的工具,对于初中地理教学起到重要作用。思维导图以图文并茂的方法,为初中生更好地展示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地理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做出积极贡献。因此,如何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提升初中生的地理学习效率,就成为了初中地理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地理教师必须要掌握正确的教学方式,为初中生建立知识框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初中地理;思维导图;逻辑;课堂氛围
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地理运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是意义深远的,不仅有利于设计人性化和开放性的地理教学方案,还可以优化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进一步深化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出:地理课程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使课程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和时代性,以进一步提升初中生的人文素养。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满足不同学生的求知欲,巧妙运用思维导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初中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尝试从生活中挖掘教学资源,引导初中生积极实践,交流学习经验,反思学习地理的体会。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一、紧密结合地理教材,营造高效课堂氛围
很多初中生面对抽象的地理概念都会感到迷茫,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必须要紧密结合地理教材,利用思维导图优化教学节奏,给初中生讲述地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帮助初中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和积极的学习动力,让初中生对地理课堂有更加全面的认识,找回学习地理的信心。比如,讲初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我深入研究地理教材,给初中生绘制了内容丰富的思维导图,用简单的线条把整章的知识点都清晰的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更好的梳理学习的思路,营造高效的课堂氛围。在思维导图中分别向初中生介绍了自然界的水循环、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并加强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讲解,减轻初中生的学习负担,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对于考点,我通常会让初中生在小组中探究,共同分享学习心得,如暖流和寒流,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等。我还会给初中生设计小专题研讨活动,如研究三峡工程的意义,移民安置政策,面临的挑战等,让初中生有展示才华的机会。
二、构建正确知识体系,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初中生对地理课感兴趣,才会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的配合地理教师完成教学人物。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必须要注重初中生的情感体验,运用多种有效教学方式,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为初中生构建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实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比如,讲初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为了加速初中生对地理知识的积累,我利用思维导图给初中生分别展示了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空间变化,并且给初中生分析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讲人口的数量变化时,我告诉初中生目前人口的数量变化主要表现为人口增长,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我给学生列举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对比图,以及人口增长的速率随时间发展的曲线图。在讲人口的空间变化时,我告诉初中生目前人口的空间变化只要表现为人口迁移,我给学生讲解了人口迁移的过程和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最终提出人口的合理容量,让初中生明白人口的变化是当今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
三、拓展地理学习思路,利用网络开发资源
有的初中生学习思路不开阔,学习动力不足,对地理资源掌握的有限,针对这样的问题,初中地理教师必须要结合实际学情,充分利用网络,挖掘更多的学习资源,从而拓宽初中生的学习思路,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促进全体初中生的共同进步。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需要地理教师勇于探究,积极实践,引导初中生认识到地理学科的重要性。比如,讲初中地理《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为了让初中生从资源状况、市场和交通条件三方面记忆和理解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越条件,我制作了思维导图,带领初中生一起分析和讨论,让初中生能理解我国为何要加强山西省能源基地的建设,了解能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对环境的影响等。我还在网上给初中生下载了许多与教学相关的学习资源,初中生对山西省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逐渐学会了分析一个区域的区位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等。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初中生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进一步提升。
四、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有利于培养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初中地理教师可以将需要初中生掌握的地理知识设计成思维导图,让初中生找到学习的方向,避免初中生过分依赖答案和地理教师的现象。同时,初中地理教师还要创新课堂教学方式,积极组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活跃地理课堂氛围,展现新时期初中生的风采。比如,在一学期即将结束的时候,我将本学期地理教材的全部知识点都制作成了思维导图,并且分层次的带领学生进行复习和训练,降低地理知识的难度,优化初中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再如,对于某一知识点的复习时,我通常会将知识点制作成思维导图,便于初中生从中找到学习规律,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总之,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还需要不断的研究,地理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还要注重教学的多元化和全面性,根据初中生的实际水平,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思维导图,为初中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坤.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2012,(95).
初中地理知识考点总结范文2
总结,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吸取经验教训,使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多出成果。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三地理教师年度考核总结范文,下面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高三地理教师年度考核总结范文1本学期我主要担任高三141,142班的地理教学工作。在平时的工作中大力提倡坚持真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勇于吃苦的精神,立足岗位,与时俱进,履行职责,扎实搞好本职工作。把良好的师德化为实际的行动,把教学的高质量作为工作追求的目标,把教科研的能力作为自我培养的重点,力争做到才学高、师德好、质量优、创新精神强。平时经常学习教学常规,做到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拖课、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严格控制作业量。总是以满腔热情投入工作,不厌其烦地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赢得了学生的好评。特总结如下几点:
一、认真制定工作计划
在开学初本人针对高三的学科特点,制订详细的授课计划。高三课时较紧,所以在制订计划时留下三个星期用于复习世界地理的知识。认真详细地制定时间计划,划分时间段,并控制好各时间段的用时计划,现在一个学期快结束了,事实证明我们的计划比较科学和成功。
二、注重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刻苦钻研教材,充分利用教学专业报刊和互联网,了解学科动态,提高理论水平和修养,高质量的完成地理课的教学任务。在教学环节别重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要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原则,按照“高效课堂”的原则,精心备好课,提高个人的好课率和备课组的好课率,地理课是一门很实用和很社会化的学科,所以要把地理课与社会相结合,不但使用课本中的案例,还增加有说服力的案例,便学生理解和自学,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上,教师注重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尤其是适合地理学科的“直观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自学讨论教学法”等。
三、加强教学科研工作,提高科研水平
本人认真参加每两周一次的备课组讨论。备课组活动时,每次都进行重点、难点分析,分析教法、学法,估计学生学习时会出现的困难以及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认真组织好每次试卷分析,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加强补差与提高。
四、适量布置作业,提高作业效率
高中的课程很紧,作业的压力也很大,所以教师作业布置要适量,要在提高作业的效率上下工夫。所以我们自己编制一些高质量,有梯度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总之,一学期以来,干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学生学习两极分化严重,行为习惯还不够规范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发扬优点,改正不足,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成绩。
高三地理教师年度考核总结范文2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必须经历高考,以高考这一跳板,跳到理想的远方。每位学子苦读十二年,不就是为了高考。每个人都不想输,都想取得高分。经常碰到这样的学生:我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并不比别人差,为何考试成绩比别人差;为何每次定位都有偏差;为何审题会出错;为何这些题目看起来很简单,却答不到采分点。
在教学过程中,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如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做到超水平发挥。以下是我个人在高三教学中采取的措施:
1、整理常考知识点,理清思路、方法。
强调学生记忆。(以大气运动为例):
通过作大量的高考题,归纳总结本章知识主要考查:大气环流、气候的分布规律、气候的特点、气候成因、气候类型的判断。学生的困扰——不懂得如何答题。①如问某一地区受何种大气环流的影响,学生根本不知什么是大气环流。②问两地气温不同的原因是什么。③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少的判断。④气候类型的判读。这些题目不懂得回答的原因就是:学生平时自以为是,上课听得懂,课后没有认真复习,说白了就是没有背一些基础知识;没背方法、规律、原理;没有进行归纳总结。针对以上问题归纳以下内容:
①大气环流包含:气压带风带、大气活动中心、季风环流。作这种题目的时候要有个先后顺序,先考虑季风环流——如题目中的位置若在大陆东岸。其次考虑正常的风带。
②气温的直接热源是地面。地面的热源是太阳辐射。因此地面的气温主要和下垫面、太阳辐射有关。因此两地气温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辐射和下垫面。只要学生了解知识点的本质,遇到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③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少的判断:对于这一点学生必须掌握大气的热力状况,地面与太阳之间隔着大气,因此必须考虑大气的厚度(太阳高度角和海拔高度),密度(天气状况)④气候类型的判读:根据气温、降水柱状图进行判断---最基本最重要最实用的方法。
2、强调学生对知识点要进行记忆,不能只停在听听,没有落实:
对于这一点学生往往没办法做到位,必须采取一些措施:
和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开学初利用课间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当场落实,记忆。而后考试,让学生得到甜头;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进行小测。
3、练习:
教辅材料的练习题不多,平时根据需要增加相应的题量。对于练习题,很多学生只停在作作而已,其实要真正提高能力,要做到对于练习题的知识能迁移到课本相应的知识,并深究其本质问题,且进行归纳总结并加于记忆。对于那些某部分比较差的学生,则要强调他们买一些练习题,利用星期天的时间,集中1---2小时的时间进行做题,要不屑一顾,不会做也要硬着头皮做下去,一段时间后,进行归纳总结。应试能力肯定会提高。
4、讲评:
常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这需要平时常和学生沟通、交流。讲评时对一些知识点要进行归纳总结,对比,横向、纵向进行比较。并构建知识框架。
5、批评与鼓励:
了解学生的个性,抓住学生的心理,对平时的考试情况和突发事件进行合理的批评或鼓励。
总之,要想让学生学好,并不是一星期,两星期的事,也并是用一层不变的方法可达到的。需付出持久的努力。以上是我个人在高三年教学总结。
高三地理教师年度考核总结范文3本学期,我担任了高三3班的地理教学工作。在一学期紧张忙碌的工作中,忙中有乐,忙中有得。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归纳如下:
一、加强学习,革新思想,树立新理念
认真学习校领导提出的学校教育发展战略,深入开展校本革命,建立多元课程体系、深化课改步伐、促进教师发展。结合自身实际,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新型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本学期我坚持认真学习,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一种责任,我常读的刊物是《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等及一些相关的教辅材料及自己购买的有关新课程的书。认真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深入分析解读高考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努力钻研教材,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
二、踏踏实实进行教学工作
结合我校学生基础差、学习习惯差、思维懒惰等特点,我采取低要求,低难度,采用小步教学法,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以达到落实双基,培养地理思维能力,提升地理解题能力的目的。
1、制定合理复习计划。
在第一轮复习阶段,强调一个“实”字,侧重于落实“课本”,夯实基础。要求坚持基础性、系统性、全面性、层次性的原则,引导学生归纳所学知识,落实章节检测过关达标。我在教学中几乎每节课都有听写,并及时批改,在下一节课给学生反馈。这可以让学生及时复习,也知道了什么知识是基础的、必会的。二轮复习突出一个“综”字,以专题复习为主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提高能力为着眼点,以知识的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复习中以高考题为切入点,鼓励学生发现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联系热点,渗透考点。
2、做好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意识。
更新复习观念,改变传统的复习方法。在复习中使学生做到“五个学会”:
①学会自己看书。全面看、细致看、深入看,多问几个为什么。
②学会看图。会看、常看。
③学会做题。建立错题集、善于反思。
④学会做笔记。
⑤学会提问。
不明即问,不懂即问。特别是引导学生学会提问的方法和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引导学生提问。不仅是在学习中提出教材内容中的问题,也鼓励学生自己给自己主动的提问题,从而启发思维方式,使问题得以解决。引导学生反思。只有经过思考加工,才能真正的理解,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形成自己的看法。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我很注重思考这个环节,每一章节都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来思考,任何事物都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另外,让学生参考目录,思考章节内容;让学生看着地图或图表,联系有关的知识。
3、做好待优生的转化工作及艺考生的提升工作。
作为教师,应该明白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待优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尤其是在学习上的待优生,往往得不到老师的肯定,而待优生转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全班学生的整体成绩。为了确保高考的平均分,待优生的转化至关重要。
首先,帮助待优生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加强与待优生的了解和沟通,帮助分析其学习困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帮扶措施。
其次,做好艺考生的提升工作。对于艺考生来说,从年前就开始的艺术联考、校考让他们耽误了很长时间的文化课复习。在接下来不足三个月的时间里,应如何指导艺考生进行文化课复习,提高文化课成绩。艺考生文化课复习的四个要点:一是要对文化课的学习树立坚定地信心,在面对文化课学习上要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和积极地情绪;二是要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不仅要有每天,每周,每月的学习计划,更要有每个学科的详细复习计划;三是要有针对性,要明确自己文化必须达到的成绩,将成绩分解到每一科,紧紧围绕考纲、围绕基础有针对性的开展复习;四要针对高考核心考点各个突破。
总之,一学期来,干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发扬优点,改正不足,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成绩。
高三地理教师年度考核总结范文4为了总结教学经验,使今后的教学更有进步,现将一年的高三地理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依纲教学,明确复习方向
作为高三地理教师应认真学习地理教学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加强高考地理试题研究,把握高考命题走向,使高三地理复习有明确的导向。
二、立足课本,夯实双基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点的落实和知识网络的构成。这也比较符合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突出能力立意,重在考查学科的知识主干、基本原理和规律,以及地理理性思维逻辑和知识运用能力。能力是建立在夯实的基础上的,没有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很难获得高分。
三、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高三地理复习一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按教材的顺序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这是重点,一般在第二年的三月初完成,要“扎扎实实”,不可盲目追求进度;第二阶段是专题复习,打破常规的章节,对知识进行重组,寻求联系,侧重于能力的培养,时间为两个月左右,专题的个数不能弄得太多;第三阶段为查漏补缺,调整心态,做好考试前的准备。
四、加强知识的归纳整理,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理论的研究表明,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要比掌握大量具体的零散知识更具价值。在传统的学习过程中,比较偏重于掌握知识的细节,而忽略了对知识结构整体上的理解和掌握。由此使获得的知识难以成为今后深入探究的基础。在知识整理加工的过程中,伴随一系列思维活动,如分析、判断、归纳、演绎、比较、分类、总结、概括、推理等,可以说这个过程也是思维综合训练的过程。经过这一过程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同时也可以发现问题、弥补漏洞、纠正错误。在对基本原理、规律的探究、发现、归纳和应用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多思、敢问、善问?可准备一个问题本,真正弄懂、吃透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五、落实基础,突出主干,注意与初中地理知识的有机结合
基础和主干知识是指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和重要的地理事物、观念、结论。它们分布在教材的各个部分。但总体来看,能够体现地理学科学习功能的、能够形成再生知识的、与生活生产紧密联系的部分多为高考复习的重点所在。如:地图、地球运动、大气运动、人类活动、人地关系等。
对于基础和主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是要死记硬背,而是要深入理解和具体应用。高考试题往往通过大量引用课外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素材,形成新的问题情景,构成新的问题角度,从而考查学生的能力。但是无论如何,其考查的落脚点仍然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和主干知识。所以我们必须抓住各部分的基础和主干知识,寻找各部分知识与其他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综合的思维方法,才能在高三地理复习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重点复习高中系统地理知识的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初高中地理知识的有机结合。初高中地理知识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只要高中地理中涉及到的初中地理知识,都应该掌握,决不能回避。要正确处理好高中系统地理与初中区域地理之间的关系,以高中系统地理为主,兼顾初中地理,当涉及到相关初中地理知识时要进行串联复习,并落实到区域图上。只有把具体的地理事物或现象落实到具体的区域中,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产生的原因、特点,预测它的发展变化趋势。如复习“地球运动”时,就应把初中的“时区和日界线”融入其中,复习“地壳运动”时应一并复习初中“地形和地形的变化”等等。
通过这样处理,不仅使初高中地理知识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而且便于提高综合分析地理知识的能力。可见,抓住多角度观察地理事物的空间性质,综合分析地理系统内部与外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运动与转化这些大问题,一方面能使地理知识学习更加透彻、完整,另一方面又能提高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拓展思考与解答地理问题的深度与广度。
六、加强空间思维训练,形成科学的整体观念,不断提高认识水平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地理试题选取了能够反映地理学科主要研究分析方法的内容为命题素材,紧紧围绕“描述、概括、理解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和发展变化过程”、“认识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空间位置”等能力要求。试题中时差的推断、地图的判读、世界和中国某个区域的特征分析、判断等都是在考查学生的空间能力。因此,在高考地理复习中要特别注重空间思维的训练,以促进我们的整体思维观形成。
空间思维能力的考察主要有这几项内容:各类地图的判读,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大气的运动和变化,世界和中国区域(大洲、大洋、地区、国家)中的重要经线、纬线,各类重要地理分界线(自然地理界线、人文地理界限)等。培养地理学科的空间思维能力,一定要讲求方法。如对空间概念和物体空间运动的理性思维分析?可选取十条重要经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W、160°E、120°E),通过它们,在脑海中形成完整经纬网,并想象地球运转起来线与线之间相互位置关系及晨昏线的动态关系。
通过有效的空间思维训练,才能达到当给出世界上某一点或线时?在脑海中涌现的不是乱糟糟的一团,而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地理事物。而有了这样的水平,无论命题角度如何,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七、掌握基本原理,训练解题思路,不断提高解题能力
地理是一门“讲理”的学科,明确地理原理、掌握地理规律,有利于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要注意理解重要的地理原理、规律和观点,训练答题思路,提高答题水平。
1、要全面思考,综合分析解答问题。
在建立完整的地理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弄清自然地理环境的内涵?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及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人文地理要素的内涵(人口、资源、城市、市场、交通、劳力、技术、政治、经济、文化等),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之间的联系、影响等。对于容易混淆的地理概念,注意进行对比分析。可纵向对比分析,如按时间顺序比较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生产、工业布局的影响,也可以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如比较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气候特征、地区分布,比较几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发展条件、主要特征等;可采取列表分析,也可以通过图像来通过设计题目进行对比分析。认清相似问题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明确知识间的联系,有利于掌握概念的实质内容,排除干扰因素,形成正确的认识。
2、循序渐进,加强逻辑推理,提高解题水平。
近几年高考试题的一种新趋向是,条件隐蔽,层层设障,并且没有明显的正误倾向,只能依据条件去判断、推理,挖掘题目中包含的隐含条件,各个击破,求得正确答案。
3、要多角度训练,促进知识正迁移。
地理学习中有很多图形、图文之间可以不断变化,如太阳高度角可以有旗杆影子、窗户光线、楼房间距、地球经纬网、太阳能热水器、变化曲线坐标图等多种题型;晨昏线问题更是变化多端,侧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局部图等。对于一些可从多角度思考的地理问题,要从整体上把握,注意发散思维的训练。解题中注重加强一因多果、一果多因问题的研究,充分利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训练解题思路,提高应变能力,研究各种可能造成知识负迁移的因素,促进知识的正迁移。如给出一组等值线图,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变换条件,进行思维训练:①假定为等高线图,判断山脊、山谷;②假定为等压线图,判断高压脊、低压槽;③假定为等温线图,判断是何种洋流影响所致,或是何种地形影响所致;④假定为等降水量线图、等震线图等等。
4、要联系实际,运用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高考试题的另一大特点是注重联系实际,把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巧妙地与当前热点、焦点问题或区域联系起来,以考核我们运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感性材料(如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水土流失、沙尘暴、水旱灾害、火山地震等)的认识,理解和掌握许多抽象的、难以耳闻目睹的地理知识和现象。这样不仅使地理学习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了扩展,而且有助于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了能力,提高了整体综合素质。
八、抓好重点热点的复习
从近几年地理学科的试题内容看,考查的重点内容为:①地理位置,最主要是经纬度位置,复习时要抓住几条重要的经纬线,用以确定地理事物或现象的位置;②时间计算;③天气与气候;④等值线图;⑤区域地理;⑥环境问题。
社会热点问题往往是文综测试的聚焦点。这个热点可能是时政热点,也可能是焦点问题,尤其是涉及到人类发展的资源、环境、人口、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考查的主要方式是把热点地区作为空间背景,用高中地理的基本原理来解释区域问题和分析区域发展思路,对热点问题,教师要把握一个“度”和“量”,不能用过多的精力。
九、做好解题方法的训练
要提高成绩,必要的练习是需要的,但不能搞题海战术。应注重解法的指导。
1、选择题。
主要方法有比较法、排除法、图解法、计算法、分析法、联想法。
2、综合题。
要求在每次练习时,都必须保持卷面清楚;回答条理清晰。
高三地理复习中有法而无定法,只要我们老老实实地紧扣大纲,立足基础,构建知识体系,形成整体观念,加强能力培养,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以地理事实材料为基础,形成地理概念,认识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要比掌握大量具体的零散知识更有价值,抓住主干知识,注重培养逻辑推理能力,紧紧把握住区域特征认定及其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措施,注重空间思维的训练,促进空间思维能力的形成,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高三地理教师年度考核总结范文5这一届的高三学生,有一部分是我从高一年教过的。其他的学生是我从高二时开始教过他们的。所以他们的地理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我很是了解。他们初中会考水平的地理知识基本上忘记了。他们当时的会考水平就是机械记忆,走出会考考场后,呈直线性忘记。即使是记住知识的学生,也大多数不理解这知识其中的含义。因此,面对高三地理教学,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个长远的目标和阶段目标。同时我制定了个长久的计划,一个目标明确、有成效的计划。
在这一学期,我的主要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第一,指导学生会学读地理。在新学期的开始阶段,我就有意识的让学生明白地理学科要学哪些内容。让学生明白在课堂上要做哪些工作,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来获取知识。让学生领悟到课外复习的重要,如果利用练习题来掌握和巩固知识。让学生明白反复复习,经常复习巩固知识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利用晚自修等课余的时间向老师请教问题。这些是我在开学初前几个星期主要的工作任务。这些工作,直接关系到今后地理教学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这阶段我用劲了精力耐心地引导学生。直至大部分的学生潜移默化地达到了第一阶段目标。
第二,时刻关心学生心态。态度可以影响甚至决定到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高三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受到没有在校学生和社会上其他因素的影响,学生学习的决心总会有犹豫的时候。高三阶段,静下心思一心一意地面对学习十分重要。因此,在平常的教学中,我总是把学习心态的知道贯穿于其中。除了在讲授知识外,我还关心学生学习的效率。时刻关注学生的细微变化,争取在第一时间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在这一方面,我也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我常常利用合适的时间和学生认真的谈心,有意识地进行思想上的指引,在第一时间让学生科学调整好心态,专心学习。
第三,准确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俗话说,知此知彼,方能百胜。在高三教学过程中,我十分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我采用了很多形式很多方法来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课堂上一起回顾复习,从学生回顾的快慢和准确性就可以知道学生掌握情况如何。课堂有意识抽查提问问题,课堂全班小测,也是我常用的方法。还有就是在讲评习题或讲解到某个知识点的时候,相关联的知识扩散、扩展,学生完成的情况,也是个很好的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方法。可以说,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我是十分的清楚。这样,我在今后的复习教学工作中,就显得很有针对性,就能做到高效率的、系统性的复习工作。
初中地理知识考点总结范文3
【关键词】学习策略 高中地理 学习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57-02
一、当前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1.创新意识不足
目前,在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当中,许多地理教师的创新意识不足,学生没有创新的能力,同时,很多教师还处于应试教学的思想模式中,认为只要“多讲”,学生的成绩就会更好。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在传统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常常是以讲授知识作为主体部分,完全不去重视对学生本身能力的提升。
2.学生基础不足
在学生的初中阶段,地理并不是“主科”,所以学校、教师,包括学生自己都非常不重视,往往是在考试之前,教师将重点、考点划出给学生,学生死记硬背去完成测验。由此可见,学生在初中时并未能打好相关的地理基础,而高中的地理知识广度和深度都有了进一步地加深,导致在高中阶段,学起地理知识时更加困难。
3.教学方式落后
由于教师的观念陈旧,导致在课堂上的教学方式也比较单一,一般只是采用导读、板书、划重点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却无法对课本内的知识进行深入分析,让学生对地理学习提不起兴趣,认为地理与自己的生活没有多大关系。甚至还有的教师所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恨不得一节课将所有的知识都强行灌输给学生。殊不知这样的做法无异于“拔苗助长”,只能起到反效果。
二、学习策略在高中地理学习的运用
学习策略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学习的策略。其目的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掌握信息加工和处理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充满兴趣。
1.直观教学方法――激发兴趣
野外观察:这是按照教学目的、目标,组织并指导学生到野外对地理事物与现象进行观察,以此来获得直接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的方法。此方法可以有利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对课堂中知识有一个理解并且巩固的过程。在地理的教学当中,有些地理事物只能按着事物概念、表象去理解,是无法掌握到知识的本质。但是,通过观察可做一些想象、对比,进而加深对地理事物现象、规律的认识。比如自然环境整体性,如果不通过观察,学生无法去理解到底是什么元素构建起一个整体。但是在观察中,学生就会通过观察,比较哪个地方水土流失严重。由此进行观察和对比,学生很快就可理解知识。由此可见,野外观察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内容进行理解,可体验到直接观察生动和真实,对他们提升学习兴趣有好处。
挂图教学:教学挂图在挂在墙上,教师与学生一起使用的教学地图。根据教学挂图表现地理事物,可分成不同种类的挂图。一般包括:洋流图、交通图、地图等等,作用如下:
第一,可确定地理事象位置、范围。学习地理一开始就要确定地理事物以及现象所在范围、位置,这是研究地理要素首要条件。教学挂图可确定教师所讲授各类地理事物以及现象的地位位置、范围。
第二,可理解各类地理事象形态。运用挂图在地理教学中可以表示出教师所要教学的各种地理事物的高低、大小等。学生可能过地图去直观了解地球的大洋、湖泊形状、地形等等。所以挂图教学不单是在地理教学中具有直观效果,同时也是地理知识的重要组成。
第三,可表示地理事物分布。教学挂图有利于明确地面各类地理事物,并且理解其分布、作用、规律。如果没有挂图的帮助,这样的教学存在很大困难性。比如,在学习非洲植被类型的时候,如果可将植被类型图和气候图有机结合,即可看到气候对植被分布所存在的影响。
2.系统教学法――形成知识网络
第一,讲结构,让学生可以形成知识系统。教师在学生学习完具体的知识后要引导学生去总结知识系统,可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掌握好知识系统又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模式。
第二,讲关联,形成有机统一的知识。当前教学思想和高考都是重视综合知识的有机结合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把相关的知识进行有机关联。学科内知识的联系与构建。比如在讲关于大气运动一课的时候,要将相关的地球运动知识与之联系。例如太阳直接照射点的移动规律,包括对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季节移动的影响,地理自转时导致地球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偏转的规律和对大气运动所造成的影响等。地理与实际生活、社会的热点联系。教师在对高三学生进行地理学习时候,一定要注意相关的知识与实际生活和社会热点进行联系。可以让学生将所学过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如果想要实现高中地理的创新教学,教师不单单要具有创新意识,以合适的教学方法去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主动学习的能力,同时总结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和不足,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将学习策略充分运用至教学当中。
参考文献:
[1]黄胜美.高中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J].考试周刊,2014(11):117-118
初中地理知识考点总结范文4
关键词:初中地理 中学生 读图能力
地理读图是学习初中地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地图,中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观察地形地貌和地理现象。地图是与地理共同发展的,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这是地理的一个特点。地图中包含了许多的知识点,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初中生在学习地理时要想有很大的进,首先就必须能够看懂地图。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的地理读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一、强化地图知识的讲解,加强对图例的记忆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基础工具,在初中地理课堂要注重对学生地图使用方法和技巧的培养,对地图基础知识详细讲解。比如,比例尺的查看方法,各省市及河流的分布,山脉矿产的地理位置等。我在教学生认识地图时会通过编口诀的方式,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真实性。在讲各省份的时候编一套通俗易懂的口诀,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二宁青陕甘”,这里的两湖指的是湖南湖北,两广指的是广东广西,两河山指的是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通过巧妙记忆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在遇到相应问题时就会迅速做出回答。同时,地理教材及地图册中包含大量的图例,这些图例都是总结出的具有代表性的地图,所以在教学生学习地图知识时,我会让学生增强对图例的记忆,帮助他们分析图例当中的考点和难点,将图例作为读图的关键,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给地图赋予更具有灵动的精神,调动初中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二、加强学生的读图能力训练,锻炼其探究学习能力
俗话说,熟能生巧。地图对于刚接触地理的初中生来说还是比较复杂的,无论是从省份城市还是从山川河流上都使学生感到困惑。因此,初中地理教学要加强对学生读图能力的训练,在日常练习或者考试中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锻炼读图能力的形式有很多,如我会引导初中生选择强化记忆地图中的重点与关键点,这些关键点往往成为今后读图和析图时的切入点。我还会让学生观察地图,去自己发现地形的特点。比如,中国的整体轮廓像一只雄起的公鸡,黑龙江省像一只天鹅,意大利的轮廓像长筒靴等。值得注意的是,初中生学习压力大任务中,地理教师必须要合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培养初中生良好的读图能力,把读图和地理学习结合起来,提高地图在生活中使用的频率。同时,地理课堂要吸引学生的兴趣,只有兴趣浓了才会对地理更加热爱。在对于刚接触地理的学生来说,在教他们读图的时候不宜选择太复杂的地形或者目标,因为太复杂会影响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出现迷茫。要循序渐进,让学生在自我分析中找到规律,给学生学习提供指导,在地理教学前充分的备课,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三、重点图型详细点拨,培养初中生的读图技巧
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要注意循序渐进,不仅要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还要符合初中地理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要求掌握的知识也有所不同。比如,对于初一的学生,我会让他们掌握基本的读图和识图;对于初二的学生,我会教他们绘制基本的图形等。我在教学中会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合理选择教学方式,争取班级中的学生都能够在地理课堂有所进步。地图中有很多重点内容需要详细讲解和记忆,针对这样的图形我通常会采取一些特殊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记忆,如趣味教学法,不仅将知识教给学生,还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课堂中成长,这是初中地理教学需要达到的目的。在地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他们的读图技巧。比如,在讲《世界人口分布》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世界人口分布图》,大致掌握什么地区人口稠密,什么地区人口稀疏。当学生在整体上有了一定的认识以后我还会进行拓展提问,比如为什么这些地区人口稠密?人口稠密地区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让初中生自己去分析和总结,可以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鼓励学生使用地图是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任,我会适当的引导学生,给予他们帮助。
四、优化绘图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生在读图的基础上要进行绘图训练,绘图是对读图的升华。在信息化时代,初中地理教学中要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把抽象的地理符号用图表、声音、视频等方式形象具体的展示,增强地理教学的课堂效果,给予学生对地图的直观讲解,增强初中生对地图的兴趣。
我在地理教学中会让学生多进行绘图训练,如从简单的绘制等高线或者等深线,到复杂的绘制经纬图等,在不断的训练当中逐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初中生学习的课程比小学时多了很多,因此为了缓解学生学习的压力,每个学科的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学生梳理学习思路,地理教学中教师要严格按照新课改的要求组织课堂教学,利用绘制地图提高初中生的创新能力和逻辑能力,给学生带来整体素质的提升,让初中生熟练掌握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可以应用地图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读图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地理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水平,在教学中贯彻落实教学大纲的要求,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地理教学中离不开地图,地图将成为帮助学生提高地理成绩的有力助手,因此培养初中生的读图能力就变得更加重要。作为初中地理教师,我会在课堂上引导初中生掌握读图和绘图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还给学生。
参考文献:
初中地理知识考点总结范文5
关键词:地图;串联启发式;有效;心理地图
在当前的教学实际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在地理学习上费时多,效率低,图文分家,地物搬家,死记硬背,学生地理学习成绩难提高,学习积极性受打击。学习低效的关键是忽视了地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头脑中没有形成清晰的地图表象,空间概念模糊不清,以致学生在考试时知识迁移能力低下,成绩不理想。由此可见,地理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构建有效的心理地图,发展地图思维是减轻学生地理学习过重负担,提高应试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构建有效心理地图的重要性
1.当前影响学生地理学习复习效果的原因
(1)读图分析综合能力不高
大部分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没养成良好的用图读图习惯,在遇到读图分析综合题的时候不知所措,不能提取有效的信息来答题,尤其在一些叠加图,学生的问题表现更严重。如,等高线地形图叠加海拔高度判断、叠加比例尺计算实地距离、叠加方向判读,这时学生就非常容易知识点混淆,不知所措。
(2)空间思维能力的障碍
空间思维能力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心理过程,是学习好地理的关键因素,答题的关键需依靠学生的地理观察与形象思维
能力。
(3)图像的迁移能力障碍
图像的迁移能力实际上就是图像的转化、知识的迁移能力,由直观的图像引导出事物的原理及应用。地理试题的解答,必须要理解透知识点原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需要一图联想到多图及知识点,因此,图像迁移能力低下成为影响学生成绩的重要
因素。
2.心理地图的作用
心理地图也即地图表象,是各类地图在头脑中的保持和再现,如政区图、地形图、人口分布图、工业分布图等在头脑中构成的图像。即使地图不在眼前也可以凭借心理地图进行形象思维,即地图思维。地图思维是解决分析各类地理问题、总结地理规律,推理地理知识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心理地图越丰富,往往地理思维越活跃,运用心理地图进行地图思维,极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地理能力的提高。
二、利用地图串联启发式复习法构建有效的心理地图
地理常考核的图表类型多样,有政区图、地形图、等值线图、数据统计图、景观图以及各类地理示意图等,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析。为此我在课堂中结合影响学生复习效果的原因,实施了地图串联启发式复习法,帮助学生构建有效心理地图。
1.利用地图串联式启发式复习法构建有效的心理地图
(1)图文结合,强化底图,整合要点
心理地图的形成和积累是逐步实现的过程,心理地图的形成要靠反复地读图、画图、辨图、用图,要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地图影像的感知。要构建有效的心理地图,首先要强化心理底图(心理地图底图指地球各大洲、各行政单位的分界图,主要有经纬网图、地形图、政区图。这些图是其他地理事物、地理规律分布图的基础。因此我称之为底图。)在学生头脑中的形象,使之更加牢固、清晰、准确,这就需要在一堂课中各个环节多次地展示地图。
每一节课的讲述都落实到地图上,通过地图来获得地理知识,在地图上分析问题,凭借地图记忆知识,从地图中找出规律,得出结论,用地图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概括、整合,注重将知识点与地图联系起来,将地理现象、地理事实、地理规律的要点都对应在地图上,形成新的地理地图。
如,在经纬网的心理地图构建上,可以选取一些重要经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180°经线、0°经线、20°W、160°、120°E)。通过它们,在脑海中形成完整的经纬网,并想象地球运转起来线与线之间相互位置关系及晨昏线的动态关系。这样的构建,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一些空间想象能力不强的学生理解起来有很大的困难。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具的演示,二维图像和三维图像的转换。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中的二分二至光照图。教材上的图像是二维的,在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进行过演示,学生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但还是没有形成足够清晰的心理地图。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可以利用学生已形成的图像,让学生动手将二维、三维图像转换在立体的模型上,然后看着立体模型画出二维图像。这样,学生脑中的心理地图就变得清晰起来。形成了比较清晰、牢固的心理地图底图,为形成新的心理地图做好了准备。
(2)以地图为重点的填图练习贯穿始终
以地图为重点的练习是指围绕地图进行读图,串联式记地图笔记,仿绘地图,勾勒轮廓,对地图进行补绘,改绘的练习形式。读图要求学生将宏观地图和微观地图结合起来阅读。对地图的掌握不但要求宏观上的熟悉,而且要求掌握重要地理事物的微观地图。做到在宏观上把握其位置,在微观上熟悉其形状读宏观地图。让学生动手绘制地图,可以使学生头脑中的图像更清晰。进行适当的配套填图训练是有必要的。在填图的过程中,学生将之前的地图影像回放,这样就起到了巩同的作用,使学生形成的心理地图更为牢固。
(3)板图绘图,图上做文章
目前电化教学手段的发展,很多老师对于课堂板图板画不再重视,这种做法对学生形成有效心理地图不利。在课堂上,老师徒手板图,边教边绘教学效果好,老师迅速准确地板图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学生同时跟随老师在空白地图添枝加叶,这是很好的地图笔记。老师板图总是突出急需熟悉的内容,排除了无关信息的干扰,使地图形象更清晰、鲜明、深刻,老师边教边画,使每一知识点出现,就能在图上落实,图文融合,学生习惯以图忆文,图文转化顺利,大大促进学生心理地图的形成。
2.利用各种常考图表的串联综合知识点,构建有效的心理
地图
(1)地理分布图
地理分布图是多考常考的一类图,在复习中必须重点加强。此类地图在复习过程中,老师应指导学生学会从地图中尽可能地获取多种地理信息:①地理位置和范围,包括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交通位置、经纬网范围等;②重要的地理事物,如城市、地形区、山脉、河流、铁路等;③读出重要物产;④读出工农业、人口等要素的分布规律,然后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分析该地区的综合地理特征。
例如,在复习“中国的自然环境”一章,我利用空白的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边回忆边填图,循序渐进,把关于地理位置、范围、濒临海洋、地势、地形种类、地形区、河湖概况、农业类型、人口分布等知识点引导学生结合地图串联地进行记忆,操作如下:
①先引导学生在图中填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海峡,找出四至点。
②勾画出北回归线,辨认出34个省级行政区,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
③勾画出三大阶梯的界线,长江、黄河的源头及注入的海洋。
④在图上填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
⑤在图上大致明确我国五大温度带和四大干湿区的位置和范围。
⑥描出“秦岭”和“淮河”,确认“北麦南稻”的界线。
⑦画出400 mm年降水量线的大致范围,了解东部的农耕区和西部的畜牧业情况。
⑧画出人口分界线:黑河-腾冲,明确人口分布特点。
⑨结合地形地势特点及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总结出中国水陆空交通运输线的分布态势以及城市的分布特点。
⑩填出我国四大工业区的名称,结合所学的自然环境知识,从位置、资源、交通、劳动力等方面分析四大工业区的发展条件。
(2)地理等值线图
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人口密度分布等均属于常见的等值线图,用以表现地理现象的数量及其分布状况。
这种等值线图的复习,我采用的是讲练结合法,由于等值线图上注有数值,而且数值间隔是相等的,因此指导学生根据等值线的数值大小、疏密程度、排列方向、形态变化等,判断出地理事物变化的急缓、递变的方向及分布特点,这时候带领学生复习有关的知识要点,如不同地形的等高线特点、1月和7月等温线的分布特点、400 mm和800 mm等降水量线的分布、人口密度的计算方法等等,认真分析题目,选用适当的知识点得出答案。
(3)统计图
统计图是反映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过程和地理信息量化处理的一种形式,地理统计图可以分为线状图、柱状图、扇形图、饼状图等类型。
通过这些图片,我引导学生归纳出分析的一般思路是:①线状图看横坐标和纵坐标所反映的内容,思考横坐标与纵坐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对曲线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对曲线不同变化段带来的问题进行分析;②柱状图看纵横坐标所反映的内容,思考各项目之间的联系,对柱值的高低进行分析;③扇形图、饼状图要看图例或文字说明,对图片呈现的地理项目进行“内容再现”,看清图中的比例排序关系,思考图例对应的地理项目,找出反映的问题,结合所学的知识从而做出科学的解决办法。
三、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1.进行读图技能指导,掌握读图的基本程序,提高读图能力
在复习评讲读图练习题的时候,引导学生掌握读图的程序:注意地图的名称、图例及重要地理界线,确定图的类型、地域范围;引导学生对地理图像进行有目的、有重点的观察,从多角度地对图像进行有效的分析;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地理现象进行积极的思维,提炼出地理特征、地理规律以及各要素之间的来龙去脉,准确地理解图像的内涵,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养成用图习惯,提高学生获取图中信息的能力。
2.一图多思,多图并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归纳思维的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对地理知识进行归纳、综合,对同一幅图要从多角度进行观察和思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每一幅图都提出“是什么?”“在哪里?”直至解决“为什么?”浅入深、由表及里,使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思维程度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多图并用,重视图与图之间的联系,多用几幅图来综合说明、比较某些地理事物和现象,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3.要站在命题者的角度、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去设计复习练习题
有心观察的老师都会发现一般3年内的考试命题方向大致是相似的,在已经深刻理解吃透教材重难点的情况下,可以“猜题”,即站在命题者的角度去估猜考点,然后进行练习题设计,做到重点训练、人人过关;与此同时,也要注意收集学生平时测验、练习中表现出来的知识漏洞和缺陷,在复习过程中,必须进行查漏补缺、有针对性地强化训练,保证知识结构框架的牢固性。
参考文献:
初中地理知识考点总结范文6
关键词:地理高考;备考策略;高三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207-02
从2009年开始,福建省开始了文综自主命题,其中地理学科的命制在宏观上凸现了学科的主干知识和核心能力,又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在具体微观上地理高考试题有何特征,在复习迎考上如何做到策略最优,效率最高?本人结合多年的高三工作经验,把一些思路集结成文,具体如下:
一、新课程引领下,对地理高考试题的微观解读
1.命题依据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注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储备。考查最基础但又最主干的地理知识。高频考点有:等值线的判读、区域空间定位、区域特征、区位因素分析、地理计算、洋流等地理学科主干知识。其中自然地理的比重略低于人文地理。
2.地理试卷无图不成题。其中区域图的形式多样,但一般呈现形式有两种:典型、熟悉的区域信息新;陌生的区域信息熟。在区域内创设试题情境,从不同的视角设置不同问题,要求学生能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地理事物的形成原因或发展过程。
3.强化能力立意。试题特别重视读取、分析图表信息能力的考查,不再过分关注结果式设问,更加关注过程性、相关性及变化规律的设问,考查思考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策。
4.试题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关注社会经济等方面热点,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重视知识的实用性,凸现地理学科的社会价值。
5.试卷中设置了选做题,体现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平衡性和选择性。试题难度相对低,但在海洋地理、自然灾害、环境保护三科间难以完全平衡,自然灾害得分率相对高些。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三备考经验策略
1.依据考试说明,落实知识点,处理好几个关系。依据考纲、考试说明,认真查对知识点的落实情况。处理好不同版本教材的关系,自然与人文的关系,必修与选修的关系,高中与初中地理的关系。训练最主干、最基础的知识,超范围的不讲不练,范围内有重点地讲练。
2.夯实基础,适度拓展延伸。①构建宏观基础知识体系。高考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因此打好双基是关键。复习时注意知识的深化,逐步形成知识体系,在广度上不留死角,在大脑中构建“地理认知结构”,逐步形成一个条理化、网络化的知识体系。②重要知识点的拓展。打好双基,不单单是在广度上不留死角,还要在深度上不留疑问,在重要知识点上要适度拓展延伸。以一个知识点为中心,尽可能拓展其外延,尽量将相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这样,知识才能转化成能力,才能学以致用。
3.突出学科特点,培养地理思维能力。①强化读图训练,培养图文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能力。首先要做到心中有图,熟悉图像语言,从图像中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第一关键。因为高考考查目标的落实都需要和代表地理学科特色的图像建立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其次,选取典型试题,强化地理图表的判读及分析能力是地理复习的重中之重。最后,在复习过程中,要对各类图表进行分类整理,抓住其共性,总结读图的方法和规律。②把握设问情境,培养学生审题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目前高考注重的是对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大都以社会现实材料为背景,设计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分析判断,多考查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或过程,所以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在复习时,首先可以把地理知识按专题分类,把各类专题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归类;其次,选取最典型的案例深入分析,学会怎样提取信息,怎样转化成解题条件,需要联系哪些知识,怎样准确地描述和表达;最后要总结此类题目的审题方法、解题规律。还要注意和类似题目的比较分析,以此加深了解,巩固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