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化疗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乳腺癌化疗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乳腺癌化疗方案

乳腺癌化疗方案范文1

【关键词】 乳腺癌化疗疗效;Ki-67;生物学指标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9.065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患者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 也是女性恶性肿瘤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 因此医学上对它的治疗也越来越受重视。近年来手术、化疗、放疗等多种治疗手段被综合应用于乳腺癌治疗, 特别是新辅助化疗方案的应用侠患者总生存期得到显著改善[1-3]。而目前预测、评估新辅助化疗效果的生物学指标还没有一致标准, 因此临床上探讨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疗效的预测因子成了关注热点[4]。本文旨在分析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的选择(TE及TEC)对乳腺癌的疗效及Ki-67变化, 特收集本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诊治的64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诊治的64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 所有患者均按第6版《乳腺癌分期手册》进行分期, 纳入标准:病理学诊断为乳腺癌, 同时符合手术切除治疗指征的患者;肿瘤大小可知;化疗前通过B超、全身扫描及肿大区域淋巴结病理学检查, 已经_定肿瘤是否大面转移的患者。年龄36~69岁, 平均年龄(52.5±5.6)岁。64例患者随机分为TE组和TEC组, 各32例。64例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 本研究已获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 2 方法 TE组给予多西他赛及表阿霉素均75 mg/m2;TEC组给予多西他赛及表阿霉素均75mg/m2, 再联合500 mg/m2的环磷酰胺。常规处理及治疗:化疗前1 d晚上口服地塞米松9 mg, 化疗当天晨起再口服地塞米松9 mg;化疗前常规检查血象、心电图和肝肾功能;化疗后常规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200单位3~5 d, 第7 d复查血象;21 d视为1个周期, 化疗进行2个周期后评估效果, 疾病继续进展的患者需酌情更换化疗或手术方案, 有效果的患者可继续化疗或是手术, 新辅助化疗2~4个周期后实施手术治疗。

1. 3 观察指标

1. 3. 1 疗效判定标准[5] 按2008年WHO统一标准来判断疗效, 有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变化及进展四个进度标准。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

1. 3. 2 血液不良反应[6] 按照WHO抗癌药物急性与亚急性毒性反应标准评价。

1. 3. 3 Ki-67表达 穿刺抽取组织送病理科采用免疫组化法来检测Ki-67表达。细胞核里有黄色沉淀视为阳性细胞, 其中阳性细胞数量75%视为Ⅳ级。Ki-67≥Ⅱ级为阳性, 反之为阴性。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化疗近期疗效比较 TE组完全缓解14例、部分缓解12例、无变化4例及进展2例, 总有效率为81.25%

(26/32);TEC组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12例、无变化3例及进展2例, 总有效率为84.38%(27/32),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血液不良反应比较 TEC组患者发生白细胞低下25例(78.13%)和血小板低下7例(21.88%)高于TE组的15例(46.88%)与3例(9.3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3 Ki-67表达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 64例患者通过化疗有13例出现了癌细胞高度退缩或是消失, Ki-67表达实际纳入病例为51例, 化疗前后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86%(29/51)、25.49%(13/5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新辅助化疗能控制恶性肿瘤原发病灶及微小转移病灶, 对癌细胞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 使癌细胞总数减少, 有助于病情的控制, 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随后在进行化疗或手术治疗。而盲目实施手术治疗或全身化疗可能因为原病灶切除引起小转移病灶加速增殖, 可知新辅助化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7-9]。目前新辅助化疗方案还无统一标准, 本文对TE方案和TEC方案疗效进行了对比, 除了白细胞、血小板组间有较大差异外, 在两组近期疗效相仿的情况下可优选TE方案。

Ki-67是一种增殖细胞里所表达的核抗原, 当下医学上将其较多应用于肿瘤细胞增殖状况的生物标记物, 它在细胞周期G1、G2、S、M期表达, G0期缺失, 是检测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最可靠的生物标记物, 能呈现出癌细胞增殖速率[10-12],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化疗前Ki-67阳性表达率为56.86%(29/51)高于化疗后的25.49%(13/5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赵辉, 逢凌云. Ki67检测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判断中的作用.中国医药, 2012, 7(2):184-185.

[2] 刘毅, 张洪兰, 陈昊, 等.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Ki-67、ER、Her-2和p53的影响及意义.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2012, 4(6):348-351.

[3] 马祥君, 何湘萍, 汪洁, 等.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不同时间Ki-67变化规律研究.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0, 17(13):976-978.

[4] 桑蝶, 王佳玉, 袁M, 等. Ki-67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相关性. 癌症进展, 2015(3):291-297.

[5] 冯宇, 赵霞, 吕淑贞, 等. 表柔比星联合多西他赛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癌组织 Ki-67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山东医药, 2016, 56(24):63-65.

[6] 金广超. 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乳腺癌生物学因子的影响. 山东大学, 2015.

[7] 钱飚, 鲁宏峰, 孙龙. Ki-67的改变与Ⅱ-Ⅲ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6(7):183-186.

[8] 蒋程凤, 迪力夏提・金斯汗, 吐鲁洪・沙列尔. 新辅助化疗后Ki-67表达变化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及其与分子分型的关系.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6, 25(5):711-716.

[9] 贾巍, 张红真, 王文娟, 等. 新辅助化疗前后乳腺癌免疫组化表达变化的研究分析. 浙江医学, 2016, 38(14):1181-1183.

[10] 切闫迹 刘飞, 吴赛红, 等. 新辅助化疗前后Ki-67的表达改变与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化疗疗效的相关性. 国际肿瘤学杂志, 2015, 42(12):891-895.

[11] 余海云, 李文萍, 郜红艺, 等.新辅助化疗疗效与乳腺癌Ki67、P53表达的关系.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2011, 5(3):297-305.

乳腺癌化疗方案范文2

【关键词】 乳腺癌;AC方案;骨髓抑制;护理

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治疗的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药物、免疫等[1]。其中联合化疗,通过不同药理作用作用机制杀灭肿瘤细胞或干扰其生长和代谢,从而较大幅度提高治疗率、延长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2月用AC方案(多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治疗乳腺患者,由于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多,在应用此方案时做好相应的临床护理是必要的。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2-65岁,平均49岁。均为“乳腺癌改良根治后”病人,行AC方案化疗(多柔比星+环磷酰胺)。多柔比星40mg/m2,临用前加灭菌生理盐水溶解,浓度为2mg/ml,静脉注射。环磷酰胺600mg/m2,加生理盐水20-30ml,静脉注射。3周重复静脉滴注1次,共6个周期。

2 护理方法

2.1 心理护理 绝大多数患者对化疗存在恐惧心理[2],因此护理人员要多于患者进行沟通,耐心解答患者所提出的问题,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说明化疗的重要性化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应急预案,使患者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接受治疗。

2.2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 多柔比星外渗可致局部组织溃疡、坏死。因此在静注时,先回抽,见血后方可推注,注意推注速度以免发生渗出及静脉炎。一旦外渗,应立即停止注射。立即滴入生理盐水以稀释药液后拔针,用1%的普鲁卡因注射液局部封闭,局部进行冷敷,以减轻皮肤坏死的机会。同时在疼痛或肿胀区域多点注射地塞米松5mg加利多卡因10mg局部封闭,一日一次,连续3日,以减轻局部疼痛或炎症反应。本组化疗,均由有资质的专业人员操作,未发生化疗药物外渗的现象。

2.3 骨髓移植的观察与护理 骨髓抑制是化疗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先后出现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多在用药后1-2周降到最低值[3],因此需定期进行血液学检查。本组患者大多在给予AC化疗方案48小时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其中有11例患者在用药后第10天,中性粒细胞数降至1000/mm3一下,血小板降至50×109/L。给患者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5μg/kg,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300U/kg,每日一次,直至血象恢复正常。同时预防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对这类患者实施隔离治疗和护理,保持床单卫生清洁、限制探视、注意观察体温变化,嘱咐患者静养、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2.4 心脏毒性及护理 多柔比星心脏毒性可表现为一过性心电图改变,少数患者出现急性充血性心理衰竭。在此药期间,开始每10分钟测血压、心率、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注意观察心电图变化,认真听取患者的主诉。本组患者有2例出现T波地平,S-T段下降,3例出现心率失常,停药后未经特殊处理,恢复正常。

2.5 胃肠道反应及护理 大多数患者反应恶心、呕吐是最严重的化疗不良反应[4],因此在用药期间叮嘱病人家属准备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同时创造良好的病房环境、消除异味。本组5例患者发生严重胃肠道反应,静脉滴注8mg昂丹司琼,以后没8小时口服8mg。治疗后,均顺利通过化疗。

2.6 膀胱炎及护理 环磷酰胺在体内代谢为丙烯醛,刺激膀胱,导致血尿。为防止膀胱炎的发生,用药期间嘱咐患者多饮水,同时给予环磷酰胺时、4小时及8小时,静脉注射美司钠,其剂量为环磷酰胺的20%,以保护尿道。有效预防后,未出现少尿、血尿、蛋白尿患者。

2.7 肝功能损害及护理 环磷酰胺对肝脏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化疗期间定期检查肝功能。本组有5例患者出现AST升高、黄疸。静脉注射多烯磷脂酰胆碱5ml,每日2次纠正肝功能异常现象。

2.8 出院指导 根据病情告知患者及家属遵医嘱服药。出院2-3个月复诊、定期检查,时刻关注病情的变化。教育患者放宽心、保持乐观的心态、适当的选择强度小的运动提高身体素质,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3 结 果

36例乳腺癌患者,均完成了全程化疗,化疗完成率100%。经精心治疗及护理后,化疗期间患者的生活质量无明显下降,病人及家属均满意。

4 讨 论

目前乳腺癌化疗多采用联合化疗方案,化疗药物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组织也有毒害作用,从而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提前了解化疗药物的要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在用药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就能减轻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现代临床护理中,通过对乳腺癌患者全面、系统的护理,不仅能消除患者化疗前的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同时提高了治疗效果,帮助患者顺利完成化疗。

参考文献

[1] 魏爱英,焦玉莲,等.乳腺癌化疗现状与展望[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4):361-363.

[2] 黄海珊,张静平,等.乳腺癌病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5,19(6):945-947.

乳腺癌化疗方案范文3

【关键词】中晚期乳腺癌;同步放化疗;CAF方案

【中图分类号】R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012-02

Study of T lymphocyte subsets with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of CAF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breast cancer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functional changes of T lymphocyte subsets with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of CAF chemotherapy in different doxorubicin dose for advanced breast cancer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disease. Methods: using monoclonal antibody by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to detect T lymphocyte subsets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breast cancer. Results: CAF chemotherapy A group and B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index of T lymphocyte subset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change, A group and B group of T lymphocytes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breast cancer and the indexes of subsets of C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nclusion:cyclophosphamide (600mg/ m2, the first 1,8 days), doxorubicin dose (40 mg/ m2, first days), 5- fluorouracil (500mg/ m2, first days), chemotherapy is the best solution to the synchronization on the CAF scheme. Can reduce the chemotherapy and radiation damage,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wide application, suggestions.

【Key words】In advanced breast cancer;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CAF chemotherapy

中晚期乳腺癌病人免疫功能降低已经为许多实验所证实,通常被认为是免疫调节功能失控所致。细胞水平上免疫调节以T 细胞为中心,正常状态下,辅T淋巴细胞表面抗原受体识别抗原并与之结合后,细胞表面表达IL-2R,并产生IL-2,后者可与辅助T 细胞、N K细胞、B 细胞等前体细胞等表面的IL-2R 结合,激活上述细胞发挥一系列功能。放化疗可引起人体T细胞亚群动态改变,这种动态改变是可逆的。

1 资料及方法

1.1 病例选择

本研究选择吉林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吉林市中心医院经组织病理学和/或细胞学确定为Ⅲ-Ⅳ期的乳腺癌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

1.2 治疗方法及检测项目

(1)原发性乳腺癌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为女性,术前均经细胞学穿刺或病理学活检明确诊断,按2012年NCCN指南乳腺癌分期为Ⅲ-Ⅳ期。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Karnofsky评分为60分以上,治疗前行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以及腹部B超检查。通过对比阿霉素剂量的相对减少,应用国产单克隆抗体对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动态检测。

(2)A组环磷酰胺(600mg/m2,第1、8天) ,阿霉素剂量为(50 mg/ m2,第1天),5-氟尿嘧啶(500mg/ m2,第1天)方案同步放、化疗;环磷酰胺(600mg/ m2,第1、8天) ,阿霉素剂量为(40 mg/ m2,第1天),5-氟尿嘧啶(500mg/ m2,第1天)方案同步放、化疗;C组为环磷酰胺(600mg/ m2,第1、8天) ,阿霉素剂量为(30 mg/ m2,第1天),5-氟尿嘧啶(500mg/ m2,第1天)方案同步放、化疗。放疗与化疗同步进行,常规照射(1)锁骨上/下野:照射剂量:DT 50 Gy/5周/25次,应用电子线。(2)胸壁野:全胸壁DT 50 Gy/5周/25次。应用X线或电子线照射。(3)腋窝照射野:6 MV-X线,锁骨上区DT 50 Gy/5周/25次。3组均化疗2-4周期。于治疗结束后1周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标记抗原测定NK细胞及T细胞亚群。应用流式细胞仪计算细胞数。采外周静脉血5ml,EDTA抗凝。加人单克隆抗体相交联的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进行免疫标记;避光,室温放置20 min,加人裂解液2 ml,避光放置5-12min,裂解红细胞。离心后倒掉上清液.加入鞘液2 ml,再次离心,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及应用ELITE自动分析软件进行分析。

1.3 结果判断

统计方法: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法。P

2 结果

A组CD4+、CD8+略低于B组,NK和CD4+/CD8+比率略高于B组,2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 05)。均在检测药盒的正常值范围内;C组CD4+,CD4+/CD8+,NK明显高于A组和B组(P

3 讨论

机体抗肿瘤免疫机制十分复杂,它涉及多种免疫成分,包括细胞和体液免疫,以及起免疫调节作用的各种可溶性分子。抗肿瘤免疫一般以细胞免疫为主。T细胞亚群不同的变化可反映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T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异常可使肿瘤细胞逃避宿主的免疫监视。T淋巴细胞中CD4+/CD8+的稳定比例维持着细胞免疫反应的平衡,只有在CD4+/CD8+比值正常时才能发挥抗肿瘤作用。CD4+细胞数量的变化可充分反映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辅助细胞诱导亚群(CD4+)具有强大的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诱导细胞介导的淋巴细胞溶解作用。CD8+包括细胞毒性T细胞和抑制性T细胞,对免疫应答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活与肿瘤的存在、发展及荷瘤宿主的免疫抑制状态密切相关。cD4+/CD8+比率反映了机体免疫状态,保持一定的比率对维持机体的免疫应答有重要意义,可预测患者的预后。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也包括NK细胞,不需致敏可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是机体抗肿瘤第一道防线,在控制肿瘤转移方面起主要作用。文献报道中晚期乳腺癌患者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百分比均超出正常范围,对机体免疫功能有明显影响[1]。患者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细胞免疫功能抑制。以上结果表明,中晚期乳腺癌患者机体免疫系统可以发生较严重紊乱,随着肿瘤的进展,机体免疫功能愈发呈现下降趋势。胡永华等研究表明,中晚期乳腺癌CD4+及NK明显减少[2] 。

自1979 年Kung 等成功制备了抗人T 淋巴细胞并应用于基础和临床免疫学研究以来,T 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日渐广泛和深入,并且已经成为评价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方法。研究发现多种疾病原发或继发存在T 淋巴细胞亚群异常,因此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对探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协助临床诊断与治疗等都有重要的价值。中晚期乳腺癌病人免疫功能降低已经为许多实验所证实[3],通常被认为是免疫调节功能失控所致。细胞水平上免疫调节以T 细胞为中心,正常状态下,辅T 淋巴细胞表面抗原受体识别抗原并与之结合后,细胞表面表达IL-2R ,并产生IL-2,后者可与辅助T 细胞、N K细胞、B 细胞等前体细胞等表面的IL-2R结合,激活上述细胞发挥一系列功能[4]。放化疗可引起人体T细胞亚群动态改变,这种动态改变是可逆的。

本临床研究及调研数据统计学数据处理得出结果,CAF方案放化疗后A组和B组比较T 淋巴细胞亚群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动态变化,A组和B组中晚期乳腺癌病人T 淋巴细胞亚群各项指标与C组比较均明显降低;表明环磷酰胺(600mg/m2,第1、8天)、阿霉素剂量为(40 mg/m2,第1天)、5-氟尿嘧啶(500mg/m2,第1天)方案同步放、化疗为最佳CAF方案。可以减轻化疗及放射性损伤,提高患者生存率,建议广泛普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Kennedy K Celis E. Multiple roles for CD4+ T cells in anti-tumor immune responses[J]. Immunological Reviews, 2008, 222(1): 129-144.

[2] 胡永华, 童月琪, 姚丽华. 姑息性手术治疗对中晚期乳腺癌患者外周T细胞亚群的影响[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1995, 27: 2.

[3] 陆春伟, 佟海侠, 陆美言. 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 现代肿瘤医学, 2010, 18(11): 2230-2233.

[4] 邵明海, 王建华, 丁维军. 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 现代实用医学, 2009, 2(21): 142-143.

通讯作者:

乳腺癌化疗方案范文4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651―01

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mpv,NACT)亦称术前化疗、诱导化疗。局部进展期乳腺癌经过新辅助化疗可以提高切除率和增加保乳机会。对于可手术乳腺癌患者,近年来的临床研究发现新辅助化疗因能消灭微转移灶,观察瘤灶缩小的效果并估计患者远期的预后,具有提高乳腺癌手术治疗效果,降低癌症复发的优点,已经成为乳腺癌的常规治疗策略。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洛阳市中心医院2009年5月~2012年5月ⅡB~ⅢA期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62例,均为女性患者,年龄27~70岁,平均年龄 45.8 岁。所有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均经穿刺活检病理组织学确诊及免疫组织化明确ER、PR、HER-2表达,Ps评分0~2分,具有可测量的病灶,化疗前经肝脏、肺部CT和全身核素骨显像均未显示远处转移。每组各31例,组间患者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62例患者分为TA方案组:多西他赛75mg/m2 d1 ivgtt,表柔比星75mg/m2 iv d1;AC组:环磷酰胺600mg/m2 iv d1,表柔比星75mg/m2 iv d1,21天为1周期,化疗两个周期后,达部分缓解或完全缓解者继续化疗至四个周期后手术,稳定或进展病例改用其他方案继续化疗或手术。四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

1.3 疗效评价 新辅助化疗后均通过临床体检及B超检查评价肿瘤最大径和垂直径的变化。疗效评价参考RECIST标准[1]:全缓解(CR)为所有目标病灶消失;部分缓解(PR)为所有目标病灶基线最长径总和减少逸30%;病情稳定(SD)为所有目标病灶基线最长径总和缩小但未达到PR,或增大但未达到PD;疾病进展(PD)为所有目标病灶最长径增大逸20%,或出现新病灶。 以CR+PR 计算总有效率(remission rate,RR)。以腋窝淋巴结消失,肿块术后病理检查为坏死组织、钙化、纤维化者为病理完全缓解(pCR)。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 检验计数资料,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经过一个疗程4周期的化疗后,结果TA组获CR (12),PR (16),SD (3),RR(92.3%);AC组CR (8),PR (12),SD (9),PD (2),RR(64.5)见表1

2.2 两种方案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不少患者早期确诊时便已存在全身微转移灶。早期手术治疗虽可清除原发肿瘤,但因手术而延迟化疗则会使微转移灶不断增殖,成为转移、复发的根源。新辅助化疗具有消除全身微转移灶、降低乳腺癌分期、减少手范围等特点,同时也提供了评价活体对肿瘤药物敏感性的机会[2]已经成为综合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成部分。蒽环类药物是被公认的治疗乳腺癌最有效的药物,以蒽环类药物为主的联合化疗疗效优于单一用药。表阿霉素是抗癌谱较广,抗癌作用较强的一种新型的蒽环类抗肿瘤药物,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对S期细胞的杀伤力最强。其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心脏毒性较阿霉素明显降低。多西他赛是从紫杉醇植物的针叶和树皮中提取的天然药物,有抗肿瘤作用,其作用原理是通过作用于微管/微管蛋白系统,促进微管双聚体装配成微管,且防止去多聚化过程从而使微管稳定,阻滞细胞于G2/ M期,细胞的有分裂和增殖。NCCN指南2013英文版专家组认为,一般凡推荐用于术后辅助治疗的方案都可用于术前化疗。对于局部晚期浸润性乳腺癌(非炎性乳腺癌)术前化疗应选蒽环类或联合紫杉类。NSABP B-27[3]明蒽环类联合紫杉类新辅助化疗方案有效率达到91.1%(CR+PR)。De Laurentiis[4]萃分析的结果显示在以蒽环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中加入紫杉类药物,可使乳腺癌患者的复发危险降低17%,死亡危险降低15%,5年复发危险降低5%,死亡危险降低。在本次研究中,TA组显示出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总体有效率为92.3%,33.3%患者达到pcR。AC组总体有效率为64.5%,12.5%达到pcR。TA方案有效率及病理完全缓解率均高于AC方案,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Eisenhauer EA,Therasse P,Bogaerts J,et al.New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urs:revised RECISTguideline(version 1.1)[J].Eur J Cancer, 2009,45(2): 228-47.

[2] Kaufmannm,Hortobagyi GN,Goldhirsch A,et al.Recommendations from an international expert panel on the use of neoadjuvant (primary) systemic treatment of operable breast cancer: an update. J Clin Oncol 2006;24:1940-1949.

乳腺癌化疗方案范文5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生存率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女性健康。治疗通常采用以手术为主,术后辅助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的综合治疗。近年来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CT)已成为可手术乳腺癌治疗的热点[1]。它起到缩小肿瘤,降低临床分期,提高保乳手术率的作用[2]。本文采用采用TAC方案和CAF方案进行比较,探讨其在治疗乳腺癌中的临床效果及远期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收集2006年5月-2007年10月我院乳腺癌患者80例(男45例,女35例),年龄33-62岁,中位年龄45岁,随机分为采用新辅助化疗方案(TAC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化疗方法(CAF组), 乳腺癌TNM分期根据2007年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 评定[3],两组患者在年龄、平均病程、病程、病灶及肿瘤分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在发病年龄、病程及病灶及肿瘤分期的比较

1.2治疗方法 TAC组:多西紫杉醇(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20020543) 75mg/m2,静脉滴入,d1;吡柔比星(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10930105)40 mg/m2,静脉推注,d1;环磷酰胺(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 H32020857)500 mg/m2,静脉推注,d1。CAF组40例:环磷酰胺(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 H32020857)500 mg/m2,静脉推注,d1;吡柔比星(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10930105)40 mg/m2,静脉滴入, d1; 5-FU (南通精华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32022246)600 mg/m2,静脉滴入,d1、d8。每21 d为1个疗程,共2-4个疗程。

1.3疗效评定 根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制定的乳腺癌化疗后疗效评价标准,测量新辅助化疗后乳房肿块的大小进行分析。根据肿瘤对化疗的反应情况分为:完全缓解(CR):所有可见病灶完全消失,至少维持4周以上;部分缓解(PR):肿瘤最大直径及最大垂直径的乘积减少50%以上,无其他病灶进展,无任何新病灶出现;疾病稳定无变化(SD):肿瘤最大直径及最大垂直径的乘积减少小于50%,或增大不超过25%,无任何新病灶出现;进展(PD:肿瘤最大直径及最大垂直径的乘积增大大于25%;CR + PR为总有效率。

1.4化疗毒副反应 按照WHO 1979年的抗癌药物毒性分度标准进行评估。

1.5随访 所有患者术后均按期完成化疗及其他治疗,并定期随访复查,观察无病生存率(DFS)及总生存率(OS)。

1.6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 TAC组肿瘤原发灶临床有效率76.25%,明显高于对照组55.0 %(χ2=3.789, P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不良反应比较 2组均无发生IV度不良反应病例,均无不能耐受不良反应而退出治疗病例。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白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和血小板数减少。TAC组白细胞数减少的发生率(III 度)为38.1%,明显高于CAF组(χ2=10.23, P

表3 2 组乳腺癌患者的血液学不良反应比较【n,%】

2.3 随访 中位随访1.5年,TAC组无病生存率为92.81%明显高于CAF组76.31%(χ2=3.719,P

表4 两组化疗后随访结果【n.%】

3 讨论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对于增加手术切除与保乳机会、改善生存期和预测预后无疑起到重要作用,根据NCCN最新指南,目前辅助化疗的有效方案都可以作为新辅助化疗方案[4]。乳腺癌NCT作用主要包括4个方面[5]:1)早期杀灭亚临床病灶;2)使肿瘤降期;3)提高手术切除率与保乳率;4)获取体内肿瘤对化疗的敏感信息。对NCT反应好,尤其是达病理CR者,经NCT后生存率明显提高[6]。为此,NCT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然而NCT受手术时机的限制有必要选择高效、速效的联合方案。为了寻找更好的乳腺癌化疗方案,我们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TAC方案和CAF方案;两组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对比,P>0.05,但化疗后TAC临床有效率为76.25%,明显高于对照组55.0 %(χ2=3.789, P

参 考 文 献

[1]尹子毅,王丕琳,张铁,等.表柔比星联用紫杉醇或多西他赛在Ⅲ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中国癌症杂志, 2008,18(6):459-462.

[2]金永,任洪军,陆佩知,等. FAC和FTC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现代肿瘤医学,2009, 17(6):1100-1101.

[3]朱珍,张凤春.晚期乳腺癌的化疗进展.现代肿瘤医学,2009,17(6):1179-1182.

[4]董立国,蒲永东,何建苗.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观察.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7,16(1): 35-37.

[5]李子庆,凌华海.局部晚期乳腺癌序贯治疗中全身性新辅助化疗联合局部化疗的临床分析.中国肿瘤防治杂志,2006,13(17):1358-1360.

[6]代志军,王西京,刘小旭.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方案的不良反应比较.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6,8(4):263-265.

[7]刘志洋,张瑾新.辅助化疗TE与CEF方案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比较.中华乳腺病杂志,2008, 2(1):18-23.

乳腺癌化疗方案范文6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ET方案; CAF方案

[中图分类号] R73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1-114-02

乳腺癌是一种具有全身性疾病特点的肿瘤,随着对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深入研究,以化疗为主的全身治疗越来越得到重视,但在临床实践中如何合理地制定化疗方案以及发挥与手术治疗联合的优势仍存在争议。为寻找能够快速降级降期、不良反应小的化疗方案,我们以CAF方案为对照,对可手术乳腺癌患者应用ET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CT),以探讨其安全性、临床疗效及对手术方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乳腺外科2004年8月~2009年8月间106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乳腺肿瘤常规行核心针穿刺,明确病理诊断,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生物学标志物证实属于乳腺癌。将106例女性Ⅱ期和Ⅲ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新辅助化疗,A组(ET组)68例,B组(CAF组)60例。两组临床资料有可比性,见表1。既往均未用过任何治疗。Karnofsky评分>80分,心、肝、肾功能无严重损害。炎性乳腺癌或转移性乳腺癌除外。

1.2 治疗方法

ET组:表柔比星40 mg/m2,静脉滴注,第1,2天;多西他赛60mg/m2,第1天持续1h静脉滴注,21d为1个周期。CAF组:5-FU 500mg/m2,静脉滴注,第1,8天;多柔比星50mg/m2,静脉滴注,第1天;环磷酰胺500mg/m2,第1天,21d为1个周期。两组患者化疗期间给予格雷司琼、甲氧氯普胺、西咪替丁、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营养支持等药物治疗,ET组化疗前1天及化疗第1、2天预防性应用地塞米松4mg,每日2次,口服。3个周期化疗结束后2周行手术治疗。若治疗无效,则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化疗还是直接行手术或放射治疗。

1.3 评定标准

按实体肿瘤近期疗效观察标准[1]触诊乳腺肿物大小变化,参考乳腺B超结果评价化疗疗效。化疗前及手术前各评价1次,根据WHO统一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其中完全缓解又分为病理完全缓解(pCR)、临床完全缓解(cCR)。pCR定义为原发肿瘤及区域淋巴结均无残留浸润性癌细胞,其中残留原位癌也包括在pCR组;每例患者术后腋窝淋巴结常规送病检(至少清扫10枚),比较两组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

1.4 随访

将手术治疗作为随访起始时间,以复发转移为终止时间。所有患者均随访至2009年7月截止。复发指临床及组织学显示同侧乳腺或区域淋巴结复发,远处转移指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显示有远处转移病灶。无病生存时间指从手术后的第1天开始至第1次复发或转移的时间或末次随访时间,总生存时间指从治疗第1天开始至死亡或末次随访的时间。

1.5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法或t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用Kaplan- Meier方法分析患者生存情况;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率比较。(P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入组病例均为可评价疗效。ET组总有效率(RR)为88.7%,pCR率22%,保乳率26.5%;35例行改良根治术,2例行局部放疗。CAF组总有效率为82.0%,pCR率18.3%,保乳率21.7%;32例行改良根治术,3例行局部放疗或改变化疗方案后再行手术治疗。ET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及保乳率以及pCR率方面,ET组均优于CAF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远期疗效

中位随访60(24~94)个月,50例出现复发或转移,其中34例因肿瘤转移死亡,随访时间6~73个月,平均35个月。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ET组(A组)的5年无病生存率(DFS)为85.3%,高于CAF组的5年DFS(58.9%),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乳腺癌早期就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综合采用多种疗法才有可能提高治愈率、减少远期转移的发生。新辅助化疗相对于辅助化疗来说具有很大的优势,能早期杀灭乳腺癌亚临床转移病灶,使原发病灶及区域淋巴结降期,有助于提高手术切除与保乳手术的成功率;还能提供肿瘤化疗敏感性以及患者预后的信息,及时评价疗效,有助于选择适合该患者的有效化疗方案。乳腺癌经新辅助化疗临床完全缓解或病理完全缓解者的长期生存率可显著提高[2]。

我们运用了ET与CAF方案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对比研究,许多大型的国际随机临床试验都采用了含蒽环类药物的辅助化疗方案,总体缓解率可达到80%左右。本组ET总缓解率达88.7,较上述试验组高。提示含蒽环类药物的ET方案仍是乳腺癌有效治疗的一线方案。化疗在乳腺癌中的应用已不仅仅是晚期乳腺癌可以有效使用的一种治疗手段,而且也已成为早期可手术乳腺癌患者的一种重要辅助治疗手段。但新辅助化疗也会带来问题,如化疗后的病理标本会丢失一些预后指标的信息;CR患者的手术切除部位较模糊,需要在术前准确标记肿瘤位置等。但是随着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成为乳腺癌治疗的发展方向,新辅助化疗已成为一种提高可手术乳腺癌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治疗方法。本研究表明,ET和CAF方案的新辅助化疗在治疗局部晚期可手术乳腺癌中获得较高疗效,而且扩大了保乳手术的适应证。ET方案疗效显著且耐受性好,是优于CAF的新辅助化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孙燕,周际昌. 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 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