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英雄雨来读后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英雄雨来读后感范文1
寒假期间,我与儿子一起阅读了《小英雄雨来》这本书。儿子是初读,我是20多年后重读,重读的感觉与青少年时代读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但我依然被小英雄雨来的天真活泼、灵活敏捷、勇敢不屈的形象所感动。
小雨来乖巧活泼。他住的村子附近有一条河,由于他经常下河洗澡,练就了一身游泳的好本领,凭着这身好水性,他才得以在鬼子的枪口下数次逃生。有一次,他和伙伴们为了救被鬼子追赶的游击队交通员李大叔,不幸被鬼子抓住了,鬼子和汉奸对他威逼利诱,想让雨来说出李大叔的藏身地,但雨来不怕严刑拷打,不怕流血牺牲,始终不说,鬼子恼羞成怒,要把他带到河边枪毙。危险之际,小雨来灵活机智、聪明敏捷的天性尽显,他假装顺从,带着鬼子在河岸上走着,然后趁敌人不备“嗖”地钻到河里,鬼子反映过来连忙开枪,子弹击在河里溅起一朵朵水花,过了好一会鬼子才停止射击。村里的乡亲们听到枪声,觉得雨来凶多吉少了,都以为他牺牲了,可是等鬼子走了,村里的人们发现雨来从水中露出了头,灵活的爬上了河岸,大家都高兴得叫了起来“雨来没有死,雨来没有死”。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小英雄雨来用自己的勇敢行动诠释了这两句话。其实,只要是中国人就永远不能忘记“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是一个中国人最起码的品德。特别是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如果没有一股爱国之情,是不能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的,没有爱国之心,就会迷失方向,失去道德,做出与人民所不耻的事情。
重读《小英雄雨来》,他机智勇敢的品德,热爱祖国的情怀,无畏的牺牲精神,依然让我感动!
小英雄雨来读后感范文2
读了小英雄雨来后,让我知道雨来是怎样对付日本鬼子,雨来是聪明、机智、勇敢的孩子,雨来用他的聪明、机智、勇敢打败许多日本鬼子。
如果我生活在雨来的那个年代,我会拿着菜刀当武器,用平底锅当盾,去杀日本鬼子。
我知道了当时日本鬼子多么猖狂,连雨来这么小的孩子都杀,简直太没人性了。雨来为了保护同志,对日本鬼子总说:我不知道!鬼子气的说吧雨来杀死,但是,凭着雨来一身的游泳本领躲过了鬼子的枪杀,并且成功保护了同志,和他们一起打鬼子。
我一定要保护好我们的家园,而且不会让外国的人继续侵略我们中国的。
五年级:张晨
小英雄雨来读后感范文3
语文素质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但最突出的表现便是在人类交往过程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无论是口说,还是笔写,都是要通过对其加以组织而成的,反过来说,能否听懂别人的,能否在阅读中迅速抓住文章的要点,也都是以自身的语言储存为基础的。只有不断熟悉语言,积累语言,才能把古今中外的语言精华据为己有。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积累的指导是不容忽视的,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真正意识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教育心理学》指出:“在儿童的记忆仓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活动水平的基础。这个‘储备’的手段,就是背诵。不背诵是不会将规范的书面语言‘植入’记忆的仓库,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的。”但纵观多年来,语文教学采和的却是“以理解为目标,以讲解为手段”的阅读模式。为了理争得深透,老师唯有不停地讲,岂不知越讲解得多,教学效率就越低下,其主要症结就地于违反了“背诵”这一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所以,我认为,现代语文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应该是“以掌握祖国的语言为目的,以熟读背诵为手段。”
为了强化这一手段可以采取以下三条措施:
1、阅读教学“淡化内容分析,加强朗读、背诵训练。
语文教学时着重在熟读课文上下功夫;在记忆常用词语,名言警句上下功夫;在背诵诗文佳作上下功夫。一课书教完了,通过检查是否读熟、是否能把该背的地方背诵出来,作为评价自己教学成败的首要标准。
2、增加课本中的背诵量
就现用的教材来看,不论是寓理于事的寓言故事,意境优美的散文,还是含蓄隽永的诗歌,都是学生语言积累的优秀范文,但教材中要背诵的地方却为数不多。以小语第九册为例,要求背诵的课文中涉及到7篇,共1090字,平均每天背诵却不足10个字。这是多么令人惋惜的数字!所以我们除了要求教师落实课本的背诵量,每单元还要求挑选3―4个妙语佳句、精彩片断让学生熟读成诵,并把增加的部分列入考核之列。
3、每学期补充八篇左右的诗文和现代中外名篇,要求学生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背下来。一代伟人酷爱读书,许多名篇熟读成诵。现用教材虽有精选部分古诗文和中外名篇,但数量太少了,所以我们学校有计划地给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篇目,让学生博闻强记。久而久之,学习对语言的运用就得心应手了。
二、抓好课外阅读,在博览中积累语言
博览,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的语言刺激,而在阅读过程中,能再次强化大脑皮层已有的语言信息,使大脑中业已形成的联系系统更为完整、严密。因此,我们除了要求教师上好阅读课外还注意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汲取养料。学校主要采取了以下四方面的措施:
1、指导学生精心选择读物
语文课外阅读活动。目标尚在起步阶段,一套完善的语文课外阅读教材仍未问世,所以,作为小学教师,有责任,也有必要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使其在读中积累语言。
我们可以从三方面引导学生的:一、订阅少儿刊报。二、结合学校、班级开展的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到图书馆、书店借阅。三、开展“我爱读书”系列活动,每学期都要开展一次课外阅读竞赛活动。
2、指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俗语云:“好脑瓜比不上烂笔头。”学生读的东西不少,但是真正留在记忆中的却不多。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不失为一种好办法。读书笔记立足于读,落实于记。就类型而言,包括摘录好词好句、编写写作提纲和写读后感。写读后感是属于创造性读记,它使阅读活动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想象用情感活动的有效参与。教师也为学生亲自示范:坚持写“课后反思”及“教学采撷”
3、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
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掌握了许多的精妙词句,他们就非常渴望自己的努力得到别人的肯定。所以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机会让他们展示“才华”。具体做法是:一、每周的语文活动课,便让它成为学生们表演的舞台。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词句接力赛”、“美文欣赏会”、“朗诵擂台赛”等。二、在班上的学习园地中,我专门开辟了“读书”专栏,其中设有“采蜜集”和“知识角”等小栏目,发动学生把课外阅读中学业到的精词妙句、百科知识等摘抄上去,以互相交流学习。三、阅读后开展读后感竞赛。如此一来,学生的阅读成绩获得了肯定的展示,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满足感,从而更加激发了他们课外阅读的热情。
三、增加作文密度,从写作中积累语言
熟读背诵是通过语言输入增加大脑皮层的语言信息,作文训练是调动大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筛选,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俄文是更高层次的积累语言过程。要使大脑的语言信息系统灵活自如地运转,必须加大语言运用的频率。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巧红笔,使其像数学练习一样,课课练,日日练呢?教者认为,着眼点有四方面:
1、练在知能转换处
如教学《月光曲》,为了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联想的用法,教学时在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了课文中有关句子,明确了什么是实在事物和联想之后,发下短文让学生进行联想练习。又如仿写句式,仿写篇章结构,仿写过渡句等,都是属于知能转换的训练。
2、练在情感交融处
如《我的心事》,课文教学到“我刚进屋,见一位阿姨坐在椅子上……我看着眼前的一大堆玉米棒子,不由行流下了眼泪”一段时,我指导完学生分角色朗读后,学生完全沉浸在课文童境中,我马上安排了写一段话的练笔:“看着眼前的一大堆玉米棒子,大林会有许多话要对小姐弟说,他会说什么呢?”这样一安排,学生就有话可说了。
3、练在思维的发散点
如教学《凡卡》最后一段后,为了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表达能力,我提出假设:“假如爷爷收到了凡卡的信,将会怎样呢?请以‘爷爷收到信后’为开头写一段话。”这样就收到了一箭三雕的作用了。
4、练在情节的空白处
如《小英雄雨来》中“芦花村的人们听到河岸上呼了几枪。老人们含着泪说:‘雨来是个好孩子!有志不在年高!’这段情节较简单,为了加深对雨来英雄品质的认识,我安排了一次扩写练习,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小英雄雨来读后感范文4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言积累; 有效途径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积累是形成语言能力的基础。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厚实的语言积累可以有效促进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大量的语言积累可以使学生掌握汉语的语法规则,丰富学生的语感。可以说语言积累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中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并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通过诵读积累语言
背诵文质兼美的美文是积累语言的最好途径。小学阶段是记忆力最好的阶段,在这个时候通过背诵使学生将规范的书面语言‘植入’记忆的仓库,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重大意义。但纵观多年来,语文教学采和的却是“以理解为目标,以讲解为手段”的阅读模式。为了理争得深透,老师唯有不停地讲,岂不知越讲解得多,教学效率就越低下,其主要症结就地于违反了“背诵”这一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所以,我认为,现代语文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应该是“以掌握祖国的语言为目的,以熟读背诵为手段。”为了强化这一手段我采取了以下三条措施:
1.阅读教学淡化内容分析,加强朗读、背诵训练
语文教学时着重在熟读课文上下功夫;在记忆常用词语,名言警句上下功夫;在背诵诗文佳作上下功夫。一课书教完了,通过检查是否读熟、是否能把该背诵的地方背诵出来,作为评价自己教学成败的首要标准。
2.增加课本中的背诵量
就现用的教材来看,不论是寓理于事的寓言故事,意境优美的散文,还是含蓄隽永的诗歌,都是学生语言积累的优秀范文,但教材中要背诵的地方却为数不多。以小语第九册为例,要求背诵的课文中涉及到7篇,共1090字,平均每天背诵却不足10个字。这是多么令人惋惜的数字!所以我除了落实课本的背诵量,每单元还挑选3~4个妙语佳句、精彩片断让学生熟读成诵,并把增加的部分列入考核之列。
二、 拓展阅读范围增加积累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有着大量的阅读资源可供学生使用,因此在教学中,我除了上好阅读课外还注意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让学生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汲取养料。我采取了以下四方面的措施:
1.指导学生精心选择读物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有责任,也有必要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使其在读中积累语言。我是从三方面引导学生的:①《小学业生阅读文选》与教材配套,便于学生迁移自学,是阅读的好材料。②订阅少儿刊报。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除要求他们人人订阅《中国少年报》、《小学生周报》和《小学生优秀作文》外,还推荐了一些优秀的刊物让学生自行订阅,并组织学生交换阅读。③结合学校、班级开展的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到图书馆、书店借阅。
2.指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俗语云:“好脑瓜比不上烂笔头。”学生读的东西不少,但是真正留在记忆中的却不多。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不失为一种好办法。读书笔记立足于读,落实于记。就类型而言,包括摘录好词好句、编写写作提纲和写读后感。写读后感是属于创造性读记,它使阅读活动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想象用情感活动的有效参与。
3.给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
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掌握了许多的精妙词句,他们就非常渴望自己的努力得到别人的肯定。所以我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机会让他们展示“才华”。我的做法是:①每周星期六的语文活动课,便让它成为学生们表演的舞台。活动谭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词句接力赛”、“美文欣赏会”、“朗诵擂台赛”等。②在班上的学习园地中,我专门开辟了“读书”专栏,其中设有“采蜜集”和“知识角”等小栏目,发动学生把课外阅读中学业到的精词妙句、百科知识等摘抄上去,以互相交流学习。如此一来,学生的阅读成绩获得了肯定的展示,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满足感,从而更加激发了他们课外阅读的热情。
三、以写促积累
积累是为写作奠定基础, 写作是对积累的语言的重组和利用,是更高层次的积累语言过程,写作和积累相辅相成,写作促进积累。如何发挥写作对积累的促进作用呢?
1.练在知能转换处
如教学《小音乐家扬科》,为了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联想的用法,教学时在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了课文中有关句子,明确了什么是实在事物和联想之后,发下短文让学生进行联想练习。又如仿写句式,仿写篇章结构,仿写过渡句等,都是属于知能转换的训练。
2.练在情感交融处
如《我的心事》,课文教学到“我刚进屋,见一位阿姨坐在椅子上……我看着眼前的一大堆玉米棒子,不由行流下了眼泪”一段时,我指导完学生分角色朗读后,学生完全沉浸在课文童境中,我马上安排了写一段话的练笔:“看着眼前的一大堆玉米棒子,大林会有许多话要对小姐弟说,他会说什么呢?”这样一安排,学生就有话可说了。
3.练在思维的发散点
如教学《凡卡》最后一段后,为了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表达能力,我提出假设:“假如爷爷收到了凡卡的信,将会怎样呢?请以‘爷爷收到信后’为开头写一段话。”这样就收到了一箭三雕的作用了。
4.练在情节的空白处
如《小英雄雨来》中“芦花村的人们听到河岸上呼了几枪。老人们含着泪说:‘雨来是个好孩子!有志不在年高!’这段情节较简单,为了加深对雨来英雄品质的认识,我安排了一次扩写练习,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小英雄雨来读后感范文5
关键词:小学语文 自主性 学习能力
“授之以渔而非鱼”,语文学科知识浩如烟海,想要依靠教师的传授来完成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起到“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作用。
一、培养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必要性
所谓自主学习,即学习主体自主制定学习目标、监督学习过程、检查学习效果的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一方面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也更加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节约课堂上没有必要浪费的环节和时间。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综合型人才必备的能力之一,更是新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的更高要求,它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契合“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创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小学语文课堂。
二、如何培养小学语文自主性学习能力
1.创建和谐自由的师生关系是前提。“亲其师,信其道”,小学生年龄较小,心智尚未成熟,调查显示,他们更倾向于亲和力强的老师,而不是不苟言笑的老师。因为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有些学生甚至会产生因为不喜欢某一位老师而开始厌倦这门学科的心理,这样的现象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不希望看到。因此,教师要勇于放下自己的老师“架子”,淡化角色意识,在学生面前,扮演着朋友、老师、家长的多元化角色。只有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才会扫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得到学生的支持和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才得以更加顺利地展开,才能够带领学生畅游在语文的海洋里。这样一来,教师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指导他们完成自主学习,学生才会积极地响应。
例如,在讲授《小白兔和小灰兔》这一课时,我布置学生找出课文中的角色,分角色朗读课文。因为自主学习的初始阶段,学生不知道要做些什么,需要教师进行指导。教师要把握好分寸,避免两个误区:一方面不能完全放任自流,另一方面也不能够全权接管,无法放手。在这节课的处理上,我安排学生分别朗读小灰兔和小白兔,由我担任旁白的朗读,与学生共同完成这篇课文的朗读任务。这样一来,于无形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并且为学生今后的自主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教师的正确指导是关键。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完全让学生独自学习,更何况还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学习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现有知识水平以及兴趣程度,为学生制定符合身心特点的学习方法,让自主学习的难度处于需要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去达成,可以满足学生小小的成就感,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授《小英雄雨来》这一课之前,我布置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通过教辅书、网络等多种渠道了解和小英雄的相关资料和故事。有了明确的目标后,学生们的预习做得十分充分。在如今的信息时代,信息资源异常丰富,学生们掌握的资料甚至比老师还多。在这样的情况下,遵循一如既往的教学模式已经没有必要了,类似的环节完全可以交给学生独立完成,既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搜集资料的能力,又可以为课堂节约时间,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解决学生不理解的部分。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对于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恰当的认同和表扬。
3.学生的主观努力是保证。新课改实施以来,语文学科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学生学习语文的重心也从应付考试转向了回归生活、服务生活。此外,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之后,更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当然,在此期间,最重要的是学生自身具备一定的自制力,并且坚持不懈地为之努力。首先,制定符合自身的学习计划。只有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和步骤,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进行得有条不紊。其次,养成记笔记的良好习惯,完成日常积累。语文学习需要日积月累,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中,遇到自己喜欢的字词句,都可以记下来学习和借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并且坚持下去。最后,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遭遇挫折和困难,教师要鼓励学生重拾信心,勇攀高峰,和学生一起找出问题根源并解决,帮助学生共同进步。例如,在我的班级里,学生都会有这样一本“随笔”,上面记录着学生摘抄的名人名言、读后感、自己喜欢的诗句等等,隔一段时间我就会检查,以此来督促学生将好习惯坚持下去,为作文积累素材。同时,我会设置“最佳字迹奖”、“最佳设计奖”、“勤奋刻苦奖”等多个奖项,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将优点放大,以此来鼓励学生再接再厉,争取取得更大程度的进步。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犹如教步履蹒跚的孩子走路,需要教师具备足够的耐心、细心和恒心,不断了解正在变化发展的课改观念、学生特点,并快速地进行吸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作为小学语文老师,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重大意义,为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甘当敲门砖而倾尽全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