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奥巴马经典演讲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奥巴马经典演讲稿范文1
1863年11月19日,一个多雾且寒冷的日子,时任美国总统林肯来到一个新的国家公墓,准备向从各地赶来的15000名群众发表演讲。军乐队演奏之后是一位当地牧师长时间的祈祷,接下来是一位能说会道的知名作家发表演说。作家旁征博引、舌灿莲花,滔滔不绝讲了约两个小时,期间不断引发听众的笑声。作家演讲结束,听众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时候,林肯站了起来,从上衣口袋里掏出演讲稿开始讲话。
林肯的演讲仅仅只有10句话,共272个单词,前后不过两分钟。当时一位摄影师想给他拍照,在他将那架原始笨重的摄影机摆弄好之前,林肯已经讲完。等林肯重新落座,听众都没意识到他已经讲过话了。总统的演讲只得到了零星的掌声。
演讲似乎很不如人意,在离开现场的火车上,林肯十分懊丧。
可历史不这么认为。
那位作家的演说除了现场效果不错之外,已无人记起,而林肯的演说却永远为世人传诵。
林肯的那10句话、272个词,就是后来为人们所熟知的葛底斯堡演讲。这是一场至今仍影响着世界的演讲。在这篇演讲里有现代人都会时常提到的三个词:民有、民治与民享。
即使曾经在中学英语课上听老师详细讲解过,后来也曾多次看到过这篇演讲,但在印象当中,这一伟大演说绝非如此“精悍”——272个词的篇幅,显然与其所具有的世界性影响太不相称。
话不在多,林肯的演讲可谓最经典的样本。
当然,凡夫俗子之言与此自然有极大的落差,字字珠玑的可能性十分微弱。这是过去数千年人类演化出的价值逻辑的必然——“谁说”比“说什么”更重要,这272个词毕竟是从一个伟大的总统嘴里讲出来的。
古语云:人微言轻,讲的就是这个理。
如今,固有的话语影响力逻辑正在被颠覆。“打酱油”、“俯卧撑”、“被增长”,这些不知出自何人之口的极精悍的话语居然在一夜之间成为流行词,并且都已成为民众表达某种心理情绪的“特定用语”。巷闾之人鄙俚之语,不需太多,也可以制造冲击波,这种新的可能性就来自语言传达机制在网络时代所发生的巨变 。
是的,网络时代,话不在多,哪怕你是无名小卒。林肯272个词已够精短,网络创造奇迹的能量更是无穷。
一种新兴的、奉行“话不在多”之话语精神的网络传播工具已经开始风行天下。
2009年6月,伊朗德黑兰在总统大选之后爆发骚乱,普通网民利用这一新兴工具广泛传播相关信息,这些信息成为了BBC等世界级媒体网站的新闻源头。相比之下,数年前依靠中东报道一举成名并成长为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电视传媒的CNN却表现得异乎寻常的沉寂,以致使用这一新工具的网民们创造了“失败的CNN”这一网络标签。
挑战传统话语权最高象征——CNN的网络工具就是从三年前于美国诞生的Twitter(推特)开始盛行的微博(MicroBlogging,又称迷你博客)。
微博,因其限制使用者每次只能写一百四十个字内的短文而得名。如今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社区网站脸谱(facebook)和新浪等门户网站都已推出微博。在这些网站上,用户只要互设为好友,就能看到彼此最新的动态更新内容,还能响应、转贴,让信息散布更快。也就是说,在这些网站上,你可以向全世界自己的“如厕”通告,而且会有不少人能看到这一信息。想想看,这都做得到,中东这个火药桶上冒出的火星怎又不会迅速照亮微博的整个世界?微博的信息传播效率快过CNN也就很正常啦。
140字的篇幅限制,形式上的高度简化,却开启了信息传播机制的一场深度革命。
将文字限制于140字以内,意味着极低的交流平台——哪怕你只上过小学,简单的几行字加上图片,你就可以向全世界信息。
这样一种对学识、语言能力没有任何要求的工具,国学超女于丹恐怕不比小保姆更有优势,博士生导师易中天也不见得比出租车司机有更大的施展空间。
140字,简化的不只是篇幅与形式,更是人与人外在、内在的差别,并因此消除由这些差别而造成的不平等。
联合国大会现场的争论,妈妈叫儿子回家吃饭,都可以第一时间让全人类知晓,都有机会在首页头条出现。
贝克汉姆闹绯闻,广州三元里某男人打老婆,这样两条在传统媒体上一定会区别对待的信息,在微博网站的表现形式上是看不出任何差异的。
奥巴马告诉网民晚上见了萨科奇,街头浪子说自己又捅了谁一刀,发言人身份有天壤之别,但微博不会因为前者是总统就给予特别的篇幅。
因极简化而创造的新的平等机制,与传统博客这一已经十分平民化的工具相比也是很明显的。知名度高的人,头衔显耀的人,会写的人,他们在现实世界的话语权在博客网站被进一步放大。也就是说,现实世界的不公平在网络世界得到了相同程度的反应,而微博将这一切改变。
话不在多,迷你又迷人的微博,通过极简化的法则创造了消除这些不平等的可能。这样一种众生平等的内在法则,让贩夫走卒皆可拥有话语权,再加上让信息像病毒一样迅速复制的种种网络工具,微博让普通人获得超乎想象的影响力。
对于过去只能充当“沉默的大多数”的芸芸众生而言,焉有不喜欢的道理?
140字的基本法则,将网络打破一切旧有权威逻辑的架势呈现得淋漓尽致。极简化而又极广博,因而创造一股十分强大而神圣不可侵犯的力量
当一个人不需要说太多,也不需要很有名,就可以在网上迅速制造传播流时,这意味着什么?
美国总统奥巴马深知其中真义。大选之时,他利用微博的实时特性,刊登每日行程与心得,供粉丝留言强化互动性;最后需要动员时,则是抓紧容易散播的根本特质。目前奥巴马的Twitter上的朋友数已接近百万人,这批人正是将他推上总统大位的死忠粉丝。
当然,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微博的传播效率也是双刃剑。
微博的传播速度,几乎是零时差,短时间网络可能集结大量的网友声援。消费者用了某某化妆品皮肤过敏之后,立即在网上发句牢骚“某某品牌真糟糕,用后红斑点点”,这一消息某一刻在网络世界便成为头条新闻也未可知,而被投诉品牌的老板还浑然不觉,岂非冤大头。
因此,对于消费者意见,企业必须要挂在网上实时响应。以往24小时危机公关原则,看来已经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