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前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范文1

所谓学前教育,即幼儿教育,是指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它是我国学制中的第一阶段,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党和各级人民政府的关怀下,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如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发展,取得了令人可喜的长足进步。然而,我们不能不看到,当前我国的学前教育在新的形势下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问题。本人结合近几年来从事幼教事业的工作实践对此作些探索,以期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1.当下学前教育的认识误区和错误做法

由于社会需求和期望值越来越高,以幼儿园为载体的学前教育,像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这些幼儿园大多数属于民办,不少人是冲着赚钱而来,于是匆促上马,条件并未达标,尤其是对学前教育仍处于一种简单、肤浅的低层次认识,以致产生一些认识误区和欠科学的做法。比如:

1.1 有些地方和有些教师把学前教育看成是小孩托管所、留守儿童集散地的收管工作。

1.2 有些地方和有些家长,把学前教育窄化为单纯的幼儿园教育,却忽略了从出生到入幼儿园之前这一段的学前教育。

1.3 有些地方和有些教师,把学前教育看成是入小学之前的教育,以为是给小学的预备性教育。

2.学前教育必须具有"学前性"特征

2.1 从"学前教育"的产生意义来看,学前教育本来就是"学前性"的,是因"学前性"而产生的。学前教育,顾名思义,是关于儿童在正式入学前的教育,现在一般通称从初生到六岁前儿童的教育。严格地说,这是一种具有"儿童性"特征、针对人的"幼稚性"阶段的教育,也就是关于人成长的启蒙性教育。一句话,就是一种具有"学前性"特征的教育。

2.2 从"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学前教育从来就是"学前性"的,是在"学前性"前提下走向进步的。学前教育,最早散见于古代一些著作中,如在《礼记・内则》篇中有从儿童能食能言时便进行教育的记载。魏晋南北朝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提出,对儿童应从"婴稚"时期起"便加教诲",强调父母对年龄幼小的子女不能"无教而有爱"。

2.3 从"学前教育"的实施情况来看,学前教育的主流仍然是"学前性"的,且都在为"学前性"而认真探索。首先,中外教育家把"学前教育"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学前教育的"学前性"特征。

3.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区别

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是教育的两个不同阶段,前者是非义务教育,后者属义务教育。两者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都是不同的。

3.1 教学内容的不同。传统的小学教育的教学内容以书本知识教育为主,兼对德育、体育、美育教育等各方面的发展教育。课程一般为数学、语文、英语、自然、品德、体育与健身、美术等学科。幼儿教育的教学内容是根据《幼儿教育工作规程》和《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规定的幼儿园保育与教育融为一体的教育内容,一般以游戏活动为主要内容,着眼于幼儿基本素质的提高,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加强幼儿思维训练,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除此之外,还要照料幼儿的生活与保育养育等。

3.2 教学方式的不同。小学教育一般都是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形式进行组织教学,每个学科都有比较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各科教学一般都是通过教师上课、课堂练习、课下作业、各种考查考试来完成的。尽管提倡素质教育已经多年了,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落实,但是在平时的小学教育教学中还是往往以知识的传授为主,甚至有的个别地区小学升初中还进行必要的升学考试。这样无疑会或多或少的给学生产生一定的压力。幼儿教育教学就不同了,因为学前教育一般都是以游戏活动为主,让孩子们在生动有趣的游戏中获得知识,增进了解,孩子们在玩中学,边游戏,边学习,兴趣浓厚,不会感到枯燥无味。

4.做好学前教育的措施

4.1 从大的方面说,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决定了国家经济的发展方向,一个国家的教育政策则影响着千千万万幼儿的人生。

4.1.1 结合中国国情,借助国外的先进学前教育研究成果、科学的学前教育方向和方式着重培养更多的优秀幼师,重视提高幼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同时,也可尽力改善幼师的薪金福利问题。

4.1.2 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加大政府投入,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安全、适用的幼儿园。

4.1.3 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中央财政设立专项经费,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发展学前教育和学前双语教育。地方政府要加大投入,重点支持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学前教育。规范学前教育经费的使用和管理。

4.2 从小的方面说,家庭也应该承担起抚养和教育小孩的责任。

4.2.1 正确地组织和指导游戏活动,从游戏中发展幼儿的聪明才智。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学习活动,也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方式。幼儿由于知识经验少,独立活动的能力较弱,因此在游戏时尽可能加以引导,给予积极的协助。

4.2.2 要循循善诱,启发幼儿求知、探索的精神。幼儿的知识经验缺乏,智能正在发展,当他们接触到复杂的社会和自然现象时,处处感到新鲜、好奇、疑惑。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头脑中藏有许许多多的"为什么",这是智慧的火、创造力的萌芽。父母要把握这大好的时机,循循善诱,启发其进一步探索的动机,以培养出积极主动的学习意愿。

学前教育范文2

多样化的学前教育机构

对于很多初到美国有入托需求或是想要了解美国学前教育的人而言,必须先弄清楚美国众多的学前教育机构是怎么回事,如Daycare、Preschool、Kindergarten等。而要了解美国的学前教育,又必须要知道美国公立学校义务(免费)教育的整体结构。

美国公立学校义务(免费)教育称为K-12,是从Kindergarten(简称为K)到12年级的教育,一般分为小学6年(从K到5年级)、中学3年(6―8年级)、高中4年(9―12年级)。不过,也有一些公立学校实行小学7年、初中2年、高中4年的学制。

美国的学前教育机构包括幼儿园(Preschool)和日托中心(Daycare)。前者一般接收3―4岁的幼儿,有些规模较大的还包含3岁前幼儿的托儿机构,有些受场地、实力、师资等限制,只接收已完成如厕训练的3岁后幼儿。后者接收6周婴儿到3岁幼儿,包含婴儿班、幼儿班,有的也提供3―5岁幼儿的托管和教育。

Pre-Kindergarten(称PreK)是小学里附设的学前班,指K年级之前的一年,一般接收4岁左右的幼儿。PreK对师生比例有着严格的要求。以加州公立学校设立的PreK为例,3岁幼儿班级师生比例为1∶8,4岁幼儿班级师生比例为1∶12。有的班级还会配备助理老师,主要任务是帮助有特殊需求的幼儿,如有身体残疾的幼儿、有自闭症的幼儿或是幼儿的母语为非英语等。

在国内经常被翻译成幼儿园的Kindergarten,在美国其实是小学的最低年级K,它与我们的幼小衔接教育差不多,为幼儿就读小学一年级做准备。在美国,儿童进入小学K年级的时间大多集中在8、9月,9月1日前满5岁的儿童都可以报名入学。

学前教育机构的四种类型

根据教育理念的差异,美国学前教育机构大致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学术型”教育机构,这种教育机构注重阅读和数学,旨在为幼儿进入小学做准备。第二类是“蒙台梭利型”教育机构,其主张幼儿在玩耍中达到学习目的,注重培养幼儿的自我约束能力和长时注意力。第三类是“华德福型”教育机构,这种类型的学前教育机构注重幼儿的创意和模仿,如让幼儿在游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学习内容包括园丁工作、家务等,教具也多为生活用具,较为贴近生活实际,目的是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和自我意识。第四类是“发展型”教育机构,这在美国比较普遍,旨在发展幼儿在体育、社交、认知等领域的能力,课堂教学专注于实际活动。

通常,美国的学前教育机构会提供早餐、午餐,午餐后安排幼儿午睡,下午两三点钟放学。与普通学校一样,幼儿园也有寒暑假。

在美国,为孩子寻找什么样的学前教育机构,都是家长自己的事。家长根据家庭和地方情况不同,有的选择将孩子送到日托中心或幼儿园,有的将孩子送到学校开设的学前班。美国教育部的一份资料表明,父母将孩子送入日托中心的比例最高,超过了40%。

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

在美国,3岁后的幼儿不管是在公立幼儿园还是私立幼儿园,都会接受简单的教育,如识别基本词汇、认字母、识数字、辨颜色以及锻炼手脑协调能力等。以明尼苏达州提供的PreK教育为例,在每天的2.5个小时课程中,幼儿通过活动探索科学、艺术、阅读与写作、戏剧、音乐、数学等领域。幼儿上完PreK,基本上能够认识数字和英文字母。此外,老师还会教幼儿如何尊重、接纳其他同学,如何控制情绪等。

K年级是幼儿向小学生过渡的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很受重视。幼儿在K年级的学习内容包括阅读、写作、数学、科学、艺术(绘画、音乐)等。老师通常不会给K年级的幼儿预留课后作业,只是每隔一段时间,会对幼儿做学业评估。家长通过评估报告,了解孩子各方面能力发展的情况。

此外,美国学前教育机构十分重视科学教育。奥巴马政府把科学教育作为学前教育阶段的优先发展内容,国家科学基金会“学前教育―高中(K-12)探究性研究计划”已经开始资助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教育方案的研究,以帮助3―5岁的儿童与儿童教师。

美国学前科学教育内容一般由三部分构成:一是自然科学,二是生物科学,三是综合科技。其中,自然科学包括天文、气象、化学、物理等知识;生物科学包括对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人体的认识;综合科技包括认识人类创造的各种工具,了解新的发明创造,旨在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其实,幼儿入园前就已经掌握了大量的科学知识,如了解玩具的特点、感知四季变化、区分冷和热等,教师要做的就是帮助幼儿形成自己的思考,培养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在科学教育方面,美国学前教育机构倡导幼儿通过户外活动和游戏获取直观的科学知识,注重幼儿学习科学的过程。在科学课上,教师很重视活动材料的准备工作。以教学“用听觉进行观察的活动”为例,需要用到的材料有硬币、橡皮擦、橡皮圈、棍子、钥匙、铅笔、铃铛、塑料杯等,选取的材料都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当然,有时也需要用到比较专业的工具,如教学“用于物体移动活动的特定材料”这一内容时,教师就需要准备弹珠滚道、滑轮装置等专业教具。

“重在参与”的学前教育

美国学前教育注重幼儿的实践探索,更重视幼儿参与活动的过程。

学前教育范文3

一、机会和条件

由于独生子女政策的实行,我国的家庭结构出现简单化、小型化的特点,独生子女非常普遍。这种状况使得许多家庭有能力为孩子的发展提供多种机会,创造许多条件。与此同时,利用不当也会造成消极的影响。如幼儿缺少伙伴交往,心胸狭窄,自私自利,脾气急躁,控制能力差等不良个性特征。因此,针对这些负面影响,家长应有清醒的认识。例如,想方设法地为幼儿创设与人交流的机会和条件,让孩子走出家门,学会与人分享等。因为幼儿交往同样是幼儿的学习过程。在交往中,他们学习与别人交往的技巧,知道在冲突中调整人际关系,这些技巧是难以通过教学进行传授的。

二、示范和练习

古语云:“言传不如身教。”家长的言行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因此,家长要严于律已,要求孩子首先要要求自己,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环境。良好的品行必须进行不断的练习强化。反复的练习将给幼儿肯定和稳固的概念,有利于强化规范孩子的行为,好的习惯将因此形成。因此,对于个别幼儿表现出来的行为偏差,家长必须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孩子不良行为必然有所改变。

三、观察和指导

对学龄前儿童的各种问题,家长和老师一定要观察和分析,简单地指责批评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有些孩子表现出令人讨厌的行为,往往产生于他当前所面临的心理上的困惑;而另一些孩子同样的行为表现,其原因不尽相同。对于这种情况,我认为观察是最有效的方法。有些家长比较急躁,一旦孩子出现行为上的偏差,往往不加分析地进行批评,这样既没有抓住问题的根本,也没法取得纠正幼儿行为的良好效果。因此,幼儿教育是建立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掌握了原因,也就有了正确有效的方法。

四、表扬和批评

学前教育范文4

当前,巨大的城乡差别是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中最突出的一个矛盾。长期以来,学前教育在我国多数农村地区几乎是一片空白。各级政府首先应当关注和解决的是学前教育在农村如何从无到有、从稀缺到普及的发展问题。而城镇应当重点通过减小班额、培训教师、改进理念加强管理等途径,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解决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

早在九年以前,房山区政府和区教委就注重在农村地区逐步推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不能不说很有远见。他们考虑到农村地区的特殊情况,坚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采取公共财政支持、降低收费、减轻农民负担等措施。在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处于空白状态的情况下,房山区的一些乡镇能够让100%的农村幼儿享受一年学前教育,让97%的农村幼儿享受三年学前教育,这不可不谓了不起的创举。

在学前教育机构建设过程中,可以适度超前发展,但一定要注意避免宝贵教育资源的浪费。从总体上说,我国人口出生率呈逐年递减趋势,随着城镇化不断加速,农村地区的幼儿人数必将不断减少。因此,在学前教育机构建设过程中,要防范简单追求政绩的“”思路,防止出现“空壳学校”。

房山区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合理利用空置校舍,有效整合超编教师资源,用来发展学前教育。在幼儿园教学资源开发方面,房山区也没有一味地和城市攀比,而是成功地调动了这些转岗幼儿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就地取材,创造性地发掘各种乡土学前教育资源。这些都堪称学前教育“科学发展”的宝贵经验,值得在全国有关地区推广。

房山区在适当超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过程中,我建议应该着重掌握好未来发展趋势,规划设计好未来发展方向。就学前教育的国际经验看,近年来,幼儿园社会功能的多样化,办园形式的小型化和家庭化,学前教育服务的社区化等,都是普遍的发展趋势,并且已经在促进儿童发展、有效利用幼教资源等方面显示出显著的成效。在一些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在开展正规学前教育的同时,还提供幼儿临时托管、低龄学童上学前或放学后的托管等社会服务。有些国家有众多微型幼儿园不断涌现出来。很多社区建立了幼儿学习中心等,直接为儿童和家长提供亲子教育服务。实际上,我国部分地方社区也已经出现了亲子教育服务机构。对此,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适当给予支持和引导,同时还要加强监管。

学前教育范文5

陶艺课程的实践教学

1陶艺课程的内容设置

学前教育专业的陶艺课程课时少、周期短,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陶艺材料,对泥巴的干湿性很不了解,对技巧的掌握非常欠缺,为此需要定制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板块。从陶艺概述着手,过度到陶艺基本常识和对陶艺设备的了解,如工具刀的制作及其使用,对泥巴干湿特性的把握。通过陶艺课程,学生血药掌陶艺作品的成型方法和用多种成型方法完成不同类型的陶艺作品,形式上可以是简单的容器形态,如花瓶杯子等,并针对器皿结合运用镂空、堆贴、刻画等装饰手法。石膏头像临摹也是陶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培养学生对形体的捕捉能力,有了一定的雕塑成型能力后,在以后创作中选题将会更加丰富,对人物动物都可以结合写实的方法来表现。捏塑成型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不可少的知识点,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主流是从事幼教等特点,由于儿童对卡通形象的情有独钟,特别增加了卡通浮雕快速成型和卡通圆雕快速成型两个章节,要求学生在30分钟内能快速完成卡通形象。最后进入命题的创作阶段,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全面地运用陶艺的基本技巧完成作品的创作,全面考虑陶艺的形式语言特点,包括成型的手段、作品机理效果的处理,釉色的选择搭配等,使学生掌握如何运用形式有效地传达观念的能力,对观念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正确的认识。另外结合幼儿的特性,还需完成适合幼儿审美情趣的充满童性的陶艺作品。

2媒体教学法

媒体教学法是作者在近年来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一套教学方法。为了更好的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每年可以组织学生共同完成具有工程性质的作品,在选题上要具有新闻性,通过媒体的宣传报道后学生们有很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学习兴趣加倍高涨。另外在学习的过程别能提高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同心协力把事情做好。例如,我校陶艺课程的教学作品《12兽首》和《论语》前后被湖南省十几家媒体前来采访报道,都在全国引起了及其大的轰动,全国600多家媒体进行了转载。这种教学方法对学校乃至学生个人都是有影响力的。

学前教育范文6

[摘要]学前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一是教育观念比较落后;二是教育方式陈旧,不新颖。针对这些问题,谈了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区别,又列举了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的一些危害。提倡幼儿教师必须了解幼儿的特点,学前教育必须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方式,从幼儿实际需要出发,教育教学要以活动为主,寓教于乐,使幼儿在快乐的活动和动手动脑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关键词]学前教育 问题 小学化 危害

学前教育,是学前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阶段,是人一生中成长最快的时期,对学前儿童的智力发展和其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孩子的想象力、记忆力的培养,语言的发展、创造力培养,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孩子的天赋和将来的才华,都与学前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3周岁至6周岁的幼儿天生活泼好动、喜欢玩耍、偏爱游戏,因此,学龄前教育不仅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还要关注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遵循其发展规律。寓教于乐,玩中学,学中玩,在游戏中培养素质和能力。但是,在世俗观念下,大多孩子的家长认为“孩子上学就是为了认字和算数”,在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很多的幼儿家长很不理解幼儿园游戏为主的这种教学方法。在他们看来,游戏类似于玩,认为孩子每天在幼儿园玩玩耍耍,什么知识都学不会。幼儿家长关注的依旧是认识了多少字,学会了多少拼音,会不会计算加减法。为此,有必要在此就目前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危害进行探讨。

一、目前学前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前教育教师素质亟待提高

学前教育教师,特别是农村学前教育教师有的是临时招聘受过教育的农村妇女做学前教育教师,虽然大多都是高中毕业,但大多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专业培训,有的学前教师普通话都说不好,常常带有浓浓的方言,有的运用陈旧的教学方式方法只会教给孩子们一些零碎的字符和数字,不考虑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甚至经常对“不听话”和“不老实”的孩子责怪、体罚,或用其他消极方式来虐待幼儿等。尽管有很多幼儿教师是近几年幼儿师范学校毕业的专业毕业生,虽然绝大多数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但幼儿教育观念的陈旧,更缺乏学前教学的经验。因此,学前教育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师素质亟待提高。

2.学前教育观念陈旧落后

一是幼儿家长世俗观念偏见,受舆论报道中“神童”的影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极为迫切,导致很多孩子的家长对幼儿教育期望值很高,认为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希望孩子上学学会认识很多的字和拼音,会速算多位数的加减乘除,并以此作为评价幼儿教师和幼儿园的主要标准。二是在这种传统观念习俗的影响下,很多的学前教师顺应家长的要求和愿望,把学前教育课堂像小学低年级一样组织教学;也有的幼儿园为了迎合幼儿家长的需要,也为了在幼儿园办园水平评估中获得较好的名次和上档升类中进入高一类幼儿园行列,而在考核教师和幼儿时进行识字、拼音拼读、计算加减乘除为测试内容的考试,并以此评价学前教育教师和幼儿的优劣。

3.教育方式方法缺乏创新

3周至6周岁的孩子,刚刚走到小伙伴们中间,也开始接触社会和人,人世间的事物对这些孩子来说一切都是那么新鲜,那么好奇,对什么都特别感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极为强烈,遇到什么都想知道个究竟,都想问问为什么。每一天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都是新鲜的,每件事都是好奇的。学前教师如果按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学安排,按部就班地实施教学,就会把孩子们像个机器人似的进行灌输,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失去学习和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学前教育教学活动要充分考虑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认知规律,突出活动的新颖性,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以激发学龄前孩子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孩子的各种能力。

二、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区别

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是教育的两个不同阶段,前者是非义务教育,后者属义务教育。两者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都是不同的。

1.教学内容的不同

传统的小学教育的教学内容以书本知识教育为主,兼对德育、体育、美育教育等各方面的发展教育。课程一般为数学、语文、英语、自然、品德、体育与健身、美术等学科。幼儿教育的教学内容是根据《幼儿教育工作规程》和《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规定的幼儿园保育与教育融为一体的教育内容,一般以游戏活动为主要内容,着眼于幼儿基本素质的提高,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加强幼儿思维训练,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除此之外,还要照料幼儿的生活与保育养育等。

2.教学方式的不同

小学教育一般都是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形式进行组织教学,每个学科都有比较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各科教学一般都是通过教师上课、课堂练习、课下作业、各种考查考试来完成的。尽管提倡素质教育已经多年了,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落实,但是在平时的小学教育教学中还是往往以知识的传授为主,甚至有的个别地区小学升初中还进行必要的升学考试。这样无疑会或多或少的给学生产生一定的压力。幼儿教育教学就不同了,因为学前教育一般都是以游戏活动为主,让孩子们在生动有趣的游戏中获得知识,增进了解,孩子们在玩中学,边游戏,边学习,兴趣浓厚,不会感到枯燥无味。

三、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1.学前教育小学化不考虑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导致孩子学习兴趣下降

3周至6周岁的幼儿对外界事物都感到特别新鲜和好奇,对什么都特别感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极为强烈,他们渴望求知,乐于探究,遇到什么都想问个为什么。如树叶为什么一到秋天就变成黄色的?下雨时为什么会打雷?打雷时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时,我们要积极引导,及时告诉幼儿这一个个的为什么,以满足孩子们的求知需要。如果按照小学教学模式按部就班地组织教学,就会抹杀孩子的这种求知欲。久而久之,就会使幼儿丧失积极探究的兴趣,甚至会让孩子们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导致厌学。

2.学前教育小学化抹杀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抑制孩子的发展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学前教育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在各种游戏活动中让孩子“玩中学”“学中玩”,孩子们在游戏时观察人和事物的过程中,会增强注意力,培养想象力,提高思维能力。如果学前教育小学化模式教学,把孩子们每天关到课堂上,接受严谨的组织教学,墨守成规,势必会抹杀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抑制孩子的发展。

3.学前教育小学化会加重孩子的学习负担,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周至6周岁的幼儿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一般在15分钟左右,小学教学课堂时长一般是40分钟,如果让幼儿在40分钟的教学时间内学习,造成大脑疲劳,学习兴趣荡然无存,势必会加大幼儿的学习负担,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也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此外,大班的幼儿升入一年级后重复学习,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徐利治.学前教育方法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上一篇养成教育

下一篇法制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