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数字的由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阿拉伯数字的由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阿拉伯数字的由来范文1

关键词 十 一十 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自印度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便由于它们在数字的领域里的简洁方便性被世界通用。阿拉伯数字由0,1,2,3,4,5,6,7,8,9共10个计数符号组成。我国使用引入阿拉伯数字的过程中,人们也逐步地统一了它的一些使用方法。如在两位数10、11……9中,它们读作“一十”、“一十一”……“一十九”,但在使用时(特别是口头上),为了追求简洁,习惯性地将这十个数字前面的“一”省略了,直接读作“十”、“十一”……“十九”,将两位数中十位上的“一”委屈地毙掉了。后来渐渐成为了一个“约定俗成”的误区。

有人可能会说字典上“十”表示的是101,“十”就是“10”可以当作“一十”用,那么“百”表示的是102,“千”表示的是103,我们为什么不把150和1500读作或写作百五十和千五百,这说明计数单位上的数是不能省略的,小数点后面的0都不能轻易省掉,何况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1。

“十”在字典上是这么解释的:数目字,表示101,是法定计量单位中十进倍数单位词头之一。我们知道自然数是无限多的,为了使每一个自然数都有一个属于它自己的唯一名称,人们创造出了十进制计数法。十进制计数法的特点是“满10进一”。也就是说,某一数位上的10就组成和它相邻的较高的数位上的1。即10个一叫做“一十”,用“十”作单位。10个十叫做“一百”,用“百”作单位……。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兆、……,都是计数单位。不同计数单位按照一定顺序排列,它们所占的位置叫数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等等。同一个计数符号,由于所在的数位不同,计数单位不同,所表示的数值也就不同。这就说明一个数的读法是由计数符号和计数单位两部分同时协作完成的,他们两者缺一不可。在一个数的读法中,任何一个计数符号都有自己的计数单位,而每个计数单位前面都有一个计数符号在表示它的大小(包括0)。如果一个计数单位前面没有计数符号来确定大小(多少)的话,它只能算是一个单位,而不是一个准确的数。

当我们用支票在银行取人民币的时候,如果您写支取“拾元”、“拾伍元”或者“拾伍万元”人民币时银行是不会受理的,工作人员会要求您规范地写上“壹拾元”、“壹拾伍元”、“壹拾伍万元”,然后才会受理您的取款要求。他们的这种要求不是空穴来风、毫无根据的,而是严格按照数的使用方法来规范操作,以免发生纠纷。银行工作人员的严格要求,恰恰证明了这一点:数的读法中,最前面的那个“一”是不能省略的。

阿拉伯数字的由来范文2

关键词:新闻语言;规范汉语;新闻工作者

中图分类号:H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3-0263-02

作为语言传播的重要窗口,媒体对汉语的规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新闻界存在某些语言滥用的现象,既造成了新闻语言的混乱,也干扰和冲击了汉语普通话的规范使用,已经危害了汉语语言的健康发展。要保护母语,拯救汉语,规范汉语,新闻媒体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努力做到“咬文嚼字”。语言文字是心灵和思维的窗户,是新闻媒体与受众等传播对象之间互动和实现传播源巨大社会效益的最直观的交际工具。无论当代信息媒体的通讯传播手段多么超前先进,也都不开语言文字在书面上的最具传递性能的符号化特征。一个新闻工作者,在获得第一手珍贵的新闻线索、掌握丰富的自然社会科学知识、系统的新闻理论的基础上,还需掌握高超的新闻写作技巧和精湛的遣词造句语言艺术,很多新闻作品的成功正源于此。

一、新闻媒体有着规范汉语的先天优势

除学校教育外,新闻媒体是最重要的语言阵地。无论是报刊、杂志、广播、电视还是互联网络,语言文字都是其重要的传播手段。调查显示,截至2006年,全国电视观众总户数已达到3.06亿户,电视观众总人口数达到10.7亿,全国平均电视机普及率达到85.88%,中国人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大约为两个半小时。2009年中国成年人报纸阅读率为63.9%,杂志阅读率为50.1%,被世界周报称之“爱读报纸的中国人”。中国网民人数达到2.53亿,网民人数已跃居世界第一,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网民每天都有“上网看新闻”的习惯。受众在日积月累的耳濡目染中受到新闻语言的影响是和巨大的。阅读和收听新闻语言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结合具体新闻内容使得新闻语言的接受度较高,尤其对正处于学习阶段的孩子来说。现阶段人们的知识面和对问题理解程度都比以往更宽广和更有深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新闻语言的广泛传播。

因此,拥有如此多的受众的新闻语言是学校教育以外的最重要的社会语文的教育阵地,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语文教育的重任。新闻语言使用规范的现代汉语,不仅是语文教育的需要,更是汉语健康发展的需要。

二、新闻媒体使用不规范汉语的表现

1.语音失误:上海的《咬文嚼字》杂志,曾给中央电视台某届春节晚会的荧屏语言挑错,发现平均每10 分钟出现1 次用词错误。电视电台播音员,念错读音的现象经常出现,例如将“即将”(jí jiāng)读为“jì jiāng”,“嘌呤”( piàolìng)读为“piáolíng”等等。日前中央电视台一则新闻中就曾出现过主持人和解说员就将2012年春节晚会的导演哈文的“哈”字读错的现象,出现了 hā和 hǎ两种读音,让观众大为迷惑。其实“哈”作为姓氏只能读上声。老百姓将其读成阴平原本是误读,媒体在新闻节目中应加以纠正,引导并告知其正确读音。但解说员却沿袭老百姓的错误读音,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职。

2.语词误用:前段时间《艺术人生》主持人称嘉宾的父亲为“家父”事件,引起舆论一片哗然,媒体的语词失误现象随之引起广泛关注。

事实上,学者们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2002年,姚红卫的《体育新闻报道典型语词误用辨析》一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并列举了一系列语词误用的实例。文章从感彩的失误、导向失误、句式杂糅、缩略失度、语法概念混乱、术语俗语误用、概念判断推理混乱等七个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举例分析,基本上可以概括新闻用语语词失误的基本面貌。(1)《日本捞到五块金牌》中的“捞”字属典型的褒义词误用为贬义词;(2)“如果因中国有一个球员登陆意甲就妄自菲薄地说中国球员的能力、中国足球水平已提高到某个档次,足以和足球先进国家抗衡的话,那就属于目光短浅了”中的“妄自菲薄”则属中性词误用为褒义词;(3)“祁宏在上海申花队中担任后腰,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是一道屏障。”将“祁宏”比喻为“进攻”和“防守”的屏障,属典型的句式杂糅;(4)“比赛前一天球员就已经开始召妓,而在输了球之后,无动于衷的球员们又重操旧业”这一段中,“重操旧业”就属于俗语的误用,因为 “重操旧业”是指重新从事先前做过的行当,此处指的是“召妓”的行为,应该用“故态重萌”代替,并且将“”写成“召妓”,也属典型的用词不当;(5)“据行家们分析,聂卫平与国内年轻棋手的棋艺水平日益接近”;(6)“只要有斗志,只要多跑动,场面上就不会被动;在凶狠的逼抢面前就失误频频,就毫无强队本色。这是甲A联赛第二轮印象,甲A玩的还是粗糙。”

以上两例均属典型的逻辑混乱。前者应改为“国内年轻棋手的棋艺与聂卫平水平日益接近”,后者则前言不搭后语,应改为“只要遇到凶狠的逼抢,就失误频频;只要遇到凶狠的逼抢,就毫无强队本色。”

媒体的语词误用还体现在数字的使用上。出错率较高的是日期的写法。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中指出: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应当使用汉字数字的两种主要情况:一是数字作为词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语句,如:四面八方;二是邻近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如约三四米。此外文件的成文日期也必须要用汉字来写。很多新闻工作者也知道这一点,但在具体使用中却错误百出,即将“二一二年”写成“二零一二年”或“二0一二年”。这种现象在中央电视台及一些公开出版的刊物和正式下发的文件上经常出现,不能不说是对规范语言的一大亵渎。

此外,有的电视节目为了突出新意,吸引眼球,喜欢擅自“修改”成语,例如,“职来职往”、“天声一队”、“宠爱有家”、“看涂说话”、“一呼柏应”、“节节高声”等等。殊不知汉语中每一个成语都有其渊源,过多的不规范使用借助媒体强大的宣传力量严重干扰了人们对汉语成语的正确认知与使用,严重阻碍了汉语的健康发展。

三、新闻媒体规范汉语的措施

1.正确对待汉语的母语地位。目前在国内,汉语面临“内忧外患”的尴尬境地,正在被“边缘化”。迄今为止,中国政府尚未制订一套适用性强的母语教育法规,研究中国母语教育政策者也不多见,因此必须通过立法确立政府职能法定原则,这其中也应该包括规制政府的语言教育职能,阻止政府行为在语言教育方面的随意性。政府应从制定政策的角度,坚决维护母语地位,捍卫语言。此外,国家在加大对外汉语的投入时,应重视对国内汉语教育的投入,加大对国内汉语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汉语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国内汉语教育。

2.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语言素养。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采取积极措施,重视文化素质的教育。母语危机实质是文化认同危机。我们不能只做人种意义上的中国人,更应该是名副其实的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要使自己成为对祖国灿烂文化自觉学习、自觉鉴赏、自觉体验、自觉奉行的有修养的中国人。政府相关机构应多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推动公众崇尚母语、尊重汉字、敬畏传统文化的活动,强化国民的文化认同,构筑语言安全防线。教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文化艺术等领域,应该起到表率作用。其次,应从语文学科的教学、考评着手,正确运用考试指挥棒。明确语文教学的重点,加强语音、文字教学,将“普通话水平测试”纳入中小学成绩测评的范围,作文教学与测试注重语言因素,加强大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把大学语文作为必修课而非现在的选修课或不修课。经过各个阶段不懈努力,全民母语素质就一定可以得到有效提高。

3.媒体应承担起规范语言文字的重任。首先,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一些传播媒介上加大力度介绍汉语言的正确使用规范。这为国人尤其是正在学习中的孩子提供了非常好的学习机会。他们可以由此认识更多的汉字,知道它们的读音、字面意思以及如何正确使用,日久天长、耳濡目染就会提高使用汉语言的正确率。当他们接触网络进行交流时就可以减少一些错字、别字和一些不雅的网络语。其次,新闻语言应尽量避免方言、网络语言及他国语言的干扰。为了规范语言文字的应用,政府应继续出台相应的政策文件。媒体承载着对汉语言规范发展的巨大社会责任,政府应加大力度,进一步规范媒体用语。最后,应加大对新闻工作者的语言培训和入业门槛。新闻工作者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群体,他们承担着宣传汉语、规范汉语的重任。从主持人到记者再到编辑,都应加强语言训练和培训。《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不应只是主持人的入门资格,也应是所有媒体工作者从事新闻工作的集体门槛。此外,相关人员还应参加汉语水平考试。汉语水平考试本是为测试母语非汉语者(包括外国人、华侨和中国国内少数民族人员)的汉语水平而设立的国家级标准化考试,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汉语是我们的母语,针对国人母语水平下降的现状,新闻工作者应率先垂范,必须通过高级水平才获准上岗。

新闻语言是社会镜像的反映,是社会现象与百姓生活的联接点,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折射。因此,新闻工作者更应注重语言修养,勇于并善于“咬文嚼字”,为保护汉语,拯救母语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杜晓平.试论中国政府母语教育的对策[J].综合天地,2008,(11):12-13.

[2] 姚红卫.体育新闻报道典型语词误用辨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2,(9):96-98.

[3] 翁玉莲.新闻语言的研究现状及其反思[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50-153.

阿拉伯数字的由来范文3

一、营造人文性的课堂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只有在人性流淌的氛围里,学生才会有话可说、感到自己的尊严。在教学引导中,教师放下架子,和学生共同商量好办法,学生自然无拘无束,愿意说出自己的方案。

二、组织人文性的数学内容

1、挖掘数学中的德育因素

赫尔巴特说:"世界上不存在没有教育性的教学。"因此,要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发挥数学学科人文教育的德育功能。比如,我们组的一位老师在"年月日"一课的课末是这样教学的:

师: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份资料,请看(出示灭绝动物的名称、所在地和年份,课堂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安静)。

当学生看到动物灭绝的资料时,原本热闹的课堂一下子静了下来。在那安静的片刻里,学生的感受是复杂的,情感是丰富的,思想上受到的震动是不言而喻的。学生随后自主地提出了保护环境、保护动物的要求,从而学生学会了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2、感受教材中的文化因素

我国是文化积淀非常深厚的国家,教师可以适当给学生讲祖冲之的圆周率、刘徽的极限思想,还有古代著作《九章算术》、现代陈景润的"歌德巴赫猜想"以及"鸡兔同笼"、"七巧板"等中国经典的数学问题。相信,这些丰富的背景资料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数学的美妙、数学源源流长的光辉历史。国外的也可涉及,如阿拉伯数字的由来,莫斯乌比带的妙用......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热爱,培养他们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3、捕捉数学中的生活因素

数学既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亦与生活息息相关。如在教学"有理数"时,可先让学生观看一段春夏秋冬自然风光的录像。自然美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从四个季节更换、周而复始,获得了对"循环"含义的初步理解。接着,进行启发:"像这样的事例,你们还能举出一些吗?"学生举例后,老师说:"那么数学中有没有'循环'现象呢?请试算:(1)1÷3,(2)√2......。"在计算和讨论中,学生掌握了有理数的含义。学习"有理数"这一概念,关键是理解什么是"循环",让学生联系自然界中的循环现象,为"有理数"的概念奠定了基础在实际生活中,数、形随处可见,无处不有。教师要用心挖掘教材中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三、采用人文性的学习方式

对学生而言,究竟怎样的学习方式是具有人文性的呢?

1、自主探索

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应是主动建构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的。学生只有通过动手"做数学"才能使他们亲自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整个教学过程是学生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对人的个性的关怀,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2、合作交流

如教学《一堆纸有几张》时,可这样设计:让学生用教师所提供的材料:台秤、白纸、直尺等,估计出这堆纸的总张数。个人完成费时费力,只能小组合作。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得出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共同分享集体的智慧,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

3、动手操作

如有位教师在"圆的认识"中"画圆"这一环节是这样教学的:"你们会画出标准的圆形吗?看谁的方法最好最多。"学生人人动手、动脑,大胆探索,很快大部分学生都学会了借用圆形物体(如硬币、墨水瓶盖等)或圆规画圆。这种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机会,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探索精神及学习兴趣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高。

4、设计人文性的数学实践活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实践和综合应用"中有一节:"可怕的白色污染",我抓住这个好时机,要求学生调查自己家里一天要用塑料袋的个数,并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制作统计图表,估算全校学生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用掉塑料袋的个数,一年所用塑料袋铺开后的占地面积。通过实践,学生不仅提高了用数学的能力,而且自己得出了触目惊心的数字,从而深刻认识到白色污染的严重危害。

阿拉伯数字的由来范文4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方法 数学文化 文化氛围 创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2(c)-0139-04

1 问题的提出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作为“让人成为完整人”教育的一部分,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数学史、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观点、数学思维和数学精神等数学文化方面的知识进行渗透性教学。笔者在听课时,留心发现“数学文化”渗透课堂存在“无视数学文化、把数学文化作为课堂点缀、把数学文化作为全课的主要引领”三种情况。偶然中看到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教育局教研室数学教研员邵汉民老师对《圆的面积》教学是这样设计的。

教学从观察现实情境中圆并不“圆”这一现象入手,通过正多边形边数增加后的形状变化趋势,让学生感受到“圆出于方”这一带有数学哲理的变化过程。接着通过正多边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的共同特征入手,得到《九章算术》圆田术:半圆乘半径。过程如图1。

笔者对邵老师的课堂结构诠释得并不是很到位,但邵老师把圆的由来“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思想贯穿在课堂始终让人印象深刻。课堂立足数学文化,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2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中体现数学文化的内容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每册都渗透了“数学文化”的内容,典型内容梳理如下(见表1)。

本册教材在各单元中,内容的安排和素材的选择中突出了数学的文化特色。各单元通过“你知道吗”“阅读材料”“数学游戏”等板块,向学生介绍了数字、数和计算工具的发明发展史、古代劳动人民的计数方法和计算方法等数学文化知识,体现了数学的文化价值。作为数学教师,应该重视数学文化的存在,在教学中予以落实。

3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中营造数学文化氛围的实践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要关注的是数学文化的渗透,注重的是如何让学生去感悟数学的美,体验数学探索的过程,去领略其背后数学的文化价值和观念。笔者在四年级上册教学时进行了一些尝试。

3.1 创设富有文化气息的学习环境

学科的文化渗透离不开文化环境的熏陶,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文化环境的主阵地。

3.1.1 开辟数学乐园或数学角

笔者在教室的黑板报上开辟了“数学乐园”,刊出一些数学史或中外数学家的故事,如华罗庚的事迹等,供学生阅读。还在教室墙壁上开辟了“数学角”,对学生优秀的作业、手抄报等进行展示。在班级中努力营造数学学习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

3.1.2 全员开展数学阅读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数学阅读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每天设定20 min课外阅读的时间里,学生尽情遨游在数学知识的海洋中。教师还组织学生撰写阅读后的感想,如阅读《在数学学习童话》一书时,学生对《商不变性质》童话的读后感是这样写的:

数学童话里有一个商不变的性质,今天我们也学习了“商不变性质”,就是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这样的数学日记,教师给出的评语是:“好记性,商不变性质这个概念记得是一字不差,相信你一定能举出几个例子来。”第二次,学生把昨天的日记进行了扩充,在后面举了十多个具体例子来证明“商不变性质”,说明学生对“商不变性质”的理解是更深一层了。

3.1.3 数学阅读之后的快乐体验

每一次数学阅读,教师还留下一道趣味数学题让学生在课后研究。如《在数学学习童话》一书中有关于小兔奔奔和小狗妙妙怎样剪角的故事,教师给学生安排了这样的问题:一张正方形纸中任意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结果学生的练习出现了剩3个角、4个角、5个角3种不同结果,但这3种情况是考虑了沿着直线来剪这个正方形所出现的通常情况。教师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不是沿着直线,而是沿着曲线或是不规则线条来剪的话,又会出现哪些情况呢?学生思考后出现了“弧线”情况的图形,补充两个解:还剩1个角、2个角。

通过学生的练习,把数学阅读和角的教学密切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2 构建充盈文化意韵的数学课堂

数学课堂是师生交流学习、进行文化浸润和传播的主阵地。构建文化意韵浓郁、文化色彩丰富的数学课堂是渗透数学文化的主要途径。

3.2.1 以人物为线索

数学上一些伟大的数学家,往往体现着一些典型的数学文化。如我国的数学家如华罗庚、德国的数学家莫比乌斯等事迹,都可以作为教学时的线索。在《统筹安排》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利用“家里来客人时,怎样让客人尽快喝到茶”为主题,引导学生把“先后做”“同时做”的思想通过华罗庚的统筹流程图体现出来,图形结合让学生更好地合理安排时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激发其爱国主义精神。

3.2.2 以数学题材为线索

数学文化的根本还是数学知识本身。如教材中阿拉伯数字的发展、数的产生与发展、十进制计数法、计算工具的认识等等。既体现了近现代数学的深度与广度,还体现了数学的科学性与应用性的统一。在“用计算器计算”教学中,教师利用下面一段材料组织教学。

在人类计算工具发展的历史上,人们一直就没有停下自己追求的脚步。远在商代,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十进制计数法,领先于世界千余年。到了汉代,我国人民又发明了算盘。1945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美国,它被人们誉为“人类文明最光辉的成就之一”。1977年,日本卡西欧公司生产出了第一部微型计算器。如今,64位计算机技术正被许多行业所使用,它每秒钟可计算1000万亿次,过去需要数代人计算的题目,现在片刻间就有了答案。

通过教师向学生展示计算机改革历程,让学生知道“算筹”“算盘”这些我国古代引以自豪的计算工具,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感到高兴,培养了学生的民族尊严感。

3.2.3 以史料书籍为线索

丰富的数学文化,往往见诸于浩瀚的史料书籍中。刘徽的《九章算术》《田忌赛马》等故事,是数学文化最好的材料。在教学《九章算术》时,教师先向学生介绍《九章算术》相关成绩。其次介绍了数学家为其增补、捍卫该书留存的艰难历程,让学生感受古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3.2.4 以数学符号为线索

符号是数学的一大特征,有学生见到一个个符号就犹如听到一个个美丽动听的音符;但也有学生见到了符号就眼花,不知所以。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字的产生》时,教师让同学们欣赏“印加人(古代秘鲁土著人)绳结、印加结绳记录5500公里帝国的信息、金属算筹、白玉算筹、甲骨文数字、古巴比伦楔形数字……”等资料图片,再让回顾数字是怎样产生的。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符号的深刻认识,感受到数字产生的美妙和伟大,并从中得到乐趣。

3.2.5 注重数学的应用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结合生活实际加强对数学的应用,而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一单元中,不管是《烙饼问题》,还是《轮船排队问题》等都是有关策略问题,数学应用性比较强。因此,教师教学时,围绕“完成一件事需要最少的时间”为主题,设置问题:讨论烙饼时怎样操作最省时间;怎样安排各种事情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等。把解决生活问题与数学应用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师通过解决生活问题,让数学走进学生自我体验领域,在生活里处处充满数学文化的气息,使学生懂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数学又为人们的生活服务。

3.3 设计富有文化味的练习

小学生的练习设计一般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基本到变式,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顺序。因此教师设计富有文化味的练习可以结合层次性练习展开。

3.3.1 基础知识练习

基础知识是指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它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和必要条件,是学习中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在“平行和垂直”一课教学后,教师针对两条直线是否平行,设计“找出校园中体育设施(双杠、篮球架)中的平行线和垂线 ”等练习,既巩固了平行和垂直知识,也把生活知识和文化知识密切相结合。

3.3.2 对比性练习

“对比练习”是数学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将相关的一组数学题,通过内容、形式、方法等的呈现,引导学生抓住联系,辨别差异,实现巩固知识、发展思维、提高数学素养的目的。如针对“平行和垂直”一课,笔者安排了如下的对比环节。

环节一:出示有平行线、弧线平行、不平行的三幅图(图略),你认为哪几组线是平行线?

环节二:如图2所示,猜一猜和白线同一条的是什么颜色?

环节三:如图3所示,直线a和直线b平行吗?

3.3.3 延伸性练习

“延伸性练习”是为拓展数学教学而设计的一些开放性练习,给学生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创造时空,激发并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如教师在教学“平行和垂直”一课练习中,设计了如下练习:

分析下面3幅图它,们下面的图平行吗?(见图4、5、6)

上述练习安排,既注重了重点题的练习,也兼有难点的突破。在延伸性练习中介绍了黑林错觉图、冯特错觉图、爱因斯坦错觉图的数学文化知识,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文化的美。

3.4 开展洋溢文化色彩的课外活动

数学文化具有广阔的外延和丰富的内涵,仅仅依靠课堂40 min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可以通过结合教学内容,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加以解决。具体做法如下。

3.4.1数学游戏

游戏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它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游戏让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更高,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如教学《烙饼问题》时,教师让学生利用圆片进行游戏,探讨烙3张饼、4张饼、5张饼等不同张数的方法。计算教学时,还组织学生开展算24点大PK等游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活动的紧张与快乐。

数学游戏减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陌生感和神秘感,对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

3.4.2 看数学电影

电影教学手段集音像动画为一体,生动形象,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创设教学情境方面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学校四年级数学组安排学生看了一部以博弈论大师――约翰・纳什的生平经历为基础而创作的人物传记片《美丽心灵》。该片荣获了奥斯卡金像奖,几乎包揽了2002年电影类的全球最高奖项。学生看完后有这样的感悟:

刚开我没有看懂,看到中间我觉得非常恐怖,恍如身历其境。当看到结尾的时候,约翰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我好像有点看明白了。后来从开头到中间然后结尾,我都想了一遍,串了起来,不停地点头。我觉得约翰・纳什能当上大数学家和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哦。

电影为数学教学信息的传递提供了最优的方法,使学生对教材感知不再局限于老师的讲和看书本,从而多渠道、高效、高质量地实现了数学教学中感知教材的既定目标。

3.4.3 无错题竞赛

为了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品质,班级中每学期举行一次无错题竞赛。如四年级学生安排的加减乘除简便运算。

1)100-98+96-94+92-90+……+8-6+4-2=( )

2)1976+1977+……2000-1975-1976-……-1999=( )

还有诸如:、、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数,并且:++=+;+++=++;+++=60求:=?=?=?

数学总是充满着挑战,是学无止境的。在数学竞赛活动中,学生更多地了解了数学的深奥与变化无穷。在浩瀚的数学海洋里,他们自由地搏击、遨游。

3.4.4 讲数学家的故事

了解数学家的成长过程,学习数学家的优良品质,在讲数学家的故事活动中,学生受到的教育和震撼是无法估量的。教师利用班队课组织开展了“数学家的故事”比赛,“华罗庚”“祖冲之”“陈景润”“苏步青”等数学家的故事不仅在学生间流传,也让学生明白,一个人不论干什么事都要坚韧不拔,那样才可以达到自己的要求,实现自己的梦想!

3.4.5 数学实践活动

数学实践活动把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使数学的应用价值凸现出来。教师设计实践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且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的教材《一亿有多大》时,课前布置学生调查,操作“10张纸、100张纸有多高”,并根据自己的调查结果在小组中讨论制成统计表。统计表的格式可以自由制作,也可以根据书上给出的格式制作。教师在教学分析时,围绕“估算一下,一亿张纸有多高”,根据小组的统计结果,组织同学交流、汇报展示,这样的实践活动科学又有效。

丰富的数学课外活动和趣味题目,既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又开阔了他们的数学视野,拓宽了知识,丰富了精神生活,提高了学生学数学的能力。

4 结语

数学教学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艺术,还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精神。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该站在数学文化的制高点上,以深邃的数学眼光、宽阔的数学视野、宽广的数学胸怀、浓郁的文化气息、鲜明的人文关怀,通过自己的言传引领,让每一个学生都过上有文化品位的数学生活。

参考文献

[1] 黄秦安.数学文化观念下的数学素质教育[J].数学教育学报,2001,10(3):12-17.

[2] 孟燕平.数学文化与学生的学习方式[J].数学通报,2009(3):21-24.

[3] 黄友初.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研究[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9(9):70-72.

[4] 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 顾沛.数学文化(“十一五”国家级教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 吴有昌.数学教学中讲数学文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学教研,1999(10).

[7] 张楠,罗增儒.对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6,15 (3):72-75.

[8] 幸克坚.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谈数学史的教育意义[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5,25(6):11-14.

[9] 张小明,汪晓勤.分式方程增根问题的历史[J].中学教研:数学版,2005(8):48.

[10] 朱哲,张维忠.中小学数学课程中数学史的呈现方式[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422-425.

[11] 丁益民.数学情境设置的功能性思考[J].中学数学月刊,2011(8):21-22.

[12] 王洪梅.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09(7):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