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教学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八年级历史教学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八年级历史教学总结

八年级历史教学总结范文1

本年度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本学年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已经如期完成了八年级历史的教学任务作为教初二历史课的老师,我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录音等多样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下面就分几个方面来说一说我在这学期教育教学方面的心得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备课—— 周到细致,找准重、难点

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经常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我还积极查找课件,制作课件,同时进行教材分析,争取把第节课都备到完美。复习阶段,我把全书及每一单元的重点内容、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予以概括。总结,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学习思路。

二、上课—— 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

历史这一门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历史,就要让学生喜爱历史,让他们对历史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历史人物故事,让他们更了解历史,更喜欢学习历史。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上课后及时做课后反思和写教后感,找出不足之处及时加以改进。

三、作业布置——有针对性和有层次性

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和作业负担,每次布置作业时,我都会精心地挑选,认真地选择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有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业。作业批改后,我又能及时给予讲解;对于作业错误教多的学生,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及时查缺补漏。

这样虽然作业量不多,但是作业的质量很高,学生通过不多的练习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对知识的深层理解。

四、辅导——面向全体,关注个别。

在课后,我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需求,避免了只重视优生忽视后进生的思想和做法。

在课后的辅导中我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力度。我对后进生的辅导,主要是学习思想的辅导,在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的同时,不断的给予鼓励和支持,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渐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事实证明,我的这一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但是,在今年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上课进度过慢以致于学生没多少时间复习,这可能跟之前学生搞很多活动冲了一些课影响了教学进度有关,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好复习这个环节。第二:由于经验不足,课外活动的开展因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效果亦有不尽如人意。

八年级历史教学总结范文2

感谢学校领导对我的信任,这学期安排我教八年级的历史课并承担备课组长工作。学校对我的信任是我工作的最大动力,并时时刻刻激励着我,用心去克服工作中遇到的一切困难,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完成每一项工作

历史组就是我学习、成长的沃土,每一位老师都是我学习的好老师,她们就是无限丰富的资源。在平时工作中认真虚心向他们请教,以求自己在教学工作上不断进步。

在完成这学期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我还认真学习了《人民教育》、《课改纵横》、《实践新课程》等;并且认真研读了《历史课程标准》,以使自己能更好地把握八年级的历史教学工作。

在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但是授课上的经验积累,同时,也有与学生接触、沟通的经验,真正使孩子们“亲其师而信其道”。

在紧张而忙碌的八年级历史教学工作中,网络资源为教学工作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我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活动。制作课件、使用课件,并更好地、有效地利用电教设施,使教学工作事半功倍。

这学期我教八年十一、十二、十三、十五、十七和十九班共六个班的历史课,在教学过程中当然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同,虽然在每个班级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有所不同,但我真切地体会到了各班成绩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

在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过程中,我得到了蒋老师、苏老师、蔺老师、宋老师、陈老师和安老师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谢谢我的班主任们!

在八年级的整整第一个学期中,我得到了他们大量的帮助。以及所有帮助过我、关心着我、同我朝夕相处的每一位可爱的同事!我的成长与进步真的离不开每一位同事的帮助,谢谢大家!

一个学期走来,每一位老师的经历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相同或相似,对教育教学工作有着同样的感触。

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向有大家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在工作中,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帮助、配合其他老师工作,以完成全校共同的教育教学工作。

八年级历史教学总结范文3

一、上好第一堂课,首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的教材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这是最好的学习动机。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时时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对历史有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有人说:“历史是一面镜子”,“读史可以明智”,到底什么是历史?我在实际教学中第一节课主要是上好一节讨论课,通过讨论历史的特点,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了历史其实就是人类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发展进步的经验史,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思想无所不包。历史教科书所撷取的是其中的精华,历史教科书中治国安邦的道理,科技发明的创见以及文学艺术的魅力,无不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历史学习有助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生存能力,修身、齐家、治国,从历史中都可以寻求借鉴。

二、充分运用目录进行历史教学

目录是教科书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课文正文的索引,而且是课本知识体系结构和课文叙述的许多历史现象的基本线索,是课本内容的纲。特别是在新教材中,每一个单元的主题都很明确,每个单元讲述的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有什么特点,通过读目录这些问题就可以解决。以《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为例,5课内容分别讲了列强发动的四次战争,突出体现了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这一主题,这样一目了然,线索很分明,使学生能从总体上把握历史线索。

三、充分利用历史地图进行教学

使用历史地图是为了使学生在了解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和社会环境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帮助学生去记忆历史。如在讲授中国工农的时,教师可运用活动地图将史地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的思绪随着教师的讲授再走一趟路,能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在那样恶劣的地理环境中所表现出的坚强意志和无畏的革命精神。

再如八年级上册18课战略大决战时,三大战役中的几个重要地点:中迅速攻占的锦州,让学生通过在地图上的比较,能够直观知道锦州这一位置的重要,从而能够理解人民正是用了“关起门来打狗”的战术;还有淮海中的徐州,是南京北面的门户,也是重要军事基地,所以在这个地方进行了决战;再就是中的北平、天津、张家口把敌军分割包围在这三个孤立据点,截断敌军南逃和西窜的通路,华北敌军成了“瓮中之鳖”。通过识图,学生就能很清晰地看到这些地点的重要。加强史地联系,能从历史地理的变迁中寻求历史发展的足迹。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历史是所有学科中与学生现实距离最远的学科。因为历史教学所传授的知识都是过去发生的人和事,而对学生特别是初中生来说,他们对现实了解的知识面和接触事物的经验还不够广泛和深远,对于一些历史上的事件和人物就更不用说了。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为学生营造历史环境,实现跨时空的直观感觉。这不仅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改变当今历史教学所面临的尴尬局面,而且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节省历史教师的枯燥文字表述时间,学生也可以从这些画面中不知不觉领悟历史的真谛和历史发展的真正规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历史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学科,利用多媒体技术,历史教师还可以很轻松地聚集起尽可能多的历史资料和信息,并能快速、便捷地加以利用。古今中外每个历史时期留下的实物、图片、历史遗址等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展示,可以大大开阔教师和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历史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好学。

多媒体还可以实现远程教学,可以真正的把封闭式的小课堂转化为开放式的大课堂。先进的教学手段,可以增加信息量,增强历史学习的直观性、趣味性,培养、引导、发展、巩固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时,课前准备了:国旗、国徽、国歌、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歌唱祖国》等的相关资料,借助网络,把资料归类保存在博客里,在课堂上可以随时调用,让学生能够近距离的接触历史。

五、精心设计表格进行教学

八年级历史教学总结范文4

文学作品经过了艺术手法加工,用具体、直观、形象的方式来真实地展现和反映历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运用文学作品去创设历史情境,在情境中活化历史人物和历史事实,借用历史人物形象对学生开展道德教育、人格教育等思想教育,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例如,教学“三国鼎立”(人教版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能够认识到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乱世,教师可以引入北宋著名词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让学生在这首大气磅礴、意境辽阔的词中,感受到周瑜的飒爽英姿和赤壁之战的激烈。之后,教师再对教材中所描述的赤壁之战进行归纳和总结,让学生了解战役的具体情况、当时著名的历史人物以及此战役对当时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又如,教学“”(人教版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播放电影《甲午风云》中的片段,让学生切身感受的历史,并且体会到邓世昌等爱国将士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不惜牺牲生命的爱国主义热情。这样,激活了历史事件中英雄人物的形象,自然地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二、用文学作品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

在历史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探究兴趣。在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对历史知识栩栩如生的描述和抒情,而这些文字往往引人入胜,能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文学作品的这一特点,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热情。例如,教学“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人教版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的内容时,教师应重点说明从明朝中期以来,在江浙的苏州一带的纺织业发达地区出现了雇佣关系,这是一种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而在明清小说《警示恒言》中,讲述了一个施复夫妇通过做生意发家致富的故事,正是这种资本家雇佣关系的具体表现。教师可以讲述这个故事,让学生探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为什么能在江浙的苏州一带兴起,以及研究为什么这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没能得到发展壮大。在探究过程中,学生既加深了对明清历史的认识,又培养了创造力。

八年级历史教学总结范文5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 初中历史教学 应注意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47-01

探究性学习已成为当今教学改革的重要模式之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初中历史教师,要使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取得显著成效,必须重视教学策略。

一、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内涵

历史课程的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为前提,学生围绕一定的历史问题、文本或材料,自主寻求答案的活动或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和技能,发展历史探究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1]。

二、实施探究性学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古人云:“予之鱼,食而尽;教之以渔,食而无穷。”探究性学习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塑造学生独立的人格品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索、善于合作、敢于超越的学习品质。初中历史课程应用探究性学习,教师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问题的设计要合理

问题的设计是否合理,关系到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和教学目标能否实现 。在设计探究性问题时,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问题的设计必须紧扣三维目标,能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问题要难易适度。所谓难易适度是指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学习水平,既有一定难度,又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只有设计难易适度的问题,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创新的勇气。问题过难或过易,都会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3.问题设计要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学完《》一课,可为学生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清朝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为什么会被一个小小的英国打败?中国在《》中的失败说明了哪些问题?联系当今国际形势,谈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以上问题的提出,可充分调动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探究性教学模式是一种“主导与主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既重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初中学生不知道如何进行探究,不知道要探究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去探究,怎么实施探究,在探究中碰到问题该怎么办,等等,需要教师给予“指导”。在探究性教学过程中, 教师扮演着情景的设计者、问题讨论的引导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习过程的洞察者和调控者的角色。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引入主题、启发学生思考、指导研究方案的制定、组织研究方案的实施和总结提高等环节中得到较充分的发挥。

当代初中学生知识面广,思维积极性高。他们不再满足于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不再满足于老师讲“是什么”、“为什么”,而是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亲自去探索历史现象的奥秘,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2]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读书、思考、探究、讨论,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教师提出问题的引导和启发下,以自主学习与小组协作相结合的方式去探究和发现问题,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由教师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要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形成方案、协作探究实施方案和节目表演等环节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创设历史情境,培养探究兴趣

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内在动力。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使学生对历史保持持久的兴趣,不仅要求教师设计的探究性问题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而且还有必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历史情境,通过安排学生讲历史故事、表演历史小品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例如,学习张骞出使西域的内容时,可让学生穿越时空隧道,以张骞的身份讲述两次出使西域的经历和见闻,激发学生对历史探究的兴趣。

(四)搭建辩论舞台,激发探究兴趣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一课时,把学生分成两大组,一组代表维新派,另一组代表顽固派。每组都选出几个代表,通过针锋相对的辩论,不仅使学生深刻理解了清朝维新派和顽固派的不同主张,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五)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历史下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一课时,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搞个社会调查,通过对自己爷爷奶奶、父母邻居等过去生活条件的调查,认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理解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六)课内探究与课外探究相结合

当代中学生求知欲强,他们不再满足于课堂学习,更希望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亲自去调查寻访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因此,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适当的课外探究机会,让学生通过上网查找有关历史资料,到附近的博物馆、或古代遗址参观考察等,既可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又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主探究精神。例如,学习七年级上册春秋战国的历史时,可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亲自参观当地的周祖陵,亲身感受周朝的建筑、制度和风土人情等。

(七)以史为鉴,注重情感教育

历史使人明智。在中外历史的长河中,发生过无数形形的人和事。这些人和事都可以成为我们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素材。我们每学完一节历史课,都有必要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人和事做简要的褒贬评价,以便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胡德顺,初中历史探究性教学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研究,2010(07),第168页

[2]管金东,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实践[J].教育科学,2009(01),第130页

八年级历史教学总结范文6

关键词:初中历史;过程性;参与性

所谓过程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学中必须以知识的发生发展和认知形成的内在联系为线索,充分展现和经历其中的思维活动,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发现的过程中来,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自主地学习,主动地探索知识,发展其探索创新的能力。而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内心的体验和创造,学习中能够把结果变成过程,才能把知识变成智慧,进而取得相应的教学目的。

初中历史教学中也是由结果性教学慢慢转变为过程性教学,并且取得了相当好的教学结果。而落实过程性教学,首先要进行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现在以北师大版的初中历史八年级第一课“的烽烟”为例来进行分析。

一、课堂教学

首先,进行课堂导入部分。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慢慢进入新课。引导学生说出:“唐宋元明清”历史顺序,然后导入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朝代——清朝(可通过图面或影音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思索并升华:清朝不但经历了中国社会向近代化的转变,而且还遭受了外国殖民者的侵略。因此,学习历史的目的是希望大家能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从历史中得到借鉴和经验,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情感教育。

第二,进入新课部分。

通过影音材料《林则徐》(电影片段),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的导火线是 ?”

学生回答道:“林则徐”。

然后顺势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

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是什么?

损害了谁的利益?

通过一连串的问题,一步步地引发学生对这段历史的思考兴趣。并且追问,让学生思考并把课本的知识应用起来,不仅符合八年级学生的实际,也落实了本节课的课标要求(即了解鸦片走私对中国的危害,知道林则徐广州禁烟的史实,讲述林则徐的故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体现了用教材的理念。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课本,找出答案,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最后给出答案。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总结分析的能力。

引导学生给出以下要点时:

寻找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成为英国发展迫切需要的条件。

为了扭转贸易上的逆差,英国商人开始非法向中国输入可以牟取暴力的——鸦片。

然后,让学生再仔细阅读课文一遍,总结: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是什么?(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指导,把握要点。)

运用启发式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了解爆发的原因。

引导学生说出:“直接原因是;但其根本原因则是保护鸦片贸易。”目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主要矛盾和根本矛盾。

以历史故事为载体,在故事中详细说历史,在追问中展开遐想,进而点燃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思维火花。适时地介绍林则徐这个历史人物,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讲述激活课堂气氛,并进而指导学生对“”做出正确的评价。

总之,如果在课堂上直接把结论告诉学生,虽然也能达到让学生了解事实的目的,但效果不好。要让学生在问题中进行思索,在问题中进行研读,注重过程。注重历史的延续性和趣味性,让学生热爱历史,喜欢历史,进而了解历史,认识历史,从而更好地达到历史教学的目的。

二、课堂评价

为吸引学生,使其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针对学生上课听课的状态,参与课堂教学的情况,设计一些课堂表现评价表,并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利用层次化评价标准,使每位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对于课上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教师评价,肯定学生的思考和努力,并尽量从正面评价,使评价更加立体、丰满和客观。而对于作业,评价不只是勾或叉之类的简单标记,而是加注了一些针对不同层次的鼓励性评语。同时,把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结合起来,促进小组成员的团结和合作。教师自己设计评价表,如表1。

在整个评价过程中,老师不要武断地对结果下结论,应该更关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从过程这个角度加以评价,对于那些没有按照老师要求去完成作业的同学,老师通过暗示,指出他们的努力方向。评价学生,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能够一刀切。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对不同的学生,要从不同的角度做全面评价,对于学生的错误,老师应该包容,用自己的智慧去指引学生掌握正确的做法。

三、家庭作业

第一,根据课上所学内容,对的起因和经过进行总结。

第二,提前预习下一课时将要讲到的内容:中英《》,要求学生从内容和影响方面进行思考。

检查方式是在下一个课时的课堂上,教师请学生讲述,每人负责一部分,采取合作的方式。教师可以给一些关键词。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参与,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成功的地方是:(1)教学设计由易到难,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比较注重学生的认知心理,学生的查找和分析总结能力都得到了训练。(2)这堂课学生参与度高,学生成为了真正的“主角”,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激发灵感,畅所欲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