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研究范文1
研究型大学中工程类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中国高校历年世界排名情况总汇
美国联邦政府大学生资助制度发展的新趋势研究
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任课教师应具备的五种意识
通识教育课程与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比较
整体教学观在支教项目中的运用——同济大学中德学院2010暑期社会实践项目解读
文理科毕业生就业取向的差异性分析——以同济大学的两个学院为例
基于辅导员素质提升要求的辅导员培训工作研究
高校学术规定探析
关于快速建设中的高校和高校财务危机的思考
美国高校校园媒体传播特色——以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例
大学学什么?——兼谈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
科学研究的八个关系与世界一流大学
科学研究的八个关系与世界一流大学
在工程教育领域共同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深化和拓展务实合作的新尝试——在同济大学“2010年中欧工程教育研讨会”上的致辞
在工程教育领域共同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深化和拓展务实合作的新尝试——在同济大学“2010年中欧工程教育研讨会”上的致辞
欧洲工程教育模式的转变
欧洲工程教育模式的转变
中国工程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中国工程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文化设计和技术的结合——全球背景下的技术创新
文化设计和技术的结合——全球背景下的技术创新
中欧携手共促工程教育
中欧携手共促工程教育
中外合作办学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中外合作办学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大学学术委员会的构架与运作机制考察
大学学术委员会的构架与运作机制考察
我国高教“后大众化”阶段网络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其破解
我国高教“后大众化”阶段网络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其破解
独立学院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研究
独立学院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研究
地下建筑施工课程多媒体课件与网站制作
地下建筑施工课程多媒体课件与网站制作
体验实验系统框架下的专业认识实验
体验实验系统框架下的专业认识实验
礼仪教学应注重礼仪的思想道德内涵
礼仪教学应注重礼仪的思想道德内涵
水利工程综合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同济大学土木学院水利工程系为例
水利工程综合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同济大学土木学院水利工程系为例
研究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研究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信息化系统建设初探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信息化系统建设初探
主动服务学术为先——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看美国高校如何经营媒介关系
主动服务学术为先——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看美国高校如何经营媒介关系
基于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教务管理——以同济大学为例
基于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教务管理——以同济大学为例
一流大学卓越校长——麻省理工学院与研究型大学的作用(五)(1992—1993)
一流大学卓越校长——麻省理工学院与研究型大学的作用(五)(1992—1993)
顺应世界潮流服务国家战略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院系产出-投入绩效评估方法研究
可持续发展大学的内涵及发展途径研究
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关键问题研究
论产学研合作教育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
研究型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优劣势的分析
对进一步优化我国“985工程”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思考
教育研究范文2
关键词:生命 教育 体育教育 契合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1(c)-0153-02
生命教育的概念始于西方国家,20世纪末从我国台湾传入大陆后,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热议和实践探索。生命教育将人的生命视为教育主体,当前我国教育体系下,唯一以人的身体作为教育对象的就是体育教育。文章从生命教育及体育教育的内涵出发,对于生命教育与体育教育的契合性进行探讨,构建生命化体育教育理念,为体育教育中生命教育的体现提供理论支撑。当下,体育教育在中小学体育教育过程中一直处于尴尬地位,无论是师资还是场地方面都存在着一系列不同的问题。然而,对体育教学现实进行一系列考察,其体育教育的深层问题在于体育人或者说社会对生命本身的认知态度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的现实效果。故此,对体育教学教育的生命化认识的侧重应该成为体育教学研究的重点。
1 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被动态地、不断发展地赋予不同的内涵。古希腊学者认为体育之于生命,形同于血液之于躯体。运动于生命而言,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有学者认为生命教育应包含4个层次:生命意识的建立、生存技能的提升、社会化生命的塑造、精神生命的达成。有学者认为生命教育包括3种内涵:一是教育要关注生命的整体性和主体性;二是教育要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三是教育要培养热爱生命、珍视生命的健全的生命品格[1]。我国台湾学者孙效智等人认为,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涵盖了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和这一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既关乎人的生存与生活,也关乎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乎人的本性与价值[2]。当下,生命不仅是学科上对人作为生物体表现出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等复合现象的定义,还应包括人面对生命或人生时所表现出的与之相关的社会现象以及现象背后的意识形态和个性心理方面的内容,即具有身体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才能构成生命的完整性。综上所述,生命教育是一种倡导保护生命尊严、肯定生命价值、关注生命完整并促进个体生命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2 体育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内在联系
近30年来,我国的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教育事业虽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教育渐渐趋于为赚钱谋生做准备的地方。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抗压能力差、人格缺失、价值观扭曲等现象显现日益凸显,催生出对教育的最终目的的拷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由此可见,当前我国的教育立足于“以人为本”,强调作为生命载体的“人”及人的全面发展,生命成为教育起点同时也成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我国当前教育框架下,以人的身体作为教育对象的只有体育教育。而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无论从塑造发展健康的身心,还是从增强个体与集体的融合与协调等方面,都与生命教育有着高度的契合点。那么,在生命教育和体育教育的关系上,可以理解为生命教育为体育教育的主题,体育教育则是生命教育的体现。
3 构建生命化体育教育理念
体育教育中要真正体现生命教育的丰富内涵,期待学校体育教育实践最终走向感悟生命历程、培养精神意志、提升生命质量,构建生命化体育教育理念需要从以下几点出发。
3.1 遵从生命的生成性,凸现教学的体验性,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人从一个只会啼哭、脆弱、毫无生存能力的个体逐渐变为沟通自如、融入社会、身体强壮的个体,从懵懂无知到聪明睿智,人的生命是一个逐渐显现生命意义、动态生成的发展过程。这种动态生成性意味着在对生命意义的不断优化的过程中发展的不确定性及面向未来的可能性。生命化体育教育中,通过实施一系列的身体锻炼,在运动过程中感受对身体变化的直接体验,引导学生深化对生命的理解,逐步建立生命意识,教导其热爱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教育者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以对生命的敬惜之心,注重从全面发展的角度动态地、整体地来把握学生的生命历程,把尽可能多的体育知识、技能和文化的东西,从生命的实际需要出发纳入学生的体育教育过程,有意识地关注学生过去、现在和将来在每一个阶段的不同的生命体验,使体育课程真正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
3.2 尊重生命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构建自由宽松的体育教学环境
“每个生命个体的形成,是个人的遗传素质与具体时空中的人生社会体验的整合所产生的涌现。不仅个体所处的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它自身也是由多层次的生命构成的生态系统。”[3]每个个体都有其独立的人格和精神世界,构成生命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的体质、运动特点、性格、需要及兴趣、特长等都各具特点,教育者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生命独特性,承认每一个学生对生命的体验与理解的差异性,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互动教学环境,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生命独特性的需求,让学生们在体育教学中获得自我生命的确认感及生命力量绽放的愉悦感,从而拓展体育课堂的生命空间。只有在这种自由宽松的体育教学环境中,学生们才能充分释放自己的潜能,使其身体及精神得到最大程度的解放,向着自由全面的方向发展。
3.3 关注生命的完整性,实现生理生命到精神生命的超越
根据哲学可知,任何对象都是矛盾的统一体,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且这个系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社会方方面面保持着动态的联系。学生的生命是完整的,是与社会保持紧密联系的。体育教育需要关注对学生社会化生命的塑造,直到精神生命的达成。体育课程中除了对学生的身体进行锻炼增强体质、培养顽强意志外,运用各种团队运动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培养集体荣誉感、团队意识及合作能力,激发学生作为团队乃至社会一份子的责任感。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注重生理生命到精神生命超越性的激发,借助这种积极向上的内驱力优化体育教学过程来促进学生身体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全面协调发展。
4 结语
生命教育与体育教育的高度契合,使通过体育教育的课程载体来达成生命教育的目标应为可行之选。生命化体育教育遵从生命的生成性,凸现教学的体验性,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尊重生命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构建自由宽松的体育教学环境,关注生命的完整性,实现生理生命到精神生命的超越,引导学生在体育教学实践体验中学会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体味生命、享受生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将教育的意义落到了实处。在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要关注学生体能的提升与体育技术的提高,更加要关注体育教学对学生个体生命本身的关注,合理处理生存与发展,使体育课程服从于学生个体个性化需求。
参考文献
[1] 钱巨波.生命教育论纲[J].江苏教育研究,1999,16(4):19-21.
[2] 肖敬.浅谈生命教育读本[M].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3] 倪胜利.大德曰生――教育世界的生命原理[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教育研究范文3
品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的方法
大学时期是学生性格养成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将德育融入其中,既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也是体育教育的教学目标之一。因此,把德育的丰富内容寓于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强化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让其在体育教育过程中,达到提高身体体质、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优秀品德的目的,是品德教育渗入体育教育的重要意义。我们根据自己的体育教育经验,分析了基于思想品德教育的大学体育教育的教学方法。
在队列训练中培养纪律性 延续学生的军训作风,将军姿贯穿在体育教学练习中,在集合口令响起后,学生迅速列队、整理衣冠、报数、师生相互问好。严格按教师所要求的队形、顺序、要求进行列队训练。训练中,严格遵守纪律,站姿正确,衣着整齐,不做与列队无关的其它活动等。队列训练不单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身姿,还要纠正诸如挺腹、含胸、歪头、斜肩等小毛病;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其仪容严整、衣着整洁的良好习惯,树立严格的时间观念、纪律观念、集体观念和讲求规范的观念,提高反应速度、动作标准和协调统一的应变能力。
在竞技体育中锻炼其坚强意志 竞技体育本身具有培养情操、锻炼意志的含义。我们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可以发现很多学生由于身体素质、体能和意志的不同,在进行体育锻炼过程中,会出现畏难的情绪,如怕流汗、怕受伤、胆怯等一些心理现象,特别是在跳高、跳远、单双扛等难度和体力消耗较大的练习中更加突出。所以,针对学生各种的畏难情绪,要进行教学演示和讲解等,使学生深入学习并减小畏难情绪。通过对竞技项目不断的练习,使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然后进一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吃苦耐劳和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如在篮球教学比赛时,通过三对三的小组比赛,可以培养学生遵守规则、遵守纪律的优良品质。而且在激烈对抗的比赛中,小组的学生通过配合、策应、传切等锻炼,可以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团结的力量,培养小组的团队精神。
在体育游戏中相互合作 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体育游戏是最受学生们喜爱的一项体育教学活动。体育游戏与很多正规的体育锻炼相比,它的趣味性更能够吸引学生。很多体育游戏动作多样,可以训练学生的注意力、反应速度、力量、耐力等。某些合作性的体育游戏则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如在体育课堂做“猎人打猎”游戏(用投排球来代替猎枪)时,不仅能训练学生投射和躲避能力,更可以培养他们发扬集体合作的精神,做到相互协作、团结一致,为集体荣誉“争取多打猎物”而努力,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团结互助的优良品德。
整理体育器材中培养其爱护公物的品德 在上体育课时,离不开体育器材的配合。所以,在课前整理活动场地、领取体育器材和课后收拾器材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树立爱护公物等品德的重要契机。如在课前组织学生去器材室领取活动器械时,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意识。引导学生采取合适的方式领取,禁止学生拖拉体育器材,如在领取篮球、足球、羽毛球拍、乒乓球拍等小件体育器材时,不许用脚踢、不要乱扔等行为,发现有损害或者不正常使用体育器材的现象应及时制止教育,对于那些主动帮助老师整理活动场地和爱护器材的同学应给予赞扬。这样,不仅可以有效保护体育器材,而且能够促进学生们培养乐于助人、热爱劳动和爱护公物的良好品德。
渗入体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活动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通过复杂的身体练习,将学生的思想活动反映到各项体育训练中。通过体育锻炼来克服各种心理困难,提高身体素质;锻炼学生形成刻苦学习、顽强拼搏、永不服输的意志;通过集体性的游戏,培养其团队精神和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通过竞技性的活动,培养奋发向上、拼搏进取的良好品德;通过讲解和观看优秀运动员的比赛,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因此,我们必须支持和推动将思想品德教育渗入体育教学过程中,使体育教育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起到更大的作用。思想品德教育和体育教育互相促进、互相影响、有机结合,体育教育为品德教育提供培养机会,品德教育的有效开展又能更好促进体育教育的发展。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有很多国内外同行的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但是无论采取哪种体育教学方式和训练途径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教师都应在体育教学中做到:既要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锻炼了身体,又要培养学生形成优秀品质。因此,应切实将体育教育建立在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之上,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思想品德修养得到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淑英.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教育研究范文4
英文名称:Legal Education Research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陕西省西安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16开
国际刊号:
国内刊号: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9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法学教育研究》是由西北政法大学主办法律出版社出版的以法学教育研究为主的学术刊物,每年出版两卷。
教育研究范文5
关键词:现象学;教育现象学;体验;教育体验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3)05-0058-06
教育现象学以教育体验为研究对象,这似乎是现象学以体验研究为出發点和归宿的直接应用。这种不证自明的思维方式恰恰是胡塞尔所批判的自然的思维态度——对认识的可能性问题漠不关心,好像是显而易见的;而他所肯定的则是哲学的思维态度——应该首先思考认识的可能性问题。如果教育现象学要真正以现象学精神为指导,在这个研究对象的确定上,必然还要追问为什么确立及怎样确立的问题。
一、体验与教育体验
教育现象学中的教育体验确实与现象学中的体验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范梅南在《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一书中认为,与教育体验并列的还有医院护理体验、心理治疗体验、法律援助体验等,在人文科学领域,它们有着共同的思想基础。因此,要认识教育体验的一般性与特殊性,首先应了解现象学中的体验。
(一)体验
体验是人的一种基本心理活动,是意识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知觉和想象的内容。体验也是现象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体验”等同于“现象”。现象学作为关于现象的学说,同时也是关于体验的科学,现象学就是要研究人的意识体验。
伽达默尔曾概括了体验的两个特征:一是直接性。体验往往是前反思的,是人在活动中的一种最直接的意识感受,是人的精神世界最基本的构成材料;它没有经过系统的逻辑理性的规整,是人的意识的喷薄涌现,真正体现了现象学的“知性最少”的要求。二是有结果。体验总是要体验到什么东西,有一个对象性或意向性问题,这是认识过程中最坚实的“原子”单位。当然,体验的结果也是相对和具有阶段性的,从整个生命活动来看,就是由体验这些“原子”单位不断构成我们的认识经验和知识。
与冰冷的抽象概念相比,体验体现了一种身体的在场与参与,给人一种亲熟感,还原了一个富有生命气息的生活世界。我国古代的“绝知此事需躬行”,说的就是只有在亲身的实践体验中,才能获得最高的智慧与真谛。“所谓‘体验’就是通过根身经验,意识之灵明觉慧来证验本身。”梅洛·庞蒂是通过对身体的强调来说明体验的重要作用。在他看来,身体并不是单纯的肉体,身体本身就具有“我思”的功能;人只有经过身体的参与,让身体进入世界,才能实现自我。身体参与的具体形式就是体验。离开了体验,即便有理性上的“知”,我们也未必真正能知。“一个天生的聋子知道,有声音存在,并且声音形成和谐,并且在这种和谐中建立了一门神圣的艺术;但他不能够理解,声音如何做这件事,声音的艺术作品如何可能。”恰恰是体验让我们理解了声音,让我们感受到声音艺术作品的愉悦。体验让我们有机会直观事物,从而真正认识事物本身。
但以往的传统认识并不这样认为。在实证主义看来,体验过于主观,它不能测量,又难以控制,因此并不能作为有效的证明材料;在理性主义眼中,体验同样也是不可靠的,虽然人同此心,但并不能保证事同此理,由主观的体验很难推导出客观的事理。唯有现象学赋予了体验一种本体性的地位。体验是人的一种真实存在,更是一种原初的、本源性的存在。从意义上说,它是不可再分的“原子”单位;从来源上说,它是没有经过、甚至已经悬置了知性浸染的纯粹的意识之流。现象学的学术追求是为各种具体科学寻找到一个坚实可靠的普遍基础,体验以其不可再分的真实存在,经过胡塞尔、海德格尔和梅洛·庞蒂等人的努力,担负了这一责任。这也是在现象学的众多發展理路中,体验却能成其为共同的研究对象的根由。
但现象学对体验的研究并不等同于心理学,这是胡塞尔在《逻辑研究》第一卷中所要极力阐明的观点。现象学研究的是体验的意义,或者说是意蕴,它要关涉的是人作为最原本的存在时,呈现给我们的思想内容;心理学从实证科学、经验科学的角度研究体验产生或發生的心理过程,例如,体验是如何经由外界的刺激形成各种反射弧,最后在我们的头脑中产生了何种意识。简要地说,这大概是“观念”与“自然”的区别——“观念”是思想性的,它是现象学所要研究的体验;“自然”是物理性的,它主要成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体验
由体验过渡到教育体验,并不是简单的范围上的缩小,在更深层次的意义上,它要体现教育的一种内在规定性。何谓“教育”?从本质上说,教育首先是一项规范性的活动,而不是一种技术或生产活动。这种规范性意味着从事教育必定与价值、喜好、道德等问题有关,我们不妨说教育从根本上是一种道德行为,它总是指示学生向“好”、“善”的方向發展。所以,荷兰教育现象学家兰格威尔德反复强调,在教育世界中,面对事实理性与教育规范问题时,优先考虑的永远是后者。教育体验除了具有体验的一般认识外,还应该具有教育特有的规范性。例如,站在教育者立场上的教育体验,它首先是要指向他者,“教育学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为了更清楚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尝试比较以下两段体验材料。
体验一:我看到一个孩子在街上跳绳,我停下,笑着观望了一番。我看着那一次次充满活力的跳动,绳子有节奏地晃动着——这是我记忆中的节奏。时间似乎停滞了。当孩子停下来的时候,我仍感到绳子击打着我的脚面。我感到遗憾了。我希望能重新看看学校的老操场。但我只能回到现实。
体验二:老师看到丹妮在跳绳。因为与她交往一年之久,他比一个过路人更了解她。丹妮远离其他孩子独自一人跳绳,这使他不禁深思怎样才能使她成为孩子们中的一员。她无可置疑是班里成绩最优秀的学生,但她的成功完全可归结为自己努力的结果。她对自己所受到的表扬总显得漠不关心,以致使自己的老师都感到很沮丧。丹妮的母亲是一位成功的、很具有事业心的女性,想把她培养成一名天才。丹妮按照母亲的意图这样做了。但她的老师却认为她用童年的欢乐换取了母亲的喜悦。当老师观察丹妮跳绳时,注意到她的紧张感,与其他孩子们跳绳的轻松截然不同。这种焦虑的神情如同她在面对每一次考试、每一次任务时所表现的一样。与其说她在跳绳,还不如说她在艰难地前进。
面对大致相似的情境,体验者通过知觉和想象,产生了完全不同的内心体验。在第一个体验中,体验者想到的是自己读书时的情形,以至“希望能重新看看学校的老操场”;在第二个体验中,体验者想到了孩子平时的表现、孩子内心的挣扎,并表现出不由自主的担心。相较而言,第二个体验含有教育所特有的规范性,因而是一种更为严格意义上的教育体验。作为教育的自觉,作为教育独立性与专业性的保证,我们在认识教育体验时,应充分感受和理解教育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的内在品质,教育体验并不是普通的生活体验。
二、教育世界中传统认识方式批判
胡塞尔为了显示现象学与以往不注重意义、体验的学科的区别,把现象学称为严格科学,以往的那些学科则是精确科学。胡塞尔在对传统精确科学的批判中逐步明晰了自己的思想脉络,但这种批判不应理解为是一种非此即彼的态度,他提供了一种解释问题的新视角。借用他的观点,我们也可以对教育世界的传统认识作类似的批判。
(一)抽象的逻辑理性
传统精确科学,特别是经验科学,主要是依靠概念与命题来形成一整套逻辑理论体系,这套系统的伟大成就已经使它能够独立于事实本身而成为一个单独的世界。例如在教育学中,我们可以从几条宏大命题推演出诸多小命题,然后组成一个庞大的教育理论体系。当很多研究者在津津乐道各种概念、命题时,却根本不知道教育世界到底發生了什么。现象学要求回到事实本身,就是要回到这个被概念、命题所掩盖或替代的教育事实本身。“在现象学看来,经验科学并不是事物的真实反映,因为它要用概念,而概念是一种抽象,以这种抽象概念组成的科学体系不是事物本身,而是片面的,只是为了人的实际用处才设计出来的。”我们要认识的是事情本身,就是要认识那个前概念的、前逻辑的、由我们体验直接产生的原初之物。体验属于意识,而意识是先于概念的,这个原初之物保证了严格的科学认识的可能性。
梅洛·庞蒂说:“我们首先是在风景里知道什么是一座森林、一所牧场、一条河流的。”这里的森林、牧草和河流都是概念,我们是在风景里,才知道这些概念,如果颠倒了这个顺序,那会發生怎样的认识?经验科学所形成的逻辑理性认识在现象学看来,只能是一种隔靴搔痒式的间接认识过程,因为它并没有找准认识的对象;而“在体验的过程中和对体验的朴素反思中,思维和体验的存在是无可怀疑的;直观地直接把握和获得思维就已经是一种认识”。现象学强调体验认识的直观性和自明性,强调回到认识的原点。只有回到原点,一切才有可能。
(二)单向度的静态认识
人的意识从混沌不清的世界中挣脱出来后,形成了主客体的分离以至对立。主体成为优越的认识者,客体则沦为被动的认识对象,这是旧形而上学最为典型的特征。传统精确科学几乎也是持同样的认识论观点,产生了主体对客体的单向度的静态认识。这种认识的前提假设是主体可以保持绝对客观,主体在认识过程中既不会影响客体,也不会影响自己;客体在某个地方等着主体来认识,并不会受认识的影响;认识中的体验是要坚决克服的,因为它的主观性会导致认识的不够精确。我们用各种量表测量教育对象,我们被要求在研究中保持客观中立,我们将各种认识结果作逻辑运算后,施用到丰富的教育情境中去,凡此种种,无不是这种认识论的表现。
现象学则要求我们尽可能返回到认识的本源状态,它的一个基本原则在于:“世界不仅仅是我的对象,因为我原本是世界的一部分,主体和客体原本是同一的,世界如何呈现在我们面前,是和我们如何对待世界相应的。”这如同我们身处一间四周贴有平面镜的屋子,这时,我们与屋子融为一体,我们成为屋子景物的一部分,我们一举手一投足都可以影响到屋里的景物,我们怎么“看”、怎样活动,屋里的景物就是什么。我们如何认识对象,对象就怎样展现在我们面前,因为我们原本就是同一的。在认识过程中,我们的感受、体验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又自然而然地传递给认识对象,从而引起认识对象的变化;而对方的变化又反过来会引發我们新的体验。这是一种体验上的循环、碰撞,直至产生一个又一个的体验融合。认识的“事情本身”就是这样,它是一个动态的、双向或多向的發生过程。
(三)教育意义的遗漏
体验的内容就是意义的表达。人的存在不仅仅是物理事实的存在,同时也是意义的存在,“我们自己就在同一时刻里体验着这些存在”。传统精确科学因为忽视人的主观体验,实际上也就忽视了意义的存在。为此,胡塞尔曾大声疾呼:“科学观念被实证地简化为纯粹事实的科学。科学的危机表现为科学丧失生活的意义。”在教育中,我们看到一张书桌,在精确科学看来,我们要关注的是它的长、宽、高,它的颜色,它的质料;但我们在实际直观(体验)时,可能远远不止这些。我们会想到孩子在上面读书学习的情形,桌子的颜色会让我们想到某种花的颜色,我们甚至会想起鲁迅先生早年曾在这类似的桌上刻下的“早”字。这些就是意义的内容,它绵绵不绝、随性浸染、密密实实。它是我们的体验,也是我们的真正存在,隐喻着我们与整个世界的关系。可惜在传统认识中,它们大多都被抛弃而没得到应有的重视。
即使传统精确科学在某些方面注意到了意义的存在,但在物理事实与意义的关系上也有失偏颇。传统认识认为,如果一个思想能够被物理事实所证实,那它才是有意义的,否则便没有意义,证实或充实成为意义存在的先决条件。这样,人们思想中的善恶报应、上帝存在等,都被精确科学所否定,甚至嘲笑。但在现象学看来,这恰恰是误判了两者之间的关系。胡塞尔经常举的一个例子是“圆的方”。在传统认识看来,它根本不存在,因而是没有意义的。但胡塞尔认为,“圆的方”的意义确实存在,它只是没有对应的物理事实,因为你能够在你的意识中想到“圆的方”的含义,这就是意义。所以,意义与物理事实应该是相互独立的,意义完全可以单独存在,它是我们思想自由绽放的花蕾,这也为我们的自由思想扫除了最大的“形而上”的障碍。
(四)教育规范性的缺失
教育学是一门关于事实的科学,但更是一门规范性科学。很多时候,我们教育关注的导向总是集中在教育取得了什么样的客观事实,如孩子考了多少分、排到什么名次、是否升入高一级重点学校、学校建设投入多少产出多少,等等。达到某一标准,我们就判断这是优秀的教育。我们的导向总是衡量它“是不是”达到这些标准,却很少思考:即使达到这些标准,它对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孩子到底“好不好”?“抚养和教育儿童始终涉及到价值的判断。但有时这些价值深深地植根于文化和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觉察不到。”这就是常识。基于常识,我们每一位教育者都会情不自禁地思考:孩子参加那么多辅导班、每天学习到深夜,对他的成长真的有好处吗?学校建那么多高楼大厦,真的就能提高教育质量吗?这种最自然、最隐秘、最真实的想法就是我们的体验,它来自于我们的常识判断,来自于我们的良心,体验是良心的明示。可惜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也只是偶尔想想或者在头脑中一划而过,却鲜有将这种对孩子“好不好”的质疑体验求证于工作实际。
教育规范性缺失的另一种表现是教育者以学理上的想当然代替孩子真实的教育体验。很多教育者没有耐心倾听孩子的体验,或是漠视他们的体验,认为自己已经完全了解。偶尔对之有所关注,那也是针对孩子一时的心理健康问题,而没有从对整个教育的理解和孩子的终身成长的角度考虑。教育者总是胸有成竹地确认“我是为你好”,也总是理直气壮地要求“按我的说法去做准没错”。殊不知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他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成长体验。在很多教育情境中,孩子心中充满了矛盾,也许在苦苦挣扎,这其实是成长的经历。他需要得到成年人的帮助,但这种帮助也必须经由孩子自己做出选择和判断。你凭什么以所谓的“好”、所谓的“要求”来代替孩子完整的教育生活?所以,要真正关心孩子的成长,应该从孩子的体验人手,因为那里才是他成长的起点。
三、教育现象学中的体验研究
目前,现象学中的体验研究在医疗、旅游、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均有大量的研究案例,兰格维尔德对儿童生活“秘密场所”的研究、范梅南对儿童秘密和教学机智的研究,也是教育领域颇有影响的体验研究作品。教育体验研究除了运用自省、观察、访谈、作品分析、词源考察等一些具体方法外,整个研究过程还应渗透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关注个体的教育体验
要关注个体的教育体验,首先应进行现象学的悬置。悬置什么?其一,悬置感性世界的物理事实及留给我们的表象。感性世界是不可靠的,这早在柏拉图的“洞穴隐喻”中已作了生动地说明。因为它飘忽不定,又受到我们生理条件和心理欲望的制约,所以自古希腊以来,感性世界就一直处在人们的理性监控之下。但我们又无法完全摆脱感性世界的影响,于是现象学就采取了一种“存疑”的方法,对感性世界不置可否,而是暂时先将它“括起来”,将它悬置也不意味着它不存在。其二,悬置抽象的逻辑理性。我们要追求的是一些前概念、前推理性的东西,它就是事情本事,它完全可以如其所是地显示自己。现象学认为,不需要借助任何外在的工具、媒介、符号来达到真理,否则便不是真理。当我们悬置这个五光十色的感性世界,悬置这些“割裂”我们真实思想的概念和逻辑推理,我们才有可能正视自己的体验,包括教育体验。
其次,注重原初思想。当我们直观自己的教育体验时,各种思想纷至沓来。它摆脱了日常事实的平庸,又挣脱了常规理性的羁绊。它像黑暗中的闪电,又似人群中的惊鸿一瞥。很多时候,它会让我们惊诧不已:我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这就是原初思想的创造性。创造本身意味着“从无到有”的过程,它让我们获得了一些新思想,转换了与平常不一样的看待问题的角度,从而增加了理解教育的可能性。这不正是教育现象学的价值所在吗?然而有人会担心:这种过于个人化的思想有什么用?但凡仔细研究或沉思过人类真实生活的人,可能都不会否认这样的观点:“人类生活的关键并非个体所共有的东西,尽管关于共同的知识往往是有趣的和有用的,然而这些知识无法避免肤浅的处境。人类生活最深刻的东西只有在个体化的王国中才能找到”。真实的教育生活并不是诸多“共识”可以概括的,我们也并没有看到谁完全是凭借“共识”在从事教育工作。相反,注重鲜活的体验,研究原初的思想,倒是我们教育生活的开始。
最后,彰显赤子之心。赤子之心即是良心,是教育规范性的良心,是我们基于常识、基于我们天生直觉的良心。人类几百万年的發展让我们每个人拥有了异常敏锐的教育良心,这种良心缘于我们人类最初与世界的同一,缘于我们多年来朴素生活的积累,更缘于我们对待下一代如何成长的心理构型。它就像康德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虽然眼前的感性世界异常繁杂,虽然功利的结果让我们心动不已,但却丝毫掩饰不住我们教育良心的冲动。当我们循着自己的体验触摸到这些良心,我们该果断地让它们彰显,让它们如头顶的星空,照亮我们前行。
(二)挖掘体验的教育意义
一般来说,体验和意义是同时产生的,有时甚至不分彼此。当你能够清晰地说出某种体验时,意味着你已经领会到了一定的意义。但更多时候意义都是遮蔽的、隐藏的,需要我们有意识地挖掘。挖掘教育事件意义的过程同时也是丰富我们体验的过程。每一个事件的意义都不是单一或一维的,它往往是多层次、多视角的。面对同样的现象,每个人所领会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意义也不是静止的,它具有时间性。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成立,即证明了意义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是相同的,意义是在發生着、流淌着。挖掘意义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入到该意义的存在状态中去,即进入意境。我们只有与这种“状态”同在,才可能领会到某种意义。海德格尔认为这是“在路上”,在意义發生的路上,意义才可能成为我们的认识对象,我们也才能认识它。教育中的很多现象同样如此。例如,学生对某种内容的反复诵读,我国古代《诗经》中的间歇性重复,都是为了营造某种意境。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真是非常具有现象学性质的观点。“读书百遍”就是为了让你进入它的意境,而一旦真正进入,意义这时会摆脱遮蔽状态,并不需要刻意追求便会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我们进行教育体验研究,就是为了厘清各种具体的教育意境是什么。通过对自己或他人当时体验的重构,我们或许能达到这一目的。而当其他教育相关者以“移情者”的状态进入这种意境,他们对教育意义的理解和领会将会改变他们今后在类似教育实践中的行动。
(三)研究主题贯穿教育的规范性
无论是对教育体验的反思和追问,还是对教育意义的理解和升华,其中都有一些引导我们继续探究的线索,它们就是研究主题。研究主题产生于体验之中,却在不断指引着我们对教育意义的探寻。它是一种简洁明了的陈述,但更像连接意义之网的节点。一般来说,研究主题的特征可概括为以下三点:其一,直觉性。研究主题不是对感性实物的直接反映,它是直觉性的,不是推论性的;它在我们的思维中自然“涌现”出来,而不必从知觉中“推导”出来。其二,主动建构。我们获取研究主题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它并不像普通知识那样,可以从外界吸收、存储,然后再原样表达出来。研究主题的提炼是一种创造过程,它必须经过自己的消化、理解、体验,才能成为自己的精神实在。其三,普遍性与个别性的统一。研究主题因具体体验的不同而是个别的;但它所引导出来的意义却是丰富的,具有普遍性,能够引起其他教育相关者“现象学式的点头”。
教育研究范文6
英文名称:Agricultural Education Research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云南农业大学农业教育研究所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云南省昆明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
国内刊号: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8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