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学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学教育

中学教育范文1

一、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我们都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学生在学习中要经过大量的实验操作才能更好地领悟所学知识。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一定的化学试剂,而不少化学试剂本身就是危险品,例如硫酸、强碱、一氧化碳等等,他们有的具有腐蚀性,有的有剧毒,在实验过程中有时也会放出一些有害气体,所以说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中学生缺乏安全知识,安全意识淡薄,大多数中学生又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往往会因为一时的兴趣和好奇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后果往往不堪设想,轻者导致伤残,重者危及人身安全。例如,某学校学生在实验中使用浓酸、浓碱时因操作不当导致烫伤、灼伤;某学校发生光气泄漏事件,导致一些学生中毒;某学校学生在用锌和盐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没有事先检查氢气的纯度,导致反应器中混入空气,发生爆炸;等等。为了避免这样的悲剧重演,作为中学化学教师要时刻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安全教育,让学生安心,家长放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校教育的顺利进行。

二、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

目前,我们大多数化学教师都把安全教育作为重点来抓,工作的闲暇之余也都在探讨这个话题。那么作为中学化学教师究竟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安全教育呢?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经验来浅谈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的具体做法。

1教师在实验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

有效的化学实验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但是化学实验事故隐患多,为了杜绝事故的发生,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在具体实验操作之前一定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例如,刚提到的某学校学生在用锌和盐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没有事先检查氢气的纯度,导致反应器中混入空气,发生爆炸事故。在做这一节课的实验之前,教师必须认真讲解这一实验的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当锌粒反应完后,打开反应器装上锌粒时,不要刚塞上塞就去点燃,要在点燃前检验纯度。当你违背这一操作规定时,反应器中一旦进入空气,再点燃就会发生爆炸。教师也可以在授课前,下载一些关于这一实验的失误导致事故发生的案例,这样可以直观生动地呈现出一些化学事故对人身或社会造成伤害的严重后果,让学生观看后明确错误做法所带来的危害,从而唤起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把自身安全放在首位。

2实验中教师言传身教,做好安全示范

为了避免不正确的实验给学生带来伤害,教师在每一次实验之前一定要言传身教,做好安全示范。教师的演示既能让学生了解实验操作的正确步骤,又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实验安全知识。例如,在实验室制乙烯时,在大试管里倒入酒精和浓硫酸时要在液体中加入瓷片以防爆沸;加热制取气体并用排水法收集时,实验完毕后,一定要先把导管从水里撤出,再撤去酒精灯,以防倒吸后烧瓶炸裂伤及学生;做甲烷的演示实验时,教师应先做甲烷的性质实验再点燃甲烷气体,避免空气进入影响甲烷的纯度,发生爆炸事故;等等。教师的言传身教会时刻影响着学生,教师在演示操作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醒学生错误做法会导致哪些危害,以保证学生在自行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此外,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粗心大意也会造成意外的发生,教师还要指出危险操作后的补救措施。例如,酒精灯不慎碰倒着火时应如何扑灭;强酸或强碱溅到衣服上应如何处理;等等,教师要不断通过自己安全细致的演示实验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3通过开展趣味活动,渗透安全教育

中学教育范文2

【关键词】化学教育;环保教育;环保意识当今世界教育的主题已由“学会生存”发展为“学会关心”,而我们国家的教育改革也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重视和加强“环境教育”则是这场改革的重大课题之一。它既需要高新科学技术与理论,又需提高全体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环保尤为重要。中学化学教学中贯穿环境教育是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故环境教育应成为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1. 实施环保教育是摆在学校教育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环境问题已困扰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危及人类的生存。教育的功能具有滞后性,要为二十一世纪培养人才,必须要有超前意识,要从小起就加大力度抓好环保教育。实施“环保教育”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措施之一。实施环保教育决不是应时之举,更不是权宜之举,而是摆在学校教育面前的一项长期任务。

2. 从“受教育者”的表现看,在中学化学教育中开展环保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目前,环境教育还没有系统的纳入中学化学教育中,致使“受教育者”缺乏应有的基本环保意识。联系到我国公民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的恶习,以及在生产活动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劳动者从小没有受到良好的环保教育。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在中学化学教育中开展环保教育,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无疑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3. 我国环保教育滞后,中学化学教育中贯穿环保教育,势在必行 环境教育的突出特点是跨学科,我国现行中学化学教程没有把环境教育作为重要章节列入教材,环境教育的内容散乱,未能形成上下贯通的完整体系,具体施教则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尽管广大化学教师作出种种努力,但因教材内容不系统,知识力度不够,学生仍不易掌握完整的环保知识,缺乏基本环保技能培训。

中学将近180个化学实验,基本属有毒易燃易爆物质的制取及性质实验,一般是开放体系实验方案,尽管要求有的在通风橱内操作,排毒气于室外,但那仍是对环境不负责任的做法。耳濡目染导致学生形成化学实验和化工生产造成污染是不可避免的错误观点,也给学生造成错觉,放点毒气,倒点废液无所谓,书上这样说的,老师这样做的,我照做无误。基于此,当前中学化学教育中贯穿环保教育,加强环境科学的教育和研究,把环保教育融入正规化学教学之中,势在必行。

中学教育范文3

【关键词】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管理;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101-01

中学教育通过漫长的教学管理实践积累,曾经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对于如今的学校管理工作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伴随着中学逐渐扩大了办学,教学的内容也日趋增加,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也随之越来越复杂。在此过程中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暴露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多,教育改革呼声不断。在当前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学校管理者要求教师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来实施新课程,但又不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这就导致在校园管理中出现了许多管理问题。本文简单的例举了一些存在与当前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

1、存在于当前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1.1行为管理重于信息交流传递

常规的教育教学管理是由学校到教研组再到教师,属于自上而下的管理状态,垂直链接反映出严格的上下级关系,这不仅是学校信息沟通的阻碍,也是造成学校教学效率低下的根源之一。教师职责层次过多过死,职能过细,导致了教师的思想僵化,适应能力低下。教师之间信息交流传递的缺乏,限制了教师的责任感和创造性,在遇到难题是,不是以积极的态度去寻求解决的方法,而是相互推诿责任。

1.2忽略教师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个性作用

在当前的学校管理工作中,校园管理者总是忽略教师本身个性的作用。例如说最常规的就是用统一的要求来衡量教育行为,从而忽视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对学生在情绪态度或者情感心理方面的影响;学生所处的班级不同其层次也不一样等等问题。把教师的教学思想和行为圈定在固定的模式中,过分注重标准强调规范而变得僵化单一。

1.3在教学管理中看中数量忽视质量

在学校管理活动中将管理实行量化是没有错的,但部分校园管理者在工作中过于依赖量化。例如说用及格率和达标率来衡量教师的业绩;用教案的页数,字迹是否工整来判断教师的教学态度,等等。将量化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始终,即使是不该量化的也要硬性量化,让教师对工作产生抵触心理。

1.4课堂教学的现状

当前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仍然是以传授已有的知识,并不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的重要性远大于“学”,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而不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过分的强调规范统一,忽略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也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2、针对当前教育教学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2.1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加强监控和引导

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教学过程必须随着学生对教学内容和社会对学生的要求的改变而改变。在教学过程中包含了许多环节,学校管理者要加强对教师的监控和引导。例如说,随着不断深入的课堂教学改革,校园管理者可以教师的教案为突破点,将教学反思纳入到教师的教学管理中来,鼓励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将自己的教学反思与同年级组中做交流和讨论,并且共同讨论改进的方法和内容。与此同时,校园管理者还可以对此设立相应的奖励机制,例如将每位教师的教学反思做一个评比,对于有创意的教学设计、有个人风格的教学内容的教师予以表彰。

2.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实行教学创新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教师就要具备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任何创新都是建立在已有的认知的基础上的,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敢于发问,敢于怀疑,立足于已有的知识温故而知新。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由已知引出未知,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讨,去证明,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3提升校园管理者的自身素养

作为校园管理者至少要具备三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及教师职业的基本知识,现代科学管理知识和在自身已有的知识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实践性极强,作为管理者,要对开放的校园系统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熟练的掌握现代教育科学理论以及管理学理论,并且能够将这些理论知识融入到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实践中去,在提高教学管理质量的前提下形成鲜明的校园管理特色,并且能够做及时的总结和反思,提炼出系统的教育教学管理理论知识,并用以指导今后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2.4校园管理者应当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

教育改革的呼声不断,教学管理制度要适应学生对教学和社会对学生要求的发展,教学创新是必然的趋势。作为校园管理者,不但要对这个趋势进行支持,更应该引导和提供保障。

2.4.1引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面对教育改革,作为校园管理者要在教学观念上对教师进行引导,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一类的不自觉行为引导转变为自觉行为。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以科学的管理理论作为依据,采取刚性的管理手段,以新型的教学观来审视和分析当前的教学。

2.4.2对教学行为进行规范

作为校园管理者,要在管理活动中对于不合理行为方式和不科学的思想观念进行变革,促使教师对一成不变的教学习惯进行改变。在常规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对教学行为进行规范,以有序的教育教学管理作为基础,实现依法治教。

3、总结

通过如何实施教教学管理工作改革使教育教学管理能够更好的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这是校园管理者们所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对于一个学校发展的影响力决定了其在校园管理工作中的特殊地位,提高教育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在整个校园管理工作中线的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中学教育范文4

关键词:体育教育;问题;思考

素质教育中包含体育,体育教育应以增强学生体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为指向,体育素质教育应体现时代要求,即健康追求。它应包括健身体育、娱乐体育、竞技体育等综合性体育项目和健康追求理念,形成一套综合性强、理论坚实的体育教育体系。但在现实的体育教育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中学体育并没有实现综合性,反而是像文化课一样,向分数看齐,由此使得中学体育教育方式的问题有增无减。而新课改中又将体育分值一再提升,更加重了体育教育向分数看齐的偏颇价值观。本文主要结合具体的案例对中学体育教育的指向性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设性意见。近几年来,新课改强调提升体育分值,使得中学体育教育处于一种紧张的备考状态,本应是娱乐游戏、简单技能训练、提高身体健康质量的体育课,如今却变成了应试技能速成训练课,每节体育课都围绕中考项目反复强化练习,800m、1500m从未走出体育课堂。据时事新闻报道,体育课上猝死事件频有发生,如南京1名14岁初中女生生理期坚持跑步结果猝死在跑道上。原本很受学生欢迎的体育课现如今逐渐成为学生提及生畏的课程,并非因为教师严厉,而是每节课程内容都是复制性大强度甚至是超强度的技能训练。《体育课程标准》提出:“体育课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但就现状来看,体育课的健康指向走入偏途,拿到满分成了现在体育课的最终目的,这无疑忽视了《体育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扭曲了中学体育教育观念,势必会给体育教学带来不良影响。为了拿到满分,学生在教师、家长的监督逼迫下早起晨练、不停的跑圈,大课间也要抽出10min进行跑步、跳绳、跳远等项目训练,已违背了学习之余劳逸结合、强身健体的初衷,让学生身心疲惫。并不是所有的学生体质都适合大量运动、都有运动天赋,因此用统一高标准来要求每位学生并不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还会使得某部分学生越来越不喜欢体育课,从而排斥体育运动,与原本预设目的更加背道而驰。加之在社会发展带来的雾霾、空气质量低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下,更应该注重体育教育的目的,明确体育教育应以学生身体素质提升为主,并非以分数为重而不惜学生身体承受力的强化训练。学校、教师应明辨新课改要求,明确素质教育真理念,转变体育教育指向,不被体育分数紧固教育思维,要真正落实体育教育以学生健康为目的而不是以提升分数为目的,让学生对体育教育有兴趣而非惧怕紧张,调整体育教育的方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学校应组织教师研读《体育课程标准》,并进行科学解读学校要组织体育教师认真研读《体育课程标准》,科学解读,定准体育教育目的,指向增进中小学生健康,少年强则国强,体育教育落实到位,有助于增强我国国民整体身体素质,进而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中小学生正值身体快速成长的时期,因此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学生缓解压力,促进骨骼等各个身体机能的生长。体育教育应围绕如何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展开,而非一味的看分数,要科学解读课改要求。新课改提升分值是想让国民关注健康,增强体质,从娃娃抓起,打好基础,而不是充实中考招生。2教师应注意体育教育强度某些学校存在不考虑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盲目高强度训练的做法,跑步、跳绳等项目都是以学生极限为标准,反复加大锻炼程度,一节课下来,学生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心脏频率非常快,反而对学生身体健康存在威胁。因此,体育教师应注意训练强度,考虑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留心观察不同学生身体素质,注意因材施教,也就是结合不同学生适当调整训练量和强度,通过多种形式锻炼技能。例如,跑步弱的学生,可结合其身体素质适当增加跑步圈数,若结果仍无效,则不要反复强化,这样会使得学生厌烦惧怕体育课,也会增加学生的身体和心理负担,容易引起不适。尤其是需要体育教师考虑男女生差异,在进行训练时,适当照顾女生的身体承受力,适量安排锻炼,还要重视女生特殊期的维护,某些症状严重的学生可考虑不进行运动或少进行运动。3调整教学内容新课改提升中考分值后,中学体育教学几乎都围绕中考项目实施,每节课都在反复地练习几个项目,常规练习、测试练习结合,学生渐渐便觉得体育课乏味,辛苦劳累,这种心态会影响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也容易使得学生曲解体育课的教育目的,认为体育课就是为了中考得满分。因此,体育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以中考项目训练为主,某些趣味性体育比赛、活动等穿插其中,一是可以缓解学生备考的紧张状态;二是可以丰富体育教育的教学内容,让体育重新焕发趣味性;三是激发并保持学生对体育课的积极性,始终有新鲜感。有句话叫物极必反,用在体育教育中便提醒体育教育教师,锻炼要有度,适当的非训练项目课的加入会使学生真正放松身心,缓解压力,也便于让学生调整状态,更好的迎接中考项目锻炼课程。4学校增加体育设施,调整授课形式为保证教师能够进行内容多样化的体育教学,学校应增加相应的体育设施辅助体育教师的教学,为学校体育教育提供便捷。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包括各方面机能的提升,因此如果仅凭简单的几个项目锻炼学生身体素质是有局限的,不防增设体育设施,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多样的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项目,从而使身体各个机能都得到锻炼。另外,学校可尝试调整授课形式,将体育课按照学生兴趣分组,结合学生体育特长进行授课,使擅长跑步的学生的跑步技能进一步提升,使擅长篮球的学生熟练掌握篮球技能等,实现因材施教。但在以学生兴趣划分授课中,还需要加入其他项目,达到综合性训练。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体育选择,也使得体育教师可以较为轻松的教学。每一项教育都应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指向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特别是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教育应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事情,而非令学生排斥,体育教育要为学生各项素质的提高保驾护航,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运用适量合理的锻炼强度,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作者:孙伟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俞国峰.中学体育教育中存在问题及教学对策探析[J].新西部:下半月,2008(12).

[2]韩琦.素质教育下中学体育教育现状及发展[J].内江科技,2011(6).

中学教育范文5

关键词:中学教育;惩罚教育

中学生正处在成长的黄金时期,对外界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接受知识也较为迅速,但是由于学生心智尚不健全,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善,对很多事情的判断还不够全面,很容易在成长过程中出错,需要教师的引导。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惩罚教育来促进学生改正,健全学生的心智。

一、中学惩罚教育现状

惩罚教育本意是教育者通过对被教育者的行为进行否定以此来培养其高尚的品质,纯洁的心灵等。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惩罚教育是一种常规的教育手段,虽具有强制性的措施,但是能够对学生起到警示的作用,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惩罚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日趋完善,逐渐向科学化、合理化方向发展,但是,仍有部分教师在采取惩罚教育时存在教育误区,给学生带来了身心上的伤害。诸如一方面教师将惩罚教育与体罚教育混为一谈,打着惩罚教育的名义行体罚教育之实,突破了惩罚教育的界限;另一方面教师将惩罚教育简单化、程序化、形式化,使得惩罚教育不仅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造成了“雷声大、雨点小”的形式,让学生变得更加肆无忌惮,变本加厉。这些都急需教师解决,完善惩罚教育机制,提升教育效果。

中学教育范文6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学;情感教育

音乐,蕴涵着丰富的情感,每一段音乐都代表着作者内心的精神世界,通过这些不同的情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以正确的方式去面对生活。但是怎样引导学生在音乐中享受美的教育呢?首先音乐不是应试教育,它强调的不是严密的逻辑,我们应该发挥出音乐教学中独特的情感效应。情感教育一直存在于教学当中,时刻都具有强烈的感情,感动着学生。音乐教学十分重要,是情感教育中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完成音乐养成教育的重要路径。这是因为音乐是一门艺术,它在情感表达方面具有很强大的功能。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情感的体验更加重要,更加直接,所造成的反应也更加明显。

音乐教育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学生很容易在音乐教育当中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因此音乐教育就必须既具有理性的认知,又要有感性的一面,而这种感性就要求音乐教育工作者要注重自己本身的音乐素养、情感表达,因为这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另外情感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强烈兴趣,培养高尚的情操。以上几点都说明在情感教育中,音乐教学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 音乐教学要在理性的基础上产生深刻认知

跟其他学科一样,音乐也具备教育人的功能,它不只是纯艺术。也就是说音乐教学的情感体验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作用,音乐体验可以帮助孩子们形成健康的心理。因此,音乐教学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1 方向性原则

这是音乐教学评价必须遵循的最基本原则,它要求在对音乐教学进行评价时必须把握素质教育的大方向。具体来说就是要分清是全体学生的音乐教学还是个别优秀尖子生的音乐教学;看音乐教学实施的是基本素质教育还是职业培训教育或专业技术教育;看音乐教学是扼杀了学生的发展潜能还是激发了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方向性原则作为音乐教学评价的一条总的原则,它统领和规定了音乐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以及方式、方法。

1.2 全面性原则

音乐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种各样的原因都会影响音乐教学的综合效果。因此,评价音乐教学就要从系统的、全面的角度出发,对音乐教育进行全面、全方位的评价。反映在教学对象上,就是教学成果是否具有普遍性,即是否真正使每一个教育对象都得到了发展;反映在教学方法上,就是教师是否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正确、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反映在教学内容上,即是否在创作、唱歌、器乐、欣赏、音乐文化知识等各方面取得了成果;反映在教学途径上,就要求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全面衡量;反映在学生的音乐发展上,就要看学生的音乐态度是否积极,兴趣是否浓厚,感受、表现、创作音乐的能力等各方面是否都取得了进步。

1.3 鼓励性原则

音乐教学的一个基本任务和目标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这既关系到整个音乐教育的成败,也是学生在音乐方面能否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而学生音乐兴趣的激发和培养,首先离不开外界(包括教师、家长、学校等)对他的鼓励,特别是对他在音乐鉴赏和音乐表现方面所表现出的创造性的鼓励和欣赏。

2 音乐教育如何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2.1 音乐教师通过自身的经验给学生带来情感体验

有人说:要想让别人感动,首先应打动自己,这就要求我们音乐教师用自己丰富的情感来感染学生。由音乐教师精心设计、布置一个诱发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极大兴趣的环境,在这里音乐教师就像一个演员,用自己的演技牢牢地吸引住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都是表演中的重要环节。唱歌过程中,通过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可以在力度、速度等方面作出对比,在音乐教学中巧妙地运用不同情感的歌曲促进学生对音乐情感的理解,使本来就极具美感的音乐锦上添花。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充分地利用自己的情感优势,用自己丰富的情感感染学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

2.2 通过作者内心情感唤起学生情感共鸣

音乐作品有着独特的表达方式,每一首作品都代表了作者当时不一样的内心世界和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情感,作者把所有的情感都蕴含在了音乐里。我们教师应该深入地分析和理解教材,引导学生对作品背景、创作意境、风俗人情等进行深入的了解,让学生在学习音乐之前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处境,并通过作品的内涵来了解作者当时内心的情感,从而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心中情感的火花,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学会和理解这些音乐。如果只是单调地进行教学,学生永远只会表面上按部就班地学习,不能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也不会明白优秀的作品为什么会优秀,更不明白音乐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所以我们教师经常会通过作品内涵情感来引导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进步,这样他们的感情会越来越丰富,情感会越来越细腻,人格也会越来越完善,这将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给他们带来莫大的益处,这才是音乐教育真正该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2.3 增强互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受音乐情感教育给他们带来的变化

这一阶段的主体是学生,主要是在教唱这一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自己的演唱中感受自我。这就要求学生通过之前一系列的学习,达到初步会唱、唱准歌曲的目的。在此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加强和学生的沟通,在沟通中掌握哪些歌是他们喜欢的,是愿意将自己投身到作者情感中去唱的,愿意真心地去体会音乐的美感的,然后给予他们适当的点拨,让学生自主思考,自由选择自己能感受到情感的歌曲,自己发现难点,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复习旧知识,获取新知识的学习实践过程中,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提高音乐素养,使学生的各个方面得到协调发展。

3 结语

让情感教育贯穿于整个音乐教学过程当中,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树立学生高尚的情操,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基地。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一名负责任的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以音乐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在这一过程中,要始终把情感教育放在音乐教学的首要地位,运用动人的歌声和活跃的教学方式深入学生的内心。音乐是一种美的艺术,它能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充实,它还能使人们的心灵变得更加纯洁,更加高尚。情感体验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努力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音乐的美,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使他们能勇敢地面对生活,友善地待人,平和地看待周围的事物,热爱所有美的事物,珍惜每一次情感体验。作为音乐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热情,塑造美的心灵,培养美的人格。

参考文献:

[1] 裴娣娜.情境教学与现代教学论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1999(l).

[2] 许枫.浅谈初中音乐课的情境教学[J].教育评论,2000(5).

上一篇初中教育

下一篇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