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学生工作思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学生工作思路范文1
关键词:学生管理工作;高职院校管理;新时期
在我国,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在校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难度普遍比较大,这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比较多,例如,学生自身的情况、教学改革的影响、网络的冲击等。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新时期,为了帮助学生健康成长,需要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难题,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等组织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对学生加强管理,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时效性,高职院校在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一、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在新时期,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有一部分学生进入高职院校深造。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难度普遍偏大,并且学生管理工作面临众多问题,主要表现为:1.传统的学生管理方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在这种情况下,促使社会各行业发生新的变化,进而导致一些传统的思想、观念等难以适应时展节奏。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组织开展日常学生管理工作时,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由于传统管理方式、管理模式的滞后性,在一定程度上难以适应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需要,必然造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激化高职院校管理方式与传统学生管理方式之间的矛盾。2.传统的学生管理方式难以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互联网深刻影响大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网络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能够充分利用,那么网络会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反之,将会给学生带来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由于心智模式还不成熟,并且处于转型期,这一阶段存在较强的叛逆心里,网络对他们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甚至一部分学生,无论是课余时间,还是上课时间,都会在网吧度过,并且上网的目的不是学习,而是网络游戏等。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带坏了一部分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依然沿用传统管理模式对学生进行管理,无形中会增加管理老师的工作难度。与新时期的管理方式相比,传统的管理方式显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导致传统的学生管理方式难以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3.传统的学生管理方式不适应高职院校新校区建设发展的需要。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也在逐年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许多高职院校原有的校区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需要,对此高职院校需要建立新的校区,进而引发同一个专业的学生可能不在同一个校区学习的现象,进一步增加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复杂程度,传统的以班级为单位、院系为单位的管理模式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基于此,必须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模式,以此适应新形势下学生管理工作的需要。
二、创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新时期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对此,高职院校需要充分认识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和挑战,通过树立全新的管理思想,转变观念,创新工作机制,积极采取措施,不断创新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以此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1.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新时期组织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需要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一方面发现学生的价值,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价值,通过采取措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另一方面挖掘学生潜能,通过教育的方式挖掘潜能,帮助其转化为现实性。2.建立全新的管理体系。在新时期,高职院校为了做好学生管理工作,需要建立全新的管理体系,将学校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进行结合,一方面学生需要接受学校的管理,另一方面需要参与学校的管理。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需要综合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同时考虑学校的培养目标,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不断完善学校内部管理体系,同时建立健全学生自我管理体系,进一步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创新管理方法。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从整体上来看,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活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需要创新管理方式,以此适应学生管理工作的需要,采用科学、规范,以及人性化的管理方法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实施管理。在未来的学生管理方法方面,个体化、咨询化,以及全方位的双向交流式的管理方式将成为主流。4.依法治校。在当前的法治社会,依法治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治国方略,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依法治校可以全面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这是高职院校实施学生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在法律意识方面,随着高职院校学生的不断增强,要求高职院校需要结合国家法律、学校的规章制度等,对学生的管理制度进行全面完善,借助规章制度对学生管理工作进行范化管理,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时效性。
三、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具体措施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组织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措施帮助学生培养思想政治素质,只有学生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积极参与各种群体性活动,同时合理协调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关系,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应用到未来的工作中去。在我国,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面临众多挑战。在新时期,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当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尤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由于高职院校放松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学生纪律松散、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下降等问题,甚至个别学生出现抽烟、酗酒、打架斗殴、逃课上网等行为。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在18岁左右,这一阶段学生心理正在由不成熟转变为成熟,对于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说,由于父母无法承担高昂的学费,同时受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生活、学习压力。对此,高职院校在组织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让他们健康成长。一方面在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实际,组织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实施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针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积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实现个人价值、社会价值。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日常管理工作中,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一方面肩负着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重任,另一方面通过帮助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论学习,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思想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王青.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思考——以内蒙古地区为例[D].内蒙古大学,2014-05-24.
[2]刘海斌.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思路探索[J].学理论,2010(13).
[3]李进,王正,黄秋明,岳洪群,王永章.学分制条件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策略研究报告[J].职业技术教育,2007(05).
高校学生工作思路范文2
关键词:高校学生;创新教育;以人为本
在当今社会的新形势下,许多新的矛盾出现在了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中。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高校如果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只是简单地重复之前的老办法,往往会适得其反。因此,我们要认清如今的紧迫形势,在高校学生管理上除旧迎新,探索更多改革的新路子。
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如今的社会生活已经对高校学生工作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虽然以往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与培养社会人才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纵观全局,以往的高校学生工作与当今社会生活却有些脱节。我认为要培养21世纪具有良好思想道德、文化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的综合性人才,除了要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外,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第一,在传统的文化束缚下,高校的教育和管理制度为封闭性、强制性和灌输式的教育模式。而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高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日益发生了改变,不少学生变得眼高手低、胸无大志、心浮气躁,高校精神衰退已是不争的事实。
第二,我国“扩招”政策使得高校人数激增,导致了教育管理的难度增加,学生素质以及基础都参差不齐。学生入学后没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缺乏自律意识,最后导致学习成绩不好,并且出现各种心理疾病,这是造成高校校风日下的主要原因。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制度在创新,教育在创新,技术在创新,管理在创新。一切都在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创新。就高校而言,掌握学生工作的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抵制错误的思想、腐朽的文化,这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与进步。相信只要管理人员、各个部门与广大学生共同努力,一定能做到与时俱进,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与氛围,跟上时代的步伐。
高校,是所有大学生生长的土壤,大学生的能力、特长都会在这里得到不断的提高与发挥。发展个性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高校的学生工作在于培养富有个性、知识能力合理、勇于创新的人,并要求学生要学会做事,学会感恩,学会做人。
高校应通过创新学生工作的组织模式,使学生能有一个更加宽广、更加自由的发挥空间;通过创新学生工作的理念,使学生更加符合当今社会的各种要求;通过创新学生工作的方法,使学生更加注重实际;通过创新学生工作的管理,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有所提升,并且拥有坚强的意志与广泛的兴趣爱好,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总而言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已迫在眉睫。
三、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实施手段
第一,高校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管理指挥系统,提高学生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学生干部队伍是做好学生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学生生活的管理者,也是学校思想与意志的传达者。因此,学生干部队伍的自身建设直接影响着学生工作体制改革的成败。我们要通过多种渠道,挑选出素质高、能力强、有爱心的人参与到这项工作中。在这个过程中,要多给予他们锻炼的机会,以助于他们能力的提高。
第二,要使学生干部队伍能适应当今形势,一定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培训,采取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干部团队的管理能力得到提高。
第三,要对学生干部队伍成员进行严格考核,还要多与其他高校进行交流,开阔视野,交换意见,把学生管理工作放在首位,这样才能使学生管理工作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第四,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互联网已经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面对网络的挑战,抓紧机遇才是所有高校最应该注意的。机遇往往都是伴随着风险一同产生的,我们不能只看到互联网的负面,更要从正面去肯定互联网带来的影响。它不仅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便利,而且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业余生活与视野,使人与社会更近了一步,这为高校培养当今社会全面发展性人才做了很好的铺垫。所以我们应该把学生工作结合当今网络信息,将学生的思想政治与生活带进网络,构建良好的网络校园,从而为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提供良好的帮助。
最后,高校管理工作作为一项行政工作,校规校纪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国家法律的规定下,使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更加人性化和具有可操作性,这就需要实施决策管理。现如今我们大力提倡依法治国,法制国家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样,作为以行政手段对学生实施管理活动的高校也要如此。作为管理决策者,必须制定出一套能充分表达学生意愿的、学生能充分参与其中的行政管理办法,并且按照管理规定,运用各种手段,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四、结束语
高校管理者还应该考虑如何保证违纪学生的权利,即救济权利。救济权利是学生的一道保护线,使学生能够切实维护自身利益。正是因为有了学生充分参与决策的管理规定,才有了学生对规章制度的充分信服,各种管理规定才能真正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行为准则。完善救济权利,使学生不再处于弱势地位,有利于平衡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消除学生的抵抗情绪;要强调一种温和人性的管理模式,使教学管理从人的本性出发,而不是传统的刚性管理、硬性强制,民主对话将受到普遍的认同和欢迎;制度的负面效应及时消解,从而构建一个完善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1.庄岩.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2(3).
2.胡保卫.对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新理念的几点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3(8).
3.金明媚,程捷音.当前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2).
高校学生工作思路范文3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学生工作;路径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形式的流行,多层次的思想和文化在W络虚拟的平台进行自由传播、碰撞和交融,给当前高校的学生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如何推进学生工作推陈出新,有效促进新媒体形势下学生工作水平的提升,探索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水平提升路径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信息量,其中包含着良莠不齐的各类信息,直接导致了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的大学生在行动上和心理上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心理偏差,这就要求高校在学生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上有所突破。由于新媒体带来更多更强的网络虚拟性,不少大学生也沉溺于虚拟世界中不能自拔,影响了其学业成绩,甚至有些导致了性格上的孤僻、不合群等一系列性格上的缺陷,给高校学生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不少难度。面对新媒体的发展,高校学生工作队伍成员应该充分运用好新媒体,使之成为学生工作者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二、新媒体的发展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
新媒体的具体体现形式多种多样,并且具有交互性、即时性、超文本性、数字化等一系列特点,新媒体拥有的众多优势,运用到学生工作中,积极搭建工作平台,能够较好的破解传统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传统的、墨守成规、影响力小的内容,应用新媒体平台,有效占领新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能够有效的拓宽高校学生工作发展的空间。
三、新媒体背景下提升学生工作水平路径探讨
将新媒体作为现今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阵地,化被动为主动,积极深入到青年学生当中,主动推进学生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及时把握信息时代学生活动的变化,了解学生的所需所想,有助于推进新时期学生工作水平更上新的台阶。
1、建立新媒体阵地
利用新媒体覆盖面广、传播范围广等新特点,在以往校园传统的宣传阵地基础上,增加建设新媒体平台,如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相关内容,主动占领新的网络教育阵地,提供学生所需求的内容。努力做到“线上线下”校园文化活动齐头并进,积极做好舆论导向,并及时掌握和分析数据,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教育引领等工作。
2、打造新媒体矩阵
积极鼓励高校的基层团委、团支部为青年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突破创新、促进交流的工作空间,不断地增强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各基层单位之间也积极开展交流研讨,能够积极有效的打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中的交流渠道单一的局势。
3、强化新媒体队伍
高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成立相应的微博、微信、网站等信息管理团队,以辅导员、学生干部、学生党员为骨干,进行信息整合和编辑,全面多方地发展,应通过培训、学习、交流等方式进一步熟悉新媒体阵地的管理和建设,掌握相关的应用技能,并及时保证队伍的延续性。通过各种措施加强队伍建设,使新媒体成为高校思想引领、校园文化宣传、舆论问题引导的主流。
建立传统方式与新媒体的融合,积极推动新媒体与高校学生工作相融合,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及其特点,打破传统学生工作队伍建设中的瓶颈,结合时代特征,有效利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黄理漓.网络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J].教育管理,2015年02月(下).
高校学生工作思路范文4
关键词: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思路
随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不少独立学院纷纷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高校,至此,民办高校的发展也进入了“深水区”,各民办高校为了适应新情况,提高竞争力,提出了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在这种背景下,民办高校的辅导员作为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在完成基本工作的同时,也需要在工作思路上做出一定的调整和创新,以适应民办高校的新的实际。为了促进民办院校的内涵式发展,学生管理工作作为重要的一环,对辅导员的工作思路进行一定程度的探究更有实际意义。
一 民办高校专业辅导员工作思路的沿袭与变化。
在民办高校设立之初,大多都是依托母体院校,无论是教学师资队伍还是管理团队,基本上都是母体学校派驻,其基本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也沿袭自母体学校。由于学校创立之初,行政管理人员相对缺乏,制度也有待完善,这个时期的独立院校辅导员工作内容也包含很多行政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比如收发文件,发放教材,各种信息的登记,各种通知的,诸如此类,这些行政性的事务极大地束缚了辅导员本职工作的开展,好在学校创立之处,学生数量相对较少,辅导员年龄整体趋向年轻化,和学生容易交流,大部分独立院校的辅导员都做到了同吃同住同交流。相对公办高校,辅导员们所面对的是一个思维活跃个性突出的学生群体,其工作更讲究灵活性,更注重制度的完善建设和经验的总结和条理化。辅导员和年轻的专职老师通力合作,一起做好学生的教学和日常管理工作,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不少毕业生的素质也相对较高,对母校的认同感也较强,客观上对学校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民办高校转设成功后,学生数量处于一个相对稳定且逐年略有增长的水平,学生人数基本达到万人规模。作为一个万人规模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尽管辅导员们依然对工作抱有极大的热情,然而,日渐增长的学生人数和相对落后的辅导员配备之间的矛盾,极大地制约了辅导员工作的深入开展。加上人事更替,不少辅导员转岗或是流失,所带学生数量也经常调整,辅导员对学生的熟悉度在逐步下降,而且不少辅导员的工作年限也较长,处于职业倦怠期,民办高校相对薄弱的培训体系和相对微薄的福利体系,也造成了辅导员工作热情的逐步消磨。此外,学生工作管理手段的陈旧化,也造成了学生工作管理很难向深入发展。可以说,人数配备的不健全,年龄结构的不合理,职业前景的模糊化,福利待遇的微薄化,管理手段的陈旧化,都极大地极大地制约了学生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 民办高校辅导员从事学生工作的现状和主要存在的问题
1.90后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特点
① 自我意识强,生活能力差
不可否认的是,民办高校90后大学生物质生活相对优越,但是与之对应的是性格成熟度相对较差。同时,良好的生活环境也让其受到了过多的溺爱,养成个性较强,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整体来说,民办高校90后大学生表现出了自我意识强,生活能力差的趋势。
② 综合素质较高,文化基础较差
从大多数民办高校学生的高考成绩可以看出,其文化基础较弱,偏科情况比较普遍。同时,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提供了很多交流平台,使得这部分学生有较为丰富的社会阅历,表现为综合素质较高。
③ 自律性差,自信心缺乏
民办高校学生大多来自较优越的家庭,收到的约束限制相对较少,自律性较差。同时,高考的失利导致了其自身认同感较差,不少学生表现出了自卑的倾向。
④ 心理问题相对突出
从实际情况来看,民办高校学生相较于公办高校学生,整体上表现出了心理问题更为突出的趋势。部分学生相对优越的家庭出现了父母感情不和甚至家庭破裂的情况,而且这种趋势逐年递增,这部分学生在成长的关键阶段,受家庭氛围和自身个性的影响,表现出狂躁或抑郁的倾向。此外,由于高昂的学费和周围同学贫富差距的对比,不少贫困家庭的学生也承受着较大的精神压力,对现实不满,缺乏学习的动力,甚至不少学生逃避现实,沉迷网络,荒废学业。
2.当前民办高校辅导员的实际工作情况
① 师生配比相对偏高,学生管理难度较大
由于高校逐年扩招,民办学校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学生人数逐年增多,多数高校已达到万人规模,而辅导员岗位数量则增长较慢。在此同时,辅导员流动性也较大,导致了辅导员的结构性缺乏。这两者共同造成了目前多数民办高校的师生配比整体偏高,客观上造成了学生管理难度加大。
② 工作任务繁重,心理压力较大。
由于民办高校管理制度还处于完善的阶段,各项常规工作占用了辅导员大部分时间,而且由于传统工作思路的沿袭,辅导员习惯性的承担或者被承担大部分非本职工作,虽然对辅导员的能力是一种锻炼,但客观上导致了辅导员工作任务繁重,进一步导致了其i心理压力较大。
③ 自身角色定位模糊,学生思想引导工作不够深入
如上所说,辅导员工作任务繁重,日常工作耗费大量时间,所带学生数量又相对较大,只能对学生进行粗放式管理,日积月累,师生之间的感情比较淡漠,对很多学生的问题很难做到第一时间发现,更缺乏思想深度引导的时间。
④ 培训进修制度不规范,薪酬福利体系不完善,并且两者整体偏弱。
民办高校办学资本相对薄弱,积累较少,并且缺乏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国家财政的补贴,导致了民办高校辅导员培训进修制度和薪酬福利体系不完善,缺乏合理有效的激励体系。整体来看,表现为福利待遇微薄,进修机会相对较少。
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现阶段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处于一个关键的阶段,学生管理思路也面临着改革
三 新时期民办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探索
1.辅导员自身定位要清晰
民办高校的辅导员对自身岗位职责的认识要清晰,《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确定了辅导员的职业定位: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在日常的工作中,辅导员的工作思路不应该偏离这个定位。否则,工作思路的长期偏差,不仅不会促进自身的发展,也客观上对学生管理工作的长期发展不利。
2.辅导员要加强自身的专业化建设,积极承担两课教学任务
在日常的工作中,辅导员要注重自身工作经验的积累和提炼,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多写多练多交流,以实践促发展。同时,要尽力争取能带思政课,带好思政课,确定好自身的专业发展,逐步实现专业化,进一步争取成为专家型导师型辅导员。
3.辅导员要力争成为学生的心理导师,成为学生的职业规划师
辅导员要掌握心理学常识,多进行案例的积累和深度分析,以掌握更多地心理沟通技巧,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同时,辅导员要加强对所带学生专业的熟悉度,尽力加强对学生专业的了解程度,关注甚至研究该专业的发展,以求对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做到深入浅出,有的放矢,也利于在平时的工作中引导学生更加努力的学习专业知识,为今后的职业发展积累各项资本。
4.辅导员要学会自我减负,要培养一定的兴趣爱好
健康的兴趣爱好利于培养乐观积极的心态。辅导员在宏观的学生管理上处于从属地位,工作繁复且工作成就感缺乏,心态上难免会有些消极。而辅导员在微观的学生管理上又处于组织和实施者地位,在面对学生个体时,日常工作所带来的疲惫如果没有及时消解,就会在学生思想的引导上有偏差。正是由于自身的工作性质,民办高校的辅导员们培养适当的健康的兴趣爱好就显得尤为重要,拥有适当的爱好既利于消解工作中的消极心态,又利于加深和学生之间的交流。
5.学校应尽快理顺学生日常工作的各项规范,完善各项制度
由于制度的完善性和合理性不足,学生工作很容易陷于一种无序的状态,这对学生工作的开展是有极大不利的。如此,客观上需要民办高校在政策层面上加以引导,真正办实事,健全各项行之有效的制度,规范和简化各项学生事务性工作的流程,切实降低辅导员日常工作的复杂度和工作量。
参考文献
高校学生工作思路范文5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心理压力;对策
高校学生干部是指在学校中担任一定职位,协助高校教师从事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学生。他们是学校与学生沟通的桥梁,是教师的得力助手。但从调查和访谈来看,高校学生干部群体普遍存在心理压力,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及时缓解,将对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工作产生消极影响。
一、高校学生干部心理压力现状
通过对山东女子学院130名学生干部调查访谈发现,所有学生干部均存在一定心理压力。31%的学生表示心理压力很大;38%的学生表示心理压力一般;31%的学生表示心理压力较小。
从压力持续的时间来看,84.6%的学生干部表示工作任务重时压力大,7.6%的学生表示压力从学期初会一直持续到学习末。
从高校学生干部心理压力的外在表现来看,30%的学生干部感到焦虑,26.7%感到浮躁,14.5%的学生干部感到脾气易爆易怒,13.3%的学生干部会明显体会出人际关系敏感,其他表现头痛、失眠,强迫症,抑郁,敌对情绪等等。这些心理压力对学生干部的日常生活产生的一定影响,使其消极烦躁,学习无动力,工作效率低下,影响跟周围人的感情。
从学生干部自我心理压力排解方式情况来看,69.2%的学生干部表示有经常的情绪排解方式,但仍有30.8%的学生干部表示,没有固定的情绪排解方法。从学生干部自我主要心理压力排解方式来看,47.6%的学生选择自我调整情绪,;28.6%的学生表示通过向亲朋好友倾诉减轻心理压力;14.3%的学生干部表示通过学生组织之间的活动增强团队归属感缓解心理压力;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需要向心理咨询中心求助。
二、高校学生干部心理压力成因分析
(一)无法平衡学业和工作的关系
46.2%认为学业和工作的关系处理问题是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学业成绩是否优异是高校中衡量学生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尺之一。由于一些主要学生干部的职责多,为了组织大型活动或完成琐碎具体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可能课余时间无暇顾及复习功课,因此学习成绩不理想,甚至出现了考试不及格的现象。他们在学业上比不过没有担任职务的同学,考虑到保持学习成绩和未来考研等情况,感到心理压力很大。同时,在许多学校学业成绩是考核学生干部的基础,因此一些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却在学习中暂时落后的同学不能完全被同学们认可,也失去了一定评奖评优的机会,甚至不能连任学生干部,也是心理压力形成的主要原因。
(二)工作任务重,缺乏清晰的工作思路和正确的工作方法
23.1%的学生认为心理压力来自于面对复杂的工作情况,不能够较好的采取合适的方法完成。高校学生干部虽然大多头脑灵活,处事沉稳,有一定的学生工作经验。一些学生干部面对新任务毫无经验,并且有时候工作任务涉及的学生数量多,并且信息重要不容失误;有的工作任务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还有的工作涉及到一些特殊学生不能或不愿配合工作等等,就造成生干部心理压力较大。
(三)人际关系紧张
21.2%的学生干部认为不能处理好与普通同学的关系,经常不能获得周围学生的理解。15.4%的学生干部认为自己不能游刃有余的处理与老师的关系,工作中缺乏老师的认同和鼓励。8%的同学认为自己不能处理好和工作伙伴的关系。在访谈中发现,很多学生干部的工作每天与普通同学打交道,如果在工作的过程中过于严厉,就会有一部分同学表示不满,责备不近人情;但是如果执行不严格,就会让不少同学钻空子;更有一些学生在学生干部工作中不理睬不配合,让他们觉得心里压力很大。有些学生干部不好意思与老师直接沟通,会让老师不了解她们的工作内容,长期得不到老师的了解和鼓励。还有一部分学生干部不能很好处理与工作伙伴的关系,工作中互相不配合,让工作难度加大。
三、高校学生干部心理压力解决对策
(一)加强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培训,提高工作效率
针对学生干部存在的认为工作任务重,无法平衡工作与学习之间关系的问题,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培训,提高学生干部的工作效率。高校应该每学期有计划的组织高年级学生干部的传帮带活动,组织各级、不同学院学生干部的学习交流活动,提供好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指导学生干部做好工作计划、工作过程监督和工作结束后的总结。通过有规律、有系统的培训,学生干部增强独立思考能力,对自己的工作有深刻的理解。同时,通过吸收高年级学生的工作经验,可以提前避免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借鉴有益的经验和有效的手段,减少工作中失误的几率,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二)拓展心理压力疏解途径,成立学生干部减压互助小组
高校应该重视解决学生干部的心理压力。调查发现,有一部分学生有自己的心理压力疏解途径,但是现在学生干部的心理压力疏解途径仅局限于学生干部的自我调节、倾诉等自我处理方式。学校既要鼓励学生干部学会自我心理调节、找到适合自己的宣泄方式,也可以针对学生的心理压力问题,成立减压互助小组,定期让学生干部能够诉说压力,互相交流,分享自己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减轻压力的方法,以及如何协调工作与学习关系的技巧。通过分享,让学生干部们正视自己的心理压力,互相理解,从而共同面面对,互相帮助,走出压力。如果有些学生干部心理压力太大,也可以鼓励他们主动向心理咨询机构求助。
(三)完善学生自治组织架构,建立科学评价机制
高校学生干部的管理者应该在调查、分析、总结的基础上,不断征求学生干部的意见和建议,完善学生自治组织(如团总支学生会、大学生自律会)的内部组织架构,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工作内容。避免有些工作因为责任不明而无人去做,或是因为有些工作对口部门较多而责任不清。另外,要建立科学的学生干部考评机制,使学生干部明确自己工作的标准和努力的方向,追求自己应得的荣誉和奖励。
【参考文献】
高校学生工作思路范文6
关键词:民办高校;学生;自我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G6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5-0245-0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民办高校的不断发展,如今,民办高校已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生源特点决定了民办高校的生源素质良莠不齐,而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必然会对民办高校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是体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关系到学生今后的自我发展和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同时,也关系到民办高校的生存质量和总体发展。因而,如何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成为摆在民办高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议题。
一、提升民办高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性
1.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是自我发展的基础。自我管理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呈金字塔排列,自我管理是在塔的底部,它是开展其他活动的基础,其他活动都建立在有效的自我管理的基础之上。”①可见,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是一个人成才、发展的基础。民办高校大学生对大学生而言,培养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其将来在社会上立足和发展的基础。
2.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提升班级管理的实效。民办高校因其自身的生源特点决定辅导员在抓好班风、学风建设、时刻关注学生思想变化和心理状态的同时,还可能需要照顾到学生生活、人际关系、家庭状况等等问题,而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可以大大减轻辅导员的工作量,使辅导员从保姆式管理模式和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给予学生目标方向确定和人生规划等方面的指导,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性。
3.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提高民办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民办高校学生普遍存在学习上主动性、自觉性差、生活上依赖性强、自律性差等弱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改善这些状况,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独立能力、自律能力不断增强,从而使个人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民办高校的整体水平。
二、民办高校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途径
1.转变工作思路,变管理为引导。民办高校考虑到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方面较公办院校学生来说相对较差,因而,在学生管理上更加严格和细致,辅导员工作相当繁杂,这种保姆式的管理既降低了辅导员的工作成效,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学生的依赖性,使学生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思想、心理和今后个人的发展,因此,学校和辅导员应该转变工作思路,使辅导员的角色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通过主题班会、个别谈心等方式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方向,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指导他们合理地规划大学生活,确立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能够更主动、更自觉地进行自我约束,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辅导员的工作效率。
2.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学生既是自我管理的主体,同时,也是自我管理的受益者,因此,要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自觉地培养和提升自我管理能力。要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就要激发学生的集体意识、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强烈的集体意识、争先创优的竞争意识和适当的危机感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上和生活上不断地进行自我约束、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培养和进一步提升。
3.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为学生提供自我管理平台。通过组织各类科技大赛、演讲比赛、宿舍文化评比、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为学生搭建更多地平台,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到学校和班级的管理工作中,如宿舍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社团管理等等,赋予学生更大的自和发言权,使其在活动的参与中通过进行不断地自我组织、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约束,锻炼和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4.充分地发挥班干部的主导作用和党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班干部作为班集体的核心,在学生自我管理组织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班干部自身的言行会影响班内其它同学,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而,建立必须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党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也会对班级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起到很好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注释:
①邹志超.大学生自我管理量表的修订及区域性常模的建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
参考文献:
[1]李儒峰.大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初探[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2(06).
[2]董珊珊.浅探民办高校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构建[J].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02).